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中秋月饼中秋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中秋节作文之月饼赞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

  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

中秋节中秋月饼中秋

中秋节的月饼

  中秋节,每到这个节日我们就可以与家人共赏那皎洁的月亮,中秋是团圆时节,月色也是十分美的,皎洁的月光散射在地上像一层厚厚的冰霜,月是对亲人怀念的寄托,很多古代诗人都用月亮寄托过内心的思念之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用月亮表达内心的情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李白用来抒发内心的忧愁。

  每逢八月十五时,家家户户都忙里忙外的,而小朋友都喜气洋洋的穿上自己的新衣。一般中秋节的夜晚,大家都会纷纷的将桌子、椅子、月饼、水果等零食放在院子里,一家人都一起坐在院子里赏月。

  一起说笑、一起看那艳丽的月亮、一起分享着零食。可中秋时,“月饼”是不可少的。月饼分有各种各样的,有多样式、有多种味的。月饼有圆形、正方形、花形。口味的有水果的、豆沙的、蛋黄的、香芋的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口味,比如我,我爱豆沙和蛋黄陷的,最爱的是香芋味的啦!

  蛋黄月饼味道很美味,吃起来也挺油腻的,味道特别柔软的。豆沙月饼好像里面是装的红糖,一般人都不爱吃这味,因为太甜了太腻,我比较爱吃甜的。香芋月饼特美味,我从小到大,最爱吃的就是香芋味的零食。

  人们都比较爱吃水果陷的月饼,可我最不爱吃那种口味,因为水果陷的月饼吃起来不太松软,而且也不好吃,吃了也会吐出来。人都有个人的味口!我最期待中秋节的来临了,这样我就可以吃到我的最有的月饼口味陷了,赏月也可以和家人有说有笑了。

  这就是——中秋节的风俗了。

中秋节的月饼作文

  星期天下午,我们本真国王将军带着小徒弟们去“简·爱遇见你”蛋糕房,去学做月饼。

  跨进店门,看着西周摆设的糕点,闻着刚做好的月饼香气。我觉得,这里做出来的月饼一定很好吃。

  终于开始做月饼了。首先,教我们做月饼的张师傅,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两个一大一小,一灰一白的两个面团。白色的是皮儿,灰色的是馅儿。

  第一步,把这个灰色的面团儿揉成圆形,再把它拍平。我使劲地拍着,像是一个犯错的孩子,正在遭受母亲的毒打。哎呀呀,掉地上了。没办法,我只好捡起来擦掉上面的灰尘,继续拍。

  第二步,把馅儿包裹在皮里面。我听到有人说:“这不可能,馅儿这么大,皮这么小,怎么包住呢?”说完之后,还得硬着头皮包上去了。我包,我包,我包包包,白色的面皮正在慢慢包住灰色的馅儿。包完之后揉一揉,嘿!在我手中的是那大大的白白的面团,还很滑呢!我们手上已经沾满油了。

  最后,我们开始定形了。两个模具在我面前,轮到我了,我按着模具压好了,张师傅拿走月饼放进烤箱里烤。

  张师傅说月饼烤十五分钟左右就好了!我们休息一会儿,在店里到处观看。“五、四、三、二、一!”突然,听到同学们倒数的声音。哎呀,月饼好了。我连忙挤到烤炉外,看个究竟。张师傅拿起我们的月饼,统统都刷上了蛋黄。再烤一会儿,月饼就出炉了。

  月饼做好了,终于做好了!月饼宝宝终于“出世”了!

中秋节的月饼小学作文

  我好开心啊! 我们把做好的月饼放进了一个大烤箱里,我一下子就来了兴趣,我先把粉抹在手上,在这美好的节日中做一些有有意义的事,哈。

  中秋节这天,又香又软,等把模子里的月饼敲松了,香喷喷的味道迎面扑来,过了半个小时,因为昨天老妈说要给我个惊喜,千里共婵娟一年一次的中秋节又到来了。

  确定是自己做的,一听要DIY月饼,桌上有一个放月饼馅的盆子。

  一个花纹清晰美观的月饼诞生了!我特意在自己做的月饼上做了记号。

  我们围在桌子周围,右手拿馅,首战告捷,我兴高采烈的做起了月饼来,我起了个大早。

  才知道原来是做月饼,然后再把面团压扁,当然,用皮一点一点包住馅儿,我随着老妈来到她朋友开的月饼店,包成一个球状后,用手掌左敲敲、右敲敲、上敲敲、下敲敲,啊,把这个圆球塞进带有图案的模子里,那感觉真是妙不可言呐! ,打开烤箱门,而且烤月饼时的温度也要适中,中秋节是一家团圆的佳节每年在中秋节赏月、吃月饼是必不可少的,那面皮可是要花很多材料和很多时间才做出来的, 我们穿上围裙,房子中间是一张很大的桌子,接着左手拿面皮,保持在79度左右,老妈让我跟她去就是了,香而不腻,我一起床就追问老妈惊喜是什么,我拿起自己做的月饼打量一番,店主告诉我。

  更是有趣至极,妈妈和店主直夸我做的有模有样、十分精致。

  带上工作帽,几次调整后总算搞定了比较适量的面粉。

  一个盆子装满了专门做月饼的面粉和各种各样的木头模子, 但愿人长久,进入了工作间,再把它抖出来,然后咬了一口,我亲自DIY了回月饼, 今天这个中秋节真让人愉快, 听完详细的制作流程介绍,让人吃了以后还想再吃一个。

做月饼中秋节作文

  人生中有好多第一次,这也是我的第一次:第一次做月饼。

  今天,综合实践课上老师要教我们做什么呢?老师说,我们要到食堂去做月饼,一听到这个消息,我们高兴地都要跳起来了。月饼我倒是吃过不少,但自己做月饼还是头一次。想想马上能吃到自己做的月饼,就有点迫不及待了。

  活动开始了,我和同学们排好队走进食堂,已经有一批同学做完月饼出来了,并且还把一顶白帽子给了我们,这顶帽子高高的,跟厨师做饭时用的帽子一模一样。当我们戴上帽子,拿起工具,经过这样一打扮,我们就成了一个小小的厨师了。食堂师傅先把我们的“教科材料”发了下来:一个用面粉做成的面团,然后指导我们做月饼。

  终于等到自己可以动手了,我先把面团用力揉均匀,然后搓成团,再把它放在桌上轻轻的把它压扁些,再把早已经准备好的芯塞进去。我心想,这芯放了进去,那面团的肚子会不会破呢?想着想着,芯已经被我硬塞了进去,看样子它不是很情愿的。接下来,我就把月饼翻了个身,做成饼状,最后再给它彻底“整整容”,直到自己很满意为止。食堂师傅说“现在我们就来烤月饼吧”。我把我的月饼小心翼翼的放进一个盒子里,坐在座位上,期待着……

  终于,我的月饼和其它月饼一起出炉了,我仔细的看着一个个月饼,终于认出了我自己的月饼,它不方,但也不是很圆,黄澄澄的,皮看上去很松脆,闻起来香香的,让人看了会直流口水。我把它小心翼翼地捧到座位上,终于可以吃了,可是当我刚咬完一口后,把月饼重新放回桌上,正在细细品位之际,“啪‘的一声,我的月饼掉在了地上,“哎”真是没口福啊。

  这次活动,我虽然没有饱尝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但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月饼飘香的中秋节

  秋风起兮,一股凉意涌上心头。月饼的香味开始飘散;柚子的清香随之传来;烤肉的香味不绝于“鼻”。我也高兴的迎接秋天的到来,因为每当秋天到来时,落叶满天飞,景象特别优美。

  我喜欢仲秋之中的中秋节,每到中秋节时,一家烤肉万家香,阵阵的烤肉香,使我垂涎三尺,口水都不知不觉的流下来了呢!而中秋节的另外一个主角,当然非月饼莫属了,就让我来介绍月饼的由来吧!

  传说,元朝末年,中原汉人不甘受其统治,爱国之士纷纷抗元。蒙古人怕汉人造反,不准民间私藏兵器,汉人虽想起兵反抗,但苦于无法传递消息。朱洪武起兵抗元,屡为元兵所败,军师刘伯温想出一妙计,说是今年有冬瘟,除非家家户户都在中秋节买月饼来吃,才能避免,于是人民争先恐后购买月饼来吃。原来,里面藏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八月十五灭鞑子”,于是众人纷纷起义反抗统治者,将元朝推翻了。

  正所谓月圆人团圆,中秋节是个团圆的日子。每个人都会在这天尽量挪出时间,回家和家人团圆,就是为了和家人西窗剪烛,共享欢乐的时光。今年的中秋节月量高挂美丽的夜空,希望明年中秋节也能如此美好。

中秋节作文:中秋节吃月饼

  中秋节到了,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是家人团聚的日子。我特别特别高兴,因为中秋节可以吃到圆圆的,香香的月饼,还可以吃美味的大餐,看大大的月亮,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看电视,所以,我特别高兴。

  今天,我们早餐就是月饼。外面的包装是精美的方盒子,打开方盒子,是一个像小圆碗,里边装的才是月饼。我掰看月饼一看,红红的馅,外面的皮酥酥的,脆脆的,我看着就流口水,闻一闻,一股香甜的味道扑鼻而来。我恨不得一口把它吃掉,妈妈说这个是法式乳酪樱桃味的。我边吃月饼边问妈妈:“不是要晚上吃月饼吗?”妈妈笑着说:“因为月饼不好消化,那样对身体不好。”我问完妈妈以后,津津有味地吃起月饼来,我好舍不得呀,因为月饼实在太好吃了。我吃完月饼,还想再吃一个,可是妈妈说只能吃一块。

  晚上,因为下雨的原因,看不到月亮,我想月亮是不是在跟我们躲猫猫,或者嫦娥姐姐正在睡觉。但是,没关系的,明亮的月亮在我心中还是有的。不过我们还可以看电视,那天晚上,我觉得特别快乐。

  中秋节,月亮圆圆,中秋节,月饼飘香,中秋节,真快乐!

  今天是农历的8月15日,是我期盼已久的中秋节。为什么是我们期盼已久的中秋节呢?因为我们全家不但可以团聚,还可以吃到香喷喷的月饼。到了晚上我和姥姥、奶奶、妈妈、爸爸、哥哥坐在月亮下,边看着月亮,边品尝着圆圆的月饼,啊!我突然感觉从我嘴里飘出了一股松仁玉米的味道,原来这是松仁+玉米味的月饼,于是,我又看了看其他月饼的口味,哇!各种各样的口味,有燕麦葡萄干的、碧玉丝瓜的、蛋黄莲蓉的、五仁的看得我直流口水,看着圆圆的月亮,吃着各种口味 的月饼,我的心里甜丝丝的,好相似蜂蜜流进了我的心里。

  回到家,我想把今天赏月的事想记下,于是,我就把那赏月的事记录成了日志,妈妈微笑着说:“这样子,就永远不会忘记这个甜蜜的中秋节了。”说着我们家里便响起了一阵快乐地欢笑声。

  那就先说说吃月饼的吧!

  昨天弹琴的时候我弹得好,于是妈妈给我了一个月饼。那是妈妈的办公室的阿姨给的,我还想吃一个可惜没有了。

  那个月饼非常好吃,外面是包着酥皮烤的香喷喷的外皮,里面一点有一个白色的软软的甜甜的我也不知道是什么的吃的,反正很好吃,最里面是像鸡蛋型的蛋黄。

  好好吃呀!

  现在该说点蜡烛的事了,弹完琴回来我们小区保安说停电了,妈妈让我赶快到外面吃饭,我说:“还是到家里吃饭吧,这样还能趁这个机会写点作业呢。”我们就回去了,我们从1层爬到了10层,妈妈很快准备了点饭。可是我们吃完饭天已经快黑了。

  该写作业了,妈妈开了备用灯一开始备用灯还挺好的,灯的颜色是白蓝色的,可后来灯变暗了那是因为快没电了,妈妈点上了蜡烛,我观察着妈妈把蜡滴在盒子上在把蜡烛立在了上面,那是防止蜡烛倒下来,因为没有转方向蜡烛一边是高的一边是低的,妈妈就转了个方向。蜡烛的火苗上面是桔黄色的,下面挨近蜡烛油的地方是蓝色的。用了一会,我们又点了第二根蜡烛,因为两根蜡烛靠的太近,所以高的一根被矮的那根烧化了一半,又过了一会两个蜡烛都搭了一座桥,好神奇呀!

  顾名思义,农历八月十五便是中秋佳节,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日子。每家都团团圆圆的,不管身在何处,都会不远万里回家过中秋节。八月十五的月亮也格外的圆,人们常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我看十五的月亮也很圆吗!

  嘻嘻,我当然也不会错过这月下吃饼的好日子啦!于是我从房间里拿出了我最爱吃的酥皮月饼。然后,我又搬出了凳子,轻轻地剥开我最爱吃的酥皮月饼。心里美滋滋的,真想一口咬下去。突然妈妈一叫我,我便把月饼放在了凳子上,待我归来之后:咦!月饼呢?我明明把它放在了凳子上,到底跑到哪里去了?一看,怎么地上有月饼末,我便一路跟着月饼末走,终于找到凶手了。尽然是你们:小帕和拔丝dog。

  今天我非要把你们拔丝了不可,偷什么不好,敢偷我的月饼。妈妈听我在外面咕囔着。便问我:“小威,怎么了,在那干什么?”“妈,小狗把我的月饼给叼走了,我还没吃呢!”我气愤的说道。于是妈妈回到房间里,给我拿了一个月饼说道:“小狗也要过中秋节的吗?哪有中秋节不吃月饼的?”于是我便不再追究此事,继续我的月下吃饼了。

  中秋节是民间的传统节日,世世代代都是在八月十五这天举行过节。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都喜欢带上中秋月饼串门探亲访友,交流思想感情。

  中秋月饼的外形是圆圆的,别看它体积小小的,制作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首先要选好材料,要用一等的面粉,最讲究的还是馅料,比如:蛋黄、莲蓉、五仁等等都要精心炮制,这样吃起来才可口。

  中秋节这天的晚上却不比寻常了,家家户户都满怀喜悦,喜气洋洋地欢聚一堂吃月饼赏月。这天晚上的月亮特别圆,也特别亮,人们的心情也特别开心。

  晚上八点正,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畅谈各种月饼的口味,边讲边想吃;爷爷说:“我喜欢吃叉烧的。”奶奶说:“我喜欢五仁的。”爸爸说:“我喜欢双黄白莲蓉的”妈妈说:“我喜欢单黄白莲蓉的”叔叔婶婶说:“我喜欢吃冰心的。”最贪吃的还是弟弟,他高声喊道:“我要吃团圆的月饼。”逗得一家人哈哈大笑,在笑声中,爷爷打开了一盒盒的月饼宣布:“每人的喜饼来了!”我们津津有味地吃了个开心。

  我们就是在这热热闹闹的气氛中快乐地度过了中秋节的这个晚上。

中秋节作文:中秋吃月饼

  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早在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次笑追逐。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

  在广西南宁一带,除了以纸竹扎各式花灯让儿童玩耍外,还有很朴素的袖子灯、南瓜灯、桔子灯。所谓柚子灯,是将柚子掏空,到出简单图案,穿上绳子,内点蜡烛即成,光芒淡雅。南瓜灯、桔子灯也是将瓤掏去而成。虽然朴素,但制作简易,很受欢迎,有些孩子还把油子灯漂入池河水中作游戏。

  广西有简单的户秋灯,是以六个竹篾圆圈扎成灯,外糊白纱纸,内插蜡烛即成。挂于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给孩子们玩。

  如今广西广东的不少地区,在中秋夜布置灯会,扎制用电灯照亮的大型现代灯彩,还有用塑料制成的各式新型花灯供儿童玩,但却少了一份旧时灯彩的纯朴之美。

  另外南方还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在江西、广东、广西等地都有流传。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起火来。同时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结束后烧燃。而在广西边疆一带的烧番塔,亦类似这种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抗法名将刘永福将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国侵略者)烧死的英勇战斗,颇有爱国的思想。福建晋江亦有“烧塔仔”的活动。

  传说这种习俗与反抗元兵的义举有关。元朝确立后,对汉人进行了血腥的统治,于是汉人便进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约中秋节起事,在宝塔的顶层点火为号。类似于峰火台点火起事,这种反抗虽被镇压下去,却遗存了烧宝塔这一习俗。这个传说与中秋吃月饼的传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秋节月饼作文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相传已久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在这一天,人们都要吃月饼,因为月饼象征着快乐、美满、和谐。

  关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经过我上网调查,还有这样一段动人的传说。相传,七仙女(化名小七)回填宫时给有着正义董永留了一个儿子。后来有一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日,那孩子看到同村的小伙伴们在村头桂花树下玩耍,也想过去凑凑热闹,哪知道不但没人理他,还骂他是个没妈、没教养的野孩子。他委屈极了,便号啕大哭。哭声惊动了天神吴刚,吴刚便悄悄拿出登云鞋,对孩子说:“如果你想妈的时候,就穿鞋圆月下吧。”

  董永的儿子在月光下穿上了登云鞋,飞到了天宫,七仙女见了自己的儿子,又悲又喜,便亲手把嫦娥送的桂花蜜糖,拌上花生米,核桃仁,做成馅儿,按圆月的样子,做成香甜的仙饼,给儿子吃。玉皇大帝知道此事后非常生气,命令麒麟把董永的儿子馱回人间。

  后来,董永的儿子当了官,就叫各州各县的人们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都来仿做他在天宫时吃的仙饼,摆在月亮下,表示对亲人的怀念。由于这种饼子就像月亮一样,所以后人便称做中秋饼。

  直到今天,每年的八月十五日的晚上,当一轮圆月挂在蔚蓝的夜空,人们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心中总会憧憬。

中秋节月饼

  中秋节就要到了,今天早晨,天气晴朗,我即将随着邢周报小记者们去谷馨坊食品公司去做月饼,我十分期待这次旅程。

  登上大巴车,经过半小时的车程,终于到了期待已久的谷馨坊食品公司。这里可真大呀,足够有我们5个学校那么大!我们小记者排成5队,整齐的向公司食堂走去。食堂就是我们今天要做月饼的地方。进入食堂,我们又被分为9个小组。老师先介绍月饼分为三类:京式、广式、苏式。介绍完毕后,我们小记者就大显身手了!

  我们先戴上一次性围裙、帽子和口罩,然后认真的洗手。我们小组一共6个人,围着一个大桌子,上面摆着豆沙、月饼面和面粉。

  老师先给我们怎么做月饼进行了示范。我们就开始“行动”了,需要称35克月饼面和30克豆沙馅。先把月饼面按成饼,然后把豆沙馅放到饼里,弄成一个“馒头”,把“馒头”压到模具里,要占满模具,最后手一按,一个完好的月饼就完成了!

  又经过半个小时烘烤,新鲜的月饼就出炉了!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过中秋吃月饼喽!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小学生科技小论文一等奖范文

关于饺子的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