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磨难成功的名人素材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痛苦与磨难造就的伟人

  纵观古今中外,每一位伟人在成功之前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不寻常的经历,以及一些身体上的缺陷,而这些并没有让他们丧失对未来的希望,在某一领域中取得了优秀的成就。

  生命本是一支绝美的圆舞曲,他却从小失聪,丧失了对世间美妙声音的感觉,生活在寂静的世界,这对于它幼小的心灵无疑是一个巨大打击。但他没有去妥协,对命运低头。他的音乐盛开在浪漫时代的玫瑰丛中。他为共和理想呐喊,紧扼命运的咽喉。从那时起,音乐不在仅仅是音乐了。贝多芬向命运敲出了世界最强音,是他让世上明白了如何向命运挑战,一句“扼著命运的喉咙,”一曲《命运交响曲》,她昂着头走过命运的沼泽,走向生命的天堂。

  故事中,“幼雕离巢后向下坠落,他们只能拼命地扑打着翅膀阻止坠落,最后他们开始飞行”。这说明了一切的成就,成功的飞行都需要挫折来成为踏脚石,一切的痛苦与磨难只是促进自己成功的障碍。

  成功是你梦寐以求的那朵红玫瑰,挫折正是那遍及周围的针刺;成功是你辛勤耕耘获得果实,挫折正是那成功前成熟的秕粒。

  谁,能有“会当临绝顶,一览纵山小”的气魄;谁,能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忧国情怀;又有谁,能在“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的窘境之下,还怀着“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心愿。你博大的胸襟能容海纳川,唯有你,才顶的起“诗圣”的光环。

  生活在由盛转衰的唐朝,你看到的是百姓的疾苦,不顾自身的悲惨命运,用你的赤子之心,照耀在唐代盛衰上,化为一腔怒火,燃尽腐败和丑恶。你的诗篇铭记在人们心中,换做一股热泪,洒遍祖国河山。

  面对这对着世俗的残暴,生活在破旧的草堂中,漫漫长路,谁在弹奏忧国忧民的千古绝唱?是你,杜甫,正因为有了你这样的人,这个世界才会变得精彩。

  所有的悲与痛,所有的挫折,对于强者来说,这只是小小的绊脚石,冲开他,便畅通无阻,贝多芬如此,杜甫亦如此。

  伟人是普通人,他们之所以是伟人,是痛苦,是磨难。痛苦与磨难的造就,他们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俯仰大地。

经历磨难成功的名人素材

关于战胜困难的名人故事

  艾柯卡:重振旗鼓创辉煌

  艾柯卡是美国汽车业超级巨星,他那誉满汽车行业的推销术为福特公司创造了上百亿的美元。可是1978年7月13日,艾柯卡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被嫉贤的老板开除了。老板把他赶到一个仓库中的小房间,还美其名曰是给艾柯卡还没有找到新工作之前的办公室。在奇耻大辱面前,艾柯卡没有消沉。在被解雇受辱之后,艾柯卡接受担任濒临倒闭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总裁一职,他以卓越的管理才能,使克莱斯勒公司喜获新生。仅1984年一年,他就为公司赚取了24亿美元的利润,比这家公司前60年的利润之和还要多!顽强的精神、超群的才智、辉煌的成就,使得艾柯卡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

  分析:顺境中获得成功,固然是锦上添花,而逆境中打翻身仗方显英雄本色!艾柯卡如果没有第二次的成功,至多不过一推销巨星而已,正是逆境中的崛起才造就了他的“英雄”之名。

  话题:“英雄”“金子总会闪光”“磨砺与成功”

  尼可洛·帕格尼尼:身陷囹圄志不移

  尼可洛·帕格尼尼是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被人称为“独弦琴上练出来的小提琴家”。他的艺术道路坎坷不平。他生于一小商人家庭,据说,曾因为政治犯罪坐了20年牢。但即使是身陷囹圄,他也不曾灰心,而是坚持狱中学习。他在狱窗边,用一把只剩下一根弦的提琴,坚持苦练,几十年如一日,终于在演奏技巧方面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他的创作和演奏,奔放不羁,富于激情,对同时代的浪漫派作曲家有较大的影响。

  分析:身陷囹圄而能最终成才,一方面要有坚强的信念和毅力,另一方面,也有对生命的渴望和对艺术的执着。

  话题:“永不放弃”“信念与毅力”

  海伦·凯勒:残疾人的骄傲

  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一岁半时因病丧失了视觉和听力,这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不可想象、不可忍受的痛苦。然而海伦并没有向命运屈服。在老师的教育、帮助下,她凭坚强的毅力战胜了病残,学会了讲话,用手指“听话”并掌握了5种文字。24岁时,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着名的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以后她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为世界盲人、聋人谋利益的事业中,曾受到许多国家政府、人民的赞誉和嘉奖。1959年,联合国曾发起“海伦·凯勒”运动。她写的自传作品《我生活的故事》,成为英语文学的经典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广泛发行。

  分析:敢于正视人生的疾苦和磨难,是海伦成功的根本。正是如此,她才成了全世界残疾人的精神代表,成了残疾人的骄傲。

  话题:“残而不废”“坚强成就人生”“生命的价值”

  博迪:眨眼写作

  博迪是一名法国记者。他在一次心脏病发作后四肢瘫痪,只有左眼可以活动。但他决心把打好腹稿的作品《潜水衣与蝴蝶》写出来,于是他要求笔录员门迪宝协助他,每天花6小时笔录他的着述。而他们之间的沟通只能靠左眼的眨动来完成。每次,门迪宝按顺序读出法语常用字母,博迪每眨眼一次表示字母正确,眨两次表示错误,然后拼成词语。这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写作”终于在数月后奇迹般地完成了。这本150页的着作已被出版,受到人们的欢迎。

  分析:“博迪眨眼写作”的事迹让我们想到史蒂芬·霍金,身体上的极度残缺却丝毫不能阻止他们在文学及科学研究上的昂首阔步。

磨难铸造成功

  孟子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幸福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所以想要成功就必须经历磨难。

  经历磨难获得成功的人非常多。海伦·凯勒,19世纪美国著名的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他用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完成了很多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经历磨难成功不仅仅表现在人类上,也表现在其他事物上,比如成长的小麦分为两种,一种是嫩绿色的,另一种是深绿色的,你可知道为什么同在一方土地生长竟有如此差别。早晨,初升的红日散发着温暖的光芒,滋润着一部分小曼的心窝,这些就是嫩绿色的小麦,在松软的土壤中随意的汲取营养,在温暖的阳光下快乐的成长,在风儿的抚摸下低头享受。

  “这样不是很好吗?”有人这样说。

  是啊!这样当然好,但是不是每天都有丰富的营养,不是每天都有温暖的阳光,不是每天的风都这么慈祥。

  太阳的光芒虽然强烈,但也有照不到的地方,在大树下安身的小麦就遭殃了,这些就是深绿色的小麦,它们生长在阴暗的一角,充满了忧愁,深思,沉默……在阴暗的潮流中默默的流淌,这确实不好,但要知道“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天气变化莫测,不一会儿,天空乌云密布,隐裂的寒风呼啸而过,凶恶的雨滴敲打着小麦的额头,刹那间,嫩绿色的小麦失去了生机,个个垂头丧气一片狼藉。再看那深绿色的小麦,他们依然庄严的耸立,静静的想用温柔的雨滴带给他们的洗礼,所以说只有经历磨难才能变得坚强,只有经历磨难才能成功。

  如果说成功是一根火柴,那么点燃他的事风霜雨露;如果说成功是一个气球,那么充实他的是艰难困苦;如果说成功是一条崎岖的小路,那么踏平他的僵尸你坚韧不拔的步伐。

痛苦和磨难造就的伟人

  战胜痛苦和磨难,才有生的希望。

  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歌剧演员,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贝多芬童年和少年时期的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十七岁丧母,独自一人承担教育两兄弟的责任。

  贝多芬离开了故乡,前往维也纳。不久,痛苦敲响了他的生命之门,从1796年开始,贝多芬的耳朵日夜作响,听觉越来越弱。起初,他独自一人守着这可怕的秘密。182019年,他爱上了一位名叫朱丽埃塔的姑娘,但由于自身残疾和朱丽埃塔的虚荣,两年后她嫁给了一个伯爵。肉体与精神倍受折磨;182019年5月贝多芬与布伦瑞克小姐订婚,因为美好的爱情产生了贝多芬的一系列伟大的作品。不幸的是,爱情又一次把他遗弃了,未婚妻和别人结婚了。这时贝多芬正处于创作的极盛时期。他受到了世人瞩目,经济困窘,亲朋好友一个个死亡离散,耳朵也已全聋,和人们交流只能在纸上进行。面对生活苦难,似乎没有什么能使贝多芬屈服,他以自己的创作风格扭转了维也纳当时轻浮的作风。

  托尔斯泰喜欢打扮成流浪汉的样子徒步旅行。有一次,他在一个小火车站的月台上休息,月台边列车上的一位妇人误将他当成脚夫,叫他去候车室取回手提包。他照办了。妇人随手塞给他五戈比小费。他先是一愣,而后自然地收起来。这时周围的人认出了托尔斯泰,妇人由惊讶变为了窘迫,请求托尔斯泰将那五戈比还给她。托尔斯泰拒绝了:"这是我用劳动挣来的正当收入,我要把它留下来。…这是件很平常的事,您不必感到不安。再见吧,祝您一路顺风,夫人。"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没有单纯、善良和真实,就没有伟大。"他的行动让人们看到了他灵魂的崇高和人格的伟大。

  生是艰苦的。在不甘于平庸凡俗的人,那是一场无日无之的斗争,往往是悲惨的,没有光华的,没有幸福的,在孤独与静寂中展开的斗争。

  他为许许多多的人做出了许许多多的贡献,却从无所求。他为心中的真理而奋斗,屡遭误解也毫无怨言。他写了不少书,展示了历史的广阔画面,谱写了民族之魂,塑造了一大群鲜活的人物形象。慢慢地,他成了德高望重的人,他的书被人们称赞,他的善行被广为传颂,他的名字被人们默默敬仰。他离开人世间若干年后,他还一直被人们深深怀念着。他有着优越的地位,健康的身体,美满的家庭。倘若他安于现状,过着平静而幸福的生活,那么若干年后,将没有人记得他的生存。

  他,就是托尔斯泰。

  米开朗琪罗的性格可真不是太好:软弱、胆小、多疑、优柔寡断、做事有始无终…但在艺术上,为了寻找好材料,他在采石场一呆就是几个月;为了运送精心挑选的石料,他亲自带领工人开山筑路;为了使壁画保持鲜艳不脱落,他摸索颜料配方,一有差错就得从头再来,于是尝试了又失败,失败了再尝试;为了建造陵园、铸造铜像,他不得不从头学习自己完全陌生的领域--炼铜术、建筑学。他在生活中也许不勇敢,但在探索艺术时,他从未胆怯过!

名人战胜挫折的事迹材料

  美国少年斯克劳斯受母亲的影响自小就喜欢时装,他的母亲是个小裁缝。尽管家境贫寒,但阻止不了斯克劳斯要做一名出色的时装设计师。斯克劳斯常常将母亲裁剪后的布角偷来,东拼西凑地做成各种各样的小人衣服。由于母亲的布角有限,并且那些布角都是要用来做鞋垫的,斯克劳斯总是遭到父亲的责备。斯克劳斯感到自己的创作欲望得不到满足。有一天,斯克劳斯将父亲从自家凉棚上撤下来的废棚布捡来制成了一件衣服,这种粗布在当时是专门用于盖棚之用的。斯克劳斯穿着自己做的衣服走在大街上,很多人都说他是疯子。甚至母亲都觉得斯克劳斯太过分了。

  斯克劳斯的母亲见儿子沉迷于服装设计,便鼓励儿子去向时装大师戴维斯请教,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成为像戴维斯一样成功的时装设计师。那一年斯克劳斯18岁,他带着自己设计的粗布衣来到了戴维斯的时装设计公司。当戴维斯的弟子们看到斯克劳斯设计的衣服时,忍不住哄堂大笑,他们从来没有看到过如此粗俗的衣服!可是戴维斯却将斯克劳斯留了下来。

  在戴维斯的鼓励与帮助下,斯克劳斯设计出了大量的粗布衣。可是,没有人对斯克劳斯的衣服感兴趣。斯克劳斯设计的衣服大量积压在仓库里。就连戴维斯都对自己收留斯克劳斯的决定产生了怀疑。但斯克劳斯很固执,他坚信自己的衣服会受到人们的欢迎,于是他试着将那些粗布衣服运往非洲,销给那里的劳工们。由于那种粗布价格低廉、耐磨,居然很受劳工们的欢迎,很快衣服销售一空。

  斯克劳斯又将那些粗布衣服做成适合旅行者穿的款式,因为它的沧桑感和洒脱,居然又很受旅行爱好者的欢迎。斯克劳斯又设计出了许多种款式,人们惊奇地发现,那种衣服穿在身上不但随意,还有一种很特别的风味,而且不分季节,任何年龄的人都可以穿。一时间,大家都争着穿起了斯克劳斯设计的粗布衣。如今那种衣服已风靡了全球,那就是以斯克劳斯与戴维斯为品牌的牛仔衣。

  一个人,只要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是正确的,那就大胆地去做,哪怕你的梦想只是一件粗布衣,只要坚持下去,粗布衣也可以成为漂亮的时装!

名人经受磨炼的励志小故事

  磨炼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许多名人正是因为生活多磨练,才成就了一番伟大的事业。看看下面的名人事例吧。

  亚伯拉罕·林肯

  1832年,林肯失业了,这显然使他很伤心,但他下定决心要当政治家,当州议员。糟糕的是,他竞选失败了。在一年里遭受两次打击,这对他来说无疑是痛苦的。

  接着,林肯着手自己开办企业,可一年不到,这家企业又倒闭了。在以后的17年间,他不得不为 偿还企业倒闭时所欠的债务而到处奔波,历经磨难。

  随后,林肯再一次决定参加竞选州议员,这次他成功了。他内心萌发了一丝希望。认为自己的生 活有了转机:“可能我可以成功了!”

  1835年,他订婚了。但离结婚的日子还差几个月的时候,未婚妻不幸去世。这对他精神上的打击实在太大了,他心力交瘁,数月卧床不起。1836年,他得了精神衰弱症。

  1838年,林肯觉得身体良好,于是决定竞选州议会议长,可他失败了。1843年,他又参加竞选美国国会议员,但这次仍然没有成功。

  林肯虽然一次次地尝试,但却是一次次地遭受失败:企业倒闭、情人去世,竞选败北。要是你碰 到这一切,你会不会放弃?放弃这些对你来说是重要的事情

  林肯没有放弃,他也没有说:“要是失败会怎样?”1846年,他又一次参加竞选国会议员,他又 一次参加竞选国会议员,最后终于当选了。

  两年任期很快过去了,他决定要争取连任。他认为自己作为国会议员表现是出色的,相信选民会 继续选举他。但结果很遗憾,他落选了。

  因为这次竞选他赔了一大笔钱,林肯申请当本州的土地官员。但州政府把他的申请退了回来,上面指出:“做本州的土地官员要求有卓越的才能和超常的智力,你的申请未能满足这些要求。”

  接连又是两次失败。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坚持继续努力吗?你会不会说“我失败了”

  然而,林肯没有服输。1854年,他竞选参议员,但失败了;两年后他竞选美国副总统提名,结果被对手击败;又过了两年,他再一次竞选参议员,还是失败了。

  林肯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他一直在做自己生活的主宰。1860年,他当选为美国总统。

  张海迪

  张海迪,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在《生命的追问》之前,这个奖项还从没颁发给散文作品。最近,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即将问世。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著,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

  奥斯特洛夫斯基

  命运对奥斯特洛夫斯基是残酷的:他念过三年小学,青春消逝在疾驰的战马与枪林弹雨中。16岁时,他腹部与头部严重负伤,右眼失明。20岁时,又因关节硬化而卧床不起。面对着命运的严峻挑战,他深切地感到:“在生活中没比掉队更可怕的事情了。”奥斯特洛夫斯基与命运进行了英勇的抗争:他不想躺在残废荣誉军人的功劳簿上向祖国和人民伸手,他用沸腾的精力读完了函授大学的全部课程,如饥似渴地阅读俄罗斯与世界文学名著。书籍召唤他前进,书籍陪伴他披荆斩棘。

  当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文化和文学素养达到一定水平后,他写了一本描述柯托夫斯基部队中英雄战士的中篇小说,寄给一家杂志社,却未被采用。可他并未灰心丧气,他深深地懂得:平步青云的事是少有的。人们往往只看到成功者头上的桂冠和脖子上的花环,而忽略了他们在未成功之前倍尝的痛苦、冷落,甚至歧视。因此,一些向理想高峰攀登的人,一遇到艰难险阻,就畏缩不前,一碰到冷落、歧视,就半途而废,惊呼生不逢时。奥斯特洛夫斯基忍受着病痛的折磨,默默地向认准的目标攀登。1932年,他终于完成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对此,他高兴地惊呼:“生活的大门向我敞开了!”“书就是我的战士!”站着用枪战斗,躺着用笔战斗,死后用书战斗。这就是做为一个战士和作家的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生。

  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

  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随后,使张海迪成为道德力量。 张海迪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供职在山东作家协会,从事创作和翻译。

  霍金

  斯蒂芬·威廉·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曾先后毕业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并获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在大学学习后期,开始患“肌肉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运动神经元疾病),半身不遂。他克服身患残疾的种种困难,于1965年进入剑桥大学冈维尔和凯厄斯学院任研究员。这个时期,他在研究宇宙起源问题上,创立了宇宙之始是“无限密度的一点”的著名理论。1969年起任冈维尔和凯厄斯学院科学杰出成就研究员。1972-1975年先后在剑桥大学天文研究所、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学部进行研究工作,1975-1977年任重力物理学高级讲师,1977-1979年任教授,1979年起任卢卡斯讲座数学教授。其间,1974年当选为皇家学会最年轻的会员。1974-1975年为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费尔柴尔德讲座功勋学者。1978年获世界理论物理研究的最高奖爱因斯坦奖。霍金的成名始于对黑洞的研究成果。在爱因斯坦之后融合了20世纪另一个伟大理论——量子理论,他认为,宇宙是有限的,但无法找到边际,这如同地球表面有限但无法找到边际一样;时间也是有开始的,大约始于150亿到200亿年前。1988年获沃尔夫物理学奖。

  1985年霍金丧失语言能力,表达思想唯一的工具是一台电脑声音合成器。他用仅能活动的几个手指操纵一个特制的鼠标器在电脑屏幕上选择字母、单词来造句,然后通过电脑播放声音,通常制造一个句子要5、6分钟,为了合成一个小时的录音演讲要准备10天。1988年写成科普著作《时间简史》,至1995年10月该书发行量已超过2500万册,译成几十种语言,中译本也已出版。

  著有《空间-时间的大比例结构》(1973年与人合著)、《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百年评论》(1979年与人合编)、《超空间和超重力》(1981年与人合编)、《宇宙之始》(1983年与人合编)、《时间简史》(1988年)。

  1990年与结婚25年之久的妻子简·怀尔德离婚。1995年9月16日,与他的护士伊莱恩·梅森结婚。

  华罗庚

  华罗庚。初中毕业后,华罗庚曾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读,因学费而中途退学,故一生只有初中毕业文凭。

  此后,他开始顽强自学,他用5年时间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1928年,他不幸染上伤寒病,靠妻子的照料得以挽回性命,却落下左腿残疾。20岁时,他以一篇论文轰动数学界,被清华大学请去工作。

  从1931年起,华罗庚在清华大学边工作边学习,用一年半时间学完了数学系全部课程。他自学了英、法、德文,先后在国外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1936年夏,华罗庚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进修,两年中发表了十多篇论文,引起国际数学界赞赏。1938年,华罗庚访英回国,在昆明郊外一间牛棚似的小阁楼里,他艰难地写出名著《堆垒素数论》。

  保尔 柯察金

  保尔是一个自觉的、无私的革命战士,他总是把党和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那血与火的战争年代,保尔和父兄们一起驰骋疆场,为保卫苏维埃政权,同外国武装干涉者和白匪军浴血奋战,表现了甘愿为革命事业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在那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艰难岁月中,他又以全部热情投入到和平劳动之中。虽然他曾经金戈铁马,血染疆场,但他不居功自傲,也没有考虑个人的名利地位,只想多为党和人民做点事情。党叫他修铁路,他去了;党调他当团干部,他去了,而且都是害出命来干。为了革命,他甚至可以牺牲爱情。他爱丽达,但受“牛虻”的影响,要“彻底献身于革命事业”,所以按照“牛虻”的方式来了个不告而别。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他生命的全部需要,就是能够继续为党工作。正像他所说的:“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名人故事战胜挫折

  战胜残疾的巴雷尼——坚持

  巴雷尼小时候因病成了残疾,母亲的心就像刀绞一样,但她还是强忍住自己的悲痛。她想,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鼓励和帮助,而不是妈妈的眼泪。母亲来到巴雷尼的病床前,拉着他的手说:“孩子,妈妈相信你是个有志气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双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好巴雷尼,你能够答应妈妈吗?”

  母亲的话,像铁锤一样撞击着巴雷尼的心扉,他“哇”地一声,扑到母亲怀里大哭起来。

  从那以后,妈妈只要一有空,就给巴雷尼练习走路,做体操,常常累得满头大汗。有一次妈妈得了重感冒,她想,做母亲的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尽管发着高烧,她还是下床按计划帮助巴雷尼练习走路。黄豆般的汗水从妈妈脸上淌下来,她用干毛巾擦擦,咬紧牙,硬是帮巴雷尼完成了当天的锻炼计划。

  体育锻炼弥补了由于残疾给巴雷尼带来的不便。母亲的榜样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终于经受住了命运给他的严酷打击。他刻苦学习,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大学毕业后,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于耳科神经学的研究。最后,终于登上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领奖台。

  爱迪生的故事

  1914年12月深夜,爱迪生的制造设备被一场大火严重毁坏,他损失了约100万美元和绝大部分难以用金钱来计算的工作记录。第二天早晨,他在埋葬着他多年劳动成果的灰烬旁散步。这位发明家说:“灾难有灾难的价值,我们的错误全部烧掉了,现在可以重新开始。”爱迪生的成就实在令人佩服,但更让人佩服的是他面对挫折的勇气。人生旅途,难免会有困难、坎坷抑或是沉重的打击。面对这些,你可以伤心,你可以悔恨,但重要的是不能丧失面对它的勇气,要有勇气战胜自己。

  廖昌永的故事

  廖昌永——这一响铛铛的名字,为我们中国人在世界歌唱家中搏得了地位,你可知道他原来是农民的儿子,廖昌永7岁那年,父亲病故了,这对本来就十分贫困的廖昌永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上学后,廖昌永渐渐地喜欢上了音乐,他对音乐的最初了解,来自于农村的大喇叭,每天清晨村头电线杆的喇叭里传出的歌声,如同细雨一样,滋润着他那颗热爱音乐的心。从此,廖昌永不放弃任何学习音乐的机会。虽然他也曾失败过,但音乐那优美的旋律一次次漫湿了他枯干的心灵,最终他从阴影中走出来了,成为一个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

经历挫折后成功的名人故事

  华罗庚中学毕业后,因交不起学费被迫失学。回到家乡,一面帮父亲干活,一面继续顽强地读书自学。不久,又身染伤寒,病势垂危。他在床上躺了半年,病痊愈后,却留下了终身的残疾;;;左腿的关节变形,瘸了。当时,他只有19岁,在那迷茫、困惑,近似绝望的日子里,他想起了双腿后著兵法的孙膑。

  “古人尚能身残志不残,我才只有19岁,更没理由自暴自弃,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青年华罗庚就是这样顽强地和命运抗争。白天,他拖着病腿,忍着关节剧烈的疼痛,拄着拐杖一颠一颠地干活,晚上,他油灯下自学到深夜。1930年,他的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这篇论文惊动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以后,清华大学聘请华罗庚当了助理员。

  在名家云集的清华园,华罗庚一边做助理员的工作,一边在数学系旁听,还用四年时间自学了英文、德文、法文、发表了十篇论文。他25岁时,已是蜚声国际的青年学者了。

古代文人经历磨难走向成功的事例

  磨难来的时候,她猝不及防。

  父亲英年早逝,母亲卧病在床,一个捡来的妹妹还在读初中。

  她,一个初入大学校园的南方女子,就这样与磨难不期而遇。很明显,与这场磨难较量,她根本不是一个重量级的,似乎有蚍蜉撼大树之嫌。

  没有退路,只有迎头向前。她先是为自己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把省下来的学杂费,在这所北方名校附近,为妈妈和妹妹租了一间平房,并且替妈妈抓了药。

  上学的第一天,她便开始了艰难的求职打工之路,为人做家教,在餐馆当迎宾;周末上街发广告单,平时打扫学校的卫生……她没有放过一个能挣钱的机会。

  夜深人静之时,她在灯下写日记,记录自己的生活,记下滴落在这座陌生城市的自己的泪。苦是磨难的滋味。

  一日三餐,她能精确到六元七角二分钱,那二分零头买廉价葱蒜,其他的大头则充塞姐妹饿困的胃和母亲被病痛折磨的身躯。同学见了,问她怎么那么瘦,她笑答:“减肥哩!”不相信一个在校勤工俭学扫教室的女生会减肥,所问者,都无一例外地佩服她的达观和坦然。

  这个年龄的女孩,双耳夹着精致的耳塞,Mp3里疯响着周杰伦《我的地盘》。唯有她在用自己的双手打造“我的地盘”,抵御磨难顽固的入侵。

  苦也苦过了,她终于迎来了生命的春天。

  经过她不计其数地求医问药,母亲的病痊愈了。妹妹也被她送入自己的大学所属的实验中学插班就读,而她自己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国家奖学金等多项奖励。

  磨难是一柄锋利的刀,她硬是在刀刃上开出一朵娇艳的小花来。她的日记以“走过磨难的日日夜夜”为题,在大学校园的BBS上成了热门帖子,点击率为创纪录的最高。校报和当地晚报分十期连载了这篇青春励志长文,感动,像流星雨那样飞临这个快乐得有点麻木的青春部落,传遍这座灯红酒绿的繁华大都市。

  各路记者闻风而动,一个个问题向她抛来,让见惯大世面的老记们记忆深刻的是,这个女孩的笑脸,是那种没有一丝愁绪的,一如灿烂晴空的干净的笑。

  而谁听过,那一个个寂寞困苦的午夜,泪珠滴落城市的声音?诠释这种声音的,是台湾花莲证严上人的济世之语:“磨人的,是会消耗的啊,被磨的,是会发光的啊。”她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这句话的,顿觉精神爽朗。她将这话铭刻在心,从此,有了与磨难相争的勇气和力量。

  几番风雨几番愁,磨难直把她磨得光彩照人,而那些看似高大难对付的磨难,一点一点,消耗至无形。岁月之风吹开她的日记,扉页上仍是那句动力壮语:“磨人的,是会消耗的啊,被磨的,是会发光的啊。”这是她走过磨难时最深刻的感悟,也是最想告诉天下所有朋友的话。

  韩信是汉初著名军事家。他年少时,父母双亡,家境贫寒,却刻苦读书,熟读兵法,怀安邦定国之抱负。苦于生计无着,于不得已时,在熟人家里吃口闲饭,有时也到淮水边上钓鱼换钱,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一次,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配剑,其时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你的配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自知形只影单,硬拼肯定吃亏。于是,当着许多围观人的面,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史书上称"胯下之辱"。

  韩信以项羽帐下执戟卫士的低微身份,几年内登坛拜将,屡建奇勋,终至成为左右楚汉战争的一方诸侯。这位叱咤风云的军事人物,其用兵之道,为后世兵家所推崇。

经过磨难后成功的名人事例

  在100多年前,比利时有个小木匠,名字叫阿道夫·萨克斯。他能活下来简直是个奇迹。小时候,他吞过缝衣针,误食过硫酸,被砖块砸破过头,不幸从楼上跌落过,还曾摔倒在点燃的炉火上,但这些都没能阻止他在21岁时发明一件奇特的乐器。这乐器有与单簧管类似的哨头,还有抛物线形圆锥管体,而金属圆筒竟带风琴那样的按键。

  一开始,阿道夫想把这件新乐器介绍给世界音乐权威集中的地方——巴黎音乐界,但阿道夫煞费苦心,也没有一个法国乐器商把这个比利时来的无名小辈放在眼里。法国音乐界的名流们更喜欢用自己熟悉的乐器。一晃9年过去了,阿道夫的愿望始终没有实现,他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木匠。

  机会终于来了,一位作曲家为阿道夫争取到了一个在巴黎音乐会上演出的机会,还特意为他谱写了一个曲子。就在去演出的路上,意外又一次降临,阿道夫的乐器从马车上掉下来,摔成两半儿。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阿道夫心情是如何懊恼。不过阿道夫没有打道回府,而是抱着破损的乐器登上了舞台,吹奏时他的双手一刻也不能离开乐器,否则铜管就会掉下来。正因为如此,阿道夫没法儿翻乐谱,只能凭记忆演奏。有几次,他由于紧张忘记了谱子,就干脆持续吹一个长音,直到想起谱来再继续演奏。法国观众从来没听过这样柔和优美、荡气回肠的音乐,顿时喜欢上了这种乐器。演出结束后,阿道夫一连谢了五次幕,台下仍然掌声不绝。

  这种能奏出特殊效果的乐器一下子成了巴黎音乐界的宠儿。一支乐队用这种乐器参加音乐大赛,轻而易举地夺取桂冠。法国政府也将这种乐器列为军乐队必备乐器。这种乐器是什么?就是世人皆知的萨克斯管,是用发明者的名字来命名的。萨克斯管魅力无穷,有着与任何乐器相匹敌的巨大力量。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就曾担任阿肯色州管乐队首席萨克斯管演奏员,前几年还被媒体称为“不老的萨克斯手”。

  如果把阿道夫的成功比如一件果实,那么此前的磨难和变故就是陪衬这果实的小花絮、小绿叶、小枝枝弯弯了。或许正因为有了这些磨难和变故,成功才显得如此耀眼夺目。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小学江南的古诗

磨难议论文素材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