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赏识的议论文素材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赏识教育浅作文

  古语云:“棍棒下面出孝子”“严师出高徒”。好像古代的孝子、才子都是在“严”字下产生的,殊不知,孩子,尤其是今天的孩子,更多的是需要家长和老师的赏识。这就给当前的教育提出了一个新课题:赏识教育。所谓赏识,就是要欣赏孩子的优点。赏识教育,就是在教育中要多给孩子以表扬鼓励,使得在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因此,赏识教育的关键是发现优点,哪怕是所谓“一无是处”的孩子,在他身上总有闪光点。有位孩子的妈妈这样说:“我儿子既顽皮又讨厌,哪门成绩都差,没优点。”当人问他:“就没有与众不同的地方吗?”

  这位母亲说:“就喜欢看兵器、军事方面的杂志。”作为小学生,喜欢看军事方面的杂志这么专业的东西,说不定,将来还是个军事天才,这些方面不正是他的优点吗?其实,每位家长都曾是个好的教育家,也就是说,都会“赏识”。在孩子刚刚学说话的时候,哪位父母不是充满信心,坚信自己的孩子会说话呢?若说得迟,还会说“贵人语迟”呢!可惜的是,到孩子上学后,家长们却丢弃了赏识,总觉得自己孩子不如别人的孩子,看到了差异,便要训斥,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缺少发现。从孩子成长的角度来看,则更需要“赏识”。

  有这样一位家长,他原来总嫌女儿字写得不好,训来训去总没有效果,相反的,每次教育孩子,孩子总是犟嘴:“怎么不好啊?就好!”后来,这位家长改变了一种方法,一次,看女儿写作业,字还是那样,但他却说:“哟,字写得很工整嘛,这样认真,以后一定会写得很漂亮!”没想到女儿呆了呆,竟然大哭起来,并说以后会写得更好。从这孩子的由犟到哭到表示决心来看,她是多么需要赏识啊。因而,在强制要求和期望鼓励均可以作为教育孩子的方式时,期望鼓励可能会产生更积极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工作中善于赏识学生。学生一旦有进步,教师就应及时给予表扬,甚至可以为学生创造取得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在点滴的进步中体验成功,从而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失败是成功之母”更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

  即使是学困生,教师也应善待他们,学困生不过是一根“生锈的针”,只要教师帮忙磨,他也会发光的。当然,赏识并不是说不要批评,关键要看如何批评。若是训斥地批评,那定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扼杀其自信心和积极性。而赏识则能激发其自信心和进步的潜能。可见赏识教育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关于赏识的议论文素材

赏识作文

  ·特雷尔物说过:“任何一样看似愚蠢的东西,都有他值得喝彩的地方,赏识作文。”赏识似乎只是家长和老师应该做的,但有没有人想过,我们也有责任呢

  ·赏识不是单向的施舍,是智慧与智慧的主动碰撞;赏识不是别有用心的廉价恭维,是对一种相对价值的公正认可;赏识不是谀词满口的鄙俗奉承,而是对事物固有魅力的真诚赏识。

  ·既是一个人心境磊落,胸怀宽广的表现,也是一个人才智明锐,气度从容的体现。赏识,同样也是做人的道理。一个人如果不懂赏识,不愿赏识,人与人之间就会多了一份挑剔,少了一份欣赏,小学一年级作文《赏识作文》。对待他人,我们都应该学会赏识。一个人的成功最重要的是要有信心。一个信任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点头,一个激励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可以为他人驱散积聚在心底的自卑的阴影,可以为他人找回失落已久的自信,可以为他人校正迷失的价值追求方向,可以为他人唤醒早已尘封的潜质,可以为他人提供走向成功的动力。赏识在于心态的调整。只有以平和的心态,宽广的胸襟,接纳的态度,才能聆听到别人心底最真挚的心语,才能捕捉到稍纵即逝的成功之光。

  你自己就是一匹千里马,挖掘你内心的清泉——赏识自我,你一定会在芸芸众生中出类拔萃,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

以赏识为话题的作文

  “赏识教育”,具体地说就是充分肯定学生,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因而,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

  对话时多用赞赏,能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相互沟通的桥梁,学生自然而然地把你当作最可亲近和信赖的人,她就会同你推心置腹地谈思想,拉家常,讲理想,论学习,说感受,而你的教育就容易被接受。孩子一旦接受了你的正面教育,就会变得胆大自信,活泼可爱。与孩子对话用赞赏,这个办法对顽皮孩子也挺管用,因为顽皮孩子心灵深处最需要尊重和信任,受到赞赏后能立即引起他的内需冲动,并由心动化为行动。所以,老师机智而敏锐地向孩子投注赞赏的目光,及时输送赞赏的信息,从而激发他的心理正反馈,有利于保证对话质量,促进教育转化,达到育人的目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满足了生理需要以后,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赞赏。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成功的体验要比失败的体验更重要。就精神生活而言,每一个幼小的生命来到人间都是为了得到赞赏,没有人想受批评,所以,给孩子赞赏比指责更管用。

  一个心态积极的老师,可以说是学生未来的福音,因为这样的老师就象是肥沃的田野,所以,落入这田野里的种子,他们不但能开放出美丽的花朵,当然也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而一个总是对自己的学生持消极心态的教师或家长,就会在对学生的挑剔中毁了他们心中最美的东西。作为一个教育者,只要你对自己的教育对象所具有的优点和长处,始终抱着一颗赞美和欣赏之心,并相信这些优点和长处在未来的岁月里,必能结出累累果实,他就真得会像向日葵一样,始终向着你开放。会一直从你欣赏的阳光中吸取能够给自己带来发展的营养,不管以后会在前进中遇到什么样的坎坷,他都不会怀疑你对他当初的肯定。

  人生是艺术,艺术不仅体现在它的美,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它对美的创造上。健康的身体可以让我们有强大的生命,健康的心理可以让我们拥有幸福的生活,健康的精神可以让我们拥有广阔的世界。赞赏不是万能的,让我们以健康的教育与学生一起走向美好的未来!

赏识与赞美作文

  我们应该学会赏识,学会赞美,努力去挖掘别人的闪光点,去发现别人的美。

  同一棵树,有的人看到的是树的郁郁葱葱,有的人只看到这上面的毛毛虫。

  为什么同样一件事物却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态度?原因就在于有的人懂得赏识、赞美,有的人却只会挑剔,用指责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一名记者曾做过一个调查:经常赏识他人,夸奖赞美他人的人往往处事积极乐观,受人欢迎,受人尊敬,不常生病,因此比一般人长寿,而常指责抱怨别人的人没有朋友,孤单寂

  寞,身体和心理都比较脆弱,比一般人寿命短。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赏识别人赞美别人呢

  当你乘车下车时,你对司机说:“谢谢你,坐你的车真舒适。”一句话用不了几秒钟,但也可能因为一句赞美之辞能让司机整日心情愉快。如果他一天载五十名乘客,他就会对50名乘客态度和蔼,而这些乘客受了感染,也会对周围的人和颜悦色,这个车内就会出现和谐的气氛。

  当你途经建筑工地时,你可以对工人说:“这栋大楼盖得真好。”这些工人或许会因为你的一句话而起劲地工作。

  对一位姿色平庸的女子微笑,她一定会如沐春风……

  但是,在赏识与赞美别人的同时,还不能忘记树梢上的毛毛虫,虽然这与满树的葱郁相比,的确微不足道,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应用明亮的慧眼去发现,以乐观的态度去指正。

  让我们都竭力去赏识别人,赞美他人,帮助他人吧,世界会因此变得更加美丽。

学会赏识作文

  赏识,是一个人心境磊塔,视野舒朗的表现,也是一个人才智明锐,气度从容的凸现赏识是为人之道。不懂赏识,不愿赏识,人与人之间往往就多了一份挑剔,是了一份欣赏;多了一份苛求,少了一份呵护。

  人人都应该学会赏识,须知“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威廉杰姆斯语。而且,随着阅历的增加这种渴望会变得更加深层而热烈,你的一个信任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点头,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激励的话语,可以为他人去散积聚在心底的自卑的一阴影,可以为他人找回失落已久的宝贵自尊,可以为他人校正迷失的价值追求的方向,可以为他人唤醒早已尘封的潜质,可以为他人诱发创作的冲动的萌芽。

  赏识在于角度的换。万事万物,皆有所长,远近高低,各呈其姿。与人与物,其正面或许并非那样靓丽可人,其侧面则是一幅优美的剪影;或其外表还是幼稚,丑陋,笨拙,顽劣,但其内在蕴含的确是成熟,美丽,新异,灵动。我们何妨换一个角度去看一看,拐个弯子想一想

学会赏识他人,也要学会赏识自己作文

  王杰曾这样说过:“一个人只有拿自己的缺点与别人的优点相比,才能感到自己的不足,才会进步。一个人如果把自己估计过高,认为自己比别人强,那永远就不会进步。”因此,我们要学会赏识他人。

  学会赏识他人,赞美他人,绝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而是要在知道别人的的优点的情况下认识自己的缺点,并加以改正。

  曾有一名作者做过一次调查:经常赏识他人,夸奖,赞美他人的人往往处事积极乐观,受人欢迎,受人尊敬,不常生病,并且比一般人长寿;而常指责,抱怨的人没有朋友,孤独寂寞,身体,心理脆弱,比一般人寿命短。

  对于不同的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两个囚徒一同趴在牢门向外看,一个看到了门前的烂泥,另一个看到的则是蓝天白云。因此,我们应该琢磨别人的不同看法,并从中学到一些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故事中的两个人,我认为前者应向后者学习,学习后者的乐观精神。

  我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轻的穷小子,在骂上帝对他不公平,让自己一无所有。上帝就说:“好吧,小伙子,我给你一百万,你把你的双手卖给我吧。”小伙子不肯。上帝又说:“那你把你的眼睛卖给我吧,一百万!”小伙子也不肯。上帝笑了笑说:“你看,你的手值一百万,眼睛也值一百万,你还觉得你穷吗?你早就是个百万富翁了。”的确,我们每个人都是很富有的,所以,我们也应该学会赏识自己。

  我们应该认识到,无论是学会赏识他人,还是学会赏识自己,这都是必要的,也是我们应该做的。如果学不会赏识他人,在生活中就可能交不到朋友,也可能因为自己的坚持和固执,和成功擦身而过。

  所以,让我们学会赏识他人,学会赏识自己,我相信,我们的世界会因此而更加精彩。

长春市满分作文-学会赏识、赞美他人

  我们应该学会赏识、赞美他人,努力去挖掘他人的闪光点。

  同是一棵树,有的人看到的是满树的郁郁葱葱;而有的人却只看到树梢上的毛毛虫。

  为什么同样一件事物,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呢?原因就在于有的人懂得赏识、赞美,而有的人只会用挑剔、指责的眼光看待事物。

  一名记者曾做过一次调查:经常赏识他人,夸奖、赞美他人的人往往处事积极乐观,受人欢迎,受人尊敬,不常生病,并且比一般人长寿;而常指责、抱怨的人没有朋友,孤单落寞,身体、心理脆弱,比一般人寿命短。

  曾有一名邮递员在送信途中,不小心被一块石头绊倒了,他刚想抱怨,却低头发现这是一块形状奇异的石头。他想,若是用许多这样的石头建成城堡,该多好啊!它好奇心顿生,便欣喜地将石头捡起来,装进邮包。之后,每天送信,他总会间一块奇异的石头。日复一日,他捡的石头堆满了家门。于是他白天送信,晚上堆砌城堡。渐渐地有路人欣赏、赞美他的努力成果,并给予鼓励。终于,他在山坡上建成了一座又一座的好看的城堡,有一天竟被登上报纸的头条,许多人慕名而来,其中包括当时著名的画家毕加索,他惊叹青年人的技艺,大家赞赏,并投资将这里改造成著名旅游区。

  青年人获得成功的秘密就在于他受到了他人的赏识与赞美,可见赏识与赞美是多么的重要啊!有热层多赏识和赞美做过这样的评价:赞美、赏识就像适逢对于帆,就像是雨露对于种子;赞美赏识使我们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品。赞美、赏识是希望,是动力,是用自己的心灵之火去点燃别人的心灵之火。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赏识、赞美别人呢

  当你乘车下车时,你对司机说:“谢谢,坐你的车十分舒适。”一句话用不了几秒钟,但也能因这一句赞美之词能让那位司机整日心情愉快,如果他一天载50名乘客,它就会对50名乘客态度和蔼,而这些乘客受了感染,也会对周围的人和颜悦色,这个车内会出现和谐的氛围。

  在你途径建筑工地时,你可以对工人说:“这栋大楼盖得真好。”这些工人也许会因你一句话而更起劲的工作。

  对一位姿色平庸的女子微笑,她一定会如沐春风。

  但是,在赏识与赞美别人的同时,还不能忘记树梢上的毛毛虫与最后做错的练习题,虽然它们与满树的葱郁和那么多做对的题相比,的确微不足道,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应用明亮的慧眼去发现,以乐观的态度去指正。

  让我们都竭力去赏识他人、赞美他人、帮助他人吧,世界会因此变得更加美丽!

  满分理由

  这篇满分作文,其亮点有二:一是作者积累功夫深厚。读罢全文,给人的感觉:文章是作者知识积累的瞬间爆发,文中援引的那些事例都源于作者的“厚积薄发”。这就昭示考生平时要做个“有心人”,多读书、多看报,作文时方可取胜。

  二是语言朴实又有张力。从全文的叙述语言看,朴实无华,简洁明快,老到而又自然。文中对“赞美与赏识”的那段评价,融比喻、排比、拈连于一炉,让读者的心灵有振颤飞扬的快乐。

以赏识为主题

  赏识是块宝石

  邱泠铎 五(1)班 福建省邵武市实验小学

  指导老师:何凤琴

  赏识有着神奇的力量。赏识要有一颗正直善良的心;赏识要真诚和宽容;赏识,要有智慧。

  我考试不理想时,垂头丧气回家,妈妈的一个微笑,让我明白了从哪里摔倒再从哪里爬起来的道理。生活习惯不好时,妈妈的一个眼神,为我点燃了一盏心灵的灯。有了赏识,我感到欢乐、鼓励和信心;有了赏识,简单的表情,淡淡的情意,也能温暖我的心;有了赏识,平凡的花草、小溪也能赏心悦目。

  时光老人在真、善、美与假、恶、丑之间架起了一座心灵桥,让我们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心正眼才正,心善行才善,让我们学会与人为善给人快乐,才能给已快乐。

  母亲热情、真诚、正义的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接纳所有需要帮助的人,给他们指引光明的前程,解决教育的困惑,挽救受伤的心灵,开启我抛弃虚伪,拒绝冷漠,远离邪恶的信念,我洁净明澈地生活着,我学会了赏识身边的人,赏识远离我的人。

  赏识,可以小见大,细微中透露生命的真谛,一片树叶,定能唤醒整个春天;一片花瓣,即可观一个世界;见小草可见大精神。亲朋好友间短暂的离别,才有相聚重逢的欣慰;

  知音的面对,拥有了相见恨晚的惊喜。即使你为生活中不顺心的事感到苍白无助,亦能赏识到难得的孤独时刻的心境。

  赏识是块熠熠生辉的宝石,会给你带来一个绚丽多彩的大千世界。

与赏识同行

  培根说过:“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因此,我们需要赏识,只有这样,世界才能充满温暖与生机,一路上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纯朴而真挚。

  赏识让最差的孩子乐观向上,让最矮的庄稼茁壮成长,让原本毫无生机的月球拥有了“月照花林皆似霰”的柔情。因为赏识,我们仰望到了一个湛蓝美丽的天空。学会赏识他人,为对方的成功加油喝彩,是我们为人处世的最佳境界。与赏识同行,就是与希望共舞,与快乐相伴。

  所谓赏识,就是指人们用审美的心理与眼光,对周边的人和事物进行细致入微的观赏和体味,它能使人产生一种轻松、愉快和满足感。在生活中,我们需要彼此赏识,让生命之树在赏识之中常青。

  赏识是一种别样的善良,这种善良造就出世之英才。列夫·托尔斯泰在屠格涅夫的赏识中,燃起了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最终成为了享誉世界的文学家;台湾作家林清玄无意中的几句对小偷的赞美成就了一位羊肉炉的大老板,让世上少了一个小偷,而多了一个栋梁。由此可见,学会赏识他人的人拥有仁爱之怀,成人之美之善念,从而让被赏识者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赏识是一种做人的美德,是一种别样的善良。

  赏识是一种细致无悔的大爱,这种爱培养出旷世奇才。戴尔·卡耐基正是在继母的鼓励与赏识中坚定前行,发掘了自己的潜力,让这个“坏孩子”华丽转身,成为美国著名的企业家;曾经的笨孩子也因为妈妈的赏识与支持而克服一切学习上的障碍,考入清华名校。最好的父母永远给孩子当啦啦队,而不做消防队。父母的赏识犹如一缕清风,冲散我们心中的阴霾;犹如一壶清茶,抚慰我们灵魂的不安。赏识是一种世上最伟大的情感,是一种细致无悔的大爱。

  赏识是一种豁达宽广的胸怀,这种胸怀创造出此起彼伏的喝彩声和和真挚和谐的人际关系。著名报告文学家黄宗英的那句震世骇俗的话还记忆犹新:“我可爱的劲敌!”用一个平和的心态来赏识对手,这是一个多么高尚而磊落的赏识者的胸怀。祁黄羊只用赏识的眼光来推荐自己的仇人解狐,实现了政通人和的繁荣局面;春秋时期,鲍叔牙欣赏管仲,心甘情愿举贤管仲,使“管鲍之交”成为千古美谈。“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赏识他人让我们虚怀若谷,赏识是一种豁达宽广的胸怀。

  当代社会中,赏识更是我们前行路上必不可少的陪伴者,因为赏识,才会人才辈出;因为赏识,才会诞生一匹匹的千里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在赏识中发现其中的契机,融入世界潮流需要在赏识中乘风破浪驶向彼岸。

  培根说过:“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因此,我们需要赏识,只有这样,世界才能充满温暖与生机,一路上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纯朴而真挚。

学会赏识

  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具有很多品质,而其中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就是“学会赏识”。

  赏识,顾名思义就是欣赏、认识。班上的六十多个学生各具特色,而每个孩子,都需要老师和家长的赏识、肯定。作为大人的我们,却经常会用一些孩子的优点,来教育另一些不太尽如人意的孩子。孰不知这种做法既没有为那些所谓优秀的孩子带来应有的动力,更会深深地伤害被教育孩子的心。这些孩子不但不会好好学习别人的长处,反而会与老师和家长处处作对,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而多数老师和家长面对这样的孩子时,总是在埋怨他不理解大人的良苦用心,致使恶性循环,使得孩子离我们越来越远。常听到一些同事和家长在抱怨:“唉,怎么说都不听,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我应该也说过类似的话)可我们不妨反过来想想,我们为什么就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呢?我们想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吗?如果知道了他的想法,我们又会怎么做呢

  通过几次班主任工作培训,加之阅读了一些优秀教师的专著,我觉得这个问题值得每个教师去深思:我们到底该赏识孩子什么?该怎样赏识每一个孩子

  上学期的家长会上,我问家长们:“您觉得孩子的什么值得你赏识?”大家七嘴八舌,有的说“聪明”,有的说“懂事”,有的说“孝顺”,也有的说“勤奋”……都是我们一致公认孩子们身上的“优秀”品质。我又问:“如果孩子不具备这些优点,您还赏识他么?”大家沉默了。这沉默代表什么呢?其实很多家长都做得比老师好,不管孩子成绩是否优异,也不管孩子是听话还是顽劣,他们都会尽心尽力地爱护孩子,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更优越的生活条件,所以每个孩子在自己的父母面前都很自信,都很快乐。可作为老师,在我们的头脑中似乎有一把尺,我们都在自觉不自觉地用这把尺子衡量每个孩子,能够达到我们认为的理想刻度的,当然会得到我们的欣赏。而达不到的那些孩子就会令我们心生厌恶,带着这样嫌弃的心情去面对这些孩子,不知道我们还有几个老师能做到赏识他们。

  关于这个问题,我受到两次震撼。第一次是曾桂安校长带给我的,从他那里,我知道了一个新鲜的说法:要赏识孩子的失败,要无条件接受孩子的一切。对我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说法,但也是我能够接受的一种说法。是啊,我们真的总是在埋怨孩子的失败,似乎他们就不应该失败。这完全不合逻辑,谁不是在一次次的失败中走向成功的?难道我们自己不是么?可对孩子的失败,我们却采取了一种不正常的态度。曾校长说要看重学生的失败,赏识学生的失败,因为失败的孩子就是成功,如果鄙视失败,当然也就见不到他的孩子了。他举例说,每个正常的孩子都毫无例外地学会了走路和说话,因为在那个学习过程中,他一直都是在父母的赞赏声中度过的,虽然不断摔跤,却从来不缺乏自信。于是,从一次次的失败中走向成功。从这里可以看出,面对孩子的失败,只要我们不断鼓励,使他保持自信,最终一定会获得成功。不过多数老师的急功近利,源头还是我们的教育体制,对升学率的太过追求,让老师和家长无所适从,只能拿分数来衡量孩子们,最可怜的就是这些学生了。

  第二次是著名的学者余秋雨带给我的。这几天正在读他的几本书,很震撼,感受很多。他对文化的剖析,对学校教育、教育体制的分析,都令我耳目一新。他说文化的传承不在求同,而在存异。我们的教育是否也是这样呢?难道把孩子们培养得就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就是好么?这些鲜活的生命就该绽放不一样的光彩,这些天真的孩子就该展示自己的特点。如果我们能允许存异,那我们的学生就没有优劣之分。我们就能够像教孩子学走路的父母一样,给予他们每个人充分的鼓励和欣赏,这些充满自信的孩子当然会活得精彩。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甚至全人类都会因这些光彩夺目的生命而五彩斑斓。

  所以,“学会赏识”一定要先充分认识,给予理解,再用心欣赏,用爱呵护,和失败的孩子站在一起,带着他们继续前行,哪怕前面是悬崖、是峭壁,是更加艰辛的泥泞坎坷,都挡不住我们前进的步伐。我将会把这些想法付诸实践,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在新学期将赏识进行到底。也期待着各位同仁的支持与鼓励。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刚柔并济的名人素材

开在心中的花700字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