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写作方法与技巧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浅谈诗歌的特点、分类和写法

  1.形式是自由的

  2.内涵是开放的

  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

  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 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形式上分行排列 (分行排列 、饱含真情、立意新颖、 联想自然、跳跃自如、凝练集中 、节奏和谐 、形象生动、意境优美、虚实相生)

  二、诗歌分类

  1、按照表达方式划分

  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这是按照作品内容 的表达方式划分的。

  (1)叙事诗

  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史诗 、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史诗如 古希腊荷马的《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故 事诗如中国诗人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诗 体小说如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璜》,俄国诗人 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

  (2)抒情诗

  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 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 形象。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和 讽刺诗。

  叙事和抒情也不是绝然分割的。叙事诗也 有一定的抒情性,不过它的抒情要求要与叙事 紧密结合。抒情诗也常有对某些生活片断的叙 述,但不能铺展,应服从抒情的需要。

  2、按照语言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划分

  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和韵脚诗, 这是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类的。

  (1)格律诗

  是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它对 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 、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如,中 国古代诗歌中的“律诗”“绝句”和“词”“ 曲”,欧洲的“十四行诗”。

  (2)自由诗

  是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它不 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 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 数、句式、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 美国诗人惠特曼(1819—1892年)是欧美自由 诗的创始人,《草叶集》是他的主要诗集。中 国“五四”以来也流行这种诗体。

  (3)散文诗

  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 作品中有诗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 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像散文 一样不分行,不押韵,如,鲁迅的《野草》。

  (4)韵脚诗

  韵脚诗属于文学体裁的一种,顾名思义, 泛指每一行诗的结尾均须押韵,诗读起来朗朗 上口如同歌谣。这里的韵脚诗指现代韵脚诗, 属于一种新型诗体,类似流行于网络的方道文 山流素颜韵脚诗。出道于2000年之后。

  三、诗的写法 实例分析

  (手法一:意 境)

  如何是好呢

  园中失窃的13号楼,

  那老人已病入膏肓……

  一只年迈的猫,

  静卧在窗台的角落里,

  肮脏的身体抖落最后的颤栗。

  我涕泗滂沱,

  坐在湖畔的丑石上,

  凝望一扇久未开启的门。

  初夏,不知名的小花开了,

  簇拥起许多沉积久远的思念。

  曲径的悲剧已上演,我只身躺下,

  守候曾经的柳絮落脚在泪湿的衣襟。

  (手法二:抒 情)

  从何处跌落下了这片梧桐,

  在哪年的秋天,黄昏的时刻

  噢!难道我真的已忘却了,

  那嵌入眼底的天蓝与小道林荫。

  从何处跌落下了这片梧桐,

  在诗本的第几页,当成书签

  噢!我怎么也无法想起,

  那披肩的长发和回眸时的笑脸。

  我的思念之地,阔别你太久,

  垂死坚持的梦已被稀释得惨淡。

  回到这棵树下,我真心愿意,

  把自己做成标本,将体肤都剔除,

  静静地、悄悄地葬在一册书里。

  (手法三:叙 述)

  自从有一天,突然间,

  我变成个一塌糊涂的人。

  那时,我的理想又获新生,

  接着就无知无畏地狂傲起来,

  简直象只花俏的公鸡,孰不知,

  在今后的战斗中即将要惨败而归。

  给自己起个了绰号,叫“诗痴”,

  设计个别别扭扭的口头禅“有影无”。

  揣着几本哲学书,戴副高度眼镜,

  一天到晚装模作样地出入在图书馆里。

  为附和自己的名,决定写点的东西,

  不管它算不算、叫不叫、成不成“诗”。

  我是个会生育的男人,十月怀胎,

  尝尽坚苦分娩出了属于自己的孩子。

  这些孩子全和我长得很象,一个一个,

  都高声疾呼着要有的“自由”和“理想”。

  当然,这是比方,“孩子”就是我的诗,

  这里没有高超的意象,也没有深远的隐喻。

  (手法四:意 象)

  临行一别,我试问君知否,

  那未来之路可会有雄鹰盘踞

  你把沉厚的手掌落在我的肩头,

  宛尔一笑,唤起了数年以后的我。

  苏醒时,我用双手搭个菱形,

  放在胸口匡扶一夜凄清的内心。

  黑暗已过去,闯过弥留之际的人,

  吮吸着来自远方的绿林制造的氧气。

  第26层,每层楼高约是2.5米,

  那么我该是在65米的高空眺望了。

  我见到身穿蓝色卡其布中山装的老人,

  轻而易举地用百年的智慧垒成了高山。

  而我,在先知的面前显得如此贫瘠,

  甚至不得其门而入,失了皈依的方位。

  我那同窗多年的朋友,你们在哪里,

  是否有同样的遭遇和渴望自由的心情

  (手法五:隐 喻)

  我的骨,在停止了生长的时刻,

  学会了膜拜一种无限向上的力量。

  我曾是湖中的水妖,困在塔的倒影,

  春泥的芳香和青鸟的欢唱将我解救,

  我将以生命谱成高昂的诗歌以作报还。

  犯上失语症的人,多灾多难的生涯,

  被侵略的头颅忘却了属于种族的声音。

  敬请归于我金色的语调,依我磬声,

  在风雨飘摇的甲板上,整装待发,

  紧随我的号令驶向自由与理想的国度。

  别错失这一场战役,年青的人,

  应该手举武器为独立的灵魂斗争。

  冷落的秋千,畏葸不前的马儿,

  精神的旷野不曾弥散午餐的气味,

  十月的收获只为着流血的人而预备。

  (手法六:象 征)

  我在自己身上寻找,

  想看一看是哪里制造的,

  出厂日期是什么时候,

  以及保质期会有多长多久。

  我羞于找到这些答案,

  甚至害怕见到生产车间,

  以及流水线上统一的作业。

  我不想认模具作为母亲,

  更不愿意被贴上可恶的标签。

  我是产品吗?一张证书,

  恰恰标明这是件什么东西。

  真正的生命惨死在屠夫刀下,

  面目相似的傀儡一起手舞足蹈。

  莘莘征夫,新时代铸造的铁军,

  原来都只是一堆没有灵魂的废品。

诗歌写作方法与技巧

教你写诗

  现在,请提起笔

  在落笔之前

  请选择一个或几种对象

  再取定诗题

  如果你觉得选题困难

  可以用无题代替

  这叫“向古人学习”

  在第一节

  你可以选择写景

  也可以直截了当的抒情

  语言千万要凝练

  最好注意一下押韵

  诗是讲究“音乐美”的

  这是千年不变的定律

  当然也要注意结构

  “建筑美”也相当重要

  只要你掌握了以上几点

  其间随你填充些什么内容

  最好有一点“阳光”

  激励人奋发向上

  语句不要通俗易懂

  诗是写给别人看的

  看懂的人会说没有内涵

  看不懂那叫 朦胧

英语诗歌的写法和格式

  英诗的欣赏:诗的格律、诗的押韵、诗的体式、诗的评判。诗以高度凝结的语言表达着人们的喜怒哀乐,用其特有的节奏与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诗讲究联想,运用象征、比喻、拟人等各种修辞手法,形成了独特的语言艺术。

  一、 诗的格律 “格律是指可以用脚打拍子的节奏”,是每个音步轻重音节排列的格式,也是朗读时轻重音的依据。而音步是由重读音节和非重读音节构成的诗的分析单位。重读音节为扬(重),在音节上用“-”或“?”标示,非重读音节为抑(轻),在音节上用“?”标示,音步之间可用“/”隔开。以下是五种常见格式:

  1. 抑扬格(轻重格)Ia:是最常见的一种格式,每个音步由一个非重读音节加一个重读音节构成。

  As fair / art thou / bon/nie lass,

  So deep / in luve / a :

  And I / luve / thee still,/ dear, Till a / the seas / gang dry:

  Robert Burns(1759-1796): My Luve Is like a Red, Red Rose

  注;art=are luve=love bonnie=beautiful a=all gang=go

  上例中为四音步与三音步交叉,可标示为:?-/?-/?-/(?-)

  2.扬抑格(重轻格)Trochee:每个音步由一个重读音节加一个非重读音节构成。

  下例中为四音步扬抑格(少一个轻音节),可标示为:-?/-?/-?/-

  Tyger!/ Tyger!/ burning / bright

  In the / forests / of the / night

  Willia: The Tyger

  3. 抑抑扬格(轻轻重格)Anapaestic foot: 每个音步由两个非重读音节加一个重读音节构成。如:三音步抑抑扬格??-/??-/??-

  Like a child / fro ,

  Like a ghost / fro to,

  I arise / and unbuild / it again.

  4. 扬抑抑格(重轻轻格)Dactylic foot: 每个音步由一个重读音节加两个非重读音节构成。如:两音步扬抑抑格

  Touch her not / ?scornfully,

  Think of her /

  - Tho Hood

  5. 抑扬抑格(轻重轻格)A:每个音步由一个非重读音节加一个重读音节再加一个非重读音节构成。如:三音步抑扬抑格   下例中最后一个音步为抑扬格。

  O ?hush thee / ?babie / thy ?sire / a knight.

  在同一首诗中常会出现不同的格律,格律解析对朗读诗歌有一定参考价值。现代诗中常不遵守规范的格律。

  二、 诗的押韵

  押韵是指通过重复元音或辅音以达到一定音韵效果的诗歌写作手法。

  1. 尾韵:最常见,最重要的押韵方式。

  1) 联韵:aabb型。

  I shot an arro the air,

  It fell to earth, I kne ;

  For, so s it fle the sight

  Could not follo in its flight.

  Henry Wads Longfello The Arro the Song

  2) 交叉韵:abab型。

  Sunset and evening star,

  And one clear call for !

  And there be no of the bar,

  When I put out to sea,

  Alfred Tennyson(1809-1892): Crossing the Bar

  3) 同韵:有的诗押韵,一韵到底,大多是在同一节诗中用一个韵脚。

  如下例就共用/i:p/为韵脚。

  The are lovely, dark and deep,

  But I havee pro to keep,

  And to go before I sleep,

  And to go before I sleep.

  Robert Frost (1874-1963): 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 Evening

  2. 头韵:是指一行(节)诗中几个词开头的辅音相同,形成押韵。下例中运用/f/、/b/与/s/头韵生动写出了船在海上轻快航行的景象。

  The fair breeze ble the foa,

  The furro free,

  We the first that ever burst

  Into that silent sea.

怎样写诗歌

  想学写诗歌,是件好事,爱学习值得表扬.自己喜爱诗歌这门文学,要具备很强的阅读能力,切不要光写不看.应该多看他人的作品,从中吸取不足之处,领悟他人作诗技巧.做诗歌的四要素:1、鲜明、2、准确、3、生动、4、简练.

  下面我有几点建议:

  1、多积累词语

  2、多阅读古典文章

  3、多读古典诗歌

  4、多读好句

  5、练习造句

  6、多改病句

  7、尝试写作

  8、请别人点评

  请别人点评最重要.想要进步的人,要感谢给你指出缺点的人.不要总喜欢听奉承话,要认真接受批评话.现在的年轻人,写些长短不齐的句子就叫诗,有的甚至连自己都不知道在写些什么,只是凭感觉写.诗写的不工整、不清晰,没有高低层次之分.却喜欢听奉承话,说不足之处不乐意.这样很不好,做人要有风范,要有内涵.如果你缺乏个人风范和内涵,那最好不要写诗.

  学写诗歌,最好先学会押韵,这是对好的诗人天赋的要求. 再从打油诗变为“真诗”,之后再写古体诗,古诗要求很高,并不能最先练习,应有底子之后再写! 每写完一首要反复吟诵,提起不妥之处,再找懂诗人点评,吸取新知识.

  接下来我讲解一种写现代诗的格式:一、人物XXX地点;二、物品XXX动作; 三、在XXX(地点); 四、存在(条件)XXX .

  初看起来会比较模糊,甚至不知道我在讲什么,没有关系,让我来慢慢解释:

  一、人物XXX地点是阐述一个状态,例如“我站在27楼楼顶的边缘” .

  二、物品XXX动作:阐述一个与“一”相关的情形,例如“漫天的雪花在我脚下坠落” .

  三、在XXX(地点):变幻场景,例如“在那个有风的日子里” .

  四、存在(条件)XXX:简单的说就是陈述一个没有联系的状态,例如“我的眼泪化作了片片的雪花”

  那么将上面的四句连起来,看看像不像一首现代诗:

  我站在27楼楼顶的边缘

  漫天的雪花在我脚下坠落

  在那个有风的日子里

  我的眼泪化作了片片的雪花

  这是一种写现代诗的格式,虽然缺乏押韵,但读起来还可以.如果你不会押韵,觉得那样写起来很费劲.你可以在写诗的过程中尝试押韵,让自己的诗给人以美的感受.

  要想写好诗,一定要读诗歌史.模仿前人的作品是学习写作的好方法.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否则就不要写,否则就不断的改.

  人啊,不要总以自己为中心,你要是个优秀的人才会写诗,就应该写想像丰富、气魄宏大、寓意深刻的优秀作品才是硬道理.

  学问之美,在于使人一头雾水;诗歌之美,在于煽动男女出轨;难道当代人除了朦胧诗和情诗,别的不会作吗.

  好诗是有生命的,生命不易创造,我们的生命不发光就写不出好诗,生的感悟是诗的结晶.

  诗要有意境,一首诗可以是宇宙也可以是一根葱.诗人最好是个思想者,是个哲学家,哲学家和思想者最好是个诗人.

  我写小写大,我写众生写苍生.没有情志的人不叫人,没有情志的诗不叫诗.诗绝不等于浪漫,诗绝不等于美.

  特有的高贵理想主义,丰饶的想象力,平易而优美的风格——这才是一个真才实学的文人及诗人.

  打油诗和打油词风趣幽默,通俗易懂,无论男女老少文化水平高低都很喜爱.特别是诗中的诙谐讥讽某人某事,嬉笑是非的手法,堪称一绝.只重视韵脚,不要求平仄,读起来顺口的一种大众文化诗歌.

写作基础:怎样写现代诗歌

  一、什么是立意:

  1、首先是个名词,狭义上是诗的主题、中心思想。

  2、其次是个动词,指诗歌创作中的一个小活动,即确立和表现诗的主题、中心思想。

  二、立意在诗中出现的时机或位置

  1、写诗之前;

  2、写诗之中;

  3、写诗之后,改诗中。

  4、无立意的诗 (本文不讲)

  三、根据立意来写诗的优缺点

  1、优点:诗的方向感、目的、目标明确,主题集中鲜明,便于读者立解诗意。

  2、缺点:易让诗成为艺术性的说明文字,比较机械地图解某种观念,解说某种思想。以前的中国诗就有主题先行的问题;限制了诗歌的功能和表现范围。

  四、立意诗的适用范围

  征文诗,广告诗,社交诗,政策宣传诗,哲理诗,报纸副刊诗等

  五、立意的数量

  一首短诗,立意不易太多,一般不超过二个,立易太多,让读者感到发昏、混乱。

  六、立意的深浅,隐显。

  各有好处,不是决定一首诗成败的关键。

  七、立意的新鲜感

  好的立意是新鲜的、创意的、个性的。

  如:劳动创造幸福;我爱故乡。这类立意就不好。

  八、如何让立意具有新鲜感

  1、改良传统的立意:我爱故乡——我同故乡互爱。劳动创造幸福——劳动带来苦难

  2、细化一般性的立意:我爱你,将爱细化成深爱、浅爱、痛苦的爱等。

  3、引入诗歌中还没有出现过的哲学、宗教思想、人生道理、人文文化。这个最难也最重要,可以拓展诗歌的表现领域。

  4、改变立意的层级,A把个人的思想,升格成一批人的思想。也就是走出自我。B、把大家的思想,变成个人性的理解,也许这种个人性的理解是错,但在某种条件下能自圆其说就好。

谈谈诗歌的写作作文指导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我发现哪个班级都有不少同学对诗歌有浓厚的兴趣,和青年朋友谈谈诗歌的写作。尽管他们喜爱的程度不一,有的不但喜欢读,还喜欢写,有的刚刚试着写,有的想写又不知道如何写,还有的只是远远地对诗歌充满羡慕而不敢接近。但是,不管怎样,我敢说每一个年轻人的心中都有迷人的缪斯女神,都是充满着诗意的,他们的内心都装着一首首或美丽或忧伤的诗。因为诗歌特别钟情于富有朝气蓬勃的心灵,青春真的是应该写诗的季节,世界上有多少诗人、作家都是最先带着诗歌的梦想起飞的。

  很多同学常常拿些自己写的诗歌让我看,有些诗歌写得很棒,常常让我感动,我就和同学们一起读、一起听,然后我再鼓励他们大胆地投出去。尽管是一首小诗,但它被发表后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惊喜,更是一次次成功的体验。当然,也有不少诗歌读起来就总让人觉得缺少一些诗歌的味道,或者没有诗歌的感觉,尽管形式上分行断句看起来很像诗歌。那么,如何才能使我们写的诗歌真正具有诗歌的味道和感觉呢?我看是不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去试一试。

  1、要先懂一点诗歌的感觉

  感觉就是你的所有感官被外界刺激后引起的反应和体验,特别是最初的印象和内心体验。感觉是最简单的心理活动过程,但又是最难把握和描述的心理活动。任何一门艺术都需要欣赏者或创作者具有丰富的感觉。艺术感觉是心灵与艺术、艺术与心灵沟通的重要通道。在所有的文学艺术中,可以说,诗歌是最讲究感觉的。诗歌是一种独特的把握社会生活和表达内心世界的语言艺术。没有较丰富的感觉,没有对诗歌文体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就难读懂诗歌,更难去创作诗歌了。

  要获得对诗歌文体的感觉,就必须大量阅读和朗读诗歌。随着你诗歌阅读量的增加,你就能越来越感觉到诗歌的思想感情是最饱满、最充沛的,如喷薄的火山,又如滚动的地下岩浆,如浩瀚的海洋,又如汩汩的溪流,如巍峨挺拔的山峰,又如静谧脉脉的远山;诗歌中的联想和想象是最丰富的,诗人的思绪像匹野马,自然宇宙、社会人生、内心世界,它无所不到,任意驰骋;诗歌语言是最形象、最简洁的,也是最具有音乐性和跳跃性的,一个诗歌的意象可以韵味无穷,使人真切感受到一字千金的妙处,一首诗歌可以如一支乐曲、一件精美的工艺品,让人陶醉和惊叹不已。所以,对诗歌的总体感觉应该是一次次心灵的颤动、情感的沐浴、思想的启迪,并且有浑然一体的整体美、韵味无穷的含蓄美、流畅跳动而又和谐的韵律美。我们有了这种感觉的体验,不仅仅是对诗歌文体特征的初步认识和感悟,更是一种语感经验和思维方式的熟识和积累。因此,只有不断阅读和朗读诗歌,才能具有一些诗歌的感觉,有了对诗歌的感觉和体验,自己才能慢慢摸到诗歌艺术的大门。

  2、要诗意地生活,积蓄丰富的生命体验和形象感觉

  我们都知道生活是一切艺术的源泉,要走近诗歌更要特别地关注生活和体验生命。诗意地生活突出表现在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视,真正地全身心地投入各种生活。不要抱怨、不要冷漠、更不要有看破红尘似的老成麻木,对生活始终要有自己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不仅要用豁达的心胸和浪漫的情怀面对生活,而且还要更多地感悟和体验人生的挫折、不幸和苦难。越是艰苦和不幸的遭遇,往往战胜它,就登上了人生一次胜利的阶梯。此时次刻,才会有更多更复杂的感慨和体验,这不但是体验生活丰富感受和体现生命价值所必需,更是生命如歌的明证。

  在生活中,要把各种感官始终保持在灵敏状态,积极去感受生活的复杂变化和人生中酸甜苦辣的滋味,如同高级摄像机一样,把所经历的生活感受都在记忆的磁带上留下较深刻的影像。不但要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一切变化,尽力扩大自己的生活体验范围,积累丰富的生活感性经验,而且,还要特别注意自己内心的细腻的感受和体验,因为诗歌更注重个人情感、主观世界的表现,那些亲身经历、感受到的东西都带有自己独特的情感特征,感觉越细腻越丰富,往往也就越生动越深刻。这是诗歌萌生的最好土壤,饱满、真挚、丰富、细腻、独特的思想感情就是诗歌的灵魂。

  之所以特别强调感受和体验,还因为诗歌的魅力要体现在它的形象含蓄上。因为诗歌不是曲折情节的再现,不是理性的推理,更不是苍白的呐喊,诗歌强烈饱满的有节奏的情感仅仅是诗歌迷人的内核,诗歌还要有丰韵的美丽的外衣,即诗歌的形象。更科学地说,诗歌的情感与形象至始至终都紧密揉和在一起,是相互依存的完美结合体。

  所以在感受生活和体验生命的过程中,都要时时刻刻带着生活中各个相关联的形象,也就是要求把原汁原味原形的生活及其感受体验一起储存在记忆里。其实这就是形象思维的要求,即在思维过程中始终不脱离具体事物的形象,并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和丰富的联想、想象。当人接收到不同的外界信息时,头脑中首先出现的是与之相应的具体事物形象和情感体验。例如,当读到或听到“39严寒”时,头脑中迅速联想出白雪皑皑、冰天雪地的图景,并有寒气袭人、滴水成冰的体验;反过来,要表达一种情感上的冷漠,就自然地用与冰雪相关的事物。再如,看到“破旧的老水车”“干瘪的稻穗”、听到“疲惫的歌”,能引发我们怎样的情感体验?舒婷也正是用这些形象来表达那些思想感情。只要我们这样去积累生命体验和形象感觉,很多生动具体的形象画面和情感体验就会在头脑中互相联结、沟通,情感体验就会丰富而深刻,思维表达就会活跃而形象,我们的情感表达就离诗歌不远了。

  3、要善于捕捉霎时诗歌表达的感觉

  一般说来,写诗要靠一种感觉,一种特别敏锐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生活感受和心灵感应积蓄的结果。一首诗歌不是作者坐下来苦苦构思和琢磨的结果,因为情感的表达不是人为能挤压和创造的。但诗歌的思想情感总要有一个或显或隐、或强或弱的酝酿的过程,它在相似生活情境中不断反复碰撞而孕育长大。有时可能外在生活的一点激发或内心情感的一丝波动都会引发要表达的强烈愿望,这也许就是所谓的灵感来临。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注意常常引起思想感情波动、心理变化的事情。例如,每一次放假开学对父母亲人、同学情感的变化,在自然环境、季节变迁中、在挑战自我的成功或失败中、在家庭的不幸、成长的挫折中等等思想感情上的起伏变化都是诗歌酝酿的温床。只要有切身的体验和感受,真想把这种感受表达出来,就不妨用诗歌的感觉抒发出来。特别是对自己心灵的敏锐感觉,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片落叶、一轮圆月等等都会在内心世界激起波澜。人类的心灵深处是一个丰厚而无穷的宝藏,那里有写不尽的诗歌。

  在阅读诗歌、品味诗歌中,也可以主动寻找自己诗歌表达的感觉。因为人们的情感体验都有相似的地方,在艺术的殿堂里,只有情感是相通的。我还记得在上学时经常读席慕荣、汪国真的诗集,每一首诗都曾引发我许多要说的东西,我就在每页的空白处用自己的诗或理解或阐发或辩白,不知不觉就习得了一些诗歌的表达方式,也算一种尝试吧。

  4、诗歌的内在情感节奏和形象含蓄是诗歌最美的感觉

  我们都知道诗歌是讲究韵律和节奏的,这是诗歌的音乐美的体现。但是诗歌的韵律不仅仅是语言用词上的问题,现代诗歌不是靠韵脚来体现旋律,它更强调内在思想感情上的节奏变化。

  诗歌的思想感情尽管最饱满充沛,但是饱满充沛的感情并不是要一次喷发无余,必须学会控制,能让人感觉到它滚动、跳跃的强大生命力,却又含而不露,如蛟龙翻江蹈海、腾云吐雾般时隐时现。这就是控制诗歌内在情感节奏变化的艺术,这样的诗歌才韵味深厚而富有审美意境,读起来才韵味无穷。

  诗歌的开头、结尾、过渡承转方式,诗句、诗节的安排,诗歌意象的选择等等都是控制诗歌内在情感节奏的有效手段,都能增强诗歌的形象含蓄美的效果。形象含蓄是诗歌美的生命。初学者比较容易把握的就是多注意诗歌意象的选择。写完之后,自己反复朗读体会,诗歌语言是否形象、简约,诗歌是否有节奏韵味,这是修改诗歌的最好方法了。

  下面以学生的一首诗歌习作修改为例,具体谈谈对诗歌感觉的体验和把握。

  修改前:

  《回报》

  古老的故事不必重提

  您的崇高与风范

  我早已写进日记

  ——教师光荣

  早已成为永恒的话题

  今天

  我和你不再有距离

  因为明天

  我就成了你

  您的艰辛与付出

  写进新的故事里

  这首诗歌标题较新颖;主题虽然不很新,但较贴近师范生的生活,并且写出些新意;特别是整首诗语言比较简练,又有一定的韵律和节奏,读起来有诗歌的感觉。这些对于刚刚升入中师2年级的学生来说都是难能可贵的。但是这首诗歌的最大不足是缺少形象,过于直白,缺少含蓄,这是初学写诗歌的常见毛病之一;另外这首诗的内在感情节奏也不够鲜明,缺少情感内容的起伏变化,致使主题不太鲜明。

  “古老的故事”有点形象感,但在开头有些突然且不具体;“崇高与风范”是概念性词语 ,诗歌尽量不用或少用这样的词语,在这里最好用能表现老师这些品质的具体话语、动作、表情或事件,这才能达到具体形象;第4句“教师光荣”与第一句意思重复,没有递进发展,且过于直白通俗;“今天”到“明天”几句是这首诗要表达的主要内容,应该写得尽量充分、具体形象,使作者的思想感情得以全面表现;“不再有距离”一句,表现的对教师向往之情尽管浓烈,但写的过实、太露,使得诗歌的情感距离太近、不含蓄,没有让人回味的余地;“艰辛与付出”还是抽象性词语,要换形象性的语句,使读者能够可见、可听、可触的具体形象。因为形象是诗歌表达思想感情的依托,也是阅读诗歌的切入点,诗歌贵在含蓄隽永、耐人回味,有如“水中月、雾中花”之美。你看徐志摩《再别康桥》里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诗句,把诗人对康桥的无限喜爱迷恋之情无比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诗歌意象的使用,就使诗歌形象的内含丰富多姿,扩大诗歌表现的空间,就能给人无尽的想象。《回报》这首诗的结束句写得非常好,可以说是这首诗歌的诗眼,感情达到高潮,又形象含蓄,并且“新故事”与开头的“古老的故事”不但韵律和谐,而且意思飞跃出新。可以说优秀的诗歌都要有诗眼,即最能表达一首诗思想感情的诗句或诗节。从我的体会上说,在生活中一旦有思想感情的火花闪烁,就一定要抓住它,往往那就是一首诗歌的诗眼,对它潜心酝酿、构思琢磨就可能写成一首好诗。

  这样修改后:

  回报

  像蜡烛

  似春蚕

  古老的故事不必重提

  您的崇高

  如孩提时朗朗的歌谣

  早已铭刻在我的心底

  您的风范

  还是那双会微笑

  也很严厉的眼睛

  早已写满我的日记

  今天的师范生活

  一篇篇升华着相同的主题

  尽管我和你还有距离

  但是

  明天

  我就成了你

  拿着您用过的粉笔

  实现我今生的夙愿

  把您还要述说的话语

  全都写在新的故事里

写诗的方法

  1.明喻法──描写事物的特点,适合描写实物和大自然景象。

  云云像一个忙碌的画家

  在天空中画出一幅又一幅的图画

  云像一个贪玩的小捣蛋

  常常忘了回家

  2.暗喻法──表现丰富的联想。

  妈妈妈妈是一个闹钟

  每天早晨叫我起床

  妈妈的手

  妈妈的手

  可以把白净的米

  变成香喷喷的饭

  3.阅兵法──表现景物的层次。

  树春天的树

  是花儿们选美的舞台

  夏天的树

  是蝉儿们唱歌的教室

  秋天的树

  是水果们睡觉的摇篮

  冬天的树

  是风儿们赛跑的运动场

  4.排比法──表现节奏,加深印象。

  风风儿微笑

  在树上荡秋千

  在草原上赛跑

  在院子里拿树叶儿玩飞镖游戏

  5.拟人法──活泼可爱、有趣。

  汽水罗青跟你握握手

  你就冒气

  请你脱脱帽

  你就生气

  干干脆脆

  一口把你喝下去

  看你还

  神不神气

  6.摹声法──增加趣味。

  风风最讨厌了

  每次都偷偷地掀起我的裙子

  然后在旁边大叫

  羞!羞!羞!

  真是气死我了

  7.假设法──写出美丽的希望和想象。

  如果我变成风如果我变成风

  就到妈妈工作的地方

  替妈妈

  把脸上的汗珠

  一颗一颗吹干

  8.夸张法──制造特别效果、加深印象。

  交通警察世界上力气最大的人

  就是交通警察

  因为他有“气功”

  只要单手轻轻一推

  几十辆车子就一动也不动了

  9.疑问法──引起兴趣,深入思考。

  皱纹老人的脸上,

  有一条一条的皱纹;

  大海的脸上,

  也有一波一波的皱纹;

  大海是不是也老了呢

  10重叠法──诗的“心跳”,节奏更明显。

  白鹭鸶飞飞飞

  飞到牛背上,

  歇歇脚

  飞飞飞

  飞到田野上

  泡泡水

  飞飞飞

  飞到稻草边

  捉迷藏

  11.故事诗──将故事写成诗。

  葡萄架葡萄架,高又高,

  上边吊着紫葡萄。

  紫葡萄,大又圆,

  个顶个儿,香又甜。

  狐狸看见往上跳,

  跳了半天够不到。

  够不到,心不甘,

  不说自己笨,

  倒说葡萄酸。

  12.图象诗──借图增添趣味,加深印象。

  湖畔之梦我是山我才是山

  你有我的倒影你是我的幻影

  绿树是我的秀发绿树是我的罗裙

  白云从我头上飘过白云从我脚下掠过

  鸟儿在我身上跳跃鸟儿在我身上倒立

  我是雄伟的山我是神奇的山

  你是骗子你才是骗子

  13.呼告法──不论是否面对面相见,直接呼叫对方,使内容更深刻、生动。

  换新装妈!

  花园更换了

  彩色鲜美的春装;

  树木也换了

  淡绿色的新衣裳;

  远山脱去灰色的外套,

  穿上浅绿色的衬衫;

  小草也穿着新的绿裙子,

  在春风里摆动着呢!

  妈!您看看,

  都换了新装啦!

  妈!人家都换了新装啦!

  14.对话法──平易近人,如在眼前耳边,易接受。

  游戏小弟弟

  我们来游戏

  姊姊当老师

  你当学生

  那么妹妹呢

  小妹妹太小了

  她什么也不会做。

  我看──

  让她当校长算了

  15.对比法──凸显内容、性质,包括颜色对比、形状对比、动作对比、事件对比、人物对比、空间对比……

  路灯白天

  路灯是一棵棵的树

  晚上

  就变成一朵朵的花

诗歌写作的小技巧

  说起诗歌,不论是古代诗歌,还是现代诗歌,你并不陌生。因为中华民族就是一个诗的民族。在唐代,诗歌发展到鼎盛时期,多少伟大的作品,至今仍脍炙人口,成了我们的精神食粮。

  诗歌有古代诗,有现代诗。这既是从时间上分的,也是从形式上分的。古代诗大多是格律诗,讲柙韵,讲平仄。现代诗,形式自由得多,大致押韵就可以了。

  押韵就是上句的最后一个字与下句的最后一个字属同韵或近韵。有隔句押韵的,也有句句柙韵的。当然,也有不押韵的,像散文诗

  分行分节书写,是诗歌的另一个特点。多少行为一节,也没有什么统一规定,有四句?-节的,八句一节的,也有三句或六句一节的。根据作品的节奏,可由自己决定。

  根据内容,诗歌还有抒情诗与叙事诗之分。抒情诗是以感情为线索,从篇幅上讲较短;叙事诗是以事件为线索,篇幅较长。当然,抒情诗中也有事,叙事诗中也有情。情感是诗歌最重要的特点。现在的流行歌曲,同学们可能都是比较喜欢的,去掉曲谱以后,每首歌词实际上部是…首诗。《常回家看看》就应是叙事成分比较多的抒情诗。毛泽东的《长征》是抒情诗。我们的《国歌》当然是抒情诗。当你的感情处于一种高亢兴奋的激动状态时,就适合用诗歌这种形式来写作了。

  写诗歌,不像写散文。诗歌的语言跳跃性很强,概括性很强。一句话就可以十万八千里,一个词就可以上下五千年。正因为诗歌具有这样的特点,诗歌的语言就要特别精炼,不能像说话一样哼哼哈哈,也不能像写文章-样,洋洋洒洒。要特别用心锤炼语言,用尽可能短的句子,尽可能少的词语,包含尽可能丰富的意思。要不,一说谁的文章好,就说那真是诗一般的语言,说的就是语言要精炼。这叫言简意丰。

  诗歌除了语言精炼外,还有个特点就是美。能给人以享觉,给人以启发。要不,我们今天的警句怎么大都是从诗歌中来的呢?想写诗的人,就要力求使自己的语言美起来。

  写人物时,人的心灵美;写景物时,乌语花香,环境美。这些又都是形象美。诗歌比起散文来更重视形象美。干巴巴地说白话不行,那样的形象只能是“三根筋挑着一个头”的骨头架子。而诗歌塑造的形象要有血有肉,血肉丰满。白居易的《琵琶行》,你可能读过,你看诗人把琵琶的声音比喻得多么真切、形象,多么美丽动听。形象真美!你写诗时,也要注意到这一点。

  看了上边的介绍,你知道朝哪个方向努力就行了。一时能不能做到这些,并不要紧。关键的是你要喜欢诗,爱诗,悟诗,多实践。时间久了,就能写出诗了。眼下刚开始,只要有点“像”就可以了。

  可爱的小鱼

  江西省庐山 王妍雅

  小河中有一群小鱼,

  在快活地玩耍着;

  我逗着,跳起大喊了一声,

  它们便纷纷躲了迷藏。

  燕子

  浙江省东阳市巍山镇中心小学 虞婉君

  燕子带着剪刀咔嚓咔嚓

  在树上剪出了绿叶红花

  节曰的公园里

  浙江省东阳市巍山镇中心小学 赵宵債

  女孩提着扫把,

  男孩拿着畚箕。

  他们走过的地方,

  留下一片整洁和美丽。

  他们是最美丽的花呀,

  开放在节日的公园里。

  种子

  浙江省宁海县竹口小学小浪花诗社

  钻出地的牙芽儿,

  是种子。

  伸出的头,

  王晓械

  就像早晨,

  我从被窝.刚探出身子。

诗歌的写作方法

  写作手法一般包括三个层次:表达方法,修辞方法,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

  记叙

  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描写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

  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拔刺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议论

  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抒情

  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爱乐等主观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廷筠《商山早行》)

  首联中起句以时间、事件、环境三者相互照应,写出旅客的辛劳,对句直抒诗人的感慨。“客行”与“故乡”相比较,自然生出一个“悲”字来。

  修辞手法(修辞格):

  比喻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

  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排比

  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

  设问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

  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起兴

  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商隐的《锦瑟》)

  首联用瑟这种乐器起兴,由此而思及“华年”。

  表现手法:

  用典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诗歌的写作技巧

  写人看似简单,实际很难。因为要写一个人容易,但要突出他的个性特点,让他在自己的笔下与众不同,就不那么容易了。加之中考时往往可以避开,同学们平时自然就对这类作文少了关注。其实,写的技巧往往是相通的,只要你做有心人,在你的心中、笔下,一定会有一个个神采奕奕的面孔诞生的。正如我们读名著往往记得最牢的是人物形象,写好人物,也将使你的文笔生辉。这里就介绍几个写好人物的方法,或许对你会有一点儿帮助。

  一、表里如一,细节激活。要写好人,就不能光注意外表,还要善于通过外表展现内心世界。因为一个人外在的言行往往流露着内在的心理,所以在写人物的言行时,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细节,我们都应时刻想着人物与之相应的心理。言为心声,行即神形,一个细节,或许足以激活一个人物,激出一段往事,激发一篇美文。西施的一笑一颦,美就美在那是真情的流露;东施仿效,则一定反为不美了。鲁迅先生说:“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写也正是这个理儿。

  二、烘云托月,对比增效。烘云托月是名家写人常用的一种方法。巧妙地运用这一方法,可以产生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增强表达的效果。“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副对联表现的是岳王祠里岳飞和秦桧的塑像。在人物的对比下,青山当然“有幸”,白铁自然“无辜”了——这就是对比方法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三、张冠李戴,组材得法。有的同学知道“写作之道,贵在真实”,所以不敢越雷池一步,自然要完完全全按事实去写,其实这是大可不必的。有一种创作的方法叫张冠李戴,即将某人的事儿转写到别人身上。张冠李戴,从生活和社会的角度来说,也是一种真实。鲁迅创作人物形象经常使用这种方法。他说:“……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这种方法出叫嫁接法,便于集中表现人物的某一特征。但在行文中一定要注意不要胡乱拼凑,嫁接的事儿要符合人的特点,符合人物身份,符合地域特征。

  四、借物喻人,物化生变。写人而不局限于人,是一种扩大视野的表达。使用借物喻人的方法,来表现人的特点,有时反而效果更好。杨朔写《荔枝蜜》,借蜜蜂赞颂劳动人民,就收到了特别好的效果。也有人干脆将物当成人来写,借物的特点来呈现人的性格。

  五、妙笔生花,语言求靓。是作者智慧的结晶,语言就是智慧的闪光,好的往往都具有智慧的一面,尤其是在语言方面,仿写广告词,妙用歌词,化用成语熟语等,语言靓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高中议论文题目大全

下雨的有意境的短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