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小学三年级期末考试日记

  今天,爸爸给我打印了几张试卷。他给我说:“女儿,把这几张试卷都做一遍”爸爸在家细心地打印语文试卷,我在细心地做英语试卷。我想:“爸爸做事这么细心、细致,我期末考试的那一天,我做试卷的时候,我也要那么细心”一上午,我为了迎接期末考试,天气这么好我一直都没出去玩。

  这时,爸爸说:“我先出去买点好吃的,你在家把这些试卷都做一遍”我和妈妈、姥姥一起出去玩了一趟,我听妈妈说赶紧回家做试卷。

  我回家做了数学试卷,我感觉做的不错。

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3年级期末考试总结

  我今年的数学考试只考了93分,我被爸爸严厉的批评了一顿,还罚我写作文,我错的全部是马虎造成的

  第一个错是我在数格子时多数了一格,被扣了1分,第二个是在算1949到2008年有多少年时我少数了一年又被扣了1分,最后一个是叫你即要算周长还要算面积的题我只把面积算出来了,周长没算扣了我5分,唉,如果我认真点就好了.

  爸爸,我下次一定考好,再相信我一次好吗?好,就一言为定,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行动:我的作业我自己先检查一遍再让妈妈检查一遍,如果妈妈检查到有错,妈妈就任意选10道题罚我,每错一道罚10道!行吗

三年级期末考试范文

  清晨,阳光明媚,同学们背着书包高高兴兴的走进校园。从一间间教室里传出同学们一阵阵朗朗的读书声。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礼。

  上课了,同学们纷纷走进教室,做好课前准备。老师来了,同学们那一双双炯炯有神的目光都盯着黑板,专心地听老师讲课。这时,教室里安静极了,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每当老师开始提问的时候,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抢着发言。同学们一会儿读书,一会儿做作业,大家多努力呀!

  丁零零,下课铃声响了,本来安静的校园,顿时沸腾起来了。同学们来到操场上做游戏,大家有的跳绳、有的打羽毛球、有的打篮球,还有的玩跑步。课间活动真是丰富多彩啊!

  期末作文二:考试前夕

  日子混得真快,一眨眼就要考试了。按平常的习俗,考试总是在星期一开始。所以,考试前两天就是学生最痛苦的时间。

  早上,天刚刚亮。如果是平常的星期六,我还会在被窝里做美梦。但是,今天一早,老妈便凶神恶煞地走进我的卧室,大喊一声:“快起床,太阳晒屁股了,快起来复习!”我睁开朦胧的双眼,向老妈脸上一望。这一望不要紧,差点没把我吓死。老妈歪着个嘴,两眼只瞪我。她和平时的妈妈相比,简直就是判若两人。我知道,如果我不听话,那会有什么下场。所以,我一咕碌穿上了衣服,走进餐厅。吃了早餐,我便开始复习。

  大概11点的时候,妈妈接了个电话后,说是要去姨妈家,把我丢在了家里。临走时,她又说了句:“复习好呀!”我听见门关的声音,便大笑了起来,心想:终于自由了!这时,还在床上睡着的老爸听见了,大声说道:“你别以为你自由了,这里还有我呢!”我像被冷水泼了一下似的,快乐感全没有了。爸爸把我叫到他房间里,让我在他的房间里复习。我犹如进了牢房,一点自由也没有了。平时老爸对我的要求就很严,今天他的严格好象翻了倍了,对我特别的严。我复习时小心翼翼,生怕被他“钻了空子”。终于,熬到了15点,快把我熬成了“阿香婆”,他才放了我,让我去电脑上打字。

  我感到非常郁闷。为什么大人们平时对我们就对待一个花瓶似的,生怕我们出了问题。但是,在这时候却都发起威了呢?我想了半天,终于明白了。大人们都希望“望子成龙”,所以……但是,这样却牺牲了我们的快乐。哎,难道没有一举两得的办法吗

三年级期末试卷分析及总结

  三年级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7月2日进行散学典礼。当同学们拿到期末试卷和评价手册时,有的为自己优异的成绩而喜悦,有的则为自己不该做错的题而丢分遗憾地垂头丧气。

  迫不及待地翻阅着我的试卷,语文:90.5分,数学:99分,英语:100分。在上次中段考试中语文和数学双双破纪录以后(成绩从未低于98分),这次语文竟然冲到最低限,看来我要冷静地仔细分析试卷。

  语文试卷:6.照样子写一写 清晰——清楚 模糊 其中模字写成米字旁—0.5分(错误)当时顺手把模糊都写成米字旁。三.阅读回答问题。3.这段话是围绕我多喜欢它呀这句话写的,这句话中最主要的一个词是喜欢。—3分(错误)正确答案:这段话是围绕我有一辆非常精致的电动小火车这句话写的,这句话最主要的词是精致。阅读时不认真,没有把这段话的中心句子找出,今后一定要加强阅读锻炼。

  数学试卷:一.填一填5.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为八千八百四十四点四

  英语试卷:如愿以偿地得到了满分100。这可是我的强项,因为每次考试都得满分。Do not be haughty. Carry on the good effort!(不要骄傲,继续努力!)

  通过这次考试吸取教训,以后要做题要仔细认真。在学习上做到扬长避短,为下次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加油!

  【评价手册】

  学习水平:

  科目

  语文

  数学

  英语

  品德

  科学

  劳技

  体育

  音乐

  第一学期

  98.5

  100

  100

  第二学期

  90.5

  99

  100

  99

  99

  96

  95

  100

  科目

  美术

  省情

  礼仪

  书法艺术

  第二学期

  100

  98

  85

  书法艺术分为硬笔和毛笔,这学期我们测试的是写毛笔字,而写毛笔字是我的薄弱环节,所以书法艺术得85分。我准备利用假期多多练习,我相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最后,祝贺我被评为“三好学生”。(这是第六次)

  真情寄语:(班主任指导性评价及赠言)

  聪明能干的你,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也是你一直能保持骄人成绩的秘密。你做事细心而又耐心,因而老师愿意把事情交给你,因为你会完成得很好。继续努力,更大的成功在向你招手!

  妈妈的话:

  当孩子垂头丧气地从考场走出的那一刻,就预感他这次考得不是很理想。妈妈,作文我感觉好难写,是平时我们没练过的习作,写自己成长经历中最难忘的一件事。我只好安慰他,我们在创作时需要灵感,可能当时你缺乏灵感。其实,我明白不是这样的,而是平时写作素材积累的少,才导致遇到新题目有不好写的感觉。希望你以后要多留意生活中的经历,多写多练多积累。妈妈相信你,一定会写出优秀的考场作文。

  作文批改按照四类划分:A类占30﹪,扣2—5分;b类占30﹪,扣6—10分;C类占30﹪,扣11—15分;D类占10﹪,扣16—30分。

三年级数学第五册期末试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口算:20%

  36+54= 300÷6= 26×3= 500×3= 1500÷5= 444÷4= 274-74= 125×8= 360+80= 0÷91= 120+6÷6= 6×5-9= 10-0÷5= 100×8+0= 1米-2分米= 420÷7×0= 80+40×2= 8×5-25÷5= 60×(18-9)= 6元2角×3=

  二、填空:15%(第7小题3分,其余每小题2分)

  1、( )÷8=14……6; 72是6的( )倍; 45的3倍是( )

  2、5时=( )分; 30毫米=( )厘米;6吨=( )千克

  3、两个周长是44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分米。

  4、一个边长是9厘米的正方形分成三个相等的长方形,这三个长方形的总和是( )厘米。

  5、□563÷8要使商是三位数,□里最大应填( ),如果要使商是四位数,□里最小应填( )。

  6、一个最大的两位数要加上( )个最大的一位数,才能得到一个最大的三位数。

  7、9324÷4商一定是四位数,对吗?为什么

  答:

  三、判断题:12%(对的打“√”,错的打“×”)

  1、任何数和1相乘都得1。( )

  2、数学课文厚8毫米( )

  3、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都有四个角,并且都是直角( )

  4、一个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有几个0。( )

  5、被除数中间有0,商中间也一定有0。( )

  6、在一道只有乘除法的算式里,要先算乘法,后算除法。( )

  四、计算:(前两小题要验算)10%(前两小题各3分,其他各2分)

  4821÷6 608×6 9006÷6 2070×3

  [文章来源于

  五、脱式计算:6%

  203÷7×9 4040÷8-26×5 (2450+934)÷8

  六、列式计算:9% 1、一个数的5倍是905,这个 数是多少

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报告

  试题评价及试卷分析报告

  单位:年级:一学科:数学分析人:时间:年月日

  一、试题评价:这套试题较好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目标体系。具有以下特点:1、内容丰富,结构宽阔本试卷是以《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同时根据整套教材的知识、能力和情感发展总体结构进行设计的。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适当考查了教学过程,能较好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2、趣味性强,贴近生活《标准》认为数学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本卷为学生提供了富有儿童情趣且有挑战性的数学探索知识,设计的情景、插图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图画的风格注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置身在一个充满情趣的数学活动中。激励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习体验。3.注重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在数学中有重要作用,它既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比如从实物图中解决问题,在购物中来解决问题。这些活动具有挑战性又有趣味性,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推理,感受了数学的思想方法,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同时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4.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培养每一道题的题目都是对学生的温馨提示:仔细读题把空填完整、耐心计算、认真思考、按要求做题、分析思考解决生活问题等。二、评卷分析:(一)等级统计(全级)参考人数A等人数A等率B等人数B等率C等人数C等率D等人数D等率3714%7%10%6%(二)各题做题情况:1、填空题该题正确率86%。好的方面及成因分析:第1、2、4、5、6、7、10题正确率较高。老师在教学中注重了100以内的数的顺序和组成教学。差的方面及成因分析:第8、9题学生对“后面的数”、“相邻的数”理解不清。2、填=该题正确率为92%。差的方面及成因分析:主要是粗心3、连线该题正确率为94%,个别学生未能理解题意。4、看图列式计算:该题准确率89%5、兑换:该题正确率75%差的方面及成因分析:钱币兑换方面的练习较少。6、计算该题正确率为82%。好的方面及成因分析:口算中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进位及退位的,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学生对计算方法都掌握得很好,计算的能力也好,正确率高。差的方面及成因分析: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做错的同学较多,主要原因是由于第一步的得数记不准确,就进行了第二步计算,老师一再强调要把第一步的得数写出来,可大部分学生没按老师要求作;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粗心,计算时将加法作减法算或减法作加法算,甚至有学生将数字看错。7、画一画:该题准确率%8、应用题:该题正确率为%。好的方面及成因分析: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了应用题的基本结构训练,基本数量的关系分析及审题习惯、解题方法的指导。差的方面及成因分析:有的同学是数字抄错,有的是方法做错,今后还要加强对题意理解的训练。第1题,忽视了隐藏的条件,没把老师去掉。第2题,一部分同学缺乏购物经验,在理解题意的时候,被“50元钱”这个信息干扰,尤其这道题是逆向思维,有一定的难度。第4题,出现了整十数减两位数,一半的同学出错。9、统计。该题正确率为87%.差的方面及成因分析:整理数据错误较多,孩子小,容易弄错。(三)取得主要成绩及分析:经过一年级的学习,绝大部分学生对检测所涉及到的知识掌握较好。特别是对这部分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到位,认识深刻,对相关的方法掌握得较好。大部分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测试亦说明他们对相关知识掌握得比较熟练。(四)存在的问题及分析:对学困生的辅导工作不力,导致这部分学困生计算和应用能力较差。以后要重点培养这部分学生的计算和应用能力。(五)改进教学措施:1、继续加强数学“双基”教学。要在知识的发生、发展、应用的过程中体现“双基”的本质,体现“双基”的内涵。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有体验数学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要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都要力争在首次教学时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2、创设生动具体的情景。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必要的生活情景,应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完整的学习任务。在情景中,“数学问题”是存在的,需要学生去发现、去提出;解决问题的条件、方法和答案也是存在的,需要学生去发现、去创造,这样的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购物的情景3、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策略的引导。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进行训练和指导,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包括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认真读题、仔细审题的习惯,使用学具的习惯等。4、教学中重视知识理解与形成过程,重视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还要面向全体,承认差别,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教师设计的提问和练习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望。另外,课堂上教师应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好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富于思考的,学生应当有更多的思考余地。学习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而教师的责任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5、要切实加强对差生的辅导,帮助他们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要分析差生的原因,确保每单元每阶段基本过关。采用多种形式、方法帮助学困生,要提倡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让每个学习好的学生都成为老师的助手。

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填空(9分)

  1.67读作,九十二写作。

  2.由7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数是。

  3.10,20,40,70。

  4.25比9多,30比46少。

  5.读数时都要从最位读起。

  二、比一比,算一算。(22分)

  73-3=47-7=26-6=

  30+4=6+50=28-8=

  60+8=46+7=41+3=

  95-30=80-30=90-20-40=

  87-3=62+7=8+16-7=

  20+20+20=

  3元4角=角6角+8角=元角

  46角=元角7元+5元=元

  三、在里填上合适的数。(6分)

  12-=713-=411-=6

  14-=816-=915-=9

  四、在○里填上或=。(9分)

  34+20○20+3453-6○54-632+4○38

  7+30○57+457-8○4446-6○40+0

  12-8○317-8○915+4○15-4

  五、把各种图形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方框里。(10分)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圆

  六、连一连。(5分)

  3角+7角1角+2分

  10角-6角5角+3角

  1元-2角2角+2角

  7分+8分10分+5分

  7分+5分6角+4角

  七、选一选。(3分)

  1.下列数中,比76大,比79小。

  A.89B.58C.77

  2.红花有89朵,黄花比红花少得多。黄花可能有。

  分享到:新浪微博腾讯微博QQ空间QQ好友人人网百度贴吧复制网址

  A.88朵B.25朵C.90朵

  3.2张1元,2张5角,5张1角共

  A.3元B.3元5角C.10元

  八、回答问题。(14分)

  1.42与9的和是多少

  2.76与7的差是多少

  3.30比69少多少

  4.98比50多多少

  个

  九、解决问题。(22分)

  1.湖边原有45条小船,划走了8条,还剩多少条小船?(3分)

  2.黄狗和花狗共有13只,黄狗有8只,花狗有几只?(3分)

  3.小明买一本书用了8元钱,她付给营业员20元,应找回多少钱?(4分)

  4.一个铅笔盒8元钱,买3个铅笔盒要多少钱?(4分)

  5.树上原来有32只鸟,刚刚飞走了6只,又飞走6只,树上现在又多少只鸟?(4分)

  6小明拿着12个气球,左手拿着7个气球,右手拿着几个气球?(4分)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以上就是由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提供的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希望您阅读愉快!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

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分析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