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坚守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2015最新三严三实演讲稿: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事业

  每当走进国贷局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菊花桃花玫瑰花三花竟放盐湖区,葡萄石榴枣梨果百果飘香凤凰城”,这幅对联既展示了我们国贷人乐观向上的坚定信念,又激励着我们国贷人争做践行三严三实的楷模!

  在长时间的工作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国贷工作虽然平凡,但每一个扶贫开发项目都关系着百姓的切身利益,国贷岗位虽然艰辛,但每一项技术工作的开展都关系着贫困农户的富裕生活。

  我有幸成为这里的一员,每天为这个群体感动着。国贷局的每一位干部用自己默默无闻,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践行着三严三实。他们来到了乡村,走进了千家万户。他们来到了田间地头,来到了一片片的果林中,来到了一个个的大棚里。

  曾记得患有高血压的老主任晕倒在扶贫调查的岗位上;曾记得李大姐忍着胃病的疼痛却依然坚持帮助村民建设大棚;这里有认真负责的小王,千里奔波为农户调配了一车车的树苗;这里有坚持原则,一丝不苟的老赵;还有一副热心肠的王阿姨。他们把一千五百万的贷款送给了千家万户,发展了三百多个大棚,培训了两千余名技术人员,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奉献在各自的岗位上。每到收获的季节,大家一起站在田间地头,看着农户们装着一车车的红枣,搬着一筐筐的鲜桃,农民兄弟手捧果实,兜揣钞票,你笑了,他笑了,大家都笑了!

  群众利益无小事,细微之处见真情。在推广日光温室冬枣项目中,面对这新的技术,群众们很不了解,担心投资无效益。你说:“瞎子点灯白费蜡”,他说:“出力流汗白花钱”到处都是冷嘲热讽!面对这样的难题,怎么办?怎-么-办!我们国贷局的干部还能被困难所吓倒?白天,我们入户调查,晚上制定方案,编写手册。一家一家的发放,一户一户的宣传。带领群众西到陕西渭南参观学习,东到山东寿光考察取经,并多次邀请专家来村讲解,让他们从思想转变到行动转变,很快打开了工作局面。我们和村民们一起平田、整地、修棚、调苗、栽植,我们和村民挥锹奋战,心想在一起,力聚在一起,汗流在一起。

  虽然我们的脸晒黑了,但我们的意志更加坚定了,虽然我们身上沾满了泥土,但我们与村民的感情愈发的深厚了。低头,看着双手磨出了一串串的血泡;抬头望去,我们的枣树苗一颗颗种好了。你听,群众朴实的话语不正是对我们工作的赞许吗?你看,群众脸上灿烂的笑容不正是对国家惠民政策的感激吗!只要你心里装着老百姓,他们心里也惦记着你,只要你为他们办实事,他们一辈子也忘不了你!

  在盐湖大地,一个一个的团队,一队一队的干部,他们离开了城市,来到了基层,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们用科技为农民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他们用双手为农民打开了致富的大门,他们是三严三实的践行者,他们是为农服务的排头兵!

  时代在号召我们,党在呼唤我们。党的旗帜在中条之巅迎风招展,我们的青春在涑水河畔生根发芽,三严三实的号角在盐湖大地已经吹响,同志们,奋斗吧,盐湖的明天因为有你会更加灿烂辉煌!

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坚守

2016全国最美教师轩云湘在平凡中坚守的故事

  结婚典礼前跑去给学生上课

  三十三年从未耽误过学生一天课

  轩云湘的父亲曾经是一名教师,轩云湘也曾是父亲的一名学生,受父亲影响较深,轩云湘一直都想成为一名教师。1980年,轩云湘成为了杨召乡中学的一名代课老师,1986年,轩云湘考上了民师班,1988年毕业后再次回到杨召乡中学从事教学工作。2005年,由于撤点并校,轩云湘来到了离家三十里地的冠县东古城镇中学。在冠县东古城镇中学有117名教师,其中有9位老师曾是轩云湘的学生。曾经的师生变成了现在的同事,当年的学生向老师学习知识,现在向轩云湘学习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轩云湘从教三十三年来,从未请过一天假,更没有耽误过学生们一堂课,不管是三十年前轩云湘自己的婚礼,还是自己的爱人生病,轩云湘都没有耽误学生们的课程。东古城镇副校长李保栋是轩云湘老师的亲戚,1984年腊八节是轩云湘结婚的日子,李保栋参加了轩云湘的婚礼,但是马上要举行典礼了,新郎官却不见了。原来新郎跑到学生的课堂上,“淡定”地讲起了语文课。提起这个事情,轩云湘说,当时自己担任两个班的语文老师,由于课程进度较慢,马上要面临期末考试,轩云湘舍不得放弃孩子的一节课,仍然在典礼前,抽出时间来给孩子们按时上完课程。

  2010年,轩云湘的妻子张梅兰身患脊柱瘤,需要做手术,轩云湘硬是一拖再拖,到了2010年暑假才带着妻子就医,手术做完后,即将开学,轩云湘还是舍不得学校里的孩子们,便让自己的女儿请假照顾妻子。东古城镇的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去轩云湘家看望张梅兰,发现张梅兰的病床前摆放着一个大镜子,让前来看望她的人很意外。后来才得知,为了不让妻子卧床休息期间觉得烦闷,轩云湘便在妻子窗前摆个大镜子用来反射客厅的电视所播出的节目。

  同事口中的“青哥”和“老抛”

  学生眼里的“严师”和“向导”

  冠县东古城镇联校校长董宝山告诉记者,轩云湘是东古城镇在一线执教中年纪最大的一位老师,东古城镇中学校长孙同说轩云湘是全校教师的“青哥”。原来轩云湘在所有教师中年纪最长,很多人称他是教坛“常青树”,渐渐地,“青哥”的外号被很多人叫了起来。轩云湘自己作了一首小诗用来自勉,“甘抛热血在讲台”感动了很多人,大家又纷纷叫他“老抛”。

  李俊民是轩云湘1997级的学生,当时刚入学的李俊民充满着青春期的厌学情绪。轩云湘老师发现后及时找到李俊民谈心,告诉他农村孩子只有好好读书才能有出路,李俊民认识到这一点后,像变了一个人,不再调皮捣蛋了,学习态度也端正了起来,成绩也渐渐有了起色,后来李俊民成了轩云湘所教班级的班长。2004年,李俊民成功的考入了大学,但是由于家庭贫困,李俊民辍学经商。李俊民告诉记者,当时辍学后没敢告诉轩老师,如果告诉轩云湘老师,轩老师肯定会毫不犹豫地掏出自己微薄的工资支持自己,直到两年以后,李俊民工作有了起色,才敢告诉轩云湘自己辍学的事情。

  每年春节正月初五,会有8个学生来给轩云湘老师集体拜年。原来他们8个人是轩云湘1997级的学生,1997年轩云湘刚刚接管了一个班,这个班中有八名学生调皮捣蛋,经常打架、逃学,他就把这8个学生分到一个小组,称为“8组”。平时他对这个组要求特别严格,并经常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渐渐地,8个捣蛋鬼变成了遵守纪律的好学生,学习成绩也有了起色。毕业时,8名学生给他送去了写有“师恩难忘”的牌匾。这些年,这8名学生工作并有了自己的家庭和事业,他们约定每年正月初五集体去给轩云湘拜年,以谢师恩。

  六百多封来信和明信片装进“百宝箱”

  退休后渴望补偿没能陪伴家人的时光

  在轩云湘的家中有一个黑色的箱子,箱子被锁住,只有他自己有钥匙,并不准其他人碰箱子里的东西,家人都说这是他的百宝箱。原来箱子里装的是轩云湘当老师这些年来,学生送给他的礼物和书信,笔筒,摆件,铜雕……轩云湘小心翼翼的珍藏着。其中厚厚的一摞书信,他用档案袋包装的十分整齐,据轩云湘介绍,这些明信片和书信大约有六百多封,其中学生来信必回。

  他家客厅的墙上挂着一幅字,也是学生送给他的,“师情永铭”,轩云湘把这些学生送的东西看的比其他荣誉都重要。

  已经55岁的轩云湘再在讲台上站五年就该退休了,聊到五年后的退休生活,很多熟悉轩云湘的同事和领导以为他还会坚持和学生在一起。但是轩云湘憨厚一笑说,退休后想好好侍弄家里的几亩地,让老伴儿好好休息休息,多和小孙子在一起,补偿没能陪伴家人的那些时光。

爱岗敬业演讲稿: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事

  步入亿家集团已接近一月,在培训结束后,我被公司分在和购物的楼层,进行轮岗试用,使我渐渐的融入这个企业,也逐步了解了一名楼层管理的工作,是一个极平凡又不平凡的工作,他的平凡在于每天几乎都在重复着一样的工作,那就是对经营制度的推行、监督、管理和完善,以及,解决日常发生的货物、服务、设备等问题。

  然而,当今世界瞬息万变,尤其身处于商业领域,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之中,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有竞争力,要有优势,这些归根结底都是在考验作为现在服务业从业人员的他们有多专业,多团结,多蓬勃,多有创造力,多不可战胜。

  于是,作为战斗在第一线的经营管理人员们——楼层管理们,他们肩负着怎样才能保存自己,进而消耗敌人,把竞争对手泡在身后,直至击倒他们的使命。众所周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企业的所有员工乃至业户都是划桨人,而身为楼层管理,就是要协调他们,要使他们朝一个方向努力,他们是领奖的人,他们在企业领导这一舵手的引领下,积极努力地调动各方力量,朝着目标进发。

平凡工作中的不平凡作文

  在阅读国内外著名小说时,我们会发现名人身上都闪光点;在阅读古文时,我们会发现古人身上的闪光点;在观看战争片时,我们会发现英雄身上的闪光点。这些伟人身上具有人性之美,我们接触了不了,也感受不到。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平凡,也是一种人性美。

  以前在上学的路上,会看到大街两旁,总有那么一个人,拿着扫把,弯着腰,在扫地。没错,他就是一名清洁工,很平凡,很微小,脚步稍快些,便注意不到。

  可曾想过,清洁工很平凡,却很美。不管寒冬酷暑,他总是一大早起来扫地,不管是因为生机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总之,是清洁工美化了环境。

  或许他身上很脏,使人不愿意靠近;或许他很渺小,小到没人注意的到;或许他出身很卑微,找不到工作才来当清洁工……

  能把平凡的职业做的不平凡,还有教师。

  如果有人问起,我的老师是什么样的一个人,我会分小学,初中,高中来回答。但答案中不变的一条是:严厉。

  没错,教师对学生确实很严厉,尤其是作业没做好或没上交的,总会被批评。上课出小差,也会被批评,而我们当学生的,总是在想被批评之后的不痛快,却没想到过被批评的原因。

  教师这个职业,不也很平凡么?平凡到会被学生记恨,平凡到会被学生遗忘。可是教师却拥有那么平凡的美。无论今天的课上有多不开心,明天的他们,还是微笑的走进课堂;无论今天他们把学生批评的多差,明天的他们,还是耐心的教导学生;无论他们今天又多忙,明天的他们,还是拿着改好的作业进教室。

  教师,具有人性美,平凡美。

  如果说只能从别人身上发现人性之美,那就错了,在我们自己身上,也有着人性的平凡美。

  相信大家都献过爱心。不管你是捐款,还是捐物,总之,把自己的一份爱心传递去除。

  献爱心是一件很小的事,可曾想过,当需要的人收到我们的帮助,他们会有多开心?这时的我们,是否也很开心?虽然微不足道,但却也体现了我们自己的平凡美。

  不管是在别人的故事里,还是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细心观察,总会发现人性之美。

  人性之美,平凡之美!

平凡的人不平凡的坚守

  世界上总会有那么一群人,他们默默无闻地做着常被人忽略,甚至瞧不起的工作,但是,却有着最值得人尊敬的品质。

  我也知道这样一个人,他就在我的身边。

  他住在我家楼下的小型停车场旁,一间保安亭般的小屋子便是他的住所,路人常常将它融入背景,视而不见。他上点年纪了,黝黑的皮肤,不高的身型,小小的眼睛,说不出有什么特别的。但他那额头上、眼角边,条条深刻的皱纹以及那两鬓白发,配合着他行动时微微的迟缓,尽显着他的年迈与苍老。他在这里很久了,没有人请他来,也没有人不让他走,可他就是待在这里,帮我们住户看守车位,不让外来车辆进入。也因此,不论我们多迟回家,总有一个车位空在那里。他从没要人感谢他的坚守,如果你哪天上前对他说一声谢谢,他反倒要不好意思起来,僵僵地扯扯嘴角,还没挤出一个完整的笑就已经背了身,喉咙里囫囵一声“不客气”,然后又窝回他的小亭子里。

  所以那天,当我听见他响亮的呵斥声,我是惊讶的。那天,我在写作业,突然听见楼下有很响的争吵声,就打开窗户张望。才知道原来是他在阻止陌生车辆进入。“你不是这个小区的,不能停这里。”“给我钱也没用,这里的车位都是留给住户的!”他拦住那辆车,反反复复地说着这两句话。那一口不标准的普通话,混着不熟悉的口音,我这才知道,他并不是本地人。那个被拦住的车主,显然也听出来了,正大骂着:“我不是这里的,你这个外地佬更不是!多管什么闲事,走开!”他的脸渐渐涨红了,说的仍是那两句话,却一声比一声严厉了。

  最终,他的坚持赶走了那辆车。我顿时好奇,是什么让他如此卖命工作?难道只是因为钱?不,不是的。我想,他是真的在用心工作吧。他默默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甚至不求一声感谢,只是尽自己的责任管好这一亩三分地。这个小小的停车场,就是他的战场,如果有人侵犯,他就会毫不客气也毫不退让地战斗到最后一秒。我时不时会想起那道沧桑的背影,那个僵硬的笑容,那有力的呵斥声。是啊!他很普通,但,并不平凡。

好人事迹材料平凡岗位上的坚守

  我们的身边总有一些默默发光的好人,他们身处平凡的岗位却兢兢业业甘于奉献,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受到了同事们的好评和赞扬,信息管理中心驾驶员徐xx就是这样一位坚守在平凡岗位上的好人。

  他乐于助人,对待工作不计个人得失。“我要到处里去办事,谁一起去?”,每次出车前他都要喊一嗓子,这也快成了徐xx的口头禅,2012年市政设施分级管养改革后徐xx来到信息管理中心办公室成为中心为数不多的公务车辆驾驶员,由于人员分流造成驾驶员急缺,各部门外出办事非常不方便,有时得自掏腰包打车办事,看到这种情况,徐xx在出车的时候便主动到中心各部门打招呼,“谢谢你,帮我把财务报表送到财务科”、“我要到组干科办事,带我一下!”,他总是笑嘻嘻的接下了本不属于他本职工作的任务,为的是把方便带给大家。每逢节假日值班用车更是少不了他,特别是春节期间,为了确保值班用车,他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时间,有时连续值班两、三天,有效的保障了中心值班任务的完成。

  作为一名驾驶员,交通安全可以说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他始终坚持“居安思危、警钟长鸣”的工作方针,经常主动自觉学习交通法规,出车时遵章驾车,对安全问题从不存在半点侥性心理,多年的驾驶工作中,他从不私自出车,更没出现带病驾车等影响安全驾车的行为,做到文明驾驶,安全行车。

  在冬季铲冰除雪及夏季防汛应急工作中总有他忙碌的身影,作为后勤保障车辆,他未雨绸缪,提前将车辆保养好确保用车时不发生故障,只要有雪情,他基本就没有休息时间,不仅要载着领导上桥巡视,又要为铲冰除雪一线职工提供后勤保障,确保他们有热腾腾的饭菜吃和热水喝,只要雪不停他就不能休息,经常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毫无怨言。夏季汛期暴雨说来就来,因为巡视车辆少,即使没安排他值班,半夜在家休息时也经常被工作电话吵醒要求上路巡视,他二话不说就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单位,由于车辆不给带回家,他都是自掏腰包打车却没有半句怨言,别人说他,他总是摆摆手,笑呵呵的说:“应急重要”。正是他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使中心应急保障任务能够顺利的完成。

  在单位他无私奉献,在家中他是家庭的顶梁柱。他的爱人没有工作,还有年幼的孩子,徐xx岳母生前患病瘫痪在床3年多,这3年多来,他一边承担着繁重的工作任务,一边担负起照顾家庭的重担,在其岳母生病期间,他岳父不幸又脑溢血住院,使困难的家庭状况又雪上加霜,他没有选择退缩,而是义无反顾地承担起孝敬、照料老人的重担。对待家人,他辛苦无怨的付出,换来的是妻贤女孝家庭和睦,亲人们安好,便是他的心安。

  同事们都说徐xx是个好人,他总是谦虚一笑,摆摆手继续奔忙。这就是徐xx,一个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的平凡人,一个用自己实际行动诠释人性真善美的好人。

  优品课件,意犹未尽,知识共享,共创未来!!!

平凡的工作不平凡的人

  每天上学时,当我们走在干净整洁的大街小巷里,你可曾想过,这整洁的环境是谁给予我们的?是那些穿着橘黄色上衣、戴着口罩、不停挥舞手中的扫把的人,他们就是我们身边最平凡的清洁工人。

  冬日的早晨,当我们还在暖洋洋的被窝里睡得正香的时候,清洁工人已经冒着凛冽的寒风在打扫街巷;夏天的中午,当我们躲在房间里享受着空调吹出的丝丝凉风时,清洁工人正顶着炎炎烈日在清理垃圾。虽然他们做的是极其平凡的工作,但却给我们带来了美好和快乐。

  记得有一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前面一位穿着牛仔裤和花俏衬衫的青年将喝完的饮料瓶随手往路旁一扔,正当他要迈步离开时,一位清洁工人用他那只粗糙而有力的大手一把抓住青年人的手,和气地说:“年轻人,不要随手乱扔垃圾,好吗?这会破坏咱们美好的生活环境的。”谁知,这位青年却用力甩开清洁工人的手,瞪了清洁工人一眼,大声地骂道:“拿开你的脏手。我不扔垃圾,大家都不扔垃圾,你不就失业了吗?”他的声音引来了一群围观的人,只听清洁工人心平气和地说:“我虽然是个小小的清洁工,我的工作也很不起眼,但我每天都为保护环境和美化城市尽自己的一份力,你虽然衣着光鲜,但有这样的思想和行为是要不得的。”年轻人还想为自己狡辩,这时,围观的群众也纷纷指责这位年轻人,他羞愧地低下了头,诚恳地向清洁工人道歉,并捡起刚才扔的饮料瓶。

  看到这一幕,我感悟到:虽然清洁工所做的工作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劳动,我们生活的环境才越来越美。

  夜深了,当我们进入梦乡时,清洁工人仍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着。他们这种默默无闻、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值得我们颂扬。他们干的是平凡的工作,但他们却是不平凡的人。

平凡的岗位,不平凡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人问三个砌墙工人:“你们在做什么?”第一个工人不假思索地说:“砌砖。”第二个工人想了想说:“我在赚工资。”第三个工人却说:“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特色的房子。”后来前两个工人一生都是普通的砌砖工人,而第三个工人却成了有名的建筑师。

  读完这个故事后,我想:如果我是其中的一个工人,我会怎样回答?首先我想到的是,我会回答像第三个工人那样的答案。可仔细想了一番后,觉得自己最有可能说的是“砌砖”这个答案。所以,我可能会像第一个工人那样,永远不会成功。

  但是,第三个工人为什么会成功呢?那是因为他道出了自己对这一工作意义的认识。他热爱本职工作,把工作看做一种创造,并保持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进取之心。

  所以,成功的一大秘诀就是,不要把工作仅仅看成工作,要享受工作,努力做好工作,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

  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被人们尊称为“铁人”,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想想看,石油工人,意味着他要牺牲多少时间,浪费多少体力和精力?但他喊过累吗,他抱怨过吗?他最后还不是凭借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感动了千千万万人

  还有雷锋,他做过掏粪工,做过推土机手,还干过很多又脏、又苦、又累的活,但他不管做什么工作,他都是心甘情愿,他都热爱那项工作,最后成为了一颗耀眼的“螺丝钉”,在他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同样地,还有郝建秀织布、张秉站台卖糖果、倪志福钻研钻头……他们有谁不站在平凡的岗位上,但他们有谁不热爱本职工作,到最后他们又有谁不成为众所周知的“大人物”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中也说:“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的确,无论是很重要的职务,或是一个平凡的职业,只要有着目标和积极的态度,都能做出一番精彩,在生活与学习中,我们想要成功,也就要树立自己的目标,并保持积极的态度,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所作为,建造属于自己“最有特色的房子”,否则,我们将一辈子都碌碌无为,一事无成。

  如果一个人能够像第三个工人那样,认识到工作的意义并保持强烈的责任感和上进心,他一定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就算他不是“成功人士”,也离成功不远了。

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守护

  曾无数次听到这样一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一群人在为大家负重前行。万事开头难,在2020年这个令人难忘的鼠年,无数个身穿白大褂的医护工作者,奋战在抗疫一线,为大家筑起一道道预防病毒的“隔离墙”。

  还记得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17日在社交媒体转发过的一条由新华社发布的视频新闻,该视频讲述了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一群“护士妈妈”的故事。在他转发的这条视频里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在安徽省迎江区一个家庭里,所有的成人均因被确诊新冠肺炎而住院治疗,家里两个年幼的孩子由于是密切接触者,而需要隔离,但是却无人照顾。听闻这个事情之后,当地医疗机构的6位护士承担起“临时妈妈”的责任,她们给孩子们冲奶粉、换尿片、洗澡、洗衣服……生活的方方面面照顾得无微不至。

  众所周知,这次疫情来势汹汹,有些人恨不得“与世隔绝”,但是有的人却迎着危险勇敢前行,而护士就是这样一种逆行的勇士。他们用他们毕生所学,付出全部努力和爱心去参与到拯救生命的过程中去。在她们心中,身为医护的职责是她们勇往直前的动力,同时医护的职业道德更是一种催化剂,推动着她们不断去拯救那些鲜活的生命。

  职业赋予她们一种神圣的职责,那就是尽量去救护更多的人,即使她们也还是孩子,但是她们也毫不犹豫地往前冲,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抢人。每次打开电视,打开手机,映入眼帘的是那一张张布满压痕的脸,那疲惫的神态让人不禁眼眶一湿。但是那些东西,挡不住护士身上散发的光芒,那眼里溢出的必胜的光芒,让我们隔离在家的人对疫情的早日结束也充满了信心。

  医护人员杜荣辉曾告诉记者:“我们是白衣战士,要冲在最前线。即使我从1月3日起就一直在肺科医院里救治病人,没有休息过,但是现在是在特殊时期,是在战“疫”状态下,医护人员就算是疲惫也会始终坚守岗位的。国家调动一切力量来参与这次防控工作,全民参与,我们很感动,我们也一定能战胜疫情的。”她的话语中无不体现着她对自己职业的深深热爱之情,也正是医护人员的这种热爱,让我们国家可以在防控疫情期间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人员的伤亡。

  在医护人员工作职责下,爱在这里得到了升华,爱让人更加珍惜每一分钟,更加珍惜每一秒可以与死神相抗争的时间,也正是爱让人间变的更加美好。

平凡人的不平凡坚守

  小李,徜徉于生命科学的海洋,跻身于国际学术前沿,让人敬仰;小刘,流连于自然山水间,定格于时间的美景,惹人心动;而老王,也许没有小李的聪慧敏思,也没有小刘的超脱风流,但他却能在看似卑微的工作中,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了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我以为,这样的老王最具风采!

  回望上下五千年,能够在历史的画卷中留下一笔的,要么是王侯将相,要么是文人墨客——似乎,他们把历史装点得生龙活虎,一出出跌宕起伏的舞台剧好像天天都在上演。然而,掩卷而思,我们很容易发现,这些金戈铁马的英雄故事并不是生活的常态;我们也很容易发现,普天之下,芸芸众生的故事从来都很少惹人关注,因为他们太过平凡,平凡如微风般在历史的天空轻轻拂过,仿佛什么都没有留下。殊不知,正是这些平凡人,用他们的智慧,在社会的各个角落辛勤工作着,在点滴积累的经验中迸发出虽小但也足够亮眼的火花——而他们,在我眼里,本该是最具风采的!

  正如老王,也许,他们就是我们身边一位再普通不过的邻居、朋友,亦或路人;也许,他们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最后也默默无闻。是的,也许,历史的天空不会留下他们的任何痕迹,但是他们已然飞过!但是,正是这样一些“沉默的大多数”,正是这些低头俯首的“孺子牛”,他们出于对生活以及工作的热爱和责任,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也能够化腐朽为神奇!一如爱岗敬业的老王,在荆棘丛生的环境里,他竟然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我以为,这样的老王,当然最具风采!

  诚然,平凡的人能走出一条不平凡的路,是最令人动容是最具风采的。因为,这样的人往往位居社会的底层,他们尝遍生活的酸甜苦辣,他们关注生活的柴米油盐——那是生活最原始的味道,虽然他们没有那些高高在上之人的光鲜与荣耀,但他们往往对生命更加执着。那些看似枯燥乏味的工作,对于他们来说,那就是自己的全部世界,是自己倾之以全部心血的杰作,于是,坚守的汗水凝聚成光彩夺目的明珠——平凡的事,因为他们不平凡的坚守,闪耀出夺人眼球的风采。

  在这个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你我也许没有耀眼的外表,没有超乎寻常的智慧,也没有纵情山水的情怀,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风采会随之远去,因为,平凡之人也能在坚守与执着中迎来不平凡的未来。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平凡的,但是,平凡的人,可以有不平凡的坚守。我们仿佛一只只平凡的蜗牛,背负生命之重,凭着那一点属于自己的执念,缓慢地爬行。请相信,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信念,等到某一天,再回首,回望那条湿湿的生命的轨迹,那里有我们和老王一样的不平凡的风采……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剖析材料个人剖析材料

先进优秀青年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