沈从文散文《时间》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朱自清关于时间的散文

  导读:1、原文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如今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2、作品简介

  《匆匆》是现代杰出的散文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文章的特点:一是结构精巧,层次清楚,转承自然,首尾呼应;二是文字清秀隽永,纯朴简练;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写燕子、杨柳、桃花,还是写太阳,都与“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的感叹融为一体,处处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

  3、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主要作品有《背影》、《春》、《梅雨潭的绿》、《荷塘月色》。

  4、作品评价

  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于1922年3月28日创作的散文《匆匆》,作为短短600余字的散文,题为《匆匆》,却非“匆匆”之作,饱含着深刻的文学意蕴。从历史内容层面读《匆匆》,掠过“五四”知识青年忙于追求进步的匆匆身影;从哲学意味层读《匆匆》,饱含时间流逝的思辨;从审美意蕴层读《匆匆》,感受情景交融的意境,丰富的意象。这是一篇耐人导味的佳作。

沈从文散文《时间》

沈从文《时间》

  2011年10月6日下午,我可亲可敬的舅舅,在自家造房子拆围墙时,一时大意,被围墙砸到,于10月7日凌晨过世,死神的镰刀就这样收割了他的生命,就这样毫无征兆的走了,今年才52岁,说没就没了。我不敢想象4天前还坐在一起开开心心地喝喜酒啊!还和我们有说有笑的一个大活人说没就没了,给我带来的极度恐惧感。

  生命易逝,人命危浅呐!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必须珍惜。生命很美丽,但她也很脆弱。车祸、病症、地震等等天灾人祸,轻易可以将一个人抹杀,生命转瞬而逝,魂飞魄散只在一瞬间。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栗”,人在时空面前,总显得渺小。

  最近在学校发的《教师人文读本》一书中,看到一篇沈从文撰写的《时间》,又重新让我对生命时间有了更多的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其实就在“时间”里,只有时间会告诉我们人生该如何持续,该如何演绎自己的梦想。

  我们感叹时间,同时又需时间来证明自己,哪怕很多很多的付出都是徒劳。就像舅舅,舅舅其实还有很多很多的梦想,梦想着自己挣钱挣到55岁,就在家悠然而坐;梦想着作为父亲看着自己刚毕业的儿子工作稳定,结婚生子;作为村队长,梦想为自己村再做点事情,为老百姓谋点好事,可是生命就是这样脆弱,生命不等人,时间不等人啊。

  生命的道路无常,漫漫长路却又很短暂。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

  人生这块田地,需要自己去耕耘。当一个人开始改变自己的时候,他会发现,他正在改变世界。“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这句话印证了许多伟人的一生,例如沈从文在文中所提到的释迦、孔子、耶稣,他们的方法不同,他们的时代不同,他们的环境不同,他们的遭遇也不相同;相同的是他们的心,同样为人类向上向前而跳跃。这就是他们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所在。生命如果没有意义与价值,则无异与行尸走肉。一切人生命都有时间的限制,这种人的生命又似乎不大受这种限制。所以活着就要为自己而活,为自己而努力奋斗,为自己的人生而拼搏,让自己的生命之花开出绚丽的花朵,留在人们心间。这,才叫做价值。

  曾在沈从文另一篇文章中看到他这样描述自己对生命和时间的感悟:“我不相信命运,不承认目前形势,却尊重时间。我不大在乎生活上的得失关心,却了然时间对这个世界同我个人的严重意义。我愿意好好的结结实实的来做一个人,可说不出将来我要做个什么样的人。”正是凭着这一份信念,才使这位大山里的孩子走到了广阔的天地,也正是凭着这一份执着,才使他在自己所有的文字都被封杀之时,能够超然地做一份文物研究工作并且成为出类拔萃的专家。他勤奋从容、平和而有韧性,不争辩却有主见,最终时间肯定了他,他回到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所应在的位置,在时间面前他是一位胜利者。

  读沈从文的一生,我们仿佛于时间之河中看见一叶小舟,这叶小舟静静地、稳稳地前进着,只是前进,而不管后面对着的是风、是雨、是乌云、还是烈日。

  读沈从文谈时间文字,我们所读到的正是人对时间的态度,诚如福克纳在《喧哗与骚动》一书中所说:“我把表给你,不是让你记住时间,而是偶尔可以忘记时间,不把心力全部用在征服时间上面,因为时间反正是征服不了的。”

沈从文散文《时间》

沈从文《时间》

  时间是构成一个人生活的材料。每一个人的生命的有限的,属于一个人的时间也是有限的。

  时间是一个常数,但对于勤奋着来说,是个变数,用“分”来计算时间的人,比用“时”来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59倍。这是雷巴柯夫的一句格言,它道出了一个真理。古诗有云:少壮不发奋,老大徒伤悲。这就是要告诫人们:人生有限,务必惜时如金,切莫把宝贵的光阴虚掷,而要趁青春之时多学一些。

  一个人珍惜时间,就是爱护自己的生命。纵览古今中外,一切有名望、有成就的人,总是比一般人更珍惜时刻。所谓勤奋,在必须好处上说是时不空过。利用每一分钟来学习,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时间来工作。毫无疑问,这正是每一位对社会有卓越贡献者的共同品质。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有句格言: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刻都用在写作上。他为我们留下了五百多万字的精神财富,正是由于他把别人喝咖啡的时刻都用在写作上的缘故。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临死前还争分夺秒地写作这些事例都生动地说明:一个人要想在有生之年做点贡献,就务必要珍惜时刻。

  但是,在我们中间总还有少数人不能吸取前人不珍惜时刻的教训庸庸碌碌,无所作为;他们把这天所要干的事情推到明天,蹉跎岁月,一点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为碌碌无为而羞耻。他们或诱惑他人,到处流浪,浪费别人的时刻,更没想到耽误别人的时刻等于谋财害命的道理。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难买寸光阴,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它不因你是勤奋者而多给,也不因你是懒惰者而少给,但在这有限的时间内不一样思想的人会得到不一样的结果。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身生之计在于青春。我们正处于青年时期,而青年时代是人生的黄金时代迷失一个人富有活力和创造性的时期。只要我们有志气,艰苦奋斗,珍惜时间,就必须能做到最好。让我们记住富兰克林的一句话吧:你热爱生活吗?那么别浪费时间,正因时间是组成一个人生命的材料。

  聪明的人知道,人生这本书只能读一次。

时间沈从文

  时间的概念是人类认识、归纳、描述自然的结果。

  一切存在严格地说都需要“时间”。时间证实一切,因为它改变一切。气候寒暑,草木荣枯,人从生到死,都不能缺少时间,都从时间上发生作用。

  常说到“生命的意义”或“生命的价值”。其实一个人活下去真正的意义和价值,不过占有几十个年头的时间罢了。生前世界没有他,他无意义和价值可言的;活到不能再活死掉了,他没有生命,他自然更无意义和价值可言。

  正仿佛多数人的愚昧与少数人的聪明,对生命下的结论差不多都以为是“生命的意义同价值是活个几十年”,因此都肯定生活,那么吃,喝,睡觉,吵架,恋爱,……活下去等待死,死后让棺木来装殓他,黄土来掩埋他,蛆虫来收拾他。生命的意义解释的即如此单纯,“活下去,活着,倒下,死了”,未免太可怕了。因此次一等的聪明人,同次一等的愚人,对生命的意义同价值找出第二种结论,就是“怎么样来耗费这几十个年头”。虽更肯定生活,那么吃,喝,睡觉,吵架,恋爱,……然而生活得失取舍之间,到底就有了分歧。这分歧一看就明白的。大别言之,聪明人要理解生活,愚套人要习惯生活。聪明人以为目前并不完全好,一切应比目前更好,且竭力追求那个理想。愚蠢人对习惯完全满意,安于现状,保证习惯。(在世俗观察上,这两种人称呼常常相反,安于习惯的被称为聪明人,怀抱理想的人却成愚蠢家伙。)

  两种人即同样有个“怎么来耗费这几十个年头”的打算,要从人与人之间寻找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即或择业相同,成就却不相同。同样想征服颜色线条作画家,同样想征服乐器音声作音乐家,同样想征服木石铜牙及其他材料作雕刻家,甚至于同样想征服人身行为作帝王,同样想征服人心信仰作思想家或教主,一切结果都不会相同。因此世界上有大诗人,同时也就有蹩脚诗人,有伟大革命家,同时也有虚伪革命家。至于两种人目的不同,择业不同,即就更容易一目了然了。

  看出生命的意义同价值,原来如此如此,却想在生前死后使生命发生一点特殊意义和永久价值,心性绝顶聪明,为人却好像傻头傻脑,历史上的释迦,孔子,耶稣,就是这种人。这种人或出世,或入世,或革命,或复古,活下来都显得很愚蠢,死过后却显得很伟大。屈原算得这种人另外一格,历史上这种人可并不多。可是每一时间或产生一个两个,就很像样子了。这种人自然也只能活个几十年,可是他的观念,他的意见,他的风度,他的文章,却可以活在人类的记忆中几千年。一切人生命都有时间的限制,这种人的生命又似乎不大受这种限制。

  话说回来,事事物物要时间证明,可是时间本身却又像是个极其抽象的东西,从无一个人说得明白时间是个什么样子。时间并不单独存在。时间无形,无声,无色,无臭。要说明时间的存在,还得回过头来从事事物物去取证。从日月来去,从草木荣枯,从生命存亡找证据。正因为事事物物都可为时间作注解,时间本身反而被人疏忽了。所以多数人提问到生命意义同价值时,没有一个人敢说“生命意义同价值,只是一堆时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是一个真正明白生命意义同价值的人所说的话。老先生说这话时心中的寂寞可知!能说这话的是个伟人,能理解这话的也不是个凡人。目前的活人,大家都记得这两句话,却只有那些从日光下牵入牢狱,或从牢狱中牵上刑场的倾心理想的人,最了解这两句话的意义。因为说这话的人生命的耗费,同懂这话的人生命的耗费,异途同归,完全是为事实皱眉,却胆敢对理想倾心。

  他们的方法不同,他们的时代不同,他们的环境不同,他们的遭遇也不相同;相同的是他们的心,同样为人类向上向前而跳跃。

  【按】一九三五年十月。

  拓展阅读:时间不等人名言

  1.光景不待人,须叟发成丝。——李白

  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如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3.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4.在世界上我们只活一次,所以应该爱惜光阴。必须过真实的生活,过有价值的生活。——巴甫洛夫

  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6.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办事。——歌德

  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8.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9.早晨不起误一天的事,幼时不学误一生的事。

  10.逝水不会有重归,时间不会有重返。

  11.时间是没有声音的锉刀。

  12.庸人费心将是消磨时光,能人费尽心计利用时间。

  13.不浪费时间,每时每刻都做些有用的事,戒掉一切不必要的行为。

  14.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

  15.零碎的时间实在可以成就大事业。

  16.光阴易逝,岂容我待。

  17.时间是一笔贷款,即使再守信用的借贷者也还不起。

  18.一个人越知道时间的价值,越倍觉失时的痛苦。

  19.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永远找得到充裕的时间。

  20.珍惜时间可以使生命变得更有价值。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草船借箭的故事完整版文字

美丽的校园400字四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