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诵读经典美文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诵读比赛活动总结

  在各科老师的努力协调下,班干部的积极组织下,本次诵读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参赛选手精心准备,组员热情互动,老师有效指导,活动氛围浓厚,赢得了大家的好评。

  所选诵读篇章的内容对学生、老师都有一定的启示和教育意义。再一次唤起了大家对经典的尊重,对教育的思考,对生命的敬畏。不少同学激动地写下了自己感受、心得;一些很少关注的同学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接触《论语》。

  本着“鼓励为主,奖励优秀”的原则,经过激烈的角逐,在七名选手中选出了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四名。希望这些学生能再接再厉,利用课余时间进一步深入解读论语内容,了解孔子的思想,并和自己的学习情况相结合,把孔子的思想学以致用,传承并发扬光大。同时希望以这次诵读为契机,让更多的同学喜欢《论语》,在诵读中领略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开拓自己的思维,丰富自己的知识,照亮自己的人生。

  由于时间的紧凑,这次活动也还有一些不足和遗憾。如活动范围小,仅限于本班举行,大家没有准备道具、服装,个别同学没有脱稿等。希望再利用早读、自习、课余等时间,让大家再去诵读,再去感悟,再去提升,以弥补这次活动的不足。也希望在以后的活动中,自己能注意这些细节,做得更好。

中华文化诵读经典美文

2015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作品征集启事

  为引导青少年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青团中央将在“诵经典·讲礼仪·传美德”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中面向广大青少年国学爱好者征集音频、视频作品。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共青团中央

  承办单位:尚客圈(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协作单位: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炫一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秒拍)

  二、活动主题

  活动以“诵经典·讲礼仪·传美德”为主题。“诵经典”,即引导青少年通过吟诵中华传统经典诗文,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提升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讲礼仪”,即引导青少年讲述中华传统经典,了解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文化之根,培育文明礼仪规范,促进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传美德”,即引导青少年自觉传承“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中华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征集内容及要求

  1.青少年诵读传统文化经典音频作品(1)语言为普通话,内容为我国古代或近现代优秀诗词、散文全文或节选,诵读准确无误,时长在4分钟以内。

  (2)录制音质干净,无噪音,MP3或WAV格式均可,可自行配乐或推荐配乐素材。

  (3)片头格式为“朋友你好,我是XX,来自XX(地区或单位),是一名XX(职业),感谢关注‘为你读诗’,今天我为您读的是X朝(近代、现代)诗人XX的作品《XX》”。

  (4)作品通过百度云盘分享至官方账号“诵讲传2015”,作品须注明文件标题,如“诵讲传音频+机构/个人姓名+作品名称”。

  2.青少年诵读传统文化经典短视频作品(1)诵演语言为普通话,内容为实景再现我国古代或近现代经典诗词、散文全文或节选的原文情景。诵演内容准确无误、积极健康,时长在5分钟以内。

  (2)视频宽高比为1∶1,MP4格式。

  (3)作品时长在1分钟以内可通过秒拍APP上传至活动专区(加话题#文化经典诵讲传#);时长1分钟以上,须通过百度云盘分享至官方账号“诵讲传2015”,并注明文件标题,如“诵讲传视频+机构/个人姓名+作品名称”。

  3.作品上报截止时间为2016年2月7日。

  四、奖励办法

  1.音频作品择优由BeMyGuest“为你读诗”配乐制作,作为BeMyGuest“为你读诗”微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专题节目及音频网络电台播出作品。视频作品择优作为秒拍视频推荐作品播出。

  2.主办方将组织评选并为获奖作品颁发荣誉证书。音频作品设置一等奖2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20名,奖金分别为2000元、1500元、1000元。视频作品设置一等奖2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20名,奖金分别为4000元、3000元、2000元。

  3.获奖作品将有机会参加2016年5月前后举办的集中展示活动。

  五、参与条件

  1.作品主创人员年龄须在40周岁(含)以下。

  2.创作机构或个人须填写《作品报送表》,并随作品统一上报电子版;报送多件作品,须填写《作品清单表》。(电子表格在下载)

  3.征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参与本次活动视为同意活动组委会享有作品使用权。

  1.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作文

  2.中华传统文化为题的三年级作文

  3.传统中华美德的作文

  4.诵中华经典做美德少年作文

  5.迟子建散文作品读书笔记

  6.中华长生果二年级作文

  7.中华文化之魂高中作文

  8.少年传承中华美德初中作文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作品征集启事

  各中小学校: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根据重庆市语委、重庆市教委2017年工作部署,我区决定开展2017年中华诵·经典诵读比赛。请各学校认真组织,积极参加。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

  让广大师生弘扬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和提升师生的文化素养和精神世界,从而推进素质教育,营造书香校园,落实全民阅读,激发师生对中华优秀文化和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二、活动主题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师生文化素养。

  三、活动对象

  各中、小学在职教师、学生。

  四、活动安排

  (一)比赛内容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篇目。内容应分别选自现行中、小学教材所列的古诗文。

  (二)节目要求

  1.每个节目时间为3~6分钟。

  2.诵读时使用普通话。个人或集体皆可。可使用音乐、舞蹈等青少年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艺术表现形式。

  3.各学校选送1-2个节目(不限组别),每个节目指导教师限报2名。节目光盘刻录一式2份。

  (三)分组设置

  设教师组、中学生组、小学生组。

  (四)评比办法

  由区语委办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按节目分类评选一、二、三等奖;并从中评选优秀作品参加中华诵·重庆市第五届经典诵读比赛。

  五、其他

  (一)请各校于2017年8月20日前将光盘交区教委语委办,逾期未交视为弃权。

  (二)参赛名单报送:***4@qq.co箱。在报送时,请在“主题”栏注明学校名称。

  联系人:赵春梅电话:****

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观《国学小名士》有感

  国学经典是中国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传承国脉的精神纽带,是炎黄子孙奋斗不息,富国强兵的力量源泉!在老师的推荐下,我观看了由山东少儿频道举办播出的《国学小名士》

  这是一部非常有教育意义的节目。节目开始了,演员和评审们都亮了相。比赛开始了,第一关是对弈古诗词,由参赛选手以接龙的方式来背诵古诗词中常见的某个字词来进行接龙。

  在观看比赛时,他们在电视里比赛,我在下面比赛,可没想轮到第三次就答不上来了,可参赛选手们却连续答了十好几轮才肯罢休。看来我的知识储备量也太少了,要是去参赛,一下子就会被淘汰了,以后真应该多看书,多积累才行啊!

  第二关最有趣了,是由许多小朋友穿着古装,扮演成古代的一些人物,提问参赛者们一些问题。别看这一关有趣,却也非常难,提问的那些问题我一个也不会,观看后我也知道了好多以前不知道的事情,这也算没白看吧!

  最后,还有一个神秘的考验——就是在餐桌上考验他们的尊让和礼让的品德,看了大家的表现后更是让我羞愧不已,原来在餐桌上也有这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节目中提到的那些方面,我几乎是一个也没有做到。

  这些小选手们是多么的优秀,他们平常一定下了很大的功夫来学习中国文化,可我在平时的生活中却不像他们一样,也许他们在学习的时候我还在外面疯玩呢。以后我要多读书,把我们中国的文化传承下去,发扬光大。最让我羞愧的就是在看他们吃饭的时候了,原来吃饭的时候也有这么多的讲究,不仅要尊让长辈,不能大声说话,还要节约粮食,实行光盘行动。可我在日常生活中,却经常做不到这些。吃饭的时候,不但与弟弟争抢,吵嘴,还经常嫌妈妈做的饭不好吃,经常剩饭。不过,我倒是有一个优点——帮爸爸妈妈盛汤盛饭。从此以后我一定要改正缺点,发扬优点才行啊!

  看完这个节目我明白了,生活中要处处留心身边的知识,其实国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离我们很近很近。也要多积累,积累诗词名句,增长知识。尊敬长辈。因为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要向着理想奋斗,并在今后为国学事业贡献出一份力量。爱上经典诵读吧!她会让我们能够拥有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让我们一起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肩起民族复兴的伟业,让中国这条龙腾飞在世界东方!

诵读民族经典,弘扬中华文化小学诵读弟子规活动策划方案

  一、指导思想: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为了更好地促进未成年人的养成教育,使我校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新,开展此项活动,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

  二、活动目的: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有无穷宝藏。《弟子规》是集传统文化教育思想之精华,是圣贤学问的根基。是一本启蒙养正,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因此,诵读《弟子规》确实是教育学生思想,规范学生行为的一种好方法。开展“诵读《弟子规》”活动,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根本,创建“和谐校园”为宗旨。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高尚的情感,营造扎实勤奋的学风,积极向上的校风。并以学习《弟子规》为基础,深入开展“诵读经典”的活动。

  三、组织机构

  组长:宋声鹏

  副组长:陈伟华刘派安邓志强

  林玲吕国萍肖牧王高翔

  成员:全体语文教师、各班班主任

  四、活动对象:

  一~六年级学生

  五、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弟子规》诵读活动。把《弟子规》背诵作为创建“书香校园”、营造校园文化的一项重要载体来抓,各班根据学校实际,参照学校《弟子规》诵读活动方案,制定相应的活动方案,组织实施好各项活动。要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提高活动的实效性,使诵读活动常抓不懈,持之以恒,通过师生共建共读活动,形成百花齐放的书香校园文化。

  2、各班班主任、语文教师是《弟子规》诵读的责任人。各班要认真组织好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落实“三读”一是多读。坚持每天在学校诵读时间不少于二十分钟,充分利用每天早上或中午广播、夕会时间诵读;让学生出口成诵;每周升旗仪式结束后全校师生集体诵读一节。二是精读。精研、细读解其中意。三是品读。组织读书朗诵活动,品味读书的快乐,交流读书的感悟;开展班级读书交流。

  4、切实加强督查指导。《弟子规》诵读活动由宋校长亲自抓,由陈副校长专项负责,学校教创中心、教学指导中心负责实施,制定布心小学《弟子规》诵读活动方案,通过“致学生、家长一封信”要向学生家长广泛宣传《弟子规》诵读活动意义,求得家长的理解、支持配合。要求家长和学生一起读书,抽时间和孩子交流读书心得,积极倡导家长为学生创设家庭情境,为学生读书营造良好的氛围。各班语文老师和班主任为责任人,制定出相关的活动要求与制度,校随机检查各班活动准备进展情况,确保活动正常顺利高效的开展。

  六、活动内容及过程(20**年9月——20**年12月)

  第一阶段(九月、十月、十一月)要求每个人会背诵(学校抽查)。

  1、启动仪式,向全校同学赠书。(负责人:教创中心)

  2、教师培训。(负责人:信息科研中心)

  3、利用班会、中午广播、夕会等时间学习、讨论、诵读。内容每周一段。对内容教师要进行讲解,便于学生理解和背诵。(负责人:班主任、语文教师)

  4、从10月11日开始,每周升旗仪式后全校诵读一节。(负责人:教创中心、各班主任、语文教师)

  第二阶段(十一月)要求学生理解其中含义,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及时反馈,让家长参与进来,谈孩子的变化。(负责人:班主任)

  开展“古人教我懂规范”活动。通过从古文中找事例,从古人身上学精神,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产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做一个遵纪守法,努力学习的学生

  第三阶段(十二月)竞赛

  1、背诵(班级考核),每班评选出三名为诵读之星。(负责人:班主任)

  2、征文(实际应用)三至六年级要以班级为单位布置学生撰写读书征文。征文以写读后感和从身边的人与事中挖掘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继承与创新。(负责人:语文科组)

  3、演讲:四~六年级每班选出一名优秀选手参加演讲比赛。(负责人:教创中心、班主任、语文科组)

  七、总结与表彰

  在活动后,学校将对本届“诵读活动”成绩突出的班集体和学生个人予以表彰,设优秀学生奖、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组织奖。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诵读经典,感受中国梦

  身在中国,心在中国,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国人。中国,这个熟悉的名字,早已在我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中国的一切,当然,包括那份经典,那部历史,我也无比地崇敬和喜爱。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小时候,爷爷总喜欢教我念唐诗,我也乐此不彼地学着,总觉得这个东西读起来很好玩,《咏鹅》就是我第一次接触的诗,再大些,“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等一首首唐诗,一直伴随着我。等上了小学“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等诗,我已能背诵地朗朗上口了,到现在,我仍是那么喜爱唐诗,“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等诗是多么优美,多么传神啊。

  我有时也会问:我为什么喜欢唐诗呢?可能是因为这是我最先接触的经典?现在我觉得唐诗比宋词元曲更押韵,更能让我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更能体现文言文化的丰富多彩。在唐朝诗人中,我最喜欢杜甫,是因为他是现实主义诗人,很真实,很准确,而不像浪漫主义,总是夸张地表现理想。我喜欢杜甫的诗的语言,沉郁顿挫;我喜欢杜甫的诗的风格,淡雅真挚;我喜欢杜甫的诗的内容,寓意深远。

  杜甫的诗,首首是精华,句句是精髓所在,杜甫的诗,大多表达的都是忧国忧民的情感,“三吏”“三别”就是他经典代表作品,深刻地写出了民间疾苦,在乱世之中飘零的孤独,所以杜甫是一个热爱祖国,眷怀家人,忧国伤民,念家悲己的人。

  虽然杜甫仕途不顺,被皇帝贬諦,在战乱流离中生活,但是杜甫也是一个有远大抱负,雄心壮志的人,这都表现在我最喜欢的他的一首诗《望岳》中: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首诗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透露了作者早年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远大抱负,敢于攀登人生顶峰,做一番大事业的雄心壮志和一种乐观地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我们应该学习杜甫的精神,也要有自己的梦想与追求,在成长的道路上要调整好心态纵使结果不那么完美,但拥有过、努力过就足够了。

  唐诗教给我很多,这仿佛是那一位位诗人跨时代想要跟我们说的话;唐诗,是中国的经典,我们有义务继承它们,把伟人的话传递给中华的子子孙孙,这就是一个梦想,一个中国梦。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些文化,这些经典,都是国家的精髓所在。我崇敬和喜爱中华经典,因为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国人。我行走在成长的道路上,跟随着时代在奔跑,我的中国梦,我们的中国梦,在无数炎黄子孙的心中传递、在血液中流淌……

诵读国学经典 传承中华文化

  国学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载体,是传承千年世代吟唱的弦歌,她是一把开启智慧的钥匙。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感受中华五千年历史的脉动,聆听古代圣贤的谆谆教诲,他们的话语点燃我们心底的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脚步。

  从《诗经》里走出来,宛如在水中央的窈窕女子,荡气回肠的经典楚辞,更不用说老少莫不能诵的唐诗,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婉约思乡,更有“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放。更不乏苏轼那“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千古佳作,随手捡拾的诗词,都震撼着我们的灵魂……

  阅读经典,我能感受到一颗颗激越跳荡的民族心和一段段荡气回肠的爱国情。屈原峨冠博带、手执长剑,伫立在汩罗江边眺望楚都,忧叹长问,文天祥在零丁洋上悲壮的豪迈高歌,岳飞壮志未酬白发陡生的剜心之痛,情景毕现,无不拨动人们的心弦。

  诵读国学经典,感受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领略中华民族多彩的风土人情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诵读国学经典,让传统文化的种子悄悄撒播在我们心里,生长在我们的人生旅途,让我们受用一生。

  源远流长的国学经典,是华夏文明经久不衰的精神瑰宝,诵读国学经典,使我们情怀高尚,灵魂纯洁,使我们的人生丰满充盈。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2022向党深情告白50字

中医中药广播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