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写的字1000个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不怕鬼,怎么这么难

  我是一个可爱活泼的女孩,在别人的眼里,我大方、自信、乐观、快乐……总的来说,我很外向,天不怕地不怕,但是他们都不知道,我——怕鬼。

  我一直希望能克服这个恐惧,但是每次都“作战失败”。

  那一天,我和姐姐一起去湘湖新开发的少儿公园,一。是听说那里有个“虚拟魔幻世界”,很奇妙,而且有“鬼”,可以锻炼我的勇敢,减少“恐惧”。二。当然是为了好玩嘛!小孩,谁不喜欢玩呢?!三。是因为……新开发,所以……票价便宜呀!

  我们来到少儿公园,哇塞!简直比想象中的人还多,就是一个十足的人海嘛!等了半个多小时,终于成功进入我日思夜想的公园了!yes!

  我们玩了高架车、飞跃云霄、碰碰车、冒险者之行……最后也是最惊险的游戏——虚拟魔幻世界。

  我挺直了腰板,咽了一口唾沫,对姐姐说:“走……走吧!我……我不怕,我不怕……”不知怎得,说话都变得结结巴巴了,而姐姐看我满脸透红的样子,不由得笑了出来:“本来就没什么好怕的嘛!你这么紧张啊!”

  姐姐踏进了“鬼门关”,而我迟迟不敢走动,手握成了拳头,我感觉到手心里挤出来的汗水是那样冷。姐姐见状,走回来拉起我的手,大胆地迈了一步。

  “哇哈哈哈……”“咯、啦、嘶!哐啷,哐啷!”一声声铁索监牢门发出的撞击声,冲击着我的心口,让我不能呼吸,胆战心惊。而我的双眼看到了一个可怕的恶魔,摘下了自己的脑袋,砍下了平民百姓的双手……“啊!!”我几乎要崩溃了,大声叫喊着。突然,一只冰冷的手拍了拍我的肩膀,我的呼吸在一瞬间停止了!我发疯一般跑出“鬼门关”,带着粗气,一转身才发现——姐姐不见了!

  姐姐不见了,难道被鬼抓去了!不对不对,理智告诉我,鬼不存在,说不定姐姐只是迷路了而已,我要去找她。再一次调整心态,走进阴风扑面的“鬼门关”,我心头的大石头又悬了起来。“姐姐,姐姐你在哪儿?”我焦急地喊着,耳边不时传来几声鬼嚎,吓得我鸡皮疙瘩掉一地。

  找到姐姐了!长头发,白连衣裙,没有鞋……哎!没有鞋!那个“姐姐”突然悬起来,转过头,狰狞的面孔滴着鲜血,我呆了,一下子吓得哭了,恐惧笼罩着我的身心。

  等我醒来时,已是下午了,我躺在一个人的怀里“姐姐!”我惊喜万分,“太好了!不是鬼,是真的姐姐,呜呜……”那是,谁都不能理解我的心情。

  看吧!鬼对你们来说也许并不怎么碍事,可是我会被鬼吓晕,就像生病的人要治病,而没生病的人就不要治病一样。我多想要一个不怕鬼的勇气,可是没有办法拥有,不怕鬼,真的好难啊!!!

最难写的字1000个

高一话题作文:要夺取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的心真难

  我们都曾经年少

  什么都不知道却只是爱笑

  笑爷爷和奶奶为什么会那么老

  我们都曾经爱笑

  笑什么自己也不知道

  却笑得月亮都弯下了腰

  却笑得大家都莫名其妙

  我们都曾经年轻

  什么事都不相信

  什么话也听不进

  只是漫不经心

  小小的年纪

  却总是喜欢说曾经曾经曾经

  我们都曾经爱恋

  也曾相信什么都不会改变

  虽然我们也曾经哭泣

  我们的眼泪却曾比蜜糖还要甜

  我们都曾经很穷

  总是两手空空却更恋爱这一份轻松

  直到有一天

  我们开始有了一点点

  才发现样样都还差得远

  曾经有一天早已记不得是哪一年

  我们开始喜欢说从前

  说起从前仿佛没好远

  想要说清楚却又怕没时间

  说从前

  天总是望不穿的天

  路总是走不尽的远

  想要的总得不到

  却也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做抱怨

  那时候我们不知道什么是危险

  那时候我们只知道拼命向前

  那时候我们的汗水曾经比海水还要咸

  想当年我们曾经一起过河也曾一起渡桥

  说从前我们曾经一起上学也曾一起坐牢

  我们都曾经一齐东征西讨

  也曾经就快要一起走到

  想当年谁不是

  为了理想而理想

  说从前谁愿意

  为了抬杠而抬杠

  想起当年谁又不是

  站在不同的立场望着相同的方向

  说到从前谁又愿意

  只是为了不一样就拼了命的不一样

  回想起当年

  没问完的问题很不少

  只是到如今

  还需要答案的已经不多

  关于我从何处来要往那哪里去

  关于可去不可去能来不能来

  关于有与没有以及够与不够

  关于爱与不爱以及该与不该

  关于星星月亮与太阳

  以及春花秋月何时开

  关于鸦片战争以及八国联军

  关于一八四○以及一九九七

  以及关于曾经太左而太右

  或者关于太右而太左

  以及关于曾经瞻前而不顾后

  或者关于顾后却忘了前瞻

  以及或者关于究竟哪一年

  我们才能够瞻前又顾后

  或者以及关于究竟哪一天

  我们才能够不左也不右

  一次再一次永远总是

  同样的故事演了再演

  一次又一次永远总是

  同样的叮咛劝了又劝

  就这样一遍接一遍

  总有一天

  我们会把所有的栏杆拍遍

  只是不知道那究竟要等到

  哪一年

  哪一月

  那究竟要等到哪一天

  我们都曾经年纪小

  什么都不知道却总是喜欢笑

  我们都曾经年纪轻

  什么话也听不进什么事都不相信

  而今我知道而今我相信

  而今我不能不相信

  总有一天

  我们都会老

  只希望到时候

  我们都依然爱笑

老舍散文《自传难写》

  自古道:今儿个晚上脱了鞋,不知明日穿不穿;天有不测的风云啊!为留名千古,似应早早写下自传;自己不传,而等别人偏劳,谈何容易!以我自己说吧,眼看就快四十了,万一在最近的将来有个山高水远,还没写下自传,岂不是大大的一个缺憾?!

  可是,说起来就有点难受。自传不难哪,自要有好材料。材料好办;“好材料”,哼,难!自传的头一章是不是应当叙说家庭族系等等?自然是。人由何处生,水从哪儿来,总得说个分明。依写传的惯例说,得略述五千年前的祖宗是纯粹“国种”,然后详道上三辈的官衔,功德,与著作。至少也得来个“清封大夫”的父亲,与“出自名门”的母亲。没有这么适合体裁的双亲,写出去岂不叫人笑掉门牙!您看,这一招儿就把咱撅个对头弯;咱没有这种父母,而且准知道五千年前的祖宗不见得比我高明。好意思大书特书“清封普罗大夫”,与“出自不名之门”么?就是有这个勇气,也危险呀:普罗大夫之子共党耳,推出斩首,岂不糟了?!英雄不怕出身低,可也得先变成英雄啊。汉刘邦是小小的亭长,淮阴侯也讨过饭吃,可是人家都成了英雄,自然有人捧场喝彩。咱是不是英雄?对镜审查,不大像!

  自传的头一章根本没着落。

  再说第二章吧。这儿应说怎么降生:怎么在胎中多住了三个多月,怎么产房里闹妖精,怎么天上落星星,怎么生下来啼声如豹,怎么左手拿着块现洋……我细问过母亲,这些事一概没有。母亲只说:生下来奶不足,常贴吃糕干——所以到如今还有时候一阵阵的发糊涂。

  第二章又可以休矣。

  第三章得说幼年入学的光景喽。“幼怀大志,寡言笑,囊萤刺股……”这多么好听!可是咱呢,不记得有过大志,而是见别人吃糖馅烧饼就馋得慌——到如今也没完全改掉。逃学的事倒不常干。而挨手板与罚跪说起来似乎并不光荣。第三章,即使勉强写出,也不体面。没有前三章,只好由第四章写了,先不管有这样的书没有。这一章应写青春时期。更难下笔。假如专为泄气,又何必自传;当然得吹腾着点儿。事情就奇怪,想吹都吹不起来。人家牛顿先生看苹果落地就想起那么多典故来,我看见苹果落地——不,不等它落地就摘下来往嘴里送。青春时期如此,现在也没长进多少,不但没作过惊天动地的事,而且没有存过惊天动地的心。偶尔大喊一声,天并不惊;跺地两脚,地也不动。第四章又是糖心的炸弹,没响儿!

  以下就不用说了,伤心!

  自传呢,下世再说。好在马上为善,或者还不太晚,多积点阴功,下辈子咱也生在贵族之家,专是自传的第一章就能写八万字。气死无数小布尔乔亚。等着吧,这个事是急不得的。

为什么觉得周记比作文更难写

  某地一个初中学生,闷坐一下午,写不出一篇完整的周记。家长看不下去,请求老师将周记换成命题作文;说有了题目就有了范围,孩子比较容易找到思路,而且这也有助于提高应试的作文水平。结果,中学生抒发心灵的周记,纷纷变脸成了作文。教师们对此感到很无奈。

  按理说,周记比作文容易写。周记无拘无束,可以信马由缰放开了写。中学生正是灵动活泼、情绪飞扬的年纪;一星期有个释放心灵、抒发性情的周记作业,本该是何乐而不为的好事。结果,却成了托腮帮,咬笔头,憋上半天也无话可说的苦事。而且,人人叫苦,家长叫停;最后,还真的被作文取代,偃旗息鼓,不写了之。

  正因为周记直录生活,直抒性情。周记的遭遇,反映的正是学生的遭遇。如果一切都围绕着“应试”转,学校的意义仅在于教室,家的意义仅在于寝室,而教室与寝室又都淹没在题海中。老师只成了教读的人,同学只成了伴读的人,家长只成了催读的人。除了读书,还是读书,这样的生活,可以记上一周,记上两周,又如何三周、四周……没完没了地记下去?周记,当然只能无疾而终。

  周记,首先是学生自己的心声;交给了老师,就成了学生与老师的对话;要是再被父母看到,就有可能是学生与家长的对话。学生虽然承受着学业的重负,心声总是有的;越是感到压抑,应该越有倾诉的欲求。但这些话恐怕只能搁在心里,既不敢跟老师说,更不敢给父母看。尤其当老师天天给学生念叨中考、高考的倒计时,家长天天追问考试的成绩与排名,学生纵有心里话,还怎么敢写入周记呢

  作文倒是好写了,尤其是话题作文,空之又空,玄之又玄,写什么“位置与价值”,写什么“情理之中与意料之外”,写什么“远与近”……看似哲理兮兮,实则虚无一物,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当然不关国计民生的一丝痛痒。只需记几件富有寓意的轶事,背上几段高深莫测的名言,再把几类结构变过来变过去地弄熟……写作的范围就有了,应试的能力就有了,作文也就变得比周记好写了。

  只是这样一来,学生的作文,就有可能成为不接地气的虚文,成为不吐心声的伪文。消失的虽然只是周记,但日渐逼仄的却是学生的生活天地,日渐扭曲的却是师生的情感交流。对渐行渐远的周记,该深情地呼唤一声:“归来兮!”为了让写周记不成为学生的苦事,要为学生留一方天地,要给学生说真话的权力。如果这个吐露心声的渠道真的关闭了,学生的心灵就更需要有个出口。那就容许他们有自己的qq吧,让他们在同龄人中多些交流;提倡他们建立自己的博客吧,率性而为的才可能是活的文字!

作文难写的原因与指导方法

  小学生如何写好作文?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许多专家、名师和普通老师都谈过这个问题,我再来谈这个问题,自然也谈不出新意。但是,我愿意结合教学实践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写作文是学生很头痛的事,写好一篇作文更是众多学生为之苦恼的事,那么我们要想写好一篇作文有没有捷径呢?回答是没有,但是只要我们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找出作文难的原因,针对困难进行有的放失,再难的作文也会变得很轻松,下面,我就这些年学生出现的作文难的现象加以分析

  一、不一定要写大事

  当学生拿到作文题目或者看到题目要求,头脑里就是一片空白,不知道写什么,为了应付差事,要么瞎编一通,这样的作文空洞无味没有什么内容,或者直接走“捷径”抄袭。我问过许多作文难的同学,他们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说是觉得写作文就一定要写大事,惊天动地,或者写特殊意义的事,写一些芝麻绿豆大的事体现不出思想意义,这样就造成了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了,你想想在我们身边那里天天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有特殊意义的事又有多少呢?所以在这里我就谈谈我的想法:通俗的讲,作文就是把我们的口头语言形成文字。这口头语言,就是我们身边发生的任何事。说话,我们每天在说。这很容易。如果形成文字,就是作文,就是文章。只不过再给句子润润色而已。

  二、写不具体

  许多学生为了应付老师作文也写了,但是读过之后发现作文写得太笼统,没有把人物写得很生动形象,事写得太粗略,没有把各个要素说清楚,没有把自己的亲身感受写出来,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对人物没有观察细致不知道如何描写,对事件了解的不够透彻,不知道事件的整个过程,没有自己的亲身感受。这个问题我是这样引到学生的

  (一)要真实。

  真实从哪里来?当然源自生活。做个有心人,留心观察生活,并养成善于动脑思考的习惯,便会有源源不断的身边事成为作文的内容。

  (二)、要有合适的联想和想象

  一是一,二是二,就事论事,枯燥干巴,不能由此及彼由近及远,没有灵活自如的联想和灵动丰富的想象,肯定写不出好作文。但是,联想和想象一定要有生活基础,要真实正常,即要合适。没有生活基础、不真实的联想与想象是荒谬畸形的。什么样的联想和想象是荒谬畸形的?奥特曼之类的动画内容便是,因为现实生活中根本没有此类内容的事情。什么样的联想和想象是真实正常的即合适的?作文中,实在没有真实正常的想象与联想,也不要荒谬畸形的,因为后者除了比枯燥乏味更等而下之,还有害学生的健康成长。这实际上又回到了上面的第一点意思:作文要真实。

最难学的中国语言汉字

  听许多人说,中国的语言汉字是最难学的,外国人最怕学中文,如果我们认真学习,一定会学会。

  中国的汉字是千变万化的。打个比方吧!一个“一”字加一笔会变成“二”,也可能是“十”。而汉字文化难就难在这里,少一笔会变成其他字,多一笔就更不用说了!还有一个例子,一个“载”字,要是把中间那个换成“木”字,会变成“栽”,要是换成“口”会变成哉。汉字文化妙也妙在这里,把某个部位一换,就成的另一个字。

  中国的汉字的不是那么好理解,每个汉字都有不同的意思,意思还可以是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稍稍理解错一点,就会引出大笑话。

  我读名人名言的时候,把卡莱尔读成了卡(qiao)菜二;还有今天早上我们教24课给予有人都城成了给(gei)予;有个日本人来到了中国,他碰见了很多中国人,就和他说:你们也太粗心了,到处都写着:中国很行。中国人听了这话哈哈大笑,说:是你看错了 。 有些人连称呼都会交错,例如大舅就叫成了大鼻,被人一听哈哈大笑。

  我们多自豪,中国的语言文字如此璀璨丰富。我们每天在学习,是多么快乐而有滋味啊!

一字很难写

  著名画家李苦禅先生说,汉字中什么字最难写,当然是“一”字。

  我像:这可能是在强调基础的重要性吧!因为单单从书法的角度来看,“一”是千变万化汉字的发端,再复杂的汉字,也是一横一竖开始。

  可是,李先生是仅仅在讨论汉字、讨论书法吗?当然不是啦!因为做任何一件事,都必须从基础开始。我一边阅读着书,一边联想到一个话题―和平统一中国。与汉字“一”相比,祖国统一之“一”更难写。就如我们必须写好汉字“一”一样,我们也必须写好祖国统一之“一”,因为它是基础,它是我们国家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础。

  半个世纪来,我们华夏民族在摆脱了受人欺辱的噩梦后,就一直致力于祖国的统一,民族的振兴,而且取得辉煌成就。相继于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收复了香港、澳门,将漂流多年的游子拥入怀中。眼见写好统一的“一”字指日可待!但是,台湾当局的一帮“台独分子”却和美国反华势力融合一气,干起卖国求荣的勾当,妄图把台湾从“母亲”怀抱中分裂出来。于是,我们书写祖国统一之“一”也越来越重。

  笔再沉,也得高高抬起;字再难,也要迎难而上,因为我们是中国人,统一中国是我们的使命,只有这样,中华才能雄踞东方,傲视群雄!

一字最难写

  曾记得,小学老师对我们提起过“一字最难写”。老师说,笔画越少的字越难写,越能体现出一个人内心的细腻与否,和一个人的耐力和意志。一字不仅是人生的一个起点,也是人生的一个转折。

  从前,有个叫小炜的年轻人,大学刚毕业,还忙着找工作,都三个月了,他都连连碰壁。应聘的公司连要他的意向都没有,他又很着急,就去找他的父母,他的父母安慰他说:“不要急,万事开头难,再找一找吧,毕竟你的应聘经验还不够丰富啊!”又是一个星期过去了,小炜走在路上,茫茫的人海中,他绝望的走在路上。路过一家餐馆,上面贴了张纸:应聘,餐馆应聘五名服务员,有意者进店试聘,有经验者优先。小炜想:先从基础做起吧,多磨练磨练吧!他走进餐馆,里面空无一人,只有柜台上有一个人。小炜走向他,问:“我是来应聘的,能给我一个机会吗?”“我是这个店的老板,说下你的情况。”“我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四处碰壁,想在这里工作。”老板思考了一会儿,对小炜说:“你愿意洗盘子吗,每个盘子要洗三遍,很辛苦的。”小炜思考了一会儿,他妈妈曾经对他说过:“一字最难写,起点是最难的。”小炜最终答应了。

  此后,他安心地在这家餐馆工作,每天都认真地清洗餐盘,毫无怨言,他卧龙藏虎了3年,被老板看中,当了会计。后来他终于当上了这家餐馆的老板,接着几年又开了许多连锁店。最终,他成了富翁。

  20年后,他的儿子也大学毕业了,他照样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一字开头难,先从小事干起,这是人生的起点,也是人生的转折!”

世界上最难写的字—“母亲”

  “起床了,太阳晒屁股了,还要去补习班呢!”朦胧中,又听到了那熟悉的声音。十年了,不知道有多少个早晨听到这些话了!妈妈总是这样严厉,但这对我来说,只是家常便饭,我已经习惯了。

  小时候,妈妈很疼我,教我吃饭、走路、说话,整天和我在一起,每分钟都离不开我。对我印象最深的当然是对我的关爱了:记得有一天下午,妈妈问我晚上想吃什么饭,“我想吃火烧。”我说。“火烧,好!”说完,妈妈就想骑着电动车去火烧铺买,这时才发现车已经借给邻居用了。“算了吧!”我无奈的说。“不行,人想吃什么就是身体缺什么,我给你买去。”我以为她在说着玩儿,没电动车怎么买?不知过了多久,只听门“咣当”一响,是妈妈,她买回来了!原来她是走着去的,可相隔三四里路呢!

  我很惊讶!“没事,锻炼身体嘛!”她气喘吁吁的说。我知道妈妈身体不好,她这是在勉强。我很惭愧,小时候妈妈为我做事情,现在我长大了,这些事我自己能做了,还要妈妈去做,我真没用。

  现在我长大了,也没有小时候那么自在了,学习的压力和生活的烦恼都统统注入在我的身上,在关心我的生活之余,她对我的学习也非常严厉。我就如同一只小鸟被关在笼子里一样:辅导班啊,练字啊,看书啊,作业啊等等。每当看到别的孩子在外面玩,而我却在拼命的学习,干不好还要遭受“男女混合唾沫攻击”的时候,我的心里难受极了!

  天长地久,我渐渐的发现妈妈是对的。没有妈妈的严厉,我的学习成绩也不会提升的那么快;没有妈妈的唠叨,我也不会那么听话;没有妈妈的关爱,我也不会健康的成长……

  是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莫过于母亲了。正如《游子吟》说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孟郊的名句,用来形容母亲再好不过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其实就是“小草难以表达对阳光的爱。”我们要尽自己的全力,报答母亲,为母亲做贡献!

  要说谁是古今中外感情最深,而且最难以让人了解的人,我想大家已经知道了,对,就是母亲!

  说着这些,我似乎又听到了母亲那如雷贯耳的声音:“在那里闲着干什么,还不赶快学习去……

难写的字

  笔墨伺候,于白净无瑕的宣纸上辗转勾勒,在中华民族浩翰的语言文字里,终是“一”字难写。只是简单的一笔,却让著名的书法家也不得不说“一”字最难写。因为那一笔蕴含了无穷的深意。同样,在人生中,往往是难事易做,易事难做,最简单的事情很大程度上最难办到。

  一个微笑,一句祝福,交会时心有灵犀的一瞥,相遇时嘘寒问暖的一声问候,离别时恋恋不舍的的一个眼神,这很容易却很难做到,只为人类越来越多的冷漠和自我封闭,这种心灵的交流,最直接最轻松,却最难实现。

  毕淑敏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一位心理学家做测试,让门外的人走进来,测试的五个人中却有四个人在门外徘徊,因为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要走进来,走进来干什么,有什么用处。只有一个单纯天真的小女孩,踏着轻快的步子跑进屋内。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是易事难做的一个重要原因。太现实太世俗的思考,使得走进屋内这样简单的动作,也很难去做。最容易最简单的事情,像是透明纯澈的水,我们沾染了太多杂质的眼睛,将它看得深不可测。

  人心不古,是现代人总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什么都要防,办好事反倒成了别有用心,让座这样简单的动作,在公交车上却很少看见。曾经宣扬崇尚雷锋的人们,却再也没办法办到雷锋口中所谓的“小事”了。

  记得有一则公益广告中,一个被人随手扔掉的易拉罐在乘客的脚下踢来踢去,却没有一个人弯腰将它捡起。弯腰捡易拉罐如此简单的事情,却仿佛如登天一般的难。这背后蕴藏的是道德沦丧的社会现实。最简单的事情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染上了繁杂的颜色。

  “一”字难写,在无数复杂的间架结构的字里,“一”字包含的深意,让它成为难以描摹的经典。在人生中,往往是表面看上去十分简单的事情更加难以琢磨,我们只有用一颗诚挚感恩的心,才能聆听到最意味深长的教诲。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春节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学生创业计划书1500字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