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外婆外貌的片段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外婆外貌作文

  我的外婆今年六十岁了,乌黑的头发中多少也有了几簇白发。

  外婆很勤劳。走进外婆家,总觉得特别的干净有序,一尘不染。因为外婆每天要拖一次地。听妈妈说,外婆年轻时更是勤劳和辛苦。在妈妈还是小孩时,外公工作很忙,外婆非但要做田里的活,还要在家做所有的家务,去管好她的三个女儿小学生描写外婆外貌的作文小学生描写外婆外貌的作文。每天晚上十一点多才能睡觉,而第二天五点就要起床。可外婆总是无怨无悔。

  外婆没上过学,也没多少文化,可是外婆懂得的道理比我们多得多!她告诉我们,做人要宽容,不能斤斤计较而伤了大家的和气。听妈妈说,小时候外婆对她们三姐妹很严厉,特别是在行为习惯方面,但是外婆从来是不打她们的。我想,外婆能在过去的农村培养出三个大学生,也真是不容易!

  外婆是个好学的人,虽说没读过书,可是能认字。外婆家订了《宁波晚报》,她每天要把报纸细细地看一遍。有时看到些对我们有用的信息,还会讲给我们听。

  外婆很喜欢表哥、表妹和我。她对我们说的每一句话,都十分的慈祥亲切,却越发的让我们信服她。当到了做作业的时间,外婆总是这样说:“做作业了吗?”我们就会自觉地去做作业。当我们犯错误时,外婆从不骂我们,而是用她和蔼的目光注视我们,希望我们自己认识到错误。在外婆家,一切都井井有序,就连午睡后外婆给我们准备的点心都是那么的让我喜欢。

  外婆就是这麽一个能干的人。我长大后一定要以我最好的成绩来回报外婆。

描写外婆外貌的片段

有关描写外婆的作文:我的外婆

  我有一位为之我们全家自豪的好外婆。——题记

  我的外婆今年63岁,体型略见发福,但亦为匀称。那勤劳的双手依然有几个老茧,脸上常年呈现出知足的神情。她很客气,对人家从来不直呼其名,彬彬有礼的。由于外婆心灵手巧,又关爱集体,有些人干脆称她为当年的“李双双”。我的外婆不仅对人家一往情深,同时对集体也是不负重托,不遗余力。农村城市化,城市现代化是奔小康的目标。农村文明卫生的达标已摆上了议亊日程。村领导正愁“没有合适人选”。我外婆不知怎的,不顾家人同意与否,接受了清理村里生活垃圾、清理河道的水花生、屋前屋后乃至大路边的杂物杂草。夏天嗅轰轰,冬天凉冰冰,不分寒暑,雨雪无阻。有人劝问我外婆,你犯着吗。是的,我外公一个人的年退休金就有七、八万。可是,外婆笑嘻嘻地说,常年闲着也不好受,做做有好处,一有钱,二强身,何乐不为。

  我外婆夏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水,然而,她还是其乐融融,仿佛信奉着阿q:“你一天,咱也一天”。外婆真是个乐观派,弄得外公、阿姨“甘拜下风”。

  今年上半年,为了争创省级卫生村,我外婆心怀“匹夫有责”的盛情,放弃家里“一把手”的家务杂事,全身心投入到大环境整治行列。我外婆接受村里调派,带领几个同伴不怕脏、不怕累任劳任怨地协助村里搞创建,为达标尽责尽力获得了好评。有人问我外婆拿到了多少报酬,你的工作男女老少都在称赞,也有人反映报酬少了点。我外婆却是答非所问似的,笑咪咪地说,一年四季只多不少。于是,大家一起跟着笑开了。由此,人们说我外婆是个不忘集体正直开朗的李双双。

  一次,我不可思议地问外婆,她仍与平常那样笑盈盈地对着我说:“勤奋是个宝”。于是使我想起了古人也曾这样地说过:“天道酬勤”、“一勤天下无难亊”。外婆,您真的有学识。

  外婆不忘集体;我热爱外婆。您的言传身教,前行路上,我将铭记。

描写外婆的精选作文慈爱的外婆

  有次外婆胃穿孔了,吃不进任何食物,只能喝米汤水。肚子胀得很大,真不好受啊!妈妈的大姑都以为外婆即将被死亡的魔鬼带走,可谁也没想到,外婆在医院动了手术过后,靠顽强的意志力战胜了病魔。外婆真是太伟大了!……

  我的外婆,她虽然没有干过惊天动地和闪着熠熠之光的事,我却能在隐隐约约中感受到外婆的暖和,因为她在我心灵深处所激起的涟漪今生难忘。

  我的外婆十分慈爱、和蔼可亲,对人十分热情。单薄的身子,似乎连风都吹得倒一样。小而瘦的脸上几乎没有一点肉,身材干板又矮小,可是,已将近75岁的人了,却一根白发也没有,这为什么呢?我正为这事纳闷呢!哦!我知道了,外婆喝过什么药,头发就长黑了。

  外婆对弟弟宠爱有加,每当弟弟犯了什么错误,遭到爸爸妈妈“惩罚”的时候,外婆经常是他的“保护伞”;每当弟弟有什么非分“要求”,爸爸妈妈不答应的时候,外婆经常会替他求情,爸爸和妈妈迫不得已,只好答应了弟弟!这样的外婆真好啊!谁都羡慕有这样宠爱自己的外婆啊!可我一点也不喜欢。自从两件事后,使我改变了对外婆的看法。

  有次外婆胃穿孔了,吃不进任何食物,只能喝米汤水。肚子胀得很大,真不好受啊!妈妈的大姑都以为外婆即将被死亡的魔鬼带走,可谁也没想到,外婆在医院动了手术过后,靠顽强的意志力战胜了病魔。外婆真是太伟大了!

  以前,外婆曾经多次为楼里的居民们摸黑去接断了的保险丝;在刺骨的寒风中,为维护社会治安去巡逻放哨;在烈日的炙烤下,爬上楼顶去修公用天线……是她精力过人吗?不,她曾做过胃手术,身体瘦弱,体重还不满80斤呢,并经常是疾病缠身,但她却乐于为别人服务。

描写外婆

  我的外婆对我来说又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我闭着眼睛都能把她画出来;陌生的是她做出的有些事,我一辈子也搞不懂。

  我的外婆特别爱唠叨。今年由于暑假里有兴趣班,不能回老家看外婆了。妈妈说开学后外婆就会来,但我毕竟是个“急性子”,才等了两天,就在电话里吵着要外婆来。不过,我也作好了心理准备。因为我又要听唠叨了。

  你瞧,一次,我正在津津有味地看我最喜欢的动画片《神兵小将》,外婆走过来,说:“含含,不要看电视太久,绝对不能超过2小时,不要离电视机太近。远点,远点,再远点。”“好了,不要再往前凑了。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

  “你记得你以前戴眼镜的时候吗?现在被治好了,就不能再犯了。再说你的视力已经0.8了,再不好又要近视了。”“音量调小点,这儿又不是电影院,能听就行了。你知道我们小时候有多苦吗?那时侯……”“好了!”我不耐烦地说,“您总是说您小时侯怎样怎样,我都听够了。”外婆又说:“你不要嫌我唠叨,你只要听话了,好好学习,得取得好成绩,就不用在这儿听我唠叨了……”又来了! 我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

  不过,外婆唠叨也是为了我好啊!要是没有了外婆的唠叨,我会觉得很冷清。

  外婆总是认为我小,总是让表哥们让着我。外婆有好吃的东西时,总是先让我挑,可她自己却偏爱吃稀饭。

  我爱我的外婆!

描写外婆

  我的外婆60多岁了,高高的个子,面色红润,乌黑的头发,两眼炯炯有神,走起路来咚咚响,根本不像老年人。

  外婆很勤快,大清早就起床了,烧好了早饭,就下地干活去了。锄地、施肥、浇水、收割……她都干,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她是个种庄稼的能手。

  外婆很朴素,一件衣服能穿一两年,也不换新的,可是对下辈却非常大方,想要什么就给什么,我们每年都穿新衣服、新鞋子、买手机、买电脑,……应有尽有。

  有人问她:“你这样忙忙碌碌,自己却省吃俭用,图什么呢?”

  她说:“图个痛快!图个心情舒畅!图个儿孙们高兴!”说着说着笑起来了。

  专家点评:

  这篇写人作文对外婆的介绍是全面的,外貌描写能抓住人物特点,用简洁而又准确的语言把一个身板硬朗的老人就勾勒了出来,生活中外婆勤快、朴素,人物形象丰满、真实,富于生活气息。

描写外婆

  记事时起,外婆就已将两鬓斑白了。外婆的子女很多,妈妈是最小的,也因为如此,妈妈十分的爱外婆。小时候。每到周末,妈妈总会带着我和弟弟去外婆家。

  外婆生活不是很富裕,只是凭着做面挣些钱。记忆中第一次记得外婆要煮面给我们吃,可是妈妈说:“娘,我们不吃面,孩子们喜欢吃面疙瘩。”外婆惊讶的看着我们,妈妈向我们使着眼色,我和弟弟赶忙点头。外婆笑眯眯地说:“好呀,我的小外孙居然喜欢吃面疙瘩!好,外婆给你们做面疙瘩哈!”我和弟弟微微地点点头,外婆高兴地走进厨房。不一会儿,就端出三大碗面疙瘩。看着那汤上飘着的几段青葱,我和弟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有拿起筷子。外婆着急地问:“怎么了,孩子?”妈妈急忙接过话回答道:“娘,没事!这不是热吗?他们怕烫着!”妈妈转过脸,瞪了一下我们,我和弟弟不情愿地拿起筷子,夹着那粗淡无味的面疙瘩往嘴里送,好不容易吃完了!外婆看了十分的高兴,自那以后,每次去外婆家她都会煮一碗面疙瘩给我跟弟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对那面疙瘩也不那么反感了。每次外婆弄好我们都会欣然的跑到厨房高兴的吃完,有时甚至吃两三碗。

  后来,外婆去世了,再也没吃过面疙瘩,竟然会时不时的想念那个味道,或许已经是喜欢那个味道,那种面粉团咸咸的,粘粘的感觉让人难以忘怀。

  我和弟弟渐渐长大了,现在倒也明白了妈妈为什么骗外婆。面疙瘩一般都是卖不出去的,只能做老面留着。妈妈是外婆的小女儿更加明白老母亲生活的艰辛,所以时常带着我们去看她。

  终于有一天,弟弟说:“妈,我们家有面粉吗?我想吃面疙瘩!”妈妈听了怔了一下,但没说什么。我木然的想了一会儿,什么也没想出。饭后,一家人坐一起聊天,妈妈的话出奇的少,弟弟撒娇似的滚到妈妈怀里,说:“老妈,怎么今天变深沉了?”

  妈妈静静的笑了笑,说:“你们都长大啦,不深沉也难啊!”

  “我们还小呢!”

  “小?都多大的人了,还跑妈妈怀里!”

  我看到妈妈笑了,虽说如此,妈妈到底是高兴的。

  爸爸一边笑说:“你妈是在向那面疙瘩,自从你外婆过世后,你妈就把面疙瘩吃到心底了!”

  之后,我们都没有再提。弟弟缓缓起来正准备走,妈妈突然说:“明天早上吃面疙瘩,怎么样?”我们都没说什么。

  第二天早晨,妈妈真的做了面疙瘩。我们安静的吃着,谁也没有说一句话。可我还能说:“老妈,我们吃面疙瘩吗?”我不知道,不过它独特的味道一直让我回味时仍留余香。

描写我的外婆

  我的外婆对我可好了,从小到大一直特别关心我,冬天怕我冷着,夏天怕我热着;吃少了怕我饿,吃多了又怕我上火……

  我的外婆很能干,她做饭做的特别好,特别是饺子、春饼、米粉肉这类传统食品。外婆做的饺子好吃又好看,热腾腾,亮晶晶,象一只只袖珍小白猪,皮薄薄的,可是很有嚼劲;馅大大的,细细的,香而不腻,一出锅总是香味扑鼻。我想,外婆一定有做饺子的秘方。所以,我们都特别喜欢去外婆家吃饭。

  外婆爱看书,总是不停买来更多的书来读,有时还叫妈妈到网上为她订购。据说外婆二零零九年一共读了19本书,也就是说,平均一个月就差不多读两本书。外婆读完一本书,就给我们讲那本书给她的启示,碰上她读了喜欢的,她还会推荐给我们读。

  外婆不仅爱看书,还很活泼时尚。春节期间,我们家北京的亲戚三十多人办了个聚会,外婆是聚会的人中辈分里最大的。宴会厅里面有卡拉OK。饭后,大家热热闹闹地唱歌,外婆唱了好多歌,一点也不输给年轻人。大家都说外婆越来越年轻了。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这些晚辈都祝愿外婆吉祥喜乐,身体健康。

描写外婆

  外婆是一个淳朴爽朗的农家妇女,她的脸上总是挂着那灿烂的、令人难以忘怀的笑。

  外婆在任何地方,都是笑着的。有一次,外婆带我去她的豌豆田。我们走进田中时,外婆发现田里有一只大毛虫在啃嫩豆荚,好几个豆荚被它啃得烂,变黑了,一旁的叶片也被它啃得成筛子,像一张线网。我想去捉,外婆却拦住了我,怕我被刺伤。外婆顺手拿起一根长长的树枝,伸向毛虫,打了它一下,毛虫从豆荚上掉了焉,却连着一根丝。外婆把枝条向远处一扔,毛虫和树枝一起“飞”得不见了。于是,我从绿叶间进去,摘那些已经成熟了的豆子。这时,外婆笑了,这笑里,有胜利的欣喜。

  外婆在任何地方,都是笑着的。有一次,冬天,雪花飘扬。外婆在做菜,她的手有点抖,一不小心地伤了手,血立即流了出来。她不慌不忙地给口子缠上了一大团棉花,没有发出任何声响,没有惊动任何人。但是吃晚饭时,她的“秘密”暴露了。知道她的秘密后,大家都想为她去买一张棉纱布,可她连创口贴也不想用。她说:“天气怪冷的,大冬天下楼去干啥子呢!创口贴、棉纱布都不管用,还是这个好。听我的!”我们只好作罢。这时,外婆笑了,这笑里,有对家人的关爱!

  外婆就是这样笑着,嘴角总是挂着灿烂的微笑,在每一时,每一刻,每一个地方,都在微笑。于是,全家都与她一起笑。

描写我的外婆

  乡下的外婆,脸上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她的眼睛。她的目光语言太丰富了,有时欢乐,有时悲伤,有时气愤,有时在她想表达自己的心情时,几乎就不需要表情,用眼神我们就能心领神会了。

  我的外婆非常爱我,记得有一次,天上下起了雨,本来早上天气晴朗,可一到傍晚老天就变了脸,哗啦啦下起了大雨。放学时,我们根本就没了队形,全都将书包顶在头上落荒而逃。到了大门口,我一眼看到了外婆,她正打着一把雨伞等着我呢!虽然天气寒冷,但我觉得身上暖烘烘的。除此之外,我外婆还有一个爱好:看韩剧。她一看到悲伤的地方,就哭得老泪纵横,搞得她一天都没好心情。一看到搞笑的地方,外婆从不大声笑,只是那一天心情特别好,做什么事嘴里都哼着小调,特别快活。

  记得去年秋天,我们送外婆回家了。一路上,金灿灿的麦子随风飘舞,好像一片金色的海洋,风一吹就涌起金色的波浪。那天,我很开心,不是因为外婆离开而开心,而是为外婆开心,她终于可以回到她朝思暮想的老家了,可以看看她的小鸡小鸭们了,可以照顾一下玉米了……

  我的外婆,一个再平凡不过的乡下老人,但是有一个哲学家说过:一个最平凡的人就是最不平凡的!

描写外婆

  “外婆!煤气公司派人来装煤气灶了!”我放开嗓门呼唤正在屋里看报的外婆。外婆听到喊声,赶忙放下手中的报纸,快步来到厨房间,一看,果然是煤气公司来的工人师傅,便笑着说:“噢,老师傅是来装煤气灶的,那太好了!快请进屋里先歇一歇。”工人师傅忙说:“谢谢你,我们还是快点把煤气灶装好,让你们早点用吧。”说着,他们拿出工具器材,就干了起来。

  只见他们一会儿拨弄煤气管的接头,一会儿又丁丁当当敲打着什么,真是忙得不开交。我的外婆更是忙个不停,你瞧,她一会给工人师傅递茶水,一会儿送毛巾给他们擦汗。外婆一边忙,一边还一个劲儿地笑,眼睛也眯成了一条线。嗨,装煤气灶这喜事怎能不使外婆高兴呢

  前几年,我家刚从上海市区搬到效县嘉定,新住房宽敞明亮,空气清新,样样都好,可美中不足的就是没能用上煤气。烧水做饭,只得临时用煤饼炉,这下可苦死了外婆。

  每天大清早,当我还在暖被窝里做梦时,外婆早已起床了。她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捅煤炉。她稀哩哗啦一捅炉子,我们屋里就灌满了灰尘和煤烟气味,呛得大家直咳嗽,外婆更是满脸烟灰,气喘吁吁。每天晚上,外婆还得封煤饼炉,这也是件十分麻烦的事,先要加好煤饼,再把煤灰抠掉,然后把炉膛底口封住。有时封得不好,到第二天早晨拨开炉门一看,不是煤饼烧光了便是新煤饼没烧着,外婆只得重新引炉子。

  这可是件苦差使,先要准备好木花和废纸,再要劈好木柴,一点上火,浓烟直冒,总是熏得人直淌泪水。所以,每烧一顿饭,“伺侯”一次煤饼炉,外婆总要“哭”一次,唠叨一阵:何年何月才能用上煤气呀!

  如今,我家真的用上煤气了,外婆从心底里笑出来。当天,外婆就用煤气灶做晚饭。她一边抚摸着崭新闪亮的煤气灶,一边端详着像莲花瓣一样的火苗,甜密地笑着说:“嘉定也能用煤气烧饭了!哈哈哈……”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写外婆的感人细节描写

被那双粗糙的大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