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垃圾收集站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家有“废品区”

  我有个习惯,总喜欢把废纸和一些瓶瓶罐罐扔到阳台上桌子底下的大箱子里。自然而然,那里就形成了我家的“废品区”。“废品区”里的东西可多了:纸板箱,我的草稿本,还有喝掉的饮料瓶、罐子。凡是能卖的废弃物,一般都会出现在这里,也可以说这里是个“小型垃圾回收站”。

  爷爷卖过这些东西,所以从一开始,有许多废品都是我拿到他那里问清楚后,才放进去的。刚开始时,妈妈嫌乱、嫌烦、嫌脏,“把这些垃圾扔了啊?”“不行,不行——”我尖声制止道。妈妈拿我没办法,只好同意了。后来还答应把卖的钱给我。那我肯定不放过任何可卖的东西,因为钱是归我的!

  有时,我刚把一些废纸扔进这个“废品区”,可一迈进书房,又觉得这纸有用,就连忙捡回来,重新看过一遍后,确定没用了才放进去。甚至刚开始收集废品时,还被妈妈和姐姐笑话过——“真是名副其实的‘环保小卫士’”,因为我硬要把在外喝过的塑料饮料瓶带回家“变废为宝”。

  每到学期结束后,我卖废品得到的钱最多。卖的都是我用过的废旧的本子之类的,甚至有些旧书都让妈妈理出来卖了。还有稍微贵一些的报纸,集起来一大叠一大叠的,这样就有更多的零花钱属于我了,这可是我积累了一个学期的“积蓄”啊。

  我总是高高兴兴地蹦出家门,跑到小区门口找那位收废品的阿姨来称重。随后,我拿着几张钞票和几块硬币,跳到沙发前,脚一蹬,弹到沙发上。享受完这爽滋味,再把钱塞入钱包!哈哈!家有个“废品区”,真好!

小区垃圾收集站

垃圾分类从小做起

  妈妈说青奥会的时候会有很多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来到南京,他们都会来看看我们南京这个美丽的城市。妈妈说只有让城市变得更美丽,更干净,那么所有的人才会喜欢上我们的城市。虽然我只是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但我觉得做为一名小小的南京人也应该为青奥会做出一份贡献。

  学校老师教了我们如何进行垃圾分类,老师说对垃圾进行正确的分类这叫做“环保”,因为只有环保才能建设一个美好的家园。我对垃圾分类可感兴趣了,到家后我就教爸爸妈妈如何进行垃圾分类:不能乱丢垃圾,垃圾分为可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我们要将垃圾分类丢才能做到环保。我提议在我们家就开始实行垃圾分类,爸爸妈妈很支持,妈妈还准备了三个垃圾筒分别贴上了不同的标签。每次扔垃圾我都会提醒爸爸妈妈扔进不同的垃圾筒中,爸爸妈妈不停得夸我懂事了!

垃圾分类

  暑假的一天,我和几个小伙伴被家长带到梅江区西阳镇移民新村参观了“新型垃圾屋”,它可以智能回收可回收物。

  这个新型垃圾分类箱,名称叫“智能可回收物收集屋”。它颜色鲜艳醒目,大约有四个并排的冰箱那么大,分为金属、玻璃、纸张、塑料四个类别的投放窗口。现场还有一位讲解老师热情细致地为我们介绍它的使用功能:先通过手机扫二维码建立个人账户打开投放窗口,并且通过人脸识别验证使用者身份;系统根据垃圾投对与否、以及垃圾的类别和重量进行积分,投错了还会扣积分,积分可以用来兑现一定数额的金钱或物品。

  这个智能可回收物收集屋真有趣,令我们大开眼界!它通过智能手段,帮助人们做到了真正的垃圾分类,不像普通垃圾箱的分类,把好多有用的资源都当作废物丢弃了,还会增加环卫工作者的工作量。我和小伙伴当场找了些东西尝试投放,不一会儿就积了几十分。我还从讲解老师口中得到一个好消息:不久以后,这样的智能可回收物收集屋将遍布整个市区,到那时候,我也可以通过垃圾分类积分挣零花钱了!

  所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但愿人人都自觉遵守垃圾分类规则,一辈辈发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文明传统,让天更蓝、水更清,人类的生活空间更美丽,地球变成生态宜居星球。

垃圾吸收器

  白色垃圾产生于因为工作忙‘吃盒饭’乱丢和用一个垃圾袋装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垃圾。其实垃圾可回收垃圾可以变废为宝,成为生活用品小孩的玩具。但是随着人类走向现代化,生活,不再把身边的东西似为宝物。还有养成随手丢垃圾的习惯

  白色垃圾在垃圾箱里,大风一吹到处都有。树枝上,马路旁,屋顶上都是的,城市里到处是我憎恨的东西——垃圾。

  因为我憎恨它,不由奇思妙想,想出了个垃圾感应器。其实啊!它跟指南针差不多,哪里有垃圾就会报警,并指出它所在的方向,我利用它使我们城市的环境焕然一新。

  为了让别人看我们城市的环境瞠目结舌,我不断钻研,发明出了一个垃圾吸收器不管这个垃圾都能被吸收。

  垃圾吸收器与垃圾感应器合二为一,真是完美不过的了。垃圾就不会在树枝上,马路边,屋顶上出现了。

  白色垃圾;你将在我们城市灭绝。

我家垃圾分类

  老百姓过上了富裕生活,各种垃圾也特别多。过去北京人管垃圾叫“扫地土”或“脏土”。如今垃圾五花八门,其中扫地土的成分,已经占得很少了。

  过去的“脏土”可以作为肥料肥田,如今的垃圾五花八门,处理不好污染环境,处理好了还能继续为人类造福呢。为此,我们全家决定垃圾分类处理。我买来四个筐:一筐装废纸,一筐装塑料袋,一筐装玻璃瓶和饮料瓶,一筐装菜叶、果皮和杂物。四筐一字儿摆在卫生间内,两红两绿,平添了一道风景,尚且有实用价值。

  开始时,活儿一多,脑子一乱,常放错了地方,只好扣过来重新分好。妻子一时烦了,愣说这样做是没事找事。女儿说话了:“万事开头难,咱要敢为天下先。”经过一段时间后,我家的垃圾分类终于坚持下来了。

  如今,最支持、最热心垃圾分类的就是妻子。垃圾一分类,转眼就生钱,一周卖一次,足有几十元。女儿每次提到我家旁边的一条河就愁眉锁眼。她说:“河里鱼没了,水草也不水灵了,昔日的旖旎风光不见了。实行垃圾分类,不但能变废为宝,还能为保护环境作贡献呢,多好啊。”

  实行垃圾分类,我也同样乐不可支。首先是倒垃圾的活儿省去了四分之三;其次是打扫房间时女儿抢着收拾垃圾,培养了孩子的勤俭品质;再次妻子说我出的这个点子有功,给我增订了一份报纸。

  举手之劳,何乐不为?细心一点,收益多多。按说,社会上根本没有什么废物,只是放错了地方。就以废纸来说吧,如今全通州区一天产生多少废纸?看看沿街收购废品的就会知道一二。进了小圣庙北京造纸七厂院内,更会让人有直观的感觉,那里的废纸堆积如山,可几天之内竟会变成“再生纸”。

家住回收站旁

  我家住在一个回收站旁边,那里非常吵。每天清晨,垃圾车纷纷到达,装卸货物的声音,铁板的敲击声、玻璃瓶的碰撞声,各种声音此起彼伏,好像在演奏一曲恼人的交响乐,害得我睡眠不足。

  傍晚,一些做回收废旧物生意的小贩们拉着板车到回收站卖掉一天的收获,那种倒空啤酒瓶发出的“砰,砰”响声、那些我听不懂的讨价还价的声音,听得人心里恨恨的,搅乱了我做作业的心情。

  最烦人的是白天一些大货车在小区门口本来就不宽的小路上进进出出,经常造成堵车,老式的拖拉机也来凑热闹,发出“突突突”的声响。

  唯一有一点点好处是每次家里卖报纸、纸板或废旧的东西非常方便,一下楼就能轻松地搞定。

注意垃圾回收问题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是实施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步骤,对于改善人民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创建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不仅关系到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城市形象,也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最基础的工作,更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为积极配合国家的号召,将我市建立成一个环保文明城市奉献一份力,未知青年联合淮北师范大学E能量志愿服务队一起开展此活动,共建一座绿色城市。

  通过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提升群众们对垃圾分类这一实际问题的重视;再宣传分类垃圾的具体做法,引导大家正确的进行垃圾分类,保护环境;最后以标记垃圾桶等方式提醒所有的市民朋友时刻注意垃圾回收问题。

小区的垃圾房

  我的家乡珠海,那里风景秀丽,环境宜人。我生活的小区就在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

  还记得以前,我家小区的楼下有许多个露天式的垃圾房。那时,人们总是把垃圾随手乱丢,散在外面的垃圾臭烘烘的、脏兮兮的,每当路过垃圾房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捂上鼻子,皱着眉头,苦着脸,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过去。有时,垃圾房的四周还会流出黄黄的脏水,让人看了,顿时感觉胃里如翻江倒海般难受。

  有一次,我下楼去丢垃圾,刚到楼下,没看见一块小小的西瓜皮,不小心踩了上去,一下子就摔了个四脚朝天。这一来,可把我疼得龇牙咧嘴,半天都爬不起来了。

  一个月,一个月,又一个月。也不知在哪一天,那些露天式的垃圾房全部换成了环保垃圾房。

  环保垃圾房的外墙是用红砖和米黄色的砖砌成,每个垃圾房上都有电话、编号、标牌。环保垃圾房上有三个投放口,每个投放口上面都有相应的标志。一个是可回收垃圾投放口,可投放玻璃、金属等垃圾。一个是其它垃圾投放口,可投放果皮、树叶等垃圾。还有一个小小的、圆圆的投放口,专门投放废电池。

  环保垃圾屋里面有紫外线杀菌灯、水管、塑料垃圾桶车,人们只需要把垃圾放入投放口,垃圾就会自动滑入塑料垃圾车里,这时投放口也会自动关闭,不但防止了蚊子,苍蝇,老鼠等害虫的进入,也使得外面干净无比。

  自从我家小区都换上了这些环保垃圾屋,四周再也不会污水横流了,环境也变美了。我爱这干净的小区,我爱这美好的环境,我也爱美丽的家乡。

清理小区垃圾

  今天,我一大早起床看见楼下小区的花园里有很多小朋友在玩耍,而且,有几个小朋友我都认识,我开心极了,就跑到楼下和他们玩。玩了一会,我发现有很多人随地乱丢垃圾,地上有许许多多这是最不好的行为,我就对我认识的小伙伴说:“地上这么多垃圾,会影响小区的环境的,我们因该把垃圾清理干净,不要让垃圾影响小区的环境。”小伙伴异口同声的说:“好”。

  我们就开始干活了,不到半个小时,我们大伙就把小区里面所有随地乱扔的垃圾都清理到垃圾桶里了,虽然我干得满头大汗,但是我们都觉得很开心,因为我们还了小区一个干净又美丽的环境。我觉得每个人都要时时刻刻记住这句话“环保生活从我做起”。

一个“垃圾回收站”

  我家真是太拥挤,虽说也有九十几平米的房子,住四口人也不算太紧张,但东西多,占去了大部分的空间。储藏室早已挤满了东西,为了节约空间,连储藏室的天花板边缘也隔出了许多柜子。床底下,放了六个收纳盒,也是满满得。什么衣服啦,书啦……衣柜的柜门一打开就会有衣服挤掉出来。

  更恐怖的是,连过道上都堆有大大小小的盒子,用来收纳物品,走路都要横着走。问题就在于我们家表面上住的是四个人,实际上有九个——我的两对舅舅和舅妈还有我的表弟,大部分时间都在我家就餐,他们家基本只是当个旅馆的,所以很多生活用品就统统放在我家了。

  舅舅、舅妈又都是极其爱整洁的人,一旦有东西让他们觉得拥挤,而且又不常用,就搬到我们家里来,丢在门口,有时候,一些想扔掉有不舍得扔的东西,也放在我家了,好像我家是他们的大储藏室。

  客厅里也放满了东西,连茶几都要给这些东西“垃圾”腾地方。爷爷奶奶不舍得扔,舅舅舅妈又不断搬东西过来。门后面,阳台上几乎所有的地方都放了东西。各个房门都只能虚掩着。因为门后面也都放满了东西,门永远无法推到底。

  这些日渐增多的物品造成我从门口走回房间都要跳过一个个摆在过道上的收藏物。某次我被表弟放在过道上的羊角球(舅妈看他不玩了,拿过来“收藏”的)绊倒了,我的怨气爆发了,把一些他们放在我家没用的“藏品”扔出去,奶奶大叫着跑过来阻止我:“你要扔了,他们还要的话,怎么办?就算不要了,我们拣一拣,或许还有能用的啊!”我看看手上的东西,基本都是表弟两岁玩的玩具,我问奶奶:“您觉得两岁小朋友的玩具,我们家谁还会玩?”“你手工课上改造改造,就是一件作品了。不要的话我再来处理!”我将之交给了奶奶,但是她至今都没处理掉它们。放在我们家的任何物品,由于爷爷奶奶不舍得扔,就一直堆在那儿。

  于是,我们家就成了一个“垃圾回收站”。求求我的舅舅舅妈们啊,请你们把你们的东西尽快处理掉,要的带走,不要的扔掉,不要再占用我们家太多的空间,让我们也过一过宽敞舒适一点的日子吧。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幼儿园阅读故事

垃圾回收处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