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故事四年级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北师大版下册数学一个故事引发的数学家

  陈景润是一位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创立了著名的“陈氏定理”,所以有许多人亲切地称他为“数学王子”。但有谁会想到,他的成就源于一个故事。1937年,勤奋的陈景润考上了福州英华书院,此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丧,不想因战事被滞留家乡。几所大学得知消息,都想邀请沈教授前去讲学,他谢绝了邀请。由于英华是他的母校,为了报答母校,他来到了这所中学为同学们讲授数学课。一天,沈元老师在数学课上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200年前有个法国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6=3+3,8=5+3,10=5+5,12=5+7,28=5+23,100=11+89。每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数之和。因为这个结论没有得到证明,所以还是一个猜想。大数学家欧拉说过:虽然我不能证明它,但是我确信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它像一个美丽的光环,在我们不远的前方闪耀着眩目的光辉。……”陈景润瞪着眼睛,听得入神。

  从此,陈景润对这个奇妙的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余时间他最爱到图书馆,不仅读了中学辅导书,有些大学的数理化课程教材他也阅读。因此获得了“书呆子”的雅号。兴趣是第一老师。正是这样的数学故事,引发了陈景润的兴趣,引发了他的勤奋,从而产生了一位伟大的数学家。

数学故事四年级

数学故事

  每天,我们都会自觉地描字,因为这是我们和妈妈共同制定的寒假学习计划,每天的进度很快,所以,至今我们还差3页就描完了。

  我觉得描字是件很快乐的事情,因为它既能让我学会写所描的字,还能帮我练出一手好字。所以我才把它记为一件快乐的事情。描字时,我会和妹妹来一场小小的比拼。中间,她领先2页,我发现后,就每天比她早起10分钟,昨天中午,我把午饭拿到写字台上,吃一口,写一行,告诉你吧:这招可是跟苑子文和苑子豪(妈妈注:这是一对考入北大的双胞胎学霸)学的,结果我3天就追上来了,最终可以看出我已经赢了。

  “姐姐,我来考考你吧!”我问:“考什么呀?”妹妹回答:“1页到底有多少个字?我已经计算过了,答案已经在我心里了,如果答错了,可要给我一块花样橡皮吆。”我胸有成竹地回答:“这有什么难的!每行是9个字,每页是10行,算式是:9*10=90(个)。”妹妹佩服地说:“答对了!我给你一块心形蛋糕橡皮吧!”我激动地说:“谢谢!以后我出了问题,如果你答对了,我也会给你花样橡皮。”

叙事数学家的小故事

  蒲丰试验

  一天,法国数学家蒲丰请许多朋友到家里,做了一次试验。蒲丰在桌子上铺好一张大白纸,白纸上画满了等距离的平行线,他又拿出很多等长的小针,小针的长度都是平行线的一半。蒲丰说:“请大家把这些小针往这张白纸上随便仍吧!”客人们按他说的做了。

  蒲丰的统计结果是:大家共掷2212次,其中小针与纸上平行线相交704次,2210÷704≈3。142。蒲丰说:“这个数是π的近似值。每次都会得到圆周率的近似值,而且投掷的次数越多,求出的圆周率近似值越精确。”这就是著名的“蒲丰试验”。

  数学魔术家

  1981年的一个夏日,在印度举行了一场心算比赛。表演者是印度的一位37岁的妇女,她的名字叫沙贡塔娜。当天,她要以惊人的心算能力,与一台先进的电子计算机展开竞赛。

  工作人员写出一个201位的大数,让求这个数的23次方根。运算结果,沙贡塔娜只用了50秒钟就向观众报出了正确的答案。而计算机为了得出同样的答数,必须输入两万条指令,再进行计算,花费的时间比沙贡塔娜要多得多。

  这一奇闻,在国际上引起了轰动,沙贡塔娜被称为“数学魔术家”。

  工作到最后一天的华罗庚

  华罗庚出生于江苏省,从小喜欢数学,而且非常聪明。1930年,19岁的华罗庚到清华大学读书。华罗庚在清华四年中,在熊庆来教授的指导下,刻苦学习,一连发表了十几篇论文,后来又被派到英国留学,获得博士学位。他对数论有很深的研究,得出了著名的华氏定理。他特别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走遍了20多个省、市、自治区,动员群众把优选法用于农业生产。

  记者在一次采访时问他:“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他不加思索地回答:“工作到最后一天。”他的确为科学辛劳工作的最后一天,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韦达

  韦达(1540-1603),法国数学家。年青时学习法律当过律师,后从事政治活动,当过议会议员,在西班牙的战争中曾为政府破译敌军密码。韦达还致力于数学研究,第一个有意识地和系统地使用字母来表示已知数、未知数及其乘幂,带来了代数理论研究的重大进步。韦达讨论了方程根的多种有理变换,发现了方程根与分数的关系,韦达在欧洲被尊称为“代数学之父”。1579年,韦达出版《应用于三角形的数学定律》,同时还发现,这是π的第一个分析表达式。

  主要著有《分析法入门》、《论方程的识别与修正》、《分析五章》、《应用于三角形的数学定律》等,由于他贡献卓著,成为十六世纪法国最杰出的数学家。

数学童话

  有一天,森林里准备举行一场分数乘除法竞赛。兔子只要看到什么活动都踊跃的参加,乌龟被上次的竞赛输得落花流水,这次乌龟准备参加这场竞赛,KO那一只兔子,于是,动物们都踊跃的参加,第一局又是乌龟对战兔子,兔子胸有成竹,乌龟则愤怒万分,裁判吹了口哨,乌龟和兔子就开始进行了一场激烈的竞赛,首先,兔子的笔正哗哗的写着,草稿纸移过来挪过去,一会儿,兔子写着写着就发现了算式里的规律了,兔子利用这巧妙的规律,快速的写着,速度比原先的速度快多了。

  没过多久,眼看兔子的题马上就要做完了,而乌龟这边进度才到一半呢,乌龟拼命地写,在草稿纸上列算式,速度肯定不能比兔子有规律的算式快多了。

  “叮叮叮……”,伴随着裁判吹响了口哨,这时兔子已经写完了,乌龟则才慢吞吞的写到一半,这一次胜利者又是兔子,乌龟很不服气,于是,灰溜溜的逃走了。

数学日记大全:小数点的故事

  小数点的头虽然小,但是我知道小数点的作用并不小。

  比如说,3.80元,少了小数点,不就变成了380元了吗?3.80元跟380元的差别是多么大呀!这么一比较,不就看得出,小数点的作用有多么大了吗

  很多同学书写时经常会把它(小数点)漏掉,那么这个数就不是你本来想写的那个数了。所以我们让这个大错误别再犯了!

我和数学的故事作文

  数学,顾名思义就是学习数量的概念。我与数学缘分不浅,拥有着一段很长的故事。

  从幼儿园开始,数学待我是真“好”。别的小朋友都会心算了,我却还一直停留在掰手指头的阶段,我也想很想摆脱它,可它就是死缠烂打,直至小学才放过我。

  上了小学,没过几年好日子,却又来了五大“恶魔”。小五——计算,不管是小数还是分数,偏偏它就是和我过不去,分数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嗖的一下就到了八十以下。小四——价钱问题,什么进价原价售价他都认识我了,我却还和它不太熟。小三——工程问题,我可能对等式关系有些误解,就没几次能正确的找到他的“另一半”。小二——计算不规则图形的体积,这种题每每就有一堆小数乘法在面带微笑的等待我的到来。最后就是老大——只有班里的学神才能做出来的题,我与它虽有几面之缘,却互不相识,只得静静等待老师的讲解。

  如今上了初中的我却也不是曾经的我,数学也不再是我的“恶魔”,反而发现了其中的趣味盎然:与分数擦肩而过的不甘心,查出来一道错题的庆幸,完成一道难题的成就感。一切的一切使我爱上了数学这门学科,从以前的遥不可及到现在的熟能生巧。

  数学与我缘分着实不浅,故事却永不会完结。

数学故事作文

  数学故事——取经路上小插曲

  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这天他们走得又累又饿。悟空说:“到哪里去找吃的呢?”八戒自告奋勇的说:“师傅,我去化斋吧!”师傅说:“八戒,快去快回不要贪玩。”

  八戒走着走着看到了一棵结满桃子的桃树,高兴得不得了。他迫不及待的数了数树上的桃子,一共17个桃子。八戒想:17个桃子四个人怎没分呢?师傅四个,沙师弟四个,猴哥四个,我四个,四个四就是4x4=16(个)。可是一共17个桃子呀?17-16=1(个)一人四个还剩一个怎么办呢?这时的猪八戒眼珠子一转贪吃的毛病又犯了。心想:我先把多余的一个吃掉,把剩下的16个回去分一分。这时的八戒早就馋的直流口水,一口就把桃子吞到了嘴里。可是万万没有想到,那个桃子是孙悟空变的。孙悟空在猪八戒的肚子里说道:“呆子,你倒不傻竟敢瞒着师傅偷吃,看我不收拾你。”孙悟空在猪八戒的肚子里跳了几下,疼的八戒只喊:“猴哥饶命,我再也不贪吃了。”从此八戒化斋时再也没贪吃过。

数学小故事

  期末考试的数学成绩公布了,小明的数学才考了90分,每次他的成绩可都是班上名列前茅。当他看到自己的同桌,小红的数学成绩居然考了100分的时候,心里非常不服气,心想:小红的数学成绩一直不如我,作业本上也经常出现错误,为什么这次我考的成绩还没有她好呢?小明越想越难过,越想越有火。一连好几天都没有好好吃饭,也没有好好睡觉。

  亲爱的小读者,你觉得小明这样对待考试的成绩,正确吗

  妈妈发现这几天的小明表现不对劲,便问小明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小明点了点头,只好跟妈妈一五一十的倾诉。妈妈听完后,对他说:“考试的成绩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反映一位同学这段时间的学习态度,如果你这次考了100分,这当然可以说明你这学期学习很认真,知识点和技巧运用掌握得比较全面与扎实,但是这次考了100分并不能表明你在学习上一点也没有问题,可能你的问题还没有在这次考试中暴露出来,因为一张试卷,测试的是你这段时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巧的一部分。你要学会,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这样你会发现自己不断进步。”妈妈喝了口水又说:“小明,你这次虽然没有考到满分,但也不要气馁,好好检查检查你这次失误在哪些方,要克服学习上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之所以小红这次考100分,你有没有观察到这段时间,小红一直在学习上不懂的问题,找原因,问老师。”小明点了点头说:“小红这段时间,还问我好多问题呢”!对呀,数学的重要点是什么:基础要扎实,思维能力要转化快,不懂就问,养成好的习惯,坚持很重要,最重要的是心一定要细,学会找错误。

  写到这里时,我发现这好像是写给我自己的故事,原来一次考试并不能表示未来,只要我们正确的对待考试成绩,你就能享受到学习带给我们的乐趣,希望马上升五年级的我,每门功课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数学故事四年级

数学故事

  《数学动物园》是一套特别有趣的数学故事书,是著名科普作家李毓佩写的。读了这本书,你可以跟故事中的主角一起进入到美丽的数学乐园,感受数学的乐趣,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你就会发现:数学并不枯燥,并不难学,它是那么神奇,那么美妙!

  书中的主人公是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森林里的动物都很聪明,尤其是小猕猴,再难的数学问题也难不倒它,它也善于观察,任何足迹都逃不过它锐利的眼睛,总能把奇怪的事情搞的水落石出。

  森林里也有不好的动物做不文明的事情。最可恶、最残忍的动物就是独眼狼王和瘸腿狐狸了。不过有一天,他俩打架了,瘸腿狐狸把独眼狼王的眼睛弄瞎了,独眼狼王也没有手下留情,一口把瘸腿狐狸吃掉了,自己因为看不清东西而掉到河里去了。两个大坏蛋就这样消失了。可是瘸腿狐狸的后代叫“瘸腿小狐狸”,而独眼狼王的后代是“独眼小狼王”,他俩也干了不少坏事,动物们都不喜欢他们。我也希望他们早点离开森林呀!

  后来瘸腿小狐狸和独眼小狼王设下了各种各样的数学陷阱,只要一走神,说不定还会掉进数学陷阱里去呢!有时我也会发生这种现象,看来以后要认认真真地对待数学呀!

  我们通过小猕猴,解决了一些数学难题,让我们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我们耐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发现数学的神奇!

数学故事会

  2009~2010学年度上期小学部数学情景故事会开始啦!

  你瞧!表演场地里人山人海,真是热闹啊!有的在开心地笑着,有的在看书,还有的在讨论今天的话题——数学情景故事会······

  有一个班表演的是:两个人在争论谁最聪明,女孩儿说:“我来考考你,如果你答对了就是你聪明,如果你答错了就是我聪明,怎么样?”男孩儿说:“OK!谁怕谁!”女孩儿说:“NO.1请听题:判断下列两题哪一题计算更方便,并快速说出最后算式的总得数,说得正确的人是获胜者。A、1+2+3+4+5+6+7+8+9+0B、1×2×3×4×5×6×7×8×9×0。”“你选哪一个?”女孩儿洋气地说。男孩儿说:“我当然选A,”男孩儿说:“乘法那么难。”“那等于几呀?”女孩儿洋气地说。男孩儿说:“嗯······等于55.”女孩儿幸灾乐祸地说:“我选择B,等于0。”“嗯,怎么会是0呢?”男孩儿说。“你想嘛,不管前面的数有多大,哪怕是几千亿乘以0,他表示的是0个几千亿,那它还是等于0。”女孩儿解释。“哦,原来是这样啊!”男孩儿说。“所以,恭喜你答······错了!”女孩儿开心地说。“其实,你也有比我强的地方,就是,你比我高······那么一点点。”大家开心地哄笑起来。

  这场数学情景故事会真有趣,它丰富了我们的知识!

  小朋友们,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就看你是不是有心人!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我的家乡3000字大学论文

10种调节情绪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