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课文原文电子版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语文S版四年级下七单元作文:“守株待兔”

  从前,有一个宋国的农夫,以种田为生。有一天,那个农夫正在田里干活的时候,忽然看见一只兔子飞快地奔跑过来,那兔子慌不择路,竟然“砰”的一声撞在树桩上,折断了脖子,当场死了。农夫心里美极了。他捡起那只又肥又大的兔子回家了,和家人饱餐了一顿美味的兔肉。农夫心里想:要是我每天都能捡到一只兔子的话,那我就不用那么辛苦的种田了。于是他就天天坐在树旁等者捡撞死的兔子,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他一只兔子也没有捡到,因为他很久没种田了,地里已经长满了荒草。

  读了这则寓言故事,我觉得我们小朋友可不能象这农夫一样,天上掉馅饼的事是不可能的,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去做,不能抱着侥幸心理。

守株待兔课文原文电子版

语文书里的故事—守株待兔

  一个烈日炎炎的夏日,火红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树木、花草都耷拉着脑袋,知了在树上不停地“热啊,热啊”地叫着。田野里,一个皮肤黝黑、光着膀子的农夫正在锄地。他满头大汗,吃力地挥舞着锄头砸向又干又硬的土地,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翻了一点儿地。

  干活累了,他便坐在一棵大树底下歇息。突然,从草丛中蹿出一只兔子,不知什么原因,只听“嘭”的一声,这只兔子竟然撞在一个树桩上,倒在了地上。

  农夫很纳闷,蹑手蹑脚地靠近兔子,只见兔子瘫在地上,脖子似乎断了。他捡起一根树枝捅了捅兔子,兔子一动不动,显然死了!他这才发现兔子又大又肥。他暗自高兴:今天运气真好,不费吹灰之力就捡了只兔子,一家人都能美美地吃上一顿了。于是,他地也不锄了,扛起锄头,拎着兔子兴高采烈地回家了。

  吃着鲜美的兔肉,他不由得想:我每天早出晚归,累死累活,也只能吃些粗茶淡饭,勉强糊口。而今天却不花一点儿力气,就白白捡了只兔子。看来以后我也不用那么辛苦了,只要坐等兔子送上门来就行了。

  第二天,他兴奋地早早就来到了树桩旁。等着等着,他隐约听到一只小动物快速奔跑的声音,他不由得一阵狂喜:今天又可以美餐一顿了!他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个树桩,期待着那激动人心的一刻。可奇迹没有发生,什么也没发生,而脚步声却渐行渐远。就这样,只要听到动物的脚步声,他就满怀希望,可希望却一次又一次落空,他最终一无所获。

  直到夕阳西下,他也没等到一只兔子。他沮丧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固执地想着:没关系,明天,明天我一定能捡只兔子回家。

  一天,两天,一个月……他不顾家人和邻居的劝阻,就这么等啊等啊,眼睛望穿了,头发花白了,田地也荒芜了,再也没等着一只兔子,却因此成了别人的笑柄。

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寓言故事《守株待兔》。我将从以下四方面进行说课:(手指大屏幕)

  一、析教材,定目标。

  本单元的主题是“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守株待兔》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揭示不能心存侥幸、不劳而获。结合低年级学段教学要求,

  我设计了3个教学目标:(指大屏幕,不念目标)

  1、认识“守”“窜”等6个生字,会写“守”“丢”等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中的寓意。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其中,识字、写字是重点。感悟寓意是难点。

  二、虑学情,说学法。

  二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一定的识字和阅读能力。本节课我将采用朗读感悟法、情境对话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采用观察比较法、字义分析法引导学生识字、写字。

  三、理环节,说流程。

  基于以上分析,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一)设疑问,引课题——一波才动万波涌。

  上课伊始,我会利用插图把学生引入寓言的情境(课件出示插图):小朋友们,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疑问

  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总结: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课题。(板书:守株待兔)

  (二)初读文,形式多——高效理念巧渗透。

  在这个环节中,首先,我会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力求通过范读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和想象.之后引导学生借助文下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然后,通过连环点号的方式检测学生会不会读课文,在点号读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帮助、纠错或者重复,随时正音。最后,通过小组赛读的方式再次让学生读通课文。

  这里,我渗透了自学、群学、展示、检测的高效课堂学习流程,点号读和小组读既是展示又是检测。在反复多样的朗读中,学生多次与生字见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之后出示含有生字的句子检测读课文,把教学引入下一个环节.

  (三)读一读,赛一赛——复现检测识生字。

  “教是为了不教”,识字教学不仅要教孩子识字,更要教给孩子独立识字的方法。这一环节,我将通过读一读、赛一赛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在句子中读、在词语中读、带拼音读、去拼音读、在新的语言环境中读,形近字比较,以检测的形式多次复现生字,使生字的识记有层次、有梯度。

  在学生识记生字后再次读课文,进入析词句,细体会——自学群学揭寓意的教学环节。

  (四)析词句,细体会——关键词句揭寓意

  在这个环节我将通过两个提问引导学生揭示寓意。

  第一个问题:种田人为什么守株待兔?抓住关键词“白捡”,理解“不劳而获”

  (板书:不劳而获)。

  第二个问题:种田人守株待兔的结果是什么?抓住关键词“再也没有”,理解“一无所获”。(板书一无所获)。

  从“不劳而获”到“一无所获”让学生懂得不要把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看成是会不断发生的事情,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五)比一比,辨一辨——端正美观写生字。

  第五个教学环节是:比一比,辨一辨——端正美观写生字。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在写字教学环节,我会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细心的观察态度,教给学生抓住关键笔画写好字的方法。课堂上我重点指导学生写好“守”二字。指导书写的流程我是这样设计的:观察定位、教师范写、学生临写、评价反馈、再次练写。其他四个字,引导学生迁移运用以前学过的写字方法,自主练写,同桌互评。

  四、巧总结,说板书。

  课堂将近结束时,我会引导学生再次读课文,并出示图片进行扩展,鼓励学生阅读“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寓言故事,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最后,我简单介绍我的板书,这样的板书设计既展示了寓言内容,又揭示寓意,简洁明了。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日落黄昏的诗句

100个名人姓名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