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桥的简单介绍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赵州桥的传说

  古时候的赵州,就是现在河北的赵县。赵州有两座石桥,一座在城南,一座在城西。城南的大石桥,看去象长虹架在河上,壮丽雄伟。民间传说,这座大石桥是鲁班修的;城西的小石桥,看去象浮游在水面上的一条小白龙,活灵活现,传说这座小石桥是鲁班的妹妹鲁姜修的。这两座桥修得可好啦!舞台上演《小放牛》,还有这样的唱词:“赵州石桥鲁班爷爷修,玉石的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这里就唱到了鲁班修赵州桥的传说。

  相传,鲁班和他的妹妹周游天下,走到赵州,一条白茫茫的洨河拦住了去路。河边上推车的,担担的,卖葱的,卖蒜的,骑马赶考的,拉驴赶会的,闹闹攘攘,争着过河进城。河里只有两只小船摆来摆去,半天也过不了几个人。鲁班看了,就问:“你们怎么不在河上修座桥呢?”人们都说:“这河又宽、水又深、浪又急,谁敢修呀,打着灯笼,也找不着这样的能工巧匠!”鲁班听了心里一动,和妹妹鲁姜商量好,要为来往的行人修两座桥。

  鲁班对妹妹说:“咱先修大石桥后修小石桥吧!”

  鲁姜说:“行!”

  鲁班说;“修桥是苦差事,你可别怕吃苦啊!”

  鲁姜说:“不怕!”

  鲁班说:“不怕就好。你心又笨,手又拙,再怕吃苦就麻烦了。”这一句话把鲁姜惹得不高兴了。她不服气地说:“你甭直嫌我心笨手拙,今个儿,咱俩分开修,你修大的,我修小的,和你赛

  一赛,看谁修得快,修得好。”

  鲁班说:“好,赛吧!啥时动工,啥时修完?”

  鲁姜说:“天黑出星星动工,鸡叫天明收工。”一言为定,兄妹分头准备。

  鲁班不慌不忙溜溜达达往西向山里走去了。鲁姜到了城西,急急忙忙就动手。她一边修一边想:甭忙,非把你拉下不可。果然,三更没过,就把小石桥修好了。随后她悄悄地跑到城南,看看她哥哥修到什么样子了。来到城南一看,河上连个桥影儿也没有。鲁班也不在河边。她心想哥哥这回输定了。可扭头一看,西边太行山上,一个人赶着一群绵羊,蹦蹦窜窜地往山下来了。等走近了一看,原来赶羊的是她哥。哪是赶的羊群呀,分明赶来的是一块块象雪花一样白、象玉石一样光润的石头,这些石头来到河边,一眨眼的功夫就变成了加工好的各种石料。有正方形的桥基石,长方形的桥面石,月牙形的拱圈石,还有漂亮的栏板。美丽的望柱,凡桥上用的,应有尽有。鲁姜一看心里一惊,这么好的石头造起桥来该有多结实呀!相比之下,自己造的那个不行,需要赶紧想法补救。重修来不及了,就在雕刻上下功夫盖过他吧!她悄悄地回到城西动起手来,在栏杆上刻了盘古开天、大禹治水,又刻了牛郎织女、丹凤朝阳。什么珍禽异兽、奇花异草,都刻得象真的一样。刻得鸟儿展翅能飞,刻得花儿香味扑鼻。她自己瞅着这精美的雕刻满意了,就又跑到城南去偷看鲁班。乍一看呀,不惊叫了一声。天上的长虹,怎么落到了河上?定神再仔细一瞅,原来哥哥把桥造好了,只差安好桥头上最后的一根望柱。她伯哥哥打赌赢了,就跟哥哥开了个玩笑。她闪身蹲在柳棵子后面,捏住嗓子伸着脖,“咕咕哏——”学了一声鸡叫。她这一叫,引得附近老百姓家里的鸡也都叫了起来。鲁班听见鸡叫,赶忙把最后一根望柱往桥上一安,桥也算修成了。

  这两座桥,一大一小,都很精美。鲁班的大石桥,气势雄伟,坚固耐用;鲁姜修的小石桥,精巧玲瑰,秀丽喜人。赵州一夜修起了两座桥,第二天就轰动了附近的州衙府县。人人看了,人人赞美。能工巧匠来这里学手艺,巧手姑娘来这里描花样。每天来参观的人,象流水一样。这件奇事很快就传到了蓬菜仙岛仙人张果老的耳朵里。张果老不信,他想鲁班哪有这么大的本领!使邀了柴王爷一块要去看个究竟。张果老骑着一头小黑毛驴,柴王爷推着一个独轮小推车,两人来到赵州大石桥,恰巧遇见鲁班正在桥头上站着,望着过往的行人笑哩!张果老问鲁班:“这桥是你修的吗?”鲁班说:“是呀,有什么不好吗?”张果老指了指小黑驴和柴王爷的独轮小推车说:“我们过桥,它经得住吗?”鲁班膘了他俩一眼,说:“大骡于大马,金车银辇都过得去,你们这小驴破车还过不去吗?”张果老一听,觉得他口气太大了,便施用法术聚来了太阳和月亮,放在驴背上的褡裢里,左边装上太阳,右边装上月亮。柴王爷也施用法术,聚来五岳名山,装在了车上。两人微微一笑,推车赶驴上桥。刚一上桥,眼瞅着大桥一忽悠。鲁班急忙跳到桥下,举起右手托住了桥身,保住了大桥。

  两人过去了,张果老回头瞅了瞅大桥对柴王爷说:“不怪人称赞,鲁班修的这桥真是天下无双。”柴王爷连连点头称是,并对着才回到桥头上来的鲁班,伸出了大拇指,鲁班瞅着他俩的背影,心里说:“这俩人不简单啦!”

  现在,赵州石桥桥面上,还留着张果老骑驴踩的蹄印和柴王推车轧的一道沟。到赵州石桥去的人,都可以看到,桥下面原来还留有鲁班爷托桥的一只大手印,现在看不清了。

  (附记:据史料载,赵州桥是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并建造的。)

赵州桥的简单介绍

导游介绍赵州桥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位于河北省赵县城洨河上,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巨大石拱桥,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被誉为“华北四宝之一”。建于隋大业(公元605-618)年间,是著名匠师李春建造。桥长64.40米,跨径37.02米,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因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孔,不是实的,故称敞肩型,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创造

  我爱那结构独特、历史悠久的赵州桥

  我在桥上仔细看了“驴蹄印和膝盖印”:即传说中张果老倒骑毛驴在桥上走留下的驴蹄子印;柴王爷推车过桥轧下的车道沟印和膝盖跪下的膝盖印;又乘小舟到桥下去找“鲁班为救石桥跃身跳入河中,用手力顶石桥的手掌印”!这是关于赵州桥的一段最有名的传说。

  相传从前在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地方,有一条大河,名叫洨河。洨河发源于河北西部的井陉山。在古代,它的水势很大,每逢夏秋两季,大雨来临,雨水和山泉一并顺流而下,沿途又汇合几条河水,形成了汹涌的洪流。因此,洨河两岸的居民和来往的行人,都感到非常不便。

  赵县人民的这个困难,被著名的工匠祖师鲁班知道了。他特地远道赶来,施展出卓越的技术,在一夜之间就造好这座赵州大石桥。

向外国游客介绍赵州桥

  各位游客下午好!我是今天的导游谭芸菲,很高兴和大家在一起度过一段愉快的时光。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座石拱桥,就是世界闻名的赵州桥了。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敞肩石拱桥,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了,比欧洲最早的安顿尼特铁路石拱桥早了近一千三百年。赵州桥建于隋朝。当时的赵县是南北交通的必经之路,交通十分繁忙。可是这一交通要道却被城外的洨河阻断,每当洪水季节,甚至不能通行。为此,隋朝皇帝决定在洨河上修建一座大型石桥。工匠李春受命负责设计和施工,历时十三年终于建成。赵州桥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它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大家知道这四个小桥洞有什么用吗?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这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可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哦!它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的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龙的图案,栩栩如生。龙在我们中国人心目中是吉祥如意、和谐长久的象征,它寄托了人们希望赵州桥不受水害,长存无恙的美好愿望。赵州桥在这一千八百年中经历了多次水灾,八次战乱,八次大地震摇荡以及车辆重压,仍雄姿不减当年,巍然屹立在洨河上。它充分体现了我们民族人民的伟大智慧和才干。下面请大家自由参观。谢谢。

介绍赵州桥

  赵州桥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吹雨打,它依然完好无损地横跨在河北赵县的洨河上。多么了不起啊!它不但坚固,而且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马车,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的左右两旁,还个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真是一举两得。

  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两侧的栏板上面雕着龙,栩栩如生,龙的神态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表示了中国人像龙一样强大有力量。也展示了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魅力。

  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我们要保护好它。

介绍赵州桥作文

  这个寒假,我去了妈妈的老家——河北。观看了许多名胜古迹,如大佛寺的布袋和尚、开元寺的唐代大钟、赵云庙的赵子龙大刀、赵州桥等,其中留给我最深刻印象的是赵州桥。

  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过一篇课文叫《赵州桥》,没想到今天我真的走上了这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赵州桥非常雄伟壮观,桥长60.40米,宽9米,跨径37.02米,由隋朝石匠李春建于公元594~620xx年间,它雄秀壮丽,制造奇特,被誉为“天下第一桥”

  古老的赵州桥面,中间宽3.5米,是车马道。两旁是人行道,各宽约2.5米。车马道边筑有高、宽各约20厘米的石梁叫拦马石,以确保行人、车马各行其道。1931年大石桥村民重修赵州桥时,将车马道合拦马石垫平。据考查,拦马石是隋桥原有的交通安全设施。

  赵州桥上有许多拦板,如:双龙夺兽拦板、饕餮拦板、双龙嬉戏拦板、二龙戏水拦板、蟠龙拦板和斗子禾叶拦板。

  赵州桥是我国珍贵的历史遗产,也是我们中国的骄傲。

  因为我是冬天去的赵州桥,所以xiao河的水就全部结成冰了,而且还覆盖了厚厚的一层雪呢!我半信半疑地走上冰面,生怕冰层会碎,我一脚踏下去,冰面纹丝不动,我放心了,于是就对站在后面的弟弟(是我舅妈的小孩)喊:“亮亮,快来玩,这样踩在冰面上玩很好哟!”亮亮本来不敢到冰面上玩的,被我这么一叫,就下来玩了。可他分明就是“存心不良”,一下来就拿了一个雪球打在我屁股上了。“噢!中弹了!”他高兴地大叫。“看招!”我也捡起一团雪往他身上打。亮亮正高兴着呢,突然一团雪打来,他哪里“招架”得住,一下就被打中了肚子。“哎哟!”他装出一副很痛苦的样子,我开玩笑说:“演技不错,100分!”亮亮想笑,可他的表情比哭还难看。

  打完雪仗,我们就各玩各的了。我忽然想:一直在冰面上玩太没意思了,得玩个新鲜的。对了!去钻赵州桥的小桥洞!我一面想,一面爬上了小桥洞旁边的一块很像台阶的大石头,再通过石头钻进小桥洞。小桥洞里盖满了雪,不过很像一个窝。我坐在“窝”里,很休闲。正舒服着,亮亮不知为什么而大叫一声,吓得我身体一下子就失去平衡啦!要不是手抓住了大石头,后果将“不堪设想”!“安….安全降落!”我一边下来一边自言自语着。

  下来后,我又意犹未尽地看了看那个小桥洞,真不敢相信自己爬上去过,心想:以后我再也不敢爬了,太危险啦。

  赵州桥原名安济桥,座落在河北县赵县的洨河上,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了。它是由隋代著名工匠李春设计并建造的,是中国现存的最古老、跨度最大的单孔石拱桥。

  赵州桥全长约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跨度约三十七米,坡度平缓。整个桥面由二十八块巨石纵向并砌成。赵州桥在设计上最有特色的要数桥拱的设计。在大桥拱的两端各有两个小拱,平时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时,水可以同时 从这四个小拱流出。这样,既减轻了流水对桥的冲击力,又减轻了桥的重量,是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

  在赵州桥两侧的栏板上,还雕刻着许多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飞龙正相互回首遥望……真是栩栩如生。

  历经一千四百多年的风风雨雨,赵州桥依然横跨河上,这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干。

  我读了赵州桥这篇课文,使我十分激动。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感到骄傲。忍不住要夸夸赵州桥。

  赵州桥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吹雨打,它依然完好无损地横跨在河北赵县的洨河上。多么了不起啊!它不但坚固,而且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马车,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的左右两旁,还个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真是一举两得。

  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两侧的栏板上面雕着龙,栩栩如生,龙的神态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表示了中国人像龙一样强大有力量。也展示了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魅力。

  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我们要保护好它。

小学介绍赵州桥作文

  赵州桥原名安济桥,座落在河北县赵县的洨河上,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了。它是由隋代著名工匠李春设计并建造的,是中国现存的最古老、跨度最大的单孔石拱桥。

  赵州桥全长约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跨度约三十七米,坡度平缓。整个桥面由二十八块巨石纵向并砌成。赵州桥在设计上最有特色的要数桥拱的设计。在大桥拱的两端各有两个小拱,平时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时,水可以同时从这四个小拱流出。这样,既减轻了流水对桥的冲击力,又减轻了桥的重量,是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

  在赵州桥两侧的栏板上,还雕刻着许多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飞龙正相互回首遥望……真是栩栩如生。

  历经一千四百多年的风风雨雨,赵州桥依然横跨河上,这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干。

有关赵州桥的说明文介绍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在石家庄东南约四十多公里赵县城南2.5公里处,它横跨洨水南北两岸,建于隋朝大业元年至十一年(605-616),由匠师李春监造.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俗称“大石桥”.

  赵州桥结构新奇,造型美观,全长50.82米,宽9.6米,跨度为37.37米,是一座由28道独立拱券组成的单孔弧形大桥.在大桥洞顶左右两边拱肩里,各砌有两个圆形小拱,用以加速排洪,减少桥身重量,节省石料,这在建桥史上是个创举.桥面两边的栏板望柱,雕有各种精美图案,刀法苍劲,造型生动.在结构上,弧形平拱和敞肩小拱给人一种巨身轻灵、跃跃欲飞的动感.线条刚劲之中见柔和,隐重之中显轻灵,雄伟之中含隽永.在主拱顶上雕有龙头的龙门石一块,八瓣莲花的仰天石点缀于桥侧.这些雕像,寄寓着大桥不受水害,长存永安的愿望.赵州桥在中外桥梁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我国后代的桥梁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

  赵州桥最大的科学贡献,则在于它的“敞肩拱”的创造,为世界桥梁史上的首创.在大拱的两肩,砌了四个并列的小孔,既增大流水通道,节省石料,减轻桥身重量,又利于小拱对大拱的被动压力,增强了桥身的稳定性.这就有力地保证了安济桥在1400多年的历史中,经受住无数次洪水冲击,8次大地震摇撼,以及车辆重压,至今仍巍然挺立在河之上.

  赵州桥“敞肩拱”的运用,实为世界桥梁史上的首创.1883年,法国在亚哥河上修建的安顿尼特铁路桥,揭开欧洲建造大跨度敞肩拱桥的序幕,但它比安济桥晚了1400年.西方学者承认,安济桥敞肩拱建筑,成了现代许多钢筋混凝土桥梁的祖先,开了一代桥风.

  赵州桥以其非凡的特色,被誉为“天下第一桥”、“世界奇迹”.1961年3月4日,赵州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9月4日,又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定取为第十二个“国际土木工程里程碑”,并在桥北端东侧建造了“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铜牌纪念碑,遐迩闻名,甲于天下.

介绍赵州桥

  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安济桥,又叫赵州桥。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了。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关于赵州桥的简介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宋哲宗赐名,意为"安渡济民"),位于河北赵县洨河上,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巨大石拱桥。被誉为“华北四宝之一”。建于隋大业(公元605-618)年间。桥长64.40米,跨径37.02米,券高7.23米,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因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孔,不是实的,故称敞肩型,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创造(没有小拱的称为满肩或实肩型)。桥上有很多的东西,类型众多,丰富多彩。

  赵州桥建成已距今1400年,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年邢台发生的7.6级地震,邢台距这里有40多公里,这里也有四点几级地震,赵州桥都没有被破坏,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先不管桥的内部结构,仅就它能够存在1300多年就说明了一切。1963年的水灾大水淹到桥拱的龙嘴处,据当地的老人说,站在桥上都能感觉桥身很大的晃动。据记载,赵州桥自建成至今共修缮9次。

  在主拱券的上边两端又各加设了二个小拱,一是可节省材料,二是减少桥身自重(减少自重15%),而且能增加桥下河水的泄流量。

赵州桥简介

  赵州桥: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了。

  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非常美观,桥面两边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图案,有的刻着:两条互相缠绕的龙,嘴里吐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互相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我相信未来的赵州桥,一定会更坚固更美观,因为有我们勤劳的人们!我还要站在上面看风景,那该有多好啊!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二年级人物外貌描写范文

擦玻璃的过程1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