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的危害内容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美好人生远离毒品

  身为青少年的我们,正值花季,面对陌生的东西,我们总是想探索、研究,却从未想过事情发生后的结果,所以说,如果想要有美好的人生,就必须远离毒品。

  首先,毒品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第一,毒品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第二,毒品问题诱发其他违法犯罪,如: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还有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罪等。染上毒瘾的人一般都会不务正业,面色灰暗、眼睛无神、食欲不振和身体比较瘦。有些信息告诉我们:吸毒是不好的,有些人也想戒毒,可沾染容易戒时难啊,大家都在电视里看过,只要毒瘾一来,如果没有在吸毒品,那种痛苦将生不如死,痛不欲生,多少意志坚强的人都忍受不了。我在各种禁毒宣传画上看到,甚至有的人用各种方式来分散注意力,有的人用刀去割自己,有的人还用头去撞墙等等。难道他们不痛吗?但是,他们也是没有办法的,有的人就索性不去忍受,去向父母或亲戚骗钱,骗不到就去偷,去抢,去杀人。有些人吸毒不是故意的,而是在毒品贩子的煽火下,或是在朋友的推荐下:“你就试一下而已,再说你意志力不是很强吗?没事的,只是试一下而已。”这样子,就会有人想去试,就是因为这么一试出大事了,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近日从有关资料上获悉,在我国吸毒人群中,35岁以下的青年比例竟高达77﹪,而且他们初次吸毒的平均年龄还不到20岁,16岁以下的吸毒人数更是数以万计。事例,容貌秀丽的小敏是市区人,谁也想不到,今年17岁的“她”毒龄竟已有两年多了。据阿珍称,是她那个畸形的家将她逼上了这条不归路。其父母在她13个月大时边离异了,她被判随生母,后母亲再嫁时后嫌她累赘,便把她送到市区一对结婚多年来未曾生育的夫妇,起初养父母对阿珍关爱有加,可是,到她7岁的时候,养母生下了弟弟后,她又成为了累赘,成为了家中的保姆,从此阿珍便无心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有一天,她见到几个“朋友”在一个角落里抽烟,她看见他们的抽法很奇特,便走过去,学他们的样子抽了一口,阿珍说那样感觉就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解脱”,从此阿珍的生活也必须在吸毒中度过了。这是一个很好的毒例,警示我们要: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最后还要说,常见的毒品有哪些:鸦片、海洛因、玛咖、大麻、还有我们在电视上经常听到的冰毒。大家一定要记住,千万千万不要沾染到毒品,记住:“一吸兴奋,二吸上瘾,三吸丢性命”。

禁毒的危害内容

禁毒日手抄报之毒品的危害

  毒品是困扰社会生活的祸害,对我们的生活、身体都有很大的危害。手抄报的主要内容:禁毒日的由来、毒品的危害、毒品的概述、什么是毒品、禁毒的名言。

  毒品是全国的灾难,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手抄报的主要内容:吸毒的危害、禁毒的标语、禁毒的意义、关于毒品的诗歌、毒品的名言、禁毒的常识、禁毒的基本政策。

  毒品的危害是无穷的,一旦上瘾,就很难远离他,远离毒品,珍爱我们的生命。手抄报的主要内容:毒品的简介、什么叫毒品、禁毒日的由来、吸毒的危险、禁毒小故事

禁毒

  孩子们,你们知道是什么吗?你周围有吸毒者吗?我肯定你会说你不知道。现在让我介绍一下这种药及其对你的危害。

  药物是一种麻醉性药物,可少量用于临床医学实验。但它让人上瘾,让人上瘾。

  一旦形成毒瘾,就会出现戒断综合症和强制戒毒行为,戒断将是非常困难的。

  科学研究证明,吸毒超过10年的人将会死亡。而、甲基苯丙胺毒性很强,吸食速度快,终生难以戒除,能成功戒除的人很少。至于、等大多在酒吧里流行,偶尔服用一次就不会上瘾,但长期服用、甲基苯丙胺的后果是一样的。所以我希望你能远离。

  同时,滥用是造成合法犯罪的根本原因之一。吸毒者会因疏忽而不能做一些事情,也会为了获得钱而做一些违法犯罪的事情。总之,对生活、社会和家庭都有很大的危害。因此,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困难面前自立,在生活中坚强。

  另一方面,在这样一个现代社会,犯罪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除了我们自己,国家和社会也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我们建议:

  1.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宣传危害,组织青少年远离,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2.加大城乡禁毒工作力度。父母应该给他们的孩子适当的照顾。相关调查已经证明,许多吸毒的青少年是因为家庭条件不好才吸毒的。这体现了家庭保护法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3.对犯罪的未成年人,要贯彻教育、感化、救助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给司法保护。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八条对此作出了规定。它还体现了刑法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4.加强打击犯罪,严厉打击利用危害社会的犯罪分子。

远离毒品

  毒品会让人失去理智,人格扭曲,变得贪婪堕落,给社会带来许多不安定的因素;让和谐的社会蒙上了一层灰色的阴影;让成千上万的家庭支离破碎。染上毒瘾的人,对毒品就抱有依赖性,想再次戒掉它就成了比登天还难的事。

  许多人在他们毒瘾为发作前,和平常人没什么两样,但当他们的毒瘾上来时,就会不顾一切代价,去买毒品来止住毒瘾。没钱的时候更会想到去偷钱甚至去杀人。而其原因只为了得到一小包白粉状的毒品,等待他们的最终是一副冰冷的手铐。许多有钱人和一些及富声望的官员,只为了尝试一下毒品对人体的吸引力,而越发堕落。最终成为了遭人唾弃的千古罪人。

  毒品涉及全世界,每年都会有5000人为它而丧生。其中20~30岁的男女占85%。因为毒品,他们失去了年轻而短暂的生命。因为毒品十分稀少所以价格翻了又翻,有不少人都因为无能力支付毒品钱而感到痛不欲生。200元竟只贱得的一小半包白粉慢性死亡毒品!

  毒品理当被人唾弃、遗忘。它会让一个人失去家人,失去一切人间美好的事物,让他觉得人间已无值得他留念的了,从而结束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会让一个和睦的家庭,充满硝烟的战火。毒品会让人意志消沉,会促进一个民族的兴亡。为防止毒品的猖獗,让我们做好准备。

  禁毒,使每一位合法公民的责任!

禁毒

  人类用勤劳的双手创造自己灿烂的文明,谱写生命的乐章。然而,毒品从它出现的那一天就没有给人类带来任何益处。相反,由毒品引发大量违法犯罪活动,并导致爱滋病等多种病情扩散流行,不仅影响人民群众健康幸福和安居乐业,而且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毒品。毒品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隐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有人认为吸毒一、二口没关系,不会成隐,还有的人吸一口时并不产生特别的感觉,甚至感到难受,但为了寻找所谓的欣慰感,再去吸第二次第三次,一但成隐后悔已晚。所以,告诫市民特别是青少年不要以终身幸福为代价。

  吸毒与爱滋病是一对孪生兄弟。据统计,上海地区通过静脉感染爱滋病的占50%以上。女性吸毒人员中的80%以上通过卖淫等毒资高危人群。

  一个人一旦吸毒就意味着一个家庭从幸福掉落到痛苦深渊。吸毒者开支巨大,纵有万贯家财要不了多久就会耗尽。吸毒者心态扭曲丧失人格往往行为失控,闹得全家“鸡犬不宁”。所以,我们青少年要明辨是非,对这些毒品说“不”!决不尝试毒品。

远离毒品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是世世代代中国人唱响的号召。在现在人有很多学校都在坚持着宣传毒品的危害性,保障青少年的身心安全。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毒品的危害性。首先,什么是毒品,毒品是一种能够刺激人的中枢系统带来快感,但是会上瘾的一种东西,如大麻,卡洛因,冰毒等等这些都能够严重的摧残少年的身心健康。

  古时候的中国就是因为受到了毒品的侵害,导致经济严重的落后,后来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就是不想看着老百姓在毒品的摧残下生不如死。他勇敢地迈出了那一步向英美宣战,后来便有了鸦片战争。

  吸食毒品会导致一个家庭支离破碎,妻离子散,会使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百害而无一利,有的人因为没钱,吸食毒品,甚至会到大街上去抢钱,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毒品是一场我们需要打的持久战,只有不断的宣传,注射给人们一种拒绝毒品的观念,人们才会拒绝并远离毒品。

  只有好好活着,中国才有希望。希望有朝一日青少年能够扬起奋飞的翅膀,一飞冲天。

请拒绝毒品

  毒品,在我们的眼里,是个可恨又可恶的东西。有人厌恶它、也有人偏爱它,但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稍为不慎,毒品就会毁了你一生!

  毒品有很多,有海洛英、摇头丸、白粉、蓝精灵等。

  毒品对人体对社会的危害数也数不清,归纳起来,可以分成两大类:一、是危害人的身心健康,长期地吸毒会使人:嗜睡、感觉迟钝、运动失调、幻觉。另外吸毒者还会产生精神障碍与变态、还会易感染各种疾病。二、是危害社会,一个家庭一旦有了一名吸毒者,这家庭就会陷入经济破产,甚至家破人亡。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有一名女孩吸食了毒品,女孩的父母知道了,对她进行了高压管制,从此家庭中经常闹不和。有一名记者向女孩做访问,女孩说:“父母不关心我,我只好和男朋友一起吸食毒品。每次在外借钱后,我就会以死要挟父母拿钱,这是我唯一会想起他们的时候。”自从女孩开始吸食毒品,家庭开始支离破碎。但当女孩进入戒毒所时,家庭又开始了好的转机,又重新成为了一个完整的家庭。大家看了案例,就能知道毒品对我们的危害有多大啊!所以,我们要拒绝毒品。

  吸毒,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喜欢吸毒的人可能会说:“我喜欢吸毒,吸毒让我上天堂!”厌恶吸毒的人可以会说:“我讨厌吸毒,吸毒让人家破人亡!”你赞同谁的话呢?我,当然不会苟同前者!在这里,我再举一个案例,这有一个人叫彭斌。他说:“戒毒使我从地狱回到人间!”你也许认为他说这话很容易,但他在戒毒的路上却难关重重、坎坷曲折。彭斌在1993年开始吸毒,2002年成功戒毒。但10年的戒毒让彭斌仿佛进入了一场恶梦之中。

  彭斌第一次接触毒品是在1993年,当时正感冒,有一位朋友告诉他吸毒可以缓解感冒,由于对毒品不了解,彭斌听后就去试了一下,果然行,但后来,彭斌上隐了,竟主动去找别人买毒品。特别在1996年,腿摔坏了,生意又不顺利,于是彭斌大量地吸毒,毒瘾越来越大了。他把自己的所有钱全拿去买毒品,家人怎么劝说她都不听,弄得家里一贫如洗,1998年,万般无奈的彭斌开始戒毒,他用了许多药都没有,戒毒宣告失败,一年后,被公安人员送到戒毒所,身体有了好转,可在1999年7月27日时,朋友又让彭斌吸毒了,此后两年多的自行戒毒也以失败告终。2001年7月,家人把彭斌送到了戒毒所,2002年戒毒成功,彭斌重获新生了。2003年底,彭斌成为戒毒所的戒毒推广员。

  看了以上的案例与资料,你应该知道了吸毒的坏处了吧!

  要问我对毒品的看法,那只有一个字:“恨”!我恨毒品。我知道最早的毒品是鸦片,而鸦片是我们中国本身就有的吗?答案是:否!鸦片是从国外引进中国来的。为什么要引进到中国呢?那是因为外国人想要让我们的国家变得弱起来。以前的人着了他们的道,我们中国人并被取笑为“东亚病夫”。同学们,难道我们还要再当一次“东亚病夫”吗?我们的国家现在繁荣富强!如果有更多的人吸食毒品却会使国家衰退。同学们,我们是中国人啊!我们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希望啊!拒绝毒品吧!

  我们可以看一下先前的案例,第一个案例的那位女孩是因为父母不关心,第二个案例的那位彭斌叔叔是因为对毒品的不了解。我们可以比较那位女孩戒毒前和戒毒后的区别有多大。再来,我们来比较彭斌叔叔,吸毒前和吸毒后,这期间转变有多大呀!毒品就像魔鬼一样,而吸毒者就是魔鬼的傀儡,难道我们真的想做魔鬼的傀儡,让魔鬼夺走我们宝贵的生命吗

  生命不可重来,毒品不可尝试?请珍惜你的生命吧!请拒绝毒品,别让毒品毁了你一生的幸福,让你的家、你的前程、你的生命之花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吧!

毒品的危害作文:对毒品说“不”

  毒品,每个人都熟悉不过的罪恶,但是却是很多人都无法抗拒的诱惑。尤其是处在青春期的我们,更是成为了毒品下无辜的牺牲品。常见的就有海洛因、摇头丸、K粉、罂粟、冰毒等。据统计,我们国家毒品的贩卖达到一年390个亿,多么惊人的数字!

  以前同村有个大姐姐,漂亮能干,品学兼优,她是她们家族的骄傲,家人们的掌上明珠,老师眼中的重点学生,同学们的羡慕对象。就是这样一个完美的孩子,最终因为染上毒瘾,以刀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她是怎么走上这条不归之路的呢?我听村里的老人说,她进戒毒所里的那天刚好就是她考上名牌大学的那天,那个大姐姐把要好的同学全部邀请到家里来开派对,以祝贺她的成功。她以前有个女性朋友,但因为素质低劣被迫退学了,那一天,就是她拿出的毒品——摇头丸。她百般怂恿那个姐姐,直到好些人都服下它们。自那以后,那个姐姐三番五次地被家里人送去戒毒所,家庭也因为毒品的过度开支而倾家荡产,她自己也因为吸毒成绩一落千丈。她葬送了自己的前途与未来。终于,在一次毒瘾发作时,产生错乱的她操起厨房里的刀子狠狠地朝自己挥来.

  每天都有人会因为吸毒而丧失生命,每天却都有人去吸食自己的生命。何来的毒资?据不完全统计,百分之九十几的毒品来源于犯罪活动中心,百分之二十来源于偷窃,百分之十几源于卖淫。吸毒等于破产,等于妻离子散,也差不多就是半条腿踏进棺材里。很多[初中作文W]年前,鸦片被送往中国,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鸦片战争。不论是百姓还是官僚,甚至连皇帝也为此“倾倒”,那时候的中国,萎靡不振!再后来就出现了林则徐著名的“虎门销烟”,他说,中国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沉重的千年大门终有一天会被撞开。他派人搜集大量的毒品投入熊熊烈火,让百姓亲眼见证,为的是让他们以此戒毒。

  让我们大声呐喊,喊出我们的心声:“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敢于对诱惑作出冷静分析与思考,并毅然绝然地说:“不!”这不是没有自尊的表现,这也不是自己懦弱的表现,而是明智的选择。青少年最可怜的就是那自以为是的自尊心和骄傲的叛逆与好奇心的驱使。请不要因为它们,丧失了更多更多,而到了末路的时候才知道后悔,不是吗

  毒品,让我们勇敢地去否认,把它们排挤出我们的世界,走自己的精彩人生,别因为它们偏离自己原来的远大理想。让我们对全世界呼吁:“对毒品说!不!”

禁毒

  “毒品”,两个再简单不过的字眼,可出现的频率却非常之高,在报纸上、宣传栏里、书本中……但是它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不仅可以对吸毒者个人造成无法形容的伤害,而且还带给吸毒者家庭乃至社会非常巨大的伤痛与影响呢?吸毒不仅对人体与身心有一定的危害作用,还带给社会与家庭不少的伤痛。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家了。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并且对社会生产力有巨大的破坏性,还扰乱社会治安,带给人们巨大的威胁,毒品活动造成环境恶化,并逐年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毒品,不仅会毁坏人的身体,还吞噬人的灵魂,逼人走上犯罪的道路。记得云南省前两年发生的一凶杀案,凶手竟然是四名十六岁的花季少年!那起凶杀案发生在云南昆明的一所豪华住宅里,那所住宅的主人很有钱。一天,他刚走出家门准备去买东西,被四个从门后蹿出来的少年推回屋中,全身被捅十几刀。他们走了几万元的现金。原来这四位十六岁的少年,被“朋友”引诱,沾染上毒品。他们为了吸毒,先是偷拿家里的钱,变卖家里的东西,而后就发展到去社会上偷和骗,最后竟合伙实施了这起杀人抢钱案。正是毒品吞食了四位花季少年原本善良的心灵,让他们失去理智,变成无人性的家伙!

  十六岁,正是青春泛滥之际。应该充满活力,应该有纯洁的心灵,是长出翅膀翱翔蓝天的纯真的心灵,是志在天下的抱负,是绚丽多彩的理想。但是,青春一旦和毒品结缘,立刻就枯萎,就沦丧。那四位花季少年,沾上了毒品,也就意味着远离青春。

  吸毒的自毁和堕落的事例说也说不尽。他们吸毒,是为了寻找刺激,寻找快乐,享受青春。但结果他们都变麻木了,没了快乐,没了青春,倒是找到了地狱!这是吸毒者做梦都没有想到的呀!

  她曾是一名白衣天使,后来却染上毒瘾;屡次戒毒却又复吸,仅一年时间她就花了十几万元买毒品;去年教师节那天,身为校长的父亲,亲手将她带到了拘留所里……

  她叫丽娜(化名),今年刚刚30出头。当记者在强制戒毒所里见到她时,几乎不敢相信眼前这个面容姣好、婀娜大方的年轻女子,曾经是一名瘾君子。

  丽娜出生在霞浦县的一个医生世家,母亲、弟弟、弟媳和她自己都从事着医疗工作。从小,丽娜就过着无忧无虑,备受宠爱的生活。可是,这种幸福美满的生活,在2006年被打破了,丽娜与丈夫因感情不和离了婚,那段时间,丽娜的情绪变得十分消极。

  “一下子感觉到人生苦闷,精神无处寄托,于是碰了毒品。”提起往事,丽娜后悔不已。她告诉记者,刚开始时自己并没有上瘾,而且,从小受过的教育也让她懂得,一旦吸毒成瘾,很可能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可是,痛苦的心情、毒品的诱惑,却使得她在停吸半年后,又开始复吸。

  2007年春节,一纸体检报告,让母亲发现了女儿的异常。之前,由于吸食毒品,丽娜变得精神萎靡,不爱回家,还经常偷偷向弟弟借钱,可是母亲无论如何也猜不到,自己的乖女儿会去吸毒!这个消息无异于晴天霹雳,一下子把丽娜的家人都震懵了,“自己的女儿都教不好,叫我如何为人师表?”丽娜的父亲痛心疾首,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他还是流下了眼泪,自从奶奶去世后,这是丽娜第一次看见父亲哭。

  全家人都帮着丽娜戒毒,把她绑在床上、锁在屋里、送到乡下外婆家……但只要家人一放松警惕,丽娜又开始偷偷吸毒。2008年教师节放假,父亲在街上撞见丽娜买毒品,气得一把抓住女儿直接拉到了拘留所。2015年1月4日,父亲和弟弟又把丽娜送进了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

  “刚进来时在心里恨父亲,可是现在明白了,他是为了我好。家人没有放弃我,我也不会放弃自己,所长说了,我的戒毒很成功,我希望能早一点出去和他们团聚!”丽娜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以上的故事都告诉我们,毒品是你不能碰的东西,你一旦跟它沾上了关系,他就会一直纠缠着你,你想甩也甩不掉。

  开始吸毒,慢慢堕落,但还是坚持戒毒。生活中的老陈就是这样。

  老陈,曾是晋江某房地产公司老总,按照他自己的话来说,当时他谈成一笔生意就会有百余万的收入。

  然而,这一切,自他染上毒瘾那一刻起,就全变了。

  今年58岁的老陈,1993年就染上毒瘾。昨日,记者在福州市台江区上海街道社区卫生院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见到他时,他说,自己这已是第14次戒毒了。

  “其实每个吸毒者都想戒毒,谁想像老鼠一样活着?可是心瘾难戒。”老陈感慨道,正是在家人永不言弃的关心下,这次他已连续9个多月没碰毒品。

  门诊的廖医生也表示,吸毒者要成功戒毒,除了药物治疗,更多的是需要亲人、朋友乃至社会的关心,大家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去看他们。

  好奇之下试吸毒品发觉上瘾为时已晚

  老陈第一次接触毒品,是在1993年。之前,他听身边一些朋友说,吸毒让人感觉飘飘欲仙,要啥有啥。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专门花了250元钱请一名吸毒人员教他吸食。但是第一次吸毒的经历,让他感到很恶心,并不断呕吐,“好像胆汁都吐出来了”。

关于国际禁毒日作文:可怕的毒品危害

  今天禁毒日,学校里播放《关爱明天》这部电影。让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小明吸毒》这一片段,我看后感到十分震惊。

  影片中的小明因为父母离异,没有人好好地管教他,他就和社会上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整天混在一起。看见那些人吸毒,他觉得有身份,也跟着吸起来,从此沾上了毒品,倒在毒堆上。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父母和老师的话都不听了,最可怕的是他在一次车祸中还被查出患有爱滋病。

  吸毒一旦成瘾,很难戒掉,复吸率极高。这是因为对毒品的心理依赖非常顽固。大部分吸毒者的结局,要么感染上其他疾病死亡,要么超量使用毒品致死。有些人买不起毒品,就到处行骗,骗不到便偷,偷不到便抢,最后,等着他们的是铁窗生涯。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个人党性自我剖析材料

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