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李白诗必背30首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李白《送长沙陈太守》全诗翻译鉴赏

  送长沙陈太守二首

  【其一】

  长沙陈太守,逸气凌青松。

  英主赐五马,本是天池龙。

  湘水回九曲,衡山望五峰。

  荣君按节去,不及远相从。

  【其二】

  七郡长沙国,南连湘水滨。

  定王垂舞袖,地窄不回身。

  莫小二千石,当安远俗人。

  洞庭乡路远,遥羡锦衣春。

  ①湖水句:《水经注》:衡山东南二面,临映湘川。自长沙至此,江湘七百里中,有九向九背。故渔者歌曰:“帆随湘转,望衡九面”。

  ②五峰:五峰指衡山紫盖、天柱、芙蓉、石廪、祝融峰。

  湘水回九曲,衡山望五峰。

  这两句是说,湘江有九曲回转,衡山有五峰争秀。水美山秀,隐喻陈太守“逸气凌青松”的风姿。以景状人,含蓄隽永,别有韵味。

  译文:

  【其一】

  长沙陈太守,逸气飘洒如凌云的青松。

  皇上任命你为出行配五马,你真是天池飞龙。

  湘水九曲回旋,遥望衡山五峰。

  荣耀的太守信马由缰,踏着优雅的节奏而去,真想多陪你走几程。

  【其二】

  长沙古国统辖七郡,南边连接湘水滨。

  汉定王喜欢看垂袖长舞,就感觉地窄回不过身。

  莫小看太守二千石的俸禄,也能安定这远方的百姓。

  洞庭湖虽然离故乡路远了点,但是我很羡慕你有锦衣还乡之荣誉。

一年级李白诗必背30首

李白《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全诗翻译鉴赏

  【创作年代】盛唐

  【作者姓名】李白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寻幽无前期,乘兴不觉远。苍崖渺难涉,白日忽欲晚。

  未穷三四山,已历千万转。寂寂闻猿愁,行行见云收。

  高松来好月,空谷宜清秋。溪深古雪在,石断寒泉流。

  峰峦秀中天①,登眺不可尽。丹丘遥相呼,顾我忽而哂。

  遂造穷谷间②,始知静者闲。留欢达永夜③,清晓方言还。

  注释:

  ①中天,半天也。

  ②穷谷,深谷也。

  ③永夜,长夜也。

  高凤石门山:《后汉书·高凤传》:“凤,南阳叶人,后教授业于西唐山中。”此处之石门山不知确指,可能即南阳西唐山。

  原诗是一首五言古诗,乃天宝年间诗人游南阳时作。

  溪深古雪在,石断寒泉流。

  这两句是说,石门山之溪水清深,潺潺流动,激起之流花如古雪泛白;溪水从断岩绝壁之上流下,形成瀑布,颇有寒意。

  诗意:

  没有与你约定,我去寻幽去了,兴致勃勃,不觉路远。

  云崖苍苍很攀登,时间过得飞快,马上就到黄昏。

  还没有玩遍三四座山,山路弯弯,已经历千万转。

  深山寂寂只闻猿声哀愁,走着走着就见云收雾散。

  高松上挂着佼好的月亮,空空的山谷里一派清秋肃穆。

  溪壑深幽有千年积雪,崖石断裂,寒泉石上流。

  峰峦秀丽直插中天,登极顶四望,目不暇接。

  元丹丘隔山遥遥相呼,突然朝我大笑起来。

  只有造访了这幽幽的山谷,才知道什么叫静者安闲。

  整夜都非常欢乐,直到拂晓才告别回家。

李白《观放白鹰》全诗翻译

  观放白鹰二首

  【其一】

  八月边风高,胡鹰白锦毛。

  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

  【其二】

  寒冬十二月,苍鹰八九毛。

  寄言燕雀莫相啅,自有云霄万里高。

  注释:

  ⑴鹰一岁色黄,二岁色变次赤,三岁而色始苍矣,故谓之苍鹰。八九毛者,是始获之鹰,剪其劲翮,令不能远举扬去。

  ⑵啅,众口貌,太白借用作嘲诮意。

  参考译文:

  其一:

  八月的北疆,风高气爽,北疆的老鹰全身是洁白如锦的羽毛。

  单独飞行的时候就像一片巨大的雪花飘,可是它却可以明察百里以外的毫毛。

  其二:

  在寒冷的十二月份,刚刚被捕的老鹰被猎人剪掉了强劲的羽毛。

  一群小燕子小麻雀却在那里噪聒:落毛的老鹰不如雀!哈哈!

  老鹰说:你们别高兴太早,我迟早还要飞上万里云霄。

  评析:

  第一首:秋风正劲的时候,白鹰高飞。诗人很喜欢白色,于是就非常突出鹰之白。“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就是反衬鹰之白的。百世纯洁的色泽,李白就像是纯洁的白鹰,孤飞在太空,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一片洁白。

李白《醉后赠王历阳》全诗翻译鉴赏

  书秃千兔毫,诗裁两牛腰。

  笔踪起龙虎,舞袖拂云霄。

  双歌二胡姬,更奏远清朝。

  举酒挑朔雪,从君不相饶。

  译文:

  练书法,你写秃千支兔毫笔,学作诗,你的诗卷粗如两只牛的腰。

  笔下风雷骤起如龙虎跳跃,舞袖高拂云霄。

  二个胡姬高歌二重唱,从夜晚唱到清晨。

  朔雪中举杯劝酒挑战,你喝多少,我就喝多少。

  ①兔毫:毛笔。

  ②牛腰:牛的腰部。喻诗文数量之大。

  书秃千兔毫,诗裁两牛腰。

  这两句是说,王历阳写字,磨秃了千枝兔毫毛笔;诗作数量很大,卷起来,足有两牛腰那样粗。“千兔毫”、“两牛腰”均言其多,直率而且逼真。

李白的诗有哪些是

  《望庐山瀑布》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两首诗,一为五言古诗,一为七言绝句。

  《早发白帝城》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是唐代诗人李白在乾元二年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

  《赠汪伦》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是唐代诗人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

  《送孟浩然之广陵》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夜宿山寺》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独坐敬亭山》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把酒问月》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春思》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关山月》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李白的诗有哪些?

  1、《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3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3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静夜思》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5、《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6、《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7、《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8、《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9、《长干行》

  妾发初复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鸣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3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10、《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11、《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2、《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13、《长相思》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14、《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3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5、《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6、《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3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描写瀑布的诗

  望庐山瀑布其一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其二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李白腾云原诗

  千年前诗人李白早有预言马航失联——《腾云》

  《腾云》

  唐.李白

  马腾驾祥云,

  航行阔海郡。

  失于蓬莱阁,

  踪迹无处寻。

  把首字连起来就是“马航失踪"

  小编提示:亲们请注意,此乃网传,未经文学家证实!不过,这位“有才”的网友已被不少网民责备,此只不过是一些居心叵测的人想要在社交网站上博得关注而用李白来做幌子罢了。随后本人查询李白公开诗大全,并没有发现这首诗。

  更多热门搜索的文章推荐:

  1、李白念家诗

  2、李白赏雪杂感

  3、赏雪杂感 李白

  4、谈爱李白原文

  5、李白《行路难·其一》诗意赏析

  6、李白《春思》诗词鉴赏

李白的诗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小学李白的诗有哪些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的山水诗赏析:

  一、李白与山水诗之间的关系

  李白是中国山水李白中的另类,李白有一种世外高人的气势和极富张力的生命力,非常飘逸和洒脱,这种个性的因素使得李白的山水诗在表现手法上似乎没有了固定的形式和规律,这就使我们很难把握李白山水诗的风格和意境。但就像看梵高的画一看就是梵高的画,李白的山水诗一看便是李白的山水诗。实际上,李白才是真正主宰着山水诗的形式和规律的。李白写的不是山水的细节,而是山水的气势,用他的话来讲就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的气势,这也是写他本人的气势,正是他本人的气势推动着他写山水的气势,只有他桀骜放纵的个性才能把山水固有的气势从山水中张扬出来,张扬山水的气势就是张扬李白自己的个性和生命力,即是把他自己的个性和生命力扩张到山水中,他的生命力是无限扩张的,给人的感觉不是山水感染了他,而是他感染了大唐的山水。

  二、李白山水诗的漫游

  唐开元盛世的青年李白,爱好辞赋、剑术和豪饮,博览道家、诸子百家奇书和纵横术,受到奇而不正的教化,思想上神游和狂想,养成一种傲岸不桀、放逸不群的游侠精神,这注定了他一生不走科试正途,而要走隐士兼侠士而成名士的独特之路。李白是不属于世俗世界的,他是属于酒的和山水的神仙世界。唐玄宗爱慕酒仙李白的才华,给其高官金帛,可李白不受,其“志在青山”,只要美酒和山水的流连,以至于唐玄宗赐其金牌“逢坊吃酒,遇库支钱”,被传为千古佳话。李白杜甫有一首诗赞酒仙李白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自称:“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他的一生大半岁月是在隐逸漫游中度过的。李白漫游名山大川,寄清风明月,留下许多含而不露、意境深远的山水诗的名篇。李白的一生游历范围很广,入蜀中,留下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千古佳句;出三峡,留下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空谷绝响;南行江浙,留下了“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长河画影;上庐山,留下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磅礴画卷;东至齐鲁,留下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返”的苍凉景色;西游华山,留下了“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的雄奇篇章。

  三、李白山水诗的独特风格

  1.李白的山水诗明朗清新,意境开阔。

  李白生活在唐王朝由强胜走向衰落的时期,热烈地追求光明理想和自由解放,蔑视封建礼法和朝廷权贵,不肯“摧眉折腰”去俯就黑暗势力,因而遭到朝廷的冷遇和打击。残酷的社会现实,使他愤世嫉俗,“一声好入名山游”,足迹遍及蜀中、黄河、江淮、浙江流域的名山大川,到处寻访名山胜水,以“此行不为鲈鱼,自爱名山入剡中”的激情,和“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的气概,揭露黑暗,鞭挞时弊,写下了奇彩纷呈的山水诗作,千姿百态地刻画了祖国雄奇秀丽的山水风光,表现了李白对美好景物的热烈向往之情。在李白这些千古传诵的山水名篇中,“明朗清新,意境开阔”,是其显著特点之一。例如: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清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这首诗是李白青少年时代的作品。在李白笔下,蜀中的戴天山,山奇水秀,淙淙的溪水、带露的桃花、林中的麋鹿、亭亭的野竹,还有那碧峰泻下的飞泉,色彩明丽,境界幽深如同一幅引人入胜的山水图,有谢灵运、谢清新秀丽的风味和王维、孟浩然简淡清幽的情趣。

  古人环溪说:“李白长于才,故以篇见功。”这一评论,精辟地指出了李白在创作上,与晋宋李白“比较呆板而且追求摹景的逼真,讲究练字,练散句,缺少整体美”的创作有着根本的区别,从而也充分证明了李白山水诗在接受前人的艺术滋养的同时,又发展了诗歌艺术传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它如,《秋登宣城谢眺北楼》:“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的秋景;《鹦鹉洲》:“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的花木;《望天门山》:“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楚江;《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山月,以及写江上风光和泛舟愉悦的《荆门浮舟望蜀江》;写洞庭湖开阔明净、意境极美的《陪族叔形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以峨眉山月贯穿全篇,有映带生辉之妙的《峨眉山月歌》,等等,无不以新奇而隽永的笔触,绘声绘色地描画出壮美的山光水色,给人以明朗清新、境界开阔的特殊感受。

  2.李白的山水诗情景交融,韵味悠长。

  李白在山水诗的创作中,最擅长于以情写景,以景抒情。在艺术表现上,李白时常只选择自然景物中最富特征,自己感受最深的某些方面加以突出的描绘,在具有浓郁的主观色彩的氛围中,蕴涵了无穷的韵味,故而较之晋宋李白的“情、景、理”三段式的风格情调更胜一筹,作品意向高远,感情更为真挚。除上一部分已举作品兼具这一特点之外,还有更多的山水诗篇可以作为这一方面的例证。例如: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春,是现在公认的古代山水诗中最优秀的篇章。当时作者因永王案被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中途遇赦,惊喜交加,当即从白帝城放舟东下江陵。李白那历尽艰险而遇赦的喜悦心境,久别亲友而归心似箭的急切念情,以及得以解脱之后的兴高采烈的神态,无不在空谷传响、夹岸秀丽的山峡风光之中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全诗气势豪爽,情景交融,精妙至极。又如:

  夜宿山寺

  夜宿峰顶寺,举手扪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从诗的语句看,李白只是写了山中的一座小寺院,但仔细咀嚼,山寺的静穆,环境的净谧,以及超脱凡世喧嚣的佳境,都给人以充分想象的余地。味外之旨,正是作者抒发的厌弃世俗,向往自由的情怀。

  李白有的诗,虽通篇不以写景为主,但以一二写景语而显得情景交融,韵味悠长。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抓住孤舟远影没入水天之际的动人景色,造就一种高远无穷的意象,表现出对故人的无限神往;《夜泊牛渚怀古》:“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李白仅以一二写景之语,即穷形尽相地描状了景物,真切地显示出了自然景物的特征,深沉而含蓄地表达了李白的真挚感情,“它们都给人们以美好的艺术享受,对于山水风景诗的发展有所贡献”。

  3.李白的山水诗形象雄伟,气势磅礴。

  在李白咏叹山水的佳篇美什中,《望庐山瀑布》、《横江词》、《蜀道难》、《鸣皋歌送岑征君》、《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梦游天姥吟留别》、《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等一类缘江山之助,表现大自然宏伟壮丽,抒发自己逸思豪情的作品最具特色。

  例如《望庐山瀑布》,李白通过对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的神奇英姿,以及“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飞动气势,用夸张比喻,逸想遄飞,境界不断升华,形象地勾画了庐山瀑布的壮观,创造了无比壮阔的艺术形象。

  又如曾为贺知章大为赞赏的《蜀道难》,更为这一方面的杰作。李白以变化莫测的笔法,通过从古到今,从总体到局部,从山路到行人,以及环境气氛的悲凉、政治局势的险恶等多方面的描写,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的艰险,展现出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全诗色泽光怪陆离,结构回旋往复,节奏鲜明而富于变化,充分显示出积极浪漫主义的特色。故而唐人殷潘称之为“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也”。

  李白的《蜀道难》,使历代描写蜀道艰难的诗篇相形见绌,黯然失色。虽然诗歌竭力描绘的是蜀道的艰难险阻,但人们读后并不感到情绪低沉,反而为诗中夸张的描写和雄健奔放的气势所激动,感受到一种崇高雄壮的美。

  以上一类山水诗是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中创作的结晶。它们形象雄伟,气势磅礴,寄托了李白开阔的胸襟和豪迈的气魄,表现了向往雄伟不凡事物的精神风貌,具有一股积极向上的激情。就中国山水诗发展而言,唐宋两代是山水诗成熟和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在李白之前,具有浪漫气质,创作上显现出“气势雄伟,劲健有力”特点的李白有王维、高适、岑参,后有韩愈、刘禹锡、苏轼,但其作品的山水形象和所表现出的气势,都不及《蜀道难》等杰作。就是金人元好问、明代高启和清代袁枚的山水诗,也不能与之比肩。倪其心撰文指出:“道家的自然思想使李白对人生抱有一种朴素的唯物观点,认为人的生死荣辱如同万物。‘兴歇皆自然’。这就使他的山水诗形象不仅表现自我形象,而且融化为自我形象,使山水形象具有理想化、狂想化和个性化的突出特点。”这就是李白在山水诗创作上超过前人,启迪后来的功力所在。

  综上所述,李白热爱大自然。他曾经以豪迈的胸怀、奔放的激情,将祖国壮丽秀美的河山描摩笔端,融铸清辞。他写月、写山、写水,明朗清新,境界开阔;李白将自己对自由,对光明的渴望与追求,化入了山水诗作之中,情景交融,韵味悠长;李白壮绘直落九天的瀑布,以及奔腾咆哮的黄河和崎岖险阻的蜀道,并给予了汪洋恣肆的描绘,再现了大自然的雄伟形象,从而产生了气势磅礴、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简言之,李白的山水诗,以卓然独具的艺术风采和强烈的时代精神,达到了审美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李白屹立于浪漫主义的艺术巅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奠定了李白在中国山水诗文学发展史上“奇峰突起,意境独辟”的特殊地位。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李白最浪漫唯美的诗

保护大自然的建议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