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强不息的名人故事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关于自强的哲理小故事

  华罗庚初中毕业后,因没有钱交学费,而被迫停学。回到家乡,一边帮助父亲干活,一边努力自学。但是没想到,竟不行染上伤寒,病情严重。他在床上躺了半年之久,待病好后,却留下了一个终身残疾———左腿的关节变形,瘸了。那时,他才19岁,在那种迷惘、消沉,近似绝望的日子中,他想到了双腿后著兵法的孙膑。“俗话说:身残志不残,我现在才19岁,根本没有任何道理委靡不振,我要用健康的头脑,代替不健康的腿!”青年华罗庚就是这样坚强地跟不幸对抗。

  白日,他拖着病腿,强忍着关节所带来的疼痛,一瘸一拐地干活,夜里,他在油灯下勤奋自学。1930年,他的论文在《科学》的杂志上发布了,这篇论文震撼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至此,清华大学聘用华罗庚当助理员。在人才济济的清华园里,华罗庚一面做着助理员,一面到数学系听讲,并且还抽空自学了德文、法文、英文、及发表了十篇论文。在他25岁的时候,已经是享誉全球的青年学士了。

  在遇到困难跟挫折的时候,自尊自信的人,可以奋发图强,战胜挫折跟失败,并在挫折和失败中取得成功。而对于丧失自尊的人,在遭遇困难跟挫折的时候,大多是自甘堕落、自惭形秽。缺乏自信的人,往往在遭遇困难与挫折的时候,脑中浮现的都是自己不行了,最终放弃了奋斗的勇气。因此没有自尊自信的人,是无法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的。

关于自强不息的名人故事

风流人物,以自强不息

  《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清华大学亦以“自强不息”为校训教育莘莘学子。古今中外,又有多少风流人物,以自强不息……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文学家左丘明,虽然双目失明,但他没有屈服于现实,专心研究,最终留下著作《国语》;音乐家贝多芬双耳失聪;但他不被命运所折服,发出“我扼住命运的咽喉”的怒吼,为后世留下不朽的名曲;越王勾践不幸遭遇亡国,但他没有因此丧失志气,而是更加奋起,卧薪尝胆,终于复国。

  海伦·凯勒曾说:“人生要不是大胆的冒险,便是一无所获。”他一生以自强不息,大胆地接受命运的挑战。海伦在只有十九个月大的时候,一场突发的疾病夺走了他的视力和听力,从此她的世界一片灰暗,没有色彩,没有声音。但她没有向命运低头,开始学习读书、写字、说话,甚至考上了哈佛大学。正常人能做到的海伦做到了,正常人做不到的海伦也做到了。自强,自己坚强;不息,永不停息。虽说看不到,听不见。但她的一生多姿多彩,海伦·凯勒留给后人的,是无限的光明和动人的声音。

  花满怀对幽香的憧憬,即便风吹雨打,也会重新站起。于是拥有春天绽放的美丽;树苗满怀对葱茂的渴望,即便饱受打击,也会重新站起,于是勃发在无垠的大地;小鸟满怀对蓝天的向往,即便乌云遮蔽,也会重新站起,于是蓝天传来鸟清亮的鸣叫;革命志士满怀对新中国成立的期望,即便困难重重,也会重新站起,于是强大的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

  几十年前,一位苦苦寻求救国之路的青年,写出了《沁园春·长沙》,发出了“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疑问。过了几十年,当年的那位青年找到了光明大道,写下了《沁园春·雪》,给出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答案。那个青年就是开国领袖毛泽东。他带领着无数革命先辈在救国救民的道路上苦苦求索,以自强不息为伟大的革命精神。铸就了今天的“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的中国。中华儿女正在为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而努力拼搏。历史将继续证明——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你看,袁隆平籼型杂交水稻令世界惊叹;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在中国的大地上发射;神舟11号与天宫2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航天发展进入新阶段;高铁运营里程突破两万公里,成为高铁里程最长、安全运营水平最高的国家……这些辉煌的成就来源于风流人物,这些风流人物无不有着自强不息的中华精神。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看风流人物,以自强不息。

自强的名人故事

  林肯的台阶 一个1周岁左右的小男孩,被年轻的妈妈牵着小手来到公园的广场前,要上有十几个阶梯的台阶了。小男孩却挣脱开妈妈的手,他要自己爬上去。他用胖胖的小手向上爬,他的妈妈也没有抱他上去的意思。

  当爬上两个台阶时,他就感到台阶很高,回头瞅一眼妈妈,妈妈没有伸手去扶他的意思,只是眼睛里充满了慈爱和鼓励。小男孩又抬头向上瞅了瞅,他放弃了让妈妈抱的想法,还是手脚并用小心地向上爬。他爬得很吃力,小屁股抬得老高,小脸蛋也累得通红,那身娃娃服也被弄得都是土,小手也脏乎乎的,但他最终爬上去了。

  年轻的妈妈这才上前拍拍儿子身上的土,在那通红的小脸蛋上亲了一口。 这个小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第16届总统的林肯。他的母亲便是南希·汉克斯。 林肯的父亲是个农民,家境极为贫穷。林肯断断续续地接受正规教育的时间,加起来还不足1年。

  但林肯从小就养成了热爱知识、追求学问、善良正直和不畏艰难的好品质。他买不起纸和笔,就用木炭在木板上写字,用小木棍在地上练字。他抓紧一切时间看书学习,练习讲演。林肯失过业,做过工人,当过律师。

  他从29岁起,开始竞选议员和总统,前后尝试过11次,失败过9次。在他51岁那年,他终于问鼎白宫,并取得了辉煌的业绩,被马克思称之为“全世界的一位英雄”。

自立自强的名人事例:不幸,只是命运给我的磨炼

  特纳的童年,充斥着各种悲惨的回忆。

  他到3岁才学会说话。就在家人为这个孩子能说话而感到欣喜后不久,一场灾祸发生了,特纳在横穿马路时被车撞飞,妈妈眼睁睁看着他头部着地,结果他只是轻微脑震荡,缝了几针就没事了。可是,从此以后,各种疾病就接踵而至,和他如影随形。麻疹、水痘、肺炎、湿疹、哮喘、皮疹、扁桃腺肥大……一个病接着一个病,虽然不致命,但要一个孩子整天同病魔作斗争,惨痛是可想而知的。特纳至今还清楚地记得自己10岁那年面瘫的事。他本准备刷完牙去参加节日游行,可在刷牙的时候,他的半边脸突然提不起来了。他非常想去参加游行,但只能再一次被妈妈送往医院。在去医院的路上,他问妈妈:“妈妈,真的有上帝吗?”妈妈说:“当然有了。”他说:“那上帝为什么对我这么残忍,让我总是和医生打交道。”妈妈抱着他的头,对他说:“孩子,不是上帝残忍,他也许是在考验你,把你磨炼得无比强大。”

  一个10岁的孩子因为疾病,过早地懂事了,也过早地学会了坚强。因为面瘫,他不得不接受脊椎穿刺手术。其实也就是抽骨髓。别说一个孩子,就是成人也难以忍受手术所带来的剧痛。医生把一根针扎进他脊椎里。他疼得大喊大叫,但他却没有丝毫挣扎,没有对医生说:“太疼了,我不做了。”做完脊椎穿刺,两周过后,面瘫的症状消失了。但是,不幸并没有放过这个坚强的孩子。面瘫消失后,本来说话就晚的他说话有些口齿不清。每次他张嘴说话,别人都弄不明白他想表达什么。甚至在家里,也只有和他朝夕相处的哥哥达柳斯能完全明白他想表达什么意思,连妈妈偶尔也需要达柳斯的“翻译”。为此他不得不又去令他深恶痛绝的医院,还去上演讲课。直到上高中,特纳在众人面前发言,才变得没有障碍。

  多病的童年留给他的是痛苦的记忆,还有一个弱不禁风的身体。这个体弱多病的孩子却喜欢打篮球。尽管在篮球场上经常被别人碰倒在地,常常伤痕累累,但特纳却对篮球永远充满激情。他觉得在篮球场上,自己能强壮起来。由于他的身体实在太弱,没有谁愿意带他打篮球,只有哥哥达柳斯愿意和他一起打篮球。贫困的家里没有篮球场,也没有篮球架。哥俩把一个装牛奶的板条箱固定在一根电线杆上,用铁棍捏了一个篮球圈。这就足够了,哥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自家后面的小巷子里追逐着篮球,也追逐着梦想。他的身体越来越强壮,篮球技术也越来越高,高中时,就收到了俄亥俄州立大学提前录取的通知。而在2009年的大学联赛中,他有场均20。3分、9。2个篮板和5。9次助攻的火热表现。

  谁能想到这个被多种病魔缠过身的孩子真的变成了一个强壮有力的巨人。2010年夏天有众多年轻人参加的美国NBA选秀大会上,特纳以榜眼的身份被费城76人队选中。签订了三年价值1200万美元的合同。这也是NBA规定的榜眼秀所能签订的最大合同。专家们对他的评价是:综合能力极强,融合了天赋、身材、爆发力、篮球智商、篮球大局意识的优秀球员。而此时的他身高1。97米,体重95公斤,臂展2。03米,原地摸高2。7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别人的人生满是故事,而我的人生却满是事故。不过,我不埋怨。我和妈妈想的一样,那些疾病,只不过是命运的考验,只为把我磨炼得强大。我反而要感谢它们。”

  没有谁愿意遭受不幸,但它总是会发生。把它看做是命运给的磨炼。与其害怕退缩,不如坦然接受。患难困苦,是淬炼强者的最好熔炉,而奇迹也往往是在厄运中出现的。

古代自立自强的名人事迹

  《悬梁刺股》

  东汉孙敬读书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绑在房梁上另一头绳子牵住头发。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战国苏秦,政治家。在年轻时,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想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后人将这两个故事合成“悬梁刺股”一句成语,用以激励人发愤读书学习。

自强不息的历史典故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清华大学校训解释:来源于《周易》的两句话:一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一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民国时期,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曾给当时的清华学子作了《论君子》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希望清华学子们都能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引用了《易经》上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话语来激励清华学子。此后,清华人便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8个字写进了清华校规,后来又逐渐演变成为清华校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两句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译为: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两千年来,知者多,能解者少。然而,在学术界仍有不同的解释,目前,似乎还没有公认的正确训解。)

  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国学大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岱年先生把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国学大师,他终生勤勉,致思学问,造福祖国的文化学术事业,堪称一代学人楷模。

自强的名人故事

  华罗庚中学毕业后,因交不起学费被迫失学。回到家乡,一面帮父亲干活,一面继续顽强地读书自学。不久,又身染伤寒,病势垂危。他在床上躺了半年,病痊愈后,却留下了终身的残疾———左腿的关节变形,瘸了。

  当时,他只有19岁,在那迷茫、困惑,近似绝望的日子里,他想起了双腿后著兵法的孙膑。“古人尚能身残志不残,我才只有19岁,更没理由自暴自弃,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青年华罗庚就是这样顽强地和命运抗争。白天,他拖着病腿,忍着关节剧烈的疼痛,拄着拐杖一颠一颠地干活,晚上,他油灯下自学到深夜。

  1930年,他的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这篇论文惊动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以后,清华大学聘请华罗庚当了助理员。在名家云集的清华园,华罗庚一边做助理员的工作,一边在数学系旁听,还用四年时间自学了英文、德文、法文、发表了十篇论文。他25岁时,已是蜚声国际的青年学者了。

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故事

  自强不息的励志故事1:华裔电脑名人王安

  六岁时,有一天外出玩耍,路经一棵大树时,忽然有一样东西掉落在他头上。他伸手一摸,原来是个鸟巢,从里面滚落出一只嗷嗷待哺的小麻雀。王安决定带回去喂养,走到门口,她忽然想起妈妈不允许他养小动物。他只好轻轻的把麻雀放在大门外,急步走进屋内,请求妈妈允许。妈妈破例答应了儿子的请求。王安兴奋的跑出门外,不料麻雀已经不见了,只见一只黑猫正在意犹未尽的擦拭着嘴巴。王安当断不断成悔恨,为此伤心了好久。从这件事,王安得到了一个影响他一生的教训:只要是自己认准了能做的事,不必依赖他人,不可优柔寡断,必须马上付诸行动。

  自强不息的励志故事2:贝多芬的故事

  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在失去聆听能力后发出“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豪言壮语。他用《命运》之曲谱写了自己生命的辉煌,用不屈于命运的方式让全世界人看见了他的身影。

  德国诗人歌德在他的不朽名著《浮士德》中说:“凡是自强不息者,终能得救!”其实,世上真正的救世主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对于自强不息、奋发向上者来说,身体的残疾不是障碍,只要信心不垮,仍能做出令自己吃惊的成绩。在缺陷面前绝不要退缩和消沉,要凭着良好的心态战胜困难,当我们有想法但不能实现时,要自立自强,这样才能发掘你的潜能,冲破困境走向胜利。

  自强不息的励志故事3:小个子博格斯的故事

  在NBA夏洛特黄蜂队打球的小个子博格斯,身高只有1.6米,在即使身高2米都嫌矮的NBA里显得十分矮小。但这个矮子可不简单,他是NBA表现最杰出、失误最少的后卫之一,不仅控球一流,远投精准,甚至在高个云集的赛场上带球上篮也毫无畏惧。

  每次看到博格斯像一只小黄蜂一样,满场飞奔,球迷们心里总忍不住赞叹。这个小个子不只安慰了天下身材矮小而酷爱篮球者的心灵,也鼓舞了平凡人。要知道,博格斯并不是天生的好手,他的成就纯粹是他个人意志与苦练的结果。博格斯从小就长得特别矮小,但他非常热爱篮球,几乎天天都和同伴在篮球场上玩耍。当时他就梦想有一天可以去打NBA,因为NBA的球员不只是待遇奇高,而且也很风光,是所有爱打篮球的美国少年最向往的梦。

  每次博格斯告诉他的同伴“我长大后要去打NBA”时,所有听到他的话的人都忍不住哈哈大笑,有人甚至笑倒在地上,因为他们“认定”一个1.6米的矮子是绝不可能打NBA的。同伴的嘲笑并没有阻断博格斯努力的方向,他用比一般高个人多几倍的时间练球,终于成为全能的篮球运动员,也成为最佳的控球后卫。他懂得充分利用自己矮小的优势:行动灵活迅速,像一颗子弹一样;运球的重心最低,不会失误;个子小不引人注意,抢球常常得手。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不断地努力,博格斯终于成为NBA球场上一颗闪亮的明星。

  事实上,所谓靠自己拯救自己,在很大程度上首先要突破的就是对自己的不信任。正是无端的自我疑虑,自我打击,将一个又一个前景非常看好的希望和一个又一个具有远大前途的成功者扼杀在摇篮中。有一则西方谚语说:“上帝只拯救能够自救的人。”成功属于愿意成功的人。成功有明确的方向和目的。不愿成功,谁拿你也没办法;自己不自救,上帝也帮不了你。

  谁若不能主宰自己,谁就永远是一个奴隶。凡是天性刚强的人,必定有自强不息的力量。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每个人获取成功的支柱。有了自强不息的精神,就会产生信心,排除千难万险,突破人生的困厄走向成功。

  没有谁能够给予我们成功,成功必须依靠自身的奋斗来获取。每个渴望成功、渴望荣誉的人,都应该自强不息,为了自己而奋斗!没有谁能够左右你,成为第一还是甘于现状,一切都取决于你自己的奋斗。命运掌握在你自己手中,世界也将在你的奋斗过程中慢慢向你展现。

自强不息的历史典故

  人世沉浮如电光石火,盛衰起伏,变幻难测。如果你有天才,勤奋则使你如虎添翼;如果你没有天才,勤奋将使你赢得一切。命运掌握在那些勤勤恳恳工作的人手中。推动世界前进的人并不是那些严格意义上的天才,而是那些智力平平而又非常勤奋、埋头苦干的人;不是那些天资卓越、才华四射的天才,而是那些不论在哪一个行业都勤勤恳恳、劳作不息的人们。即使你身体有残缺,即使你没有过人的天资,即使别人看不起你。但是,只要你自强不息,就能改变别人对你的看法,就能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天赋超常而没有毅力和恒心的人只会成为转瞬即逝的火花。许多意志坚强、持之以恒而智力平平乃至稍稍迟钝的人都会超过那些只有天赋而没有毅力的人。懒惰是一种毒药,它既毒害人们的肉体,也毒害人们的心灵。无论多么美好 的东西,人们只有付出相应的劳动和汗水,才能懂得这美好的东西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真正的智慧总是与谦虚相连,真正的哲人必然像大海一样宽厚。浅薄的嫉恨和无知的轻蔑都是真正不尊重劳动、不尊重勤劳的表现。人们常说:播下行为的种子,你就会收割习惯;播下习惯的种子,你就会收割性格;播下性格的种子,你就会收割一定的命运。 “闻鸡起舞早耕耘,天道酬勤有志人。”让我们养成勤劳的习惯,培养勤奋的性格,收割丰收的果实!

  我曾用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题,要学生写文章。发现学生虽能从正面理解“自强不息”之意,然对其深厚的意蕴却是不甚了了的;至于“厚德载物”,绝大多数人更是字面意思亦不能了然,对此我觉得非常遗憾。

  我曾对人说,我国学校校训之最佳者,当推清华大学的校训,因为它表述的是传统文化的精粹。“自强不息”,出于《易·乾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上的日月星辰在不断运行,这就是“天行健”的意思。君子效法天,要像天那样不断运行,不断努力。“厚德载物”,见《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土地的地势就是厚广,可以承载万物,君子取法地,要积累道德,方能承担事业。

  所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要人们效法天地,在学、行各方面不断去努力。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人源于天地,是天地的派生物,所以天地之道就是人生之道。古代不少学者,能深刻体认这种精神并自觉加以践履,如孔子,自述“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有一次在河边对学生们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就是激励他们效法自然,珍惜时光,努力进取。

  明末顾炎武有诗云: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他认为“有一日未死之身,则有一日未闻之道”。王夫之于垂暮之年,疾病卧床,犹克服各种无法想象的困难,勤奋著书。《姜斋公行述》说他:“迄于暮年,体羸多病,腕不胜砚,指不胜笔,犹时置楮墨于卧榻之旁,力疾而篡注。”他们所体现的,都是这种精神。这种精神由于人们的践履,使我们后人仍时时感受到它那幽杳的理性与璀璨的美。传统文化中富含极有价值的东西是绝无疑义的,对这一点,人们口头上似也都能道,然我总觉得等闲视之或视而不见者仍滔滔皆是。如此优秀的自家珍藏不知宝爱教人不可思议,近来读到一条注释尤让我叹息不已。《朱子语类》载朱子语曰:“试思人以眇然之身,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以常人而可以为圣贤……。”某大学出版社出版之《朱子语类选注》注“赞”字为“称颂,赞美”,真是大错特错。这里的“赞”,应解为“助”,人可以助天地之化育,是儒家所乐道的,这也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常识。注释者的无知令人吃惊。同书又注禅家话头“云在青天水在瓶”云:“要考查行为的结果,考虑到行事的困难。”更是胡说八道。如果敢于注释古书的人如此不学浅陋,对传统文化如此隔膜无知,则前面说到的我的学生们不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出处与意蕴,也就不足为奇了。可见传统文化的精髓与人们已疏离到何等程度。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意思是说多做好事,善事日积月累就象滴水汇成江河湖海而升华为高尚的品德,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就会受到人们的拥戴,恪守道德准则的团体就会与时俱进,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虽历尽沧桑却一脉相承依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是一代代龙的传人上下求索扬善弃恶的必然结果。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孔子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为人民服务”,都无不劝诫提倡人们从善。从这个角度说,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追求“善”的历史。所谓“善”就是“好”,“善事”就是遵循大多数人认可并遵守的行为准则或游戏规则所做的“好事”。的意思“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与各位兴业同仁共勉,愿我们为荣誉、为国家多做“善事”,积“小善”为“厚德”。

  “天道酬勤,厚德载物”,伟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劳动成正比,而增厚美德以容载万物应成为我们崇高不变的追求,自强不息,是一切成功的源泉!

自立自强的名人事例

  曾宪梓:忍一忍就过去了

  他于1934年出生在广东梅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全家人的生活一直很艰苦。他小的时候,冬天连鞋都穿不上。新中国成立后,他依靠助学金念完了中学和大学。196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生物系。

  1963年,他经香港到泰国,侨居了5年。1968年,又从泰国回到香港。初回香港时,他两手空空,处境艰难。为了生活,他甚至为人照看过孩子。

  生活的艰难,使他萌发了创业的念头。他利用晚上的时间认真钻研香港的市场状况,发现尽管香港的服装业发达,香港人也很喜欢穿西服,却没有一家生产领带的工厂。于是,他拿出平时省吃俭用积攒的6000港元,又腾出自家租住的房子,办起了领带生产厂。

  万事开头难。起初,他和妻子两人只是用手工缝制低档的领带。尽管夫妻两人起早摸黑,干得很辛苦,生意却非常不好。经过仔细考虑,他决定改做高级领带。他买来法国、瑞士的高档领带进行研究仿制,生产出了一批高级领带。为打开销路,他下了狠心,把第一批产品放在一家商店里免费发放给顾客。

  由于花色、款式对头,他拿出的这批产品深受欢迎。很快,他制作的领带便在香港小有名气了。及至1970年,他的领带已在香港十分走俏。也就在这年,他正式注册成立了“金利来(远东)有限公司”。第二年,他在九龙买了一块地皮,建起了一个初具规模的领带生产厂。

  他是一个有远大志向的人。他心中的目标是要创世界名牌。他多次到西欧领带厂参观,学习他们的制作工艺和经营方法,然后集众家之长,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严格的管理、检验制度,从而使“金利来”领带逐渐占领了香港市场,成为男人们庄重、高雅、潇洒的象征。

  1974年,香港经济出现了大萧条,各种商品纷纷降价出售,而他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一方面不断改进“金利来”领带的质量,另一方面独树一帜地适当提高价格。结果,生意反而出人意料地好起来,当经济萧条过后,“金利来”更是身价倍增,在香港成了独占鳌头的名牌领带。

  不仅是领带,他还将他的发展计划拓展到更多的男士用品。他将这些年来已使香港人耳熟能详的广告词“金利来领带,男人的世界”做了看似简单、实则深具创意的改动,改为“金利来,男人的世界”,又从T恤衫开始,逐步推出了金利来牌的皮带、袜子、吊带、花边、腰封、领结、领带夹、袖口纽、匙扣等系列产品,使公司和金利来牌子都走向了多元化。

  在发展巩固香港市场的同时,他还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拓展海外市场,向东南亚国家进军。他亲自到新加坡考察,创办分公司,寻找合作伙伴。获得成功后又迅速把战场扩展到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迄今为止,金利来在这些国家的大客户数目已超过上千个。

  他就是“领带大王”曾宪梓。作为一个中国人,他有一颗可贵的中国心。在香港创业不久,就开始对家乡广东的教育事业及母校作出捐赠。至今为止,曾宪梓先后捐助的项目超过800项,涉及教育、科技、医疗、公共设施、社会公益等方面,捐款总额超过6。3亿港元。

  谈起成功的时候,他一再提起小时候的一些经历:

  父亲去世后,所有的重担都压在母亲蓝优妹身上。为了能让孩子们活下去,她不得不去干男人们都不愿意干的累活,挑石灰、挑盐……即便这样,他们的生活依旧窘迫无比,常常吃了这顿愁下顿,没办法,母亲只好租了几亩薄田。

  那是一个天寒地冻的冬日,母亲由于经常赤脚下田,双脚生了冻疮,并裂开一个个露出红肉的口子,再赤脚下田的时候,钻心的疼。如果用胶布贴在伤口上,下田时一沾水就会掉,而且她也舍不得花钱买胶布,但她想到第二天还得下田,如果不处理,裂口会越来越宽,于是就决定用铁针和棉线来缝合它。她将双脚泡进热水里,等裂口上的皮肤泡软之后,再咬着牙一针一针地将裂口缝起来,每缝一针,鲜血直流,小宪梓在一旁看得眼泪直流,母亲忍痛安慰儿子:“傻孩子,不缝好怎么办呢,裂口会更大更痛的,没事的,忍一忍就过去了。”

  这一幕永远铭刻在曾宪梓的心里,每当他在困难面前感到疲惫烦乱之时,他便会以此来鞭策自己:母亲连那样深痛的苦难都挺过去了,忍过去了,我还有什么困难不能过,什么艰苦不能忍呢!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教育惩戒事例素材

乌鸦模仿老鹰抓山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