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收获30字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播下爱也会收获爱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教师是一幅魅力独特的风景画,被人们称作“春蚕”、“红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就带着这样的一份崇敬走进了教师的队伍。当我穿过了它面前的光环,也渐渐地理解了它的内涵,教师是平凡的、是普通的,犹如一颗小小的铺路石,没有惊人的事迹、没有辉煌的成就。但在教师的心中,却充满了爱,那是对孩子纯真的爱。播下爱也会收获爱,有一件事让我心中时时荡漾着母爱的温柔。

  那天,我和往常一样,开始了语言课的教学活动:“孩子们,你们就要毕业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毕业诗》:今天,是我最后一次站在这里,和老师小朋友在一起!我是多么欢喜。再过几天,我就要上小学……再见吧,老师!再见吧,阿姨!再见吧,幼儿园!以后我一定来看您,向您报告我的学习成绩!

  我全身心投人地领着孩子们品读诗歌,突然听到单宇浩等几个小朋友朝我喊起来:“老师,赵泽阳哭了!”只见赵泽阳正独自坐在小椅子上默默地抹眼泪,看样子挺伤心。“刚才还好好的,是谁惹的?”教室里立刻静了下来,谁都不出声。赵泽阳是班里的乖乖小男生,文静得就像个小姑娘! “到底是谁惹哭的他?”“没有人碰他,他自己哭的,老师。”又是单宇浩,不过他的样子很认真,不像在说假话。“我们都没打他!……”其他人也跟着嘟囔起来。“阳阳,到老师这儿来!”我把委屈的他揽在怀里,只见他那俊俏的小脸上满是泪水,眼睛哭得通红,“谁欺负你啦?快告诉老师。”我温柔地说。他还是一言不发,抽泣着,很伤心!我把他抱在腿上,小声说:“阳阳,为什么这么伤心?告诉老师嘛,好孩子!”“老师,我不想离开你!你像我妈妈一样疼我!呜呜……”阳阳低着头似乎抽噎得更厉害了。多嘴的单宇浩生怕话落在地上:“老师,我知道了,他是读诗读哭的!”刹那间,控制不住的泪水涌了出来,我把泪流满面的小泽阳紧紧地搂在怀里:“好孩子,老师也舍不得你们走啊!想我们时就回来看看老师。”阳阳含着晶莹的泪珠重重地点了点头。“老师,邹旋也哭了!王领群,谢海鹏,陈雨童还有李自豪他们都哭了……”只见李自豪嘴巴张得好大,眼睛紧闭着,嚎啕大哭起来,像个三岁的孩子。调皮鬼王领群一改往日的姿态,在教室的角落里趴着偷偷抹眼泪,小光头谢海鹏也咧着大嘴嚎啕大哭,我把他们搂在怀里……是的,那节语言课孩子们全都哭了,我们拥抱在一起,哭成一片,感受着这份美好的师生情谊……

  “老师,我想你!”“老师,我不想离开你!”“老师,我想永远跟你在一起!”孩子们的语言虽然显得有些单一,但都是最真最深的感情流露。听着孩子们纯真的告白,感受着他们深情的依恋,我的心为之震撼!我仿佛看到了孩子们的情感火花在激烈地碰撞着。此时此刻,要用言语表达内心的感触,似乎所有的文字都变得那么苍白!那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交汇……孩子们心中有爱,懂爱,会爱。原来以前的一些辛苦真的没有白费,那些过去的事情都已成为孩子们脑海中的美好回忆。作为老师,我欣慰,我骄傲,我自豪——孩子们长大了!压抑着内心的伤感,轻轻擦去孩子们脸上的泪水:“孩子们,你们长大了,要学会坚强!老师喜欢看你们笑!想老师时来看我,还可以打电话呀,我也会去看你们的!临别了,你们要送给我一份礼物——那就是你们优秀的学习成绩!”一双双哭得通红的眼睛认真地看着我,像是在向我暗暗地保证着什么……“再见吧,老师!再见吧,幼儿园!……我一定会争取早日戴上红领巾,向您汇报我的学习成绩!……”教室里传来了朗朗的诗歌声,优美而动听,久久地回响在幼儿园的上空!

  教学活动结束了,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如果说,《毕业诗》是一首平凡、真实、激情的诗,那我,就是诗里一个个幸福的符号。是的,当鲜花绽放于阳光之下,是绿叶最快乐的日子。当果实成熟于金秋时节,是园丁最欣慰的时刻,我愿我的爱奉献在这片挚爱的土地上,我愿我的爱能感化每一个我教过的孩子。在我的人生中,不需要轰轰烈烈,只要将作为教师的美德继续下去,我愿做那一颗颗小小的铺路石,用生命铺出一条五彩之路,在默默无闻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爱的教育收获30字

爱的收获教育随笔

  有人说:成长离不开爱的滋养,越是特殊的孩子越需要爱,爱不仅是情感,更是方法,爱是教师们的“杀手锏”,掌握了爱的技巧,就掌握了与孩子的相处之道,就掌握了教育孩子的关键。

  两年前当我又接一个新小班时,我们班来了一位“特殊”的小朋友真真,经过几天的相处我发现真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问题,只会说几个简单的词,而且是毫无表达目的的说,比如说,小朋友都很安静的画画,他会无意之中蹦出“饼干”或“苹果”,让你莫名其妙,如果你问他吃饭了吗,他只会冲你笑,真真连基本的生活也不能自理,尿尿都不会说,尿在裤子里是经常的事,通过与家长沟通才知道,他是因为出生时缺氧造成的,于是在我和真真妈妈共同商讨制定了对真真的教育方案。

  在幼儿园,我和配班老师会特别关注真真的一言一行,平时多和他用语言交流,多关心他,经常把他叫到身边抱一抱、亲一亲,和他聊聊天,鼓励他多参与小朋友的游戏中,家长也配合着在家里多和孩子交流,多问问孩子在园的情况,过了一段时间真真果然有进步了,有一天我他问:“真真,爸爸干什么去了?”他说:“爸爸干什么去了”,“谁送你来的?”“谁送你来的”。虽然他会像录音机一样重复你的话,可是他已经能完整说一句话了,我借机表扬了他,高兴的他手舞足蹈。

  平时游戏时我会让小朋友玩什么都带上他,让他一起参与,开始的时候小朋友都会告他的状“老师,真真把我玩具弄地上了”“老师,真真推我”,每次我都会耐心的说“真真,你这样对小朋友是不对的,你喜欢小朋友就和小朋友一起好好玩”,他似懂非懂的点点头,说来也怪,时间长了,他能管住自己了,和小朋友能一起好好玩了。即使真真再犯错误大家也不再告他的状了,孩子们也会包容他了。一次我发现真真又抢了佳艺的玩具,还没等我开口,佳艺走过去说:“真真,这样做不是好孩子,我们一起玩吧”,这句话让我好欣慰,老师的态度真的会影响孩子,所以我们在孩子面前要保持好的心态,不要用过激的语言,因为我们就是孩子们的一面镜子。

  两年的时间,在老师和小朋友的关爱、引导下,真真有了很大进步,刚开始学习画画时,他不会画,也不学,每次拿着水彩笔咬来咬去就是不画,我问他:“真真怎么不画啊,不喜欢画画吗”?真真低下头说:“不会画”。我握着他的手一起画了一个太阳,“真真跟着老师的学着画,好吗,开始不会不要紧,只要多画几次就好了。”我鼓励道。他把笔停在纸上又不敢动了,后来在我停的鼓励下,他终于能画出太阳了,虽然像三角形,可是我还是及时对他的进步进行了表扬,从此以后,只要他在纸上涂鸦,我们就鼓励他,时间长了,每次画画,小朋友们都会提前鼓励他说“真真真棒”,在以后的日子对真真“因材施教”,能力强的小朋友画人物景物时,真真则学习简单的东西,现在真真已经能画出小花、房子、大太阳了。

  看到他一天天的进步,我感到由衷的欣慰,这让我意识到任何一个孩子都是需要关心和爱,我相信只要我们真心付出,一定会有满满的收获。

爱的教育读后收获

  《爱的教育》这本书是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亚米契斯所写的。这本书是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记来透视日常生活中的学校和家庭关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间的天伦之爱。爱的教育文字虽然简单朴实,所描写的也是极为平凡的人物,没有跌岩起伏的情节,没有引人入胜的悬念,但是,其中流露出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对祖国的爱,这一切的一切,使人读之,尤如在爱的怀抱中成长,会让人感动不已。

  其中,最引起我共鸣的是老师对学生最纯洁的爱。

  去年暑假儿子从海外学习归来,我们一家三口自驾回老家看望亲戚朋友,回到我们当年就读高中的县城,我们唯一去拜访的就是我初中的化学老师—孟老师,当我们在老同学的带路下来到孟老师家楼下,我发出“孟老师、孟老师”的呼唤时,我看到从二楼的阳台上伸出一个白花花的头并言到:“好像是媛媛”。听到这个声音,那一刻我震撼了。孟老师教我那是三十几年前的事,后来我大学毕业在省城教书时他来公干曾见过一两次,但我到深圳近十年,我们至少十几年没见面,今天他竟然还那么准确的听出了我的声音。大概在他心里,我是给他印象深刻,在他心中留有位置的永远的学生吧。

  在省城,我们带儿子去拜访的还是老师—我们高二毕业班时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还有他的先生—物理老师兼校长,那时的我们还不如我儿子现在大,个头更是矮一大截,看到青涩的儿子,老师一定想到了当年年轻气盛的我们吧,当年先生高考考完数学出来,和同学一对答案发现大都不一样,因而感觉上大学无望,自我投降准备放弃后面的考试了。是班主任在学校的河边找到他,并让他重拾信心走上考场,并进而以全校最高分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学。

  作家柳青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慢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老师,好老师,富有爱心的老师往往成为我们人生的引领者,成为我们迷航时的灯塔。多年以后,老师敎给些我们什么知识我们可能忘记了,有些知识或许已经过时了,可是,老师当年给你的一个表扬、一句鼓励、一个赞许的动作、一个肯定的眼神、一次发自内心的恨铁不成钢的批评,如今想起来仍然温暖着我们的心窝。有时候,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常常会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们作对一样,甚至抱怨这世上没有人爱自已,其实,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我们周围的一切,一定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居然有那么多人疼我、爱我、帮助我、我多幸福呀!当你能够感受那份极为普通的爱的时候,相信你一定不会吝惜付出你的爱心给一些需要帮助的人。

  《爱的教育》告诉我们: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面对现在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爱的教育》读后感个人收获

  《爱的教育》这本书是由意大利的大作家亚米契斯写的。亚米契斯1846年出生于意大利。那时的意大利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国内正酝酿着爱国主义,这股风潮自然也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参加过统一意大利的爱国战争,在行军打仗中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活。1870年意大利完成统一,亚米契斯退伍后从事教育事业,创作了许多反映教育事业的作品。《爱的教育》这本书通过一个小学生日记的形式,告诉了大家自己的童年。读了这些日记,不难看出亚米契斯是一个热爱祖国、尊重友情、有着高尚品格、知错就改的好孩子,在生活中,我也是一个热爱祖国、尊重友情、知错就改的好孩子。《爱的教育》这本书中,我很喜欢他父母亲的每月来信。

  它让我懂得人类那是多么需要互相关心,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做人要有远大的的理想和抱怨,要有爱心和知道感恩,更要学会爱护别人、做个爱劳动的人。它给我的帮助很大,让我懂得了很多。

  我很佩服有着“小商人”称号的卡洛斐,他很有商业头脑,能想到利用夏天的炎热来卖扇子,而且总来不乱花一分钱,我要向你学习,这种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其实,我也是一个不爱乱花钱的人:有一次,妈妈带我去商店,问我想吃什么,我说什么也不想吃。因为,我从小妈妈就很少让我吃零食,这可不是小气,而是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还有现在的“活雷锋”洛贝蒂,为了救别人,而让自己的脚遭罪,这种精神难道不值的我们去学习吗?现在见义勇为的人实在太少了,要是这种事让我碰到的话,我绝对不会坐之不理,我也会去救他的。还有保护弱者的卡隆,他真是一个好孩子,见义勇为、打抱不平,几乎所有的好词都可以用在他身上。但是,卡隆,暴力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以后再去管事的时候,尽量去和那个人进行友好的交谈,如果自己实在是管不了,也不要用暴力,我们还可以让老师来解决。不过,他也是一个不辛的孩子,自己还这么小,就已经失去了母爱,世界上任何一种爱都抵不过母爱,你肯定无比伤心和难过。

  同学们,虽然好事很难做,但是,我们必须要创造机会。你的每一个善行,每做一件好事,你的每一个高尚的意念和思想,都会使自己向成功跨想一步。而你做了一件坏事,每一个恶念的创造,都会是你想成功远离一步。

爱的教育作文 坚持·努力·收获

  《爱的教育》是一个出生于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时期名叫德亚米契斯写的一本书,他是一个具有爱国情环的作家,也是一个非常关注教育的作家。

  这是一本以日记形式撰写的小说,书里的每一个故事虽然比较短小,但是每一个个小故事都陈述了那父亲与孩子间美好的爱,老师与学生的情,朋友与朋友之间的纯真友谊……

  其中一篇《体育课》让我印象最为深刻。故事大致是这样的:班级进行室外体育课,内容是爬攀登柱,每个人都要从五米高的笔直木梯里爬一个来回。班上有一个叫耐利的小男孩,他长得很瘦,又是一个驼背,妈妈想请求老师不要让耐利做器械锻炼,但是耐利自己却想试试。最终耐利凭着自己不屈不饶的精神最终攀上了顶峰。

  读着文章,我被耐利那永不放弃的精神所感动。他让我懂得了,就算遇到了困难,也不要退缩,要坚持不懈,不屈不挠,才能获得成功。我不禁想到自己,刚开始去学笛子的时候,我觉得那太难了,我用了全身的劲怎么也吹不出声。要学会,还要吹出优美动听的曲子来,当时的我认为那是完全没有可能的。我一次次地想放弃,一次次地想打退堂鼓。

  “睿睿,笛子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吹成的,你看,老师花了几十年才能吹得这么好,你才花了多长时间?加油!”老师的教导鼓舞让我坚持了下去。一天天过去了,我持之以恒地练习着,每一次都有进步,慢慢地我的吹奏水平有了提高。现在,我会吹好多动听的曲子,如《小夜曲》、《塔塔族尔舞曲》……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努力,成功一定离我们不远。

《爱的教育》收获

  人世间什么是爱?爱又是什么呢?爱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动力?带着这几个问题,我满怀期望地阅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

  《爱的教育》是一部令全世界亿万读者都感动的伟大作品,它采用日记的形式,以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安利柯的眼光和口吻,向人们讲述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小故事。从而反映了书中人物的精神:善良正义的卡隆,总是得第一的德罗西,勤劳的可莱蒂,孝顺的波列科西,酷爱读书的斯代地,爱国的伦巴第少年,鼓手,孝顺懂事的小抄写员朱利奥,为了救祖母而献出生命的费鲁乔,还有每月故事里的那些少年们……

  这一个个小故事感动了我,令我感慨万分。

  尤其是每月故事里的伦巴第的小哨兵。当我读到尖锐的呼啸声又一次划过,男孩猛地松开过,像一块石头一样落在了地上。读到这里,我的心怦怦地跳,一边在心里祈祷:“不会死的,不会死的。”一边急切地往下读,但是最后男孩还是死了。读到这里,我鼻子一酸,被男孩的勇敢深深地震撼了。这个少年不怕危险为士兵报信,最后还英勇地牺牲了。

  每次想到这儿,我就感到特别羞愧。有一次,我和妈妈去商场逛逛,我觉得非常口渴,就让妈妈给我买饮料。妈妈想锻炼我的生活能力,便让我自己去买。我胆怯地说;“妈妈,我不敢去,还是你去吧!”妈妈鼓励我说:“人家又不会吃了你,怕什么呢?”就这样我和妈妈僵持了十几分钟,妈妈不耐烦了,我只好硬着头皮自己去了。我连买饮料的胆量都没有,我是多么胆怯啊!而少年牺牲了自己都不害怕,以后,我要多锻炼自己,向少年学习。

  这就是《爱的教育》这本书给我的启迪,让我们每个人都沐浴在爱的温暖中吧。

爱的教育读后收获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或一段视频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简单说就是看完书后的感触。

  有一首歌唱得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意大利作家亚米契的《爱的教育》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它通过一个小学生记日记的形式,讲述了很多小故事,从中使人感受到了人类是多么需要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呀,而这种关心、理解,都离不开一个最核心的东西——爱!

  整部小说,没有豪言壮语,只是用朴素平淡的语言,塑造出了一个个貌似渺小,但实际上却很不平凡的人物,自然生动,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例如卖菜妇女、卖柴人、铁匠的儿子、老石匠的儿子、卖炭人的儿子、少年鼓手、父亲的老师、带病上课的教师……等等。

  这些平凡的小人物的命运和情感故事,在我心中激起了一阵阵感情的涟漪。尤其是那些讲述同龄人的故事,如“我”的好朋友卡罗内,他不仅品学兼优,而且乐于助人。当一个同学丢失了买笔记本的钱,站在大街上哭时,他就把自己的钱给了他。卡罗内更是个同情弱小、能为朋友敢于牺牲自己生命的人,他常常斥骂甚至动手打那些欺负别人的人。他非常爱他的母亲,他会花几天时间给母亲写一封长达八页纸、四周还画上花边的信,作为生日礼物献给母亲。这是一个充满着爱心的多么可敬的孩子啊!还有那个年仅11岁的爱国少年,为了祖国的尊严而拒绝施舍(尽管他十分急需那些钱);还有为救最低班的小学生而被车压碎了脚骨头的洛贝谛;还有那个既热爱学习、又热爱劳动,把劳动当作娱乐,善于利用时间的可莱谛,还有……这些平凡而朴素的小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对生活充满爱,为他人奉献爱。正因为他们的爱,“我”的世界才变得更加美好。

  读着《爱的教育》,我思绪万千;合上《爱的教育》,我心潮起伏。书中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仿佛正站在我的眼前,时时感动着我,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有时,我自己仿佛也成为了其中的一员,看看他们,想想自己,我感到自愧不如。记得有一次,我遇见一个伸手向我乞讨的小孩子,我竟然冷漠地在他面前走过。和卡罗内一比,我感到自己是多么残忍,多么渺小呀!虽然我上前掏尽所有的零钱给他,也挽回不了他那残酷的生活现实,但至少可以给他灰冷的前途送上一丝温暖吧。在处理与同学的关系上,我有时也会因为小事而与他们吵架。

  中国的大文豪孔子曾说过:“仁者爱人。”有仁者之心的人,首先必须具有一颗美好的爱心。朋友们,让我们学学卡罗内、洛贝谛他们吧,多献出一点爱,用爱的钥匙,去打开人们的心扉,那么阳光将照耀到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

  《爱的教育》这本书是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亚米契斯所写的。这本书是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记来透视日常生活中的学校和家庭关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间的天伦之爱。爱的教育文字虽然简单朴实,所描写的也是极为平凡的人物,没有跌岩起伏的情节,没有引人入胜的悬念,但是,其中流露出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对祖国的爱,这一切的一切,使人读之,尤如在爱的怀抱中成长,会让人感动不已。

  其中,最引起我共鸣的是老师对学生最纯洁的爱。

  去年暑假儿子从海外学习归来,我们一家三口自驾回老家看望亲戚朋友,回到我们当年就读高中的县城,我们唯一去拜访的就是我初中的化学老师—孟老师,当我们在老同学的带路下来到孟老师家楼下,我发出“孟老师、孟老师”的呼唤时,我看到从二楼的阳台上伸出一个白花花的头并言到:“好像是媛媛”。听到这个声音,那一刻我震撼了。孟老师教我那是三十几年前的事,后来我大学毕业在省城教书时他来公干曾见过一两次,但我到深圳近十年,我们至少十几年没见面,今天他竟然还那么准确的听出了我的声音。大概在他心里,我是给他印象深刻,在他心中留有位置的永远的学生吧。

  在省城,我们带儿子去拜访的还是老师—我们高二毕业班时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还有他的先生—物理老师兼校长,那时的我们还不如我儿子现在大,个头更是矮一大截,看到青涩的儿子,老师一定想到了当年年轻气盛的我们吧,当年先生高考考完数学出来,和同学一对答案发现大都不一样,因而感觉上大学无望,自我投降准备放弃后面的考试了。是班主任在学校的河边找到他,并让他重拾信心走上考场,并进而以全校最高分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学。

  作家柳青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慢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老师,好老师,富有爱心的老师往往成为我们人生的引领者,成为我们迷航时的灯塔。多年以后,老师敎给些我们什么知识我们可能忘记了,有些知识或许已经过时了,可是,老师当年给你的一个表扬、一句鼓励、一个赞许的动作、一个肯定的眼神、一次发自内心的恨铁不成钢的批评,如今想起来仍然温暖着我们的心窝。有时候,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常常会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们作对一样,甚至抱怨这世上没有人爱自已,其实,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我们周围的一切,一定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居然有那么多人疼我、爱我、帮助我、我多幸福呀!当你能够感受那份极为普通的爱的时候,相信你一定不会吝惜付出你的爱心给一些需要帮助的人。

  《爱的教育》告诉我们: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面对现在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这本《爱的教育》是由意大利的亚米契斯写的。它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告诉我们:“素质教育就是‘爱的教育’。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对同学的爱是我们做人的根本。”

  这本书细腻生动的刻画了各种高贵的品质——爱国、善良、侠义、英勇、宽大、无私,令我深受感动。每章每节,都把“爱”表现得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其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是每月故事里的《少年侦察兵》:一八五七年,意法联军与奥地利打起仗来,联军为了侦察敌情,来到了一家农舍,遇到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这个少年爬到树顶侦察敌情,结果被子弹打中,失去了生命。

  多么伟大的少年啊,为了祖国的胜利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看着这段文字,我不由得想起了妈妈给我讲过的一些故事:那是在可恶的小日本侵略中国的时候,为了反抗敌人的扫荡,我国也涌现了许多这样的小英雄,有送鸡毛信的海娃,勇斗敌人的小雨来,还有放牛娃王二小……他们和书中的少年侦察兵一样,小小的年纪,却为了祖国、家乡的和平与凶恶的敌人作斗争,有的甚至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再看看身边,有多少十一、二岁的同龄人还在父母身边撒娇、耍赖,我们嫌饭菜不可口、衣服不时髦,经常为了点滴小事惹得爸爸妈妈生气,想起这些,真是感到脸红啊!

  《爱的教育》教会了我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关爱同学,使我学会了自立自强,是我的良师益友!

名著《爱的教育》收获

  终于读到《爱的教育》这本书,我的心情十分激动。这是一部伟大的爱的巨作,作者是意大利小说家埃德蒙多·德·亚米契斯(1846-1908)。此书是他的代表作,写于1886年。这本书以一个小学生日记的形式,通过小主人的所见所闻所感体现了同学们之间真挚的友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最纯真的友爱。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是那篇名叫《我的老师》的文章。记得那是在十月十八日那一天,这是小主人开学的第一天,老师们都早早的到了教室,当小主人走过二年级上学期的那间教室时他的班主任不舍的说:“恩里科,这学期你要到楼上去上课了,我再也看不到你从我门口经过了。”一路上他看见了以前的同窗好友时不时还与他亲切的打招呼。到了教室后不久上课铃响了,老师还没来得及说话,却听到了一阵动静,老师四下望了望,原来是坐在第三排的一位女生跳到了椅子上,玩起了她那可爱的洋娃娃。就在这时那位女同学好像意识到了什么,抬头一望老师正向她走来,她低下了头仿佛是在等待老师的惩罚。老师走到了她的跟前和蔼而又亲切的说:“下次不要再在课堂上捣乱了!”之后又回到了讲台上。时间仿佛是过眼云烟,学校的一年很快的过去了,老师走下了讲台对着全体同学说:“同学们,我们这是最后一次坐在这间教室里上课了,我们曾在这里学习上课,在这里嬉戏玩耍,在这里追求理想,在这里……,然而今天我们就要离别了,我十分的难过……”说完这些话后,老师走到了同学们的座位前与同学们一个个握手道别祝福。

  读完了这本书后我不禁流泪了!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我想起了一年后我也要离开美丽的母校,离开爱我和我爱的老师们,离开朝夕相处的同学们,离开……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我的祖国手抄报简单又漂亮

爱的教育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