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容村貌美化绿化亮化工程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家乡新貌

  “三清三改”的清风吹进农村,吹进了每个农民的心窝窝。漫步在乡间小道上,小鸟为我开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都在诉说着:“破烂不再是农村的代名词,到处都闪烁着繁荣与文明的光芒。”

  墙壁说:“我愿做新农村建设的见证人。一年前,我还是灰头土脸,脚印满身。如今,干部与村民一起为我穿上了雪白纱衣,木柴不再紧挨我的身躯,我也成为了公路边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农民伯伯说:“电视机、电冰箱、太阳能热水器已不再是你们城里人的专用品,咱们农民的腰包也鼓起来了。政府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大力发展经济,派了好些种植脐橙、烟叶、花卉、桑树的专家亲临指导。我们的闲暇生活也丰富了,乒乓球桌上,让个人爱好尽情挥洒;文化中心户里,我们这些大老粗也戴着眼镜,如饥似渴地吮吸着知识的甘露。”

  新农村建设的春风吹遍赣南大地,吹出了一个更高的起点,吹出了老苏区的新光芒。

村容村貌美化绿化亮化工程

美丽广西,清洁乡村

  瞧,我的家乡有了很大的变化。堆放在市场边的垃圾,没了踪影;水沟里肮脏恶臭的水,已经消失了;小河上漂浮的塑料瓶、包装袋,都隐身了;街道上乱停放的车辆、乱摆的地摊,都整齐有秩序了……一切都旧貌换新颜,让人感觉十分惬意。

  在“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的浪潮中,我们全体老师和同学们都积极投入到校园的活动中。这一天,我们学校进行全面的大扫除。全体师生有的扫地,有的扫蜘蛛网,有的擦窗口,有的抹栏杆……大家干得热火朝天。我们班负责清理学校的水沟,要把水沟里的杂草、垃圾清除干净。我们首先拔草,开始大家一窝蜂涌到干燥的那一段水沟拔草,不一会功夫,就拔干净了。剩下的二十米左右的水沟,沟里有积水,杂草长得十分茂盛,还不时发出一阵阵臭味。同学们面面相觑,没有一个愿意去拔。这时,只见班长挽起袖子,弯下腰,用她纤细的双手拔脏水沟里的草。有个同学开玩笑说:“公主,你的手一会儿就会痒,然后肿起来,最后慢慢烂掉。”班长抬起头来,殷然一笑,又埋头继续拔草。我想,在家溺爱娇宠的班长都不怕脏,我也是班干,怎能。。。。。。我连忙走过去,和班长一起拔草。同学们也陆陆续续加入了,不到半小时,水沟的杂草、淤泥就被我们清除的一干二净。经过一个下午的大扫除,我们的校园,焕然一新,更加美丽了。

  们除了美丽校园,还参加社区的清洁活动。那天下午,天气十分炎热,室外达到了35°的高温。下午两点三十分,几位老师带领我们去火车站的路旁清理垃圾和水沟。到了那里,老师说:“同学们,今天我们的任务是清理那堆陈年垃圾和一条水沟,大家有没有信心?”同学们响亮地回答:“有!”语音刚落,老师和同学们开始工作了。有的同学提着垃圾桶,拿着钳子,夹藏在路边的草丛里的垃圾,有的挥动铲子铲垃圾,装上了拖拉机,有的用小锄头锄草。大家劲头十足,汗水都浸湿了衣服。我和几个同学负责清理水沟,水沟里什么都有:石头、杂草、废物,应有尽有。我们好不容易清理出五十几桶垃圾,眼看就完成了。突然,我发现水沟里有几只死鸡,便大声叫嚷道:“这里有几只死鸡,臭死了,快拿桶过来。”我捂着鼻子,夹起一直死鸡。可是,拿桶的同学没有一个人愿意来装。我只好找来了几个塑料袋,把死鸡都装进去,然后打好结,自己把它们扔到垃圾车上。下午四点半,我们完成了任务。“垃圾山”移为了平地,水沟流水畅通了,路面也变宽敞了。社区区长说:“同学们,你们是好样的。今天我们一共运走了二十几车垃圾。你们为‘美丽家乡’作出了贡献,非常感谢你们。”听了社区区长肺腑的话,大家脸上洋溢着胜利的笑容。

  如今,每天放学回家,同学们都会拿着钳子,提着小桶,原路捡垃圾。但是,“美丽家乡”光靠我们和十几个环卫工人是不够的。我呼吁:全社会都应该行动起来,每个人都积极投入到清洁家,园的活动中。我相信,我们的家园将会是天长蓝,树长绿,水长清,地长净,更加美丽。

全区村庄绿化及环境整治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国省道、铁路等主干道沿路村庄为重点,以绿化美化村庄、清理“三大堆”(草堆、粪堆、垃圾堆)、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为内容,全面实施村庄绿化及环境整治工程,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全力打造粮丰林茂、北国江南、和谐文明、生态优美新。

  二、目标要求

  自7月份开始,按照“总体规划、全面启动,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以国省道、铁路及其它主干线公路两侧1公里范围内的村庄为重点,集中开展村庄绿化及环境整治工程,积极创建“绿化文明示范村”,力争三年完成全区村庄绿化及环境整治的任务目标。今年全县共涉及村庄44个,其中开发区涉及村庄5个,包括霍家村、北八里村、张官村、相公堂村、西上疃村。

  三、主要任务

  (一)村庄绿化。广泛发动沿路村庄群众加大村庄绿化力度,突出村旁绿化、路旁绿化、宅旁绿化、河渠旁绿化,实现村在林中、房在绿中。

  1、村庄内街道绿化:主要街道两侧各栽植一行以上树木或种植适宜的花、灌、草。

  2、庭院绿化:80%以上农户庭院和单位、学校、厂矿等院内及房前屋后适宜植树绿化的地方,全部栽植适宜乔、灌、花、藤本等植物。

  3、村庄内隙地绿化:空闲隙地、废弃宅基地、坑塘水面周围、沟渠两侧等适宜绿化地段全部植树绿化。

  4、围村林建设:利用村头荒地、围村路或其他围村空闲地建设围村林,林带至少8行或宽度达到30米以上。沿干线路一侧要以园林绿化标准进行建设。

  5、造林标准:村内绿化以绒毛白蜡、国槐、石榴、紫叶李、冬青等绿化观赏树种为主,围村林以高大乔木树种为主。乔木造林树种胸径不低于3厘米,其它树种因地制宜。实行高标准造林及抚育管理,达到整齐美观的效果。

  (二)环境整治。

  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以清理柴草堆、粪堆、垃圾堆为切入点,做到无乱堆乱放、无乱搭乱建、无乱涂乱画、无暴露垃圾、无污水溢流、无卫生死角。

  l、清理草堆:在村外统一设置秸秆堆放场地,四周建围墙或植树予以遮挡。加快推进秸秆压块、秸秆还田、沼气等清洁能源建设,从根本上解决秸秆乱堆乱放问题。

  2、清理粪堆:大力实施“一池两改”(建沼气池、改厕、改厨)工程。拆除临街畜禽圈舍,在村外统一规划饲养小区,推行畜禽集中圈养,推进规模化养殖。

  3、清理垃圾堆:实行生活垃圾集中投放、清运、填埋。各村要在主要街道合理设置垃圾桶,配备保洁员。各村要设立环卫组织,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和垃圾运输车辆。城中村、周边村等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推行“户收、村集、镇(街道)清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实行环卫管理一体化建设。偏远村在村外统一设置垃圾处理场所,集中进行处理。

  4、村容村貌整治:新建房屋要符合村庄建设规划。

  同时,综合采取教育、法律、经济等手段,引导农民清除乱搭乱建的建筑物,清理残墙断壁,改善村容村貌,提升农村整体形象。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加强对村庄绿化及环境整治工程的领导,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社区以及有关责任部门(单位)任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业办,具体负责村庄绿化及整治工程的组织实施。各有关部门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妇联组织要充分发挥广大妇女在集中整治工作的主力军作用,积极配合社会事务局做好组织协调、督导考核等工作。财税部门要筹措落实财政奖补资金。林业部门要搞好规划设计,落实各项绿化任务。农业、水利、畜牧兽医等部门要从沼气池建设、水体治理、规模化养殖等方面加强技术指导和扶持力度。各村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现代化的宣传媒体,广泛宣传村庄绿化及环境整治工程的目的、内容及意义,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为工程实施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通过发放倡议书、明白纸,面对面地向群众进行宣传,提高群众对活动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三)突出重点,打造亮点。

  在全面推进的基础上,重点选择一批村集体经济好、村庄建设基础好、“两委”班子强、发展潜力大的村庄培育精品,打造亮点,建设一批在全县乃至全市领先的精品工程,做到工作有抓手、参观有看点、汇报有亮点。

  (四)加大投入,严格考核。

  采取各级政府投入一块、项目资金倾斜一块、市场机制运作一块、社会各界捐助一块等办法,多渠道筹措资金。各村也要增加村庄绿化和环境整治的投入。村庄绿化及环境整治工程与县林水会战统一规划布局、统一部署实施、统一调度指导、统一考核验收,实行半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一季一督查、半年一考核制度,考核分别安排在每年6月春季造林结束后和12月秋冬造林结束后。对考核验收达标的村庄进行奖补,并颁发奖牌;对考核验收不达标的村庄不予奖补,经整改达标后方可进行奖补,并颁发奖牌。

  (五)建章立制,确保效果。

  要创新造林投入机制,明晰林木产权和承包经营权,落实管护责任和受益权,激发农民群众投资造林的积极性。要建立环卫长效管理维护机制,有专门组织领导、有专项规章制度、有专职管护队伍、有村民参与和监督制度,确保整治有成效、不反弹。要建立动态评价机制,对“绿化文明示范村”建设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进行一次全面复查,对弄虚作假或降低标准的取消荣誉称号。

  (六)统筹兼顾,搞好结合。

  要将沿路村庄绿化及环境整治工程作为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的重要内容,做到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全县林水会战相结合,与“粮丰、北国”建设试点工作相结合,与现代循环农业产业化示范村创建活动相结合,与全国绿化模范县创建活动相结合,统筹安排,整体推进。当前要集中人力、物力、精力搞好清理“三大堆”等环境整治工作,今年秋冬集中搞好村庄绿化工作。

  全区残疾人项目工作总结2篇-个人工作总结

2016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三农”工作,促进农业稳定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努力推进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建设,根据《甘肃省财政厅关于加快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转型升级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通知》精神和临泽县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的具体要求,结合本村的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基本情况

  平川镇三二村距平川镇人民政府10公里,位于平川镇西部。现有9个合作社,364户,1503人,耕地面积5950亩,2013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2881.5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547.5元,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村。近年来,我村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一目标,在整村流转土地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以张掖国家级玉米种植“四化”示范基地为契机,稳定土地流转,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促使各项产业转型跨越发展,以肉羊、肉牛为主的支柱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以露地葡萄为主的特色产业不断凸显,全村已形成机械化玉米制种、日光温室蔬菜,露地葡萄,奶、肉牛产业,劳务输出的五大产业格局,建立机械化玉米制种5000亩,建造日光温室100座,钢架大拱棚50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成5000平方米的连体拱棚1座,建成高标准养殖小区1个,饲养肉牛1300头,肉羊6800只。

  二、建设目标

  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探索建设幸福和谐三二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人居、环境、经济、文化建设,着力打造“四化”示范村建设,做到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建成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特色村。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做到生态农业快速发展,精致高效农业更加突出;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居住环境明显优化;农村人口集聚、子女就读、医疗卫生、交通条件、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农民增收渠道拓宽,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特色生态文化得到有效发掘、保护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

  三、建设内容

  (一)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1、防洪工程建设 沿北部山坡新建防洪堤坝3公里,修建泄洪闸3座,开挖泄洪渠3条,长1.5公里。

  2、村社道路建设 对5条12公里田间道进行砂石铺垫,

  对村委会3条4公里主干道铺油罩面。

  3、土地平整项目 按照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对我村涉及天生场的4、7、8、9社农户进行宣传动员,进行土地平整,平整土地4000亩。

  (二)加强环境治理,提升乡村文明程度

  1、环境连片整治项目 修建垃圾池2个,购买垃圾车20个,垃圾桶45个,垃圾斗19个,架设排污管道300米 。

  2、危旧房改造 完成危旧房改造10户,使村整体面貌得到提升。

  (三)优化公共服务,完善服务设施

  1、在村委会主干道两侧架设太阳能路灯60盏,实现村内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到95%以上。

  2、抓好村庄绿化,在村社主干道两侧修建花栏,并对村委会4公里主干进行绿化,栽植国槐1000株。

  (四)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1、葡萄专业村建设 立足北部荒滩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抓住我县对发展现代农业进行扶持的政策机遇,积极引导群众发展葡萄产业,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经济转型增收致富之路。通过宣传动员,典型引导,动员农户在在北部荒滩新定植露地葡萄600亩,达到1000亩,修建蓄水池2个,埋设管道12公里,配套1000亩葡萄管灌设备。新增变压器4台(100KW1台、30KW3台),建设高压线600米,低压线300米,20KW高扬程水泵4台,定制防风林带4公里。

  2、蔬菜示范园建设 在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新建占地5000平方米连栋拱棚2座。

  (五)创新社会管理,营造和谐环境

  结合“五星文明户”“最美家庭及成员”等农村乡风文明评议,开展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民追求科学、健康、文明、低碳的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深化“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全面实行村务公开制度,积极推行以村党组织为核心和民主选举法制化、民主决策程序化、民主管理规范化、民主监督制度化为内容的农村“四化一核心”工作机制,加强诚信建设,完善诚信建设制度,提高村民诚信度,合理调节农村利益关系,有序引导农民合理诉求,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四、筹资及资金概算

  为确保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在运转经费筹措方面,在省、市、县三级财政拨付项目经费的基础上,乡政府和村委会积极筹措必要的经费,确保人员工资和日常工作运转费用。我村美丽乡村试点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953万元,其中:财政奖补资金229万元(省以上172万元,县级57万元),部门整合资金676万元,村级筹集资金48万元(群众筹资筹劳42万元,村集体投入6万元)。具体计划如下:

  1、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243.2万元,其中:财政奖补资金166万元(省以上124.5万元,县级41.5万元),部门整合资金440万元,村级筹集资金37.2万元(群众筹资筹劳37.2万元)。

  (1)道路建设:计划投资163.2万元,其中:财政奖补资金106万元(省以上79.5万元,县级26.5万元),部门整合资金40万元,群众筹资筹劳17.2万元。主要对5条12公里田间道进行砂石铺垫,以及对村委会3条4公里主干道铺油罩面。

  防洪工程建设:计划投资80万元,其中:财政奖补资金60万元(省以上45万元,县级15万元),群众筹资筹劳20万元。

  (3)土地平整项目建设:计划投资400万元,其中:部门整合资金400万元,平整土地4000亩。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总投资70万元,其中:财政奖补资金63万元(省以上47万元,县级16万元),群众筹资筹劳5万元。

  (1)村庄绿化:计划投资10万元,其中:财政奖补资金8万元(省以上6万元,县级2万元),部门整合资金2万元,主要在村社主干道两侧修建花栏,并对村委会4公里主干进行绿化,栽植国槐1000株。

  (2)路灯架设:计划投资60万元,其中:财政奖补资金55万元(省以上41万元,县级14万元),群众筹资筹劳5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60盏。

  3、卫生及环境整治项目建设:总投资48万元,部门整合资金48万元。

  (1)环境连片整治:计划投资42万元,其中部门整合资金42万元。 修建垃圾池2个,购买垃圾车20个,垃圾桶45个,垃圾斗19个,架设排污管道300米 。

  (2)危旧房改造:计划投资6万元,其中部门整合资金6万元,完成危旧房改造10户

  4、特色产业发展:计划投资192万元,其中部门整合资金186万元,村集体投入6万元。

  1、葡萄专业村建设 :计划投资167万元,其中部门整合资金161万元,村集体投入6万元。主要在北部荒滩新定植露地葡萄600亩,达到1000亩,修建蓄水池2个,埋设管道12公里,配套1000亩葡萄管灌设备。新增变压器4台(100KW1台、30KW3台),建设高压线600米,低压线300米,20KW高扬程水泵4台,定制防风林带4公里。

  2、蔬菜示范园建设:计划投资25万元,其中部门整合资金25万元,在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新建占地5000平方米连栋拱棚2座。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村委会主任任副组长,村两委成员为组员的三二村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落实工作责任,严密组织实施,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2、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办黑板报、设宣传栏、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召开会议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活动,总结宣传先进典型,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监督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3、形成工作合力。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综合协调和牵头作用,三二村党支部、村委会履行建设试点工作的主体职能作用,镇上各有关站所和镇属机关单位各司其职,加强协作,形成推进试点工作的整体合力。同时,在具体工作中将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推动三二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共同进步,持续发展。

  4、狠抓工作落实。按照方案要求和建设标准,明确人员、任务、职责、时限要求,加强监督检查,随时发现问题,随时处理解决,确保按时限要求保质保量完成方案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家乡新貌

  嵩阳碧水淌千年,

  改革春风大变迁。

  坦道纵横通僻塞,

  新村崛起映蓝天。

  山河毓秀公园美,

  田野铺金庭院妍。

  元干精神传万代,

  焕新古镇谱新篇。

家乡村庄变美了

  在我的记忆长河里,家乡是落后的,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家乡如同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

  以前的家乡里,一条堆满垃圾的小河,一栋栋低矮的房屋,一片片皇帝,令人感觉就是惨不忍睹。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家乡更是改头换面,焕然一新。

  早上,顺着道路走进村庄,你会发现,两旁绿树成荫,高大的榕树就像一位和蔼可亲的老爷爷日夜守护着我们的家乡。树下还有许多的花花草草,颜色艳丽:有耀眼的绿,灿烂的黄……总之,就是美丽极了。

  顺着村道来到了文化广场一旁的运动场。往日的黑煤渣跑道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早上村民们在跑道上运动,你会发现,一尘不染,曾经的灰尘再也不敢来兴风作浪了。傍晚,几个孩子会脱掉鞋子走在跑道旁边的草地上,小草会把他们的脚弄得痒痒的,怪舒服的。在运动场的一角,有许多运动器材,有秋千,单杠,双杠……应有尽有。周末,成群结伴的孩子们就会来到这里,仿佛是多啦A梦的传送门里跑出来一个个欢快活泼的小矮人!好一副“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

  向右一拐,着是一片跳舞圣地。这里的地方,砖块,踩了会发光是广场舞大妈的天地啊!没到傍晚,一位又一位身材微胖,却舞姿美妙的阿姨,她们听着歌“旋转,跳跃,我闭着眼~”接着大妈们紧随其后,做出了相应的动作。

  听!音乐喷泉!突然一块平地上孙坚飙起了水,一首音乐滚滚而来让人目不暇接的看着那彩虹的地板砖,下一个彩色又不知轮未去何。

  顺着村道我们来到了小河旁。远着,婀娜多姿的柳树随风飘摇。近看,家乡的水真静啊,静可以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家乡的水真清啊,清的连江底的沙石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家乡的水真绿啊,绿的仿佛那时快无暇的翡翠。岸边的荷花才刚刚露出头,就早已有几只蜻蜓站在上面了。好一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每天,家乡的一草一木变化都在我的眼里,我希望它越变越美。

美丽乡村

  爸爸说今年中秋节我们回乡下老家去过节,听了之后我满心欢跃,你可能会奇怪:去乡下有什么好高兴的,除了脏乱差就没有什么了。如果你是这样想的,那我可要告诉你:你“OUT”了,现在的农村可是户户通公路,水泥路直接通到每一户,“夏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那都是老历史了,自来水也直接通到每一户,厕所也全部改成了跟我们家一样的了,村里还定点摆放有公共垃圾桶。嗯,如果真要说有什么不一样的话,那就是乡下的天要蓝一些,云要白些,还有空气要清新些,不像我们这有时候天空灰蒙蒙的,晚上的夜晚也要宁静些,但是夏天却又很热闹,到处都是虫蛙声一片,此起彼伏好像在开交响音乐会一样。我就很喜欢在这样的夜晚里,躺在葡萄架下的摇椅上听着虫鸣声仰望天空数着那顽皮地正眨着眼的亮星星。

  我家乡下大伯的家是栋漂亮的小三层楼房,很有我们徽派建筑的特点,白墙青瓦,院子也很宽阔,种着葡萄、桔子、柿子树,屋顶上还镶嵌着两条腾空欲飞的大龙,跟隔壁邻居家的房子依顺排列在水塘边,看着那蓝天白云下粼粼水波里的倒影,真是一副美丽的水墨画。

  这个季节我还可以跟村里的小伙伴划着小船去水塘里采棱角,想着那鲜嫩的棱角,我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品尝了,好了,我要向着那美丽乡村进发了!

家乡旧貌换新颜

  我的家乡是重庆,它是一个群山环绕的美丽都市。1997年,重庆成为了直辖市。转眼10年过去了,新重庆有着不小的改革与变化。

  10年前的重庆街道是怎样的?又窄又脏,垃圾随处可见。10年后呢?与往昔相比,10年后的街道是那么美。公路十分宽阔,能让6辆车同时排成一排通过,昔日天天堵车的情况也不翼而飞。人行道上的地砖铺设得整整齐齐,上面没有一点口痰,没有任何的脏物,走在上面,恍如来到了一座人间天堂。人行道两旁有许多花坛,花坛里百花怒放,有纯净的百合,热情的玫瑰;春天时,还会添上几朵幽香的迎春,芳香扑鼻。花坛的边缘雕刻着各种花纹,有展翅飞翔的凤,有腾云驾雾的龙,还有许多有名或无名的图案。走在街上,随处可见的不是以往的垃圾,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样式的垃圾箱。路面的垃圾全部都被"请"进去了,街道变得整洁多了!这一切,都归功于我们的市民呀。他们的素质提高了,不再乱扔垃圾,不再随意雕刻,讲文明,有礼貌,所以,新重庆的街道被他们改造得焕然一新,夺目光彩。

  美丽的街道当然要有高楼才能衬托出它的美。走在街上,两边都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高得令人瞠目结舌,美得叫人拍案叫绝。那傲对碧空的"英姿",那高大宏伟的气势,不禁令人连声称妙。这场景与10年前的矮楼房比起来有着脱胎换骨的变化。

  定眼一看,公路上都是成群结队的轿车,令人眼花缭乱。许多人不但坐上了轿车,还买上了大房子,这一切都说明了我们重庆市民的经济水平在日益提高,这也说明我们重庆正在逐渐走向繁荣,走向昌盛。

  直辖10年了,重庆的变化可真不小呀!辉煌的重庆是市民的劳动和辛苦换来的。我们也要好好学习,争取做建设重庆的一员。

  啊!我爱重庆,我爱这富饶的家乡!

农村新貌惹人赞

  滨州市梁才办事处大高村,是一个站在自家的大门口就可以看到黄河水的河滩村。它很可爱。四周防护林茂密挺拔,绿树红花,一条浑浊的小河缓缓地淌过,显得端庄、美丽。它很令人担忧,因为黄河决堤、改道或者是发大水时,它将会变成一座孤岛或者是一片汪洋,在眨眼之间令人无家可归。

  过去我们村是有名的贫困村,存在“四难”:一是行路难,黄河大坝又高又陡,晴天上下一身汗,雨天上下一身泥。二是用电难,全村不通电,晚上一片漆黑,昏暗的煤油灯世代相传;三是读书难,学校破旧,有些小朋友没钱上学或中途退学外出打工;四是建房难,就说垫那十多米高的地基所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就赶得上滩外人盖一所房子的花费了。

  过去,我们家很穷,住着破烂不堪的茅草屋,上面的瓦片有破碎的,一到下雨,雨水好像都想来凑热闹,房子里噼里啪啦落雨滴,我只得和妈妈拿些盆、碗等接雨水,有一次,锅碗瓢盆全派上了用场。每次与家人谈起,都禁不住一阵心酸。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村迁出了滩区。登上新盖的大楼,举目四望,整个村庄像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眼前:一条宽阔的平坦的水泥路像一条灰白色的带子穿过一片小树林。路旁绿树成荫,一座座瓦房犹如一棵棵翠竹拔地而起,井然有序。敬老院中洋溢着欢声笑语;农家小院中,一尘不染,沼气池的建立,结束了农民烧大灶的历史。如今,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再也不用那黄泥水做饭、洗脸了。人们挣钱的路子宽了,有的经营果园、菜园和大棚蔬菜;有的养鸡、养鸭、养奶牛,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每年收入近万元。有好多家庭都装上了电话,用上了电饭锅、电冰箱、洗衣机,有的还买了大沙发,睡上了席梦思床。家家户户都买了大彩电,可以收十几个频道呢!人们再也不用夜里赶十几里路去看电影,再也不用深更半夜跑到别人家去看电视了!认为一辈子不会骑自行车的小脚老太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居然能骑上电动三轮车去遛弯儿。

  现在,人们居住的环境得到了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的素质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我相信,只要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家乡的明天将会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家乡旧貌换新颜

  如今,我住的居民小区换上了新颜:道路拓宽了,路旁栽上了一棵棵挺拔的苗木;房子之间的空地,有的开辟成了大花坛,有的摇身一变,成了大人、小孩健身的好去处,有的焕然一新,绿油油的草坪上多了一道清亮的小溪流和一座古色古香的小桥……

  妈妈告诉我,如今,不仅城市里的旧居民区在改造,农村也加快了建设的步伐。我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趁着寒假,我要回阔别三年的家乡看看。

  公交车飞驰在宽阔的公路上,车窗外一闪而过的景色令我心旷神怡。蓦地,路边一件熟悉又陌生的物品——垃圾桶从我眼前掠过,拉回了我在田野上驰骋的神思:我没看错吧,那东西竟然在这儿出现了!农村一向不是不用这玩意儿的吗?垃圾不都倒在房前屋后的吗?这些垃圾桶是用来装什么的……一连串疑问令我开始留意起来。看着车窗外陆陆续续闪过的一些崭新的绿色大垃圾桶,我的好奇心更大了。

  一到家,来不及和大家寒暄,我就迫不及待地去找奶奶查探情况:“奶奶,那个大垃圾桶是什么时候放在那里的呀?用来装什么的?”

  “哦,你说那个呀,那是去年年底一辆大卡车拉来的,村子里一共有十几个哩,都摆放在主要道路旁,村干部让大家以后不要乱倒垃圾,倒在那儿统一处理呢。”

  奶奶絮絮叨叨地讲了许多村子里发生的新鲜事:去年下半年,村干部隔三差五就上门宣传上级部门关于改造新农村的举措,他们还自发组织起来将村子里角角落落的垃圾都清理了;村里选出了几名大家信得过的村民担任保洁员,每天都要清扫村子里的道路……我恍然大悟——怪不得一路走来,感觉村子变干净了呢。

  饭后,奶奶领着我在村子里走了一圈。我很快发现了村子里的新变化:以往家家户户门口的泥泞路变成了宽阔的水泥路;村子中间的露天电影院被建成了一个能停十多辆小轿车的停车场,周围种了一些花草树木;村子东边和西边原先排列着的数十个一到夏天就散发出恶臭的低矮的茅厕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崭新的公共厕所,走进去,墙上和地面的瓷砖闪闪发光,跟城里的公厕没什么两样;村子南边的一块空地被改造成了一个健身场所,一边安装了不少健身器材和两张乒乓球桌,另一边则建了个篮球场。路过村委会所在地的两层楼,我发现房子被粉刷一新,楼下一个挂着“老年人活动室”门牌的大房间里人头攒动,熙熙攘攘,老人们看电视的看电视,玩纸牌的玩纸牌,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嘀,嘀”,我下意识地回头一看,一辆小轿车从我身旁缓缓驶过。奶奶指着它告诉我,这两年,大伙儿的日子都过得红红火火的,不少家庭都买了小轿车。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心潮澎湃:新农村,应该是每个勤劳的农家人梦寐以求的家园——拥有城市的文明和热闹,又不失乡村的恬静和惬意。新农村,奏响了时代进步的号角,但愿不久的将来,它们能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网络营销的培训课程

民族团结内容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