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幼儿观察记录

  幼儿姓名:xxx

  性别:女

  幼儿基本状况:喜欢打小朋友

  观察日期:20xx年11月3日

  观察地点:教室

  观察目的及由来:本学期,幼儿升入中班后,比原先活跃了许多,再加上搬入新教室后,活动空间也大了,孩子们在班里经常跑来跑去,或者学奥特曼互相打着玩.

  xxx就是这些孩子中比较典型的一个,她喜欢和老师在一齐,但是她经常会与周围小朋友发生矛盾,也常常有小朋友跑来向我告状,说xxx打了他等等之类的话.

  观察实录:

  在我观察了周xx之后发现,其实并不是她爱打人,而是她处理问题的方法不恰当.例如:早上排队时芯蕊是排在第一个的,她很高兴,而这时刘xx小朋友站到了芯蕊的前面,于是芯蕊就推了她一把,结果手重了,妍妍哭着向我告状说芯蕊推他了.我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于是我走过去把芯蕊叫了过来,对她说:“芯蕊,你为什么推妍妍啊?”芯蕊说:“我没推她,她不排队就跑到我前面来了.”我又问她:“你是不是想让刘xx让开一些啊?”芯蕊点点头,我又告诉他:“你想想,如果你不用手推妍妍,还能怎样告诉她啊?”芯蕊想了想,对我说:“小便要排队,我站前面了你就要往后?”我笑了,摸着芯蕊的头说:“对啊!你要是这么对刘xx说,她不就不会给你告状了吗?”芯蕊点点头,对我说:“老师,我改了.”

  措施:芯蕊是个聪明的小女孩,老师说的都会听,告诉她遇到事情不能够打小朋友,能够过来告诉老师。教师必须要发现幼儿的问题。

幼儿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

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

  行为记录:

  攀爬架一直是我们班小朋友很喜欢玩的玩具之一,今天在户外区域的时候我们分散后,范轩语,崔艺凡和崔李童三个小朋友迅速来到攀爬架上进行攀爬游戏,当他们都登到顶端的时候,轩语小朋友想翻越过去,但是又有些犹豫,我说:“轩语加油,但是要注意安全啊”

  轩语明白了我的意思,小心翼翼的翻越攀爬架,手抓的紧紧的,生怕自己会受伤。轩语顺利的翻过攀爬架,瞬间脸上扬起了开心的笑容,并对我说:“老师,你看我翻过来了”我立即给轩语竖起了大拇指并表扬他说:“你真棒”。

  轩语安全的到达了地面,自信的说:“老师你看,我下来了!”我问道:“那你还能到外面来吗?轩语自信的向上爬去,这时张桂铭在最上面说:“你快出来!”在外面旁观的崔艺凡也说:“范轩语,快出来吧!”轩语听到后速度变得更快了。

  轩语快就爬到了最顶端,这时候下面旁观的崔艺凡更加兴奋了,又蹦又跳的喊着:“范轩语出来了,范轩语出来了”。轩语顺利的从攀爬架的里面翻越了出来,崔艺凡看到后也想试一试。

  崔艺凡和崔李童这尝试着想办法该怎样翻进攀爬架,这时候范轩语突然也向攀爬架的顶端爬去。

  在崔艺凡和崔李童正在想办法怎麽翻过攀爬架的时候,范轩语再一次的翻过了攀爬架,这一次的速度可比第一次翻越的时候快了许多。轩语再一次成功的翻越了攀爬架,崔艺凡和崔李童在攀爬架上呆呆的看着范轩语。

  轩语得意的说:“你们也爬进来啊”,崔艺凡说:“我们进不去,你还是出来吧!我们去玩别的去吧”。轩语听完爬到攀爬架上准备出来,崔艺凡和崔李童也爬下来,一起去玩别的游戏去了。

  分析原因:

  1.在户外活动中很多小朋友愿意进行攀爬活动练习,这表示孩子们对攀爬活动很感兴趣。范轩语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尝试进行攀爬架的翻越,这证明了范轩语不怕困难敢于进行创新尝试。

  2.崔艺凡和崔李童在范轩语的影响下也进行翻越攀爬架的尝试,这表明孩子很容易被新鲜玩法所吸引,但是在尝试的过程中失败,没有获得成功,选择了其他的游戏,这也符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3.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给孩子宽松舒适的环境进行游戏,适当的给孩子支持和鼓励,让孩子更好的进行游戏。

  采取措施:

  1.在此次的活动中范轩语小朋友进行了翻越攀爬架的挑战,这体现了他勇敢的品质。在游戏中崔艺凡,崔李童等小朋友关心范轩语怕范轩语受伤,这体现了我班孩子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

  2.在下次的攀爬架活动的时候可以让范轩语小朋友示范如何翻越攀爬架的方法,在活动中为幼儿准备软垫,让孩子在一个安全的情景下进行尝试,对孩子们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让孩子们进行更好的发展。

2020年新版幼儿园观察笔记优秀范文

  观察时间:20xx

  观察地点:小五班教室

  观察幼儿:雨恩(小小)

  观察实录:

  午餐快结束了,大部分幼儿已经出去散步了,只见小小等三、四个小朋友仍在慢吞吞地进餐,我用眼神暗示他们稍快些。只见几个幼儿立刻快速地嚼起饭来,只有小小一个人还慢吞吞地、不着急地、自顾自地悠闲地进餐,不时还玩弄一会儿。“小小,加油呀,你看只有你一个人了,需要我帮忙吗?”小小看了我一眼,最后说,我吃不下了。

  分析:

  张雨恩小朋友在班级中做任何事总是慢吞吞的,吃饭慢、穿衣慢、洗手慢。从不争第一,有的小朋友甚至叫她小蜗牛。姥姥反映在家也这样,似乎任何事也引不起她的激动。但是,她做事较仔细,不慌不忙,不易冲动,比较冷静,喜欢思考,观望。

  反思和措施:

  一、“用心鼓励”策略

  运用群众荣誉感去激发思远,让琰琰抓紧自己的动作,为群众争光,并长此以往地影响她,让琰琰逐步构成新的习惯。

  二、“感受代价”策略

  我们与她家人交流,期望他们在家中配合使用此策略,帮忙小小较快地完成一件事。“衣服穿慢了,影响去公园玩的时间”、“饭吃慢了,会错过好看的电视”等,以此激发她尽快完成的目的。

  三、“移默化”策略

  经常玩一些“争上游”、“争第一”的竞赛游戏,因为在游戏中孩子能真正体会“准确快速”的内涵,在孩子感受获胜后的愉悦时逐渐远离“慢吞吞”。

  其实,个性的转变与发展要经过长时间的磨合。只要老师、家长能配合默契,能正确地看待孩子的个性,对待孩子不急躁,长时间地给予孩子良好环境的影响,孩子必须会有变化,会成长得十分好。

  我们期盼着琰琰的变化,相信她必须会有好转。

幼儿园大班观察记录

  继续采取第一阶段的措施方法,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反馈,掌握明明小朋友在家的吃饭情况。奖励对他很有帮助,今后要多多对他进行鼓励。

  刚由中班升上大班的大一班,38名幼儿,活泼聪明可爱,幼儿的自我意识很强,大胆创造,各方面的能力都很强。

  个案的表现:

  在进行幼儿园物品五常管理中,老师在行为上是做到了,但小朋友们每一次进行活动后都不主动自觉的收拾好活动室的物品,这样一来苦了老师,大大地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更是在浪费人力资源。面对这种情况,该如何培养孩子形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个案的成因:

  我们通过对大班幼儿的一日生活观察发现,大班幼儿虽然自我服务较小班、中班幼儿要强,但是,部分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严惩缺乏为集体服务的责任感。幼儿责任感的形成是大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纲要》中在对社会目标的制定中,也有这样一条目标: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责任感是现代人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

  教育对策与过程:

  一、创设责任区

  为了加强幼儿对他人、集体的责任感,我们创设了几个责任区。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我们把各种任务按要求划分成若干项,每一项落实到一个责任区,然后有目的、有计划地分配给幼儿,使幼儿主动承担起责任区工作,以此让幼儿去体验“责任”的含义。责任区的创设有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把活动室的各种活动区,分配给幼儿做责任区,如:图书区、美工区、积塑区、建构区等,根据每个区的性质不同,对幼儿的要求也不一样。如图书区、美工区,幼儿比较喜欢,材料多、面积大,这些区就需要二、三个幼儿来负责管理,其它责任区有一、二名幼儿负责就可以了;责任区的另一种形式就是班进而的各种值日生工作,如负责幼儿一日三次餐具的发放;负责给植物角的植物浇水,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等。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责任区,教师在给幼儿分配责任区时,都注意根据每个幼儿具体情况而定,使每个幼儿都在责任区的活动中有所进步。

  二、教师对责任区进行指导和评价

  1、教师要幼儿明确责任区的任务要求

  如幼儿要负责好自己责任区的卫生、整洁,物品的合理摆放,参与教师更换、调整该区材料等各项活动,监督指导其它幼儿爱护本区物品,幼儿每天入园后必须先整理好自己的责任区,然后再进行其它活动,每天定时对责任区进行检查。下面一例是幼儿责任区活动情况的观察记录:(刘嘉伟、高琦负责图书区)“刘嘉伟一早入园,在洗手间拿来抹布到图书区擦书柜,然后整理种类图书,发现常识类图书里有一本语言书,便拿出来放回语言类。这时,高琦刚好来园,见刘嘉伟已经把图书区整理完毕,两人便进行美工区,发现彩色笔和铅笔混放在一起,便函拿来笔桶,把它们进行分类,然后整齐地摆放在美工区。整理完后,两人各自进入自选活动。”上面这例观察记录充分说明,这两名幼儿基本明确自己责任区的责任,并对自己所负责的责任区有了一定的责任感。他们的工作已不限于自己责任区的工作,更多地表现在对集体的关心。因此,教师只有让幼儿明确责任区的任务要求,才能促使幼儿提高责任感,做好本区的工作。

  2、深入活动,随时指导

  开始创设责任区活动,幼儿的自我意识和自觉性都较差,有时出现责任不清的情况,使幼儿心里感到困惑,不能安心活动。这就需要老师深入到幼儿活动当中,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比如自选活动时,负责管理图书的幼儿把图书分类整理得井井有条,可到其它活动区去了就不够自觉,负责别的责任区的幼儿到图书区也是任意翻阅图书,把书乱放,出现这种情况,责任该由谁来负?经师生共同商讨决定,谁在活动区出现了问题就由谁来负责。责任分清了,幼儿就能安心地活动了。

  3、掌握标准,及时评价

幼儿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

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

  观察分析:

  开学有一段时间,我一踏进教室就有幼儿向我告状,说东西不见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帮幼儿整理书包的时候,无意中发现小明的口袋里有许多东西。仔细一看,正是很多小朋友先前丢失的东西。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在我的眼里,他是个乖巧、懂事又内向的孩子。这件事发生在他的身上,我觉得很惊讶。拿别人的东西属于一种偏差行为,如果不经教育,很可能影响到幼儿日后的发展。

  为了更客观地分析小明的行为,我首先对他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跟踪观察。观察发现,小明“拿”的东西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小朋友带到幼儿园的玩具;另一类是幼儿园里的玩具或者一些食品。这些东西有一个共同特点——很小,比如玩具上的小零件等,这些东西都可以捏在手心里或放在口袋里。玩具基本上是新的或是比较特别的,小明没有玩够或者没有机会玩的。小明拿东西的时间通常是在自由活动以及活动与活动转换的时候,因为这些时候幼儿都分散在教室、卧室、盥洗室等各个地方,教师的注意力相对也比较分散。

  结合对小明行为的观察及年龄特点的分析,我认为:小明的行为属于一种偏差行为。所谓偏差行为,就是指在一定的社会中社会成员不同程度地偏离或违反了既有的社会规范的行为,也被称为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差异行为等。其次,四五岁的幼儿常常分不清想象和现实,对于他人和自我的区别也不是非常明确。小明对那些小东西很感兴趣,所以就拿走了。综合起来,导致小明偏差行为的原因可能有:小明对“所有权”概念理解模糊,对集体交往时的规则不太明确,自制力较弱。

  采取措施:

  由于这一行为与幼儿的年龄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应对策略上,我坚持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原则,以促进幼儿的成长与发展为目的。在操作上,注重从细节出发,不过分关注他,尽可能以集体的形式解决个体的问题。

  于是,我想出了整理口袋的集体游戏。

  为了保护小明的自尊心,尽可能地把不良反应减到最低,每个星期五,我都要幼儿玩“玩具回家了”的游戏,用游戏代替调查帮小朋友找到丢失的东西。要小朋友们回家前都要整理书包。

  我用一个废纸箱,让幼儿在整理书包的时候把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拿出来放进箱子里。等幼儿整理完书包大家再一起整理纸箱,是幼儿园里的东西就送回“家”,是小朋友的东西就还给主人,没有用的废弃物则扔进垃圾桶。

  教师策略与指导: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改掉了拿玩具的毛病,班级里再也没有小朋友说东西不见的情况了,每个小朋友都能在放学回家自觉地把小伙伴的东西还回去,班级里的物品也会被小朋友乖乖的放回原位。

幼儿活动观察记录格式

  观察时间;

  12月17日

  观察对象:

  李越徐步

  观察场景:

  娃娃家

  观察情景:

  下午,孩子们进入活动区开始游戏,徐步进入娃娃家拿起电话给妈妈打起电话,这时李越看见了上去就枪,嘴里还说:给我打一个,给我打一个,徐步不让,两个孩子马上要枪起来‘把那些小朋友玩具要一起玩,要别人的东西要商量’的话抛在脑后,我马上走过去说:李越玩具是徐步先拿到的,等他打完了你再打好吗,李越虽然不抢,但扔不甘心的看着徐步手中的电话,我灵机一动,找来另一部电话大声说;“铃...李越快来接电话,爸爸找你。”李越高兴的跑来了,拿起电话:“爸爸你在上班吗,我刚才抢了徐步的电话、”听了他可爱的话语,我笑了。

  分析:

  小班幼儿年龄比较小,常为满足自己需要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与他人发生争抢,我利用幼儿情绪易转移这一特点,适时介入指导,是矛盾化解,保证了游戏活动的正常开展,有不影响幼儿游戏情绪。

幼儿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

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

  开展区域活动的时间又到了,孩子一切就绪,就待老师发号施令了。为增加孩子们对区域活动的兴趣,我会定期在区角添加一些活动材料,在每次活动前都会向孩子介绍新材料。这次区域活动我没有给孩子们分配区域,而是让他们自由选择区域开展活动。基本上每次区域活动都是给孩子们分配好区域内容,时间久了会让活动很死板,显得局限性。但要是突破原有的活动模式,我难免会对活动有很大的担忧和顾忌。我们班的孩子都非常的活跃,这样把它们放散开去,会不会乱成一团,以至一发不可收拾?没有指定性,会不会有争抢玩具的现象?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我的脑海里呈现。当然,在活动前对孩子们的活动教育是不可缺少的。活动开始了,孩子纷纷选择区域、材料、同伴游戏了。

  一开始的时候还有很多小朋友来问我:“老师,___玩具可以玩吗?”“可以,区域里的材料都可以玩,但是要保护好这些玩具,玩完了要整理好。”胡梓莹、刘欣悦、几个人在位子上认真的玩编织,这是新加入的玩具,孩子玩得还不怎么熟练,于是我稍稍进行指导。之后我再去观察发现她们根据范例及我的指导已经编织的很完美了。孩子的仿编能力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郭虹伶、李薇薇、李翀宇几个在阅读角安静的玩着办家家,他们扮演着爸爸妈妈和宝宝,在讲故事给布娃娃听。看着她们的一举一动,我是既佩服又好笑。她们完全投入到情景中,学着大人的行为举止,学的有模有样的,真乃是一位位的小大人啊!可见她们平时关注大人的行为举止,大班的孩子有着很强的模仿欲望。有的孩子这个玩了会整理好又换了地方,有的孩子邀请其他的孩子进入自己的区域游戏,有的孩子在观看他人游戏。

  观察反思:

  活动开展的很顺利,我之前的多种顾忌全然消失,没有乱哄哄的现象。意想不到的是,这样开放式的活动反而使活动更有生气,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区域、选择材料、选择伙伴,反而显得井然有序了。发现孩子们有着自己的人际交往,行为模式,游戏方法,而作为老师的我则在旁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适当的时候进行指导给予帮助。在我的关注指导下,孩子玩的很投入很开心,但愿时间在那一刻多停留会。形式多样的区域活动有助于孩子游戏的兴趣,在活动上有深层次的突破,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也将会尝试新的活动形式,让活动变得更有意义。

中班区域观察

  幼儿区域活动观察记录1

  观察地点:秘密区

  实地记录:走进秘密区,东东对陈可颖说:“我有个秘密,我用这个传话筒传到你们的耳朵里。一下子,可颖小朋友就两眼发亮,好奇心激发了出来。因此,在接下的环节,谁愿意通过神奇的传话筒,把秘密送到我的耳朵里?可颖小朋友积极、踊跃地举着小手,急切地要把自己的秘密用传话筒传到老师的耳朵里。你的小秘密愿意告诉自己的好朋友吗?可颖小朋友更是积极主动地和同伴说着秘密。

  评析:可颖小朋友以前不喜欢与人交往,不能融入群体。显得比较孤独。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在感受别人关爱的同时,逐步地能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沟通,逐步地学会与同伴分享等

  幼儿区域活动观察记录2

  观察地点:建构区

  实地记录:

  陈宁是一个比较好动的小男孩,思维很活跃。今天,又到进区域自由游戏的时间了。今天,陈宁正在搭建积木。别的小朋友也想和他玩,他不愿意。人家一拿积木,他马上动手打人,嘟着嘴巴,很生气的样子。

  评析:

  由于,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的玩具都是自己一个人玩,没有和别人一起分享玩具的经验。在幼儿园都是大家一起玩,当同伴提出要求一起玩的时候,他就非常不愿意。人家一碰他的玩具,他就会认为这些玩具都是我的,你不能动。结果就动手打人了,还非常的生气。

  幼儿区域活动观察记录3

  观察地点:操作区

  实地记录:

  冯嘉灏小朋友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小男孩,不愿意和同伴交流。今天,又到小朋友进区域自由活动的时间了,小朋友们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区域。冯嘉灏就自己一个人坐在椅子上。我问他:“冯嘉灏:你怎么不进区域玩啊?”他摇摇头,并不说话。我知道他是不懂得怎么样与小朋友一起玩。我说:“区域里有很多好玩的东西,我们一起进区域玩,好不好?”他点点头。

  评析:

  冯嘉灏之所以不懂得怎么样与同伴交流,是因为在上幼儿园之前讲的都是自己家乡的话。一下子接触普通话,又不会说。所以,很不适应,对自己又没信心,不懂得怎么样和别人相处、交流。看到别人进区域玩,就不敢一起去玩。

  幼儿区域活动观察记录4

  观察地点:操作区

  实地记录:

  冯嘉灏小朋友是一个比较内向、胆子小的小男孩。今天,又到小朋友进区域自由活动的时间了,小朋友们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区域。

  只见,冯嘉灏小朋友一个人坐在位置上。我就问他:“冯嘉灏:你怎么不进区域玩啊?”他看看我,摇摇头,我知道他是胆子有点小,不敢和小朋友一起玩。于是我说:“我们一起进区域玩,好不好?”他点点头。

  评析:

  由于冯嘉灏的父母对他的关注很少,平时就是奶奶带他。很少带他到人多的地方玩,很少和同伴交往,所以不知道怎么样和同伴一起玩。当他看到小朋友们都进了区域玩,而自己又不敢上去和他们一起玩。

  幼儿区域活动观察记录5

  观察地点:美术区

  实地记录:

  走进美术区,开始画画。却陈志信不像其他的男孩子一样安静地在一处画画,反而和几个男孩子一起相互追逐,直到户外活动结束。

  评析:

  陈志信有时很文静,不够大胆。有时很活泼,户外活动时,他跑的最快,说话声音也很大,老师没有去制止,目的是让他能够更加自信,勇敢一些。

  幼儿区域活动观察记录6

  观察地点:秘密区

  实地记录:

  个秘密”社会领域的活动。教师出示传话筒,告诉幼儿这是神奇的传话筒,说的话只传到好朋友的耳朵里,老师有个秘密,我用这个传话筒传到你们的耳朵里。一下子,成成小朋友就两眼发亮,好奇心激发了出来。因此,在接下的环节,谁愿意通过神奇的传话筒,把秘密送到我的耳朵里?成成小朋友积极、踊跃地举着小手,急切地要把自己的秘密用传话筒传到老师的耳朵里。你的小秘密愿意告诉自己的好朋友吗?成成小朋友更是积极主动地和同伴说着秘密。

  评析:

  成成小朋友以前不喜欢与人交往,不能融入群体。显得比较孤独。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在感受别人关爱的同时,逐步地能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沟通,逐步地学会与同伴分享等

  幼儿区域活动观察记录7

  观察地点:表演区

  实地记录:

  在小剧场表演的时候,小朋友们都愿意上台表演,可是Andy有点害羞,尤其看到爸爸妈妈来,他就更抗拒在大人面前表演。评析:

  黄以心是个很腼腆的小孩,但是最近我们班组织的这个活动,他进步了不少,那天爷爷奶奶来接他,他就开始愿意在我们面前表演了幼儿区域活动观察记录8

  观察地点:自然角

  实地记录:

  在我们自然角里来了一样东西。当我把它拿出来给小朋友看,然后问他们:“知道这是什么么?”孩子们三三两两的摇摇头,说:不知道。被我料到啦!呵呵~~~~于是我告诉他们:这是干的海带。干的海带小朋友一般没有接触过的,所以就开始了我们的认识过程。

  评析:

  幼儿对新奇的事物非常感兴趣的,因此,我们要抓住幼儿的心里去开展一切的教学活动。

  幼儿区域活动观察记录9

  观察地点:编织区

  实地记录:

  编织区的嘉杰小朋友正在用玉米皮聚精会神的编辫子,可每当编到接头的地方,就用左手拿着玉米皮笨拙的向里面塞,并且也不管其它的几股玉米皮,就乱七八糟的编起来;梁慧楠小朋友当编到接头的地方时,一连几次都接不进去,就是接进去,用手一编又掉出来了,还有的干脆想放弃,不编了。

  评析:

  针对幼儿遇到困难就想放弃的迹象,我采取了鼓励、对幼儿的点滴进步进行表扬,并给幼儿讲述了《乌鸦喝水》的故事,使幼儿懂得了面对困难只有勇于尝试、坚持不懈、不轻易放弃,才能战胜困难的道理。在接下来的几次区域活动中,我发现编织区的幼儿逐渐增多,并且编织的又快又好,基本没有断头的现象。有时幼儿还会几个一组以比赛的形式编织,看着孩子们编织的那么投入,拿着自己的作品快乐的玩耍,我感到无比的欣慰。

  幼儿区域活动观察记录10

  观察地点:益智区

  实地记录:陈灏霖小朋友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小男孩,很少和同伴一起交往。今天,又到小朋友进区域自由活动的时间了,小朋友们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区域。只见,陈灏霖小朋友一个人站在旁边。我就问他:“陈灏霖:你怎么不进区域玩啊?”他说:“我不想玩。”我说:“区域里有很多好玩的东西,我们一起进区域玩,好不好?”他点点头。我知道他是不懂得怎么样与小朋友一起玩。

  评价:由于陈灏霖的父母很少带他到人多的地方玩,使他很少和同伴交往,所以不知道怎么样和同伴一起玩。当他看到小朋友们都进了区域玩,而自己又不知道怎么样去和他们一起玩。只有一个人站在旁边看着小朋友玩。

大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

  观察对象:黄伟妍等

  观察目的:培养幼儿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观察资料:

  晨间活动的时候,两组小朋友们在兴致勃勃的拍皮球,还有两组小朋友在走独木桥,玩得可开心了。突然,看见几个孩子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老师,他们不听我的话,我叫他们不要踩小草,可他们偏要踩,而且那里的小草都被踩了倒下来了,老师,你再不去制止的话,那里的小草可要遭殃了。”原先,是黄伟妍和几个女小朋友。我就沿着她说的方向看过去,原先,他们在踢秋呢,我就走过去,准备和他们去说说,可他们却无奈地说:“老师,如果我们不在草坪上守门,摔交的话就要摔疼的。”“那你们能想个两全起美的办法吗?”我说道。“啊,老师,你能不能借个垫子给我们啊?那样的话,我们就能够不用怕摔交了”“能够啊,我们一齐去拿吧!”

  状况分析:

  平时透过上课和活动,教育幼儿要爱护花草树木,幼儿都能够很好的记住老师的教导,在实践时,虽然有的幼儿不能很好的遵守,但他们也有这个意识就很好了。

  启示:

  平时继续加强教育幼儿的品德意识,让幼儿不仅仅能在幼儿园做到,平时在家时更要有意识得保护花草树木。

大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

  案例片断一:

  吃点心的时候,老师端出了一盘草莓。老师问小朋友,你想要哪颗,小朋友争着说,要大的、要小的、要最红的。老师说,请要小的孩子举起手,然后把大的、红的草莓分发给了他们,却把小的草莓给了说要红的、要大的小朋友。在孩子们吃草莓的时候,老师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先想着自己。”老师看着盘子里剩下的几颗草莓说:“还有几颗,谁还要?”这次,只有五个小朋友说不要,其他小朋友都说要,结果,老师把余下的几颗给了说不要的孩子。但其中一个孩子说:“老师,我真的不要了。”老师很惊讶,一看,原先的那颗草莓也只吃了一半,估计他是真的不要了!其余四个说不要的小朋友则美滋滋地吃着老师给他们的最后几颗草莓。

  案例片断二:

  张佳怡的爸爸从厦门回来,给班上的小朋友带来了一些礼物,有玩的、有吃的,小朋友都争着要玩具,可玩具分给每一个孩子又不够了。于是,老师把玩具拿在手里说:“你们要是想得到它,就要参加一次比赛。每个孩子都来整理自己的床铺和衣装,谁整理得又快又好,玩具就给谁。”于是,一部分孩子得到了玩具,另一部分孩子得到了食物。老师还告诉孩子们,要想得到的,就务必做得。

  反思:

  两个例子,证明了一个教育原理,那就是教育要从人的本质需要出发,重视激励人的创造力,鼓励孩子争取第一,使孩子成长为一个用心进取的人,而不是无谓地抑制孩子的*,更不能鼓励说谎。正当、公平地去争取自己想要得到的,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把潜在的本能激发出来。

  诚然,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十分推崇谦让、利他、克己等品行修养。我们不否认中国传统美德对人成才立世的好处和作用,但是也应看到这种传统美德在培养孩子勃发的创造力等方面的负面影响。竞争的时代,要孩子因仁取让,孩子也许养成了谦让的品质,却可能变得无所作为。人的本能是追求的物质满足,如果正常的获取满足的方式被谦让代替,他就有可能变换方式去获取,这样容易导致孩子的双重人格。案例一中教师问“谁还要”,说不要的五个孩子中有一个是真的不要了,其他四个也许是用了“智取”的方式获取了想要的东西。教师的这种做法其实是在强化孩子做无谓的谦让,这四个孩子很有可能在这样的强化中学会了欺骗,学会了说谎,其他的孩子下一次也可能会用上“

  智取”的方式。教师明知孩子们都想吃草莓,为什么必须要孩子们说假话呢?即使有人真心谦让,从受益者方面看,是因他人谦让而轻易获得的,自己没有付出努力,对他们自身的发展也没有什么用心好处。教师真正就应做的是尊重幼儿,创设宽松平等的环境,满足他们的需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对孩子的教育应树立这样一种指导思想:正当竞争,发挥潜力的竞争,就是一种美德。品德培养不应独立于创造力培养之外。公平竞争、按劳取酬,既是美德,又是一种优秀素质,是一种智慧和潜力。我们就应让孩子在这样的努力进取中,德、能同步提高。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会计综合模拟实训题及答案

抗疫一线医护人员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