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描写山水的诗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李白陶醉在山水之间

  唐代大诗人李白,写过许多赞美山河的诗,至今被人们传诵。李白的诗,不是单纯写景,而且饱含着他的爱国感情。

  李白少年的时候,就立志为国效力,贡献自己的才智。可他性格直爽,又不愿意巴结权贵,所以一直不被统治者重用,有一次还差点被流放到边塞。他宁肯不做官,宁肯受穷,也不向那些人屈服。于是,他把一腔热情都寄托在奇山丽水之间,把自己化在了祖国美丽的大地上,用诗来赞美,来歌颂。比如他写长江三峡的激流:“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写庐山的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写钱塘江的潮水:“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

  写秦岭的险要:“噫吁■,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依绝壁。”

  黄河和长江在他的笔下是:“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在李白的诗中,祖国的山河多么壮美呀!他正是陶醉在这块土地上,才誓不改志,坦然地走完了自己坎坷的一生。

李白描写山水的诗

李白的山水诗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望庐山瀑布》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邕》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李白《长相思·其一》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李白《清平调·其一》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玉阶怨》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李白《秋浦歌》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古朗月行》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李白《行路难·其三》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李白《长相思·其一》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李白《长相思·其一》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李白《古朗月行》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李白《听蜀僧浚弹琴》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李白《行路难·其三》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李白《听蜀僧浚弹琴》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李白《古风·其十九》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李白《清溪行》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李白《关山月》

李白描写山水的诗

李白的山水诗

  卷一:《之广陵宿常二南郭幽居》

  绿水接柴门,有如桃花源。忘忧或假草,满院罗丛萱。

  暝色湖上来,微雨飞南轩。故人宿茅宇,夕鸟栖杨园。

  还惜诗酒别,深为江海言。明朝广陵道,独忆此倾樽。

  卷二:《下途归石门旧居》

  吴山高,越水清,握手无言伤别情。将欲辞君挂帆去,

  离魂不散烟郊树。此心郁怅谁能论,有愧叨承国士恩。

  云物共倾三月酒,岁时同饯五侯门。羡君素书尝满案,

  含丹照白霞色烂。余尝学道穷冥筌,梦中往往游仙山。

  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俯仰人间易凋朽,

  钟峰五云在轩牖。惜别愁窥玉女窗,归来笑把洪崖手。

  隐居寺,隐居山,陶公炼液栖其间。灵神闭气昔登攀,

  恬然但觉心绪闲。数人不知几甲子,昨夜犹带冰霜颜。

  我离虽则岁物改,如今了然失所在。别君莫道不尽欢,

  悬知乐客遥相待。石门流水遍桃花,我亦曾到秦人家。

  不知何处得鸡豕,就中仍见繁桑麻。翛然远与世事间,

  装鸾驾鹤又复远。何必长从七贵游,劳生徒聚万金产。

  挹君去,长相思,云游雨散从此辞。欲知怅别心易苦,

  卷三:《奔亡道》

  苏武天山上,田横海岛边。万重关塞断,何日是归年。

  亭伯去安在,李陵降未归。愁容变海色,短服改胡衣。

  谈笑三军却,交游七贵疏。仍留一只箭,未射鲁连书。

  函谷如玉关,几时可生还。洛阳为易水,嵩岳是燕山。

  俗变羌胡语,人多沙塞颜。申包惟恸哭,七日鬓毛斑。

  淼淼望湖水,青青芦叶齐。归心落何处,日没大江西。

  歇马傍春草,欲行远道迷。谁忍子规鸟,连声向我啼。

  卷四:《荆门浮舟望蜀江》

  春水月峡来,浮舟望安极。正是桃花流,依然锦江色。

  江色绿且明,茫茫与天平。逶迤巴山尽,摇曳楚云行。

  雪照聚沙雁,花飞出谷莺。芳洲却已转,碧树森森迎。

  流目浦烟夕,扬帆海月生。江陵识遥火,应到渚宫城。

  卷五:《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

  江行几千里,海月十五圆。始经瞿塘峡,遂步巫山巅。

  巫山高不穷,巴国尽所历。日边攀垂萝,霞外倚穹石。

  飞步凌绝顶,极目无纤烟。却顾失丹壑,仰观临青天。

  青天若可扪,银汉去安在。望云知苍梧,记水辨瀛海。

  周游孤光晚,历览幽意多。积雪照空谷,悲风鸣森柯。

  归途行欲曛,佳趣尚未歇。江寒早啼猿,松暝已吐月。

  月色何悠悠,清猿响啾啾。辞山不忍听,挥策还孤舟。

  卷六:《宿鰕湖》

  鸡鸣发黄山,暝投鰕湖宿。白雨映寒山,森森似银竹。

  提携采铅客,结荷水边沐。半夜四天开,星河烂人目。

  明晨大楼去,冈陇多屈伏。当与持斧翁,前溪伐云木。

  卷七:《过四皓墓》

  我行至商洛,幽独访神仙。园绮复安在,云萝尚宛然。

  荒凉千古迹,芜没四坟连。伊昔炼金鼎,何年闭玉泉。

  陇寒惟有月,松古渐无烟。木魅风号去,山精雨啸旋。

  紫芝高咏罢,青史旧名传。今日并如此,哀哉信可怜。

  卷八:《宿巫山下》

  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

  雨色风吹去,南行拂楚王。高丘怀宋玉,访古一沾裳。

  卷九:《姑孰十咏 天门山》

  迥出江山上,双峰自相对。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

  参差远天际,缥缈晴霞外。落日舟去遥,回首沉青霭。

  卷十:《春归终南山松龛旧隐》

  我来南山阳,事事不异昔。却寻溪中水,还望岩下石。

  蔷薇缘东窗,女萝绕北壁。别来能几日,草木长数尺。

  且复命酒樽,独酌陶永夕。

  卷十一:《春日归山,寄孟浩然》

  朱绂遗尘境,青山谒梵筵。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

  岭树攒飞栱,岩花覆谷泉。塔形标海月,楼势出江烟。

  香气三天下,钟声万壑连。荷秋珠已满,松密盖初圆。

  鸟聚疑闻法,龙参若护禅。愧非流水韵,叨入伯牙弦。

  卷十二:《大堤曲》

  汉水临襄阳,花开大堤暖。佳期大堤下,泪向南云满。

  春风无复情,吹我梦魂散。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断。

  卷十三:《登峨眉山》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息。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卷十四:《登庐山五老峰》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卷十五:《登太白峰》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何时复见还。

  扩展:

  李白的故事:李白跳月的故事

  南京夫子庙前,有一座文德桥。听老辈人说,每逢冬月十五月亮当头的时候,站在桥头朝水上看,倒映在水里的月影子刚好分成两半:桥这边半个,桥那边半个。然后圆圆的月亮影子,为什么会分成两半呢?这里有段故事。

  传说唐朝大诗人李白,有一次到金陵(即今南京)来,在文德桥旁边的一座酒楼上歇脚。然后这天碰巧是冬月十五,到了晚上,他就独自坐在酒楼上赏月,一边喝酒,然后一边吟诗作赋。李白生平最喜爱月亮,说月亮又干净又好看。这天晚上,他抬头看见天上的月亮洁白滚圆,心里非常高兴,就多喝了几杯。到了半夜,李白趁着酒兴,下楼走到文德桥上。然后他刚走上桥,一低头,忽然看见月亮掉在水里了,河水一动,洁白的月影上就添了几条黑纹。

  李白这时喝得醉醺醺的,只当是月亮给河水弄脏了。他靴子也顾不得脱,然后张开双手就跳下桥去捞月亮。谁知这一跳,月亮没捞着,却把水里的月亮震破了,然后顿时分成了两半儿。故事就这样传下来了。后来人们在文德桥旁边修了个“得月台”,据说那里就是当年大诗人李白赏月的地方。

  李白的故事:少年李白的故事

  李白的父亲是位商人,做生意赚了不少钱,相当富裕。相传,李白小时候在四川象耳山读书。有一天逃学下山,经过一条小山涧,见到一位老奶奶在山洞旁磨铁棒。李白觉得很奇怪,走上前询问,老奶奶回答说要用铁棒磨针。一根粗铁棒要磨成一根细小的针谈何容易,但老奶奶信心十足,她说:“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从此以后李白就打消逃学念头,下功夫读书了。他既学文又习武,专门学习剑术。决心要做一个满腔侠义的“游侠”。

  李白幼年时候记忆力特别好。诸子百家,佛经道书,无不过目成诵。然后据说他五岁就会诵写“六甲”,十岁能读诸子百家的书,懂得了不少天文、地理、历史、文学等各方面的知识。此外,他还学会了弹琴,唱歌,舞蹈。

  一天,李白家中来了一位客人,风流儒雅,气概不凡,是当时很有名气的文人,这次是到蜀中来做官的。在长安,他早就听说李白的诗名,这次来到蜀中还未上任就前来拜访了。家人带他来到一条河边的柳树荫下,只见一个年幼的书生,头戴纶巾,佩一把宝剑,正在吟诗,然后同样是风流倜傥,卓越不群,诗人对这少年的喜欢之情油然而生。他又看了看少年李白的诗稿,先是吃惊,后是赞叹,最后竟是击节拊掌了,他说:“小家伙的文辞简直可以和司马相如平分秋色啊!好好写吧,中国第二个屈原就要横空出世了。”

  李白自小志趣远大,禀性高洁。当时的读书人要想求取功名,都去参加进士考试。李白想,大丈夫在世,要做就做个国家栋梁,否则就一辈子只当一个平民百姓。他常常自比谢安,相信总有一天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论李白的山水诗

  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奇才,也是时代造就的一位伟人。其诗大多数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政治,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河,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他善于从民间文学中吸取营养,主题想象丰富,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往往以豪迈旷达的襟怀、奔腾澎湃的感情、傲视人生的个性、丰富奇特的想象,使其诗闪耀着浪漫主义色彩,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不拘以往格局,摒弃消极婉约的手法,以强烈抒情,善于夸张的艺术特色,为中国古代浪漫诗歌立下典范,具有不平凡的意义,尤其在山水诗方面独树一帜,颇值得研究。

  一、以丰富奇特的想象,大胆的艺术夸张,充分地表现诗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

  李白诗歌的想象,奇特惊人,显示了超凡的创造力,创造了许多常规不可思议的诗歌形象,他既尊重传统,学习前人,又勇于创新、超越自我。他那种洒脱的艺术风格是前无古人的,他的许多诗的写法也是前人不敢想象的。如:“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金乡送韦八之西京》);“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诗歌大胆运用恰当的艺术夸张,给诗歌带来神奇的魅力。李白的夸张手法是很富有创造性的,对于事物的美好和丑恶具有爱憎分明的态度,非夸张就很难表现他那巨大而强烈的思想感情,所以他的夸张都达到“天衣无缝”的境界,使人觉得非如此不可。如《蜀道难》,他用“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来形容蜀道的险峻。

  二、形式自由,题材广阔,浪漫主义范围比较广泛

  李白诗歌突破了形式的束缚,自由活跃,摒弃了建安以来柔靡婉约消极的风格,使其诗风更为雄浑,积极向上,情感更加真挚。如七言乐府《蜀道难》全诗气势盘郁,声调铿锵,一气呵成,句法从三字句、四字句直到七字句,参差有致,富于变化。同时,作者善于以奇特想象,奇幻无穷的笔锋,勾画出奇特景象,渲染浓烈气氛,又能表现作者积极乐观的精神境界,例如:作者要抒发对世路艰难的感叹时用“行路难、行路难!”三字句咏叹调;要表现紧张气势的气氛及奇特景象时,用“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这样的4字句表示紧张的节奏;要表现绵长的秋思时,用“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这样的11字句,连续不断。使其感情更加悠然绵长,令人回味无穷,充分表现了诗人杰出的才能。

  三、语言自由流畅,清新自然

  在语言的运用上,李白主张自然,反对雕琢,他在诗歌中论诗时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又说“雕虫丧天真”,都是这主张的说明。他反对浮华雕琢的作创风格。胡适在《白话文学史》中着重评价李白的特别长处其中之一:他是有意用“清新”来救“倚丽”之弊的,所以他大胆地运用民间的语言,容纳民歌的风格,很少雕饰,亲近自然。李白不仅批判地继承了汉魏以来优秀诗人的语言技巧,同时,他又是继屈原之后能认真而多方面地向民间诗歌努力学习的伟大诗人之一。从艺术方面看,他在这种继承和学习所取得的显著成绩是诗歌语言上的卓越成就,从而形成他生动、明净、华美自然的语言风格。

  李白在摒弃六朝时期华靡诗风的同时,积极继承了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谢朓和庾信等人的语言艺术。杜甫赞美他的作品说:“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李白曾经称赞或引用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山水含清辉”以及谢朓的“澄江静如练”、“朔风吹飞雨”这些清新、自然而富有创造性的名字,说明他描绘自然景色的作品,的确受了二谢的影响。由于他在吸取民歌语言艺术的同时,又批判地继承了诗人特有的优良的艺术传统,所以他的语言,在生动、自然之外,又具有明净、华美的特点,加上浪漫主义的想象力和豪迈奔放的热情,使他的语言具有如前人所说的“豪华”和“豪放”的特色,给人以浑然天成的美感。

唐代诗人李白的山水诗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人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他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他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他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他的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李白的山水诗有哪些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下面为大家整理了李白的山水诗,欢迎欣赏!

  山中问答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清溪行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江夏赠韦南陵冰

  胡骄马惊沙尘起,胡雏饮马天津水。

  君为张掖近酒泉,我窜三巴九千里。

  天地再新法令宽,夜郎迁客带霜寒。

  西忆故人不可见,东风吹梦到长安。

  宁期此地忽相遇,惊喜茫如堕烟雾。

  玉箫金管喧四筵,苦心不得申一句。

  昨日绣衣倾绿樽,病如桃李竟何言

  昔骑天子大宛马,今乘款段诸侯门。

  赖遇南平豁方寸,复兼夫子持清论。

  有似山开万里云,四望青天解人闷。

  人闷还心闷,苦辛长苦辛。

  愁来饮酒二千石,寒灰重暖生阳春。

  山公醉后能骑马,别是风流贤主人。

  头陀云月多僧气,山水何曾称人意

  不然鸣笳按鼓戏沧流,呼取江南女儿歌棹讴。

  我且为君槌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

  赤壁争雄如梦里,且须歌舞宽离忧。

  延伸阅读

  李白人生的重要时期。

  李白的一生主要活动在唐玄宗、肃宗时代。他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 , 也是潦倒的一生。

  为了便于研究他的创作道路 , 我们将他的生平分为四个阶段来介绍。

  (l) 读书漫游 (42 岁以前 ,701-742)。这一时期 , 诗人的生活主要是漫游、游山览水 , 所以其诗歌创作主要是山水诗。江陵和金陵是六朝乐府民歌西曲歌和吴声歌的发源地 , 李白漫游于此 ,深受影响 , 因此也写了不少优秀的乐府诗和一些赠别诗。山水诗著名的有《峨眉山月歌》、《渡荆门送别》以及《望天门山》、《横江词》六首、《望庐山瀑布》二首等。乐府诗著名的有《江夏行》、《长干行》、《乌栖曲》、《越女词》等。著名的送别诗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山中问答》等。还有《江上吟》、《丁都护歌》、《金陵酒肆留别》等。

  (2) 长安三年 (42-44岁,742-744)。在这一时期 , 诗人政治上失败了 , 但创作上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 诚如安徽马鞍山采石矶的太白楼上的对联所云 :“荐汶阳再造唐家 , 并无尺土酬功 , 只落得草石青山 , 供当日神仙笑傲;喜妃子能谗学士 , 不是七言招怨 , 怎脱去名缰利锁 ,让先生诗酒逍遥。”三年的京城生活 , 尤其是直接与皇帝大臣们的接触 , 使诗人对当时的社会现实以及藏在“开天盛世”后的腐败黑暗的现象和宫廷内幕有了初步的认识 , 并用他的诗歌予以无情的揭露和深刻的批判。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比前一时期更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战斗性。这时期的作品有《蜀道难》、《梁甫吟》、《行路难》三首、《古风》第八、十五、二十四、三十九、四十六等 , 还有《乌夜啼》、《子夜吴歌》以及《送友人入蜀》等。

  (3) 再度漫游 (44-55岁,745-755)。这时期诗歌创作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 一是更加无情地揭露、讽刺和批判当时腐败的政治和穷兵黩武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 如《远别离》、《古朗月行》、《古风》之三、之六、之十四、之三十四 , 以及《战城南》、《北风行》等;二是以诗歌创作寄托其愤世嫉俗、向往自由的思想感情 , 如 《梁园吟》、《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和《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等;三是描绘祖国山水风光的诗歌。著名的《赠汪伦》、《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等也作于这一时期。

  (4) 身经战乱 (55-62岁,755-762)。这一时期的创作 , 有不少是反映安史叛军破坏、蹂躏中的社会现实和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 , 如《古风》第十九 ( 西上莲花山 ) 、《猛虎行》、《经乱后将避地郯中留别崔宣城》、《奔亡道中》等 , 有些是抒发他报国靖乱的壮志 , 如《永王东巡歌》、《赠张相镐》、《南奔书怀》等 , 也有不少是表现他蒙冤遭贬的悲愤。

李白山水诗

  1、《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2、《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4、《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5、《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6、《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7、《登太白峰》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

  8、《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9、《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10、《山中与幽人对酌》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11、《北风行》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

  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12、《荆门浮舟望蜀江》

  春水月峡来,浮舟望安极。

  正是桃花流,依然锦江色。

  江色绿且明,茫茫与天平。

  逶迤巴山尽,摇曳楚云行。

  雪照聚沙雁,花飞出谷莺。

  芳洲却已转,碧树森森迎。

  流目浦烟夕,扬帆海月生。

  江陵识遥火,应到渚宫城。

  13、《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4、《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

  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15、《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山水的诗

  《望庐山瀑布》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天门山》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送友人入蜀》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

  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

  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

  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

  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

  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秋浦歌十七首》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其一

  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

  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

  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

  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

  其二

  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

  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其三

  秋浦锦驼鸟,人间天上稀。

  山鸡羞渌水,不敢照毛衣。

  其四

  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

  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

  其五

  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

  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

  其六

  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

  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

  其七

  醉上山公马,寒歌宁戚牛。

  空吟白石烂,泪满黑貂裘。

  其八

  秋浦千重岭,水车岭最奇。

  天倾欲堕石,水拂寄生枝。

  其九

  江祖一片石,青天扫画屏。

  题诗留万古,绿字锦苔生。

  其十

  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

  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

  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

  其十一

  逻人横鸟道,[1]江祖出鱼梁。

  水急客舟疾,[2]山花拂面香。

  其十二

  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

  其十三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其十四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其十五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其十六

  秋浦田舍翁,采鱼水中宿。

  妻子张白鹇,结罝映深竹。

  其十七

  祧波一步地,[3]了了语声闻。

  黯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

  盘涡毂转秦地雷。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

  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三峰却立如欲摧,

  翠崖丹谷高掌开。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

  云台阁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明星玉女备洒扫,

  麻姑搔背指爪轻。我皇手把天地户,丹丘谈天与天语。

  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来蓬莱复西归。玉浆倘惠故人饮,

  骑二茅龙上天飞。

  《横江词其一》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

  一风三日吹倒山,白浪高于瓦官阁。

  《横江词其二》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海潮南去过浔阳。

  牛渚由来险马当。

  横江欲渡风波恶。

  一水牵愁万里长。

  《横江词其三》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横江西望阻西秦,

  汉水东连扬子津。

  白浪如山那可渡,

  狂风愁杀峭帆人。

  《横江词其四》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海神来过恶风回。

  浪打天门石壁开。

  浙江八月何如此。

  涛似连山喷雪来。

  《横江词其五》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横江馆前津吏迎,向余东指海云生。

  郎今欲渡缘何事,如此风波不可行。

  《横江词其六》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月晕天风雾不开。

  海鲸东蹙百川回。

  惊波一起三山动。

  公无渡河归去来。

  《送友人寻越中山水》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闻道稽山去,偏宜谢客才。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

  东海横秦望,西陵绕越台。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

  八月枚乘笔,三吴张翰杯。此中多逸兴,早晚向天台。

  《杜陵绝句》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上三峡》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下陵阳沿高溪三门六剌滩》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三门横峻滩,六剌走波澜。石惊虎伏起,水状龙萦盘。

  何惭七里濑,使我欲垂竿。

  《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君寻腾空子,应到碧山家。水舂云母碓,风扫石楠花。

  若爱幽居好,相邀弄紫霞。

  多君相门女,学道爱神仙。素手掬青霭,罗衣曳紫烟。

  一往屏风叠,乘鸾著玉鞭。

李白描写山水的诗

李白的山水诗

  1、《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简介:

  《独坐敬亭山》是唐代伟的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绝,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作者写的是自己的孤独和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

  2、《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简介:

  《望庐山瀑布二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李白创作的两首诗,一为五言古诗,一为七言绝句。这两首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都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都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其中第二首七绝历来广为传诵。其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

  3、《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简介:

  《登金陵凤凰台》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而创作的怀古抒情之作。全诗八句五十六字,以登临凤凰台时的所见所感而起兴唱叹,把天荒地老的历史变迁与悠远飘忽的传说故事结合起来摅志言情,用以表达深沉的历史感喟与清醒的现实思索。此诗气韵高古,格调悠远,体现了李白诗歌以气夺人的艺术特色。

  4、《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简介:

  《早发白帝城》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乾元二年(759年)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此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全诗把诗人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运用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明人杨慎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5、《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4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简介:

  《渡荆门送别》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在出蜀漫游的途中写下的一首五律。此诗由写远游点题始,继写沿途见闻和观感,后以思念作结。全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以其卓越的绘景取胜,景象雄浑壮阔,表现了作者少年远游、倜傥不群的个性及浓浓的思乡之情。

李白描写祖国山水的诗

  李白《幽涧泉》

  拂彼白石,弹吾素琴。幽涧愀兮流泉深,

  善手明徽高张清。心寂历似千古,松飕飗兮万寻。

  中见愁猿吊影而危处兮,叫秋木而长吟。

  客有哀时失职而听者,泪淋一浪一以沾襟。乃缉商缀羽,

  潺湲成音。吾但写声发一情于妙指,殊不知此曲之古今。

  幽涧泉,鸣深林。

  李白《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

  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湘水上,女萝衣,

  白云堪卧君早归。

  李白《蜀道难》

  噫吁戏,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躔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虺,砰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一吮一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

  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

  回崖沓障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黄。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望庐山瀑布 其一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望庐山瀑布 其二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登峨嵋山》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息。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李白《登新平楼》

  去国登兹楼,怀归伤暮秋。天长落日远,水净寒波流。

  秦云起岭树,胡雁飞沙洲。苍苍几万里,目极令人愁。

  李白《秋登巴陵望洞庭》

  清晨登巴陵,周览无不极。明湖映天光,彻底见秋色。

  秋色何苍然,际海俱澄鲜。山青灭远树,水绿无寒烟。

  来帆出江中,去鸟向日边。风清长沙浦,山空云梦田。

  瞻光惜颓发,阅水悲徂年。北渚既荡漾,东流自潺湲。

  郢人唱白雪,越女歌采莲。听此更肠断,凭崖泪如泉。

  李白《望天门山》

  诗人:李白 朝代:唐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李白《横江词六首》

  其一

  人道横江好 ( 道一作言 )

  侬道横江恶

  一风三日吹倒山 ( 三日一作一月) ( 一作猛风吹倒天门山 )

  白一浪一高于瓦官阁

  其二

  海潮南去过浔一陽一

  牛渚由来险马当

  横江欲渡风波恶

  一水牵愁万里长

  其三

  横江西望阻西秦

  汉水东连扬子津 ( 汉一作楚 ) ( 连一作流 )

  白一浪一如山那可渡

  狂风愁杀峭帆人

  其四

  海神来过恶风回 ( 来一作东 )

  一浪一打天门石壁开

  浙江八月何如此

  涛似连山喷雪来

  其五

  横江馆前津吏迎

  向余东指海云生

  郎今欲渡缘何事

  如此风波不可行

  其六

  月晕天风雾不开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李白最有名的诗词10首

李白必背100首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