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粮食从我做起手抄报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爱粮节粮,从我做起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句名言一直流传到今,回荡在我们的耳边。农民伯伯们种下了一粒粒种子,换来了是人们吃饭时开心的笑容。

  小时候我十分挑食,让我的爸爸妈妈很操心,邻居们也都纷纷前来帮助我,可都不见效果,我反而更挑食了。直到有一天,外婆到我家来,碰巧我正在吃饭。看到我那样子,便决定好好地教导我一下。“蔚蔚呀,外婆带你到田里去玩,好不好呀?”我开心地答应了她。外婆拉着我的小手来到田里,这时农民们都在“插秧”。头上满是辛劳的汗水,那时我不懂,便问:“他们在干什么呀?怎么流那么多汗呀?”外婆说:“他们在插秧,长大了结出稻子,加工成大米就是我们做饭吃的原料。你想不想试试呢?”“想呀!我开心地答道”说着话的功夫,外婆便拉着我到了田里,“啊呀,不好,脚陷进去了,拔起一只脚,另一只脚又陷进去了,用手撑着把脚弄上来,可手又陷了下去,真是寸步难行呀!外婆让人家给我一把秧苗,拿着秧苗,慢慢的弯下腰,脸都快贴着水面了,再把手里的秧苗插下去,如此重复,总算把一把苗插完了,腰酸的要命,头上的汗也出来了。我嚷嚷着“累死了,我不插了。”可上来的时候,脚下一滑,扑通,身上满是烂泥。体验过了那种高难度动作之后,我由衷地感叹了一句:“他们好辛苦哟!”“对呀,想这样的劳动,他们要做几十次,才能收获稻子,每一粒粮食来得都不容易,所以我们不能轻易就浪费了。”外婆看已经达到了她预期的效果,便直截了当地指出“挑食”就是浪费粮食的恶劣表现。听了外婆的话,我不由自主地脸红了。

  从那时起,我便不再挑食,无论如何都会把碗里的饭吃完。如今我已经上初一了,看到学校食堂里剩菜剩饭一大堆,我真希望,那些挑食的同学改掉这个坏毛病,珍惜每一粒来之不易的粮食。

珍惜粮食从我做起手抄报

珍惜粮食,一点一滴从我们做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做生活目的的本身。“中国梦”和“梦”联系在一起的“国”不再空洞,“人民的梦”和“人

  民”联系在一起的“梦”不再抽象。这里的“中国梦”不是一串漂亮的宏观数据,不是畅销书榜单上“大国崛起”,不是外国媒体派送的花篮或炮制的标签,它属于每一个平凡的中国人民。在卖火柴的小女孩眼里,梦想是飘香的烤鹅,是奶奶温暖的双臂;在邓亚萍的眼里,梦想是坚持心中永不服输的信念,只要你肯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眼里,梦想是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想扫帚一样大,稻谷香葡萄似得结的一串串。

  在我的梦中,有着这样的一群人,他们面对任何坏的事物,都会英勇的说不。当他们面对奥运会上的质疑时会说不;当他们面对房姐龚爱爱时会喊不;当他们面对钓鱼岛上那些毫无人性的动物时会吼不!现在的中国远远不是我梦中的样子。有几个人能做到爱国?用10元买一支小小的日本笔,就等于给日本人送去10发子弹,却全部打进了中国人的胸膛,打进了中国那侮辱的历史!当日本人用高压水炮轰击中国人的保钓船的时候,你是否还在用日本电视看着日本动画片?你的爸爸妈妈还在用着日本手机?面对这些,你能问心无愧吗?不要浪费,我相信这是每个父母从小就教育我们的,可是又有多少人听从了呢?为何会有360万元一顿的天价晚宴。中午,来到校园食堂,你就会发现餐桌上许多菜都没有动过、他们的结局只有一个,全部都被倒进泔水桶。据统计,全国有将近50%的粮食会浪费掉,当你在浪费的时候,又有多少的山区人民在挨饿啊!个人强,不代表国家强;个人富,不代表国家富;因此,我们应该拒绝日货,珍惜粮食,一点一滴从我们做起,从少年做起: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少年中国说》

珍爱粮食从我做起

  食物是我们一天当中的必须品,如果没有它,人们就会饿死。食物是农民伯伯亲手种出来的,里面包含了农民伯伯多少辛劳!“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粮食里面都包含了农名伯伯不计其数的汗水和心血。

  春天,农民伯伯种下一颗颗种子,想着收获的时候一颗颗那么饱满,即使辛苦,也值了。

  夏天,他们顶着炎炎烈日,努力耕种。一颗颗豆大的汗珠从他们额头上滚落下来,但是他们没有懈怠。即使是停下歇一歇也不肯,像是田里着了火,必须马上去救火。

  秋天,收获的时候到了。看着那一片片金灿灿的稻田,他们的辛苦总算有了收获,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

  而有的人,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任意浪费粮食。

  这种行为是可恶的。要知道还有多少孩子没有饭吃?他们多么渴望能有一桌丰盛的食物摆在面前供他们食用。我敢保证他们绝对不会浪费粮食的,而有些人就不同了,他们吃一半就不吃了,为了面子,叫一大桌的菜,浪费一大半。

  浪费粮食,就是浪费生命。我们天天都在吃粮,而粮食不是天天都在收获。我们今天浪费一粒粮食,就意味着明天将少吃一粒粮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样日积月累,浪费的粮食也是一个大数目。所以,我们都要节约粮食。哪怕一天只节约一粒粮食,那么,十年后,节约的粮食也足以够十个人一个月的饭量了。

  浪费粮食,就是浪费心血和汗水。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想要不费吹灰之力就收获粮食,谈何容易?只有农民伯伯才真正懂得粮食的可贵和重要性。相信聪明的你也一定懂得这个道理,那为什么还要浪费呢?即使你没有浪费,那你节约了吗?每一颗米,每一片蔬菜都是农民们辛苦劳作的结晶。我们不能这样浪费,应该珍惜粮食。我们不需要你们把每一颗米当成宝贝一样,但起码我们还是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不要肆意浪费。

  在我们生活中应该减少浪费食物这种现象发生。就算不为自己想,也应当为别人着想。想想那些可怜的孩子们没有饭吃的痛苦表情。想想这一扔把农民伯伯这一年的辛勤劳作扔掉了,所以请你们不要再浪费粮食了!

  节俭朴素,人之美德。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爱粮食,勤节约。从我做起,做到不浪费,不挑食,不剩饭。把“勤俭节约”这四个字永远牢记在心中。

爱惜粮食从我做起

  古人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我们发现现在的孩子浪费现象非常严重,每次在食堂吃饭,都会看到成桶的剩饭剩菜——特别是蔬菜。有的孩子因为不喜欢吃,老师又不监督,所以就会碰都不碰一下全部倒掉。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四(3)班开展了“爱惜粮食从我做起”班队活动,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专家介绍、交流讨论等方式方法了解常吃几种蔬菜的营养成分,规定了几道必吃蔬菜如:芹菜、花菜、土豆、玉米、青菜、海带、豆腐等(实在有个别不喜欢的也要吃一半以上),所以,在四(3)班,你看不到有人会把满满的蔬菜倒掉的,你瞧,我们吃得多干净!

  我们还有一个心愿:愿所有的同学都喜欢上吃蔬菜,爱惜粮食,保护环境,珍惜生命!

爱惜粮食,从我做起

  李绅说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粮食正如李绅书中所说,是农民伯伯的一滴滴汗水浇灌尔成的。粮食,我们吃饱了,但是中国还有那么多户人家顿顿吃不饱。

  现在,我们的生活已经比以前富裕了许多,但是我们不能忘本。今天的饭菜尽管不和你口味,但总能让你吃饱;今天的饭做得不好吃,不能随便扔掉;尽管我们生活提高了很多,但现在种植的面积已经不多,将来也许就再也没有土地来种农作物。

  我们平时在食堂剩饭现象很严重,比比皆是。就拿昨天我们吃午饭时的情形来说,有的同学只吃了一些荤菜,剩下的素菜及米饭留了下来,他们自己认为不好吃就不要了。那遥远非洲的孩子们只要有馒头吃就高兴得不得了,那要把这些饭菜给他们,他们不得高兴坏了。再说,你倒掉的一粒米、一些菜,都是农民伯伯很不容易种出来的呀!你这随手一扔,那农民伯伯的辛苦不都白费了?如果全国每个人节约一粒米,就等于节约了13亿粒米。也许在你的眼里一些米和一些菜是如此的微不足道,但在饥饿人的眼里,是一碗维持生命的能量饭。

  一碗饭的组成是米,米的生产来源于农民,珍惜一碗饭就是珍惜一碗米,还是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1月8日下午,在音乐一室伴着冬日暖暖的阳光,五(5)中队全体队员举行了“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的主题队会。整个活动,增强了队员爱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一、《小米粒的自述》介绍大米产生的艰辛过程。

  二、小合唱《悯农》感悟农民伯伯的不易。

  三、情景剧《小华后悔了》找找身边浪费粮食的情况。

  四、通过一系列数据的收集和播放的公益广告讲述粮食的重要性。

  五、顺口溜《就餐礼仪》学习规范就餐礼仪。

  六、朗读珍惜粮食的名言和欣赏节约粮食的宣传画。

  七、表彰班级“光盘行动小使者”。

  整个活动开展顺利,队员们表现自信、精彩,更知道了要从现在起拿出实际行动,把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从小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发扬传统节俭的美德。

珍惜粮食从我做起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告诉我们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让我们知道了珍惜粮食的重要性。然而现在的中、小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的呵护,每天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把勤俭节约的中华传统美德全抛脑后,有些学生,常常浪费粮食,糟蹋粮食,还在一定程度上污染了环境。要知道,倒下的是剩饭,流走的是血汗。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粮食是人们生存的必需品,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是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是国家执政兴帮的基础。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也是最大的粮食消费国,因此,在全球粮食危机日益加剧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坐食空山,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及时做好充分准备,那就是珍惜粮食、节约粮食。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粮食,是我们的生存之本,更是我们的命根子。如果有哪一顿我们吃不上饭,就不能正常学习工作,吃饭是天下大事,粮食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珍惜粮食就是珍惜我们的生命,更是珍惜了人们的劳动成果。古诗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生活的地球,可供生产粮食的耕地并不多,而且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被不断蚕食。就全世界而言,粮食并不富裕。每年都有好几亿人口因贫穷或自然灾害或战乱经受着饥饿。可以这么说:珍惜粮食就是珍惜生命、珍惜大自然,就是珍惜我们的地球家园。

  粮食是宝贵的,要珍惜粮食。这谁都会说,但在现实生活中,能真正体会粮食重要性的人却并不是很多。在校园里,我时常看到有些住宿的学生将馒头咬了一口就随手扔了,水槽中还有一堆堆白花花的米饭……在他们看来,倒掉一些剩饭剩菜不值得大惊小怪,一点剩下的饭菜也值不了多少钱。他们不知道,这些倒掉的粮食,粒粒都是我们生活在农村的父母用汗水换来的呀!每每看着这些倒掉的饭菜,看着真是让人心疼!

珍惜粮食,从我做起

  同学们,当我们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当我们唱起雄壮的国歌时,我们为自己是华夏子孙而自豪,为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歌唱。但是,此时此刻你有没有想过还有多少人正面临着饥饿的威胁?你可曾见过那一双双因饥饿而无神的目光,你可曾见过因饥饿而颧骨高耸的面容,他们因饥饿失去了现在的美丽,因饥饿失去了对梦想的追求,因饥饿失去对未来的向往!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曾经是常被用于儿童启蒙的诗句。可是现在,很多富裕起来的人已经忘却了这首从小背熟的诗的精髓。

  生活中出现很多肆意浪费粮食的现象:食堂里、饭店中,许多未曾动过的饭菜被倾进下水道;垃圾桶、废品袋中,躺着整包的面包、饼干……。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粒米也可以折射出一个民族对待节俭的态度。

  北宋时的司马光虽高居宰相,仍以节俭为本,他认为穿衣能够御寒、吃饭能够吃饱就足够了,还教导儿子要“俭朴为荣,奢侈为耻”。而殷商时,商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极端奢侈,终于导致国破家亡的命运,证明了奢靡以亡国、节俭方兴邦的道理。

  象我们这样的大国,每个公民再小的浪费,乘上十三亿这个庞大的人口数量,将会损失多少粮食?而再微不足道的节约,像十三亿条涓涓细流,汇聚成浩瀚汪洋,又将使多少双饥饿的眼睛重燃希望之光

  节约,我们刻不容缓。

  节约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修养。节约资源,健康生活,让我们从珍惜粮食开始做起吧!

爱惜粮食

  咳!又是一个“双抢”时节。对于我们农村孩子来说,是最痛苦,最劳累的一段日子了。可对于我们的父母来说,却是一年中最盼望的日子。他们何尝不累?他们何尝不辛苦?可是,对于他们来说,更多的是喜悦。

  作为一个农民的孩子,农民的辛劳,我们是有目共睹的。

  在我看来,农民们一年中似乎每天都在不停地劳动着,先是播种,接着是插秧,在禾苗的成长过程中,还要给禾苗施肥,打药,除草.这些,嘴里说出来容易,可是真正做起来又是多么的难啊。不过,最辛苦的还是在收割时期。这个时候,可以说是一年中最炎热,最难熬的一个时期。太阳是那样的毒辣,烤得大地像个大火炉似的。农民们正是在这样的烈日下干活,他们的肌肤晒得黝黑黝黑,衣服早已湿透了,汗水从头上一直流到脚底下,他们全然不顾,难道他们不难受吗?我想不是的,是他们不愿浪费时间,争分夺秒地抢收稻谷,就算再热再难受,他们也都这样的忍过去了。

  大家想想看,平时在我们看来的一粒微不足道的米,得来却是多么的不易啊!可是,在现实生活中,那种浪费粮食的行为又是多么的严重。他们哪里知道,这里面包含着的,是每一个农民的辛劳与汗水啊!

  试问:那些浪费粮食的人,你们在朗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时,能否体验到农民的那份辛苦呢

  爱惜粮食应该是一种美德。愿人人拥有这种美德。

爱惜粮食 爱护粮食从我做起

  一天,我在餐桌上狼吞虎咽的吃饭,不小心把许多白花花的大米饭掉在了餐桌上,我仍然置之不理,继续吃着饭。姥爷看见了,一声不响的把一粒粒大米饭捡起来送进了自己的嘴里。我看见了非常吃惊:“姥爷,掉桌上了的米饭为什么还要吃啊?”姥爷摸了摸我的头语重心长的说:“翰仔,姥爷是苦日子过来的人,小时候为了充饥,经常吃野菜,如果谁家的粗粮能填饱肚子就非常幸运了。姥爷当时最大的心愿就是能饱饱的吃一顿。民以食为天,为了粮食,人类曾一次又一次的发动战争;为了粮食,农民伯伯冒着严寒酷暑,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为了粮食,文人曾一遍又一遍吟出粒粒皆辛苦的感人诗句。

  粮食是生命之源,是力量之源,没有粮食,人类将饿殍遍野;没有粮食,盖世英雄也手无缚鸡之力。”妈妈听了姥爷的话,接着对我说:“你知道吗,我们现在能吃饱饭,可是在这个地球上,每天还有八亿多的人在挨饿,每年还有两千万的人被饿死。”听了姥爷和妈妈的话,我很羞愧,这样浪费粮食,糟蹋粮食,怎么对得起那些因为饥饿而死去的人们和那些辛勤劳动的农民伯伯。古人云,暴殄天物,不得寿天。我决心从我做起,爱惜粮食,保护粮食。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手抄报内容

比较新颖的团日活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