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与得的经典名句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学会舍去,才能获得

  什么是舍?什么是得?想要获得就必须要舍得。想要大气,要舍得宽容;想要收获,要舍得付出;想要朋友,要舍得真诚。

  李白舍去唯有折腰事权贵才能换来的奢靡生活,赢得自由快活,赢得酒中仙的称誉。陶渊明面对世事,舍去那“五斗米”的富贵,赢得晚年采菊东篱下的怡然自得。屈子看破官场险恶,“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决然投入汩罗江,舍去单薄一命,赢得后世千秋万载赞颂与怀念。舍与得就犹如栽培昙花是一样的道理。昙花一现尤其美丽壮观,但不足之处在于这匆匆一现有点让人意犹未尽。即使如此,我们依旧招架不住那一现的美丽,它给予我们一股动力,舍得不顾一切培养它,这美好的结局背后,却往往隐藏着一条艰辛且铺满荆棘的道路,但只要我们努力,你总能走到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曾经,有一个老板向所有职员宣布,谁能追回一笔30万英镑的货款,就把其中的10万奖励给他。员工纷纷出马,却个个无功而返。

  另外一个员工想了想申请试试,两天后就将追回的20万货款交给了老板。原来他告诉对方只需交21万就算结清,对方终于还款,他就得到了1万英镑的奖金。这个故事同样也是在告诉我们,想要获得,要懂放弃,不要太贪心。纵观历史,总有几个舍不得的人,商纣王不舍美人温柔梦,白白断送大好河山,落得遗臭万年的下场;清王朝权臣和珅不舍名利富贵,结党营私,聚敛钱财,使大清失去了一个个清廉好官,多了一个后世诟病的贪官。

  有舍才有得,人生便是如此,在舍去之后的获得将让我们更加珍惜。而往往舍去就是为了更好的获得,丹麦人在捕鱼时,选择用尺子量取鱼的身长,将不足大的鱼放回水中,这便为了来年丰收的时候,获得更好的收获。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我们要在最难抉择的时候,做到三思而后行,思虑我们最需要的,其次就是要懂得舍去。

  舍是舍去,得是获得,中国人用聪明才智将其合在一起,是在告诉我们学会舍去,才能获得。

舍与得的经典名句

舍·得

  忽然想起一句禅语:“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有人蔑视放弃,认为那是懦弱的表现;也有人不屑屡败屡战,觉得那是顽固的象征。

  拼搏与放弃,两个相逆的词语,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拼搏不一定正确,虽然前人一遍遍地告诫我们“坚持就是胜利”。但你又如何确定你的坚持一定是无误的呢?连爱因斯坦都需要一个抛弃错误的废纸篓,何况平凡如我们

  放弃也不一定错误。丢开过去的谬误,才能有正确的前提去奋斗。若是所有人都将亚里士多德的话奉为真理,那今天的我们是不是还要笃信,自己会比一颗苹果先落地

  陶渊明是“舍”的代言人。如果不是当时立志“不为五斗米折腰”,今天古诗坛上就少了一朵东篱下沐浴在夕阳里悠然远眺南山的隐菊,就无法领略“戴月荷锄归”的闲适安乐。我们应该感谢他的肯舍,是这一份执着,留下了举世瞩目的灿烂瑰宝。

  而“得”的故事却是令人惋惜的。拿破仑兵败滑铁卢后被囚禁在一座孤岛上,重兵把守,朋友送他一盒玉雕象棋。拿破仑爱不释手,整日把玩,小心翼翼地珍藏。可他哪里想得到,棋盘中藏着一张监狱机关图,只要他一个失手,就能重见天日!

  但悲哀的是,拿破仑没有。这位军事奇才唯一一次没有猜透人的心思,造成了自己终身的囚禁和郁郁寡欢。最后,一代伟人也只能在“望棋盘而兴叹”中一命呜呼。

  记得曾经读过臧克家的诗:“有的人死了/他却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却已经死了。”

  生与死,又是一个令人费解的话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人的生死,取决于他的态度。懂得放手的人乐意奉献,得到他帮助的人自然会感激他,怀念他;但若是有人自私自利,只明白压迫和剥削,他自然将沦于被人唾骂、仇恨的地步。是与世长逝后仍被人念念不忘,还是活着却被人遗忘甚至唾弃。聪明的,你清楚应该选择哪一种。

  “海是终点,也是起点,是百川与雨相拥的地方,也是水随风而起,再度化为云,继续漂泊的地方。”

  知道世界上的海洋为什么永不枯竭吗?因为大自然参透了舍与得的关系。海纳百川,得天下之水;却又慷慨地任凭日晒风吹,不断蒸腾。是这绵绵不断的循环,使海洋亿万年来不曾干涸,也哺育了世间万物啊!

  舍、得,一线之差,却令人猜不透,处处追逐着这对双生子的脚步。

  总是在向舍与得对生活的影响。想想朱耷的“哭之笑之”;想想海子的“面向大海,春暖花开”;再想想凡高的自尽——看着窗外缓缓飘过的浮云和暖暖的和煦阳光,突然间就笑了:

  其实本没有必要去考虑这些问题。适时放开我们不应该得到和无法得到的;锲而不舍地追求自己梦想的和必要的。做好自己份内的事,余下的不满和失落,不如就大喊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来将它忘却吧。

  我存在着,丢掉奢想的念头,拼搏应该得到的东西,并快乐地享受每一天,就够了。

舍,得

  舍得,不仅仅是金钱的得或失,还是一种处世的哲学;不仅仅是友谊的得或失,而是一种做人的艺术。舍与得,恰似冰与火,又似阴与阳,是既统一而又相对的概念,相生相克,相辅相成,你若要成功,就要把握舍与得的尺度与机理,因为,人生不过百年,但也不过是一得一失的重复。

  某日,一铁公鸡成了暴发户,光芒四射的一百万人民币到了手上,周围的人都劝他放到银行去,抑或是投资到基金会去,可是不,他左思右想:万一银行倒闭了怎么办,银行被人抢了怎么办?投资去么?基金会把钱吞了怎么办?于是苦思冥想,出了最终方案——把钱全都送到海岛上去!

  不出所料,悲剧发生了,满载着金银的船禁不住大海疯狗一般的撕咬,破了一个大洞,船长劝他把钱丢下,逃命要紧。可是不,“不,”他说,“我要跟钱在一起,哪怕要沉入海底也一样!”于是,就这样,他跟锚一样重的钱币,一起沉入了海底,而他是自愿的,这是因为他不懂得,有舍才有得,金钱可以再赚,而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譬如在巴勒斯坦,有两个同源同宗的湖,一个湖名为加勒利亚,另一个即是死海。不同的是,前者懂得舍与得,懂得把吞进去的水吐出去,所以湖水清澈干净,四周生机勃勃一片;后者只懂得得,而不懂得舍去,不懂得舍去先前得到的水,只知道一味的吞吃,不懂得吐出,所以湖边寸草不生,了无生气。让水流动,方得一方清澈,这便是流水不腐的道理,万年以来,哪一座湖不遵循这一道理。所以,有舍才有得,只有舍去,方能得到。

  某座面积不大、坐落在赤道上的小岛上,有一群贪婪的猴子,总是抢夺当地居民的粮食、糖吃。村民无奈,于是把一些糖、稻米装进一个广口但瓶颈细小的大钢瓶子里,猴子把手塞进瓶子里够到食物的同时,手也被卡住了,尽管如此,它还是不愿意放弃,即便是被村民抓住了,也还在拼命地抓着食物。于是一只只猴子就这样抓进了笼子里,然而它们的同伴看见了却依然不心有余悸,依然不改贪婪的本性,继续一只只不停地被送进笼子里。就这样,岛上的猴慢慢地绝迹了。它们不明白机会也是要舍去的。有时,机会只有一次,但当你无法发挥的时候,请放弃,有舍才有得,人,不仅寻找机会,更要为自己创造机会。

  舍得,舍得,有舍方有得,只有舍去,才能得到。

舍和得

  所谓“舍得”,就是“愿意割舍、放弃某物”,但我却不这样认为,我认为“舍得”就是“有舍有得”,只有愿意放弃、割舍一个事物,才能在放弃的同时得到另一种精神或者是物质上的事物!

  舍得舍得,有舍才能有得。舍得之间,我们学会了如何做人,如何处事,我们品位到了人生的智慧,体味到了活着的乐趣!

  在做人方面,我们应该学会舍得“小气”。在舍得“小气”的同时,我们学会了大度。我们不在为了一点儿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斤斤计较,相反,我们总是宽宏大度,所以,我们活得很快乐!

  在处事方面,我们应该学会舍得“狭隘”。在舍得“狭隘”的同时,我们学会了宽容。我们不在因为朋友、同事间的一次小误会而记恨某人,相反,我们与朋友、同事之间总是相处融洽,互相关心,互相体谅,所以,我们活得很快乐!

  人活一生,要想取得成功,就应该学会舍得“虚伪”。在舍得虚伪的同时,我们学会了谦虚。我们不再因为“好面子”不懂装懂,相反,我们总是不懂就问。因为我们知道,无论是什麽人,他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他都是我们的老师!

  面对家庭,面对社会,面对祖国,我们应该学会舍得“索取”。在舍得“索取”的同时,我们学会了奉献。奉献金钱,奉献爱心,甚至是奉献生命,在奉献这所有的一切的时候,我们得到了一个温馨的家庭,一个充满爱的社会,一个团结的祖国……

  舍得之间,品位智慧人生!

舍与得

  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他认为想要取得义,就要懂得舍去生。所以有获得必定会有失去,人生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舍与得的过程。你不可能什么都得到,所以你应该学会放弃。只获得而不舍去,那是空谈。

  自古以来我国伟人便懂得如何取舍,苏武牧羊的故事想必很多人都听过。苏武奉命持节出使匈奴,被匈奴人扣留,苏武誓死不降,匈奴单于为了逼迫苏武投降,开始时将他幽禁在大窖中,苏武饥渴难忍,就吃雪和旃毛维生,但绝不投降。单于又把他弄到北海,苏武更是不为所动,依旧手持汉朝符节,牧羊为生,最终在北海边牧羊十九年,才被释回,回城那天,受到百姓们的欢迎……倘若苏武没有宁死不屈,而是在匈奴的逼迫、利诱轻易屈服,放弃了自己的诗与远方,那么他今天也不会为我们所称道,更不会名垂青史。正是他不惧权威,不轻易屈服,懂得如何取舍,所以他顽强的毅力和不屈的气节才为我们所称赞。

  人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在有些时候我们需要放弃一些东西。如果你紧握着不肯松手,到头来也许会失去的更多。有时舍去并不意味着放弃,因为只有舍去才会有另一种获得。所以学会舍去,你会发现,其实你拥有的更多。一个智者不一定懂得舍得,但懂得舍得的人一定是一个智者。

  人生路无限漫长,在这一路上我们不断成长,同时也在不断收获,我们将所获得的东西不断地装进我们的“背包”,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所获得的东西将我们的“背包”压的越来越沉重,倘若我们只获得而不懂得舍弃,那么总有一天我们会被身上的“背包”压垮。俗话说“舍得舍得,有舍必有得;得失得失,有得也必定会有失。”我们只有懂得舍取,才不会被眼前所束缚,才会在人生路上走的更远,才能到达我们所追求的诗与远方。握紧拳头,你什么都没有,张开手,你就拥有了全世界,获得就好比手里的流沙,你握的越紧,它流的越快,倒不如懂得放手……做到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争其必然,顺其自然。

  在古代懂得舍取的人还有很多,韩信就是其中一位。韩信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主要靠钓鱼换钱维持生活,经常受一位靠漂洗丝棉老妇人的施舍,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一次,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配剑,其实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你的配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自知形只影单,硬拼肯定吃亏。于是,当着许多围观人的面,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这并不表明韩信胆小怕事,恰恰相反,这正是他的明智之处,因为他懂得舍去眼前的小利,继而获得更大的利益。懂得取舍,这也是他比常人更胜一筹的地方。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中华文化随历史长河的冲刷,变得坚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是不变的态度,而在这大千世界,你舍弃过什么,得到什么了吗

  “鱼我所欲,熊掌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我们都知道鱼和熊掌哪一个珍贵,在双重抉择下,多数人愿去选择利益多的,原因无二,人们往往会存在一些私心。当然,对于不同情境下的判断也是不同的:若是为了卖钱,而选熊掌,无疑被人认为是好利之人;若是为救病母而选熊掌换钱,则会被人传为善孝之人。由此可看出,事有两面,总要选一面而弃另一面,回头想想,不丢弃一面,又怎么得到另一面?所以只有学会舍弃,才会有所得,正如古人所说:有舍才有得!今天你舍了吗

  “生,亦我所欲;义,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若让你在生与义中舍去一个,你会怎么做?在战争中,你取生而舍义,就会被人骂为走狗、汉奸······相反,你舍生而取义,则被人所敬仰,流芳百世!想让自己家喻户晓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取生,像秦桧一样,做叛国贼,被人唾弃;另一种是取义,像邱少云一样,为国着想,被人所传唱······静心想来,舍谁取谁,就在一念之间,而得到的结果却不同,孰轻孰重,细细掂量,总要舍一个,你决定舍了吗

舍 得

  舍得,是一个亘远的话题。从《孟子》的鱼和熊掌,到《淮南子》中的塞翁失马再到《后汉书》的东隅桑榆,舍与得融会于整个中华民族的风骨。

  忆往昔,那高冠岌岌长佩陆离的爱国诗人,临着滔滔东去的汨罗,发出“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叹慨,既然举世皆浊,既然众人皆醉,生命之得再绚丽亦不过虚存于世。于是,他舍弃了身后不堪回首的黑暗,换得了生命的永存,留下了一腔爱国热血,流芳千古,荡气回肠。

  忆往昔,繁华灯火,金迷纸醉,令多少人遗失了自我的金屋碧宇,于那五柳宅主人的眼中也不过凡尘俗世,不足留恋。于是,他无怨无悔的舍弃了乌纱案牍,得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然宁静。

  忆往昔,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舍弃了天伦之乐,换得天下苍生无忧笑容,范仲淹先忧天下后乐自我,换得黎民百姓共享福泽。历史的长河里许许多多的君子都以他们的高风峻节,对舍得作出了正确的诠释,作出了值得后世效仿的表率,他们舍去了眼前的既得利益,也收获了比物质财富更高贵而无价的精神上的至高境界,收获了人生中最崇高的幸福。而不懂得舍与得的人,是看不清幸福的人。

  死死守着身边看得见的利益,不愿意取舍的人们,往往看不到,舍弃一种选择,换得就是一种新生。

  巴尔扎克笔下的老葛朗台,固守着堆积成山的财富,却吝啬于给予,无理地苛待家人,在物欲横流的资本社会中迷失了自我。淡漠的亲情,使他终老也难以感受到人世间最美好的父女深情。

  民国时期的汪精卫,为了高官厚禄,里通外国,向日本人暗送秋波,摒弃了民族的气节,损害了国家的利益,使人民进一步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浮华过眼云烟,最终他所得到的,只有人民的唾弃,百年的骂名。

  去年锒铛入狱的贪官周永康,在职时抵不住私心的诱惑,手握重权的他竟徇私枉法,出卖重要机密,给社会带来了重大损失。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很快,自以为滔滔罪行天不知地不晓的他被中纪委绳之以法。家庭破碎,自食了恶果。

  他们是不懂舍得的真谛的人。他们的固守是一种担惊受怕,他们的换得也是一种得不偿失。在应该舍,应该得的时候,那紧紧攥住的所有早已将他的双脚困住,那眼前飞旋的假像早已将他迷住,使他看不清自己,看不见未来,看不见舍得换来的心灵的安宁与平静。这样的人,是将被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人。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同样常常要面临许多舍与得的抉择。譬如,舍去黑发勤学的好时光,罔然不顾已迫在眉睫的期考,沉浸玩乐,荒度青春美好年华;譬如,在考试过程中,舍弃自己的诚信,昧着自己的良心,以自欺欺人的作弊去换得一时的光荣。譬如,在身边同学需要帮助时,拒绝伸出援助的双手,袖手旁观,对同学所遇到的困难报以冷漠。譬如,不愿吃苦,不愿付出,在安逸中忘却了自己曾经树立的远大理想,碌碌无为。这些又何尝不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行为

  放下手中的智能机,改掉早餐贪睡的毛病,捧起桌前的书本,临着未济湖的晨风勤思苦读,你将收获的是比他人更多更丰富的知识;面对同学的求助,不过于计较自己的不方便与麻烦,给予温暖的帮助,你将得到的是一段美好而真挚的友谊;把渴望达到的目标贴于床前,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安于现况,激励自己勇敢向前拼搏,你将实现的是人生的理想与价值。

  舍得既是一种生活的哲学,更是一种处世与做人的艺术。在舍与得,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中,我们将不断健全心智,健全人格,提升修养,升华情操,一步一步从幼稚走向成熟,成为对社会大家庭有所贡献的一份子。

舍与得的经典名句

舍·得

  《易》云:有舍有得,不舍不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佛教教义说:舍得者,实无所舍,亦无所得,是谓舍得。所谓舍得,就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哲学,就是一种待人接物的艺术,就是一种世事洞明的智慧。

  话说当年禅宗五祖欲传衣钵,命弟子各自作偈。大弟子神秀作《无相偈》:“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这讲求的是身心的修为。然而过分在意修为的结果,反而容易使外界的诱惑不断放大,从而令自己处于不尴不尬的两难境地。一个火头僧看到后,请人帮忙在旁边写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放下心中的执着,无树无台,心无一物,尘埃焉附。这个火头僧就是后来的禅宗六祖慧能,他的这个《菩提偈》更是流传至今,警醒世人。

  所以说,实无所舍,亦无所得,是谓舍得。

  有一道题目,说一个人开着车在暴风雨的晚上经过一个车站,看到三个人在等车,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一个有救命之恩的医生,还有一个是梦中情人,而他的车却只坐得下两个人,问这个人该如何选择?善者选择病人,义者选择医生,而智者选择陪梦中情人等车让医生载着病人去医院。这就是舍得。当你选择了舍,你其实可以得到更多。这就是古人说的,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有一个故事,说一个小孩伸手到瓶子里抓榛果,因为抓得太多,手被瓶口卡住收不回来。这就是不舍得。不肯放开,非但毫无所得,还要承受瓶口箍手的痛。其实要吃到榛果有很多种方式:可以把瓶子砸烂,可以把榛果倒出,可以一个一个慢慢地拿。甚至有人说,我又不喜欢榛果,干嘛非抓它不可呢,我完全可以从其他瓶子里抓两个棉花糖,拿两个巧克力,何必抱定一个瓶子不放。不过也有人说,我为了我的理想,坚持自己的追求,这难道不对吗?坚持理想固然不错,然而实现理想也是有很多种方式的,换一种方式去追求,你会发现原来理想触手可得。舍得不是叫你放弃,而是学会如何不纠结。

  所以说,有舍有得,不舍不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

  有一句俗语,说当你握紧双手,里面什么也没有;而当你打开双手,世界就在你手中。所以,学会舍得吧,不要做那个抓满榛果哭泣的小孩。

  得之坦然,失之淡然。

  又记:其实我一直都不太会写议论文,跑题更是我一贯的作风,说起来好像又要归咎于双子的所谓跳跃性思维了,恨不得把所有能想到的都说出来,结果反而不知所云了~~~

有舍必有得

  莲花因舍弃牡丹花的雍容而变得高洁,彩虹因舍弃磐石的永恒而美丽动人,古木因舍弃枯枝繁叶而得以常青,高山因舍弃水的灵动而巍峨沉稳。大自然以它的博大昭示着人类:有舍必有得。

  智慧使人很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昭君舍弃了锦衣玉食的宫廷生活,踏上了黄沙漫天的西域之路,却得到了天下的一刻太平与世间的无限赞美;祝英台舍弃了世间的一切繁华,化作一只蝴蝶,却得到了海枯石烂和天长地久的爱情;李白舍弃了富贵,却留住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骨……他们舍弃了功名、地位,甚至是生命,得到的却是更珍贵的灵魂的升华。

  在历史洪流中,人只是沧海之一粟,寄生之蜉蝣,要想有所建树,不舍弃牵绊,如何专攻一业?徐霞客舍弃家的温馨与安逸,游历名山大川,一路上,他不求伴侣,不惧虎狼,风餐露宿,何等艰苦!然而二十七年的旅途颠簸凝结成流传千古的游记,成了后人迷途的指南,感知大千世界的窗口。无独有偶,放射性元素镭的发现者居里夫妇为了省下更多时间在实验室里研究,将客厅的沙发移走,防止客人闲聊占用他们宝贵的时间。他们舍弃了与友人聊天的快乐,得到了几毫克的纯镭;他们舍弃了健康,却换来了更多的癌症病人痛苦的减轻。人生在世,抛开琐碎的小事,经得住一时片刻的诱惑,才会心无杂念,做成大事。

  伟人们尚不能面面俱到,更何况我等平庸之辈?静下心来想想,我们是否被包袱所累,放慢了前进的脚步?那么,别再犹豫,去掉附庸累赘,轻装上阵吧!搁浅的船只有丢掉船上的物品才能全速起航,行进的队伍只有丢掉部分行李才能全速冲锋,升空的火箭只有丢掉沉重的躯壳才能直上云霄。

  让我们也做个聪明的旅行家吧!将背包打点整理,以更多的空间来获得旅途的种种体味,以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其中的精要,一路歌唱,走过一站又一站。

有舍有得方为始终

  人类自诞下尘世以来,就面临着各种矛盾。成功与失败、理智与鲁莽、聪慧与愚笨等等。似乎这些词从一开始就是以对立的形式存在的,但若能参透其本质,不难发现,所有的矛盾都和只两个字有关——“舍”与“得”。

  《道德经》中有言: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意思是,想要夺取它,必须暂时给予它,这样一来,即使是柔弱也能战胜刚强。这句话用现世的话来讲,说的就是“舍”与“得”的关系。

  贯古今,穿未来。试问哪个成功的人没有经历过舍与得这项选择?十六岁的爱迪生在火车上专注做实验时,因为列车颠簸差点引起火灾,左耳被列车员打聋,年老后又得了一身的病;司马迁忍受宫刑饱受狱中折磨写下了《史记》;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不张扬,不吹嘘,默默投身于文学创作事业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如果爱迪生选择了和其他人一样过着安逸的生活贪图享乐的话,也就不会有“发明大王”的美誉和几千项研究专利;如果司马迁当时选择了向权贵低头换来半生苟活的话,也就不会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如果莫言因为条件的艰苦而选择了放弃写作的话,也就不会成为中国长久以来的诺贝尔奖第一人。

  可能你会说,这些只是因为他们有着常人没有的天赋,普通人根本难以做到取舍分明。如果你这样想的话,可就大错特错了。我们将谈论的范围缩小一些。我们学生这个群体当中,因为懂得取舍,有人名列前茅,有人成为吊车尾,因为懂得取舍,很多人从幼稚变得懂事成熟。仔细想想,如果我们能在一些细节上懂得取舍,譬如将那些本不该浪费的时间用来读一篇有意义的文章,或是和朋友们谈笑风生,是不是我们的人格也会因此变得不同

  这么说来,似乎“舍”与“得”与我们每个人是息息相关的。我们的父母因为深爱着对方而愿意将就自己来包容对方,同时,他们也因为爱着子女而愿意用他们的青春年华来换取我们的茁壮成长。我们作为地球上独立的一个个体,本可以活的潇洒任性,但我们却可以为了社会的和谐懂得约束自己做一名守法的公民,说起来也是因为懂得取舍。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社会本就良莠不齐,它允许有形形色色的人存在,也正是因为有了不同的人存在,我们的社会才是相融的、流通的。但如果我们懂得把握舍取的力度,不难成为一个明道的人。条条大路通罗马,有时候,失去了不一定是真正失去了。就像人们常说的,上帝在为你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舍得,不仅是两种选择形式,更是一条处世法则。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挑战自我名人素材

关于选择的议论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