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国学的十大好处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学习国学知识

  “国学”之名,始之清末。其时欧美学术进入中国,号称“西学”等,与只相对,人们便把固有的学问统称“国学”等。国学指的就是中国古代学说,其中的代表先秦诸子,他的思想及学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首先得说说何谓“国学”?为什么要研究“国学”

  国学的含义有很多,最重要的一点是相对于晚清以后的“西学东渐”。刚开始接触国学实在寒假里,当我一看见《诗经》里的内容,就想大叫一声。我根本看不懂任何一句话。当我翻开《大学中庸》时,我只看的懂字,根本不知道这个字有没有背错。我渐渐开始理解意思每本书里每句话的意思,这样背起来更加顺口了。我每背一句,都要把意思读熟,这样子一来记得就清楚多了。我和同学一起背,一起读,在脑袋里刻下深刻的影响。理解理解,再理解。加油加油,再加油。

  有一天,老师突然跟我们说要比赛,先去注册。当知道要比赛时我大吃一惊,当天晚上做好作业,就怀揣着紧张的心情,注好册后。就急急忙忙看起了国学知识来了。生怕到时候会考的很差很差,那天真的好紧张,连睡觉做梦几乎都在想这些事情。第二天中午,我和同学们怀着紧张的心情走进电脑室,开始考试了,100道题20分钟。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还剩10分钟了还有50道题,加油呀!在最后一分钟里,终于做完了所有的题目,可分数一出来,我就想哭。我只的了32分,太难了。

  经过考试,我知道了做事要有持久性,不能有头无尾。我要继续学习国学知识。

学国学的十大好处

我们为什么要学国学

  什么是国学?国学是相对于西学而言的。国学大师胡适曾说过:“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简而言之,‘国学’即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包括中国古代的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等社会种学,以及医学、农学、天文、历法、算法、术数等自然科学。国学经典可按《四库全书》分类,包括经、史、子、集。

  国学既是中华民族的根,也是中华民族的魂。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它与西方文化的最大差别在于它是建立在以人为本、以人的观念、精神、情感和道德价值基础上的。炎黄子孙历经五千年生生死死、艰难曲折而终能生机盎然、发扬光大,它是世界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我们每个炎黄子孙应当为之感到无比自豪。

  如此说来,国学是不是高深莫测,离我们十分遥远呢?据我的感受,并不遥远,而且它时时就在我们身边,影响着我们。我第一次感受国学就在我们身边是在5年前。那是在欢送表哥的宴会上,表哥平时成绩本来很好,考取武汉大学和华科应不成问题。但是他临阵失误,仅够上江西财经学院。我们都担心他承受不了打击,但他在致辞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四年后再看。”大人们都鼓起掌来,我却听得傻乎乎的。我问爷爷是什么意思,爷爷说:这是国学,出自孔子为《周易》写的《象传》。意思是说:天(指自然)的运动是刚强劲健;相应地,君子处事,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发愤图强,即使再大的困难和挫折,也应像天一样,不屈不挠、永不停息。这话说得多么有力、自信啊!

  如今表哥实现了他的诺言,以博士考试第一名的成绩被武汉财经大学录取,享受全额奖学金。国学对表哥的影响如此之大,这是我始料未及的,这对我的触动很深。

  近年来,在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引导下,孩子们学国学蔚然成风,随时随地可听到国学经典的朗诵声,这无疑对人格优化、身心健康起到促进作用。会养成孝敬父母、懂礼貌、知礼仪、有教养的良好习惯。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世界潮流浩浩荡荡,竞争十分激烈。我们想要完成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在世界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造就千千万万有爱国心的民族精英。“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这一代年轻人责无旁贷。要努力学好本领,勇敢地从父辈的肩上接下担子,让中国这条龙腾飞在世界的东方!

浅谈学习国学的现实意义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宏伟历史一直是国人引以为傲的资本,我想,也正是因为有了一段足够长的历史,才能沉淀出像“六艺五术”、诸子百家之说这样的文明精华,而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国学。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博大精深最为恰当。说来幸运,本学期跟随邓老师畅谈国学与人生智慧,从中感触颇深。

  现代文明发展的速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料范围,市场经济文化领衔世界,传统文化退居二线,时下流行的快餐文化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当人们快步向前追寻的同时,当人们逐渐发现进步的同时也意味着某种东西的丧失时,猛一回头,顿时醒悟,原来老祖宗用生命践行出来的那些精神财富是丢不得的,我们应该带着他们出发。于是,最近这些年不少领域出现了“国学热”。也许有些人仍然不明白,那些“过时的”的东西对于这个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到底有何意义。

  我想说,不管社会如何发展,朝代怎么更替,人性骨子里的某些东西是必须长存的,一旦真的缺失,那将会是不可弥补的损失。

  就拿《论语》中的一则故事来说吧。仪封人请见,曰:

  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

  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孔子作为一个政治家、思想家,踌躇满志,徘徊于列国之间,虽说在这一点上孔子是失败的,但很显然,他十几年的传播与游说为儒学的传播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从这则小故事中可以看出,孔子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失败。身处乱世,依然能有人赏识自己的才学和主张并道出“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这般敬重的话,足以寂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仪人奉劝孔子的弟子,不必为丢失官职二忧虑,这个世道早就乱了套,唯有你们夫子的仁义主张才能安抚乱世,还天下百姓一世安稳。孔子这几个学生就像如今满腔热血的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关注的不应该只是个人利益的得失,更应胸怀天下,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用正确的方式共同去创造太平盛世,也就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和谐社会。一则小小的论语故事便能给世人以重大警示,时过境迁,这样的品德难道不适用了吗?显然不是。因此,我认为,学习国学能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使我们骨子里的那份美德得以永存。很多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向我们袭来,稍不留神就会迷失。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社会生存压力日益剧增,也许我们真的会不堪重负,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们更应该学会用精神文明充实自我,建筑抵御的城墙。小月月事件不是特殊、老人被救反咬一口是事实,诸如此类事件传递的无非是人性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如果说社会是进步的趋势,那这岂不是一股强大的逆流,如果我们不加以阻拦,指不定哪天就会被卷进一场漩涡,无法自拔。

  作为未来的一名小学教师,学习国学于我而言,显得更为重要。因为教师这个名词意味着你不是一个人,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你的每一个学生身上或多或少都会留有你的烙印。这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教育界近年来提倡重拾国学,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比如很多中小学都开设了国学课,《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被郑重地带到课堂,我不敢保证这么做会取得多少质的收获,但是至少,从小耳濡目染的教育会让学生明白,这是我们的中华文明精华,我们肩负着传承与弘扬的历史使命和现代意义。因此,小学老师自身的国学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将国学与小学教育教学相联系更是小学教育工作者的一大难题,如何让学生在读经典、品艺术、观生活中感受国学的魅力也是一大挑战。

  其实,学习国学的意义对我们而言,远不止这些,只有当我们真正潜心去感悟、体会他的精髓,才会有更大的收获。

孩子们学国学的N多好处

  一、强化孩子对文字的理解。过去上过私塾的老辈们,写东西都是非常有功底的——不写一字空,就是因于对文字的深入理解。有助于孩子今天对课文中的文言文的学习,不会有太大的困难了。所谓辞达意、文载道,再写作文就简单了。

  二、对历史的感觉。读过国学的孩子对历史的感觉是形象的,比没读过的孩子对历史的理解要深刻。

  三、表达能力的锻炼。可分解成文字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表达能力也可以理解成沟通能力,当今社会,不会有效的沟通,则“尺”步难行。

  四、培养孩子的气质。此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随着岁数的增大,会越来越明显。

  五、通达处事为人的道理。知道如何处下如何达上。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是最高的学问。

  六、培养孩子道德的基础。未来社会更需德才兼备。在现今世风日下之时,道德的力量更为重要。

  七、会让孩子有大心胸大格局大境界——为未来做大事业奠定基础。

  八、让孩子在先辈的圣言中达到智慧和般若的殊胜。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初中生家庭教育经验分享

免费线上培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