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长的议论文800字高中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成长与纯真

  人生总是在光阴的流逝中慢慢走过,留下的或开心,或无奈的,都是满满的回忆。小时候常常希望快点长大,好像长大后的世界对自己有太多的魅力。殊不知,我们在成长中却迷失了自己,让自己沉沦。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有限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测验,给我们的幼儿、小学生、中学生分别看,“O”这个图形,问:“这是什么?”结果大多数中学生说是,“零”或英文字母“O”;小学生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这么回答,另一部分小学生则回答是个,“面包圈”“眼睛片”;而幼儿园的小朋友却说了许多成人、中学生、小学生根本没有想到的东西——“眼泪”“肚脐眼”“围棋”“表”等等,让我们不得不惊叹于他们的想象力。

  可如今的小孩子个个手拿iPhone或者ipad,天天宅在家里玩神庙逃亡,汤姆猫等新奇游戏,看似很威风,实际却少了那份小孩子该有的活泼和跟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导致越来越多的孩子变成“四只眼”。也缺少了那份小孩子该有的纯真,而且很可能会因知识的禁锢而缺少那丰富的想象力。

  小时候的我们天天奔跑在那宽阔的田野上,与青蛙共语,与鸟儿同唱。我们经常面对那水里的蝌蚪,心里想着为什么它长大会变成青蛙。想着为什么地球是圆的,想着长大要当科学家。那时候的我们有梦想有追求,敢于说出自己想要的。可现在呢

  看看青春期的我们,一个比一个“成熟”,女生一天到晚某某明星跟谁怎么怎么了,男生整天看NBA,说的好听是追赶社会潮流,说的难听是玩物尚志。明星与NBA只是我们用来娱乐的东西,并不能当成重心。现在的我们已经如小时候所愿长大了,可我们少了那份原本的纯真,留下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成长让我们沉沦。

  人在不知不觉中成长,却不应该少了本性的纯真,倘若连原本最朴素的东西都失去了的话,那是不是太得不偿失了呢?只有保留那份纯真,再吸收成长中的精华,才不枉费光阴。正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关于成长的议论文800字高中

成长的财富

  一个小男孩看到一只蛹挣扎成为蝴蝶过程太过艰难,就将蚕蛹剪开,蝴蝶轻易地获得了新生,可是奇怪的是这只蝴蝶身体臃肿,翅膀萎缩,再也飞不起来了,几天后就死去了。

  蝴蝶经历一番磨练才能脱蛹而出,人何尝不是这样的,苦难是人生的学校,磨练、挫折、挣扎是成长的必经过程。

  历史上有成就的人哪个没有经历过这种磨炼?美国前总统林肯小时家境贫寒,经常饿肚子,长大之后竞选议员,连遭失败,但他坚持下来了,以无比顽强的精神成功地担任美国总统一职,并间接地指挥了美国南北战争,取得了胜利。成为美国最受尊敬的领导人之一。由此可见,苦难对于强者来说并不是灭顶的灾难,相反它成为强者的财富,它磨练意志,激发潜力,从而促使强者走向成功。

  武元甲将军的例子也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武元甲出生于越南无产阶级家庭,身份低微,而且经常受越南资产阶级及英法殖民者的残害。这些苦难没有击倒武元甲,反而磨练出了他那钢铁一般的意志,后来,他历尽千辛万苦,排除各种艰难险阻,进入了当时远东最好的军校——云南陆军讲武堂进行学习。学成之后,他立即回国领导人民向资产阶级和殖民者发动战争,打败了资产阶级,赶跑了殖民者,重新统一了越南。从武元甲身上,我们更明确地认识到,苦难可以造就成功。

  相反,许多锦衣玉食的纨绔之徒,他们的生活安逸让人羡慕,他们的字典里没有苦难这个词语,可谁能说这不是一个更大的命运的苦难呢?因为安逸,他们命运的羽翼是脆弱而柔软的,一旦风雨到来,他们就会在风暴中丧失方向,惶惶不安,最终一蹶不振,失败退场。隋炀帝生在天下统一的隋朝,从小养尊处优,从没经历过挫折,登基以后好大喜功,三次远征高丽徒劳而返,挖掘大运河,使人民不堪忍受,终于起兵反隋,使富极一时的隋朝只存在了三十四年就覆灭了,炀帝也在变故中郁郁而死。可见,温室的花朵永远经不起风雨的洗礼,也无法见到璀灿的彩虹。

  苦难是人生的财富,它能磨练人的意志。当你战胜它时,它必会成为你辉煌的记忆。

在竞争中成长

  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使“竞争”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有的人在竞争中经受不住打击,日渐衰败,有的人却在竞争中越战越勇,日渐辉煌。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凭借智慧,削去竞争的锋芒,使其成为我们飞往成功的双翅。

  澳大利亚的羊经常遭到狼群的捕食,农场主们为此烦恼不已,于是他们决定捕杀狼群。在农场主们的怒火中,狼群几近灭绝,羊群从此没了天敌,快乐无忧地生活着,农场主们仿佛已看到了大片健康强壮的羊群向他们走来。但令农场主们惊讶的是,羊群在几个月无忧地生活中不但没有健康成长,反而出现了大批生病衰弱的羊,并且整个羊群也毫无活力。没有了狼群的捕杀,使羊群们安逸舒适,羊群们也不用奔跑,而年老衰弱的个体无法及时淘汰,也使羊群日渐衰败。我们的生活不也是如此吗?如果我们成为那“仁慈”农场主,使自己免受竞争之“苦”,那么我们的懒惰便会在体内滋生,成为毒瘤,从而使我们日渐衰败。

  竞争正和羊群与狼的关系一样,如果我们放弃奔跑,只能使自己落于狼口。如果想与狼共舞,那我们必须奔跑,在这以生命为赌注的竞争中使自己得到成长,变得更加强壮。

  鸟儿在空中飞翔看似很美,让我们羡慕不已,但他们其实无时无刻面临着竞争。它们必须在雄鹰的利爪边玩命飞翔,它们必须比同类更快找到食物……正是经历过种种竞争,鸟儿才能得以成长,从而在我们面前优雅地飞翔。生活也是如此,我们经常羡慕他人的辉煌,却没有看到他人背后充满汗水的竞争。我们必须知道,若想优雅地飞行,只能在竞争中得到成长。

  “海尔”集团,在群雄逐鹿的中国家电市场,从一开始的民营小企业,到今天能在世界上也能占一席之地的家电巨头,靠的只是坚忍不拔。多少企业被竞争的洪流冲得失去方向,最后销声匿迹,“海尔”却凭着其坚韧,逆流而上,在竞争中不断吸收他人的优点和智慧,改正自己的缺馅,逐渐成长,最后站在世界的顶峰,受人膜拜。

  竞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那失去斗志,意志消沉的心。即便是万丈高山,我们心要将它征服,当你站在山顶,傲立苍穹,你会发现你已在途中得到成长,此时的你,是何其强壮!

  让竞争成为我们蜕变的洗礼之水,让竞争成为使我们歩向成功的理想之翼!

磨炼助我成长

  “痛苦对人们来说是一种精神财富,一帆风顺的人常常是浅薄的……而痛苦却可以令人深思从而领悟人生的真谛。”这一段人生絮语再次向人们提示了痛苦之中落含的巨大内涵与价值—痛苦是一笔财富。

  痛苦是什么?实在难以给它下一个全面的定义。几十年工龄的老工人目睹工厂的破产倒闭、老师看见学生的失败、学生面对黑色的7月……不能说不是痛苦;被机器绞断双手,被车轮轧断了双腿,被大火烧伤面容……这又是一种痛苦。因此概括而言:痛苦就是无情地肆虐拆磨人的肉体或精神的一切有形或无形的东西。

  痛苦是怎样产生的呢?究其根源,有着内外的交替因素,即外在的给予和内在的感受相结合,于精神于肉体的痛苦就产生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面对痛苦而活个酣畅明白,痛苦到来和失落同样令人不悦。有人在痛苦的煎熬中哀叹颓废消极而亡,更有人于痛苦之中昂起了不屈的头,笑迎沉甸甸的逆境。痛苦也许可以不能使一个口若悬河的人从此缄默不语,但不能使一个人停止思维的活动,不能使一个志者停留寻觅的脚步里

  痛苦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财富。

  痛苦与孤独往往能使一个人日臻成熟和伟大。它让一个人思想日趋高洁和完善,生命永远不会麻木。张海迪于痛苦之中成为跨世纪的一代先锋,成洁在失掉双手的痛苦之中成为“全国十佳”之一,更有曹雪芹失意著“红楼”,司马迁宫刑写《史记》……凡此种种,他们都是伟大的,因为他们驾驭了痛苦,并于痛苦之中建立了不朽!

  痛苦是一笔财富。

  痛苦的经历并不能把一切人都引向真理。北大一学生发哲“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痛苦驾驭了他为实践“暂言”而遗臭万年,留美博士生卢刚于痛苦之中将罪恶的枪口指向了同学、导师,又指向了自己,哀哉可叹!人的坚强只有在与生活挑战的战争中驾驭痛苦才能得以真正的检验。当发现人生的最大乐趣是“生活需要我”时,人就战胜了痛苦。就会明白:痛苦是一笔财富! 想起昔日的欢乐,我感到痛苦,因为欢乐已成

  为过去;想起昨日的痛苦,我感到欢乐,因为我已战胜了痛苦并悄悄地发现:痛苦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

成长的收获

  生活似水流年,我们在成长。小时候,只钟情于咿呀的儿歌;现在,痴迷于憾人的神曲。小时候,幻想有一只可爱的多拉A梦,徘徊在加菲猫的滑稽中;现在,期待着有一天能遇见加勒比海盗,留恋在哈利?波特的魔法中。蓦然回首,才发现6岁与16岁的差别。6岁,老师上课提出问题,就会把手举的好高好高,生怕老师叫不到自己;16岁的我们就会低下头假装看书,生怕老师叫自己。6岁,想着快快长大,去当一个有用的人;16岁的我们却害怕长大,想回到婴儿时代,过那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我们哭着哭着笑了,又笑着笑着却哭了。

  刚进初一时候的我们。女生是黄毛丫头,男生是愣头小子。未脱小学的稚气,傻乎乎的眼神倒是清澈,与即将同学的同学的眼神交错时总会略带怯意地避开。早读时相当卖力、上课时总能找到笑点,然后一教室的人便或大笑或微笑;学会掐着表等下课去打球,也知道了增加了学科,体会到了作业越来越多,以及体育课开始测800米,诸如此类的消息。而这些,丝毫未改变我们的青春和朝气,纯净得像一块块玻璃石,带着冲劲与对未来的殷切希望。

  初二的我们开始聊些八卦,曾经的愣头小子也开始蹿高,一年长十几公分,很快就成了小高个,眉宇间也多了成熟的轮廓与气息,眼神里有点迷茫,交汇目光时也坦坦荡荡。女生也渐渐成熟,脱去初一单纯的面貌,也学会了如何打扮,心里也在悄悄地萌发起对异性的好奇。早读开始学会偷懒,上课无声无息像口深潭。同学们似乎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学业似乎也越来越放松。

  可以说将会是忙碌且充实的一年。然后——我们现在是初三的学生了。渐渐麻木了学校的秩序,也似乎失去了寻找惊喜的能力了——或者说,没有以前那样单纯的喜悦了。嘴上不说,学业的压力不代表不存在。日益叠积的白纸黑字的练习,以及各科老师进进出出的身影,都在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初三了,不是初一的小毛头了,关键了,是该冲刺了。我们的心中依然有着太阳,只是不知道怎样找到它曾经的万丈光芒。

  这就是成长的收获,使我们从牙牙学语到出口成章,从天真到深沉,从无知到有知,从懵懂到明理。

  们前进!

成长的诱惑

  总是不停的叩问内心成长的意义,却在年龄的增长中、愈发喧闹嘈杂的环境中,领悟到成长的主旋律。倘若把成长的人生比作一场修行,那么我认为修行中最难的便是守住内心的宁静,抵制侵蚀成长的诱惑。

  人生而为人,便有了生灵中独有的人性,自我们幼年开始便经受不住糖果、电视的诱惑,在环境的变迁中,学识的增长中,我们的人性便更凸显得淋漓尽致。

  面对诱惑,难以抵制正是因内心恪守人格的锁的松动。大千世界,人人均不相同,内心的定力亦不相同,而花花世界,诱惑甚多。当诱惑的名词响于我们身边时,我们的脑海便会展开想象,便会冲淡我们的理性,掠夺我们的理智,在这样一个充斥着感性的世界里,面对可视化的诱惑,要做到处事不惊、稳如泰山,实属不易。

  读书朗朗的日子充盈在我们学生的生活中,面对学习的困难和压力的堆积,时有出现的诱惑,可以轻松地将处在心灵肉体双煎熬下不堪一击的我们轻松推倒。有人将全球畅销书《这本书能让你戒烟》中的道理,移至学生学习生活中,“如果一个人花一分钟作弊,就能将自己的分数提高几十分,他将很难再沉下心来付出一点一滴的汗水,将自己的成绩提高”,正因为诱惑对自己的生活带来身体或思想上轻易的满足,而且很容易地当作理所当然,因此对诱惑的抗拒才会如此之难。

  世上有成功者便有失败者,世上有抵制住诱惑的人,也有难从良心的人,而那些抵制住诱惑的人,才是真正理性的人,他们在做事为人中都一定全异常冷静,获得成功的概率便一骑绝尘。一个成熟的人必须严于解剖自己,把自己实际中的一言一行与自己的行为准则加以对照,而这正是处于成长中的我们欠缺的。一个人对自己了解越多,他会越感到自己的不足,“真正的荣耀,源于自己对自己的征服。否则,征服者就是先前那个奴隶”,而这个最好也最坏的时代,到处充满着各种诱惑,时刻修心律己方可“制毒龙”。

  成长路上最难的便是战胜内心,是战胜那颗在阴暗利益中飘忽不定的内心,是战胜那颗本是磊落宁静却被污浊的事物侵蚀的黯淡悲怆的心。成长之路漫漫,注定不会皆为坦途,那就从此刻,抵制诱惑,守住宁静,继续向前,不断修行吧!

不历经风雨,怎收获成长

  一粒种子破土而出,扎根于大地,经风雨的洗礼,汲自然的养料,受阳光的照耀,最终成长为苍天大树。这就是成长。成长就是指事物自身不断变得更好、更强、走向成熟的过程。

  万事万物都要经历成长这个过程,无论是蚂蚁还是大象,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会有成长的过程,成长过程中有风雨也有彩虹,有艰辛也有喜悦,有挫折也有梦想……没有经历过风雨,又怎能收获成长呢

  岁寒三友就是这样一个例子。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花。它们不惧怕来路风雨,经受住了寒冷和孤独,才完成了实现成长,强大自我的巨大成就。

  人也是如此,成长是第一次自己穿衣服,第一次学会用筷子,第一次离开父母上学,第一次学骑车,第一次洗衣服,第一次做饭,第一次做家务,第一次告别家乡……人生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而我们完成了第一次,就是在成长的路上又迈过了一道坎。成长是当我们在独自行走时不怕黑暗,是当我们在遇到失败和挫折时不气馁、淡然处之,是当我们成功之时不骄傲不自满……“人生成长录”上记载着属于我们的成长足迹,这些都在教会我们不经历风雨,怎能收获成功

  但是,今天的许多年轻人,因为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失去了“经历风雨”的机会和磨炼。须知,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有许多青年在追逐着“个人成长起来,国家就能成长起来”的梦想。如今的我们,依旧应该背负起这一伟大梦想,去实现这一伟大梦想。设想一下,如果我们个人不成长,糜颓不堪,人人都如此的话,那么国家将会变得多么地不堪一击,社会将会变得多么地杂乱无序?因此,我们应该脚踏实地,不惧风雨,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自己所处的时代中不断成长,昂首前进。

  青年的人生之路还很长,前进途中,有平川也有高山,有涓流也有险滩,有丽日也有风雨,有喜悦也有哀伤……这都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为了自己的不断成长和不断进步,能做到坚持、不懈怠、不放弃,才能创造出无愧于自己、无愧于社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国家的人生。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愿我们都能在成长之路上披荆斩棘、乘风破浪、成就自我,到达成功的彼岸!

成长,需要挫折

  试问:“哪有十全十美的生命?哪有一帆风顺的人生?”不错,我们的生活充满风风雨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遍布荆棘,不失为坎坷、泥泞的。也许,只有经历挫折后,我们才能跨过年龄的限制,在思想方面拥有一次巨大的飞跃,这就是成长。

  似乎要验证我的猜想,上天赐予了我无数琐碎的挫折。且不说儿时滑旱冰、骑自行车等这些老生常谈的“挫折”,单说前不久在我校刚举行的数学竞赛,它就加快了我的成长,使我改变了对“数学”这门“博大精深”的学科的认识。

  在此之前,我认为我的数学成绩还算可以,老师讲的课内知识我都掌握了,根本不曾想过做一些课外延伸。说实话,我一得空,便只知玩乐,的确也懒于做这些“无用功”,毕竟以前考试都是些基础题,拓展题在普通考试中存在的希望太微不足道了。实则是我错了。经过这次竞赛,我幡然悔悟。

  年级中比我数学成绩好的大有人在,因此我在预赛后,“勉强”被选为竞赛选手。“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本想利用周末的时间多练几张卷子,即使提高一点也比原地踏步强。可惜,老师们居然连这个机会都不给我,硬生生的把竞赛改在周末前,这就预示着我只有一中午的复习时间了。

  拿到试题,果然不出所料,竞赛的题不同于一般考试,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难”。尽管我绞尽脑汁,仍是毫无头绪。最“可恨”的是时间问题,只有一节课,题量却如此之大!

  考试成绩出来后,我都不忍亲眼目睹。唉,伸头也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我应该正视现实,不应逃避。况且这次考不好,说明我平时做得还不够好,吸取经验,让它成为我的“垫脚石”,岂不更好?于是,我鼓起勇气,主动去老师办公室看成绩。

  免不了的要被老师批评。其实,老师说的没错,用语文上惯用的话来说,就是“言简意赅,点明中心”——我就是练的题太少,见得太少,没有把思维打开,眼界不够开阔。

  有了这次教训,我再也不敢小看“数学”了。也只有“熟能生巧”才是取得好成绩的“捷径”吧。由此来看,我是不是在成长呢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挫折使我们学会了如何驾驭“坚强、自信、奋斗”号小艇,使我们乘风破浪,使我们通向成长与成功的彼岸。

成长

  某自然保护区出台的严禁给野生动物喂食的规定看似不近人情,实则用心良苦。我想,此举旨在防止动物对“嗟来之食”过度依赖,意在培养动物独立觅食的能力。其实,在自然界,无论是被老鹰摔下悬崖才得以学会飞翔的雏鹰,还是只有挣扎后破茧而出才能够拥有美丽翅膀的蝴蝶,动物们无不都是在独立面对并解决困境后才得以成长从而更加强大。

  但反观人类社会,太多的孩子在亲人无微不至的“周到服务”下散失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太多的学生在老师“填鸭式”的教学中散失了独立思考的渴望。泰戈尔说:“我把花热烈地放在我的心上,结果花谢了。”老师与家长对孩子的爱毋庸置疑,但正是这种过度的关爱将原本应在广阔天地中接受风雨洗礼的“花儿们”束缚在了温室。而一旦他们所依赖倚仗的条件不再存在,那些丧失独立能力的“祖国花朵”又该如何面对烈日骄阳,冰雪冷霜?恐怕,他们难逃凋谢的命运。

  当你享受着亲人朋友的庇护不愿独立时,请不要忘了,世界是一片海,命运是风,所有的相遇与离别,不过是瞬间的波涛。那个供我们安逸的小舟总有一天会分崩离析,而我们最终只有也只能靠自己与命运的风浪搏击。正如海子所说:“我们最终都要远行,最终都要跟稚嫩的自己告别,也许路途有点艰辛,有点孤独,但熬过了痛苦,我们才能得以成长。”尽管那段拒绝依赖,通往独立的旅途并不平坦,但唯有经历过我们才能收获成长,而这一路上的磅礴与宏伟,也定会渗入我们的骨髓,让我们自此拥有在天地间傲然挺立的根基。

  用独立拥抱成长,我们需要如沈尹默所说的“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高考满分作文却并没有靠着的”魄力,亦需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追求,需要如罗蒙诺索夫一般14岁就一人步行几千俄里求学的执着,亦需要像平凡女孩孟佩杰一样十几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养母的责任与担当。让我们勇敢地迈出独立的步伐,在艰难困苦中体味生命在砥砺自我中收获成长。

  沧溟先生在诗中写道:“你如不勇敢,谁替你坚强/你若不潜心,谁替你思想/你若不投入,谁替你幸福/你若不振翅,谁替你飞翔。”独立使人成长,独立让人坚强,让我们做自己的光芒,在这浩渺的天地间倔强发光。

论成长

  也许像我这么一个还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没有资格来谈论成长这种东西,不过我想等我长大了,也就是所谓成熟了,便再也没有这些奇妙的思绪了。

  ——题记

  成长是什么

  是一颗苹果,从坚硬的青果变为酥脆的红果,是一株一折就断的树苗变成一颗屹立不倒的大树,是晾衣服不用再踩上小板凳,是学会了在最消极的情况下抬头前进。

  成长带给我们幸福。这份幸福并非来自于可以昂首挺胸地走进网吧,而是来自他人的认可,来自自知能承担责任的自豪感。在汶川地震中,年仅十三岁的男孩被救出后发现自己的爸爸妈妈已经不幸去世,于是他背起了自己受伤的妹妹,用双脚为她走出了一条长达十几公里生命之路,他破旧的草鞋早就被崎岖的山路磨得不成样子了,可是他的眼中仍旧满是坚定,让人不禁为之动容。他的身躯仍旧瘦小,可是在背起妹妹的那一刻,在担起这个残缺的家庭的那一刻,他成长了,他懂得了责任,学会了承担。

  孩子们常说不想长大,不想去接受现实社会的虚伪和黑暗,这看起来是一种天真,一种单纯,但若细究,这便是一种逃避责任!一代总是要取代上一代的,也许幼年时我们能够躲在大人们的身后,在象牙塔里欢笑嬉闹着,可当我们必须去面对这一切时,我们无法逃避也不能逃避。我们能做的只是让自己成长,变得坚强,有资格去承担责任,只有这样才有权利去享受这个物质世界带给你的奖励。

  大树的树干上总是有数不尽的裂纹,那是成长的伤口——用文艺青年的话来说。于是乎,成长带来的伤痛也是不言而喻的。湖北的几名大学生在经过长江边时发现有人落水,围观人数上百却无人相救,于是他们组成人梯下河救人,不料突发险情,三名大学生就这样,永远留在了长江。于人危难之时伸出援手的确是成长的表现,毋庸置疑,他们是勇敢的、成熟的,可是他们付出的代价也是极为惨痛的,这便是成长的代价。

  成长是孤独的,是痛苦的,可你知道,等待着你的是光明,是未来,所以请不要逃避,请努力地,勇敢地成长吧!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以尊严写三个分论点

让人哭的爱情伤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