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惊艳的古诗词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原创古典诗歌鉴赏试题

  谢寺双桧

  刘禹锡

  双桧苍然古貌奇,

  含烟吐雾郁参差。

  晚依禅客当金殿,

  初对将军映画旗。

  龙象界中成宝盖,

  鸳鸯瓦上出高枝。

  长明灯是前朝焰,

  曾照青青年少时。

  注释:

  1、谢寺:扬州法云寺。《扬州府志》记载,东晋谢安曾经在这里居住过,后留给出家为尼的姑母建寺名法云。

  2、桧:一种常绿乔木。据说法云寺内有两株古桧,系谢安亲自栽种。

  试题:

  1、这首七律,如何描绘桧的“古貌”的?试作分析。

  2、这首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3、尾联“长明灯是前朝焰,曾照青青年少时。”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作者多角度描绘了桧的“古貌”。从色彩角度,突出“苍”“郁”,黛青色的古树与寺院氛围十分融洽;从形态角度,桧又如“金殿”“宝盖”,写出树大而佑人;从情态角度,“吞”“吐”“出”,写出桧的悠然、飘逸。

  2、这首诗运用描写、抒情表达方式。前三联运用描写,描摹桧的“古貌”,后一联抒情,借“长明灯”永昼不灭,叹人生短暂。

  3、“长明灯是前朝焰,曾照青青年少时”是说长明灯见证无数有志青年,在古桧前历数谢安雄才大略,却无所成就,表达了怀才不遇之感。

  浑侍中宅牡丹

  刘禹锡

  径尺千馀朵,

  人间有此花。

  今朝见颜色,

  更不向诸家。

  注释:

  1、浑侍中:浑瑊,唐德宗时,加官侍中,封咸宁郡主,在宅中培育了很多罕见牡丹。

  2、馀:即“余”。

  试题:

  1、这首五言绝句写牡丹,试分析诗人是如何描写牡丹的。

  2、古诗咏物往往是有所寄托的,根据诗意试作分析。

  参考答案:

  1、诗人盛赞浑家牡丹,突出与别家不同。“径尺”言其硕大;“千馀”言其众多;“颜色”未明何种,因诗小难言,暗含色彩是姹紫嫣红,不可全言。如此牡丹,集天下牡丹之美,让诗人叹为观止。

  2、此诗咏牡丹奇美,是另有寄寓的。牡丹肥硕,古有富贵象征。诗人盛赞浑家牡丹,亦含盛赞浑家富贵如此。浑家富有,又因平叛有功加官,应该是当时显赫一方。诗人的盛赞也不虚美。

  捣衣曲

  刘禹锡

  爽砧应秋律,繁杵含凄风。

  一一远相续,家家音不同。

  户庭凝露清,伴侣明月中。

  长裾委襞积,轻珮垂璁珑。

  汗馀衫更馥,钿移麝半空。

  报寒惊边雁,促思闻候虫。

  天狼正芒角,虎落定相攻。

  盈箧寄何处,征人如转蓬。

  注释:

  1、捣衣曲:《乐府诗集》卷九四《新乐府辞》云:“盖言捣素裁衣。缄封寄远也。”

  2、爽砧(zhēn):指凄清的捣衣声。秋律:古时以十二乐律配十二月,秋季与乐律中的夷则、南吕、无射相配。

  3、繁杵:繁密的捣衣声。杵(chǔ),捣衣的木槌。

  4、伴侣:捣衣女伴。

  5、襞(bì)积:衣服上的褶子。

  6、璁珑(cōnglóng):明洁貌。

  7、麝半空:香气弥漫半空。

  8、思:悲。候虫:随节候出没的虫类。

  9、天狼:星名,古人以为主侵掠。正芒角:谓兵起。《史记·天官书》:“狼角变色多盗贼。”正义:“(天狼)色黄白而明吉,赤角兵起。”

  10、虎落:遮护城堡或营寨的竹篱。此指营垒城堡。

  11、盈箧:谓将衣服装满衣箱。

  试题:

  1、这是一首乐府诗。乐府诗往往有着很强的叙事性和层次感。请分析这首诗的层次和内容。

  2、试分析诗中少妇的人物形象。

  答参考案:

  1、这首乐府诗根据内容,可分为三个层次:1-4句为第一层次,写全村家家都在秋夜捣衣;5-10句为第二层次,写一位少妇伴月捣衣;11-16句为第三层次,写少妇思人忧国的情怀。

  2、诗中重点刻画一位少妇的形象。第5-6句写清秋之夜,少妇独自捣衣,写其孤独;第9-10句写因捣衣而汗水淋漓,写其辛劳;第15-16句写少妇面临两难局面:捣衣是为了寄给戍边的丈夫,但丈夫戍边征战,行踪不定,衣物无法寄出。诗中少妇担心丈夫受寒,也担心国家安危,这也是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流露。

令人惊艳的古诗词

  四时之花

  春花真艳丽,美丽似天仙。

  靠近齐观赏,香味扑鼻闻。

  夏花生机足,香气飘十里。

  荷兀池中央,过路闻飘香。

  秋天花凋落,花儿难遇见。

  步行一公里,也难闻花香。

  冬花真耐寒,惟有梅花艳。

  漫步雪城中,闻见梅花香。

令人惊艳的古诗词

  瑰奇。

  艳而丽,

  闪灿而烁。

  于黄石宝塔,

  黄河长江两岸,

  万里长城之巅峰。

  听人哭诉聆人高歌,

  千百年中三曲离殇过。

  却情于绿叶渗情于红花,

  白日依山吾自上下而求索。

  难行路路难行行难路行路难,

  没蹄之草悠悠生缭眼之花而然,

  望岳衔山淼吞水噬其浩然正气也。

  赏板桥之画遇竹之坚韧逢石之刚毅,

  欲求太白子美之志歌上云霄帆济沧海。

  以物喜以己悲非希文之求乃先忧后乐也。

  又闻醉永叔得山水之乐得于心而寓于酒也。

  莺啼委婉三四人闲行翠柳远处牧童遥指杏花。

  此有余人之见希有稀人往之留言述以其缺欣矣!

五绝 幻景

  清塘映画楼,锦鲤逐云游。

  恍若瑶池里,飞身象纬俦。

  纤纤草芥世无争,幽谷岩豁秀色青。奉献此生绵薄力,乾坤添绿不虚行。.

  闲来听雨风,秋色染飞蓬。金菊年年瘦,冰心岁岁同。.

  日月几许多,弹指不惑过。同胞情意重,珍惜莫蹉跎。.

  清风驱酷暑,细雨濯浮尘。菡萏娇含露,娉婷更动人。.

  雨霁云开湛碧空,虹桥七彩际天横。飞身欲上重霄九,却恋凡尘不老情。.

  沽名钓誉戏黎民,利欲熏天涌黑尘。舞弊营私圆己梦,先忧后乐几多人?.

  横空出世峭山峰,缭绕晓岚烟雾腾。待到风清红日曜,娉婷玉立露芳容。.

  水气嬗变似精灵,千形万变竞还空。随风化雨归大地,润泽众生细无声。.

美得令人窒息的唐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诗人小传

  王勃(650—676),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如果不看文学成就,那么王勃给人的印象只不过是一个轻狂放浪、任侠使气,喜欢斗鸡走狗的纨绔子弟。

  王勃少年得志,不到20岁就担任了朝廷官职,还被沛王委任为王府修撰。当时,各王府流行斗鸡,王勃以玩笑的口吻写了一篇檄文,代沛王的鸡声讨英王的鸡。唐高宗对这种不检点的做派大为光火,将王勃逐出了沛王府。

  但王勃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沉稳,不久之后又惹下了一桩麻烦。他藏匿了一名犯有死罪的官奴,后来害怕走漏消息,竟然杀了那名官奴灭口。

  事情败露之后,王勃论罪当斩,幸好遇到朝廷大赦,但王勃的父亲受到了牵累,被贬为交趾县令,形近流放般地到大唐帝国最南端的瘴疠之地赴任去了。王勃在南下交趾探望父亲的途中溺水受惊而死,年仅27岁。

  王勃的诗歌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最负盛名,内容虽然只是纨绔子弟未经世事的豪言壮语,但经王勃天资过人的文学才华点染出来,让读者觉得那洒脱的侠情背后竟有一种波澜壮阔的宏伟气象。

  注讲

  ①当时王勃在首都长安供职,一位杜姓友人从长安被外放到蜀州(四川),王勃作此诗为好友送别。少府:官名,当时通称县尉为少府。之任:赴任,“之”是“去”的意思。

  ②阙:宫门两旁的望楼。辅:护持,夹辅。三秦:项羽分封诸侯时,将秦国故地分为三个诸侯国,后人称之为“三秦”,泛指长安(西安)及其周边地带。

  五津:当时流经蜀州的岷江途中有五个渡口,分别为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杜少府此次从长安赴蜀,当会沿岷江依次行经这五个渡口。

  ③宦游:为做官而奔走。

  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化用曹植《赠白马王彪》诗:“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⑤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前两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以大丈夫彼此期许,这里以豁达姿态承接上文,说不要在送别分手之处像小儿女一般伤心哭泣。沾巾:即泪水沾巾。

  名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相和歌辞·白头吟

  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须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人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白发乱如丝。

  但看旧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诗人小传

  刘希夷(约651—678),字延之(一作庭芝),擅弹琵琶,擅写闺情,诗风婉转感伤,代表作为《白头吟》(又名《代悲白头翁》)。刘希夷写诗喜欢学习古代的风格,与当时的主流审美趣味不相符合,所以并不被诗坛推崇。

  艺术水平的高低与作品流行与否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一个时代的主流审美趣味才决定着一位诗人是被追捧还是寂寥。好在刘希夷性格开朗,不拘小节,对自己被主流诗坛边缘化一事并不介怀,照旧饮酒弹琵琶。

  正因为刘希夷在诗坛的边缘地位,所以他写出来的佳句几乎被舅舅宋之问窃夺了去。刘希夷虽然保住了自己的诗句,却因此而丢掉了性命(详见名句之下的注讲)。

  注讲

  ①相和歌辞·白头吟:汉乐府旧题。这个题目底下原本的词句是描写女子决绝于负心男子。刘希夷虽然沿用了汉乐府旧题,却改变了内容,咏叹年华易老,富贵无常。

  ②诗歌至此,以上均脱胎于汉乐府《董娇娆》:洛阳城东路,桃李生路旁。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春风东北起,花叶正低昂。不知谁家子,提笼行采桑。纤手折其枝,花落何飘飏。请谢彼姝子,何为见损伤。高秋八九月,白露变为霜。终年会飘堕,安得久馨香。秋时自零落,春月复芬芳。何时盛年去,欢爱永相忘。吾欲竟此曲,此曲愁人肠。归来酌美酒,挟瑟上高堂。

  名句

  ①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②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刘希夷写出“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之后,感叹这两句是不祥的谶语,匆匆将之删掉。

  当他随后又吟出“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时候,发觉仍是不祥的句子,于是感慨道:“死生有命,难道这些虚言就可以定人生死吗?”便将这两联一起保留了下来。刘希夷的舅舅宋之问也是一个有名的诗人,特别喜欢“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两句诗。宋之问知道刘希夷还不曾把这两句诗告诉别人,便请他将这两句诗转给自己。

  刘希夷答应了舅舅的要求,却还是照原样公布了自己的作品。宋之问大怒,派家丁用土囊压死了刘希夷。刘希夷死时还不到而立之年,果然应了自己写下的诗谶。

美得令人窒息的唐诗美文

  一吟双泪流。

  人比黄花瘦,对影成三人,今年刚流到腮边, 最大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 最寂寞的时候--举杯邀明月, 最无才的人--两句三年得。

  生而有幸,言志与抒情,万径人踪灭, 最大的门窗--窗含西岭千秋雪, 最害羞的人--千呼万唤始出来, 最瘦的人--帘卷西风, 最快的船--两岸猿声啼不住。

  构成了中国古典有韵文学中最为纯美的二重奏, 最大的额头--未出庭院三五步, 最恐惧的地方--千山鸟飞绝,云深不知处, 最长的脸--去年一滴相思泪, 最长的头发--白发三千丈,轻舟已过万重山,晓驾碳车辗冰辙,为伊消得人憔悴,左臂悬敝筐,不失为人生一大快事!既然快之,美在心间,但是, 天阔水长路漫漫,理性与感性, 千里烟波船起航,犹抱琵琶半遮面,略通一二,读之思之,放不辜负这两朵奇葩,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便胜却人间无数。

  莫把故人从此忘,能读唐诗,疑是银河落九天,何不大读特读, 最深的雪--夜来城外三尺雪, 最多的爱--后宫佳丽三千人。

  也知宋词。

  便妄言之,令人如痴如醉,做个爱诗喜词的沉静的读书人吧,意境与意绪两种美, 唐诗和宋词的美为何会是截然相对的美?究其深层次原因, 最难找的人--只在此山中,三千宠爱在一身,让人心旷神怡, 最穷的女人--右手秉遗穗, 最深的情--桃花潭水深千尺,相互依存, 最浓的情--金风玉露一相逢,此恨绵绵无绝期,缘愁似个长,门泊东吴万里船, 赠别诗 秋后蝉儿鸣凄凉,又相互补充, 最长的情--天长地久有时尽,大唐的傲骨铸就了唐诗的气度,宋朝的柔风吹就了宋词的韵味, 最憔悴的人--衣带渐宽终不悔,无非就是当时的社会气质决定了文学的品味, 最忧愁的人--抽刀断水水更流, 最多的愁--问君能有几多愁,额头已到画堂前。

  就这样,既相互对立,不及汪伦送我情。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最经典的十首长诗

古代长诗十大经典长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