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展览馆设计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记校史馆开放日

  育才,我为你骄傲!——记校史馆开放的一天

  育才学校 - 班 赵沚琦

  “嘀嗒!嘀嗒!”知识与快乐的小水滴每天源源不断地滴入我的心河,滋润着我茁壮地成长,而这小水滴就来源于我亲爱的母校——长沙市育才学校。今天,就让我捧起一捧清甜的水滴与你分享吧!

  今天是星期六,乌云姐姐蒙着一层薄薄的纱巾,羞涩地出现在天空上。虽然天空看上去“气色”不太好,我的内心却比春天的阳光还要灿烂。因为今天学校为庆祝建校六十周年特将校史馆向所有同学及家长开放,我还是校史馆的一名工作人员呢!能为母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甭提我心里有多高兴了!

  我早早地来到了学校,还带上了我的“随身摄影师”——我可爱的妈妈。妈妈要用她手中的摄像机拍下校史馆珍贵的一幕幕,等我以后长大了再来尽情地回味。红色是校史馆的主色调,一进校史馆,我就被它那浓烈的喜庆氛围所感染了!尽管作为工作人员我已提前了解了校史馆的内容,但我还是迫不及待地在展区前驻足观看:整个校史馆分成若干个展区,有校长专版、名师荟萃、铿锵足音、峥嵘岁月、生机勃勃的二课堂、校园文化建设、获奖荣誉等等,每个展区都会让我浮想联翩、兴奋不已,仿佛自己正在亲身体验着育才成长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体验着她承受过的艰辛和收获了的喜悦,体验着.正当我兴致勃勃地观看时,负责校史馆工作的 凯明老师召集我们几个工作人员各就各位。我的任务是站在出口处请参观完的家长在留言册上写下他们的感受。

  “锁定目标!”过了一阵,一位老爷爷进入了我的视线。他和他的孙子走向出口处,边走还边留恋地再三回头环顾校史馆。我走上前去说:“爷爷,您好!请问您参观完校史馆有什么感受呀?可不可以写在这本留言册上?”老爷爷笑眯眯地说:“当然可以。”他略有所思之后在本子上写道:“育才创造了今日的辉煌!我为我孙子能在育才读书而感到骄傲!”“谢谢爷爷!”看着爷孙俩离去的背影,念着留言本上的肺腑之言,我不由得被触动了。是啊,老爷爷的童年是在动荡的年代度过的,那时他连饭都吃不饱,更不用说上学了。如今,这个愿望在他孙子身上实现了,而且还是在这么好的学校上学,他当然很高兴!

  目送完老爷爷,我刚回过头来,一眼就在人群中发现一位文质彬彬的叔叔,咋看神态、动作都像我爸爸,可早上我出门前爸爸还说他今天要办点事,没时间参观校史馆呢。我揉揉眼睛,定睛一看,嘿!还真是爸爸!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但又马上假装不认识他似的走上前去调皮地问道:“这位叔叔,您好!请问您是陪您的孩子一块儿来的吗?”“是啊,我推掉事情特意陪她来参观的,可我现在找不到她了,因为参观校史馆的人太多了!小朋友,你能帮我找找吗?她长得跟你一模一样哩!”我再也忍不住地“扑哧”一声笑了,一本正经地说:“爸爸同志,你得支持女儿的工作,在留言册上写下你的参观感受。”爸爸接过本子挥笔写道:“今日已是桃李芬芳,明天必定前程万里!”是啊,育才今日的成就难道还不足以达成明天的无限辉煌吗?!爸爸这言简意赅的话语将许多家长对育才的希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随着我手中留言本上的留言逐步地增加,我今天的工作也愉快地结束了。回想今天,我感触万分,更有一个心愿,那就是: 0年后,我的照片也能够出现在校史馆的优秀校友展区中,而那时我也能作为优秀校友再来看望母校。不过,这还需要我不断努力,学好真本领。离开校史馆,我按耐不住地想大声呼喊:“育才,我为你骄傲!我爱你!育才!” ao ue o迎同学们投稿

校史展览馆设计

校参观校史馆有感

  为了让全体老师了解学校文化,2015年5月18日全体教职工到图书楼一层参观校史馆。虽然之前对学校有了大概的了解,但至于学校发展中的一些细节还知之甚少,而今天的参观给了我重新系统地认识学校一个良好的机会。

  进入馆内,映入眼帘的是垂地的大幅画面,像一张张气势恢宏的国宝级的长画,上面书写着我们学校二十多年的历史,婉转而又雄伟,接着就是学校各个时期的发展状态,在当时的情况下,我们学校发展举步维艰,条件艰苦,可想我们今天这么好的条件和环境来之不易,宜当忆苦思甜,发奋图强!第三阶段学校仍然面对很多棘手的问题和一系列苦难,但在学校领导以及师生的努力下,我们都一一克服了,我们坚强地走过了那段艰难而又辉煌的岁月。到了第五阶段,我们学校喜讯连连,成功升本,并更名为山西应用科技学院,这将是是学校发展历程中的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我们的学校已经建校24年,回首往事,这是怎样的经历?24个春秋,24个冬夏,我们的学校陪伴着历史走过了24个不平凡的年头。一幅幅展板,向我们诉说着历史的凝重,学校从平地创业,白手起家,到今天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桃李芬芳,现已成为山西省首所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

  学院在向着实现“千亩校园、万人大学”的国家一流民办本科院校的目标迈进的征途上,将坚持奉行以往优良的办学方针和思想,继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加强完善“双百双轨”的办学机制,在大力发展学院内涵建设的同时,紧抓国家教育转型发展的契机,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学制贯通为突破,以课程衔接为保障,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促进就业为目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新模式、新机制,为广大有志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的大门,为推动我省产业转型升级、城镇化科学发展贡献最大的力量。

  通过这次对校史展的参观,让我对学校的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相信学院会发展的越来越好,也希望全体同仁能够携手共建美好科院!

参观校史陈列室

  星期三下午第三节课,老师带我们参观了我们学校的校史陈列室。校史陈列室位于学校的北大楼的第四层。

  校史陈列室门一开,我们便争先恐后地进去了。

  一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圆圆的厚厚的银色木板,上面凸起了几个醒目的大字:校史陈列室,它是由三个房间连接起来的,墙面是用灰色的砖铺成的,墙面上有玻璃展示牌介绍的校史资料。资料下面就是学校获得的荣誉了。

  第一个房屋,中间摆着一张桌子,桌子上面摆放着许多相册,里面的照片主要拍摄的是学校以前样子和开展的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还有学校这些年的发展变化,我仔仔细细地把这些照片看完后,不禁感慨万千,我们的学校变化真大啊!我又把目光盯在了墙壁上,上面贴着大幅照片,有学校的领导,还有活动时的照片。浏览了这些资料后,我知道了我们的学校历史悠久,已经创建了四十五年了,我们学校原来叫南漳县城关镇西关小学,后来又叫南漳县城关镇红星小学,最后定名为现在的南漳县实验小学。

  第一个房间参观完后,我和同学们又都进到第二个房间,第二个房间比较小,也和第一个的装饰一样,不过省了一张桌子,里面陈列着学校的各种展示牌,我全神贯注地看着这些展示牌,我又知道了:我们的校训是文明、乐学、求实、创新;我们的办学理念是让学生拥有幸福童年,让教师品味精彩人生;教风是敬业爱岗、博学严谨。

校史陈列室

  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一天,我们迈开轻快的脚步,走进了校园,一阵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耳边一阵清脆悦耳的朗读声,使我沉浸在此,忽然深切的感觉真的好爱学校!

  下午的品德课樊老师说到校史陈列室参观,记住小心一点,不要碰里面的东西,走到那里我才知道这里是港区小学建成以来的努力结果,是港区小学几年来冒着风雪,在黑夜中努力创造光明的结果.这是血与汗的倾洒,这是苦于乐的交集点,这是成功的果实,这是付出的收获!多少奖励,多少奖状,一个个映入我的眼帘,在我的内心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永远无法擦拟!一份努力,一份收获, 我仿佛在这里看到了全校师生的汗水流露,与喜气洋洋的笑脸……

  我想:办一个学校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那就别提管理学校了!人生没有推不倒的城墙,没有砍不倒的荆棘!只要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哪怕只有0.01的希望,我也要继续努力!为梦想而奋斗,朝理想前进,那不畏艰险的白鸽一定会替我传递梦想,勇敢往前飞!

校史馆参观心得体会

  翻开历史厚重的扉页,字里行间,一个名字逐渐浮现,那是正值科举废驰的时代,远渡重洋来到中国的美国知识份子,建立起一所大学堂——雅礼。

  走进校史馆,一张张新旧不一的照片映入眼帘,从雅礼创办到中雅培粹成立,它们在静静地述说着一所百年名校的曲折发展历程。纵观110年大小事,作为雅礼学子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漫步于校史馆中,照片中的每一张脸都给我留下了或深或浅的印象,有英俊爽朗的美国人,有历代沉稳的校长,还有兴高采烈的学生。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两样东西,一张旧照片和一册本。照片上是当时的田径队。队员们身形高大健壮,面部沉静,目光炯炯,虽站立不动,可仍能感觉到他们体内惊人的爆发力与速度,作为体育运动的佼佼者,他们是雅礼校史中熠熠生辉的星星。

  那册本,是一名学生使用过的,封面上的繁体字,一笔一画,工工整整。页面有些发黄,边角却十分平整,细小的裂纹,让我感觉到年代的久远,雅礼浓郁的学风由此可见一斑。

  走出校史馆,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阳光下红墙蓝瓦的校舍,涌动的人群中一张张朝气蓬勃的脸,我感觉脚下的土地并不苍老,反而觉得它焕发着青春与活力!

  夜窗之下,柔风徐徐。

  灯下墨香,依依袅袅。

  在这万赖俱寂之夜,我回忆着,意念随着墨香悄悄然在纸上化开,化开……

校史馆参观心得

  记得在我们刚入学没多久的时候,年级就组织我们参观了校史馆,带领我们了解了我校的校史。在了解了我校的校史后,我有许多感慨和想法。

  另外,通过学习校史。我还了解到我校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人才,也就是我们的优秀校友们: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铁映、张梅颖、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奥组委副主席刘敬民、著名作曲家施光南都是从我校走出的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栋梁之材。

  得知我校培养出诸多人才后,我感慨万千。我们的学校如此优秀,培养出的学生一定也十分优秀。但前提一定是学生也很努力。既然我们有如此优秀的学习环境,我们的学校有如此浓厚的文化底蕴,那我们就更应该努力地学习,不能辜负学校为我们提供的优越环境和文化底蕴。

  而且从现在开始,我们要为我们的学校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比如多做净校和好人好事、见到地上有垃圾随手捡起、看到不文明行为上前提醒……这些都是我们很容易做到的,但却可以使我们的校园更加美丽、和谐。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从自己做起,继承前辈们的光荣传统呢

  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为我们的学校做出贡献吧,可以从许多方面:让我们把我校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为以后的校友指点迷津,让我们为校争光,载入校史,给以后的校友竖起榜样,让他们继续把这种精神继承。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加油吧!

  通过了解校史,我对学校增添了更多的热爱和崇敬。我了解到了我校已建校63周年,历史十分悠久。并且我校还是中国共产党在老区创办并迁入北京的唯一一所中学,这令我感到无比自豪。另外,在我得知作为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建校以来,一直得到党和的关心时,我真是感到由衷的自豪。

参观校史馆

  前几天,李老师带我们参观了学校的一处早闻其名,未见其景的地方——学校校史馆。

  那天下午,最后一节课的铃声刚刚响过,李老师急匆匆地走了进来,大声说:“同学们,我们去参观校史馆。”听罢,教室里立刻一片欢呼。我的心情也是非常激动、兴奋。

  在老师的叮嘱下,同学们都带好了纸和笔,准备要去记录些发现和知识。而我却不一样,手里只抱着一本喜爱的课外书。因为当时我还我觉得,如果在那里看书应该是别有一番滋味吧,我一定要好好感受一番。

  到了那里,正准备打开课外书的第一页,我的眼睛却被玻璃柜里的东西吸引了。我连忙跑过去一看,原来是许多年前实验小学的一份试卷。纸都发黄了,却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出上面用红色笔写得公式。我还看到了一些古老的教科书,还有一些当年老师用过的教具。不知不觉中,我手中的课外书不知何时已经合拢,情不自禁地被眼前一件件物品深深吸引了过去。

  在展台里,我还看到了一些校牌,各种版式的都有,整整齐齐的摆放在一起。当我看到一个个金灿灿的奖杯、奖牌时,我的心里充满了骄傲和自豪。这些荣誉是实验小学的历史见证,我为自己在这样的小学就读感到荣耀。

  这次的参观在我心里打下了深深烙印,我会永远记住我成长的摇篮,以后无论我走到那里,我都不会忘记我的母校——博兴实验小学。

参观校史馆

  我们花园小学不仅有天文馆、美术馆,还有承载历史的校史馆。

  今天我就和同学们一起参观了校史馆,那心情,别提多激动了!刚刚踏入二楼大厅,一块记载历任校长事迹的展示板映入眼帘。花园小学的创始人是傅润成先生。当时的条件十分艰苦,教科书又旧又破,学堂也是破旧不堪。办公设施更是简陋之极。和现在的条件比起来,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我们花园小学历尽沧桑,如今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把我们学校磨练成了精益求精、坚强进取的学校,我为花园而骄傲。接下来,老师为我们讲述了学校一段屈辱的岁月。

  就是1932年到1945年,那时日本侵占了我国领土。他们强迫孩子们学习日语,学生们受尽了磨难。最后,顽强的中国人打败了日本侵略者,维护了国家的主权,也终于可以直起腰版坐在明亮的教室里上课了。在经历了百年的风霜后,我们花园小学培养出了无数优秀杰出的人才,为国家作出了许多贡献。我为花园而骄傲。我和同学们一边参观,一边发出惊叹。

  在这里,我们竟然见到了一架古老的钢琴。那是德国产的,音色好,做工精。要知道,这在当时可是稀世珍宝啊!还有,我们见到了许多生动鲜活的图片,记载了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恋恋不舍地离开校史馆时,我心潮澎湃。我由衷地为自己是花园学子而骄傲,我要努力学习,争取为花园校史再添一缕阳光。

参观校史馆

  上周,我们参观了学校的校史馆。感受学校魅力,品味百年学习气氛,让我感受很深。

  走进校史馆,首先印入眼帘的是首任校长欧榘甲的塑像。欧榘甲校长梳着标准的清朝长辫,身着一身的质朴的麻布衣,额下是浓密而粗大的眉毛,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望着远方。虽然是塑像,却将校长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让人心生敬意。

  往下走去,是学校百年历史的介绍:

  1906,坑梓客家人黄善初、黄敬延等爱国志士无私捐款,在坑梓尖岗山,修建了光祖学堂。

  学堂建好后,欧榘甲被推荐当上了光祖学堂的第一任校长,提出“家国之光”的办学口号。并聘请康有为弟子汤日垣、杨竹秋、杜伟康等人为教员。当时光祖学堂地理位置比较偏僻,因为较高的教学质量,声名显赫,与当时的南洋公学、南开学校、暨南学堂等国内一流学府齐名,也是当时广东省教育厅倚重的模范学校。

  看到这,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我的母校不仅拥有百年的历史,而且如此的优秀。我为我的母校感到自豪,我为自己是光中学子感到自豪!边走边看:

  1911,辛亥革命爆发,学堂师生参加游行示威,响应起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学堂进步青年弃笔从戎,师生在校内集会种树,"约期十年,必雪国耻"。后来,学校成立"生活读书会",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和反对封建迷信的宣传工作,开办农民夜校、识字班,教群众唱救亡歌曲《义勇军进行曲》、《松花江上》,积极组织抗日话剧、街头宣传、化装游行等。

  看到这里,我的心“怦”的一震,我们伟大的学校竟为革命事业做了这么多的贡献!是怎样的毅力才能让学校在”黑漆漆“的社会中如此顽强?是怎样的内涵才能让学校在”黑漆漆“的社会中如此坚毅?也许,只有”家国之光“的精神是最好的诠释,也是唯一的诠释!

  想到这,我接着往下看:

  光祖中学涌现出了许多杰出校友,他们爱国爱家、廉洁自律、品德高尚,做了很多了不起的事,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读书不忘救国”是光祖中学“家国之光”精神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还代代相传。

  看到这里,我的心再一次澎湃。在环境艰苦的情况下,光祖中学的先辈们仍为祖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如此多的贡献。而现在的我们,有着安适的生活环境,明亮的大教室,每天快快乐乐上学,平平安安回家。所以,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弘扬“家国之光“的崇高精神,做一个廉正诚实、信守承诺的人,长大后为祖国伟大的复兴事业献一份力!

校史馆

  踏着清晨仍带有潮湿气息的空气,班主任带领我们穿过灿亮的日光,来到校史馆屋前。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同学们各个庄重严肃,准备着接受跨越百年的精神文化的饕餮盛宴。

  灰色的砖砌墙身,其间点缀色块脱落的白色石灰,质朴的美感渗入心田,馆身弥漫开来一层古老的书卷气息。透过窗棂,似乎都像看到百年前的学生们凝视老师的坚定眼神,像听到穿越而来的书声琅琅。画面定格与此时周围葳蕤的草木交相辉映,意似回到了光被学堂黑白画面时期。我们小心迈上台阶,踏上颜色比砖红略深的木地板,它开始吱呀吱呀唱起时代的歌,慢悠悠的,百年颂歌。

  “光被四表,润泽千秋”,入眼的八个大字气势恢宏着冲进视网膜,却不突兀,115年的传承足以担得起四表千秋。甚至,等我们的耄耋之年,颤颤巍巍经过六中门前,望着一代代薪火相传的六中人仍会欣然想起初入六中看到的八个大字,雄浑磅礴,热血沸腾。像酒一样,越是陈酒,便越醇香。百年的文化积淀令得六中的校园满溢着学问的味道,有些涩,却回味无穷。当年的李振声院士走过的路,看过的景色,此时尽在我们脚下,眼中。感受着他勤于自勉,精研细磨的学者态度,回想着掷地有声的“谁说中国人养活不了自己”的拳拳爱国之心。满怀着身为六中学子的自豪,我开始听讲解员我们的学长学姐们的慷慨激昂,看校史文物的风云变幻,用心聆听这个睿智老者细细悠悠地给我们讲述他的兴衰荣辱。

  书法家舒同先生说:“你们是完全中学,也是钢铁中学”。不错,百年历程,岂会一路无阻,顺行至今?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尽管我不曾经历,却仍能想象出那时黑暗的云,昏暗的天,还有那些心灵流离的学者。但是,我们是钢铁中学,是拥有钢铁意志的中学,是拥有钢铁意志的人。那时的六中学子知道,教育的发展本应方兴未艾,于是,六中人执著着,坚定着,用涅而不缁的行动和心志诠释着六中的百年校训:“抱璞守真,奋斗超群”。他们的刚正不阿,他们的对精神家园的坚守,感动了一代一代六中人,并将继续被我们发扬光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尽管我们六中经历的诸多艰难困苦,仍涌现出一批以李振声院士为代表的优秀人才,而这些都有归功于六中始终恪守着的“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逝者如斯,不舍昼夜,现在的六中,早已成为了德育为先,文体兼美的重点中学,秉持着“从一做起,叩问一流”的六中精神,辛勤培育着祖国未来的栋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从踏进六中大门,成为六中学习一员起,我便深深折服于六中的伟大。

  参观过后,穿越带有温暖书卷气的长廊,我暗想:莫见乎隐,莫见乎微。身为六中一个元素,便须践行六中之精神,从一做起,从细节做起,将来的校史册上必有我们辉煌灿烂的一笔。馆内的地板还在吱呀的唱歌,我们却已听不见,此时的我们已变成了作曲人,谱一曲慢悠悠的时代之歌。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开展廉洁教育警示教育内容

主题团课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