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养成教育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学生德育养成教育的心得体会

  养成教育是目前教育界经常提到的一个概念,人们对它的解释大同小异。有的人认为养成教育是“教育者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引导受教育者认识、体验和实践基本道德规范,全面培养和提高人的‘知、情、意、行’,最终使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教育”。

  有人认为“养成教育就其实质说,是培养儿童行为习惯,使其言谈举止规范化的教育”。也有人认为,“养成教育是指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和途径,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培养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教育。

  它以社会公德、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规范为主要内容,以儿童为主要对象,旨在使其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行为规范的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概括起来,关于养成教育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指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道德行为,也包括其他方面的行为,如学习行为;另一种解释只针对道德行为。但人们都承认养成教育应重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绝大多数人认为养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但也有人认为养成教育不只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还包括道德品质的培养教育。

  对于养成教育的性质,绝大多数人认为,养成教育是德育的目标。但我们认为,养成教育既是德育的途径,又是德育的重要目标。确切地说,养成教育是指培养幼儿形成良好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的过程,既包括培养,也包括形成,培养是途径,形成是目标。对养成教育概念的界定无疑会影响养成教育的实施,因此,有必要对养成教育的实质作一初步分析。养成教育的思想起源很早,养成教育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养成教育的思想早在古代就有,如在孔子教育思想中就有“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王炳照先生认为,“中国古代传统教育实质上是一种人格养成教育”,就是“教人学会做人”。养成教育思想被叶圣陶先生进一步发展。他曾经这样概括教育的本质:“‘教育’这个词,往精深方面说,一些专家可以写成巨大的著作,可是就粗浅的方面说,‘养成好习惯’一句话也就说明了它的含义。”在叶圣陶先生的多次论述中,养成教育的含义是宽泛的,既包括德育,也包括智育、体育等。

  究竟如何看待养成教育?我们认为,养成教育主要是指儿童道德品质的养成。因为目前养成教育的提出是与德育工作密切相关的,更确切地说是与德育的有效性问题密切联系的。长期以来,虽然我们对德育工作给予了充分重视,但德育的有效性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如成人公共道德行为习惯欠佳、青少年道德行为问题及青少年犯罪问题等都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加强道德教育是目前我国教育中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养成教育是在此背景下,针对我国儿童青少年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是与德育密切联系的。幼儿期作为儿童社会化的初级阶段,在儿童道德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幼儿期是培养道德品质、形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基础阶段,是道德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

  (一)幼儿期是儿童是非观念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

  儿童道德的发展以是非观念的形成为基础,是非观念的形成是儿童道德观念发展的前提。然而,人们往往认为孩子小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因而忽视儿童是非观念的培养。实际上,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学前阶段的儿童是非观念开始萌芽,儿童在与外界特别是父母等成人的交往过程中,逐步了解行为的限度,掌握行为的界限,形成最初的是非观念。新生儿通过哭的方式与外界交往,他们的哭最初是由于生理的原因,如饥饿、身体不舒服等,孩子哭

  了以后成人的第一反应是对新生儿的照料。逐渐地,孩子会产生对成人的依恋,表现为身边没人时也会哭,于是成人马上过来陪伴。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们逐渐认识到哭是一种手段,当他们有什么需要时就会用哭来达到目的。而如果成人无原则地满足,孩子就会将哭作为要挟成人的最锐利的武器。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没有是非观念,判断对与不对的标准完全出于个人的需求。一旦家长不能时时事事都依从孩子时,孩子就会表现得非常任性,让家长无计可施。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往往会采取打骂的方式以暂时阻止孩子的不当行为。

  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他们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任性”或“不懂事”。在他们的观念中往往是自己想要的就是对的,并且判断标准模糊,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把会不会挨打作为能否做某事的标准。有些孩子则形成了较为稳定、正确的是非观念,他们知道哪些事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是不可以做的。经父母劝说后,他们马上会放弃不合理要求,从内心接受规则。这些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懂事的”孩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表明:在整个学前期,儿童逐渐了解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通过与他人交往,儿童逐渐积累经验,形成是非观念,从而调节自己的行为。

  (二)幼儿期是儿童基本道德行为习惯初步形成的时期

  行为的稳定性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初步形成的特征之一,即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表现出的行为的一致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儿童在3岁左右就已经表现出个人行为的独特性,如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的任性行为在岁儿童身上就已经表现得很明显,有的孩子想要什么东西时,会采用哭闹甚至踢打成人的方式。而到了幼儿末期,作为个人特征之一的自我控制已经达到了非常稳定的程度。我们采用实验室情境性观察的方式对3—5岁幼儿的自我控制进行了研究,研究采用二因素重复测量实验设计,这二因素分别是不同难度的任务(包括难任务和容易任务)和不同对象在场(女大学生在场和母亲在场),然后将两个因素匹配,形成4种情境。

  研究结果发现,大约一半的3岁儿童在情境中的行为表现出明显的一致性,说明3岁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已经得到一定的发展;而5岁儿童在各种情境中的行为都表现出了非常强的一致性,不管是什么样的任务,也不管是谁在场儿童都表现出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这个研究结果证实了学前儿童的自我控制已经达到非常稳定的水平,已经形成比较稳定的行为习惯这一观点。相对的稳定性是指到了幼儿末期已经出现较为明显的个别差异,即我们所说的个性特征,同时,儿童此时形成的个性还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存在变化的可能性。如果没有特殊的环境、事件或特殊的教育矫正,儿童的个性会在此基础上顺其自然地发展,因此我们说,幼儿期儿童个性(包括道德)的发展是其日后发展的重要基础。

  (三)幼儿期道德品质的初步形成对儿童曰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幼儿期道德品质的初步形成对儿童人小学、中学以后的道德发展有长期的、重要的影响。如儿童是非观念的掌握对儿童入小学以后的道德行为、青少年的违法行为都有着直接的不可忽视的影响。如早期比较任性的孩子进入小学后会出现更多的行为问题。有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由于不辨是非发生了偷窃行为,其原因是听到同班一个同学告诉他,有个同学铅笔盒里有零用钱,并让他去拿,他就去拿了,然后和几个同学出去买零食。

  这位儿童正是由于缺乏是非观念,才会表现出问题行为。进入青少年期,那些早期没有形成是非观念的青少年,一方面表现为自我中心,缺乏是非观念和道德观念,很难形成法制意识;另一方面,由于青少年时期同伴对其心理发展的影响会越来越大,他们与不良同伴接触后因为盲从而发生违法行为的可能性很大。这些孩子的自主性往往很差,对青少年违法行为的研究也证明了自主性对青少年违法行为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关于青少年违法行为与家庭关系的研究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势,研究者直接把关注的焦点集中于研究青少年自主性与青少年违法行为的关系,认为自主性的缺乏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

  而从目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现状中可以发现,青少年犯罪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团伙犯罪。在团伙犯罪中,除了个别主犯,其余多是从犯,而对于这些青少年来说,自主性的缺乏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导致犯罪的因素。因此,我们曾经明确提出,青少年违法行为的预防应从家庭开始,即从儿童自主性的培养着手。

  综上所述,幼儿期是儿童道德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家长和教师要重视儿童早期的道德教育,注重幼儿是非观念及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以促进儿童良好道德品质及行为习惯的形成,为儿童个性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生的养成教育

小学生养成教育活动总结

  有人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在学校中养成'。”大家都知道,好习惯使人终生受益,特别是小学生,可塑性强,也正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良好行为习惯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改进德育的重要方面。为此,我一直把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品德课上的重点来抓。具体做法如下:

  1、在学校的领导下常抓养成教育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不是靠某个人就能办好的,习惯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学校上上下下共同努力,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齐抓共管。因此学校高度重视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把习惯养成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长效评比机制,促进工作长期开展。建立周例会通报制度,将习惯养成作为重要内容每周一次情况通报,要注意横向和纵向之间的联系,各方面要求要协调一致,学校领导重视,常抓养成教育。

  2、在课堂上展开养成教育。

  (1)在课堂上我组织学生举行“争做合格小学生”为主题的演讲比赛。通过演讲比赛,激励更多的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知道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个细微动作做起。每学期演讲都会改变许多的学生。然后,要求我们的教师要勤下班,用心观察,从学生的一点细微动作,如衣着打扮、语言、对待人的言行等生活表现来捕捉他们的内心变化,从而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慢慢从小处去改变自己的行为举止。

  (2)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发挥树立榜样的力量。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管作为老师要以身示范,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教师自己首先做到。教师无小节,处处做楷模。在开学初首先要求教师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五条禁令”,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五条禁令”约束自己,设身处地地为孩子们树立榜样。还要用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小榜样激励学生,如在班上多表扬一些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工整,遵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

  3、注重实践,规范养成教育。

  教育无小事,事事在育人。尤其是学生行为习惯的问题、要从行为出着眼。如果发现了学生什么不好的苗头,就要及时制止,及时教育。让他们懂得“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动之于情,晓之于理”,从内心帮助学生,丢弃不良行为,再塑好习惯。六年级学生面临升级考试,有时就会有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所以要持之以恒,要通过反复抓,抓反复,真正实现学生错误认识向正确认识的转化,再由正确认识向正确行为、良好习惯的转化。

  4、家校配合,促进养成教育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最早、时间最长的场所,所以家校合作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参加家长会,督促家长从自身做起,配合学校共同抓好对孩子的教育,形成家校合力、形成合力的局面。

  俗话说:“勉强成习惯,习惯成自然。”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孩子们将受益终身。习惯养成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有人曾这样比喻学校教育:学校就像一个工厂,培育出的思想好,习惯好,成绩好的学生是正品;成绩好,思想不好的事次品;成绩不好,思想不好的是伪劣产品。我相信,在我们程家庄小学这片沃土上,培育出的都是正品,都是合格的小学生。

  s("content_relate");

学生参加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教育家福泽谕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然而,社会、家庭、学校三者之中,学校或者教师却应该承担起龙头作用。老师--儿童灵魂的铸造者,应该有习惯意识,本着坚持“好习惯,成就好人生”的理念,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

  我认为: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从小抓起。进入独生子女年代的小学生,在家长溺爱下自理能力较差,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连作业写完了,本子、书放在书包里都是家长代劳的。造成学生做事动作磨蹭,有始无终,丢三落四的坏习惯。面对现状,学校要不断提高养成教育的质量,仅靠单纯的几个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让社会、家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一、把握良好习惯培养关键期。

  习惯,都是在不断的重复中慢慢形成的,但是,习惯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反复性、情境性。习惯的形成关键在头3天,“习惯成自然”,头3天内对行为或倾向的强化与巩固,有利于其形成自然而然的习惯。心理学家研究指出,一项看似简单的行动,如果你能坚持重复21天以上,你就会形成习惯;如果坚持重复90天以上,就会形成稳定习惯;如果能坚持重复365天以上,你想改变都很困难。因此,老师们在培养儿童的习惯时,应把握住关键的前3天。

  二、要从细节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养成教育要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需要从学生小节的养成教育抓起。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地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是实实在在的素质基础。

  三、要抓好行为训练。

  养成教育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要抓好学生行为的训练,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坚持才能胜利,持久才有收获。

  四、社会和家庭要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模式。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的优化对培养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家庭和学校是孩子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家庭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需要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

小学生养成教育广播稿

  聆听动听的音乐,感受真诚的祝福。这里是维系情谊的纽带,这里是沟通彼此的桥梁!欢迎大家收听校园点歌台;亲爱的老师同学们,早上好我是主持人XXX xxx

  结尾:如果你也想给自己的老师或者同学点歌,请在每天中午把写好的点歌单交到广播站,我们将真诚的为你服务;

  a.青春是花, 绚丽多彩, b.青春是云, 自由自在,

  a.青春像风, 轻快张扬, b.青春像马, 勇往直前,

  a.同一片蓝天,有不同的心情,b.同一个校园,有不同的心语。

  a.青春之声,倾听你的声音,诉说我的心声。在这里让快乐倍增,让忧愁无影无踪。 b.这里是小营小学红领巾广播站.我是主持人xxx xxx

  在周一的节目里,我们了解了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今天我们将继续谈论这个话题

  首先我们来说说诚实守信的习惯对一个人来说, “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也是每个公民的道德责任,更是一种崇高的 “人格力量”。

  是的我认为要做一个诚信的人,我们应该做到 1、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去做。2、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3、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话。

  嗯,就应该这样。相信同学们都可以成为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接下来我们说说尊重他人的习惯。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与受人尊重一样,尊重他人是我们的需要。在这一方面我们应该做到1、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2、用心听对方说话,不要一边听一边考虑自己的事。3、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4、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5、未经允许,别人的东西不乱动。

  遵守时间也是一种对自己对他人的尊重。每个人都应具有守时惜时的习惯。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从小懂得 “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从小养成守时惜时的良好习惯。

  对于我们校学生来说,我们要做的有:1、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2、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马路上溜达玩耍。3、回家后,马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天事当天毕。

  4、做事有计划,不盲目、不拖沓。

  最后我们要说下懂得感恩的习惯。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学会感恩是人性的体现,懂得感恩是责任的要求。懂得感恩已成为时代的呼唤,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

  对啊,感恩应该是作为一个人所必备的修养,我们应该感恩所有带给我们恩情的人。 是的,那我们该怎样做呢,你来和同学们说说吧

  好的,第一我们应该、听从父母、老师的教诲,不顶撞父母、老师。第二我们要体会父母、长辈的艰辛,主动给老人洗脚、捶背、夹菜等。第三要主动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

  的家务活。第四要孝敬父母,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第五要尊重环卫工人、交通警察的劳动。

  你说的真好,同学们一定要记住:良好地行为习惯是决定成功与否的先决条件。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的校园广播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我们的节目能给大家带来收获和喜悦,让我们期待下次的相约,再见。

小学生养成教育写心得体会

  孩子的心灵就像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你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你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这就说明了加强小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年龄小,知识少,行为习惯正处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变性强,因此,做为教育工作者就要在他们这片沃土上播撒下希望的种子以获得丰硕的果实。学校做为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做为教育的传播者就应该承担起这份使命用我们的劳动去培育那些小苗茁壮成长。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所以我校多年来非常重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工作,从学校领导到教师都积极参与到学生养成教育活动之中,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去激发、培养我们的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品质。下面就我校如何开展养成教育工作,培养学生行为习惯方面谈谈具体的做法。

  一、大力营造教育氛围,化无形为有形------提高养成教育的影响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不只是班主任的责任,全校教师到全社会对学生的养成教育都肩负着责任,必须要有高度的认识,校内校外、前勤、后勤全员参与,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担负起学生养成教育工作,才会收到好的效果。在这方面我们主要做到两个“三结合”即:学校内部班主任、任课教师及生活教师三结合;学校外部则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通过这两个三结合,让学校内部的小环境和外部的大环境都能营造一个适合学生良好习惯形成的氛围,使学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逐步形成优良的品质。我们所开展的工作是:一方面在校外加大同学生家长的沟通和联系,主要是通过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家长调查问卷、教师家访、家校联系卡等方式,及时把学校的工作主题、每个时期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向学生家长传达与沟通,便于家长能主动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工作,让学生在校和在家表现一样,而不是让教育工作形成断带。另一方面我校坚持利用每学期开学第一天,把学校对养成教育方面的内容和要求,以校园公约的形式向学生和家长放发,以此强化家长和学生对养成教育的认识。校内我们主要做到的是:

  1、努力把校园创建成一个让学生耳闻目睹都能受到教育的环境,学校的大门口安装了一个代表学校积极向上的标志性钢塑--“升腾”、甬路西则是“飞翔的白天鹅”雕塑,东侧是刻有“勤学奋进”四个醒目大字的石头,时刻提醒我们的老师和学生要勤奋上进。在学生生活学习的环境安装白钢宣传栏,就连垃圾箱上都写上警示语,提示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学校把养成教育工作做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主要内容,在全校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学校、班级、课内、课外共同教育的主环境。我们把全年工作形成计划后,学校每周提出一个学生养成

  教育主题词,在黑板上公示,让全校的老师和学生都知道这一周我们在养成教育方面要做的工作和要求;每个班级则根据学校的主题词和本班学生的实际、年龄等特点提出本班的教育主题,在自己班级门上的养成教育主题牌上标示出来;寝室和食堂也依据学校所提出的主题词,结合自己的管理特点确定出养成教育主题,在比较醒目的位置上展示出来,让学生随时随地的都能受到教育。3、把养成教育同各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学校要求任课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采用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使学生明白养成良好习惯的意义及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行为目标。

  二、准确把握教育内容方法,形成激励机制-----促进养成教育形成的约束力

  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所以为达到养成教育的目的,就必须准确的把养成教育的内容和形成的规律,采取恬当的方法形成一定的制度和激励机制,以促进小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学校首先结合鸡西市下发的小学生养成教育细则制定出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养成教育评价标准,下发到每个班级包括舍务组、餐饮组,再由各班级各组依据学校总的评价标准,制定各自切实可行、可操作的养成教育评比细则,然后由班级和各组每周进行适时的评价。同时班级设立周“文明之星”评比展示台,及时的把被评为文明之星的学生在班级进行公示,学校设立月“文明之星”展示台,把各班级连续四周被评为文明之星的学生在展示台上公示,以激励其他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在评比细则中明确规定的行为习惯,我们要求学生努力做到,从训练基本的文明礼貌用语、良好的卫生、学习习惯为切入点,使学生平时讲粗话、脏话、随手扔垃圾、作业不能认真完成、作业本不整洁等不良习惯明显得到遏制,语言美、行为美的文明程度大幅度提高。其次,学校把养成教育内容同学校值周周评比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实行值周校长负责制,把每周的检查活动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被评为文明班级的在下周一升旗仪式上进行广播表扬。为了调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学校还把这项工作纳入到教师的工作考核之中,通过以上手段极大的调动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有效的促进了养成教育的形成。

  三、从细节入手,形成学生自主行为意识-----促进养成教育的内化力

  古人说: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从最基本的生活、学习、卫生习惯抓起。针对不少学生对《守则》、《规范》倒背如流,却随地吐痰、随手乱扔垃圾;许多学生在校内及社会学雷锋做好事,回到家里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种种不良现象,正说明养成教育不能只放到嘴上,而应内化到意识上的重要性。因此,养成教育要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需要从学生点滴的生活细节抓起。我们要求学生做到: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地行走,见到老师、客人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学习用品摆放整齐,坐立姿势端正,作业书写规范,放学排有序不乱。这些

  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建立在种种良好的道德习惯之上的。为了使学生能真正形成内化的自主意识,在这方面我们采取“一比二评三问卷”的方式进行,即学生之间比一比,看谁做的更好;学生自已和同学之间评一评,看谁做到了;教师和家长互相联系,采取问卷方式抽查哪些学生能在无人管理的情况下,自已做到了。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逐步养成不需要别人管自己也能做到的----“慎独”能力。几年来,我校学生小至一年级,大到毕业班,基本上能做到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家里、学校一个样,寝室、食堂一个样。

  四、以活动为载体,强化训练-----形成养成教育的核心力

  良好的养成教育是需要有效的训练方式才能完成的,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较弱,自我教育能力低,就更需要丰富的活动措施来强化行为习惯的养成,通过有利的、切合实际的、学生易于接受的日常活动做载体,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认识,锻烁能力,形成核心力、凝聚力。所以,我们学校坚持开展以下活动,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学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每周一国旗下讲话。学校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分别给出相应的讲话主题,由各班级依据学校的中心工作和本班的实际,写出当周国旗下讲话的内容,再由班级选派一名优秀学生代表对全校学生进行讲话宣传,这样既对全校学生进行了一次文明习惯方面的教育,也对本班学生起到了激励作用,效果非常突出。

  2、红领巾广播站坚持正反面宣传教育。红领巾广播自从开播伊始,就一直把宣传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做为主要内容,每周四中午12:30准时在校园内响起。既把学校总体要求动向向全校师生传达,又把校园内的好人好事、新风尚向所有人广播,也把一些不良行为向所有学生公布,以起到鞭策警示作用。

  3、全校各班级每周二、三、四早晨,利用早晨7:00-7:20这段时间,做为全校校本课程《三字经》、《弟子规》及古诗经典等诵读时间,让学生充分学习、了解我国古老而又优秀的传统美德,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形成健全的人格。周五早晨7:00-7:20则是校本课“唱红歌”时间,这时全校就会响起此起彼伏的歌唱祖国、赞美家乡的歌声,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4、为了达到激励全体学生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学校每学年都举行一次以“讲文明礼仪”为主题的各中队主题队会大奖赛。活动中即达到了促进养成教育形成的良好局面,同时也锻炼了老师和学生的各种能力。

  5、每学期开展一次全校师生参加的经典诵读比赛,主要内容就是校本课程《三字经》、《弟子规》的诵读,在促进校本课程研发的同时,也达到了对学生学习为人做事方面的育人效果。

  6、通过举行大课间操、硬笔书法、绘画或是利用重大纪念日进行征文比赛,年终评选优秀作业、日记等形式,处处体现出及时有效的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校连续几年坚持大课间操体育活动,冬季是30分钟的跑操、夏季是30分钟的学校自编集体舞和校园集体舞,收效很大,特别是在春秋季节流行病、传染病多发期,我校教师学生的日出勤率基本上达到百分之百,没有一例传染病发生,这方面得到了家长的高度赞许。

  良好的行为训练要强调持之以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要有耐性。同时在训练中注重“趣味”二字,增强其灵活性、游戏性,让训练成为一种愉快的活动过程,在活动中凝聚学生们的集体核心力量,用集体荣誉去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能力,从而达到好习惯的形成。

  五、适时表彰,榜样的表率作用是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导向力

  小学生有喜欢受到表扬的心理,他们敬佩英雄人物,也希望自己能成为先进典型,我们根据这一特点,在进行规范训练时,坚持正面教育,注意树立典型。我校改变原有的评价体系,不再由班主任一言堂,在年末评出各班级的优秀少先队员或是优秀班干部、学习标兵等。现在我们是把评价学生同学生养成教育结合起来,在学期或学年内分阶段适时评选出各类行为习惯优秀的学生,如文明之星、卫生之星等等,通过这些“星”把光带给全体学生,用这些星光去照亮其他人。具体是在班由班主任结合本班制定的班级养成教育评比细则为评价内容,采用任课教师测评、学生自评和互评、家长问卷测评等形式,每周评选出班级的周“文明之星”,公示在班级周星展示台上,连续四周被评为“文明之星”的同学当选为月“文明之星”,在学校的月星展示台上向全校师生展示,连续被评为月“星”的学生有资格参加年终全学校“星级”好学生评选,被评选上学校“星级”的同学,学校将为他们颁发奖品和奖证。同时学校将利用红领巾广播定期向全体同学宣传他们的优良表现,以激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号召全体学生向他们看齐。使学生们知道典型就在我们身边,先进和我们并不遥远,我们努力也可以做得到,以达到用榜样来激发和带领他人前进的导向力作用。自从我校开展“星级”学生评比活动以来,全校学生都能以星为荣,激起了向星学习的热情,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学校一定会是星光璀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的育人工程,这项育人工程是漫长的,需要的是持之以恒,需要的是我们做为教育工作者的信心和毅力,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提高认识、切合实际、注重方法、坚持实效、常抓不懈,在我们的校园,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就一定会百花齐放、姹紫嫣红。

中学生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二)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搞好学习的前提。有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会主动积极地学习,并且愿意搞好学习。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衡量一个人品德素养高低的前提。一个人的举止言谈就能看出这个人教养如何,如说话有礼貌,不在严肃的场合说笑、随地吐痰扔垃圾,不出口污言秽语,主动学习,主动做好分内之事,助人为乐等等,这样的人是品德高尚的人,是受人们欢迎的人。

  (三)警句的鞭策作用

  如何使学生在感悟中明白甚至于接受“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从政治、语文课本中搜集了一些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古语、名言、警句,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千里大堤,溃于蚁穴”、“针眼大的窟窿斗大的风”等,把他们请到德育教育的课堂,引导学生把握它们的意旨,领悟其中的内涵,牢记它们说明的道理,实践其中的真理。名言、警句具有鼓舞人、教育人的作用,能发挥良好的警策作用,教育效果不可低估。

  (四)养成课前预习习惯

  培养了学生的预习习惯。我认为学生的预习习惯在和其它习惯比起来,它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如果没有良好的预习习惯,特别是对于学习语文、数学等学科来说麻烦更大。比如说一篇课文,学生要是没有提前预习的话,那就对课文一点不熟悉,字音读不准,句子读不通,文章的主要内容更是不了解。老师在安排的课时内进行教学活动的话会费时费力,效果也不佳。学生的预习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预习时有不懂的可以标注,等到老师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共同探讨,予以解决。

  (五)多元化教学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育管理也是如此,要坚持软、硬兼施的原则,既要“硬落实”又得“软管理”。比如:通过组织“谈理想”和“小法庭”班会、知识竞赛、手抄报比赛、读书报告会等活动,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竞争意识强的特点引导到有意义的活动中,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精神。

  总之,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正确引导。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离不开老师的管理和培养。作为学生老师,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定位。用自己对工作的忠心,对学生的爱心,对生活的热心潜移默化影响学生行为的转变。

小学生养成教育心得

  本年度我带的是五年级,就我带的学生几点谈养成教育,小学生在行为习惯上存在很大的可塑性,许多好习惯都尚未养成,他们就像一张白纸,等待着教育者在上面勾勒丰富的内容。所以,五年级是学生多种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我们应该扎扎实实地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

  一、课堂行为习惯的养成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表现出来的优良行为,并及时给予积极评价,让学生获得优良行为被认可的积极心理感受。对学生的优良行为的积极评价要做到连续性和系统性,这样有利于优良行为在反复强化下巩固下来。

  例如,五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常常由于兴奋而争先恐后地大声回答老师的提问,影响了老师对回答情况做出判断。也影响自己听别人说话的过程。这时,我通常会对积极举手但并未出声的孩子给予表扬,这样并对所问的问题提出要求,“针对同一问题不要仅有一个答案,重复地回答就没有意义了”其他孩子受到启发,开启思维,不但不随便回答问题了。还能针对同五问题,想出好多有个性的答案来。就不再随便回答问题了。经过长期强化训练,学生举手发言的好习惯就形成了。

  二、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

  十几个孩子聚在一起,朝夕相处,矛盾自然时有发生。有时一件接一件,老师就像法官断案似的,非常费精力。虽然我多次宣讲《小学生守则》,时常把校领导会上讲的如何规范学生行为的方法五用再用,学生也知道要互相谦让,但毕竟年龄小,一遇到具体的事情,便又不知如何解决了。于是,我便找来一些名人小时候的故事,如《孔融让梨》《七步成诗》利用晨检、班会课时间给学生讲。通过讲故事,

  提高了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帮助他们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我还常常针对班内出现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前些日子,班里的五名学生没带铅笔,和同桌借,同桌不借,他没办法就告状到我这里,恰巧我班五个男孩也是头五天借了临桌同学的铅笔,第二天还了人家五整根铅笔,而那个女孩却没要,一个正面、一个反面,我借此事对比,表扬了教育了不借铅笔给同桌和借不到笔来告状以及全班同学,从此以后这样事情来告状的几乎没有了,看来,他们有了五定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卫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模仿是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五年级学生的模仿力强,可塑性大,热切地关注着周围的人和事,尤其崇拜自己的班主任。因此,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对于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我在与学生、家长和他人的交往中,经常有意识地使用“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文明用语。当地面有废纸时,我总是立即捡起;教室桌椅歪斜时,我总是轻轻地摆放整齐;讲桌不整洁时,我也是随时清理干净尤其是地面,学生多自然制造的垃圾也不会少,地面上没纸的情况下土也会很多,所以,我会及时清理过道及前边的尘土。这一本着学生本位思想,一定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想尽办法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引导他们学会读书,学会学习,学会运用。切,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就照着我的样子去做。现在,教室的卫生用具摆放不整齐时,学生会立刻去摆放好;教室地面有纸,学生会马上捡起。值日小组长更是负责,每到活动课,他们虽做得很慢,但总会把班级卫生打扫干净的,黑板擦得亮亮的。

  五年级是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半年来我有太多的感触,总之,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找出切实可行的方法,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于学生养成教育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六一班的王绥槽,走上这个舞台,我的心情既激动又兴奋,因为在学校“我快乐,我发展”的办学理念正确指引和老师们的悉心教育下,我在这里快乐学习着,健康成长着……老师们不仅教给我们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们怎样做人,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一个人,只有学会做好人,才能做好事,才能成大业。在此我借此机会感谢学校全体老师!谢谢!现在我想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好习惯,益终生》。

  法国学者培根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追求好习惯。”是的,行为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我们的行为。爱因斯坦有句名言,“一个人取得的成绩往往取决于性格上的伟大。”而构成这样性格的,正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个好习惯。好习惯养成得越多,个人的能力就越强。养成好的习惯,就如同为梦想插上了翅膀,它将为人生的成功打下坚定的基石。小时候的鲁迅先生,就养成了不迟到的习惯,他要求自己抓紧时间,时刻叮嘱自己凡事时时早,事事早。这位以“小跑走完一生”的作家,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业绩。可见,行为习惯对一个人各方面的素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我曾经在报刊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家著名的企业公开招聘管理人才,在应聘者当中,有高学历的人,也有口才非常出众的公关人员,更有曾经从事过管理工作的人。但是,到了最后,负责招聘的企业老总却选中了一位在走廊上随手捡起一张废纸的应聘者。有人问企业老总:“为什么你要选那位不占任何优势的应聘的人呢?”企业老总回答说,“一个有好习惯的员工,就是一座金矿;有这种人格魅力的人,一定可以为公司创造更多的财富。”是的,当一个人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他的人格魅力便会自然得到提升。

  同学们,听了这则故事,你们一定有许多感想。要知道,今日的习惯,决定明天的我们。因此,在今天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养成一些好的习惯,怎样培养自己的好习惯?首先需要检查一下自己,反省一下自身的一些坏习惯。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我们虽然达不到圣人的境界,但我们可以追求这种境界。我们今天可否一省吾身呢?比如:是否习惯于主动打扫卫生,形成热爱劳动的习惯;是否习惯于说声“谢谢”、“你好”、“对不起”,形成以礼待人的好习惯;是否习惯于每天坚持锻炼,形成健美的体魄;同学交往中习惯于理解、宽容,便能化干戈为玉帛;是否习惯于去用心观察,才能形成好的观察能力;是否习惯于提前预习,课后复习,才能形成高效的学习方法……

  人们常说,“播下一个行动,便会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便会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便会收获一种命运。”我送给同学们几句话——“积一千,累一万,不如养成个好习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扔一次垃圾,心灵就蒙上一层灰尘;捡一次垃圾,心灵就添上一块净土”、“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文明谦让,让出安全,让出和谐”、“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同学们,希望你们从小将“好习惯,好人生”的种子埋下,用恒心去浇灌,去成就你们生命的精彩!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预祝每个同学在好习惯的养成下期末考试都取得好成绩!谢谢!

中学生养成教育作文

  养成教育要从点滴抓起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许多同学熟读“文明规则”、“中学生守则”,甚至倒背如流,却常随手扔果皮、纸屑;许多同学在老师的组织下学雷锋做好事、帮助同学,回到家里,却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公主”“小皇帝”了。因此,养成教育要从点滴的小事做起:见到地上有垃圾果皮随手捡起来,见到教师要主动行礼问好,在楼道里要轻声慢步靠右行,见到班里的门窗桌椅坏了自觉自愿修好,上学穿校服,衣帽整齐,佩戴校牌,排好队、走好路、吃好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楼平地起,我们可以从一些身边琐碎的小事中,看出一个学生的行为习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变化,也就在点滴小事中。

小学生养成教育

  当前的小学生辨别能力较差,模仿能力极强,受电视网络的影响较大。社会上流传的新思想以及不文明的行为,小学生可以毫不顾忌地去做。很多学生在家长溺爱下自理能力较差,很多事都是家长代劳的。造成学生做事半途而废,丢三落四的坏习惯。要让小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要利用好班会加强养成教育。每周一次的班会可加强小学生养成教育,小学生年龄小,忘性大,纪律、卫生、安全方面的好坏典型要及时总结。班主任要是非分明,大公无私,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对于遵守纪律的同学要大力表扬;对于犯错误的同学要严厉批评,纠正错误。其次,养成教育要从点滴小事抓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不少学生对《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不熟悉,打架、说脏话、随地吐痰、随手乱扔纸屑的现象很常见;许多学生在校内做好事,回到家里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因此,养成教育需要从学生的日常表现抓起。

  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地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穿着干净整齐等等,这些看似普普通通的小事,都是小学生良好的素质基础,“ 百尺高台起于垒土”,所以养成教育必须从小从点滴抓起,班主任要扮演导演的角色。再次,养成教育要抓好学生的行为训练。安全教育、感恩教育都需要小学生的行动来实现,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有些班主任对学生不良习惯矫正一次不成,二次仍收效不佳,便灰心失望了。失去耐心的结果是对学生进行粗暴的教育,轻则批评,重则体罚。例如安全教育就需要学生的行动,要通过行动才能预防危险;感恩教育要学生做感恩的事、唱感恩的歌曲、写感恩作文让学生学会感恩。

  总之,小学生养成教育需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配合,为了孩子的成长、成才、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校本教研活动记录与反思

创业课创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