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诵读小学版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诸葛亮,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是一个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人。他的著作多已散佚,清人张澍编有《诸葛忠武侯集》。

  诸葛亮的人格魅力不仅在于其智谋出众,治国有方,更重要的是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这是统治者们最想看到的。《出师表》把这两点都表现得淋漓尽致,遂得以流传千古。 诸葛亮也是十分伟大的,他主张刑法的轻重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刚入蜀时,有人建议他应学习汉高祖入关时约法三章(见汉代法规),“缓刑弛禁”。他回答说,汉高祖处于秦末“政苛民怨”的时候,所以应该轻刑;他自己面临的局面是原蜀地统治者“刑威不肃”,豪强地主“专权自恣”,“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只有“威之以法”,“限之以爵”,才能把国家治理好。诸葛亮判案比较重视证据。李严负责运送军粮误期而又狡辩,“亮具出其前后手笔书疏本末”,“违错章灼”,使李严“辞穷情竭,首谢罪负”。何祇为督军从事,亮阴闻祇游戏放纵,不勤所职,但并不轻信,而是亲自“奄往录狱”,了解情况。诸葛亮对判刑也十分慎重,出征行军时,虽为统帅,“罚二十以上皆亲擥(览)焉”。诸葛亮反对大赦,视赦为“小惠”,“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岁岁赦宥,何益于治?”主张“科教严明,赏罚必信”。

  《出师表》以恳切的言辞,针对当时的局势,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先主刘备的遗志,开张圣听,赏罚严明,亲贤远佞,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现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蜀汉忠贞不二的品格。

中华经典诵读小学版

诵读传世经典,传承中华美德作文

  经典,是一泓清泉,荡涤了我尘封的心灵;经典,是一条路,容我坚定的走下去;经典,是一首唱不完的歌,每当唱起她,心中就涌起说不完的温暖。

  ——题记

  经典篇目,旷古诗词,典雅美文是怎么来的呢

  她是精神的升华,意志的浓缩,是一种百折不屈、艰苦奋斗的美德。她从口口相传中获得生命,从高尚的中华品行中得到灵魂,最终落在纸上,为后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思、启迪。在历史里,在书籍里。

  她是《论语》中掉落的珍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是孔夫子的谆谆教诲,是众弟子知行合一的凝聚,更是华夏五千年一脉相承的知识信仰。多少学子因有她而奋起,多少学子凭借着她的激励走过了寒窗苦读的岁月……如今,《论语》学习纳入了中小学生课程,每当我听到那熟悉的读书声从窗口传出,我就知道,这种文明,又得以传承了。

  她是从《史记》的竹简间落下的繁花——在浓墨的背后,是一个又一个伟大王朝的背影。现在的我们,面对如此旷世之作,又会有谁理解司马迁在牢狱中创作的辛酸!那是一种常人无法想象的坚韧与斗志,在血与泪的冲刷下惊世而出。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著作,只有时间会懂,历史会懂,意愿传承经典的人,才会懂……

  她是经历史长河中的浪潮淘洗过的金沙——是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伟志;是诸葛亮“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俭朴;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铮铮骨气;是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决心;是陆游“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爱国之志;也是李清照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巾帼之志,更是辛弃疾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报国之心。

  茫茫历史长河,赐予了我们无尽的美德与精神,为子子孙孙留下宝贵的文学财富!且欲仰天高叹——噫,吾之大国经典,万古长生!

  在经济大潮波浪翻滚的今天,她融入童声中的《三字经》《弟子规》。言语精短却意味无穷——教我们文化,教我们生活起居,教我们做人……总之,作为启蒙经典,她有独树一帜的魅力,为纯洁的心灵上种下了可贵的美德。

  这是一份信仰、一种精神、一种毅力。

  我们更应该继承,并将其发扬光大,让中华民族的美德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走下去。

  经典,是一泓清泉,荡涤了我尘封的心灵;经典,是一条路,引领我坚定的走下去;经典,是一首唱不完的歌,我愿身体力行,将那经典美德发扬、光大!

一起诵读中华经典

  今天早晨秋雨绵绵,我和妈妈来到运河边上。一群小记者早就到了,大家都是来参加“诵读中华经典”的活动。等到人齐了,我们一起来到武林门码头,小记者们陆续上了船,大人们在码头等着。没几分钟,船开了,我很兴奋。

  开始诵读了,工作人员给我们每个小记者都发了一本“中华经典日日诵”,我上三年级,所以我拿到是三年级的书。刚开始是一年级的小朋友诵读,马上就轮到三年级的了,我很期待,我们读的是《弟子规》,《弟子规》这本书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的生活规范,我一边背,一边看船外面的风景。接下来开始回答问题环节,我有一个问题没有回答完整,有个男孩马上帮我补充了,这说明我所学的知识不丰富,以后还要加油,但是我还是得到了一个笑脸徽章,这更加鼓励了我!我还勇敢的参加了背诗,我背了一首简单的“望庐山瀑布”,我把那个真真美美的情景通过诗句展现给大家。不一会儿,船就回到了起点,我们陆续上岸了。

  大家都觉得通过这次活动,更加懂得小时候要多读中华经典方面的书,等到老了就来不及了。

中华经典诵读作文

  一本书能够成为经典名著,一定包含了高超的艺术造诣和透切的人生道理。我们正处在一个认识世界、了解人生的关键阶段,这些历经时间考验的经典文学名著正好充当了导师和朋友的角色。

  每当我陶醉在书的海洋中时,一种奇妙的感觉就充溢着我的心房。我似乎听到自己从心底发出的由衷赞叹:“读书真好”。

  我现在从初一升到了初二,随着读书量数的增加,我开始喜欢读上了《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中华上下五千年》。我认为,是因为这些书籍的文字优美,故事好看,跌宕起伏吸引着我。

  在读这些书之前,我大致了解了一下。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顶峰之作,位居“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

  《红楼梦》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塑造了一大批有血有肉的个性化人物,如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贵族公子贾宝玉、娴静稳重的薛宝钗等,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精彩奇妙的大舞台。

  《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有明代通俗小说家罗贯中以民间传说为基础,并结合陈寿《三国志》等史料创作而成。

  中华文化飘远流畅,博大精深。《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是中国四大古典之一,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数百年来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刘、关、张的桃园三结义,魏、属、吴的政治斗争,“三顾茅庐”。“草船借箭”、“借东风”、“空城计”等精彩生动的故事,不但流传民间,而且早已成为戏剧题材的重要来源。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江湖豪客传》,是小说家施耐庵、罗贯中根据宋、元以来流传的有关“水浒”的民间故事、话本、戏曲等加工、整理、创作出来的,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经典杰作。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体小说,也是我国最优秀的古典文学名著之一。它描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故事,成功塑造了一批聚集江湖、行侠仗义的绿林好汉形象。一百零八位好汉,性格迥然不同。李逵的粗心莽撞,皆刻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水浒传》又是一幅长长的历史画卷,展示了宋代的政治文化与社会景观,将当时各个阶层人们的生活面貌囊括其中。

  读《中华上下五千年》时,我知道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起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下至当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有文字记载的就长达近五千年。在这五千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经历一代又一代的艰辛奋斗,不断创造、征服自然、建设社会文明,至今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物质、文化财富,使得中国成了世界瞩目的文明古国。

  伟大的诗人说过:“读一本好书,就等于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我们在阅读文学名著,就是在和一位位文学大师对话。他们创作的名著,纵横古今,横跨中外,成为我们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经典名著带给人的影响是伴随人一生的。这些书通过轻松、新颖的阅读方式,给了广大青少年一把打开文学宝库的钥匙。这把钥匙将成为他们打开一个广阔而美丽的世界。

诵读经典诗歌,传承中华文明

  上一年级的时候,我有幸参加了班里组织的经典诵读活动。

  我们班表演的节目是《四季》,总共背诵四首描写四季景色的诗:《村居》、《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山行》、《别董大》。开始读这些诗的时候,同学们因为不理解诗意而感到拗口,于是老师带我们去了电教室,用幻灯片播放这四首诗的插图。精美的插图帮助同学们很快理解了这四首诗的含义,大家朗读和背诵诗的热情一下子提高了。

  在老师的精心组织下,我们这些小演员们进行了刻苦的排练。很快,我们的《四季》在赛场崭露头角:当16个男生席地盘腿而坐,像古代小书童那样摇头晃脑地诵读《村居》时,台下的掌声此起彼伏;接下来的三首诗由男生诵读,女生根据诗意做动作表演,诵读和表演的同学配合默契,观众啧啧称赞的声音不绝于耳。

  在学校“经典诵读”比赛中,我们班取得了好成绩。从那以后,我和中国经典诗文结下了不解之缘,《论语》、《三字经》、《弟子规》、《唐诗宋词》成了我的好朋友,我不断地从经典诗文中学习知识、汲取力量。

  诵读经典,我的眼睛领略到了四季的美景;诵读经典,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诵读经典,我受到了中华传统美德的感染,体会到了“雅言”对生活中的影响……

  我将继续从“中华经典诗文”中汲取力量,为传承中华文明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中华经典诵读美文

  1.《论语》(节选)

  2.《弟子规》

  3.《三字经》

  4.《春笋》

  5.《小池塘》

  6.《草原的早晨》

  7.《我真希望》

  8.《我想》 高红波

  9.《海上的风》

  10.《初冬》

  11.《太阳,你是粉刷匠吗》 张秋生

  12.《蜂巢》望安

  13.《鸟岛》望安

  14.《乡下孩子》

  15.《小纸船》 柯蓝

  16.《旅行者之歌》 柯蓝

  17.《山茶花》郭沫若

  18.《丑小鸭》(丹麦)安徒生

  19.《日月潭》

  20.《水乡歌》

  21.《美丽的丹顶鹤》

  22.《月亮湾》

  23.《夕阳真美》

  24.《云房子》

  25.《2008,北京》

  26.《台湾的蝴蝶谷》

  27.《欢乐的泼水节》

  28.《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王宜振

  29.《砸鱼》尹正茂

  30.《雨》刘半农

  31.《做一片美的叶子》 金波

  32.《北大荒的秋天》

  33.《拉萨的天空》王宗仁

  34.《荷花》 叶圣陶

  35.《翠鸟》

  36.《我爱故乡的杨梅》

  37.《东方之珠》

  38.《海底世界》

  39.《多变的脸》张歧

  40.《往事》 冰心

  41.《带刺的朋友》宗介华

  42.《吹泡泡》 冰心

  43.《眼睛》 姜华

  44.《爬山虎的脚》 叶圣陶

  45.《趵突泉》

  46.《燕子》郑振铎

  47.《春天的小雨滴滴滴》陈木城

  48.《麻雀》屠格涅夫

  49.《猫》 老舍

  50. 《桂林山水甲天下》

  51.《黄昏》季羡林

  52.《声音的温度》查一路

  53.《春》朱自清

  54.《记金华的双龙洞》叶圣陶

  55.《圆明园的毁灭》

  56.《窗外》 马德

  57.《海上日出》巴金

  58.《夕照》李颖

  59.《最幸福的一晚》 邱红波

  60.《珍珠鸟》 冯骥才

  61.《养花》 老舍

  62.《美丽的小兴安岭》

  63.《匆匆》 朱自清

  64.《西湖的“绿”》 宗璞

  65.《山上漫步》徐志摩(节选自<<翡冷翠山居闲话>>)

  66.《富饶的西沙群岛》

  67.《提醒幸福》毕淑敏

  68.《夸父逐日》《山海经》

  69.《舍生取义》孟子

  70.《紫藤萝瀑布》宗璞

  71.《草原》老舍

  72.《白杨礼赞》(节选)茅盾

  73.《一只惊天动地的虫子》迟子建

  74.《月光下的蛙鸣》查一路

  75.《溪流》 贾平凹

  76.《空山鸟语》郭枫

  77.《鼎湖山听泉》谢大光

  78.《鸟是树的花朵》吴 忌

  79.《梅雨潭》朱自清

  80.《观舞记——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冰心

  81.《陋室铭》刘禹锡

  82.《爱莲说》周敦颐

  83.《百家姓》

  84.《千字文》

  85.《老子》(节选)

  86.《增广贤文》

中华颂,经典诵读

  中华颂,经典诵读很小的时候,爸爸便让我诵读经典,我背诵了《三字经》中许多句子,却往往一知半解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才慢慢懂得了其中的意思,再就是阅读唐诗、宋词、背诵一些著名的诗篇。

  再大些,我的兴趣集中到了阅读历史著作,从《史记》到《汉书》一直到唐宋元明清各个 朝代的历史著作,凡是能找到的,我都愿意去读,我从这些经典中感受的便是我们中华名族的爱国之情。

  爱国之情人皆有之,因为国不仅是每个人的归宿,更是我们的尊严,国家强盛,在外国人面前就能挺起腰杆,反之,就会觉得自惭形秽。作为一名中国人,我热爱自己的祖国,诵读经典,也进一步培养了我的爱国之情,才有了屈原“九死犹未悔”的执着,才有了岳飞“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雄心壮志才有了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铮铮铁骨,才有了袁崇焕:南大撑一桩,其上有云”凌云之志。当年戚继光与倭寇的浴血奋战,是为了国家的安定,张浦与安南大军奋战,是为了国家的统一,他们就像一颗璀璨的明星,永远留在了历史的天空中,让我们仰望,让我们为之感动。阅读经典,仿佛让我一下子长大了许多,懂得了许多道理,也让我反思了许多身边的现象。现在有些中国人以拥有外国货为荣,在娱乐节目中,是不是的冒出几句可有可无的外语,广告里产品名称明明是中文,却要加上几句英文显示自己产品的不同,真不知道让我们的先贤知道了,他们的做法会怎样

  我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诵读经典的行列,好好地了解我们伟大的祖国,了解我们灿烂的文化,增加自己的爱国之情。与经典同行,典藏历史文化,与经典同行,传承爱国之情,让我们都加入诵读经典的行列,让民族精神早我们的额血脉中流淌。

诵读国学经典 传承中华文化

  国学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载体,是传承千年世代吟唱的弦歌,她是一把开启智慧的钥匙。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感受中华五千年历史的脉动,聆听古代圣贤的谆谆教诲,他们的话语点燃我们心底的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脚步。

  从《诗经》里走出来,宛如在水中央的窈窕女子,荡气回肠的经典楚辞,更不用说老少莫不能诵的唐诗,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婉约思乡,更有“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放。更不乏苏轼那“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千古佳作,随手捡拾的诗词,都震撼着我们的灵魂……

  阅读经典,我能感受到一颗颗激越跳荡的民族心和一段段荡气回肠的爱国情。屈原峨冠博带、手执长剑,伫立在汩罗江边眺望楚都,忧叹长问,文天祥在零丁洋上悲壮的豪迈高歌,岳飞壮志未酬白发陡生的剜心之痛,情景毕现,无不拨动人们的心弦。

  诵读国学经典,感受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领略中华民族多彩的风土人情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诵读国学经典,让传统文化的种子悄悄撒播在我们心里,生长在我们的人生旅途,让我们受用一生。

  源远流长的国学经典,是华夏文明经久不衰的精神瑰宝,诵读国学经典,使我们情怀高尚,灵魂纯洁,使我们的人生丰满充盈。

中华诵经典诵读

  多读古诗文能陶冶我们的情操,能丰富我们的知识,我爱读古诗文。

  本学期,我又读了不少经典诗文。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的诗脍炙人口,百读不厌。可我更迷恋宋代诗人陆游。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他十二岁能诗赋文,生前有“小李白”之称,是南宋一代诗坛领袖,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崇高的地位。他的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只因为他的诗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他的爱国激情,因此,在众多诗人当中,我尤为敬佩他!他不畏强权,主张整顿朝纲的精神,我自愧不如。一首充满悲愤的《关山月》,深切地体现了陆游的忧国忧民,那博大的胸襟让我不禁涕然泪下。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金人入侵,强占国土,可这些富家子弟却紧闭大门,在家里享福享乐,弃黎民百姓于不顾,让他们背井离乡!那些打仗用的弓也都生锈得短了弦,这怎能不叫人气愤,怎能不叫人心酸?我读着读着,两行热泪不禁从眼眶中滚了下来。我为这些胆小鬼,卖国贼感到气愤,为老百姓感到不平,为自己感到后悔。

  作为新世纪的少年,我却不像陆游那般忧国忧民,关心国家大事。平时什么新闻呀,报纸呀,我从不光顾。受我青睐的只是那些赶时髦的流行歌曲,什么超级女生,“状元360”,我是常挂嘴边。爸爸常劝我说:“孩子,你也长大了,该关心关心国家大事了,该看看新闻了。你可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呀!”我呢,总是左耳进右耳出,根本不把这事儿放在心上。有时,老师布置收集新闻,我也是被动地随意摘抄一些……这是多么不应该呀!

  读了陆游的诗,我懂得了自己肩上的责任。从今天开始,我要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噢!古诗,谢谢你。你让我知道了我自己自身的不足,也让我知道了该怎样去纠正,怎样去学习。

  古诗,我们的传家宝,你真是一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的传家宝!真的,人的一生犹如一条长路,有许多的岔道,我们有时会走错路,但有人会来提醒你,它就是国学就是经典诗文,因为它聚集了所有成功人的经验,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价值历久弥新,我们没有理由不继承和发扬这一民族的瑰宝。而且对于我们少年儿童来说,读诵经典,自幼就开始接受五千年文化的熏陶,就定能奠定一生优雅的人格。

  读诵经典的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的古文和白话文水平,有助于我们对其它知识领域的领悟和旁通,更能促进各科学业的进步。

中华诵·经典诵读

  我国的文字和诗词历史悠久,值得我们去思考,我们可以把它们集合起来,读一读,这会非常有意思。在读诗词时,我们可以想一想作者在作诗或作词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然后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做这首诗,这首是里面有什么样的故事,作者为什么有时候要借酒消愁。

  想过这些,我们便可以读懂这首诗和这首诗背后的情感了。除了诗词,还有一些

  什么的,想要读懂这些

  背后的意思,就必须要看看作者有什么样的情感,他(她)是带着什么样的情感去写的这些

  诗词。这样就很容易读懂这些诗词了。如果有些很难理解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然后自己想一想有什么表面意思,然后再深一步的去理解。我们国家的诗词名言从古代开始就有很多。孔子、老子、孟子都是一些哲学家,他们的话都是一些很难理解的话,可是只要你想一想,就很容易理解了。一些古诗也很容易理解,只要你做到上面的步骤。我国的诗词博大精深,可以让人理解很多东西。只要你理解它们。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我是文明小学生手抄报

二年级寓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