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结尾范文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结尾

  9月1日开学,我看了《开学第一课》感触很大。

  第一个讲的是“孝。”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儿子带着他的父亲,骑着他本身改造的摩托车周游各地,那位儿子说:“趁着父亲还能走,身体还有劲,就带着父亲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因为晚了,就做不了了,就会终生遗憾。孝可以是在放学后,高兴的亲切的叫一声”爸爸,妈妈,“孝可以是在吃饭的时候给父母亲夹菜吃。

  下一个讲的是”爱。“有一位爸爸教着一个有失调症的儿子,光是系鞋带就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举个实例:我一个星期学会骑单车,记十几个英文单词,可那位儿子单单骑单车就用了几年,他们并不放弃。那位爸爸放弃了舞台上闪耀的本身,做了一位陪伴儿子长大的普通爸爸。父母教会我们爱本身,爱生活,爱他人。爱是时间最美好的字眼。

  ”礼,“在生活中很重要。我们升国旗为什么要敬礼呢?是因为国旗是国家的象征,我们要怀着尊敬之情,所以要敬礼,容祖儿说:”你对别人好,别人就会加倍对你好,礼貌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养。“礼貌从小事做起。”礼“渗透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最后是一群坚强的小朋友,她们说:”我们虽然是孤儿,但我们并不孤独。“

  看了开学第一课,我的收获很大,我知道了孝顺别人,爱本身,爱生活,爱他人,懂礼貌。

观后感结尾范文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的结尾

  今天晚上,我和爸爸观看了《开学第一课》,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的《开学第一课》是庄重和严肃的,它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英雄不朽”为主题,深刻诠释了英雄所具备的条件:爱国、勇敢、团结和自强。

  大家都知道,我们为了赶走日本侵略者,母亲送子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我们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是什么促使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不怕牺牲?那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一颗炽热的爱国心。

  抗战持续了14年,中国军民浴血奋战,用小米加步枪对抗敌人的飞机和大炮,为什么赵一曼、杨靖宇等名字,让敌人闻风丧胆?是因为他们有一颗勇敢的心,勇往直前,无往而不胜。

  团结就是力量,我国的抗战得到了美国和原苏联等国的大力支持,美国的飞虎队不远万里前来支援,苏联红军出兵东北关东军,给日本侵略者予以沉重的打击。

  落后就要挨打,为了不使历史的悲剧重演,我们就要发愤图强,做到自信、自立和自强,让中华民族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之林。

  战争的硝烟虽已远去,但我们也要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做一个爱国、勇敢、团结和自强的人,做到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和开创未来。

感动中国观后感结尾

  一摞一摞硬币

  带着汗水

  沉甸甸称量出高尚

  回到南通后,老人便把奖杯小心翼翼地锁进木箱,每天依然冒着严寒,骑着老旧的自行车,踏行几十公里,走街串巷磨菜刀、剪子。三块、四块地小心积攒着零钱,储存进他的慈善梦想中。

  【磨刀老人吴锦泉】

  微电影

  87岁高龄的他以磨刀为生,每天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走街串巷为人磨菜刀、剪刀,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磨刀老人”。他是南通市最年长的红十字志愿者,一名老党员。

  老人靠磨刀为生,生活俭朴,却乐善好施,常年把磨刀挣得的微薄收入用于慈善公益,多次向灾区、残疾儿童及需要帮助的人捐款,至今已捐款4万多元。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捐款1000元;

  2008年,向市儿童福利院捐款1316元;

  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捐款1000元;

  2010年,甘肃泥石流捐款1000元;

  2011年,向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困难者捐款300元;

  2011年,向港闸区五星村“锦泉一元爱心社”捐款3000元;

  2012年12月,向“磨刀老人”微基金捐款4210元;

  2013年4月16日,捐款3000元定向用于中华慈善博物馆建设;

  2013年,四川芦山捐款1966.2元……

  太多的次数,太多的感动,

  他的捐赠是一种信仰!

  成立锦泉一元爱心社

  2011年,吴锦泉倡导成立了“锦泉一元爱心社”,爱心社成立以来,收到爱心居民和企业家的捐赠近20万元,帮扶困难群众近千人次。

  南通市红十字会也申请注册了“磨刀老人”公益商标,并设立“磨刀老人”微公益基金,倡导“人人可为、力所能及”的微公益行动。

  爱心从不会白付

  2012年4月12日下午,第七届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楷模”奖获得者磨刀老人吴锦泉从北京载誉归来。

  2012年5月3日,中国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赵白鸽看望获得“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楷模”殊荣的磨刀老人吴锦泉。

  2014年11月26日,首届中国公益年度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磨刀老人吴锦泉获得“中国公益良心奖”。

国学小名士观后感结尾

  今天观看了《国学小名士》这个节目之后,我受益匪浅,明白了中国传统文是有多么重要。

  一位小名士深情地朗诵着一首首诗词,这些诗词大多数我连听都没有听说过,而他们却朗诵如此熟练,简直就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经典与阅读》这本书上有着二十首古事,一学期就背这二十首古诗,但即使这样,我背的熟练度还达不到这些小名士的一分。这可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啊!我身为中华民族的下一代,身为龙的传人,感到万分愧疚。

  如果一天就背一首古诗,一年就会背三百六十五首古诗,十年就是三千六百五十首古诗。只要这样不断的积攒下去,累积下去,就会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更加深刻。

  所以我们要让中国传统文化代代相传,而不是让中国传统文化在民间流失。

田梦儿观后感作文结尾

  由省委宣传部重点投资、扶持的大型现代音乐儿童剧《田梦儿》在镇江艺术剧场首演。该剧由金坛华罗庚艺术团排演,这也是该团推出的第7台现实题材新戏。

  当日,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杨志纯,省委宣传部部务委员、省文联副主席李朝润,省文明办副主任葛莱等,与镇江润欣实验学校500多名师生及学生家长共同观摩新戏。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观众边看戏边擦眼泪。

  根据省美德少年真实事迹改编的儿童剧《田梦儿》,讲述了路边弃儿田梦长到12岁时,跟随捡破烂的爷爷进城求学的成长经历。全剧通过调换座位、班级捐款、网吧围堵、爷爷失踪等情节,在不断的矛盾冲突中,展现了城乡孩子从理解到融入过程的纯美情感。

  华罗庚艺术团团长史国生告诉记者,按两年新排一台戏的频率,该团已先后排演《少年华罗庚》、《留守小孩》、《从长荡湖来的女孩》等6部儿童剧,连续演出6200多场,观众超过600万人次。此次《田梦儿》从排演到公演仅用26天,9月28日将在省美德少年评选颁奖晚会上整台演出,随后赴全省各地巡演。他同时透露,剧团第8台新戏剧本已完成并进入论证阶段。

电影长征勇士观后感结尾

  引导语:《勇士》讲述的是红军长征中强渡大渡河这一段故事,以飞夺泸定桥作为收尾。是一部很值得一看的电影。

  第一、

  一个民族如果不能把握自己历史的发展规律,就不可能深刻地了解现在和我们正确的未来走向。正如能动四班自愿者陈盐所说:“当我们衣食无忧,可以坐在明亮的教室安心学习,可以一点一点感受这个世界美好时,我们不应该窃喜,而且应该选择铭记!八十年前,一群可以称作伟大的人民战士,用难以置信的勇气和毅力完成了长征,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实现党北上抗日的战略目标,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谱写了属于中华民族的壮丽诗篇。八十年后,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把自力更生,开拓进取的红色精神发扬光大.

  第二、

  如果长征精神也是对人类体能极限的一次挑战,那么电影《勇士》表现的也是红军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中,以大智大勇挑战生死关头的非凡经历,锻造了红军战士的勇士之魂。

  这次的电影《勇士》对我院学生的教育意义非常深远,学生们看完电影回到学校后纷纷写下了《勇士》观后感,从不同的角度写下了自己从电影中所学到的长征精神以及树立的远大理想目标,表达出了自己奋斗的决心和勇气,励志报效我们伟大的祖国!

  第三、

  电影《勇士》向观众呈现了红军部队在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后成功渡过天险,创造世界战史上陆军行军记录的惊心动魄的行军过程,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篇章。

  通过活动让全体民警辅警更加坚定对党的信仰,大家纷纷表示要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在工作中弘扬长征精神,立足本职,切实承担起维护辖区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社会责任。

  第四、

  如果我们这群后代活在80年前,站在老一辈先烈走过的地方,完成“长征”这样艰巨的任务,可能性微乎其微。我们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我们缺乏对他人的宽恕力,每个自我紧紧的保护自己,迷失茫然形成一股气流穿越在梦想现实之中。

  《勇士》中战士们赤子心让我感到生命的张力,经历这样的红色洗礼,看着一个个草鞋脚下走出的忠魂,震憾内心世界,懂得和平安定来之不易,也体会到了锲而不舍、永不怠懈的力量之源。

  第五、

  影片中,影片中小士兵在自己体力已经透支、没得吃的情况下,义无反顾的背起投降的敌方炮手,在体力严重透支时仍坚持,最后活活累死,场面感人至深,发人深省,最后炮手被生生打动,主动加入了红军队伍,为小士兵报仇。

  这种团结合作的精神,是大公无私的精神、为人民服务精神的写照。我们体会到这种团结合作精神的重要性,也必须团结合作,才能创造出我们公司的未来,超出困境,创造我公司新的成长业绩。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开头结尾怎么写

  今天,我们观看了“开学第一课”!!!

  我特别关注的是一个已经截肢了的男孩,他平时用脚写字,用脚弹钢琴,因为失去了一双手,所以感觉很不方便。

  看完这个视频后,我发觉我们不能轻视残疾人,应该去帮助他们,这里面有一位爷爷,为了去家里看看自己的孙子好不好,结果,来到家的面前却是一片废墟,老爷爷很伤心,开始不停的在废墟中挖掘,终于找到了自己孙子的发卡;后来主持人在开学第一课说:虽然人死了,但是梦想还是存在的。这句话我铭记于心!

  小时候,你的梦想或许是千奇百怪的,那没关系,长大后,你的梦想或许只是注重在一个,可是,梦想需要付出,不付出的人就不可能去实现梦想,尽管你遇到了多少挫折,但是,为了梦想你要挺过去!

  我的梦想?我的梦想就是将来能够在福所有的炎黄子孙和13亿中国人民,这个梦是不是很远大呢

  大家一定要像这些人学习,他们是中国的榜样!!

入团第一课观后感结尾怎么写

  为了深入学书记讲话,做合格共青团员,进一步推进学校共青团工作,提升同学们对团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为了增强同学们学习科学发展观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做一名合格的共青团员,加深同学们的团员意识。管理学院团总支于2017年5月3日19:15在5101教室组织同学们观看《入团第一课》。参加此次观影活动的有团学联合会各部门代表和新入团成员。团学联合会组织部部长方正同学主持了本次观影活动。

  观影活动伊始,方正同学说到,参加本次观影活动的有老团员,也有刚入团的新团员,无论是新团员还是老团员,加入共青团都可以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增强大家的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同时,他表示加入共青团还可以增加同学们对学习的信心,帮助大家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青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接着,方正同学播放了团中央发布的教育视频《入团第一课》。并在观看完视频后,方正同学请同学们积极发言,说出自己的观影心得。其中高杉同学说到,在这部影片中她学到了如何增强共青团意识,同时,对如何增强共青团员意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为更好开展今后的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矗郭建敏同学说到,看完这部影片后,她认为虽然作为一名团员,对这个社会的贡献不是很大,但大家应该尽自己所能做好一名团员应该做的事,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奉献自己的一份力。栗泽鹏同学说到,在看完影片后,他懂得了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共青团员,他表示一定会努力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最后,方正同学作总结性发言,他说到,大家对这部影片的认识都非常深刻,能看出来大家都很用心的观看了影片,并从中学到了一些东西。他希望大家作为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可以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不断增强个人的团员意识,在学习、工作中,用实际行动展现当代青年的时代性和先进性。至此,本次观影活动圆满结束。

  通过此次观影活动,同学们认识到共青团员不只是一个称谓和荣誉的象征,而是一种内在爱国的热情、诚信意识、创新精神。相信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不断提高自已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技能,懂得虚心求教,脚踏实地,勇挑重担,积极向上,做一名优秀的共青团员。

奇迹男孩观后感结尾

  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简单来说就是观赏过后的感触。下面是奇迹男孩观后感结尾,请参考!

  有些电影不需要明星,不需要效果,不需要3D。但它却是最完美的。

  今天,我看一部电影,原本犹豫不决的我打算看别的,不过《奇迹男孩》这个名字深深地吸引我,虽然评分不是最高的,看之前我也有点小不满:为什么不看别的电影呢。我开始有点后悔。

  但,是我想错,你瞧;我身旁的妈妈几乎看所有电影都昏昏欲睡,这次她却不是,目不转睛的看着,又被情节打动地留下行行泪水。

  没错,这部电影是我从小到大看过最好看的,没有五花八门的特效,但是我觉得这部改编自小说的电影有着真挚的情感,给人一种真实的感觉。

  这里有友情、亲情,也十分温馨,很容易让我把自己的现实联系起来:主人公是一个看似普普通通的小男孩,但为什么是奇迹男孩呢,让人不解。原来,他的出生很特别,因为因关系,做好几次手术才让他变得像正常人一样能呼吸、看见,但他面相与常人不同、非常奇怪。但他的家人从来不这么觉得,她的姐姐本来就想要一个弟弟,从那时候出生起就很开心,爸爸妈妈也围着他转,从来就不觉得他不好。他的自卑让他戴上一个宇航帽,从小都是他的博士妈妈在家教他学习,到五年级他就该上学,所以要摘下头盔才可以。

  虽然大家对他有歧视,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但是他凭借才智出色表现,还是交到很多好朋友,他们的友情经过很多磨练,但最终小男孩还是理解他,友情变得很坚韧,当困难来临时,大家团结在一起度过。当那几个身影站在河边时,我觉得,友情的力量真伟大,大家相互理解;那时,也不会怪罪、嫌弃谁。

  最终,起初被大家歧视的小男孩,得到全部人一致肯定,在毕业典礼上得到嘉奖。

  我被这部电影打动,它告诉我要好好珍惜身边朋友,学会理解他人,以宽容、仁爱的眼光看待一切。这让我想起老师讲过的故事:一个医生与病人约好手术,却迟到,病人家属就责怪他,孰不知他的儿子刚因车祸身亡。

  朋友同学之间就应该好好相处,珍惜为数不多的时光,发生矛盾也要相互理解、不能一味地责怪对方。这部电影教会我的道理一定会让我刻骨铭心。

田梦儿观后感的结尾

  《田梦儿》这个再平凡、再简单不过的故事,为什么能一次又一次“挤”下了在场不少观众的泪水?是因为《田梦儿》这个戏,主题刻骨鲜明,戏的剧本作者、儿童舞台剧的制作者让该剧核心主题、润物细无声的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了身边的美德少年的榜样,融入了当代少年的“中国梦”。我觉得梦想,伴随着每一个人,它是美丽的,它是每一个自然人心底里最美的期望,所以美梦成真也成了人们长久以来的信仰;我也感到梦想是阳光的,它使人们由浮躁走向踏实,由彷徨走向坚定,走向目标和成功;从《田梦儿》儿童剧里,我看到了梦想是有力量的,它是人生前行的动力之源,它都可以激发一个人生命中所有的潜能。人生因梦想而高飞,人性因梦想而伟大,我深切的感到“中国梦”在中国的大地上,正伴随着中国少年快乐的成长。

  尽管人生中有无数个一瞬间,但能有几个瞬间能让人感动呢

  今年暑假的一天,我要去参加太原市少儿阅读风采大赛,由于我们家位于双塔东街,我和妈妈提前一个小时就出发了。可“天有不测风云”,豆大的雨点打了下来,我们坐上了一辆出租车,可车没走多远就停下了,由于下雨,马路上的车辆堵得水泄不通。我们如坐针毡,妈妈认为与其在这里硬等,不如我们跑着去少年宫还快些。于是,我和妈妈在雨中开始跑步,但离少年宫还有很长的距离,没跑多远,我和妈妈就已经气喘吁吁了。

  就在我们发愁的时候,传来一辆自行车的刹车声,一个温和的声音问道:“你们是在锻炼吗?”哎,竟然有路人把我和妈妈看成了晨练者。“不是,孩子一会儿要去参加比赛,我们要赶快赶到少年宫。”“远吗?”“不太近。”“如果你信任我的话,我把孩子带过去,你随后再来吧。”这时,妈妈看了看讲话的中年阿姨,我也看看她,妈妈咬咬牙,说:“好吧!”于是,将考试的东西交给我,让我坐在了那位阿姨的自行车上。自行车穿过人流,绕过了一辆辆汽车,很快就到了少年宫。下车时,我刚想说:“阿姨,谢谢你。”她就走了,什么也没说,消失在了雨中。这时,我才发现,阿姨身上那件红色雨衣在雨中是那么耀眼。

  那次比赛,我拿到了奖。要不是那位无名阿姨的帮助,我早迟到了,更不要说得奖了。这件事是我记忆宝库中最美的珍藏!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圆明园的读后感

野天鹅读后感50字三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