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的摘抄资料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二十四节气谚语之寒露

  白露谷,寒露豆。

  寒露收豆,花生收在秋分后。

  豆子寒露使镰钩,地瓜待到霜降收。

  豆子寒露动镰钩,骑着霜降收芋头。

  寒露三日无青豆。

  沤了豆子收麦,沤了麦子收豆。

  寒露到,割晚稻;霜降到,割糯稻。

  棉怕八月连阴雨,稻怕寒露一朝霜。

  留种地瓜早收藏,着霜瓜块受冻伤。

  收瓜被雨冲,窖如烂泥坑。

  寒露前,六七天,催熟剂,快喷棉。

  寒露不摘烟,霜打甭怨天。

  寒露不刨葱,必定心里空。

  九月不刨十月空。

  零星时间莫白过,有空就把饲草割。

  劳动间隙把草割,不愁攒个大草垛。

  九月树种已成熟,抓紧采集莫延误。

  过了秋分寒露到,采集树种要趁早;

  采收工具先备齐,选择树种标记号。

  优质壮龄作母树,病木虫蛀不能要;

  当家树种要多采,乡土种源不可少。

  采种要选好天气,风和日丽晾晒好;

  贮藏保管莫大意,阴雨连绵要防潮。

  树木栽培良种化,好种才能出好苗;

  男女老少齐动手,绿化家园乐陶陶。

  九月九,摘石榴。

  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

  寒露柿红皮,摘下去赶集。

  柿子红似火,摘下装筐箩。

  皮红摘下来,赶快向外卖。

  寒露柿子红了皮。

  摘了梨,别松气,施肥浇水和掘地。

  摘了梨,快喷药,千方百计把叶保。

  今年叶子保得好,明年果子产量高。

  叶子护不好,明年果子少。

  今年护好叶,明年结硕果。

  光收不管,来年减产。

  光收不管,杀鸡取卵。

  寒露畜不闲,昼夜加班赶,抓紧种小麦,再晚大减产。

24节气的摘抄资料

二十四节气之雨水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每年的2月19日前后,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节气一般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如在《逸周书》中就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载。

  我国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劝。”此节气,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雨水不仅表征降雨的开始及雨量增多,而且表示气温的升高。雨水前,天气相对来说比较寒冷。雨水后,人们则明显感到春回大地,春暖花开和春满人间,沁人的气息激励着身心。

  全国大部分地区严寒多雪之时已过,下雨开始,雨量渐渐增多,有利于越冬作物返青或生长,抓紧越冬作物田间管理,做好选种、春耕、施肥等春耕春播准备工作。在雨水节气的15天里,我们从“七九”的第六天走到“九九”的第二天,“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意味着除了西北、东北、西南高原的大部分地区仍处在寒冬之中外,其它许多地区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了由冬转春的过渡,在春风雨水的催促下,广大农村开始呈现出一派春耕的繁忙景象。

  但是,雨水季节,北方冷空气活动仍很频繁,天气变化多端。既然这说到个季节冷空气活动频繁,就不能不提人们常说的“春捂”。这是古人根据春季气候变化特点而提出的穿衣方面的养生原则。初春阳气渐生,气候日趋暖和,人们逐渐去棉穿单。但此时北方阴寒未尽,气温变化大,虽然雨水之季不像寒冬腊月那样冷冽,但由于人体皮肤腠理已变得相对疏松,对风寒之邪的抵抗力会有所减弱,因而易感邪而致病。所以此时注意“春捂”是有一定道理的。这种变化无常的天气,容易引起人的情绪波动,乃至心神不安,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对高血压、心脏病、哮喘患者更是不利。为了消除这些不利的因素,除了应当继续进行春捂外,应采取积极的精神调摄养生锻炼法。保持情绪稳定对身心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雨水后,春风送暖,致病的细菌、病毒易随风传播,故春季传染病常易暴发流行。每个人应该保护好自己,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雨水节气中,地湿之气渐升,且早晨时有露、霜出现。所以针对这样的气候特点,饮食调养应侧重于调养脾胃和祛风除湿。又由于此时气候较阴冷,可以适当地进补,如蜂蜜、大枣、山药、银耳等都是适合这一节气的补品。

常用形容二十四节气谚语之白露

  谷子未熟透,小米粒子瘦。

  生割谷,饿得老婆孩子哭。

  割谷要稳,收麦要紧。

  多打几遍场,多收一些粮。

  穷豆秸,富谷穰,再打几遍还有粮。

  太阳照门里吃新米,太阳照门外吃新麦。

  门里吃米,门外吃面。

  玉米成熟没有过,完全熟透粮食多。

  玉米苍皮还未熟,晚刨几天有好处。

  白露田间和稀泥,红薯一天长一皮。

  白露见湿泥,一天长一皮。

  白露种葱,寒露种蒜。

  萝卜白菜葱,多用大粪攻。

  八月八,冬瓜南瓜回了家。

  白露节,棉花地里不得歇。

  白露棉花好长相,全株上下一起忙,下部吐白絮,上顶有花香,全田后劲足,不衰又不狂。

  八月八,还有花。

  八月八,不归家。

  八月八,秋热霜晚能见花(絮)。

  待要棉花产量增,步步管理莫放松。

  前紧、中松、后不管,棉花一定大减产。

  前紧、中狠、后加强,棉花增产有保障。

  棉花一天收不净,管理一天不能停。

  后期修好棉,还能增成产。

  棉花不到家,杈耳天天掐。

  棉花到了家,杈耳继续掐。

  上午修棉花,下午拾棉花。

  白露的花,有一搭无一搭。

  白露的花,温低霜早就白搭。

  秋后棉花锄三遍,絮厚绒白粒饱满。

  松耪要轻,减少撞碰。

  大背小背耪一锄,划破地皮有好处。

  白露秋分头,棉花才好收。

  中秋前后是白露,棉花开始大批收。

  始进中喷花,留种莫拖拉。

  麦怕三月寒,棉怕八月连阴天。

  棉怕白露连阴雨。

  天气好,吐絮好。

  几日无太阳,吐絮就不畅。

  白露不低头,割倒喂老牛(指晚稻)。

  麦喜胎里富,底肥是基础。

  底粪小麦苗粪谷。

  麦子铺底粪,越长越有劲。

  种麦上足粪,家里座上囤。

  十层八层,不如底粪一层。

  有水三追要适中,旱地基肥一炮轰。

  底肥上不足,追肥也难促。

  三追不如一底,年外不如年里。

  底肥施上四个五,小麦丰收有基础。

  秸秆还田,壮地松土又治碱。

  随熟随收随运粪,抓紧耕翻莫停顿。

  人怕老来苦,麦怕胎里旱。

  麦怕胎里旱,墒差就得灌。

  种麦底墒足,根多苗子粗。

  麦收底墒,秋收浮墒。

  水地争墒不争时,旱地争时不争墒。

  深耕施肥再细耙,不收麦子是瞎话。

  犁深耙透多上粪,打得麦子撑破囤。

  麦子要好,犁深肥饱。

  麦子收在犁上,谷子收在锄上。

  麦根扎黄泉,深耕能增产。

  深耕再耙透,麦子收得厚。

  犁地没隔墙,麦根扎得广。

  耕得深,耙得烂,一碗汗水一碗面。

  累坏牲口犁不坏地。

  地耕得深,根扎得深,小麦能打千八斤。

  耕地深一寸,顶上一层粪。

  麦凭耕得深,秋凭锄得勤。

  早耕能歇地,长麦有力气。

  精耕细作,打得麦子无处搁。

  湿耕早,干耕迟,花脸耕地最适宜。

  麦耕火色地。

  扶犁向前看,耕地一条线。

  犁地到头到边,麦苗长得齐严。

  犁地不到路,必定荒三步。

  耕后灌垡,枉把力下。

  地里谷茬拾干净,来年少生钻心虫。

  犁耢一起拿,耕后就耢下。

  光耕不耢,不如睡觉。

  耕后耢下,减少蒸发。

  上午耕到十一点,全部耢下才家转。

  下午收工前,耢下保墒全。

  宁可晚回家,把地全耢下。

  耕得深,耙得匀,地里长出金和银。

  深耕不细耙,苗子难出齐。

  深耕不耙深,苗子难扎根。

  犁要深细,耙要透平。

  贪耕不耙,枉把力下。

  光耕不耙,枉费犁铧。

  贪耕不耙,满地坷垃。

  种麦不要怕,全靠一盘耙。

  麦耙紧,豆耙松,秫秫耙得不透风。

  麦子不怕草,就怕坷垃咬。

  坷垃耙不破,麦子受折磨。

  土块不打光,麦子土里伤。

  要想小麦苗子好,整地细碎少不了。

  用上拖拉机,耕得深又细。

  耕得深,耙得细,后面还有合墒器。

  用上小麦播种机,行距大小任调剂,下种均匀又节省,深浅一致出苗齐。

  白露节,枣红截。

  白露枣儿两头红。

  白露打枣,秋分卸梨。

  白露打核桃,霜降摘柿子。

  白露到,摘花椒。

  八月连阴种麦好,只怕淋烂柿和枣。

  枣子摘下来,还得好天晒。

  晒枣连阴天,很难不霉烂。

  青贮饲料营养好,马牛驴骡好上膘。

  秸秆青贮营养高,适口性强消化好,

  马牛猪羊都爱吃,还可节省精饲料,

  一年四季都能用,原料充足容易搞。

  过腹还田禾苗壮,经济效益大提高。

  青贮技术五要点,切记“青碎实满严”。

  青贮原料很广泛,玉米秸秆地瓜蔓,

  牧草杂草和青菜,关键原料要新鲜。

  挖建青贮窖,地点要选好,靠近牲畜舍,向阳又干燥,窖壁用砖砌,砖缝要抹好,底层铺麦秸,接着填贮料,上层麦秸盖,踏实土封牢,窖顶馒头形,预防雨水泡,一月就成功,想用就开窖,贮料挨次取,随即堵封牢。

  白露到秋分,家畜配种带打针。

  白露到秋分,家禽快打针。

  白露节到,牛驴上套。

  养鱼没啥巧,饵足水质好。

  鱼吃多种草,看你找不找。

  水草是粥,旱草是饭。

二十四节气的农谚:雨水

  雨水节,雨水代替雪。

  雨水非降雨,还是降雪期。

  春雨贵如油。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

  人靠地养,地靠粪养。

  会耕会耪,无粪不长。

  粪是庄稼宝,离它长不好。

  待要庄稼好,底粪要上饱。

  地里铺上粪,家里座上囤。

  春天粪筐满,秋天粮仓满。

  春天比粪堆,秋后比粮堆。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低产变高产,水是第一关。

  黄河水可用不可靠,来水赶快把麦浇。

  黄河水可用不可靠,来水快把白茬浇。

  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宽。

  七九八九雨水节,种田老汉不能歇。

  雨水到来地解冻,化一层来耙一层。

  麦田返浆,抓紧松耪。

  顶凌麦划耪,增温又保墒。

  麦子洗洗脸,一垄添一碗。

  麦润苗,桑润条。

  种地别夸嘴,全凭肥和水。

  粪大水勤,不用问人。

  水来蓄满塘,用时不慌张。

  蓄水如囤粮,水足粮满仓。

  水满塘,粮满仓,塘中无水仓无粮。

  水是庄稼血,肥是庄稼粮。

  水是庄稼血,没有了不得。

  水是金汤玉浆,灌满粮囤谷仓。

二十四节气暖暖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1.古诗文默写(6分)

  【小题1】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__________,饮于河、渭。(《夸父逐日》)(1分)

  【小题2】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

  (《共工怒触不周山》)(1分)

  【小题3】____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1分)

  【小题4】__________,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1分)

  【小题5】《木兰诗》中渲染征战的艰苦生活,烘托木兰勇敢坚强的诗句是:

  “__________。”(2分)

  2.默写(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不得分)(共9分)

  【小题1】相见时难别变难。(李商隐《无题》

  【小题2】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小题3】云横秦岭家何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小题4】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音,正如清代诗人赵翼在《论诗》中所言:江山代有才人出。

  【小题5】臧克家在《有的人》一诗中刻画鲁迅先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的一句诗是:。

  【小题6】刘禹锡《陋室铭》中表现陋室主人厌恶庸俗生活的语句是:__________。

  【小题7】《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写出了诗人神驰宇宙的豪情,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的诗句:__________。

  1.阅读语段,完成下面的练习

  清明节的人文精神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我国传统节日的形成与二十四节气有关。记载了二十四节气的先秦古籍《逸周书·时训》中说到:“清明之日,桐始华。”这里记载的节气不等于节日,节气是季节时序的标记。而清明节气的重要特点是冬季即将过去,而春天已经降临。这个时候人的活动要与物候相对应,将社会活动的节律与自然的时间进程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大约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学术界认为清明节的起源与寒食节有关。关于寒食节的起源有各种说法。有的学者认为由纪念介子推起,推而广之要祭拜自己的祖先。后来,由于清明节和寒食节的日子接近,而寒食节是民间禁火的日子,渐渐地,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唐玄宗在公元732年颁布诏书曰:“寒食上坟,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现在寒食节在某些地区已经消失,而清明节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节日流传至今。我国的传统节日都有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春秋祭祀,以时思之,春秋祭祖,符合人们春祈秋报的心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祭祖敬祖的传统,尊重祖先,尊重祖先创造的优良传统,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这种传统已经积淀为一种民俗文化心理,成为人们的集体意识。

  清明节的习俗又与现在消失了的节日上巳节有关。农历三月三日的上巳节有两个活动内容:一是人们在春天到来之时到野外踏青嬉戏;一是招魂续魄,召唤亲人的亡魂,也召唤自己的魂魄回归。随着原始信仰的淡化,上巳节演变成了春游,上巳节消失了,这个文化因子在清明节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人们在节日里踏青郊游,尽享春光。或家族合欢,或交友团聚,总之在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加凝聚力。

  清明节的另一项民俗活动是插柳,清明节的又一个说法叫“插柳节”。插柳有多种形式:有的插在家里的门楣上,有的戴在头上。民间有“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清明不插柳,红颜

  变皓首”的说法。柳枝插在门楣上,其文化含义在于辟邪除灾,民间认为这样做是图个吉利。另外柳枝插在门楣上,还有意味着家庭兴旺的文化含义。而把柳插在头上,为的是求生保健,青春永驻。中国人喜柳爱柳,柳树是旺盛的生命力的象征。

  我国传统的节日不仅在节气的选择上与自然界的变化合拍,而且人们的活动也适应季节、气候、物候的变化。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传统节日又一主题。

  经过历史的演变,现代的清明节主要的民俗活动是扫墓和植树。这是传统继承中的变异。但是无论如何变异,都存在着古老的文化因子。农历节日及其习俗是几千年文化积累的结果,民众习惯用它们来表现自己心中的价值,走过有意义的人生历程,这种价值与文化形态的契合是很难改变的。清明节是中国民众共享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保护和弘扬清明节文化,可以增加民众的文化认同意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财富。

  【小题1】下列不能体现清明节所包含的人文精神的一项是A.将社会活动节律与自然的时间进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b.在清明节,人们拜祭自己的祖先,体现了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c.清明节继承了上已节的一些传统,人们在清明节踏青郊游,尽享春光。D.现代生活中,清明节的主要活动是扫墓和植树。【小题2】下列关于清明节起源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清明节的起源不仅与寒食节有关,而且与古代已消失的上巳节有关。b.清明最开始是一个节气,后因与寒食节日子接近,而渐渐合二为一,形成了一个节日。c.清明节起源于寒食节,由纪念介子推开始,推而广之要拜祭自己的祖先。D.古人在“插柳节”那天在门楣和头上插柳祈福,这一习俗也是清明节的起源之一。【小题3】下列各项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清明之日,桐始华”,古籍用极为简练的文字说出了清明的节气特点。b.人们喜欢在清明节时到野外踏青,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c.古人常在农历三月初三那天到野外招魂续魄,后演变成踏青郊游,上巳节因此消失。D.到现代社会,那些积淀着民族文化的传统节日需要得到进一步的保护,使之成为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小题4】作者认为“农历节日及其习俗是几千年文化积累的结果,民众习惯用它们来表现自己心中的价值,走过有意义的人生历程”“这种传统已经积淀为一种民俗文化心理,成为人们的集体意识”。我们还有许多传统节日也能体现这一点,请从下列四个的传统节日中选择一个,从活动形式和意义上作简要分析。(4分)A.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b.七夕(农历七月初七)

  c.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D.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1.(15分)出师表(节选)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___,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5分)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②躬耕于南阳

  ③攘除奸凶④以彰其咎⑤深入不毛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小题3】选段分别回顾了三顾茅庐、临危受命、临崩托孤三件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往事,其目的是什么?(3分)

  【小题4】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心血履行着自己神圣的职责。请结合原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在重视责任意识的今天,他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3分)

  2.(15分)

  【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乙】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5分)

  (1)老夫聊发少年狂聊:(2)会挽雕弓如满月会:

  (3)先帝知臣谨慎谨慎:(4)夙夜忧叹夙:

  (5)庶竭驽钝驽钝:

  【小题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小题3】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正确停顿(每句只标一处)。(2分)

  (1)酒酣胸胆尚开张(2)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小题4】【甲】【乙】两文都表现了作者的理想与追求。诸葛亮的理想与追求是“”,表现了他的思想感情;苏轼的理想与追求是“”,表现了他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4分)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4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小题1】这首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2分)

  【小题2】请仔细品味并说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忽如”二字的妙处。(2分)

  2.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问题。(4分)

  余干旅舍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释】此诗是刘长卿寄寓在余干(今属江西)旅舍时所写。

  【小题1】下面对诗中所表现出的作者的心情概括恰当的一项是(2分)A.凄清孤寂b.轻松愉快c.缠绵悱恻D.惆怅悲愤【小题2】下面对诗歌的分析不正确一项是(2分)A.这首诗开头写诗人独自在旅舍门外伫立凝望,由于草木摇落,整个世界显得清旷疏朗起来。b.诗人的仕途不顺,命运多舛,其诗作多有政治失意之感。本诗中“独鸟背人飞”也暗喻着诗人的孤苦背时,含蕴着宦途坎坷的深沉感情。c.从全诗来看,诗人是按照由近到远的顺序来展开描写的。D.诗人在前三联中的景物描写,已将乡情旅思写足,尾联翻出新境,把诗情又推进一层。诗人捕捉“捣寒衣”的砧声入诗,更加真切感人地抒写了他满怀的悲愁痛苦。

  1.写作。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静静地,你的微笑如春风抚平了我的

  烦躁;暖暖地,你的微笑如温泉滋润了我孤独的心;冉冉地,你的微笑如晨曦照亮了我前行的路。微笑是宽容,是鼓励,是认可,是期待??有了你的微笑,我的生活就不会黯淡无光。

  请以“有了你的微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二十四节气

  “白露不种,寒露不收。”这应该是北方的说法,农作物不管是生长期多么短,最迟也需在白露播种。白露后,还有一个月的无霜期。这时候你不种,今年也就没收成了。这当然是过去的说法,现在即使是冬季也还在种大篷,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处暑时候北方仍然是炎热,每天须用一盆水洗澡,十八盆就是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体洗浴了,以免着凉。

  “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白露前后若有露水出现,说明天气湿润,不旱,晚稻将有好收成。到了秋分就见到好的收成了。

  “滥了白露,天天走溜路”。白露下雨,一下就会连阴天。虽然不能以白露这天是否有雨水来作天气预报,但是,一般说白露节前后常有连阴雨;自此华南降雨多具有强度小、雨连绵的特点。这是古代农民的经验。这天气并不好。

  “白露天气晴,谷米白如银。”白露多雨不利于农作物生长。特别是对晚稻抽穗扬花和棉桃爆桃是不利的,也影响中稻的收割和翻晒。

  有一定预示天气意义的谚语

  白露下雨,预示着近期雨水多,有的年份华西地区会有连阴雨。白露无雨,预示着未来天气少雨干燥,后期偏暖。农民朋友要注意把握时机,及时收割中季稻、谷子、高粱,采摘棉花。有连阴雨时则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白露难得十日晴。”(陕)

  “滥(烂)了白露,天天走溜路。”(川、鄂、湘、粤、)

  “雨打白露,天天溜路。”(苏)

  “白露下了雨,市上缺少米。”(川)

  “白露天气晴,谷米白如银。”(赣、川)

  “白露无雨,秋雨少。”(陕)

  “白露不下雨,干到重阳底。”(赣)

  “白露无雨,寒露风迟。”(湘、桂)

  “白露无水,百日无霜。”(粤)

  关于露水的谚语

  白露期间,如果你在晴朗的夜晚外出,仰望着满天的繁星,屏息静听牛郎织女悄悄细语的时候,也许会被露珠打湿裤脚。清晨,可以看到,在夜间贴近地面的水汽在草木上凝结成透明的露珠。露水的形成条件是:晴空、微风、空气潮湿。描述这方面的谚语有:

  “白露,露珠遍路。”、“露水见晴天”、“旱天无露水”、“风大夜无露”,可见,劳动人民对露水生成的条件在谚语中总结得多么完美。

  关于白露基本天气气候特点的谚语

  白露节气期间,秋意渐浓,天气日渐凉爽,气温日较差加大,早晚凉,中午热。有以下几个形容这种情况的谚语:

  “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皖、赣、湘、桂、辽)

  “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苏、浙、皖、赣、湘、晋)

  “过了白露节,早寒夜冷中时热。”(鄂)

  “白露在仲秋,早晚凉悠悠。”

  白露农事

  白露满地红黄白,棉花地里人如海,

  杈子耳子继续去,上午修棉下午摘。

  早秋作物普遍收,割运打轧莫懈怠。

  底肥铺足快耕耙,秸秆还田土里埋。

  高山河套瘠薄地,此刻即可种小麦。

  白菜萝卜追和浇,冬瓜南瓜摘家来。

  冬暖大棚忙修建,结构科学巧安排。

  苹果梨子大批卸,出售车拉又船载。

  红枣成熟适时收,深细加工再外卖。

  秸秆青贮营养高,马牛猪羊“上等菜”。

  畜禽防疫普打针,牲畜配种好怀胎。

  饵足水优养好鱼,土壮藕蒲长得乖。

  白露节气各地流行谚语

  白露种高山,寒露种平地(北京)

  白露早,寒露迟,春分的麦子正当时(北方)

  处暑不下雨,干到白露底(河北)

  白露有雨霜冻早,秋分有雨收成好(山西)

  秋风是短节,白露是暖节(陕西)

  白露白迷迷,秋分稻莠齐(南京)

  白露身勿露,赤膊当猪猡(南京)

  白露前后一场风,乡下人做个空(南京)

  白露白露白,白露种花麦;花麦三爿糠,只救熟不救荒(浙江)

  喝了白露水,蚊子撅了嘴(山东)

  白露防霜冻,秋分麦入土(山西)

  秋分无生田,到了白露乱刀镰(辽宁)

  白露秋风夜,一夜冷一夜。(广西贵县)

  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湖南长沙)

  凉秋白露前,霜华大如钱(南方)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江浙)

  白露有雨霜冻早,秋分有雨收成好。(山西)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江南)

  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上海)

  白露干一干,寒露宽一宽(上海)

  白露下一阵,旱到来年五月尽(上海)

  白露有雨会烂冬quot;白露无雨好年冬(闽南)

  白露"风兼雨,有谷堆满路(闽南)

  白露水,卡毒鬼:白露雨水性毒。(台湾)

  白露大落大白:白露日下大雨,二期稻大部分会白穗(台湾)

  (玉米)白露不出头,拔的喂了牛,参宿后响,麦刚种上(陕西)

  齐(起)白露,种高山,白露过,种沟坡,(种麦)(陕西)

  立秋无雨水,白露雨来淋(湖南)

  白露看花,秋后看稻(江南)

  白露雷,不空回(南方)

  白露遍地金,处处要留心(北方)

  白露身勿露,免得着凉与泻肚(北方)

  立秋摘花椒,白露打胡桃,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北方)

  一夜白露一场霜。(江苏无锡)

  白露白迷迷,秋分稻莠齐(江南)

  处暑高粱白露谷(西北)

  处暑难逢十日阴,白露难逢十日晴

  白露看花,秋分看谷(江苏)

  烂了白露,天天走溜路(江南)

  白露,白露,四肢不露(北方)

  白露,不可搅土(北方)

  白露水,寒露风:白露日下雨则寒露日会台风(台湾)

  白露白猕猕,秋分稻秀齐(上海)

  麦到芒种秫到秋,黄豆白露往家收(北方)

  白露农谚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

  草上露水凝,天气一定晴。

  草上露水大,当日准不下。

  露水见晴天。

  夜晚露水狂,来日毒太阳。

  干雾露阴,湿雾露晴。

  喝了白露水,蚊子闭了嘴。

  麦收十年早,谷收十年晚。

  种麦种到老,还是早种麦子好。

  今年麦子耩得早,来年麦子收得好。

  别说白露种麦早,要是河套就正好。

  抢墒地薄白露播,比着秋分收得多。

  白露麦,顶茬粪。

  白露种高山,寒露种河边,坝里霜降点。

  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平川。

  白露种高山,秋分种河湾。

  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平川,寒露种沙滩。

  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半山,寒露种平川。

  白露播得早,就怕虫子咬。

  麦种拌农药,不怕虫子咬。

  麦种毒谷拌,不怕害虫犯。

  麦种温水泡,不长黑包包。

  选好种,晒得干,来年多打没黑疸。

  选农药,仔细挑,防病、治虫、防鼠咬。

  抢秋抢秋,不抢就丢。

  谷到白露死。

  好谷不见穗,好麦不见叶。

  谷怕连夜雨,麦怕晌午风。

  头白露割谷,过白露打枣。

  白露割谷子,霜降摘柿子。

  白露谷,寒露豆,花生收在秋分后。

  谷子上场,核桃满瓤。

  谷子上囤,核桃挨棍。

  枣红肚,磨镰割谷。

  谷子老了吃米,高粱老了吃糠。

  生砍高粱熟割谷。

  高粱要欠火,谷子要熟透。

  谷子未熟透,小米粒子瘦。

  生割谷,饿得老婆孩子哭。

  割谷要稳,收麦要紧。

  多打几遍场,多收一些粮。

  穷豆秸,富谷穰,再打几遍还有粮。

  太阳照门里吃新米,太阳照门外吃新麦。

  门里吃米,门外吃面。

  玉米成熟没有过,完全熟透粮食多。

  玉米苍皮还未熟,晚刨几天有好处。

  白露田间和稀泥,红薯一天长一皮。

  白露见湿泥,一天长一皮。

  白露种葱,寒露种蒜。

  萝卜白菜葱,多用大粪攻。

  八月八,冬瓜南瓜回了家。

  白露节,棉花地里不得歇。

  白露棉花好长相,全株上下一起忙,下部吐白絮,上顶有花香,全田后劲足,不衰又不狂。

  八月八,还有花。

  八月八,不归家。

  八月八,秋热霜晚能见花(絮)。

  待要棉花产量增,步步管理莫放松。

  前紧、中松、后不管,棉花一定大减产。

  前紧、中狠、后加强,棉花增产有保障。

  棉花一天收不净,管理一天不能停。

  后期修好棉,还能增成产。

  棉花不到家,杈耳天天掐。

  棉花到了家,杈耳继续掐。

  上午修棉花,下午拾棉花。

  白露的花,有一搭无一搭。

  白露的花,温低霜早就白搭。

  秋后棉花锄三遍,絮厚绒白粒饱满。

  松耪要轻,减少撞碰。

  大背小背耪一锄,划破地皮有好处。

  白露秋分头,棉花才好收。

  中秋前后是白露,棉花开始大批收。

  始进中喷花,留种莫拖拉。

  麦怕三月寒,棉怕八月连阴天。

  棉怕白露连阴雨。

  天气好,吐絮好。

  几日无太阳,吐絮就不畅。

  白露不低头,割倒喂老牛(指晚稻)。

  麦喜胎里富,底肥是基础。

  底粪小麦苗粪谷。

  麦子铺底粪,越长越有劲。

  种麦上足粪,家里座上囤。

  十层八层,不如底粪一层。

  有水三追要适中,旱地基肥一炮轰。

  底肥上不足,追肥也难促。

  三追不如一底,年外不如年里。

  底肥施上四个五(5000千克土杂肥,50千克磷肥,50千克饼肥,50千克氮肥),小麦丰收有基础。

  秸秆还田,壮地松土又治碱。

  随熟随收随运粪,抓紧耕翻莫停顿。

  人怕老来苦,麦怕胎里旱。

  麦怕胎里旱,墒差就得灌。

  种麦底墒足,根多苗子粗。

  麦收底墒,秋收浮墒。

  水地争墒不争时,旱地争时不争墒。

  深耕施肥再细耙,不收麦子是瞎话。

  犁深耙透多上粪,打得麦子撑破囤。

  麦子要好,犁深肥饱。

  麦子收在犁上,谷子收在锄上。

  麦根扎黄泉,深耕能增产。

  深耕再耙透,麦子收得厚。

  犁地没隔墙,麦根扎得广。

  耕得深,耙得烂,一碗汗水一碗面。

  累坏牲口犁不坏地。

  地耕得深,根扎得深,小麦能打千八斤。

  耕地深一寸,顶上一层粪。

  麦凭耕得深,秋凭锄得勤。

  早耕能歇地,长麦有力气。

  精耕细作,打得麦子无处搁。

  湿耕早,干耕迟,花脸耕地最适宜。

  麦耕火色地。

  扶犁向前看,耕地一条线。

  犁地到头到边,麦苗长得齐严。

  犁地不到路,必定荒三步。

  耕后灌垡,枉把力下。

  地里谷茬拾干净,来年少生钻心虫。

  犁耢一起拿,耕后就耢下。

  光耕不耢,不如睡觉。

  耕后耢下,减少蒸发。

  上午耕到十一点,全部耢下才家转。

  下午收工前,耢下保墒全。

  宁可晚回家,把地全耢下。

  耕得深,耙得匀,地里长出金和银。

  深耕不细耙,苗子难出齐。

  深耕不耙深,苗子难扎根。

  犁要深细,耙要透平。

  贪耕不耙,枉把力下。

  光耕不耙,枉费犁铧。

  贪耕不耙,满地坷垃。

  种麦不要怕,全靠一盘耙。

  麦耙紧,豆耙松,秫秫耙得不透风。

  麦子不怕草,就怕坷垃咬。

  坷垃耙不破,麦子受折磨。

  土块不打光,麦子土里伤。

  要想小麦苗子好,整地细碎少不了。

  用上拖拉机,耕得深又细。

  耕得深,耙得细,后面还有合墒器。

  用上小麦播种机,行距大小任调剂,下种均匀又节省,深浅一致出苗齐。

  白露节,枣红截。

  白露枣儿两头红。

  白露打枣,秋分卸梨。

  白露打核桃,霜降摘柿子。

  白露到,摘花椒。

  八月连阴种麦好,只怕淋烂柿和枣。

  枣子摘下来,还得好天晒。

  晒枣连阴天,很难不霉烂。

  青贮饲料营养好,马牛驴骡好上膘。

  秸秆青贮营养高,适口性强消化好,

  马牛猪羊都爱吃,还可节省精饲料,

  一年四季都能用,原料充足容易搞。

  过腹还田禾苗壮,经济效益大提高。

  青贮技术五要点,切记“青碎实满严”。

  青贮原料很广泛,玉米秸秆地瓜蔓,

  牧草杂草和青菜,关键原料要新鲜。

  挖建青贮窖,地点要选好,靠近牲畜舍,向阳又干燥,

  窖壁用砖砌,砖缝要抹好,底层铺麦秸,接着填贮料,

  上层麦秸盖,踏实土封牢,窖顶馒头形,预防雨水泡,

  一月就成功,想用就开窖,贮料挨次取,随即堵封牢。

  白露到秋分,家畜配种带打针。

  白露到秋分,家禽快打针。

  白露节到,牛驴上套。

  养鱼没啥巧,饵足水质好。

  鱼吃多种草,看你找不找。

  水草是粥,旱草是饭。

  种田靠肥料,养鱼靠饵料。

二十四节气谚语集锦:白露

  喝了白露水,蚊子闭了嘴。

  麦收十年早,谷收十年晚。

  种麦种到老,还是早种麦子好。

  今年麦子耩得早,来年麦子收得好。

  别说白露种麦早,要是河套就正好。

  抢墒地薄白露播,比着秋分收得多。

  白露麦,顶茬粪。

  白露种高山,寒露种河边,坝里霜降点。

  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平川。

  白露种高山,秋分种河湾。

  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平川,寒露种沙滩。

  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半山,寒露种平川。

  白露播得早,就怕虫子咬。

  麦种拌农药,不怕虫子咬。

  麦种毒谷拌,不怕害虫犯。

  麦种温水泡,不长黑包包。

  选好种,晒得干,来年多打没黑疸。

  选农药,仔细挑,防病、治虫、防鼠咬。

  白露不低头,割倒喂老牛(指晚稻)。

  麦喜胎里富,底肥是基础。

  底粪小麦苗粪谷。

  麦子铺底粪,越长越有劲。

  种麦上足粪,家里座上囤。

  十层八层,不如底粪一层。

  有水三追要适中,旱地基肥一炮轰。

  底肥上不足,追肥也难促。

  三追不如一底,年外不如年里。

  底肥施上四个五,小麦丰收有基础。

  秸秆还田,壮地松土又治碱。

  随熟随收随运粪,抓紧耕翻莫停顿。

  人怕老来苦,麦怕胎里旱。

  麦怕胎里旱,墒差就得灌。

  种麦底墒足,根多苗子粗。

  麦收底墒,秋收浮墒。

二十四节气的农谚:谷雨

  谷雨麦挑旗,立夏麦头齐。谷雨麦怀胎,立夏长胡须。

  谷雨打苞,立夏龇牙, 小满半截仁,芒种见麦茬。

  冰雹打麦不要怕,一棵麦子扩俩杈;加肥加水勤松土,十八天上就赶母。

  麦不封垄,松耪不停。 风生火龙(红蜘蛛)雾生疸(锈病)。

  谷雨栽上红薯秧,一棵能收一大筐。

  红薯没有巧,只要插秧早。 红薯种得迟,薯似羊胡须。

  谷雨前后栽地瓜,最好不要过立夏。 宁叫秧等地,不叫地等秧。

  早黍晚麦不归家,从来不收晚地瓜。

  一年甘薯半年粮。

  地瓜块根长,深翻才能长。 要有红薯吃,土要挖一尺。

  山岭薄地栽地瓜,高粱丰收在涝洼。

  薄地地瓜旱地谷,涝洼地里种秫秫。

  洼地种地瓜,十年九年瞎。

  谷喜岭,稻喜洼,地瓜最喜高地沙。

  做瓦靠坯,红薯靠灰。

  一棵红薯一把灰,结得红薯一大堆。

  红薯上皮粪,沟溜长跑根。

  春薯栽炕秧,夏薯插剪秧。

  横栽番薯竖栽葱。

  三月多雨,四月多疸。 连续阴雨不停,小麦易生锈病。

  锄麦地皮干,麦子不上疸。 条锈成条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紫斑。

  谷雨种棉家家忙。 棉花种在谷雨前,开得利索苗儿全。

  谷雨有雨棉花肥。 谷雨有雨好种棉。 谷雨种棉花,能长好疙瘩。

  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立夏正相宜。

  清明高粱谷雨花,立夏谷子小满薯。

  清明高粱接种谷,谷雨棉花再种薯。

  清明麻,谷雨花,立夏栽稻点芝麻。

  谷耩浅,麦耩深,芝麻只要隐住身。

  过了谷雨种花生。 沙山花生土山粮。 高地芝麻洼地豆。

  地瓜栽壮秧,不栽嫩芽芽。

  深栽茄子浅栽烟,想吃红薯地皮沾。

  干打垄,湿插苗。

  一壶水,浇五棵,地干也能保成活。

  窝瓜喜阳不喜阴。

  水稻水稻,无水无稻。

  高田种麦,低田种稻。

  娘无奶,儿不长;田无水,稻秧黄。

  春风不吹花不开,田里无水秧难栽。

  山上有树好造屋,塘里有水好种谷。

  水满塘,谷满仓,修塘等于修谷仓。

  靠天公,禾苗抽白一场空。

  整秧田,不用问,田平如镜,泥烂如羹。

  稻收塘泥麦收粪。

  一季塘泥二季肥。

  春天里的泥,秋天里的米。

  一担栏肥换担谷,加上塘泥肥更足。

  稻子最喜安窝肥。

  要想谷满仓,首先培壮秧。

  十成稻子五成秧。

  肥田不如壮秧,秧好一半谷。

  插秧早,不如养秧老;养秧老,不如春耕早。

  田等秧,谷满仓;秧等田,丰收难。

  谷雨下秧,大致无妨。

  栽树不紧管,成活难保险。

  光栽不护,坝光山秃。

  人怕伤心,树怕伤皮。

  骡马莫往树上拴,霎时树皮啃一片。

  纵剩树皮一窄条,加强管理死不了。

  横毁树皮一整圈,不过几天就打蔫。

  果树花过多,酌情向下捋。

  要想水果挂得好,还得蜜蜂把花咬。

  开花过密,适当疏掉,全部保留,空耗养料。

  果树开了花,就怕虫糟蹋,提前喷遍药,先治金龟甲。

  鲤鱼鲫鱼产卵,认真育肥细管。

  谷雨节到莫怠慢,抓紧栽种苇藕芡。

  管好一塘鱼,能抵十亩粮。

  谷雨是旺汛,一刻值千金。

  谷雨前后见家吉(鱼)。

  门前垂柳院中花,墙边扁豆瓜满架;圈满牲畜塘满鱼,进门鸡鸭叫嘎嘎;葡萄蔓子搭凉棚,“珍珠”、“玛瑙”头上挂。

  谷雨过三天,园里看牡丹。

  芍药打头,牡丹修脚。

  月季花落只去蒂,花朵随开无停滞。

  苞米下种谷雨天。

  谷雨天,忙种烟。

  地蛋要长大,刀口要朝下。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杨叶哗啦,快种西瓜。

  三月种瓜结蛋蛋,四月种瓜扯蔓蔓。

  谷雨前结蛋,谷雨后拉蔓。

  家有闲地,种芝麻黍稷。

  麦出七日直,棉出七日屈。

  要想庄稼好,管理要趁早。

  种好管好,丰收牢靠;只种不管,打破金碗。

  锄梦花,促棉发。

  及时锄梦花,有利棉根扎。

  谷锄马耳豆锄瓣,苗未出土就锄棉。

  谷锄针,豆锄瓣。

  棉花播下就锄地,增温保墒地通气。

  稻怕枯心,树怕剥皮。

  谷怕钻心虫。

  不怕棉儿小,就怕蝼蛄咬。

  棉田多锄地温升,棉苗病害能减轻。

  谷雨到立夏,就把小苗挖。

二十四节气

  “惊蛰至,雷声起。”走进惊蛰,最打动人心弦的便是惊蛰的那一声春雷,这雷声带着充满诗意的鼓点,欣欣然拉开了春天的帷幕。似乎在漫不经心的瞬间,霹雳一声,天边,有隆隆的雷声传来,仿佛融入了骨髓和灵魂深处。抛弃所有的喜怒哀乐,在怦然心动的颤栗中支起耳朵,仔细的聆听来自天天籁的绝妙音符。

  雨是避免不掉的,那种沁人心脾的凉意似乎就是为了迫使大地打个寒颤,让一切从惺忪中苏醒。而春雨,仿佛是云中的精灵,翩然随风潜入夜的怀抱,她来自哪里?窗外嘀哒的雨声和着心灵的颤音,在开窗的刹那,拥我入怀。是杜甫笔下那知时节的好雨吗?天籁之音,时急时缓地敲打窗棂,望不到她轻盈的身影,夜雨迷醉了心绪。凭窗而立慵懒地读一本古诗,雨打窗棂,倾听她唐诗宋词般平平仄仄的优美旋律。

  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三月在一场暖风中眩晕了,它轻盈的脚步溅起一片阳光,春天,随着来自天外的那一声召唤,顷刻间忙的死去活来:蛰伏了一冬的虫儿,树儿,草儿不甘寂寞,从严寒桎梏中重新苏醒,会争先恐后地拥进春天。一片春色,在惊雷之声后,淋漓出盎然生机。孩子们过完年,也开始了新的学期。不怪乎有人说:“到了惊蛰,春天才算住稳了江山。”

  惊蛰过后,春分便一步步的近了,风开始变得温柔,空气一夜之间清新温馨了许多;小草们争相破土而出,流露出青涩的羞赧草芽儿,春天的味道一天比一天浓了!透发出勃勃生机,惊蛰带给人们的,是一春的惊喜,明媚的春日里,随着一天天的忙碌,也将重新开始新的一年的生活。

二十四节气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每逢清明,人们都要几组,采风,缅怀过世的亲人。也真巧了,我的佬佬的生日正是清明,被崇拜佛教的奶奶认为是大不吉,这不,就为这事,奶奶带领我们忙了起来。

  清明节头一天奶奶就张罗着要去庙里做米粑,听她说,她找了十家要米做粑,要了十斤,奶奶说,吃了粑能驱邪。被爸爸打趣的接着说:“吃了就能成仙。”奶奶立马不高兴了。待到下午,奶奶带着战利品——米粑回来。我吃了一惊,足足有150多个粑,快堆成山了。这些粑白白的,扁扁的,有点“仙药”的感觉。爷爷闻味寻来不禁叫道:你这“蔡氏大粑”做这么多,是要去买吗?”我狂笑不止,从此奶奶的粑多了一个美誉。

  清明节终于来临,中午的饭菜十分丰富,我们边吃边做清明时的事,我便回忆起了大战柞树时的情景,做清明时,我被柞树挡住去路,我排斥一切害怕邪念,手拿红缨枪(棍子)与柞树精大战三百回合,终于将它制服,开辟出一条新道路,大摇大摆的通过了密林区,此时,我的心里充满了骄傲,自豪。

  饭后,奶奶的“蔡氏大粑”成了饭后甜点,摸着圆鼓鼓的肚子我一下子充满了快乐。晚上,我给小佬过起了生日,我给他塞了两个大粑,弄得他想吐又不能吐,我玩的不亦乐乎。

  清明节的那些事儿让我想到了一个公式,那就是吃粑玩耍=清明节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一年二十四个节气

写给未来自己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