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观3000字论文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生和死作文

  生和死,这两个字眼,对于我来说,太陌生了。

  大家知道吗?每秒都有人不幸死亡,前往另一个国度;而也许恰好在这同一瞬间,一个婴儿在亲人的祝福与期盼中呱呱坠地。每时每刻都有人离去,也有人到来。这就是世界的规则,万物都有生离死别,谁也无法改变它。

  生,一个美好的希望。谈到它,我们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种种快乐的、绚丽的、可爱的事物。如神奇的木偶、漂亮的拨浪鼓、暖和的阳光、嫩绿的芽苞————它会为我们的生活添上一缕光彩。

  死,与生恰恰相反,它就像恶魔。有一天,我们都会被擒拿,谁也逃不掉。它在我眼里,是最可怕的。但有些人不怕,把它视为心的归宿。因为死了,一切就完了,不用操劳了,不再痛苦了。我不理解,生活这么美好,为什么要想死?难道生活还有令我猜不透的一面?再看看那些英雄们,视死如归。我也不明白,是什么能让他们如此平静,如此泰然的赴死?他们又何尝不珍惜、不热爱生活啊!

  在一个寂静的夜晚,我做了一个梦————

  “我这是在哪儿?”我拍拍自己的脑袋,晕乎乎的。放眼望去,除了来去匆匆的“人”,全是白色。白天、白地、白房子、白空气————一切都笼罩在浓浓的白雾中。我拦住一位先生,那位先生神情严肃,昂首挺胸,头发烫着小卷,鹰钩鼻上架着一副圆圆的眼镜。我问他:“叔叔,您好,您知道这是哪儿吗?”那位先生极其淡定:“您不知道?这是天堂。”我瞪大眼睛,嘴巴惊讶得成了“O”型。“天堂?这不是传说吗?我怎么会来这儿?莫非————”想到这儿,我出了一身冷汗。“对,你死了,”他猜透了我的心思,“我们都死了,这当儿在往孟婆路赶,喝了孟婆汤,重温生前最美好的时光,然后随风而散。”说罢,先生背着手,阔步走了。“死了?孟婆路与孟婆汤不是传说吗?”我半信半疑,暗暗想。我使劲在脸上揪了一下,还真不疼!没知觉了?我站在原地呆了一会儿,便决定接受这个事实。我随着“人”流走。不久,我发现一条大河拦在路中央。这条河波涛滚滚,一眼望不到头。这条河里没有水草莲花,没有小鱼小虾,甚至连沙石都没有,只有浪花、漩涡和纯净得没有一丝杂质的河水。咦!河中央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孟婆河”三个大字。“人们”显得有些手足无措。突然,一个浑厚和蔼的声音在身旁响起。“嘿,我的孩子们,欢迎来到天堂孟婆路!你们面前河里的水便是孟婆汤了,你们喝了吧。”声音在我耳边久久回荡。很多“人”镇定冷静地捧起那河水,咽下肚。天呐,那些喝了汤的“人”都晕了!不要,我不能这样,我不能从此消失,我还没活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哥哥姐姐、弟弟妹妹都会很伤心的!就算为了他们,我也要好好的活!我还有很多事儿没做!没和爸妈一块旅游,没与哥哥一起放鞭炮,没与奶奶包饺子————

  啊!我猛地醒来,揉着太阳穴。幸好这不是真的,太可怕了!死亡好似遥不可及,但我们又随时面临着它。千万不要浪费从指间悄悄溜过的时间,要紧紧拽住它,朝着目标奋斗。只有在最美好的年华去努力,才能成为最美好的自己!只有成为了最美好的自己,才能造就最美好的明天!造就了最美好的明天,生,才更有价值!而死,才无需遗憾!

生死观3000字论文

人死观的探讨随笔

  近日来,会经常发现一些年轻的人得了癌症,不免会为之惋惜。这不由得让我的心中有了些许不是滋味的触动:是对生命脆弱的一种感叹,也是对周围人无视健康的一种忧虑。

  也许大家平时只听过“人生观”几个字,我也知道,今天所提到的这个“人死观”的话题,一定会引出许多不同的观点与争论。不管我说的对也好、错也罢,能引起人们的思考与重视总还是好的。

  说到人死观,先是想起了孔子的那句“未知生,焉知死?”也是受老夫子这句话的影响,儒家几乎绝口不谈及死亡。但做为医生的我们谈论生死,应该是无所顾忌的吧!给我印象颇深的还有赵本山小品中范伟曾经说过的那句:“我不想知道我是怎么来的,我只想知道我是怎么没的。”在逗得诸君诙谐一笑之余,可曾有所反思呢

  人死无非是分为几种情况:自杀、意外、疾病。在这里我只谈谈最后一种,因疾病所带来的死亡。究其根源,也许有些是因为基因的遗传,但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因为后天生活习性的养成与健康意识的淡漠而造成的。

  生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知道人体内只有神经、心肌属于永久性细胞,其它的许多细胞每天都在进行着新生与死亡的交替,这样才能维持着我们的各个器官的正常运行,所以说,我们表面上是活着的,但体内每天都在经历着死亡,只是我们不曾留意罢了。

  许多人都认为自己还年轻,不注意规律的饮食与生活习惯,如长期大量的饮酒与吸烟,他们总是认为自己还有太多的时间,等年龄大些了,再注重保健也来得及。孰不知现在的你,不再是去年的同一时间的那个人,因为你的思想与身体状况都在发生着改变,虽不能说过去的那个你已经死了,但从心理和生理角度讲,已不再完全相同。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看到院子里盛开的花凋谢了,你也许会漠不关心地说上一句:“这有什么,明年还会再开的。”可有几个人曾想过?明年盛开着的虽是同样颜色的花,但绝对不再是今天的这一朵。

  人体内细胞的生与死保持着它们的平衡状态,而生活规律不当只会加速一些细胞的死亡,当我们体内的受损细胞超过再生的细胞时,我们体内便隐藏了潜在的危机,这将随时危害着我们的健康,当那些不适的症状表现出来时,再来治疗、再来叹息是否有些为时已晚

  也曾有病人问脂肪肝应该吃些什么护肝的药?本人认为这如同在黄河中淘沙,如果不从源头制止,不从生活习惯与饮食上控制,只靠药物来治疗,效果怕是微之甚微吧!

  所以,我们应该对于死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并不是让大家消极的面对人生,得过且过。而是让我们的心中时刻存在着一种对于衰老,对于疾病,于死亡的危机感。只有当我们意识到死的存在,才会加强对生的珍惜。我们应该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健康,增强保健意识,注重一下科学的养生之道。保持乐观的心态,善待自己与家人。在这里不妨引用美国著名哲学家爱默生的一句名言:健康才是人生第一财富。

  在诸位同行面前说这些,自知是在班门弄斧。但,此文只为抛砖引玉。若引得诸君片刻的思考,也不枉我费了这半天的功夫。

关于生存和死亡的讨论

  第一次听说阎连科这个名字是偶然一次在网上看到麦家说阎连科是他最崇敬的作家。最崇敬的作家写出来的作品是怎样的呢?情节跌宕起伏,波澜壮阔,描写细致入微,惊心动魄还是内容丰富充盈,人物关系复杂玄奥。怀着期待和好奇,我找到了他的《日光流年》。日光和煦,不刺眼张狂,给人以温暖呵护之想象。似水流年,岁月如水缓慢而寂静地流淌,不声张不停息。因为这个名字略显文艺,原以为会是小清新那样子的作品。然而,阎连科的文字注定是沉重的,浸润了沉甸甸的疼痛和无比酸楚的眼泪。这部被众多学者誉为“世纪末的奇书力作”里所呈现的生命,在柔和的日光下,似水的年华里,面对着不可避免的死亡的最终结局,执拗顽固地抵制着,呈现出残酷的和暴力的美感。小说讲述的是分别姓司马、杜、蓝的三姓村人会得一种称之为“喉堵症”的不治之症,使村里人都活不过40岁。历任村长带领着一代又一代的村民为想改变活不过40岁的悲惨宿命,上演了一段段沉重苦痛残忍的悲剧。

  语言暴力小说里关于一些场面描写是血淋淋的,真实得令人恐惧。不得不佩服作者扎实的写作功底,准确形象的描述。村民司马蓝去医院卖自己的皮后,“血脓的腥气像青草气一样弥散着。弟媳妇穿着一条新的毛料裤,专心致志,一下一下,从血脓里拔掉的东西小米粒样在地上蠕动几下,粘上一层灰土就不再动弹了”。看过这本书的人都估计不会忘记这个场景,在控制自己不感到恶心的同时,又无法说服自己说那场景是假的,是作者虚构出来的。阎连科的文字就有那么一种力量,让你不得不相信,不得不跟着他的思路走。又如司马蓝看见她拔下的东西是刚刚长成的小蛆虫。”还有对蓝四十死后她屋里她自己躯体脏乱腐烂的场景的描写,我看了一眼之后都不敢再看下去了,匆匆翻页看下一章。正如梁鸿说“在毫无防备下阅读阎连科的小说,你真的会被击倒,你的整个感官神经会为之颤抖,常规的理性思维被完全打乱,你会为那绝望的生命状态而恐怖,为那荒谬和酷烈的人生而震惊、慌乱,他对你的内在世界构成一种巨大的威胁。”在这样的笔触下面,生与死才被清晰地描绘出来,死亡被描绘成是黑暗,人们为了逃离死亡继续生存发出了绝望的呼喊。作者用语言之暴力还原生与死的清晰面貌,把生与死鲜明地对立起来,为谈论二者提供了可能。

  生命的抗争与无奈“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封闭的耙耧山脉的一些村民是信命的。可是,更多的时候,他们面对死亡的必然,更抱着一种我命在我而不在天的强大信念。这种信念足以支撑一代又一代的三姓村村民,穿越死亡的可怖黑暗和恐惧,直指生的希望。

  杜桑当村长的时候,想了一个办法就是让女人多生娃,让孩子们从小多陪死人,让他们明白什么是死,就把死看成像灯灭一样的平常事。除此之外作者还在全书多处对村民对待死亡无所畏惧、稀松平常的态度进行了描述。很难想象和理解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可能正是死亡的普遍和迅速让人们看清了死的可怖,他们内心对生的极度渴望引导他们穿越了满布在生与死之间的黑暗。面对天灾,新一任的村长司马笑笑采取了以小保大的方式,下令将27个残废孩子扔到峡谷,用他们的尸体做鸦饵。他还根据几个长寿老人的经验,带领大家种油菜。接下来的村长蓝百岁则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换土工程。为了换土,蓝长寿累死在雪地上,十六岁的司马蓝带着一班少年去外面医院卖皮,为了换土蓝百岁将自己的女儿蓝四十带到卢主任的屋里??等到司马蓝当上了村长,则带领着全村男人修通让村人从此不患病的灵隐渠。眼看着自己39岁行将就木,修渠的愿望无法实现,他不顾让自己的弟弟去卖皮,让自己最钟爱的女人蓝四十去城里当妓女,做卖肉的营生。命运似乎总是如此无情,无情地捉弄着司马蓝。等到灵隐渠修通了,他心爱的女人也死了。等水引来,不但不是全村的生命之源,反而是将村民推向失望深渊的死水臭水。

  三姓村人的这些举动看起来多少有点无知愚昧到可笑,可这就是他们面对死亡无可奈何之下选择的方式。这些方式也正体现了不屈从于命运的坚韧与努力,它闪现出来的是生命之光。加缪在《西西弗的神话》中谈到,人生就是荒谬的。但荒谬不是绝望,因为看穿了幸福的同时也看穿了痛苦。三姓村村民正是看到了生与死的荒谬,一方面怀着死亡的恐惧,一方面又抱着突破死亡之局限的希望而不计代价地抗争,然而一代代的人都是在遗憾和失败中终结了生命。人类任何一个个体的生存从一开始都是指向死亡的,这是作为一个人不能够回避的话题。同样是加缪,他笔下的里厄认识到了自己生存的荒谬且并不消极,他的行动并不是为了改变最终的宿命,但他在“鼠疫与生活中”他赢得了生命的全部,知识和记忆,而这些东西是关于“爱”的——友爱、母爱、情爱,以及全城人的“同病相怜”。因此,虽然生命的指向是既定的,但在生命和死亡之间还有无限可能。当被告知死亡是生存的唯一终点,人的本性依然会驱使人向上。也正像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识了生活的本来面目之后,仍然热爱生活。”明知宿命,依旧固执向潜在的命运抗争,我想,这正是《日光流年》所描绘出来,关于通向必然死亡终点的一种生存方式,而这种方式体现的正是作者所称的人初的原生意义。

  被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看作是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曹乃谦,也同样习惯于写乡土题材的作品,他说这是因为他就出生在农村,生长在农村,他只是将一些农村最真实的状态,将人性最淳朴最原始的面貌还原出来。或许,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阎连科,只不过这部《日光流年》把生的希望和死的绝望写得太过于沉重,太过于惨烈了

生死的议论文

  “我真的死了么?” “死了。”

  “我还没有过十六岁的生日,我还没有过爱情……”

  “死了。”

  就这样,我不再会有“明天”。

  我看到躺在血泊中的自己被一群并不相识的路人所包围。我看着自己的躯体:“真的……就死了么?……”

  我飘在空中,看着鸣警笛的车子里出来好多警察。那些穿着制服的人大嚷着将围观的人群驱散。他们的声音我听得好难受,沉沉的,一下下砸在神经上。我抱着脑袋咬着牙:“这不是真的!这不是真的!”我从来都没有这般的恐惧过。就算在我在世的时候我的国家有过的那一次疫情我也没有像这样的惶恐。病势不是很严重的时候我不怕,而且笑那些怕死的人;疫情扩散后才发现自己真的很怕,很怕死的。不出门,上学也都能少呼吸就少吸一口。而我现在真的死了,离开了这个世界。

  我的身体半透明的飘散在空中,只能听到那些属于我的哭号、惧怕、歇斯底里……

  我的视线突然开始分裂,我眼前的景象开始模糊。我用双手去抚摸脸庞却发现它正在一点点的撕裂开来。“不!不!不!”

  “你该去转世了。”

  “我……”我蹲在半空双手死死的按在脸上。“我能不能用我的来世去换一个‘明天’?”

  “你以为这是交易么?”

  “……”

  “满足你了吧。”

  听到这个缥缈的声音荡漾在天际,我的嘴角大幅度的开列而导致我的头颅轻微的松动了一下。

  “你一旦分裂你也就不存在了你要记得。”

  我仍蹲在原地。脸上的手指在脸上找到刚刚裂开的痕迹,清楚的感受到手掌可以从中间穿过。

  我怕,怕死、怕自己。

  在原地,看着飞驰来的医务车将我的躯壳丢进车里。肇事的车辆被警方拖走。我地上的血迹很快得到了清理。现场恢复一如既往的平常。

  哭。

  我还剩下最后的二十几个小时,我想做些什么呢?我能作什么呢?没有,没有。

  任记忆的片断滑过眼前,我把手放在一点点松懈的脸下拖着它看着那些曾经留下快乐的、痛苦的,都属于我映像。我看着它们。

  第一次骂人,第一次哭,第一次说谎,第一次恐慌……第一次……死亡……

  “泺水,你说要是有一天我们知道自己会死,在最后的一段时间里你会做什么呢?”我的好朋友楠在学校饭堂的餐桌上问出这样的问题。

  我看着她,不知道能说什么

  “真的,老赵,要你你也面对死亡的时候你会做什么?”我的班主任是个很可爱的老师,她也想参与到我们的话题中来了。问身边的另一个年纪不大的老师。

  赵老师笑笑说没想过,然后我的班主任说要是她的话一定会在最后的时间里把想吃的都吃了想做的都做了。

  “泺水,你呢?”楠听过老师们的谈论看着我问。老师们也稍有兴趣的咀嚼着嘴里的饭菜看着我。

  我笑着摇头说和赵老师一样没想过。可却得不到赵老师那样的逃脱。“你现在想。”楠在一边瞪着大眼睛看着我。

  “我不知道……”

  而我现在就在面临着,面临着这样的景况。

  我是个无神论者,我不相信有神灵有上帝,一直以为在肉体消亡的那一瞬时间就会定格在那,没有以后。可我现在正享受着“神”的优待,回忆着我的一生。

  时间过的很慢,但不想来到的那一刻还是来了。看着我的另外一半身体离我远去,消散。没有明天。

生与死的议论文

  屈原投江自尽,留下了千古传诵的“离骚”;海子卧轨而死,呤出了优柔感伤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生”这个字在他们的心中犹如苍穹白云一片,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不过,切不可说他们是“轻生”,无视上帝赋予他们的宝贵生命,那是大不公平的。他们也许是参透了人生的某一内涵,某一意义,或许是看破了人生的某一本质吧!用这种或那种方式结束了生命,去过他们想要的那种生活。那些饱含哲理的诗句,便是最好的见证!

  其实,生并不是对每个人说都是一件快乐的事。相反,死也许会让人获得幸福,获得解脱。因此,当一个人悄悄离去时,我们不能也没有资格去批判他们,这也许是他们最正确的选择!

  也许,又有人要产生疑问了。照那样说,人生岂不是只有死才是最伟大吗?不,当然不是!其实,人世间又有几人是看破人生的呢?大多数人还是觉得生着好。他们其中一些脚踏实地地活着,用双手创造生命,创造快乐,在这个世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与屈原,海华考子是同等的,即使,不在同一个空间。

  但是,遗憾的是有些人装着看破红尘的样子,打着“今日有酒今日醉”的旗号,到处寻欢作乐,虚度光阴,那简直是混蛋。只有躯壳,没有思想,没有精神,与行尸走肉有何区别呢?他们对待生命也是平淡,对死也是无所畏惧,可那不是英勇!我敢说,他们活着比死还要难受!纵观历史,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提人生的“短暂”与“漫长”了!

  其实,人生中的“短暂”与“漫长”并不是对所有人而言的。简单地说,他们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诚然,有些人的生活丰富而多彩,是他们感慨人生短暂。但有些人的生活单调而死气沉沉,他们便呻吟着漫漫人生路。对前者而言,人生就是一天;而对后者而言人生犹如百世!不过,真正的人们又何必在乎这些呢?人生多彩,我们度过了;人生苦闷,我们经历了。蓦然回首时,谁能说那不是一种享受呢

  生,是一种人生;死,亦是一种人生。人生无阻,便无所谓人生的!

  生与死,向来是人们常讨论的问题。古人云:“死生亦大矣。”所以便不得不谈之。

  有的人,一生下来,似乎便是为非作歹的。为何为非作歹?原因很简单。为了在这短暂的一生中享尽荣华富贵。荣华富贵是很多人所想的!可就是有些人,把它看得太重了点!这些人,大都是愚昧的。

  但凡大彻大悟之人,绝不会如此,在他们看来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云烟。

  李太白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是啊!人生易老,何必过于追求权财?就算你得权得势,富可敌国,权倾朝野,日子又能有几何?最多不过百年罢了,终究是“千龄兮万代,共尽兮何言!”又何必苦苦求之

  当然,“生是也,死亦是也。”这绝非我的本意。生无所求,死必憾!做“活死人”,一生碌碌无为是不可取的。我们不但要活着,而且要活得长久,活出精彩。正所谓“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古往今来,多少名垂青史,万人景仰的人,大多穷困潦倒,绝非大富大贵之人。而那些贪得无厌的权贵们,要么是遗臭万年,要么在历史长河中烟消云散。就那么几颗星在历史的天空中闪烁。

  著名诗人藏克家的一首诗中说得好:“有的人他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为什么呢?这在他的另几句诗里便可找到答案……说白了,这就是所谓的“永生”吧!道理很清楚,你是想象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清”,还是象和申为荣华富贵而不择手段?想要得到“永生”,就得为后人留下点什么,而不是只懂得“索取”。

  是的,有一双眼睛,时刻在盯着我们,就像我们盯着古人一样,这就是“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杜牧对秦之灭亡发出感慨:“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秦人不正是为巩固其霸业,而施以暴政,终为后人所唾弃吗

  寓形宇内复几时,若无所为枉此生!抛开荣华富贵,唤醒内心深处的最原始的本质,把一生过得轰轰烈烈吧!等到那个时候,你便清楚地明白“生亦何欢,死亦何惧”!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在诸子百家中,儒家与道家的生死观各不相同,儒家强调“舍生而取义”,道家强调:“道法自然之逍遥”。人的一生都在奔波忙碌、人情是非中度过的,在这匆忙的过程中,对于即将逝去的年华,每个人都心生畏惧。

  生与死,是人生起止的两个端点。人生是一条不归路,当你走到终点是,才会去想起途中的挫折、失败和遗憾,只有正确的了解生命的意义,才能够正确面对生存和死亡。

  纵古观今,多少英雄豪杰精忠报国、战死沙场。又有多少文人义士弃笔从戎、杀身成仁。真正懂得生命奥秘的人,从来不觉得拥有的生命有多么可喜,也不会感觉死亡来临又多么可怕。

  懂得生死的人从不问自己从哪里来,也不担心到哪里去。对待生死的态度也不尽相同。屈原生活在楚国,正是战国乱世之中,国家被攻占,自己一人流落在外,但他知道,国家已经万劫不复了,而生命最好的终结就是与这一同去。于是屈原投江自尽,屈原的死即是一种殉国,也是一种无奈。而他留给人们的,是他的不朽之作——《离骚》。屈原是为他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没有实现而死的,死得其所。

  死结固然值得赞美,但苟活也未必可耻。司马迁的志向,全然写进了他的《报任安书》,自己受了宫刑,却忍辱负重,周游列国、遍访名家,最终完成了“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而这,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也许,这就是他对待生死的态度吧。

  真正看透生死的人,心里能够宁静淡泊,才能够对于生死有不同的看法。在生命中,每个人对生命的解读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也不相同,每个人都可以以不同的形式活下去。

  我想,在对待生死的问题上,态度和方式是不同的,只有当生死的大难真正来临的时候,我们才能够听到古人穿过历史沧桑传来的回音,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人若如此,则此生无憾了。

论生死作文

  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史铁生

  死,这个字眼有时候会跳出来,在脑海里狠狠盘旋。不罢不休。

  只是这样的念头我是不敢说出来的,就连刚刚妈妈走进门来,我也是心慌意措的关闭文档。爸妈虽然不是什么宗教徒,但却对这一类的事情比较忌讳。写到这里我笑了,应该没有人会对死这个字不忌讳,或者说害怕的吧。不然怎么有那么多为了生存下去不择手段的人呢

  你说什么?不怕么?真的不会怕么?也许吧。但对于我来说,我是怕的,怕归怕,但一面却还是不可抑制的想。想什么呢,反正也还早。还早呢。有时候,我会这样安慰自己。想着想着,也就不想了。又去做自己的事情。

  我知道,他们会原谅史铁生,去欣赏他文字里那种真实的痛感。但他们不会原谅我,话说回来,我又有什么资格呢?只是增添了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我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有我爱的爸妈和爱我的爸妈,一个健健康康的身体,你说这些,不是够了么?有了这么多美好的东西,还要想那种事情干嘛?到底还想要上天给予怎样的恩赐?够了,真的够了。

  突然想起暑假前,班主任痛心疾首的说:“你们真是我带过的最差的一届学生。”是啊是啊,我想,我们的确没有给他长脸啊。我们这一代,是颓废的一代。确实不能否认,在我们的科技在一步步的前进,经济在逐年增长,但是那种精神与信仰确实一步步的迷失。一种畸形的世界观在00这一代里像一阵风一样刮过。我又想到了死,这样子和死了有什么区别呢

  很奇怪,人的一些执念,却在一瞬间改变。刚刚和妈妈去游泳。不知怎么的,今年的水流特别湍急,我不怕,一个自信的笑容浮起,也许是骨子里的英雄情结在作祟吧。我回头和妈妈比了个V手势,就纵身一跃。我想,那个身姿一定比范佩西那个鱼跃更漂亮!我奋力前行,不好,水流太急了。我划动的手臂仅仅溅起了一片小水花,就被后来的湍急水流给打下去了。那种念头又跳了出来。好像在嘲笑我。我的脚碰啊也碰不到底,奇怪,平时的水位只到我的脖子啊。慌,真慌。我真的慌了,因为没带眼镜的缘故,眼前只感觉是模糊一片。我听见妈妈在岸上疾呼我的名字,手忙脚乱之间,我看见上面丢下来一个东西,救生圈!我生生的扑过去,脚使劲的蹬啊蹬,手里硬硬的,是岸!

  没有这种经历的人,决不能体会我当时那种狂烈而奔涌的情感。坐在岸边,我回忆着刚刚的情形,那种渴望生的意识是那么的强烈,简直比这水流来的更汹涌。我第一次感受到原来死亡可以离得这么近。活着,活着!这个念头叫嚣着。耳边是一阵嘈杂,我听见一个老奶奶说,这孩子肯定被吓到了。妈妈机械的点点头。我倒是觉得,妈妈被吓到了。我转头,轻轻喊,妈。

  我和妈妈说了刚刚的念头,她罕见的训斥了我。也许她在想,小孩子是不应该和这种事情扯上关系的。我忽然想起刚刚那个手势,感觉很刺眼。

  回家,我站在三楼阳台上,眺望着宁静祥和的村庄。整个人就沐浴在夕阳里,整颗心就这样沉静了下来。我想,每个人也许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吧,在某一个突如其来的时刻,就会想到死亡。和很多人一样,会很迷茫。但迷茫过后。我门还是会笑着面对今天的生活。死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但活着却很艰难。但即便是这样,人们依旧会活下去。哪怕明知道明天是世界末日,还是会努力的活下去。因为只有活着才有希望,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哪怕着希望只是星星之火。我掐了一下自己,很痛,却笑得像个孩子,很开心。我对自己说,呐,死亡就像是痛觉细胞,你觉得很痛是不是,但是如果没有它的存在,你就成了一个麻木的人。更不会想要去珍惜这样的美好。

  我望着渐沉下山谷的夕阳,一抹灿烂的余辉洒在她爱的这片土地上,我想明白了一些事。我不再畏惧它,因为知道了这一天会来临,所以,我明白每一个被浪费的今天,都是明天所懊悔的昨天,更是我余下生命中最年轻,离死亡最遥远的一天。

中学生优秀作文:论生命与死亡

  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题记

  朋友,你读过余华的《活着》吗

  这本书讲述了上世纪中叶一个封建地主家庭从昌盛至衰败,从活着到死亡的过程。它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那个年代的悲剧与那个时代的悲哀。终于,主人公福贵领悟了生活的含义:

  生下来,活下去。

  他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他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们召唤他们的女儿们,土地召唤着黑夜的来临。福贵的灵魂召唤他活下去。

  生是死亡的开端,死是生命的延续。

  童年的我是一只无忧无虑的精灵,繁星会对我私语,天空也会俯身来到我身边,用它傻傻的云朵和彩虹来逗弄我。我想,儿童的生命是即将绽放的花朵,它在爱的温暖和静谧的神秘中潜伏,充满爱与希望。

  我成为了青少年,生命便成了奔腾的江河。我的未来正从高山之巅走来,从大海深处走来,它让我的一腔热血顿时沸腾。此时,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懈地追求。

  然后,我迈进了峥嵘岁月——中年。我不再是孤独的旅行者,陪伴我的还有我的爱人和亲爱的孩子。当年狂傲的我懂得脚踏实地,因为我肩负着另一个神圣的使命:来自我的家庭和社会的厚望重托。中年人生命的主题,大抵为:责任。

  接下来,我升级为老年人。

  一位犹太人说:“年轻人会看见怪异的景象,老年人会梦见怪异的梦。”即年轻人较之老年人离上帝距离更近。因为怪异的景象较之怪异的梦魇是一种更为明晰的启迪。不可否认,世情如酒,越喝越醉人。而年岁大的益处是在乎理解的能力,而不在乎意志与感情方面的德行。老年人经历的沧桑也更为从容。他可以沿街散步,看到美丽的街景停步;看到动人的情景驻足;随请随性地穿街过巷,然后回首看人潮与车流,向不可知的方向奔赴。

  少年时看风景的心未改变,梦境迷离,明月依稀,繁华如斯,美丽的马蹄还在响动,心中的金鸟还拍着羽翼。一定会庆幸自己是一个老人,多一些内在空间,多一点从容。

  我闭上眼睛,形色隐没时,才看见了。

  我言辞沉寂,词穷句冥时,才听见了。

  我把思想倾空,不思不念时,才清晰了。

  人生,繁琐而复杂。能够做到以上三点,简单而伟大的事,莫过于老人。从少年看老年,不要陷入河流,要常想想河边的风景;从老年看少年,不要捉住天空,而要真正地变成天空。

  最后,我将面对死亡。

  生命又如同横越大海,我们都相聚在这小船上,死时,我们便到达彼岸,各去各的世界。对啊,死亡只是作为生命的另一部分永存,举足落足都在进行。

  死亡,人们总是逃避这个问题。在我看来,让人们感到畏惧的是死亡的修饰品,而不是死亡本身。呻吟与痉挛,变色的面目,朋友的哭泣,黑色的丧服与葬礼,诸如此类让死亡显得如此可怕。

  事实上,不用畏惧。

  因为复仇之心令人战胜死亡,爱恋之心令人蔑视死亡,荣誉之心令人追求死亡,悲伤之心令人飞向死亡,恐惧之心令人全神贯注于死亡。这是必经之路,无法逃避。

  死亡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有准备之死和无准备之死。

  猝死便是毫无准备地被死神偷袭。有准备之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冷静地回忆自己的一生,犹如上溯一条绵长的河流。

  世俗的纠缠,在死亡的背景之上,它平素所具有的魔力,异乎寻常地浅微,人便格处地豁达,有置身物外的超然。

  死亡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个恩惠,倘若我即将面临死亡,我一定要它向回归自然。这不是简单地复古和重复,而是人类对自身的关爱和体恤。人类就属于自然,从苍茫的远古水域走来,向苍茫的彼岸划动小舟。

  我希望死在一个可以让灵魂飞翔的地方——西藏。

  面对苍凉旷野的高原,俯冲而下也视的鹰眼,散辞职山之巅的脏器和牧羊人颜面表层永恒的微笑,那一瞬间,我想自己才会真正明白什么叫生命。

  它是天地的精华,它是巨大的偶然。它是无限长链中闪烁的一环,它是造化轮回中奇异的组合。周围是无穷无尽的冰川雪岭,它们虽然恒远,却了无生命,只有人才是这冰雪世间最活跃的生命,人的灵魂才可以在浩瀚天地之间自由飞翔。我们从自然来,最终必将回归自然,所以请珍惜这短暂的旅程。

  秃鹰乌云一般呼啸而下,又扶摇而上,隐没在苍穹尽头。是否有人肃穆地注视着,默默感受着我的生命正在消失与升华

学会达观面对死亡

  庄子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死亡是一件极其自然的事情,犹如黑夜白天不断往复交替,是自然的规律,是人无力改变的必然。

  西方世界的人民面对死亡平静坦然,因为宗教给予他们以精神支持,教会他们去赞扬生命并记住生命过程中的点点快乐。在中国文化的氛围里,我们对死亡往往避而远之,甚至对死这字眼讳莫如深,因此人们总在无限悲痛中将我们对死者的美好记忆盖上伤感的气息。其实我想,不管东方或西方,应该从来没有谁生来就能以平静淡定的态度面对死亡。人总是在直面死亡的经历多了之后,才慢慢有了些感悟,懂得这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时刻,是我们无可奈何但必须接受的现实,然后变得坚强,学会达观面对。

  以前总认为只有老人才会离开。

  印象中第一次参加的葬礼是姥姥去世。那时年纪小,尚不懂得亲人离开的悲痛,还曾私下暗自窃喜,终于有个名正言顺的理由让我能光明正大地走出正在上课的教室。回到老屋,红砖瓦房四周挂满了白色布条,熟悉的亲人们身着白色长褂,面无表情地往来穿梭。堂屋摆着大幅遗像,屋里的亲人三两拥在一起都哭花了脸,大声的嚎哭与小声呜咽让人觉得堂皇。我们小孩哪懂得这些,学着大人拜上几下拉上同龄伙伴就又喜笑颜开,全然不顾头上还绑着白色绸带。追逐时偶然会穿过摆了棺材的房间,懵懂的我们还兴冲冲想多瞄几眼。整个屋里一片悲伤,外头的我们却能笑嘻嘻支着花圈跑,欢呼鼓舞地看着大人在空地上燃起大火,将纸屋纸马以及各类遗物烧成黑灰。那时,总觉得这些祭奠逝去之人的仪式新鲜奇特。院子里会有穿着道袍神叨叨念词的道士,他们会组织各种仪式。有时安排亲人手持燎香,按亲疏排队绕圈走,有时让大大小小乌压压跪满地,然后往我们身上洒米洒水,他们还有许多奇奇怪怪的招数。我不懂仪式的意义,只知道几天后这一切结束,我们就要送逝者上山,从此天人相隔,再见也无法。那个阶段,我对死亡没有太多认知,单纯觉得这也就只是件悲伤的事,让平日里开朗欢笑的亲人们因去世之人悲恸不已、痛哭流涕。可隐隐又听到大人们说,去世的人好福气,是提前去天上享福了。那时的我只经历过老人去世,因此觉得寿终正寝未必是一件坏事,虽然亲人戚友伤心难过,但去世是福,想必也是很好的。

  不曾料想,生命中还会经历一些意外的离开。

  两年前,曾经亲近的表亲因车祸意外离世,待一切仪式结束我才得知这消息,瞬间哽咽到无法自持。记忆中的他稳重憨厚,脸上带着笑,眼神温柔清澈。他是那么的努力,在自己最好的年纪里争取到了一份十分有前途的工作。熬了多年的家庭以他为荣,在他身上看到了未来生活的希望。一切顺利而美好,但他却在生活将要走向幸福时意外地离开了。命运多舛也好,天妒英才也罢,这些词都无法描绘我对他青年早逝的悲痛与惋惜。我庆幸自己没有参加葬礼,不用在一片悲伤与眼泪中怀念他的笑容与故事。他的早逝让我震惊,但更多是无奈。渐渐地我意识到死亡是从不会说何时到来的,它如此残酷,总在你毫无准备的时候将那些肩负无数期待与希冀的好人从你身边无情地带走,不留一丝痕迹。那些你珍爱的亲人朋友爱人有时就是这般戏剧性地消失,从此只出现在你的记忆里,而那些你认为不会褪色的记忆却会随着时间模糊得不能依靠。这一次,死亡用另一种方式让我感受到了它的存在。它总会来临,或早或晚,也许是在你能微笑迎接的时候,也可能是在你措手不及的时候。无论生命多么精彩,多么风华正茂都不免一死,任何人都无法回避也无法抗拒。对于早逝,或许我们宁愿对死不自知,也不愿拥有直面的经历。

  对于死亡,我们在各个阶段认知不同。一次次经历亲人朋友甚至心爱之人逝去,我们才逐渐变得坚强,对死亡也才能释怀。这个过程残酷却宝贵,它让我们懂得生命可贵,教会我们珍惜拥有,学着达观面对。

  评语:本篇周记结构严谨,观点明确。首先引用庄子的话直接说明生死是“自然的规律,是人无力改变的必然”,并通过东西方对待死亡的态度相对比,提出自己对于死亡的见解——“这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时刻,是我们无可奈何但必须接受的现实,然后变得坚强,学会达观面对”,随后作者能联系自己亲身经历的两次不同葬礼来感悟在不同阶段对死亡的认知,总结并升华了文章的中心观点:“生命可贵,要学会珍惜所拥有的,学会达观面对死亡”。周记说理思路清,层层推进,结合实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极具说服力。语言上,质朴无华,简洁明了,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对人生的理性思考,充满哲理意味。

医学与生死观

  生与死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一个人的生死观反映了这个人的知识水平与思想境界,而一个民族的生死观则是它自己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对死亡的思考,往往是建立在观察与想象上,因为我们每个人只能死一次,而且经历过死亡的人又没有办法留下可供参考的资料,所以我们现在对死亡的理解也只是从生命体征方面入手,这种对于未知的恐惧导致没有一个人可以在思考生与死的这个问题的时候摆脱“怕死”这一所有生物的共有本能的支配。

  “这个世界上唯一公平的事,就是人都会死。”它可能来得缓慢,如一些疾病,患者会经历从健康到衰弱再到死亡的一系列过程;它也可能来得突然,比如交通意外。但无论怎样,我们每个人都有思考与经历它的“权利”,但这种思考通常会受身处文化环境的影响,比如在基督教文化中,死亡可以被解释为“升天”,是一种新生;在佛教文化中,死亡可以是生死轮回的一个过程,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这样的宗教文化可以使得这些信仰它的特定人群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死亡的恐惧,人们对于死亡的思考更多的是憧憬着死亡以后能够过上比先前更好的生活。但在我国土生土长的道教文化中,死亡成为人们竭力回避的现象。在道教看来,人是可以长生不死的。几千年来,许多人对长生不死仙药的追求,加重了人们对死亡的恐惧,特别是在今天这种大多数中国人都没有宗教信仰的环境下,人们没有一个特定且成熟的思想体系来诠释死亡,在这样的恐惧心理的笼罩下,我国医患双方都多了一个艰巨的任务:如何从思想层面消除对死亡的恐惧。

  人类最早认识死是从生理学的角度。远古时代,人们以为一个人不会动作了,就是死了;后来人们发现没气(呼吸)了才是死;再后来意识到心脏停止跳动才是死;而现代医学则以脑死亡作为人死的标志。这些生理学上死亡的标志虽然可以可靠地判断一个人是否已经死亡,但总让人觉得有些过于冰冷,于是许多人对死亡下过各种各样的定义:博恩大夫认为“人的死亡在于灵魂和肉体的分离,动物的死亡则意味着基本生物机能的终止”。而马克思认为:“死亡与器官的生命活动的停止同时发生,因此,也与作为独立的生命体系的个人毁灭同时发生;从更普遍意义上来讲,死亡是有生命的物质的最终停止,同时还伴有蛋白质的分解。只有在对有机体的生命本质进行唯物主义的解释的基础上,死亡才能够被理解。”这也许是现代人对于死亡的普遍理解。人的生命是最宝贵和最神圣的。医务人员的职责就是无条件地维护生命、预防死亡。传统医学伦理生死观的价值取向是一种绝对的人道主义价值取向。这种人道主义价值取向,对于维持人的生命,推动医学为人类健康服务起了十分重大的作用.使医生和医学赢得了社会的信赖和赞誉。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生命”和“死亡”问题上,传统的人道主义的价值取向遇到了挑战。首先,传统的人道主义价值取向与现代社会发展对提高人的生命质量的要求存在不一致性。传统的人道主义认为,人的生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即便是对于那些有严重缺陷的新生儿,如大脑发育不全、脑积水、无头儿等,医生也应维持其生命.否则,就违背传统人道主义的要求。这表明,传统的医学人道主义只重视生命数量,忽视生命质量,在客观上会导致人口质量的下降,而这是与现代社会对提高人的生命质量的要求严重相悻的。

  我个人认为,开展普遍的医学教育对于一个人健康、科学的生死观塑造与养成是有积极作用的,医学的目的是让人活的更加健康并且尽可能地延长人的寿命,但无论医学如何进步,人类也不可能违反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所以,医生的任务之一就是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向患者灌输科学的生死观。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医学教育中人文培养不够,临床中见病不见人的情况经常存在。与病人的沟通、与病人家属的交流有时很困难。这种情况虽然正在改变,但目前却仍然存在严重的问题。要根本改变这种状况,就要进行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和医疗体制的改革。

  生死观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了许多思想体系的一种体现,它的改变不仅仅依赖医疗技术的进步,还依赖社会整体的发展,同时,它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是一代两代人就能完全转变的。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因为现在大多数人都是在医院里度过自己最后的时光,也就是说,虽然死亡的是患者,但死亡的过程由患者、家属和医务人员共同参与。这样,加强对死亡的思想认识也就需要从患者、家属和医务工作者三方面入手,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全民的基础教育中加入相应内容,引导人们正确、积极看待生命,接受死亡。

  年已渐近,年味在酝酿。

  年味是什么?年味是家乡人准备过年忙碌的身影和开心的笑容,是家乡腊月集市的喧闹和繁荣。年味是家乡的馓子和大肉的喷香,是家乡红芋粉丝的筋道。年味是红红火火的场景,红红的灯笼,红红的春联,红红的蜡烛。

  年味是什么?年味是父母的殷殷期盼,是常回家看看的再三嘱咐。

  年味是什么?年味是亲朋好友团聚时的欢快气氛,人气旺盛,气场和谐。年味是乡里乡亲祝福吉祥,恭喜发财,憧憬未来。

  年味是什么?年味是对幸福的虔诚叩拜,祈福天地,祈求丰年,祈盼安康。年味是对生活的庄严承诺,除旧布新,承上启下,激励自我。年味是对美德的竭力弘扬,尊老爱幼,平等互助,济困扶贫。

  年味是什么?年味就是年俗,约定俗成,历史悠久。年俗里有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风情。年俗里饱含着人们对吉祥如意的向往,对和谐美满的渴望,对至善至美的执着追求。

  总之,年味是喜庆的氛围,是积极向上的精神,是洋溢着人情味的文化传统。留住浓浓的年味,就是留住我们的精神家园,留住我们的文化基因!

  有人说如今人钱多了,年味却淡了。我说年味的浓淡和物质条件关系不大。旧时农历年底要结清一年的账目,欠租借债的人把这一段时间看成是难以度过的关口,所以也把年底叫做年关。但在家乡有规矩,年三十贴上春联后要账的就不能再上门,这是对人最起码的尊重,不能逼得太紧,不能耽误任何人过年团聚。连在外躲债的穷人都知道回家过年,可见人们对过年的重视,对团聚的向往,对好日子的渴求。当今人们过年不愁没钱花了,有的人便比阔斗富,鞭炮更长了,焰火更美了,压岁钱更多了。腰杆子挺直了,活出了尊严,但只顾夜以继日地鏖战在麻将桌旁,亲戚朋友走动少就有了心灵的距离,年味也就淡了。

  有人说如今人忙了,年味被冲淡了。其实,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家乡人常说,忙了一年了,过年得好好歇几天,好好吃几顿饺子。如今很多人只顾埋头挣钱,一年四季天天忙,忙得忘了家,忘了生命的根,忘了生命之舟的港湾在哪里,忘了心灵的驿站在何方,忘了调整后再轻装上阵。一年有四季,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人生有节奏,张弛有度养精蓄锐。而对于金钱大于一切的人来说,心中的年味确实是越来越淡了。

谈谈我的生死观

  我出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上小学低年级时,不知是否因家长和社会的吓唬,我非常怕死,常常一个人对着天空发呆,尽想些夺命的故事,害怕某一天让妖精给掳走,被下油锅炸了吃肉。记得小学课本里有篇歌颂小英雄刘文学的课文,说得是有天晚上刘文学干完生产队的活,在回家的路上,为保护集体财产被地主王容学残忍地活活掐死的故事。我学了这篇课文后,对地主和坏分子非常痛恨。同时,又非常害怕,怕他们狗急跳墙,对无产阶级革命接班人痛下杀手,所以,就干脆离他们远远点,即使是要路过他们的住处,也拐个弯,绕个圈,尽量不接触他们。那时的情景,我到现在还历历在目,可见刘文学这篇课文对我的刺激至深。不是有人说:“生命可以归结为一种简单的选择:要么忙于生存,要么赶着去死”嘛。

  光阴荏苒,转眼间我上到了毕业班级--五年级,课程里安排的有好多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文章,比如抗日英雄王二小,小英雄雨来,"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等等。他们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坚定意志和革命精神,都深深地打动教育了我,给我壮了胆子。怕死是胆小鬼,怕死就是不革命,当不好无产阶级革命接班人。在这种舆论氛围和想法下,经常期望遇到点什么事情,自己挺身而出,见义勇为,做一个当代小英雄。有这种期盼,就有这种机会。大约是五年级那年七月份的一天,火车站南货场的一排仓库着火,恰巧我走到那里。当时我想,当小英雄的日子来了,就那了个长扫把,往仓库里冲,刚到门口,被一消防战士一把抓住,嘴里还骂骂咧咧地说,信球,小孩你捣什么乱,快滚一边去。就这样,我第一次想当小英雄的机会丧失了,希望破灭了。事后我很郁闷,一直在想:希望当个小英雄咋就这么难啊!

  1977年,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我也上了初中三年级。1978年,我在全校近千位中考同学中第四名的成绩,顺利考上了高中,并被分配了重点班听课学习。那时,全社会都掀起了学习高潮,好多老红军,老八路,领导干部都买了科技和外语书,不管学会学不会,只管看书学习,落个不耻下问,勤奋好学的美名。科普学家高士其还专门写了首长诗,抒发攀登科学高峰,鼓励学生学习的豪情。郭沫若也发表了?科学的春天?美文,一时间,学习成了全党,全军和全社会压倒一切的大事。当然,对于学生更是本职任务,当仁不让的责任。同学们像疯了一样,发狂地公关学习。什么当英雄呀,什么爱国主义呀,什么信仰呀,在高考的指挥棒下,统统显得苍白无力。一个历史事件似乎佐证了这种现象,即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仗得有兵员,1978年底国家开始在高中的应届毕业生中大量征集兵员。在这之前的征兵,人们是争先恐后,趋之若鹜的,而那次征兵进行得很艰难。说实话,我当时不是应届毕业生,即使是毕业生,也是以高考第一。倘若当年考不上,还期待着复读后来年再考呢。一种单纯追逐知识分子的愿望占据了当时大部分年轻人的心,至于说其他事情统统得给考大学让路。所以,那时的生死观是围绕着个体为主的,年轻人知道了珍惜自己的生命,开始思考自己生命的个体价值,做什么或向什么方向付出才会有最大价值。也就是说,自己做主自己生命的时代开始了,尽管还是思考和觉醒时期,但毕竟已经开始摒弃盲目想当英雄,不珍视自己生命的崇尚。至于是否害怕死亡,说实话,还是有些恐惧。不过是考虑为自我的比例多一些罢了。

  1980年,我从一名高中应届生顺利地考上了军校——信阳陆军学院(原名为:武汉军区步兵学校)。这是我一生中的重要转折,也是我在当时长那么大年龄最值得骄傲的事情。虽然,我未能如老师期待那样考上全国一流名校(班主任到我家劝我再复读一年考全国名校),但我还是婉言谢绝了老师的劝说,坚决地去学校报到了。从此开启了我漫漫28年的军旅征途。后来有些人说我上军校吃亏了,如果上地方院校,成就会比上军校大得多。可我认为,学什么学科都是学,干什么事业都是干。历史不能假说,对这个问题我从来没后悔过。话说得有点远了。现在书归正传。

  上军校首先是成为一名合格的解放军战士,第一条就是要树立正确的生死观。一名军人如果胆小如鼠,贪生怕死,其他方面再优秀也不是一个合格的军人。所以,学校在生死观教育上非常地重视,专门派一个很有学问又职务较高的福军级首长——张涛副政委给我们讲课。他讲得既有理性,又有感性;声情并茂,感人肺腑;说理入木三分,讲情出神入化。思想境界在他的娓娓道来中,不知不觉地得到了升华。那种因是青年学生出身,没经历过正规生死观教育还惧怕死亡的心理,至少是在接受了学校生死观教育后,恐惧的心理逐渐变弱,以致于经过后来的行为培养与训练,得以彻底地消失。有人会说,没有这么神奇吧?人,对于死亡是与生俱来的恐惧,仅仅经过教育就能改变吗?以我亲身的经历和体会,我的回答是:能!这是因为:

  第一,那是我们都是年龄在18岁左右的热血青年,正是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死观的关键时期,那时的思想教育对以后的“四观”操守非常地关键。

  第二,一个人只要有了理想信念,并有了为此而奋斗的坚定决心,死又何足惧?!

  第三,有一个不怕死的氛围。当一个群体都是生机勃勃,敢打必胜,英勇顽强的信念,纷纷唾弃胆小怕死的意念时,即使是个别人还有点怕,慢慢地也会在群体的带动下,胆子壮大起来。俗话说的群胆大过天就是这个意思吧。因此,经过了几年军校生死观的教育与磨练,我的生死观便彻底地形成和建立起来了。只要是为了正义的事业,我会毫不犹豫,冲锋陷阵,视死如归地战斗在我的岗位上的!即使是不是为了工作和事业,在生活上也能正确对待,比如说生老病死,那也是新陈代谢自然规律使然,不必大惊小怪,以一种坦然豁达,宾至如归的健康心态对待生命的诞生与终结。

  人的生命在自己的哭声中开始,又在别人的哭声里结束。这两声哭声中间,就是人展示自己精彩的旅程,开始和开始之前,结束与结束之后,对于个体人自己是无足轻重的,关键是人生旅途的过程,也就是人活着的当下。人应珍惜当下的旅行,有意识地用美好的心态和善良的举止,把旅程的痕迹描绘的精彩纷呈,美丽多姿,既对得起自己的首次啼哭,更对得住别人惋惜的泪水。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我爱祖国小学生手抄报

珍爱生命主题班会ppt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