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模仿老鹰抓山羊范文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另眼看榜样

  鹰从悬崖上俯冲下来,以优美的动作叼走一只羊羔,那气魄和英姿让不远处的乌鸦很是崇拜。心想,如果我也有这样的魄力,就不用天天吃狼剩下的残渣了。于是,乌鸦开始学习鹰的动作和姿态。终于练习的有模有样了,呼啦啦从山崖上俯冲下来,猛扑到一只羊的身上,想把它抓起来,就像鹰那样,没想到爪子却被羊毛缠着了。牧羊人还在为丢羊的事恼火不已,顺手抓住了乌鸦,嘲笑到:“就你这鸟样,也想学老鹰?”拔光了它的毛,仍给了孩子们。乌鸦就这样被榜样给毁了。

  诚然,生活中缺不了榜样的力量来鼓舞人心,可是样样都去模仿,去复制,到头来你只回惨败。成功学家往往鼓励你说,学习成功者你就可以成功,你要永远对自己说我可以,我能。可实际上,无数事实证明,你“可以”,但你未必“能”。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在学习榜样之前,看清榜样跟自己的根本差别,弄清自己的方向是很必要的,不是吗

  沿着别人的路走,你永远成就不了自己。

乌鸦模仿老鹰抓山羊范文

《乌鸦中的老鹰》读后感

  小乌鸦面对大家的讥讽,嘲笑,依然执着地向老鹰拜师学艺。时间如白驹过隙,几百个日夜就这么过去了,小乌鸦终于成为了乌鸦中的老鹰,成了牧羊人手中得力的助手,它轻松地叼来了黄鼠狼,威慑了牧羊人。

  小乌鸦曾经是那么软弱,连一只羊都叼不起来,还受到了黄鼠狼的冷嘲热讽。此时,如果是别人,它可能会伤心绝望,一蹶不振,再做回老老实实,任人欺辱,嘲讽的对象。可它没有,它凭着自己努力向上的勇气和毅力,不顾别人怎么说,它干自己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于是,它三叩九拜拜老鹰为师,当上了老鹰的徒弟。小乌鸦天天练,月月练,早起晚睡,曾在烈日下晕过许多次,曾因抓起石头而流下了一滴滴鲜血,曾……没人为它喝彩没人安慰它,反而嗤之以鼻,都说它想出人头地想疯了。可小乌鸦对这一切嘲讽都置于脑后,终于练出了一身钢筋铁骨,它终于成功了。

  看完《乌鸦中的老鹰》这篇文章,简直如醍醐灌顶,好久没有这样的感觉了,文中的小乌鸦在痛苦中并没有呻吟,并没有无助地叫人帮忙,而是在痛苦中崛起,在磨难中蜕变,凭着它面对困难时不妥协,不屈服,勇往直前的勇气,向前拼搏,一次次肉体上的脱胎换骨,一次次灵魂上的涅槃,一次次心灵上的重生,使它更加坚强。它奋斗着,努力着,因为他有信念,要成为乌鸦中的老鹰,要见证这个奇迹,要让自己不受屈辱。终于,它做到了,他终于成为了大家眼中的明星,它成功地展现出了自己的力量,让大家知道,乌鸦也能成为老鹰!

鸿鹄,老鹰,乌鸦散文

  薄熙来会见全国省级党报“老总”,畅谈了共产党人的鸿鹄之志,那就是为人民服务、共同富裕,那就是不想当大官,只想干大事。这是共产党人之政治品质、精神境界、高尚情操和公仆情怀的生动体现。

  重庆市委市府领导有着顾全大局、恪尽职守的政治品质,他们全力以赴地实践中央314部署,实践科学发展观,实践马克思主义,以当好西部大开发的带头羊为己任,以重庆人民的安乐与幸福为己任。

  重庆市委市府领导有着敢于碰硬、无私无畏的精神境界,他们带领重庆人民“缩差共富”、“唱红打黑”,搞内陆开放、经济改革、环境建设,敢为天下先,敢于创新、敢于硬碰硬。无私则勇,无畏则刚,奋力开拓,锐意创新。

  重庆市委市府领导有着一身正气、清廉自守的高尚情操,他们两袖清风,没有负担。他们懂得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抓住主要矛盾不放,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不放,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放,抓住共同富裕不放。他们理直气壮地大讲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直气壮地大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的是鸿鹄之志,有的是英雄气概,所以他们是重庆的鸿鹄,中国的鸿鹄。

  重庆市委市府领导有着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公仆情怀,他们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及时提出“民生10条”、“共富12条”,受到了群众欢迎,引起了广泛共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和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共同富裕。这是前无古人的事业,这是有着无限生命力的事业,这是必胜的事业。

  与鸿鹄不同,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溜走的有老鹰和乌鸦。

  老鹰是专抓小鸡的猛禽。贪的官就是老鹰,他们所抓的小鸡就是小集团的利益和个人利益。为了抓小集团的利益和个人利益,他们对上则窃取国家利益,对下则搜刮民脂民膏。

  乌鸦呱呱呱,没有本事,只有自夸;只会念经,不会做事。庸官就是乌鸦。他们尽其一生所作的事,就是保自己的官位。他们不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因此,人民要鸿鹄,拥戴鸿鹄;不要老鹰和乌鸦,而要赶走老鹰和乌鸦。

盲目模仿的乌鸦

  鹰从高岩上以非常优美的姿势俯冲而下,把一只羊羔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能这样去抓一只羊,就不用天天吃腐烂的食物了,那该多好呀。于是,乌鸦凭借着对鹰的动作的记忆,反复练习俯冲的姿势,也希望能像鹰那样去抓一只羊。

  乌鸦觉得自己练习得差不多了,呼啦啦地从山崖上俯冲而下,猛扑到一只公羊身上,狠命地想把羊带走。然而,它的脚却被羊毛缠住了拔不出来。尽管它不断地使劲拍打翅膀,但仍飞不起来。牧羊人看到后,抓住了乌鸦,并剪去了它翅膀上的羽毛。

老鹰和乌鸦

  鹰从高岩直飞而下,把一只羊羔抓走了。一只乌鸦见到后,非常羡慕,很想仿效。

  于是,他呼啦啦地猛扑到一只公羊背上,狠命地想把他带走,然而他的脚爪却被羊毛缠住了,拔也拔不出来。尽管他不断地使劲拍打着翅膀,但仍飞不起来。

  牧羊人见到后,跑过去将他一把抓住,剪去他翅膀上的羽毛。傍晚,他带着乌鸦回家,交给了他的孩子们。孩子们问这是什么鸟,他回答说,“这确确实实是乌鸦,可他自己硬要充当老鹰。”

  这故事是说,仿效别人却做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不仅得不到什么益处,还会给自己带来不幸,并受世人的嘲笑。

乌鸦和老鹰

  乌鸦与老鹰 在大山的最高处住着几只老鹰,老鹰要经常观察山下动物们的一举一动,好瞄准目标去抓动物吃。有一只老乌鸦就住在老鹰下面,经常吃老鹰吃剩下来的臭肉,这只乌鸦的最大愿望,就是能吃上一口鲜肉。

  一天,老鹰从高高的山峰上俯冲下来,将羊群众的一只绵羊抓走了,乌鸦看见了老鹰的雄姿,不禁羡慕起来了:啊,要是我能有他那么高超的本领就好了。乌鸦边想边打定主意,明天也要像老鹰一样从山上俯冲下来,去抓只绵羊吃吃。乌鸦想着想着,竟连口水也滴了下来。 第二天,天蒙蒙亮,乌鸦就开始向山顶进发,好不容易来到了山顶,乌鸦的羽毛都软了,它做了些准备运动后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它被牧羊人抓住了。

  乌鸦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同样是鸟类,老鹰能做到的事,我却不能做到!乌鸦失败一次并不可怕,怕的是失败了依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失败。 乌鸦哪里知道,老鹰为了能生存,付出了多少。老鹰一生出来就要接受一次次残酷的考验,先是被老鹰妈妈从巢中扔下,若是小鹰们自己不用力拍打翅膀,就会坠山而死,剩下的小鹰又会经过鹰妈妈的重重考验,最后剩下的小鹰又要经过最后一次残酷的考验,这考验也是最残酷的一次,老鹰将小鹰们的翅膀折断,然后让小鹰们继续跟着老鹰学飞,最后剩下的几只经受住考验的小鹰新长出来的翅膀比原先更硬,更大,羽毛也由原先的黯淡无色变得油亮光滑。老鹰们就是经过这些残酷的考验而慢慢生存下来的。

  我们也一样,做事不能眼高手低,自己不能做的,千万别逞强,有时候,任意模仿别人,说不定反而会成为自己失败的原因!

老鹰?乌鸦?

  “你怎么能去学老鹰叼羊呢?平常我们飞到牧羊人的头顶,都还害怕被他们猎杀,更何况你去叼他们的羊呢?孩子,再也不要做傻事了啊。”母亲一边替小乌梳理着凌乱的羽毛,一边说。

  小乌伏在母亲的怀里,嘴角犹带着一缕凝固的血迹。若不是母亲拼命救护,它恐怕早已死在牧羊人的皮鞭下了。“不,妈妈,我就要学老鹰,因为,那些牧羊人老欺负我们。而老鹰常常叼他们的羊,他们却不敢把老鹰怎样。”

  “傻孩子,我们怎么能跟老鹰比呢,我们只是乌鸦啊。”妈妈担心地说。

  “乌大婶,听说你家小乌学老鹰去叼羊了,哈哈,真是亘古奇闻呀。”说话的是黄鼠狼,只见它细长的脸上布满了嘲讽的表情。它将脸凑到小乌面前问:“小乌,羊肉好吃吗?”“你,滚开……”小乌吼道。

  “这孩子,真不懂事。”母亲尴尬地打着圆场。

  “有本事,来叼我呀。哼!”被小乌呵斥的黄鼠狼丢下这样一句话,悻悻地走了。

  这样的嘲讽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自从自己叼羊被牧羊人捉住的事在这片山林中传开后,自己成了继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之后的又一个笑话。“妈妈,我要学老鹰,一定要把羊叼起来。”小乌坚决地说。

  以往,随同老鹰训练的都是小鹰,可是,这次随同老鹰训练的,竟是一只小乌鸦!山林中所有的动物都来看热闹,它们指指点点,议论纷纷,无一例外地对小乌鸦的举动嗤之以鼻,认为“小乌疯了!”这种议论和指点让老鹰都动摇了,他说:“小乌,我看还是算了吧,你回去,老老实实地做你的乌鸦。”

  “不!鹰老师,我要做一只乌鸦中的老鹰,改变乌鸦在牧羊人那里被动挨打的局面。我应该勇于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

  小乌跟随着老鹰,严格地训练,每天清晨,它站在山峰的最高处,呼叫着,如一只黑色的箭矢,一次又一次地扑下去练俯冲,任一片片羽毛挂落到山间的乱石上;每天中午,它站在阳光照射最强烈的地方,瞪起黑色的、圆溜溜的眼珠,与日光对视来练眼力,任由日光无数次将它照射得晕过去;每天傍晚,它用爪子将沉重的石块抓起,又放下,再抓起,任一滴滴鲜血滴落到坚硬的石块上。没有人喝彩,没有人安慰,但它坚持着……“你可以下山了,小乌。”看着小乌叼上来的一只黄鼠狼,老鹰说。“不要吃我,饶我一命吧。”黄鼠狼瑟瑟发抖地哀求,正是当年嘲笑过小乌的那只黄鼠狼。不过,它已认不出小乌了,它把面前这只体形虽瘦小却剽悍有力的乌鸦当成了一只鹰。

  “我根本不屑于吃你。”小乌说,“我只是想让你想起你原先对我的嘲笑。”说完,它展开翅膀,如一朵乌云似地掠过山涧,向远方飞去。从此,这一带的牧羊人,再也不敢随意小瞧这些乌鸦了,因为,他们都怕不小心会碰到那只乌鸦中的老鹰。

一只模仿老鹰的乌鸦

  老鹰从高岩上飞下来,以非常优美的姿势俯冲而下,叼走了一只绵羊。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我要是也能这样去抓一只羊,就不用天天吃腐烂的食物了。那该多好呀!乌鸦尽管身单力薄,嘴却特别馋,它在羊群上空盘旋,盯上了羊群中最肥美的那只。这是一只可以用来祭祀的羊天生是留给神享用的。

  乌鸦贪婪地注视着这只羊,自言自语的说道:“我虽不知你是吃谁的奶长大的,但你的身体如此丰腴,我只好选做你做我的晚餐了。”说罢,呼啦啦带着风就扑向这只咩咩叫唤的肥羊。

  绵羊可不是奶酪,乌鸦不仅没把肥羊带到天空,它的爪子反而被阳鬈曲的长毛紧紧的缠住了,怎么拔也拔不出来,尽管他不断地使劲拍打翅膀。但仍飞不起来。

  牧羊人看到后跑过去将他一把抓住,剪去了它翅膀上的羽毛。

  傍晚,他带着乌鸦回家交给了他的孩子们。

  孩子们问是什么鸟,牧羊人回答说:“这确确实实是一只乌鸦,可是自己却要充当老鹰。”

乌鸦山羊老鹰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 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 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指导:

  这是一则寓言类材料,审题立意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

  (1)、从寓意角度考虑: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乌鸦盲目模仿老鹰,最后只能落得失败的后果。从主旨角度,可以提炼出:盲目学习他人,丧失自我。

  (2)、从乌鸦角度考虑:乌鸦看到老鹰抓山羊的矫健身姿,便去尝试学习老鹰,有这事可以提炼出:要敢于挑战自我;要敢于尝试;要敢于创新。

  (3)、从词句角度考虑:材料中的关键句子有“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牧羊人的话是对乌鸦盲目模仿的否定,而小孩的话是对乌鸦敢于创新的肯定,可以提炼出对比型的话题:盲目模仿与敢于创新;模仿与创新。

  4

  自己多么虚弱渺小,也正是从那一刻起,小角马失去了往日的自信,变得忧郁而沉静。

  如果我有大象那样的獠牙,谁见了我不得畏惧三分?如果我有大象那样的身躯,遇到狮群还用惊慌狂奔?如果我有大象的力量,保护整个种群哪用得着别人?我一定要拼命进食,让自己变得跟大象一样健壮,我不能再无谓地消耗体能。我将成为角马中的举世无双,我要像大象那样生活得悠闲而有自尊。

  此后的小角马与原先判若两人:过量的觅食使他腹部膨胀,身形渐渐变得雍肿;多余的休息使他失去了往日的精神,步履变得不再矫健;运动的减少使他的食欲也出了问题,体能不断下降,迁徙时总是掉队,皮毛也渐渐失去了从前的光泽。骄傲的小角马就像得了重病,让他的母亲心中焦虑万分――“我可怜的孩子,你这是怎么了?”“我正在实施一个伟大的计划,我要像大象一样身躯庞大,我不想见了狮子就拼命奔跑。如果我有了大象的力量,就没有什么生物敢欺负我们。”“傻孩子,我们角马逐水草而居,生来就必须迁徙和奔跑。你再努力也成不了大象,大象也不会有我们的蹄子和犄角。你不必跟大象比魁梧,你应当跟大象比速度……”

  原来角马也有自己的优势与特长,聪明的小角马恍然大悟。是啊,我终究成不了大象,为什么要跟大象比魁梧?我有强健的四肢和犄角,就该与大象比速度。在母亲的开导下,小角马恢复了往日的快乐和自信。在广阔无垠的大草原上,那匹沉静忧郁想入非非的小角马,如今又开始快活地觅食、嬉戏、驰骋……

  可敬的乌鸦

  乌鸦想学老鹰的样子抓起小羊,最后不但没有成功,反被牧羊人

  抓住,受到奚落与嘲笑。读完这则寓言,我却一点也笑不出来。我想到我们人类的先驱者,他们多像那只敢想敢做的乌鸦――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们中的许多人也曾被称为疯子、狂人、傻瓜,可要是没有这样的疯子、傻瓜率先大胆尝试,或许人类至今仍居住在山林里,过着茹毛饮血、攀爬腾挪的动物式生活。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必定有第一个勇敢地站立起来靠双腿支撑身体走路的人,必定有第一个为使整个群落度过饥荒而品尝各种植物果实的人,必定有第一个用火烧烤食物使人类脱离动物状态的人,必定有第一个尝百草知药性想法救治自己和他人的人……他们的行为在当时的人们眼里是何等鲁莽不智!获得成功的尝试者毕竟是少数,更多的尝试者往往都是以失败而告终的。可他们的人格是高尚的,他们的精神是伟大的,他们是值得后世的人们永远纪念和尊敬的。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有什么理由嘲笑那只模仿老鹰尝试抓起小羊的乌鸦

  中国的明代有个异想天开的人名叫万户,他坐在椅子上,手擎着两个大风筝,身上捆绑着47支火箭,企图借助火箭的推力和风筝的升力来翱翔太空。他的想法和做法在当时人们的眼里真是愚蠢可笑至极,他失败了,并且为之丢了性命。然而几百年后,人类终于实现了太空飞行,而且原理与万户当初的尝试很是相似。可以说,万户是世界航天界第一只敢于尝试飞行的“乌鸦”。他的名字,现在成了月球上一座环形山的名字,人类是懂得尊敬这位伟大的航天事业的先驱者的。

  西红柿如今早已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可第一个尝试吃西红柿的人,当初却是冒了极大危险的。在很长一段时期西红柿被认为是一种有毒植物,艳丽的果实竟无人敢吃。据说它的老家原在南美秘鲁的丛林幽谷中,枝叶上有股难闻的气味,当地的印第安人起初称它为“狼桃”,认为只有狼才敢吃它。16世纪时,英国有位公爵漫游南美,看到这种鲜红美观的果实十分喜欢,便带回一株献给女王伊丽莎白观赏,此后,番茄才传入欧洲,在庭院花园种植观赏。后来有个法国画家先写下了遗嘱,然后冒死吃了一只“狼桃”,躺在床上等候死神的降临,过了大半天,他仍旧活着,于是爬起来把遗嘱烧了。还有一个说法,说最早尝试吃西红柿的,是一位名叫罗伯特·吉本·约翰逊的人,为了证明西红柿无毒,他站在法庭前的台阶上当众吃了一个,此事发生在大约一百年前。不管这第一个尝试的到底是谁,可以肯定地说,他绝对是一名勇士,他身上体现出的正是那只敢于尝试抓小羊的“乌鸦”所具备的“楞头青”精神。

  古今中外历史上有无数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思想行为标新立异的奇才异人,这些人类中勇敢的先驱者当初的思想和行为就像那只敢于模仿老鹰的乌鸦一样,是为人们所不理解、甚至被加以嘲笑的,可事实证明,正是这些敢冒傻气的人类中勇敢的“乌鸦”,大大地推动了科技和社会的进步。布鲁诺坚持自己的科学宇宙观,被罗马宗教裁判所裁定为异端邪说,并被处以火刑,他至死也没有屈服;爱因斯坦第一个打破人类思维局限性,发表了著名的相对论,至今还有人嘲笑他的学说,称之为疯子的呓语;第一个发起非暴力不抵抗运动的印度圣雄甘地,试图以不流血的方式实现印度的独立,当初也曾遭到党内外许多激进人士的嘲笑和质疑……

  我钦敬“乌鸦”身上所体现出的“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这种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挑战未知,挑战极限,而这种精神在和平安逸的年代正渐渐缺失。所以,我要高声对大家说,那只模仿老鹰的乌鸦一点也不可笑,相反,它的想法很大胆,它的行动很果敢,它的失败令人同情,它的精神将永远闪光。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是曹孟德的诗文

  短歌行 中的一句。

  我们何不以此自问:“何枝可依?”问自己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归附。

  老鹰雄猛、健壮,飞翔速度迅猛,从鹫峰俯冲而下,捕获猎物,这是它生存的本领,是它依附的枝头。而乌鸦生性弱小,却一味模仿老鹰,事倍功半,最后落入牧羊人手中,也是可以料想的。诚然,它的精神是可嘉的,然而它却忘记了考虑自己的优点与弱点。物如此,人亦然。

  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依附的枝头,生命才能达到极致。一代先师孔子,初时以建立以“仁”治国的完美社会为志。周游列国之后,终于没有成功,然而它却是很好的老师,孔子的弟子遍及天下,他也最终成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由此可见,只有找到自己的枝头,生命的意义才能实现。

  一代喜剧大师卓别林,年少时因相貌不佳总是成为别人的笑柄,然而,在他的喜剧生涯中这恰恰成为一种优势,他主演的无声喜剧电影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境界。这不得不说他那“不佳”的容貌促成了他“上佳”的表演。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本是一名外国著名大学的学生,然而当他感觉到大学所教的内容并不适合自己时,便毅然离开学校,从事自己喜爱的电脑设计工作,最终积累了世界上无人能比的巨额财富。社会在发展,可是道理却没有变,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的枝头,生命才能闪光。

  乌鸦敢于拼搏,乐于学习的精神固然值得赞赏,然而它不能认清自己的实力,不能量力而行,注定是要失败的。“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绕树三匝,并非枝枝可依!

  人不只需要勇于拼搏的精神,更应认清自己,只有二者具备,才有可能成功。

  拥有自知与拼搏,光明就在眼前,在努力过后你会发现“绕树三匝,此枝可依”!

  点评 这篇满分作文立意准确,事例典型,富有文化意蕴。

  一、本文根据题目材料准确提炼出“认清自己,勇于拼搏”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议论。文中,为突出主旨,作者多次点题,确保了文章中心鲜明,体现了考场作文的根本要求。

  二、事例典型,层次清晰。为论证主题,作者精心选择孔子、卓别林、比尔·盖茨等中外名人事例为论据,多层次多角度进行论证,使得文章内容充实丰满。三、文章根据材料中“乌鸦”意象展开联想,引出曹操名句,并由此再次联想,反复咏诵,由开头“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疑问引发思考,到最后的“绕树三匝,此枝可依”,做出有力的回答。诗句的巧妙引用、活用增添了文章的文化韵味。

  泛舟人生

  任碧波万顷,沙鸥翔集。自有一舟冯虚御风,羽化登仙。任高山流水,百舸争流。自有一人头脑清醒,稳如泰山。8

  泛舟于人生之江渚,个人对自我必须有足够清醒的认识,选择目的地时绝不能盲目。此乃不覆的真理,生存的要诀。

  苏子泛舟,在赤壁之下兴叹水月之变。“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是月,终究还会是月。一只小舟,如果总把自己当作大船,最终只会遭遇被风浪吞噬的境地。所以,认清自己、坚持自己正是乘风破浪的关键所在。

  同样深谙认识自己的还有我所敬仰的庄周。 养生主 逍遥游 ,华美深邃的辞藻堆砌了一个圣人,“信·达·雅”的灵魂,就如同在月光下的昙花滑出优雅的舞步。他始终坚信自己的存在价值,从不盲目地效仿他人。的确,每个人本身都有值得骄傲的特质,又何需邯郸学步,贻笑大方呢

  古往今来,时间如丝绸般流过,历史在清河中沉浮。在历史的夹缝中挣扎的人们,一旦忘却了自我,一味地追求不合实际的理想,最终总会在白驹过隙,日月如梭中灰飞烟灭。东施效颦,力士谄馋,失去了自我,使失去了本心。谁也不能在生死的悖论中创造与自己灵魂不符的价值奇迹,所以,请慎重面对自己的心,直面自己的实际和能力所在,做自己应做的事,坚持自己应做的人。

  在人生的航船上思索,泰戈尔的歌声逐渐传入心房:“在离你最近的地方,距离最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努力。”坚持自我,认清目的,这看似简单的生命基本哲学,在实践的过程中,却总是那样艰难。而当遇到瓶颈,或许最应该警醒自己的,便是自我。是溪流,就请欢快地在山间潺潺流淌;是江河,就应在波涛如雪中尽情怒吼;是长夜,就应保留住那份夜的璀璨;是人生,就必须在乱迷的江渚之上稳住行舟。

  泛舟于人生的法则,源于对自己正确的认知,绝不盲目效仿,绝不自卑自怜。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条扬着白帆的小船,必定会在海天之间,乘风远去……

一只模仿老鹰的乌鸦

  老鹰叼走了一只绵羊,一只乌鸦见到了立刻学样。乌鸦尽管身单力薄,嘴却特别馋。它在羊群上空盘旋,盯上了羊群中最肥美的那只羊。这是一只可以用作祭祀的羊,天生是留给神享用的。乌鸦贪婪地注视着这只羊,自言自语地说道:“我虽不知你是吃谁的奶长大的,但你的身体如此的丰腴,我只好选你作我的晚餐了。”说罢呼啦啦带着风就扑向这咩咩叫唤的肥羊。

  绵羊可不是奶酪,乌鸦不仅没把肥羊带到天空,它的爪子反而被羊鬈曲的长毛紧紧地缠住了,这只倒霉的鸟脱身无术,只好等牧人赶过来逮住并被投进了笼子,成为孩子玩耍的玩意。

  我们可以从上述得出如下结论:做事必须量力而行,小偷学大盗,结果更糟糕;别人的成功方法可能会导致你的失败;细腰峰能穿过蜘蛛网,小苍蝇却只能束手就擒;法官显贵能为所欲为,平民百姓则只能。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关于自强不息的名人故事

以教育惩戒为主题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