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听课记录20篇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小学数学听课心得体会范文

  为了进一步实现“名师引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优共进”的目标,我有幸参加了由旬邑县逸夫小学百思特名师工作室组织的“五室联动助力课堂”暨城关片区同优共进教学教研活动,深受启发,现就谈谈自己听课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是老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从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备”教材,还“备”学生,从基础知识目标、思想教育目标到能力目标,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学生发展观。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处理也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二、教学过程精致

  从每一位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来看,都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从导入新课到布置作业课后小结,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板书也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结构体系。每位教师能根据自己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知识深难度的把握上处理得很好,基本上都能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注重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各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加大了对能力的考查,在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去归纳、去概括、去总结,让学生先于教师得出结论,从而达到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的目的。

  四、使教学向理论联系实际方向倾斜

  数学学科本来是与实际联系紧密的学科,针对近年来题中出现大量联系实际的试题,如张老师设计的习题“将盛得很满的一碗汤饭要送到顾客手中,不能使汤溢出来,怎么才能做到?”紧密的联系实际,使学生能学以致用。联系实际日益成为考试题内容改革的一个明显发展方向,教师,已开始加强知识实际应用的教学,使教学恢复它的本来面貌。

  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要努力探究,找出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向这些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20篇

小学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xx月xx、xx日我有幸到xx小学参加了“xx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专题研讨会xx市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聆听了全省四位小学数学教师的展示课,此次听课收获很大,受益匪浅,不仅让我领略到了各位教师的讲学风采,也让我从中发觉到了在课堂教学方面自身的浅薄与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第一,教师善于创设情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标明确,能为教学服务。

  第二,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源于生活,体现于生活。让学生感觉到:生活处处有数学。又令学生明白:生活处处用数学。

  第三,变抽象为直观。

  每堂课细细的听下来后,感觉每位授课教师都煞费苦心的作了周密而细致的准备,所以每堂课都有很闪光的亮点供我们参考、学习、借鉴。当然有比较就会有鉴别,所以我会把其中的精华加以吸取,尝试运用到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来逐步的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通过本次学习,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做为一名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利用新课改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它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展示自我的平台。

  总之,平时一定要多学习新课改理念,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授课能力,多听同任教师的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取得好成绩。

小学数学听课心得

  4月28日,我有幸聆听了几堂精彩的课堂教学,受益匪浅,收获颇多。

  上午,我们听了区六小路晓静老师的分段统计,授田英才学园的由宝英老师的小数的初步认识,一小的孙淑美老师的小数的初步认识,宗丽荣的数学广角,下午我们又听了董秋华老师的求平均数,孙明霞的厘米的认识。这几节课让我充分领略了课堂教学无穷的艺术魅力。老师们的课以丰富的人生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向我们展示了课堂教学的崇高境界,使我在听课活动中可以说是如沐春风。

  这几节课表现了以下优点:

  一、文化底蕴。我非常惊叹于这些年轻的老师课堂上能有如此严谨的思维,精练的谈吐,如果没有知识的积淀与认真的钻研则难以做到很好的把握课本,又很好的把握学生的。

  二、亲和力。坐在她们的课堂上,却发现她们的亲和力不仅是在脸上,更是在师生的心里,听这样的课想走神都很难。

  三、三个转向。教师们做到了“三个转向”。即从以教师讲授为主,转向以学生资助学习为主;从以个体学习为主,转向以互助学习为主;从关注教师教,转向学生学和师生互动。

  四、知识生成。课堂教学中做到体现自主、引导合作、推动探究、关注过程,尊重学生个性特征,重视学生的探究体验和感悟发现,培养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理论联系实际。教师们注重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之于生活,让学生体验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及其中的重要性

  总之,这几节课无一例外地体现着新课改的要求趋势,课堂生动、预设生成与动态生成相结合,目标达成度高。无一不渗透着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

  而对比自己课堂,还需要不断的更新。所以听了参赛教师的课后我有一种紧迫感,一种危机感,那么我就必须要树立一种观念:就是去学习,去长期的不断学习。要想当一名好老师,就必须不断的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文化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小学数学角的分类听课笔记

  单位:海棠湾镇南田小学 听课人:杨广湘 时间:2017年10月18日

  授课教师许秀莲年级(班)四2班课时1

  科目数学

  课题《角的分类》点评

  听 课 记 录

  一、复习导入

  让学生画两个大小不同的角。

  教师展示部分学生作品。

  教师用课件出示不同大小的角,导入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学生尝试给角分类

  (2)认识锐角、钝角、平角、周角

  学生自学课本;并交流自学收获。

  教师边用活动角演示边讲解周角的意义。

  (3)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有锐角、钝角、平角、周角

  (4)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5)体验

  a.提问:三角尺上各有什么角?用一副三角尺能拼出什么角

  b.折角

  c.自由活动:谁能用身体动作表示锐角、直角、钝角或平角

  (6)认识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略)

  4.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什么知识?角分为哪几类?怎样的角是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你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

  1、复习巩固学生学过的知识,为新课做好铺垫。

  2、教学上利用尝试教学法组织教学,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新知识。

  3、练习的设计有梯度,能够考查出学生对新知识掌握的情况。

  角的分类听课笔记:这节课,我们学习什么知识?角分为哪几类?怎样的角是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你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

关于小学数学听课笔记

  大家下午好!上个星期天我有幸到广西体育馆参加了2017年全国小学著名特级教师教学艺术展示暨广西小学数学特色教学研讨会,有幸聆听了三位中国小学数学教学专家的展示课,他们分别是:浙江省金华市战前小学特级教师俞正强;浙江省特级教师,嘉兴市教育学院课程改革研究处副处长,嘉兴市小学数学协会副会长,小学数学研究员朱国荣;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副校长,教学王子的张齐华.现在请允许我对这次的学习进行简短的汇报:

  俞正强老师上了《面积的认识》这节课,俞老师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体验和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进行数学概念的教学,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生活中的经验进行唤醒、加工和改造,联系之前学过的质量、长度单位让学生自己理解面积单位,并在教室里找一平方厘米、一平方分米、一平方米的东西,在班上进行汇报。在教学面积的时候,俞老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什么叫面积,而是让同学们讨论什么是面积,当有一个学生说面积是放在东西上的东西时,俞老师就顺势引出了面积的概念,然后再结合生活情境理解面积。俞老师的这节课对于我这个新数学老师来说启发和帮助都是很大的,特别是他关于数学概念教学的理念,强调教师教学数学概念的时候要分清什么是前概念,什么是后概念,前概念是由内而外的,也就是利用学生之前学过的概念来理解的;后概念是由外而内的,是要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通过思考、加工、讨论总结出来的。俞老师诙谐的教学语言,恰如其分的表扬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上午的第二节课是朱国荣老师上的《折现统计图》,朱老师环环相扣的设计,以及凌驾课堂的智慧深深地折服与感染了我.他的课让我有三个感悟:

  1.比知识重要的是方法,比方法更重要的是策略;

  如果仅仅从知识的传授来说,只要告诉学生课堂教学的最后结论就可以了。告诉学生什么是折线统计图,折现统计图有什么好处,怎样做这线统计图,相信学生大都也能心领神会。但是朱老师没有这样做。而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强调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刘老师巧妙地改造了教材,充分利用2017年北京奥运会引出了2017伦敦奥运会,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民族自豪感,再由奥运会切入到校运会,引出了班主任怎样挑选学生参加校运会这个问题,通过对条形统计图的分析引发学生思考: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让班主任挑选学生呢?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2.比传授重要的是引导,比引导更重要的是等待;

  启发式的教学总是要求我们不要灌输,这一点我们都会认同并努力后能做到。但是对于引导,有时我们难免遭遇“启而不发”,然后着急,“越启越不发”。朱老师的课堂告诉我们有时“静静的等待就是一种最好的引导”。让更多的学生都参与进来,不是教师说,也不是一师一生对话,而是生生对话,全体的思考。

  3、适当的教学机智,可以化解课堂上发生的突发事件,活跃课堂气氛。

  朱老师刚上课的时候,和学生们聊天,问了学生一些问题,然后让学生问他的问题,一个学生就问,朱老师,我们老师姓马,你为什么姓朱啊?顿时,会场一阵哄笑,学生们也是笑得四叉八仰的,换作是一个新老师,这个时候估计乱了阵脚,不知所措了。朱老师不愧为见多识广的特级教师,只见他面不改色地问,这位同学你姓什么呢?为什么姓这个呢?好一个反驳,一下子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更是拉近了朱老师和学生的距离,为整堂课的实施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气氛。朱老师在设计时肯定没有想到学生会问这个问题,但他还是答得那么艺术。想想自己班上有时学生问自己没有想到的问题,自己往往是打哈哈,或者是恶语相向,觉得自己和朱老师差距很大,要好好向他学习教学机智的艺术。

  最后,我要谈谈我对张齐华老师课堂的感觉,被誉为数学王子的他不但上了一节课《用数对确定位置》还做了一个专题讲座《让课堂充满活力的秘密》。听了他的课,数学王子的美誉果然名不虚传,听他的课真是一种享受,让人受益匪浅。 张齐华老师认为数学教师与数学,二者理应相互交融、合二为一。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站在讲台上,他就是数学!教学活动中,他的身上应该自然散发着一种独特的数学光华与气息,一种源自于理性、智慧、思辨的内在气质。他的课堂评价语言很特别,我都一一记下来了:对一个回答错误的学生他会跟她握着手说:“我跟你握手不是我赞成你的说法,而是感谢你为课堂创造出了两种不同的声音。想想,要是我们的课堂只有一种声音,那该多单调啊!”当学生通过再次思考重新回答时他会说: “你的不服输让我们更接近真理!” 当张老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的时候他会说:都说实践出真知,数学讲究的是深究,难道你们就不想深入研究说点什么

  当学生一至认为只有一个答案的时候,张老师会兴奋地跟学生说:“老师真佩服你们,尽管老师喜欢课堂上有许多不同的声音,但是当只应该有一种声音的时候,你们坚持了自己的意见。” 我相信在张老师的赞叹声中,一定会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张齐华说,"一个数学老师,应该也是一个好演员,一举手一投足,全身都是戏"。一堂好课,也应该是教师全部素养在某个特定课堂情境中的自然挥洒,正如张老师说的那样:好课是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的以后,我要多向名师学习,向身边的老师学习,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

小学数学听课笔记:《小数加减法》听课反思

  听课笔记没必要记录老师的每一句话,只要重点框架和一些容易忘记的数字之类的东西,老师举的例子之类的简写一下,知道大体意思就行。小学数学听课笔记内容如下。

  《小数加减法》是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的加减法,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因此教学时选取贴近学生的现实素材,利用具体情境,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教材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由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更加亲近数学。为了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数学、用数学,充分挖掘“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原型。并通过创造性的劳动恰到好处地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揉合在一起。在课堂上,由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发问题,发挥学生积累的竞赛经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的探索必然是积极主动的,从而对小数加减法作出不同水平的解答。

  面对“列竖式为什么要对齐小数点”这个重点和难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从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中,自主提炼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些在传统教学中需要教师总结、归纳的学习重点,在学生充分体验、感受的基础上被自主发现,成为学生对知识进行“再创造”的成果。也掌握了小数加减法计算时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通过教学,发现学生对计算方法掌握得很好,列竖式计算的正确率也很高。

小学数学听课笔记:人民币的认识

  单位:海棠湾镇南田小学 听课人:杨广湘 时间:2017年5月 8日

  授课教师李湘年级(班)一(1)班课时1

  科目数学

  课题《人民币的认识》点评

  听 课 记 录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播放儿童歌曲《一分钱》,让学生说说歌曲的内容。

  师:知道什么是人民币吗?你见过什么样的人民币

  引入新课,板书:人民币

  (二)探究新知:

  认识人民币:出示例1主题图片

  ⑴ 看一看,说一说,你都认识那些币值的人民币

  ⑵ 认一认,辨一辨,说一说这些人民币的特征:出示真币

  ⑶ 师小结;全面认识人民币。

  ⑴ 认一认,辨一辨模拟人民。

  ⑵ 指名汇报:介绍所认识的人民币

  (三)兑换游戏:

  师出示物品及标价:

  橡皮:一角 尺子:一元

  问:买这两样文具可以怎样付钱呢

  2. 同桌讨论、交流

  3. 汇报:

  4. 师小结,板书: 1角=10分

  1元=10角

  (四)实践活动

  (五)巩固拓展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呢

  1、从歌曲《一分钱》导入,缩短了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注意力和观察力。

  3、通过模拟生活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和学会使用人民币。

  4、教学有特色。

小学生数学听课笔记:《相反数》

  小学生数学听课笔记1200字是一节关于相反数的听课笔记。一个正数,一个负数,表示的意义相反,所以叫相反数。

  一、发散思维,引出课题

  例题:将-4,+3,+4,-3分成两组。

  1·将-4、-3分在一组,将+4、+3分为另一组,就是将负数分为一组,正数分为另一组。

  2·我将-4,+4分在一组,将-3,+3分为另一组,就是把数是否相同作为分组的依据。

  3·我把-4与+3分在一组,把+4与-3分在另一组。理由是两个数的符号不同,符号后面的数也不相同。

  二、比较概括,提炼定义

  一般地,一个数由两部分构成,即符号和刚才提到的“符号后面的数”,考虑这两个方面,大家也就采用了三种不同的分法。两个方面都不相同是一种分法,把“符号”是否相同作为分组的依据,得到的是已经学过的一组正数和一组负数,把“符号后面的数”是否相同作为分组的依据,得到了-4与+4、+3与-3这样成对的数,那么它们又应该叫什么数呢

  这就是见天我们这节课需要你学习的内容:相反数。

  为什么叫相反数而不叫别的数呢

  一个正数,一个负数,表示的意义相反,所以叫相反数。

  符号不同、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两个数叫相反数。

  一个数前面添上不同的符号后得到的两个数叫相反数。

  师:请你举例说明。

  如5前面添上“+”“-”得到的+5和-5是相反数。

  课本上说“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只有符号不同”说明其它的都相同,包含了“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意思。

  只有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只有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言外之意是“符号不同”,与课本上的说法是一致的。由此可见,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在数学学习中,对此我们应该多加注意。需要说明的是,课本用“只有符号不同”包含“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意思,好处是使相反数的概念更精炼,同时也避免了使用“符号后面的数”这一说法容易引起的误会,关于这一点,以后我们还将看到。

  师:“互”就是“相互”的意思,如+4是-4的相反数,也可以说-4是+4的相反数,即+4与-4互为相反数。请大家一起把“+3与-3互为相反数”的意思说具体一点。

  课本上特别指出(板书):0的相反数是0。

  口答练习:说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

  -7,-0.5,0,6,+1.5

  三、数形结合,深入讨论

  例请在数轴上标出表示+4的相反数的点.

  从数轴上看,相反数的另外一个特点是:表示每一对相反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相反数的概念中“只有符号不同”包含着其它的相同,就是“符号后面的数相同”,在数轴上就是距离相等。

数学听课笔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谈话: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三角板),你能找出它有多少个角吗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1. 认识角

  投影显示:投影课本里的图片

  谈话:找一找,图片上哪些像角?(学生回答)

  追问: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能从我们身边的一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吗?找到后指出它们的顶点和边。

  2. 折一个角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能用自己灵巧的小手折一个角吗?看谁折得快折得好。(用准备好的白纸折角)

  3. 角的大小比较

  (1)提问:能使你折的角变得再大一些吗?你是怎么办的?能把它变得小一些吗?又是怎么做到的

  (2)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转动时,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同学们能比较出哪个角大些吗?用什么方法比较

  (3)谈话:观察老师手上的这两个三角形(两个纸做的一大一小的三角形),哪个三角形大些呢?还是一样大呢?你知道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吗

  三、固应用,拓展延伸

  1.课本练习第1题。谈话:机灵的小猴找来了一些图形,想考考小朋友,敢接受它的挑战吗?投影展示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角的你能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指名回答。

  2. 课本练习第2题。谈话:好学的小猫觉得小朋友学得不错,于是来请教我们了。投影展示,图中各有几个角,说给同桌听。

  3.课本练习第3、第5题。谈话:聪明的小兔看到大家的本领这么棒,终于忍不住也要来考考我们,投影展示题目。同桌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4. 课本练习第4题。谈话:山羊老师对大家很满意,决定带小朋友玩一玩。

  动手拉、合剪刀。说说你看到的角有什么变化

  四、总结全课,布置作业

  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回家给爸爸妈妈展示一下你今天学到的本领,找找你们家哪些物体上有角。

  充分利用学具,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使学生获得对角的感性认识。

  通过“看”、“找”,体会角在面上,初步建立对角的概念。

  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折一个角,在实践中探索不同的折角方法,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及表现自我的时间和空间。

  充分利用创造条件,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制作等活动,获得感性知识,形成对角的正确表象,掌握角的本质特征,从而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成为学习的主人。

  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练习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2017年数学听课笔记记录

  2017年5月10日我们特岗教师在官埠桥镇中心学校的统一安排领导下开展了以“学习精品课”的听评课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是在安庆市最好的小学高琦小学举办的,校领导高度重视这次教研活动,年轻女教师的精彩上课使我深刻感受到了小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听了其他三位年轻女老师的课,被她们上课的那种激情所感染,在课中老师先用情感开启了学生的思维。他们不只是授课,更是与学生心灵的沟通,用自己的那份热情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配合,探讨问题,课堂效率很高。三位老师的数学课,让我体会到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灵动性、老师自上课至课终,老师始终围绕学生运转,学生一直环绕老师运行。老师对学生并没有过多的限制和束缚,学生的想象、讨论、联系是自由进行的,学生占据了课堂的主阵地,但是,学生没有脱离轨道,没有脱离教师精妙设计的运行轨道,教师充分“放”了学生,学生充分“离”老师,而结果是圆满的,成功的,学生学到了知识,教师达成了“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

  在三节精品课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每一节课,每一位老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老师们的语言精炼、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十分值的我们学习、在思想教育方面,这些教师都处理的比较好,自然真挚的情感流露感染了学生和听课的每一位学生及教师。看到三位年轻女老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我连声赞叹。从中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当我听着这两位教师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老师在教学《比一比》这一课时,他让学生一边观看图片,一边听老师的讲解,声情并茂的语言唤起了学生的思绪。老师和蔼可亲的语言,为学生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内容奠定了基础。老师课堂语言简洁,准确,她用自己的挥洒自如的语言引领着学生,把学生的思路引向了更高层次的探究世界。彰显出精湛的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智慧。这几位老师都联系实际生活来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她们的课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通过这次听课活动我对新课改有了更深的认识。教学改革就是创新,观念的更新是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学习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先进经验。

  2、努力开发多方面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3、上课时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我在听课中的一点体会和心得,我要在学习诉基础上更加努力的云钻研教学,做到能与学生联成一片,使自己的教学得到长足的发展。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4句现代小短诗

开业邀请函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