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德的正反面例子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谈谈社会公德作文

  我们日常生活中讲的社会公德是不受法律约束的,但却是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该遵守的。谁不遵守社会公德是应该受到道德谴责的,因为他或她破坏了人们间最起码、最简单的公共生活规则,损害了人们信奉的公平正义、自由平等生活法则。

  在这里我转摘两则事例,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以征求大家多方面的共鸣。

  第一个事例是一个得了心脏病的公交司机的故事。当他在开车拉乘客的道上,心脏病突然发作,他忍着难以想象的疼痛,缓缓地把车停在了路边,让乘客们安全下车。然后把车熄火,确保了几十名乘客的生命安全,之后他一个人静静地趴在方向盘上,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个事例被中央视台做了节目,让全中国的人民都认识了他。

  第二个事例是一个高校学生在动物园里损伤动物的故事。这个大学生在逛公园休闲时,用自带的“化学武器”烧熊取乐。在北京的一个动物园里,已经发生了好几次这样事件了,有的是棕熊,有的是黑熊。用损伤动物来满足自己的乐趣,这难道应该是一个大学高材生的所为吗

  以上两个事例一正一反,都是社会公德要回答的问题。一个人有没有社会公德,不在于受到教育的高低,而在于人心是否善良。那个司机心地善良、品格高尚,在自己生命的最后关头,想到的是多少人的生命安全,让人永远怀念他。而那个大学生呢?行为令人发指,内心是多么的扭曲、变态,多么令人愤恨啊。   社会公德的普及教育是长期的,不能因为我们的物质文明提高了,精神文明就可以放松不管了。我真希望有一天,社会公德这个概念能深入人的灵魂,不要再有人间丑态了。

社会公德的正反面例子

关于社会公德的作文-谈谈两种人

  在当令的社会里,在公共汽车上让痤是常有的事。給老弱病残让座,是社会主义新风尚的一种表现。但对老弱病残视若无睹的,也不乏其人。

  两个妇女的行为表明了两种人的内心思想和道德品质。那位让座的妇女,表面上文质彬彬,但却显得很自私,连让个座都要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另一位妇女,别人未给她座位坐,但她并未介意,而当别人的东西失落在车上时,她却毫不犹豫地主动交给了人家。她心胸开阔,乐于助人,两人形成多么鲜明的对比啊!

  我也過到过类似的情况。一次我因不舒服,站在车上只想呕吐。旁边一位中学生见了,赶紧站起来让我坐:“来,坐我这儿吧。”我支持不住便答应了。哪知一位“快脚青年”已坐在了让出的座位上,嘴里叨着香烟,皮笑肉不笑地说:“现在的学生,雷锋学得真不错,值得表扬啊!”那位学生脸都气红了,我也气得说不出话。

  不让座妇女的行为比“快脚青年”的行为要好一些,但都不值得提倡,前者属于自私行为,后者属于损人利己。只有那位“还伞”妇女的行为,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她坦诚无私,是一个平凡的人,但她的品德是高尚的。

  那位最后才让座的妇女,为什么不能早些让座呢?她早些让座,人们一定会交口称赞的。虽然在下车前让了座,人们也只会向她投去鄙夷的眼光。对那位“还伞”妇女,人们一定会向地投去敬佩的目光的。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言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