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议论文800字高中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四川高考零分作文:曾经他是我的偶像

  我对他崇拜过,迷恋过,经历了10年的风风雨雨,我一度以为此生他会是我唯一的偶像.但是那确实我以为是而已.

  就在看到高考题目的这一天,我瞬间被震撼了.文章和人品五个大字将我彻底的唤醒.

  是啊,文章和人品,这两个词在我的脑海里不断地闪回,不断地跳动,文章和人品,文章,人品…………

  他曾经是一个追求完美和敢于担当的人,这些能帮助他走的更远.他很踏实,很阳光,很帅气,曾经他是我心目中的完美男人.

  记得刚认识让他的时候是在2005年的一部古装剧的时候,当时觉得他有些傻气,因为是新人并没有怎么关注.

  在2007年的时候他主演的都市励志电视剧给我的形象有些懦弱,当时我就决定我要追随这个懦弱的小男人.然而看着他越走越远,越来越成熟稳重,他的温柔,执著,幽默,都让我更为他痴迷,我几乎对他产生了迷恋.我希望他越来越好,事业越来越成功,家庭越来越美好.然而往往现实总是容易给你甩上两嘴巴子.2014年3月周一时间,就如一重锤一般打碎了他在我心中的完美形象.

  那天我哭的稀里哗啦,他原来是那么的完美,他饰演了那么多好男人形象,那是我学习模仿的榜样,他是我向前的星光.

  但是他……

  在"周一见"事件之后,我删除了他在我的生活中和记忆中的一切.

  我继续完成我的学业,过着平凡而充实的生活.生活没有了他,好像也不坏.只是找不到学习的榜样.偶尔会在夜深想起,心里会翻出一些伤悲.

  我原本以为他将消失在我的人生中,这一切都会划上一个句号.

  就在我带着对未来的憧憬走进考场的时候,我接下试卷那一刻,我的泪水情不自禁的留下,那个曾经让我痴迷的名字,那个极具讽刺意味的字眼像一把匕首一样插进我的心,我瞬间面临崩溃……

  对,就是这样,哭过了似乎被点破了,我终于明白我为何会如此的伤悲,文章和人品,是的就是人品,一个没有人品的偶像又哪里值得我去迷恋呢.

  谢谢你,那个曾经的偶像.

偶像议论文800字高中

正能量偶像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有一种职业正在受其影响迅速发展,这就是——偶像。

  如果你是一名追星族,那你只需要在手机上下一个微博就可以与自己爱豆互动,查看他的动态,渐渐的你会为爱豆的高兴而高兴,爱豆伤心而伤心,而这一切,都可以从动态了解到。当然,有时你也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冲动,这种冲动有一个很好听的网络名——正能量。

  确实,当我们在追星时,爱豆的言行举止都在影响着我们,如果有一个爱豆很喜欢做好人好事,在他的影响下,粉丝们也会或多或少的做一些善事,这种通过偶像来传递正能量的行为才是这个行业应该做的。

  还有,就是一些特殊的明星,比如张爱迪,即使高位瘫痪的他依旧没有放弃,在他的影响下多少男孩,女孩在轮椅上完成了他的梦想。

  在日本的番剧中经常会有偶像番,在动漫中,这些偶像在舞台上光芒万丈,在日常中也有许多不平凡的事,但无论遇到什么都不会放弃,就拿《佐贺偶像是传奇》来说吧,女主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选择当偶像,却在第一天遭遇车祸死亡,但强烈的愿望使他重新活了过来,并有着一群和他自己一样的伙伴,这群少女在舞台上尽情地歌唱着。当队伍中的一名叫水野爱的少女想起了自己的死,因而恐惧到发不出声音时,另一名少女接下来他的歌词,并鼓励他,“你所不足的我来帮你弥补。”看到这里,我感受到了一种顽强的决不放弃的正能量。

  偶像就像一只电台,向粉丝们发放正能量,但也有一些不协调的声音出现。例如,在一款节目火的个人练习生蔡徐坤的粉丝群中,有过这样一段对话:“如果蔡徐坤感冒和你父母死亡,你选择哪个?”出乎意料的是,不少人选择了后一项。为了追星,可以不要自己的父母,这不仅是粉丝的事情也跟偶像的影响有关,随后更是有人黑蔡徐坤,黑他的歌为“鸡太美丽”并引发了癌粉们与B站的一波互怂。更滑稽的是,当蔡徐坤想要控告B站,律师函却发错了地方。还被对方反告,这种偶像的行为到底应不应该去追

  我们在追星的时候,一定会向好的正能量的明星那里转移,社会的风气将会越来越好。

谈偶像作文

  偶像,其本身并非是汉语词,而是舶来品。大概应是英文idol一词所具有的双重含义所翻译而来的。诚然,对于人物的崇拜,确实和原始社会对于自然神的崇拜有某些相似之处。但是毕竟是文明开化与原始蛮荒的区别,我们的仰慕,应当是更为理性的。

  宋人彭几对于狄范二公的仰慕,使他忘记了功过评判的标准,显得可笑。其实,彭几本心是值得赞同的,因为有这样的想法,才会去模仿外在的相貌。古人常常会以此人有异于常人之相而奇之,这样的想法确实对当时人造成了影响。站在现在的角度来看,这些成大事者,所谓的天生异象,应该是后天形成的气质,换而言之,其实是他们的言行品德造就了他们,从而流露于外表。

  仔细想来,这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当下。现如今所谓的偶像,凭着他们青春靓丽的外表,吸引了不少的崇拜者,然而他们只不过是一时的玩偶,随着时光流逝,年华老去,被人遗亡。甚至于有人丑闻缠身,乃至锒铛入狱,这都不是真正的偶像。真正的偶像,应当是由内而外的魅力,这不是说不注重外表,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乃是外在与内涵一致,而不应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罢了。

  所以说偶像在现代社会,更该是人们对于美好的实体化的代表。这样看来,偶像的责任就颇为重大了,但更重要的还是取决于人们对于偶像的取舍,也就是我们评判美的标准。我们以跳梁小丑为偶像,社会风气不言而喻;同样我们若以贤人雅士为偶像,社会必定是重学之风浓厚。这样一来,我们的偶像,就好似一面镜子,镜前是我们,镜中的偶像也是我们价值观的投影。

  理性的偶像崇拜,自然是要脱离原始的蒙昧无知,在此基础上,还要我们明辨是非,善恶分明。儒家倡导的礼义廉耻,值得我们思索,在当下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社会,我们的礼在哪里,我们的义在何处,我们所宣扬的偶像,真正值得我们尊重吗?也许这些问题并不是一时半会能回答的,回答的答案也不能尽如人意,但只要有这样的意识,不难推定,我们是会给出一份满意的答卷的。

  我们需要的,不是供人赏鉴把玩的人偶,而是以之为追求目标的具象。

关于友谊的作文:我心中的偶像

  当我第一眼看到这篇作文的题目时,我在考虑要不要把他写进去,我很怕大家会误会。但最后,我还是决定把我对他的崇拜写进我的作文,喜欢他,没什么不好意思!

  今天就来讲一讲我的偶像――肖战。喜欢上他,是在去年的暑假,随着《陈情令》的播出,他慢慢被大家熟悉、了解,成为顶流明星。火了之后,随之而来的便是各种各样的代言、综艺、活动。我曾去看过他的行程,就短短的两天里,北京、无锡不知要往返多少次。看着那张行程表,让我真正知道了明星们的工作有多繁忙。

  一开始我只是喜欢他英俊的外表,觉得世界上没有谁能比他更好看了,我的审美观就一直停在了他身上。但当我更加了解他后,更吸引我的是他的才华、内在。他是一个懂礼貌、待人友善、才华横溢,做什么事都很认真的大男孩。跟他共事过的人,没有一个是不称赞他的。

  时光流逝,岁月静好。可生活哪能样样顺心,最不想发生的事还是来了。2020年2月27日,肖战再次上了热搜,不是因为他的歌或他的作品,而是他的粉丝。“肖战粉丝举报A03平台”,这个标题始终印在我的脑海中,在那几天里,我心里天天想着那件事,吃饭也好,洗澡也罢,甚至连做梦都能梦到。

  我安慰自己,“一定会过去的”,“我只管喜欢肖战就好啦”,“他们那些黑粉的话就不要去看了,省得伤心”,可这些都不管用,偶像的力量很强大,正因为我崇拜他,喜欢他,所以我还是一次又一次的去看那些评论,一次又一次的伤心难过。

  那些“抵制肖战”,“肖战必糊”的言论已经看到不下数万条了,很多商家也下架了有关肖战的代言产品,我感觉支撑了很久的心态彻底垮了,只好与妈妈、朋友倾诉。好在后来我慢慢的调整了过来,因为我感受到了他的坚强,我也要抓紧学会成长,微笑面对这个似乎对你不太友善的世界。

  现在伴着开学季的到来,肖战那边也复工了,他发布了自己的个人单曲,表明了自己对“227事件”的看法,尽管还是有很多人抵制他,给他的作品、歌曲刷一星,但这都阻挡不了我对他的崇拜和喜欢。

  春暖花开,奔你而来。加油!我们一起!

偶像的力量

  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真正的偶像呢?我们该追的到底是怎么样的偶像呢

  随着时代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岁月的流逝中对偶像的定义已经被歪曲,新时代的年轻人所谓的偶像是某些“韩国女子天团”亦或是所谓的“小鲜肉”?不可否认,他们的努力与坚持的确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但我认为真正的偶像是具有时代精神和中国力量的。

  2020注定是不平凡的,上半年的疫情来势汹汹,那空荡荡的大街上早已再无往日的生气;那为烈士而长鸣的笛声还在耳边回响。在人人趋之若鹜的新冠潮中,有那么一群人在逆行,有那么一个微微佝偻的身影在奔波。

  钟南山院士早已到80岁的高龄,春节原本在我们中国人的心目中是团圆的象征,而他却因为疫情有家不能回,他说:“我的家人需要我,我的国家更需要我。”在疫情期间,他四处奔波,今天在武汉,明天可能就要赶往北京,每天连轴的工作,休息的时间不到6小时,一个接着一个的会议他却仿佛不知疲倦一般,一遍又一遍的反复防疫措施他却不厌其烦。他将自己贡献给了国家,因为他知道“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

  如果你要问我什么是偶像?那我会告诉你钟南山院士是,援鄂医生是,那些牺牲自己贡献国家的英雄们更是!

  中国人民是有骨气的人民,而我们的偶像也更是有骨气的,是闻一多先生面对高官厚禄时宁死不屈,明知会有危险,注定是一去不复返,但他却毅然决然,追悼朋友,怒斥国民党进行慷慨激昂的最后一次演讲。是朱自清宁死也不愿意吃下美国的救济粮,亦或是文天祥在国家支离破碎时写下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他们不论在何时,不论在何地,总能坚守自己的初心,他们总能牢记“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的民族是有骨气,有韧劲的名族。”

  他们不仅仅是偶像,他们更是民族节气的象征。

  而作为当代的新青年,我们不应该盲目追星,我们要时刻警记什么样的“星”是我们应该追的,而不是随大流,俗话说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我们应当心怀国家,心怀天下,将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不仅仅拘泥于当下。

  真正的偶像是时代力量,时代精神的代言词,也许他们会离去,但他们的精神会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给人精神力量的偶像

  在你闪闪发光的背后,多少人衷心追随,他们喜欢你,喜欢你的歌,喜欢你的书,你的电影,你的声音……我想,偶像的魅力,并不是拘于一格的。但是,我崇尚的是他们的人格魅力。

  说到偶像,所有人的第一反应,无非是当红明星。今天说了一句话,明天就被别人纷纷效仿;今天摆了一个动作,明天就被别人满口称酷;今天穿了一件衣服,明天就是市场上的“hotsale”。这些庸俗的行为,我不想刻意反驳,因为自己也是其中一员,现在的青年一代,对明星的直接反应,都大同小异。但是,喜欢一个明星,能持久下去的,都是因为明星的人格魅力让人深深折服。

  曹格这个名字,也许不被许多人熟知,他的音乐历程,充满了挫折与艰辛。曹格坚持音乐创作,自己写的300多首歌,都被唱片公司无情地拒之门外,屡试屡败,因为不被人赏识,他的信心也在日渐消失,但是,他坚持着,直到那一首《眉毛弯弯》被于心凌唱出的时候,曹格终于看到了希望。这个差点被自己打到的音乐人,坚持写自己的歌,坚持走自己的路。尽管不爱耍酷,但有他自己的音乐和他自己的精神,我会永远地支持他!

  艺人的数量是不小,但是那么多名字,一年一年会被人们忘记许多,就凭一首歌能永远红下去的,我认为没有几个。不管是艺人还是其他的,人们追捧下去的是人格魅力。

  因为写满伦理的文字,充满了积极独到的思想,满经磨砺的意志——刘墉。这一位现代文豪,他的语言透出他的永恒的魅力。

  第一次听到刘墉,是从妈妈的口中听到的,当然了,老妈和我一样,都是他的“粉丝”。每当看杂志时,看到“刘墉”这两个字,我会认真地读下去。他的语言平实,不仅写给大人,而且也写给我们这群大孩子,并没有多么高深的文字,而是让你在读了之后能明白很多,在他的文字之后,更深刻的是他的人格。在一期专访栏目中,他与别人交谈时,体现出一种绅士气质,这或许是留学时的影响,让他不仅丰富了思想,更加丰富了人格。他与青少年交流时那种认真的态度,让人产生了一种亲和的敬仰。

  在我们的偶像身上,因为他们的魅力,足以让人们支持与信任,但是最恒久最珍贵的是他们的人格魅力,给人精神的力量。

偶像,前进的动力

  人生需要榜样的力量来激励,社会需要榜样的力量来鼓舞。名人、偶像,皆为时代之杰出之士,他们或以科技之成就,造福苍生;或以悲悯之情怀,温暖人心;或以高超之体育技能,燃烧青春火焰;或以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破茧成蝶;或以独特的人格魅,吸引花季少女。

  当你失意之时,你总想找到与你境遇相同之名人;当你迷茫之际,你总想找到引导你前进的动力。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他们亲身奋斗的故事,胜过千言万语的说教,所以才有我们看到的;以名人岳飞为榜样,多少男儿叱咤疆场;以名人钱学森为榜样,多少聪慧学子默默奉献;以名人海伦·凯勒为榜样,多少遇挫青年困境中崛起!偶像能起到榜样的作用。

  偶像,就是他的人格魅力,能够让你去欣赏;他的精神品质,值得你去学习;他的事迹,能够激励你奋然前行。李嘉诚十四岁那年,正逢中国战乱,他随父母走难,逃往香港,投靠家境富裕的舅父,可惜,不久父亲因病离世。父亲的离世导致原本感觉寄人篱下的李嘉诚压力更大。可是,李嘉诚牢记父亲临终前的嘱咐:“求人不如求自己,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于是十几岁的他毅然选择踏上社会,无论是做酒楼服务生还是学徒,他都任劳任怨,刻苦努力。最终,在他对事业的渴望与执著,拼搏与奋斗下,他成为了华人首富,也成为了不少人的偶像。而我,就是他的粉丝之一。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榜样的光辉照耀下,我似乎很渺小,但是我会向我的偶像——李嘉诚靠拢的。有人说,有了榜样就有了追求。你犹如我人生航船的一双桨,助我劈波斩浪,指引我走向远方。也有人说,有了榜样就有了动力。你犹如一江春水,教我意气风发,催我乘风破浪。在我学习没动力,目标不明确之时,总是你的光辉事迹激励着我,鼓舞着我,带给我无穷的力量,让我前进的脚步变得更加有力。李嘉诚,一个不懈努力的人,我永远仰慕一个让我受益一生的人。

  榜样,让我有了赶超目标的动力;榜样,给予了我阳光,让我充满活力。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会继续向我的榜样学习。

偶像崇拜利与弊作文

  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高科技信息时代,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随之而来的一些现代文化也在时时地冲击着古老的中华文明,使人不得不在忙碌的时间空隙中,停下来仔细思考一番。

  现代社会,青春已成了它的代言,青春一代引领着时尚潮流,注释着发展的趋势,以及它们引发出的一场追星革命,都让世人为之惊叹!

  首先,我们应弄清楚何为“偶像”。我觉得“偶像”不应只是具有英俊得到外表,帅气的造型,他们应该是具有优良的品德,美好的品质以及具有坚强毅力和信念的人。那些偶像都够用自己的品质去感召人们,教育人们,那样人们才会崇拜他,敬仰他。我国的演艺明星成龙,可以说是国际巨星,他不仅在国内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在国外都有很高的知名度。他广泛的参与公益事业,帮助贫困儿童,关注艾滋病人等等,他的行动足以展现了他美好的品质,并且他在工作上认真,仔细,在一些电影中的高难动作都是有自己亲身完成,给观众以真实的感受,力求无愧于心,这就是我们要提倡的偶像。当然,不仅是侠义的偶像明星,还有我们一些具有较高成就的人,尊老爱幼的典范,都可以称之为偶像。

  其次,我们要思考怎样崇拜偶像呢?其实不需要怎样去追随他们,吹捧他们。只要是健康的崇拜。我们应以偶像的精神品质去鼓舞我们,以他们的辛勤工作激励我们,我们不能只看到他们绚烂闪耀的一面,更应该注意到他们的努力。要知道偶像都不是一时成功的。就像天王刘德华成名前只是个跑龙套的伙计,但经过拼搏成为天王后,也不骄傲。写得一手好字,跳得一身好舞。亚洲小天王周杰伦成名前做过服务生,弾得一手好钢琴,有幸被发掘后,却一度在幕后工作,替别人写歌,终于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创造了歌坛神话,让世人称赞!人气偶像周笔畅曾是广州省高考第二名,获得过许多荣誉,学习勤奋努力。我们看到在这些响亮的头衔背后是一个个坚持不懈的脚印,一个个风雨兼程的背影。所以崇拜他们,就要努力学习他们的精神品质最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领地,也让世人刮目相看。

偶像崇拜利与弊

  时下,咱们任何学生都时兴“追星”,而且愈演愈烈,正逐渐形成声势浩大,如痴如迷的“追星族”。“追星族"”,是指崇拜狂,实际上就是给自己立一个偶像,然后去顶礼膜拜.大家崇拜的偶像是什么呢?无非就是那些歌星、影星、球星等等.这种现象已引起了广大有识之士的关注与深思。

  青少年的思想感情是丰富而善感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与阅历的加深,同学们都渴望能充分发掘和施展自己的天赋与才能,而各种偶像的出现,更使大家找到了一个理想中的、近乎完美的自我,并由此产生了一种情感的满足和心灵的共鸣。这样,同学们心中的偶像就应运而生了。

  诚然,偶像是一种健康、乐观、才智、勇敢的象征,偶像崇拜能促使人们弥补自身的不足,并激励人们向理想的彼岸拓进。而且,它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了新时代学生独立思维的增强和自我意识的觉醒。因此,崇拜偶像就其本身来说是无可厚非的。

  然而,评判偶像的标准应在于偶像自身是否能砥砺志气,催人上进,而不应该仅仅是其在外的翩翩风度或美丽容颜。崇拜的对象应是在各条战线上涌现出的求实进取、成功立业的明星,而不应该只是会唱几首歌的“明星”们。倘若如痴如醉地守侯在酒店门前,为的是一睹明星们的风采,争相传阅、津津乐道的只是见诸报端的有关明星们的阔气、绯文与隐私,那么,这种执着的、疯狂的崇拜就未免显得滑稽可笑,甚至有点悲哀了。“非某星的歌不听,非某星的片不看。”殊不知,这种过于盲目的迷恋和近乎病态的崇拜,就毫无保留地暴露出咱们某些学生自我意识不成熟的一面,这样也将最终导致我们在寻求自我的过程中迷失自我。

  一个醉心于崇拜别人的人,不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和理智头脑的人。一个热衷于崇拜的民族也不是个成熟、理性的民族,而这样的民族是根本不会在世界民族之林巍然屹立,赢得尊重的。让我们用一只眼睛去领略偶像的光彩,而用另一只眼睛去审视他们作为凡人的一面。让我们挣脱偶像的桎锆,打开偶像的缰锁,不随俗沉浮,恢复一个真真实实的自我,去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丽日蓝天。

动力来自心中的偶像

  当历史的长河消逝在时间的大海时,有些偶像却依然清晰地活在我们的心中。他们就像心中的一朵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仅给予了我们视觉上的美感,更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

  当你站在那汨罗江畔观看江流涌动的时候,是否记得那天地含悲的历史画面?是否还记得那“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英勇投江的场面?屈原,你是我们智慧与情感动力的源泉。当你站在那乌江边上观看波浪翻腾的时候,是否记得那楚汉争霸的纷飞战火?是否还记得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项羽自刎乌江的场面?项羽,你是我们英勇气概的源泉与动力。

  顾城曾经说过:“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在我心里,每一位偶像,都给我带来了生命的激情与动力。也许最美教师邓丽可以扔下学生不管,可她选择了坚守责任;也许李春燕可以不下乡来,前往富裕之地从医,可她心里放不下乡亲;也许陈健可以违背诺言,到大陆去发展,但他铭记着他人的恩情。每一位不平凡的偶像,都以不同的方式在鼓励着我、推动着我。

  偶像,他是你前进的动力,当你迷茫时,读到“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你会看清自己的目标;当你失落时,读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你会看到一丝光明。即使你现在只是一只柔弱的雏鹰,但你有蓝天为你的偶像,只要你心存高远,终可以直击蓝天,俯视大地。即使你现在只是一条涓涓细流,但你有大海作为你的偶像,只要你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即使你现在只是一株稚嫩的树苗,但你有大树作为你的偶像,只要你坚忍不拔,终会长成参天大树!

  偶像,我们生命动力的不竭源泉!让我们以知识为船,以行动为帆,以偶像为舵,满怀激情地驶向成功的彼岸。

  这是一篇非常不错的学生习作。开篇作者以莲花为喻引题,恰当引入了古代先贤的事例,以此说明我们的身体里继承、奔流着高尚的因子,同时增强了文章的厚重感。之后作者又以顾城的《一代人》引入当代人物,指出了他们的榜样力量,指引自己不断前行。古今相承,流畅井然。结尾两段,一系列排比句的使用,更是让人感受到了作者不凡的文笔。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偶像崇拜利大于弊素材

高中关于英雄的议论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