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不平凡的事例素材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不平凡的平凡人

  殷雪梅舍己为人,面对死神临危不惧,大义凛然,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用牺牲将危机变成了学生至上的高尚情怀,这便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却再也不普通。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从古至今,中华民族一直是一个崇尚道德的民族。然而在我们身边也涌现出了许多道德人物,殷雪梅就是其中一位。

  殷雪梅是江苏省常州某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一次她所在的学校组织学生看电影,于是殷雪梅就带领着她的学生来到了川流不息的马路上,小心翼翼地在呼啸而过的车辆中穿行。就在这时,一辆车子向殷雪梅的学生驶来,情急之下,她飞快地跑过去推开那六名学生,自己却被撞出了百米之外。事后,她被同事送到了医院,因抢救无效死亡。这个事件一时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焦点。有些人对殷雪梅的做法表示难以理解,但更多人在为她深感惋惜的同时肃然起敬。

  而当我听说此事,脑海中立刻出现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有人为救掉江女子失去了双腿;有人为帮助他人愿意死后捐出自己的完好器官;有人为给孩子更好的教育不顾亲朋好友的反对,毅然前往山区支教……这些人虽然平凡,却拥有高尚的品质。殷雪梅舍己为人,面对死神临危不惧,大义凛然,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用牺牲将危机变成了学生至上的高尚情怀,这便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却再也不普通。我的身边永远不缺少这样品德高尚的人,他们的一言一行深深感染着我,使我决心要好好学习,做一个拥有不平凡品质的平凡人!

小人物不平凡的事例素材

平凡人的不平凡人生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雷锋叔叔拥有着乐于助人的品质与精神,他的这种品质与精神是永不失光芒的璀璨明珠!

  雷锋,相信大家对这名字并不陌生吧!没错,助人为乐是雷锋叔叔的标志。也许,雷锋叔叔离我们很远!但他的那种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他的那种精神永远不会失去光彩!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我这样说,相信大家也不会认为雷锋有多么值得我们学习,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两个关于雷锋的故事吧!

  雷锋参加完人代会回到连里就担任了二排四班班长,在他的带领下,四班成了“四好班“,雷锋也成了全连的四好班长。一天傍晚,天下起大雨,雷锋见公路上一位妇女怀里抱着小孩,手里还拉着小孩,身上还背着包袱,在哗哗的大雨中一步一滑地走着,雷锋忙上前一打听,才知道这位大嫂从外地探亲归来,要去十几里外的樟子沟去,她着急地说:“同志啊,今天雨都把我浇迷糊了,这还有孩子,我哭也哭不到家啊!”雷锋把雨衣披在大嫂身上,抱起那个大一点的孩子冒雨朝樟子沟走去,宁可自己淋得透湿,一直走了两个多小时,才把她们母子送到家。

  19xx年8月15日上午八点多,细雨绵绵,雷锋和乔安山驾车从工地回到驻地。他们把车开进连队车场后,发现车身上溅了许多泥水,便立即让乔安山发动车到空地去洗车。

  经过营房前一段比较窄的过道,为安全起见,雷锋站在过道边上,扬着手臂指挥小乔倒车转弯,突然,汽车左后轮滑进了路边水沟,车身猛一摇晃,骤然碰倒了一根平常晒衣服被子用的方木杆子,雷锋不幸被倒下来的方林杆子砸在头部,当场扑倒在地,昏过去……。战友们立刻把他送到医院,但由于颅骨损伤,导致脑机能障碍,这个夜晚,变成了泪的海洋!雷锋这个党的好儿子,在他22的时候,便离开了人世……

  雷锋,这个光辉的名字,在我们的心中闪烁着不灭的光辉。他把自己旺盛的青春全部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他的高尚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必将在我们青少年一代身上不断发扬光大,他那不可磨灭的美好形象,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我要先雷锋叔叔一样,做一不自以为是、不骄傲永远坚强、永远不生锈的螺丝钉!

凡人不凡

  生活中有许多平凡的人和平凡的事,从小小的环卫工人,到国家总理周恩来;从古代多才多艺的范仲淹,到今天身残志坚的张海迪……在这些人身上发生的许多平凡的事,却体现出他们不凡的精神。我曾经遇到过一个人,他很普通,甚至说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人,却用他那不凡的精神,告诉人们他的不凡……

  国庆七天长假,我们全家一起去观看鄂尔多斯动物园内精彩的杂技表演。早上九点,动物园刚开门就已经是人山人海了。我们边走边看,来到了杂技馆,刚好赶上一场表演开始,我们挑了几个靠前的座位开始欣赏表演。场内座无虚席,精彩的表演使台下的观众们情绪高涨,激动不已,同时为每一个节目鼓掌喝彩。滑稽的小丑逗得人们开怀大笑;优美的吊环舞蹈使人发出声声赞叹;凶猛的狮子在驯兽师的指挥下完成许多不可思议的动作……

  “女士们,先生们,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观看今天的压轴戏——空中飞人。”听着主持人的介绍,伴随着紧张而又富有节奏感的音乐,令我最期待的空中飞人开始了。所有人都怀着紧张又激动的心情观看着这场惊人的表演。演员们从高台上纵身一跃,在空中进行了一个旋风般的转体,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随后柔软而又自然地舒展开肢体。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演员们就像荡秋千一般飞到了另一边,做出各种令人惊羡的动作。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有的人甚至站起身来高声呼喊着。

  “现在让我们观看本场的压轴戏——飞速旋转。”一位十五六岁、身穿黑色紧身衣的男孩出场了。他站在台子的最高处,调整着自己的呼吸,随后轻轻一蹬,在空中进行了多次体转。如此一来,少年便很难找到方向,在他转过身的刹那间,他错过了恰当的时机,失手了,直直地向地面摔去。观众们一阵惊呼,这意想不到的失误,把我吓得心脏都快跳出来了。还好他掉在了柔软的蹦床上。台下一片喧哗,人们议论着,“这是怎么回事,吓死我了!”“他是不是新来的?”我想他一定不会再上去了。然而台上并没有慌乱,他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而后再一次站上了高台。

  这是怎样勇敢的精神!面对观众们的质疑,再次站上高台,他坚持不懈,迎难而上。这种不轻易放弃,勇于拼搏的精神,何尝不值得我们学习?音乐再次响起,紧张不安的观众们屏着气,目不转睛地盯着少年……眼看手就要抓住了,然而又一次失利,台下又一阵骚动。少年再一次站上了高台。音乐第三次响起,场子里静得没有一丝声息,有一些女观众,索性用手捂住了眼睛。又是一次空中体转,少年轻轻的摆动身体,伸出手,终于抓住了,他像箭一样冲向另一边。他成功了,全场观众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发出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杂技团中的这名年龄与我相仿的小男孩,他是多么的平凡。也许这种失误每天都会发生好几次,但他从没放弃,他的勇气,他的坚持,注定他不会在艰难曲折的人生和艺术道路上退却,这就是他的不凡。

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事例

  刘玉华,敖汉旗四家子镇林家地村一名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她结婚25年来,面对多灾多难的家庭,不气馁、不退却,凭着勤劳的双手、聪明的智慧和不服输的性格,闯出了一条致富路,营造了一个苦尽甘来、充满温馨滋润的和谐之家。

  1982年,豆蔻年华的刘玉华怀着对婚姻、对未来家庭生活的美好憧憬,与丈夫相识、相爱,挽手步入婚姻的殿堂。婚后,可爱的儿女呱呱坠地,小家平添了无限的欢乐。年轻有为、才华横溢的丈夫在小学任教,继而荣升为校长。心满意足的刘玉华乐此不疲地毅然挑起了经营农活、操持家务、照顾老人、教育子女的重担。那年月,人们衡量好日子有个标准,说外头有挣工资的,家中有粮食收入,钱、粮、肉、蛋皆自给有余,衣食无忧。这个三世同堂、六口之家的小日子幸福、和谐,其乐融融,令人羡慕。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2年7月,儿子孙铁鑫突然全身无力并持续高烧不退,经医院诊断,被确诊为白血病。突如其来的变故对这个平静的家庭来说不啻于晴天霹雳,刘玉华和丈夫开始了漫漫的求医救子之路。

  自古就有“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之说,在儿子生病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婆婆突然患脑血栓,生活不能自理。一连串的不幸降落到这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频频的打击令家中的顶梁柱刘玉华喘不过气来。但性格刚毅的她并没有被困难吓倒,她和丈夫花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又四处借钱给婆婆、儿子求医问药。她坚信,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能放弃治疗的机会。然而,治病花钱绝非小事,丈夫的小教工资与她的院里院外有限的收入,面对巨额开销已是不堪负重,亲戚朋友那里该借的都借了,病人不能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丈夫也一筹莫展了。

  刘玉华冥思苦想,多方寻找门路,综合各方面的信息,一个大胆的生产计划在她心中酝酿成熟,终于有一天她向丈夫和盘托出了自己的想法———搞乳牛繁育养殖。一介书生的丈夫没有更好的主意,惊讶之余表示赞同。刘玉华认真考察了市场,经纪人介绍说,购买一头揣犊乳牛大约需2000元钱,饲养几个月就可以繁殖,一头乳牛可增收1000元。她找到当时林家地乡的妇联主席周秀平,请她帮助协调养牛贷款,周主席也正为刘玉华的窘境而焦急,立即领她来到信用社,自己担保借出1万元贷款交给刘玉华搞养殖。有了资金支持,刘玉华一边托亲戚从外地购进5头乳牛,一边找人盖牛舍,丈夫也是起早贪晚帮她一把。

  既要照顾病人,还要发展生产,那三年可真是苦了刘玉华。衣无锦,食无肉,精打细算省下钱给老人、孩子治病。劳神受累,她明显地憔悴了。养殖乳牛需要技术,只有小学文化的刘玉华又重新拿起了书本,白天下地干活,晚上灯下学习,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向丈夫和孩子们请教,潜心学习养牛知识,她还经常参加乡妇联举办的养殖技术培训班。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刘玉华的精心饲养下,5头乳牛增收5000余元,见到效益的她干得更起劲了。她逐步扩大养殖规模,到2005年,养牛数量增至16头,收入达到1.6万元。

  有了钱,她积极给儿子、婆婆治病。循序渐进的治疗方案效果明显,刘玉华的赤诚真心感动了上帝,一老一小的病情日渐好转,小日子也一天天好了起来。由于治疗及时,半年后,儿子奇迹般地康复了,婆婆的病情也稳定了,一家人尽享天伦之乐。令刘玉华遗憾的是,婆婆因年事已高于今年春季辞世,但老人家是带着满足和微笑走的。

  走出困境的刘玉华没有满足现状,2005年下半年,她又瞄准了养猪市场,搞起了产业化养猪项目,年出栏育肥猪100余口,仅养猪一项,年收入近3万余元。今年生猪市场价格持续看好,人们都夸她有眼力,今年刘玉华的收入肯定要超过上年。

  勤劳能干、孝老爱亲的刘玉华,乡邻们称赞她,组织上奖励她。2006年、2007年她连续两年被乡镇妇联评为“双学双比”女能手,被乡妇联评为“敬老好儿女”。效益、荣誉双丰收的刘玉华,没有忘记那些曾帮助过她的亲戚朋友,更没有忘记那些情同手足的姐妹们,她把几年来积累的养殖技术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了大家,在乡镇妇联的帮助下,她还牵头组建了全村第一个妇女互助养猪小组,姐妹们经常在一起探讨科学饲养方法、防疫知识和市场行情等等。刘玉华直面困难、永不服输的精神深深地激励着姐妹们,她敢想敢干、勇于致富的行动时时鞭策着姐妹们,她孝敬老人、呵护子女的真情感染了姐妹们,她们互相学习、发展产业、科学致富蔚然成风。在刘玉华的带领下,姐妹们一路欢歌,向富裕、和谐的新农村携手迈进!

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事

  我最尊敬的人,不是在舞台上光芒四射的明星,也不是被万众人谢幕不已的“大富翁”,而是在我们身边最平凡却不平凡的人。

  他们默默地奉献,却被人们忽视。他们拯救了无数个生命,却不计自己付出的代价。他们始终坚守自己的岗位,从不退缩,从不畏惧,他们认为,这是自己应尽的责任。

  他们就是在为人们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医生。

  这是一个神圣,又无比危险的职位。他们接近病人,及有可能使自己也患上同样的病,可他们却铤而可险,用自己的生命打赌,只为病人能够恢复健康。

  从获新生的病人的家属,往往会为亲人团聚而感到欣喜若狂。但是,他们常常会忽略这群把亲人从生死边缘拉回来的医生。尽管如此,这群“白衣天使”却从不计较这些,他们同样为病人的康复感到高兴。

  死有重于泰山,也有轻与鸿毛,医生们就是把自己的生命看成为微不足道的。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品质才显得无比高尚。

  “天使”,不仅仅是外表美丽的,更重要的是他们那种超凡的品质。医生们不愧于“天使”的称号。

  这就是我崇拜的人,在他们平凡生命中,拥有不平凡的人生!

平凡人的不平凡之处

  蛟龙号圆满完成任务的背后,少不了刘军们的默默付出;和谐有序的宿舍氛围背后,离不开徐阿姨的尽职奉献。他们都是普通人,却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事迹。

  平凡的人不是那些随波逐流,荒度一生的人;而是那些甘于奉献,勤勤恳恳的人。他们隐藏在聚光灯外不起眼的角落,却为社会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实现个人价值。

  徐阿姨之所以能被学生们请愿留下,是因为她身上细致入微,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或许她不必记下所有学生的姓名班级,只需要管理宿舍的日常事务。如果没有她对学生们的细致关怀,或许她只是平常的宿管阿姨。正是她身上不甘于平凡,尽责奉献的精神品质,让她能被学生记住。

  蛟龙号圆满完成出海任务的背后,是一群像刘军那样的幕后英雄。轮机长刘军为了能够完成任务,对蛟龙号的性能,状况深入了解。在日常维护中用保姆式的工作态度检查蛟龙号上的每一个零件。除了刘军,背后的工作人员,凭着对失败零容忍的

  工匠精神,打造出闻名中外的蛟龙号,为人类深海探测事业做出自己不平凡的贡献。

  中国正处于高速腾飞的新时代,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窗口。美好的社会不仅需要有“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英雄人物,更需要有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自己不平凡贡献的人。个人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提供的背景和条件,社会价值的实现也离不开每个平凡人的贡献。要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更需要有身处平凡岗位却不甘于平凡的奉献精神。推动社会发展的时代洪流,离不开涓涓细流的汇入。为社会做出不平凡的贡献不仅仅要有尽职奉献的精神,还有心系社会国家,人类发展前途命运的社会担当。融入社会发展的时代潮流,胸怀鸿鹄之志。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发挥自己不平凡的才能。

  这两则新闻的背后,我们收获的不只是徐阿姨的人文关怀,刘军们的恪尽职守,尽职奉献的感动。还有对每个普通人的价值肯定,对平凡人身上不平凡之处的挖掘。

普通人的不平凡事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自己喜欢或者崇拜的人,我也不例外。而我崇拜的是一个普通,但却无时不在弘扬雷锋精神,默默奉献的“活雷锋”——胡世明。

  胡世明伯伯是戚墅堰工房区里的普通百姓,他经常办免费展览,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们几个小记者慕名前去参观。

  胡伯伯家在5楼,楼梯上铺起了红地毯,每层楼都有不同时期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照片、书法或者妙语,如:毛泽东亲自提笔写的:“向雷锋同志学习!”邓小平、胡锦涛等领袖照片。

  进了胡伯伯家,我们不由得大吃一惊!桌上摆了叔叔多年收集的纪念品,有雷锋时代的小汽车玩具,有车速如飞般的“和谐号”火车,有刻有雷锋精神在身边的葫芦和草帽,有雷锋图像的乱针绣,还有有雷锋头像的衣服等等,数不胜数。胡叔叔告诉我们40多年来,他共收集了数百个品种、1万余件“雷锋藏品”,他还骑着一辆命名为“龙城雷锋车”的自行车,骑遍大江南北,宣传雷锋精神,收集雷锋纪念品,用手中的相机,拍下有关学雷锋的事迹,做成资料片,自己也以雷锋为榜样,做了不少好事。

  在采访活动中我们得知胡世明叔叔已经入党20多年了,这些纪念品和摆设的物件都是他长久收集的,他声称自己一生做的最有意义的事就是2008年在常州博物馆办的展览《雷锋精神永恒》和现在在家里的展览,他办这些是为让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像雷锋那样无私为人民服务。他说这也是他献给建党九十周年的礼物。

  他,一个平平凡凡的市民,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他虽然皮肤黑,可他的事迹却显得他如此纯洁,他也不愧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平凡的人 不平凡的事

  星期天,我和妈妈去买菜。一到菜市场,哟,人可真多,门口那堆人围着在做什么?我拉着妈妈赶紧挤过去。只见一个个子高高的伯伯,样子很憨厚,很老实,手里拿着好几个用竹子编的篮子,在大声叫着:“提倡使用菜篮子,告别塑料袋。”还一边把篮子分给看热闹的人,我冲到前面,也拿到了一个。离开菜场时,我还看见那位伯伯在那里宣传和环保有关的知识。

  回家的路上,我疑惑不解地问妈妈:“他是谁?篮子哪来的?为什么要这样做?”妈妈告诉我说:“他就是我们永嘉有名的民间环保人士陈飞,为了环保事业,做了许多事。我们拿到的这个篮子,还是他自己掏钱买的呢?”我缠着妈妈给我说陈飞伯伯的其他事,但妈妈也说不清楚,只说他家乡的村子是远近有名的环保村。我一听,更向往了,决心回家让爸爸带我去那里看看。爸爸听了我的恳求,说:“环保是每个人的事,你这小学生应该接受教育,带你去。”我蹦起来老高,连说“老爸真好。”其实,我不仅仅是为了了解陈飞伯伯的事,林老师布置的综合实践内容要我们了解家乡的环境保护情况,我正愁着,不知怎么下手,这下好了,有戏了。

  下午,我们就出发了。行了大约三四十分钟的路程,就到了陈飞伯伯的家乡渠口了,环保村果然名不虚传,又干净又整洁,地上不见一张小纸片。我们一路打听,村民一听是陈飞伯伯的事,就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

  原来小时候的他,喜欢在清澈见底的楠溪江游泳。而如今,还是这条江,水却没有以前清冽,沙滩上到处是塑料袋,特别是洪水过后,袋子挂在树枝上,五颜六色,像一面面旗帜,给美丽的楠溪江带来了丑的一面。陈飞伯伯下定决心要去改变这种现象。每天早上天刚蒙蒙亮,他就已在村子里四处转了,看到地上有塑料袋,就把它捡起来;看到村民买菜提着的一个个袋子,就上前宣传白色污染的害处。

  渐渐地,发现菜场里装菜的塑料袋是白色污染的罪魁祸首,于是他掏出自己的钱买了一批竹编的菜篮子,在村子里免费赠送。村民拿到不用钱的篮子,却在背地里说:“这陈飞真傻!拿自己的钱去买篮子。”但陈飞一次次的宣传,呼吁大家“告别塑料袋,重提菜篮子。”正是他的“傻”和“痴”,最终感动了村民,家家自觉地使用菜篮子,尽量不用塑料袋,也不乱扔垃圾。现在,他们村子是方圆附近有名的环保村。

  陈飞的足迹越走越远,他不满足自己的小村子,无论走在哪里,他都时刻不忘环保事业。他现在已是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他要发动所有的人都来关注环保事业,让老百姓发自内心的接受环保意识,环境保护从小事做起。

  虽然,我没有亲自采访到陈飞叔叔,但他的形象、他的精神已深深地烙在我心中。我下决心:我也要为环境保护尽我的力,在同学们当中宣传环保,做一个像陈飞叔叔那样的环保卫士。

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事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平凡的人,但他们做出了许多不平凡的事。

  他没有警察的威风,没有伟人的风度,也没有歌手的名气、气度非凡。他就是一个很平凡的老大爷——小区中的清扫员。

  我们小区中的这位老大爷,姓张,大家都叫他“张大爷”。张大爷有一头黑白相间的头发,两鬓斑白,六十岁。张大爷有一副和蔼亲切的面孔,慈祥的笑容。刘大爷身高一米六五,不是很高。

  张大爷在小区中同时担任这两项任务:晚上当警卫,白天清扫街道。他的任务很重,每天起早贪黑。张大爷就住在警卫室里。屋内很简陋:一张桌子,一张床,还有锅具这几样简陋的生活工具。每当妈妈早晨七点送我上学时,张大爷早已在自己的岗位上忙起来,清扫垃圾;爸爸晚上十点多回家后,说:“张大爷还在岗位上;没休息,真是爱岗敬业的好老汉!”

  有一天,张大爷的几句话,让我更加喜欢张大爷。

  这天,我和“曹大头”(曹申奥)去康华的小广场滑滑板,刚走近门口,张大爷出来,说:“小子,出去玩呀!”“嗯!”我回答,张大爷又说:“过马路时走斑马线,小心点,安全第一。”听后,我便出发了。张大爷的几句普通的话,让我心中涌出一股暖流。

  还有一次,我和妈妈出去买菜。这天,天阴沉沉地,乌云密布,天边偶尔划过一道闪电,偶尔传出可怕地轰轰声,令人毛骨悚然。我和妈妈心想:只要我们快点买菜,雨应该不会下大。我和妈妈狂奔起来,买好菜后出来的情景让我们大吃一惊,简直就是倾盆大雨,像泼,像倒。我心想:怎么办!怎么办!我们又没带伞,现在只有一个办法——顶着菜,跑!我与妈妈又飞奔起来,跨过水坑,跳过小水洼,终于回到了小区门口。这时,张大爷看到我们,急忙打上伞出来迎接我们。我们在警卫室里烤着火炉,张大爷给我们擦脸。张大爷举起伞对我俩说:“走,我把你俩送回去!”打着伞的张大爷半个身子在淋雨,清瘦的脸上淌这雨水,我看后,心里很过意不去,张大爷把我们送回家后,一步步又打着伞回岗位去了。

  看着他那苍老的身影渐渐在雨中消失,我心想:真是一位好大爷。是啊,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人,做出了不平凡的事!张大爷一心只想着服务大家,不求回报有多少,真是一个好党员!

不平凡的小人物

  他们的生活并不富裕,可他们依然愿意依靠自己的双手获得自己所需的财富,生活可以艰辛,但却不能没有尊严。

  ——题记

  天从早上的灰色转变成明媚的白蓝色,透着几分冬日的寒气。太阳悬挂在空中,依旧刺眼,却像是装饰一般,洒在身上的阳光丝毫没有温度,使得正迎着阳光骑车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师傅,拿两个鸡蛋灌饼。”一声平常的呼唤声拉回了我的思绪,更准确地说拉回我的其实是早上没吃饱的饥饿感。便不由得停下疾行的自行车,默默地在一旁等待。卖灌饼的是一对夫妻,推着一辆小车在路边等等的路人的到来。从衣着与职业上看,这对夫妻的生活一定不算富裕,做灌饼的男人身着一件略显陈旧的单薄棉袄,里面穿着一件高领毛衣,两臂还带着蓝色的袖套,显得质朴、简单。旁边的妻子头带一顶粉红色的帽子,穿着红色的棉衣,手里正包着一个刚刚做好的灌饼,如此默契的一番功夫,好像行云流水一般顺畅,不得不让人感到这份工作他们已经做了很多年了。

  等灌饼的年轻人接过已包好的饼,先递给他身旁的女朋友,自己以等着另一个即将出锅的美味,不一会儿就心满意足的离开了。迫不及待的我立刻说出了我的“愿望”:“一个鸡蛋灌饼,加里脊肉。”那卖饼师傅叫了一声:“好咧!”便投入进自己的工作中。只见他熟练地将一个薄薄的面饼摊在平底锅上,双手拿着铲子时翻动一下。那是一双怎样的手,一个个被冻伤的水泡,一道道被劳动磨成的老茧,之是一双经历过多少风霜,走过多少磨难的手啊!在这样的震撼下,我不禁对这对夫妻肃然起敬。

  “可以为你们照张相吗?”我小心地问,出乎意料的是,对方的回答竟是十分热情地说:“当然可以了。”而那位始终未曾多言的师傅也没有什么反应,我便选好角度,用相机将这一幕记录了下来。人的一生最大的财富不是你有多少钱,而是你的钱中有多少是问心无愧的,自己一分一角的用汗水换来的,而他们的钱是他们用无数辛苦换来的,他们才是真正的富豪。

  手中的灌饼暖暖的,暖的不仅是寒风吹冷的手,更是即将冰冷的心。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爱的教育15个小故事

幼儿表演故事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