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问题解决措施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2018心理辅导:生最常见的心理问题解析

  进入初三,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学生们容易出现对对学习信心、对前途担心、对父母说教反感、心情烦躁压抑等各种现象,这些现象会对中考产生不利影响,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初三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调节方法。

  第一个易出现的问题:欲速不达,挫败信心。

  一部分同学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之中,他们有的希望自己的成绩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能提高一二十名,有的期望能从别人那里得到一种既轻松效果又好,而且短时间内又有奇效的学习方法,这些同学都希望通过考试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增加对中考的信心,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达不到期望的成绩,易产生挫败感。

  对于此类问题,首先要克服急躁情绪,对学习要有耐心。学习上不要急功近利,奢望这个星期努力了,下个星期成绩就要有明显地提高。成绩的提高是要达到一定量的付出和努力后才能显现出来的,所以我们对学习要有耐心。其次要合理定位。首先要客观地评价自己,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自己是什么就是什么,我们每个人的学习情况各不相同,我们不能要求自己在初中的最后一年里就一定能在学习上突飞猛进,赶超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这是不现实的。我们应该找准自己在班级中、年级中的位置,树立一个通过自己努力可能实现的目标,从自己学习情况的实际出发,才能进步,才能找到学习的信心。否则,只能是在和他人的比较中徒增痛苦,对自己的学习是无益的。再次学习要有毅力,调查中发现,有将近30%的同学认为自己“自制力太差,遇到困难就想躲避”、“做事经常半途而废”、“遇到难题就想放弃”、“花了大量时间来制定计划,但却不能付诸于行动”、“学习虎头蛇尾”等,他们意识到学习成绩的不足,很大程度是因为自己的毅力不够造成的,并为之着急。

  第二个易出现的问题:注意力不集中。

  上初三了,按理说应该努力学习,可有的同学上课不能注意精力,有的同学也想上课好好听讲,但就是控制不了我自己。

  对于此类问题,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一些同学因初三学习任务加重,因此,一到晚上便大搞“夜战”,结果早晨不能按时起床,即便勉强起来,头脑也是昏沉沉的,一整天都打不起精神,有的甚至在课堂上伏桌睡觉。作为学生,主要的学习任务要在白天完成,白天无精打采,必然效率低下。所以,要按时睡觉按时起床,养足精神,以便提高白天的学习效率。其次要学会自我减压。初三学生的学习任务本来就很重,老师、家长的期望,又给同学们心理加上一道法码;一些同学自己对成绩、考试等看得很重,无异是自己给自己加压,必然不堪重负,变得疲惫、紧张和烦躁,心理上难得片刻宁静。因此,我们要学会自我减压,别把成绩的好坏看得太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我们平日努力了,付出了,必然会有好的回报,又何必让忧虑占据心头,去自寻烦恼呢?再次做些放松训练。舒适地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床上,然后向身体的各部位传递休息的信息。先从左脚开始,使脚部肌肉绷紧,然后松驰,同时暗示它休息,随后命令脚脖子、小腿、膝盖、大腿,一直到躯干部休息,之后,再从脚到躯干,然后从左右手放松到躯干。这时,再从躯干开始到颈部、到头部、脸部全部放松。这种放松训练的技术,需要反复练习才能较好地掌握,而一旦你掌握了这种技术,会使你在短短的几分钟内,达到轻松、平静的状态。

  第三个易出现的问题:攻不下关,情绪焦虑。

  一些初三同学表示,他们深知这一年的学习对自己的重要性,但有的同学发现,自己所得到的成绩和付出的努力并不成正比,有的学科再怎么去“攻”它,成绩就是上不去,每次考试都考得“灰头土脸”,久而久之,对这门学科只能束手无策了,甚至对它丧失了信心。

  很多同学学习成绩提不上去,关键在于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所以考试常常失败,当失败的次数多了以后,同学们从这门学科中获得的全是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严重的还会产生无助心态,更谈不上什么学习兴趣,因此也就减少了学习这门学科的潜能开发,所以,学生们应多与老师、同学们交流沟通,善于从自己的成功和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另外注意一点就是把时间用在难题上的同时,也要花一点时间在基础知识上,尤其是一些成绩好的学生更容易犯这个错误。其实,考试中基本知识就占了80%,如果你能很好地掌握了每个基本知识点,在保证基本知识少丢分的情况下,我想剩下的20%的综合题和难题,你也会拿到一些分数的,这样你的试卷的总分就会很高。所以学习是要讲策略的。

  第四个易出现的问题:作息不当,效率不高。

  在初三学生中,有很多人提到了自己睡眠不足,精神不振,白天经常想打瞌睡,学习效率低下,影响了学习的效果。长此下去,许多同学就觉得很疲惫。

  对于此类问题,要劳逸结合,保证睡眠,合理利用时间,注重学习效率。尽管学校和老师一再地强调初三的学习过程中,要劳逸结合,但事实上仍有太多的学生进行“学习疲劳战”。很多同学都是在上半学期还能挺住,下学期还没有到考试的日子,身体和心理就出现了严重的损坏,不得已要放弃学习活动,临考前,保证自己在晚上10:00左右睡觉。“劳逸结合,保证睡眠”不是我们学习不努力、要偷懒,是为了能够保证我们持久的学习动力和能量,学习不是谁用的时间长谁就一定能够成绩好,学习重在方法和效果。只要我们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注重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我们一样可以取得好成绩。

  第五个易出现的问题:不知如何应对家长的压力。

  造成学生学习压力大和考试焦虑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父母的期望过高。不少学生说:“父母对我们真的非常关心,生活上无微不至,学习上千叮咛万嘱咐,精神上殷切期望,但使我们感到在关心的背后,有一股巨大的压力。不良的心理暗示等介绍

  对于此类问题:首先要学会理解父母,变对立为合力。对家长来说,“望子成龙”是十分合情合理的想法。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比自己强,长大有出息,在社会上能够有理想的工作,有美满的生活,并且大多数的父母都希望子女能实现自己未完成的理想。他们往往以自己的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告诫孩子,要把握机会,考入重点高中,赢在“起跑线”上。这些想法都是出于父母对孩子的爱心和责任心,所以作为子女应该理解父母。平时父母对你学习上的叮咛、考试分数的唠叨,实际上都是爱的一种表达方式。作为子女,不应该过多计较父母的语言、态度、方式方法,而应该更多地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帮助,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让父母对你学习的态度放心,对你努力的行动满意。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将父母对你的期望转化成你们的共同目标。其次要学会与父母沟通,变压力为动力。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往往出于自己内心的良好愿望,可能有时也是非常理想化的。他们忽视了孩子个人的需要,父母的不良暗示造成的影响,但不知压力过大就会变成阻力。父母方面的积极性只是考生的外动力,在内动力没有跟上的情况下,只能成为一种压力。所以内外动力的协调,最好由考生自己来完成。当考生觉得父母的期望过高时,应该主动与父母聊天,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告诉父母,把自己的困惑和想法转达给父母,让父母了解你的真实想法和实际能力,客观地评价期望目标的合理性和实施的可能性。通过与父母的沟通,变压力为动力。再次要学会调整期望,挖潜力为实力。只有合理、合适的目标才会激发人去努力,“跳一跳摘果子”的道理大家都明白,如果不管怎么跳都摘不到果子,那么不论果子多大,也无法引起兴趣。因此,可望而不可及的期望,只会使人产生自卑和抑郁,最终选择放弃。考生应该与父母坐下来,认真分析自己现有的实力,了解期望考入学校的实际要求,如去年的招生名额、入学的分数等等。根据自己现有的成绩基础,权衡录取的可能性,把努力的限度保持在自信而不自满的程度。

学生心理问题解决措施

2018心理辅导:中学生心理健康的10条准则

  1、情绪稳定、乐观,能适度的表达和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状态。

  心理健康的中学生主导心境始终处于轻松、活泼、快乐的状态。虽然因学习、生活中的挫折、失败或不幸,也会有悲、忧、愁、怒、烦等消极情绪体验,但不会长期处于消极、悲观不可自拔的体验中,更不会因此而轻生。善于适度的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能随时排解各种烦恼,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谦而不卑,自尊自重。决不因一时冲动而违反道德行为规范,能在社会规范允许的范围内,满足自己的合理需要,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

  2、善于与同学、老师和亲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尊重友谊。

  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往往表现出乐群性,有人际关系交往的欲望。能与周围的人建立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在交往中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团结互助,对人善良、诚恳、宽容、公正、谦虚有爱心。能尊重他人的权益和意见,正确对待他人的短处和缺点,善于与各种类型的人相处。

  3、乐于学习、工作和生活,保持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应乐于学习、工作和生活。能把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发挥出来,取得成就,获得满足感。能够从自己实际情况出发,自觉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而不以此为负担。在遇到困难时,能努力去克服,争取新的成就。

  4、有正确的自我观念,能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

  心理健康的中学生,不仅能现实的认识自我,承认自我,接受自我,而且还要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能力、特长和性格中的优缺点,能做到客观、恰当的自我评价,即不自傲,又不自卑。能正视现实,生活、学习目标符合实际,不怨天尤人,也不自寻苦恼。对自己的不足或某些无法补救的缺陷,能正确对待,安然接受。

  5、保持健全的人格。

  人格健全的中学生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处于协调统一之中,有正确的人生观,能以此为中心,把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乐于生活、学习,兴趣广泛,性格开朗,胸怀坦荡,办事机智果断,表里如一,行为上表现出一贯性与统一性。

  6、面对挫折和失败具有较高的承受力,具有正常的自我防御机制。

  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在遇到挫折和困境时,能够表现出较高的耐受性和平衡性,不因此而影响或改变自己的目标和正常的学习生活。能驾驭自己的情绪,以良好的意志力,克服前进中的困难。自觉运用自我防御机制,随时可排泄影响学习和健康的情绪困扰,消除各种焦虑、紧张、恐惧、烦恼等情绪现象,使其心理保持良好的平衡状态。

  7、热爱生活、热爱集体。

  有现实的人生目标和社会责任感心理健康的青少年珍惜和热爱自己的学习生活,积极投入有乐趣的生活中,自信自己的存在对社会和对国家有意义、有价值。能坚持不懈的努力,从事有意义的事业,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国家利益,勇于承担社会义务,善于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服务。

  8、心理特点、行为方式符合年龄特征。

  广告

  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其认知活动、情绪反应、性格特征等心理特点以及行为表现应与其年龄阶段相符合,与其充当的社会角色相适应,保持一定年龄阶段的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9、能与现实的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与适应。

  心理健康的中学生能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快节奏的生活,保持良好的适应状态。能够根据客观的需要,主动调整自己的言行,在暂时无法改变客观环境的情况下,能主动改变自己,以适应社会环境的需要,保持平衡的心态,并能精力充沛的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10、有一定的安全感、自信心和自主性,而不是过强的逆反状态。

  心理健康的中学生能保持相对稳定而常态的生活方式,不因生活的变故和学习环境、学习任务的改变而产生过度的焦虑和思危心理及不必要的负担。能坦然处事,保持安宁的心理状态。善于合理的提出和表达自己的意愿及要求,不盲目冲动,不表现与成人的反抗对立的情绪。能有效的控制和改变消极的逆反心理与行为,使之健康地成长。

中学生的十大心理问题

  人逢盛世精神爽,但现如今国人的精神压力很大,甚至连稚气未脱的中学生也充满了各种压力。好多家长带孩子找我前来咨询。依据我接触到的病例和所学知识,我把当今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概括为十个方面,今录于此,希望引起教育者、家长和莘莘学子的注意,更希望大家以此为切入点,进行全面思考,共同关爱祖国的未来。

  十大心理问题具体为:一、心理困扰:1、适应问题,2、应激问题,3、人际关系问题,4、学习问题;二、心理障碍:5、神经症(a、神经衰弱,b、强迫症,c、恐惧症,d、疑病症),6、人格障碍(a、偏执型人格,b、强迫型人格,c、冲动型人格)7、性心理障碍;三、精神疾病:8、精神分列症,9、情感性精神病,10、偏执性精神病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老先生很早很早以前就预测:二十一世纪是矛盾最尖锐的世纪。现如今费老的肺腑之言得到了应验。国际上经济竞争、领土争端、军备竞争,在逐渐走向一体化的今天日趋激烈;国内形势伴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正走向了经济新常态,转型期给人们带来阵阵疼痛。升学压力、就业压力的日趋增大加剧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使不少人的心理处于一种亚健康的状态,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思考。

  我多么希望人人关爱心理健康,个个争做自己的心理医生,时时刻刻保持一个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态。

2018心理辅导:学生前调整心理的方法

  考试心理障碍分析

  考试焦虑是一种情绪反应,是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不仅影响着应试前的学习、复习和备考,而且过分焦虑会在应试中带来难以消除的紧张、焦急、恐惧等;持久的焦虑又会损害应试者的正常心理活动,甚至导致心理疾病(如焦虑症),常表现为心烦意乱,注意力不能集中,这对应试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严重者还将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行为表现是心理过分紧张——怯场;情绪低落——丧失信心;偶发事项等外来“刺激”使原来已知“信息”难于“提取”,对考试正常发挥带来干扰等等。

  考前心理准备

  学会倾诉。当你为考试而坐卧不安,担心焦虑时,不妨将你的感受说出来,让他人与你共同分担。此外,你还可以把你的感受写成信,然后扔到一边,给自己留出一定的“忧虑”时间,随后再去解决。千万不可郁积在心,使压抑情绪潜滋暗长,最终忧虑成疾。

  动机适当。学习活动中低限度的焦虑是必要的,但过度紧张,往往发挥不出正常水平,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动机过于强烈,那么进入考场,便会因情绪紧张而产生“怯场”现象,降低了记忆和思维效率,以致连平时较为熟悉的题目都回答不出来。当然,如果对考试抱无所谓的态度,缺乏获胜的动机,也是考不好的。所以保持适当的学习和考试动机,才会使学习活动产生最佳效果。

  学会休闲。紧张、繁重的复习难免有时会使人神经紧张、精神压抑,此时,最好能暂时丢下书本漫步于户外,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转换视野,保持乐观情绪,从而达到调适紧张心态的目的。加强锻炼。英国教育家斯宾认为“健康的人格寓于健康的身体”,只有保持身体健康才会保证心理健康。科学研究证明,一些呼吸性的锻炼,例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可使人信心倍增,精力充沛。因为这些活动让人肌体彻底放松,从而消除紧张和焦虑的情绪。

  自我激励。激励即激发、鼓励,使人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目标前进。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到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至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至80%至90%。这就是说,同样一个人,在通过充分激励后,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至4倍。

  科学作息。古人云:“人之心不可一日不用,尤不可一日不养”,因为心“不用则滞”而“不养则瘦”。所以日常复习中一定要注意科学作息,劳逸结合,最好是制订一份科学的作息制度,努力做到早睡早起,不开夜车,不打疲劳战。这样才能保证考试时具有充沛的精力,清醒的头脑。

  心理调适。考前应做到心态平和。一是学会自我深度松弛。如经常在考前进行这样的练习:在全身深度放松的情况下,想象考场的紧张情境。首先出现最弱的情境,重复进行,慢慢便会在想象出的任何紧张情境或整个考试过程中都不再体验到紧张焦虑。二是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暗示是指自己将某种观念暗示给自己。暗示一种强烈的心理定势,并引导潜在动机产生行为。通过自我暗示,可以调理自己的心境、情绪、感情、爱好、意志乃至能力,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考前面临紧张的考场,可反复在心里告诫自己“沉着、沉着”,在这种自我暗示的作用下心中的杂念自会消除,从而消除焦虑,放松身心。

2017年常见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2017年高考常见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和学习动力不足。

  学生考试焦虑体现在对考分的过分看重,说到底是对自己未来前途的焦虑。其原因有三:一是由于群体效应,将分数作为衡量自己能力的唯一指标;二是不自觉地将获取高学历等同于自己的人生价值;三是渴望自我实现与现实学业成绩的不理想而导致的认知不协调。

  高考常见心理问题出现后,该如何解决?为了缓解和消除考试焦虑,高三学生可以尝试以下几个策略:①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动机水平,过强或过弱的动机水平都容易使自己产生失败体验而导致心理压力。②未来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未知数,不要过多地担心将来的事情,而应将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现实的生活和学习中去。③考前作好知识准备以及应付考试突发事件的心理准备,有备才能无患。④不妨采用“极限思维法”,想象你所焦虑的事件可能导致的最坏结果,你就会发现现状还是值得乐观的。

  学习动力不足也常常令高三学生苦恼。学生一方面有提高成绩的需要,另一方面又容易产生浮躁、厌烦情绪,导致学习无动力或动力不足。学习动机分内在(具有持久性)和外在(具有短暂性)两种,学习者只有“知学”“好学”并且“乐学”,从价值上给自己的学习以较高的评价,才会产生持久的学习动机。当然,学习的外在动机也是必要的。

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及解决方法

  摘要:数学是自然科学最基础的学科,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特别是在培养人的思维方面,具有其它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替代的特殊功能。眼下许多学生越来越觉得数学难学,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克服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完善和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中学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解决方法

  一、目前中学生学习数学所存在的心理障碍

  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是指影响、制约、阻碍中学生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训练创造性思维、发展智力、培养数学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一种心理状态,也是中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因“困惑”、“曲解”或“误会”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卑心理

  进入初中,学生的学习已有一定的定势,一些暂时落后的学生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落后是暂时的,而具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则认为自己天生不如别人,上课被提问时紧张的发抖,不假思索就认为自己不会或答案及想法是错误的,做作业时始终认为自己的解法是错的。别人的才是正确的,经常要“参照”别人的答案。总之对数学学习缺乏自信心,对于上述现象、结果的产生,学生普遍都经历了从紧张,不安到担心恐惧,最后到沮丧消沉的过程。

  (二)依赖心理

  学生学习知识,是在接受老师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个人独立的学习主动性,去认识、理解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只有这样,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不断提高。而在实际过程中,有些学生习惯于教师把知识嚼烂后“喂”给他,遇到学习中的困难也总是依赖于别人给予解决,碰到较复杂的运算就不愿意动笔。

  有依赖心理的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常常反映出依赖直观,囿于习惯的思维模式,希望有现成的公式解题模式,数学学习中缺乏热情和创造性。形成依赖心理的原因除了与人的生理、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有联系外,还与所处的家庭、生活环境

  有关,特别是现在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遇事由家长包办,因而压抑了自主性、独立性的发展。

  (三)定势心理

  在较长时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在教师习惯性教学程序影响下,学生形成一个比较稳固的习惯性思考和答题的思维格式和惯性。虽然这种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定式有利于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思考数学问题,比较顺利地求得同类数学问题的最终答案,但另一方面这种定势思维的深化和习惯性增长又使学生的思维向固定

  (四)急躁心理

  1.审题不清,没有弄清哪些是已知条件,哪些是未知条件,哪些是直接条件,哪些是间接条件,甚至不知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2.缺乏对数学问题解题后的整体思考,回顾反思和总结,更不会去考虑“该种解题方法,思路是否正确?是否最佳?有无其他解法?”等等。

  对于上述问题的出现主要原因有点:一是教师上课时,忙于或急于完成教学内容和目标,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较少,学生来不及思考,跟着老师疲“奔命”。造成教师“急”,学生也“急”的局面。二是应试教育让数学学习的方法简单化,让数学学习成为一种“复杂”的条件反射,题海战,疲劳战,搞的学生精疲力尽,久而久之,数学学习失去了灵动的色彩,造成学生无暇顾及学习质量,只求速度的现象。

  (五)厌烦心理

  有些学生认为学习数学枯燥乏味,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他们在厌烦心理状态下学习,使得大脑中与学习有关的神经细胞处于抑制状态,自然不利于数学的学习。

  产生厌烦心理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两个方面:(l)对数学在各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2)“恶性循环”,学习无兴趣—学习成绩下降—产生厌烦心理,周而复始。有厌学心理的学生经常表现为学习上无动力,学习无目标,对学习采取应付的消极态度。

  (六)自满心理

  具有自满心理的学生通常不能对自身的实际水平和发展潜质作出客观的评价,不能确立适合自身的学习目标和奋斗方向。对自己的评价过高,发觉不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和存在的问题,擅长替自己开脱,寻找一些客观原因来解释自己的失败。事实上,具有“伪自满”心理的学生一直在无意识地逃避现实。

  (七)疑惑心理

  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仍未达到预期的目标或考试屡遭败绩,便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对数学的神秘感增强,对不能提高学习成绩产生困惑。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大多在学习上缺乏毅力和自信心,学习上不善于总结归纳所学知识,数学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八)恐惧心理

  当主观意愿与客观现实之间发生了矛盾,所遇到的学习困难长期得不到解决,就会对数学学习产生恐惧的心理。另外,来自家庭的过高要求,老师的冷漠态度,同学的歧视等也是产生恐惧心理的重要原因。有恐惧心理的学生,在学习时经常表现出知识瞬间遗忘,联想受阻,思维紊乱。

  (九)其它方面

  比如学生的迷惘心理、封闭心理等,这些心理障碍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教师的教法缺乏针对性、趣味性和灵活性,以及对学生学法指导得不够,都是造成学生数学心理障碍产生的客观因素。

  以上这些心理障碍都不同程度影响着中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学生成绩得不到提高,成为学困生,甚至放弃数学学习。那么怎样才能克服心理障碍,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成绩呢

  二、克服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方法

  (一)将课堂还给学生,降低依赖心理课堂的主角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让学生动起来,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例题的讲解、练习的讲评都可以由学生合作探讨来完成,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取了知识,提高了能力,而且主动性大大提高,从而降低对教师的依赖心理。

  (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避免马虎大意的毛病首先要认真审题,分析题中每个已知条件在题中出现的目的,不要漏掉某个条件,也不要主观添加条件,更不要仅凭图形就主观臆断结论,要由已知条件结合性质定理等推出结论,规范解题的格式和步骤,养成严谨的推理习惯,

  训练严密的思考习惯,针对易错题型反复进行训练,在不断总结中提升能力。有很多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克服马虎大意的毛病,如让学生准备错题本。对于共性的学生都容易马虎的问题可以反复练习,强化记忆。

  (三)注重揭示数学过程培养学生利用数学过程来解题比学生掌握某一个知识点更具有意义。在分析问题时,先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基

  本框架和思路,然后再补充重要环节,答案自然而然会得出。教师要及时对解题思路、方法和有关规律加以总结,并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来获取知识,除填空题外弱化对结果的要求,重点强调解题思路与方法,从而加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训练发散思维,突破思维定势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为学生创设较多的训练发散思维的机会,例如对每一个已知条件,可以发散出哪些结论;若干个条件集中起来又有什么结论;所求问题是否只有一种方法去解决,是否有另外的方法,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大胆去尝试,即便是错了,也应给予积极的评价,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四)克服自卑心理,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学生不爱学习数学的原因有很多,但不管什么原因,教师都应该与学生多交流、多沟通,必要时可以对学生进行家访,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培养学生的自信,促进师生之间的情谊。对于学生而言,喜欢一个老师,也会对他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当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时,离他学好数学就不远了。

  (五)加强对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

  自我意识,心理学理论认为:自我意识是主体对自己的心理、身体、行为以及自己与别人、自己与社会关系的意识,主要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很显然人的独立思考和自信心应属于自我意识的范畴。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自我评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也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需要。

  (六)正视差异,合理评价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承认个体的差异性,承认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应用能力等都会有差异。只有正视差异现象才会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形成健康的科学发展起点。面对现实,合理评价才会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形成健康的心理发展方向,保持良好的心态,自信的走好每一步。对学生过高或过低的评价都将影响数学学习的进程和最终的结果。就如同一个人想登山观日出,不一定非要到山顶才能看到日出,当尽其所能登到半山时,同样可以看到的期望景象。

  (七)加强心理沟通,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

  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会对学生产生潜在的影响。数学老师通过态度、表情行为将自己的期望传送给学生,会使学生受到鼓舞,从而改变不健康心理现状。数学教师将自己对数学价值的认识正确的传送给学生,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美,让学生从把数学学习理解为数学解题的误区中走出来,使学生真正领悟和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进而爱学、乐学、会学、学好。课堂上要做到“三到”:心到,情到,人到。能够做到想学生所想;想学生所疑;想学生所难;想学生所错;想学生所忘;想学生所会;想学生所乐,从而以高度娴熟的教育技巧和机智,灵活自如,出神入化地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用自己的思路引导学生的思路;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意志调节学生的意志;用自己的个性影响学生的个性;用自己的心灵呼应学生的心灵,使师生心心相印,肝胆相照。课堂步入一个相容而微妙的世界,教学成为一种赏心悦目,最富有创造性,最激动人心的“精神解放运动”。

  (八)利用已有经验促进数学学习

  经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和资源。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因此,我们要把学生原有的经验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起点,把学生的个人经验作为数学教学的主要资源。

  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纵观整个中学阶段,教材遵循学生的年龄和生理特点,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编写,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学生在学习某一个新知识的时候,实际上他们对新知的认识并不是一张真正的白纸,他们总是拥有这样或那样的相关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利用旧知与新知进行交互作用,进而以旧知为桥梁构建新的知识。

  运用学生的探索能力。教师的工作不能代替学生的行为,再多的讲解也不能给予学生亲身的体验、个体的思考。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探索活动时,必须考虑学生拥有什么样的能力,能开展什么样的活动。

  迁移学生的已有方法。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尝试探索未知的领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还会涉及思想和方法领域。这些方法虽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它们给学生以后的学习指明了方向,学生可以循着这种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进一步领会数学思想的转换和变化。这些方法是学生经验中的重要资源,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学生的经验和知识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生成和发展的基础。教师必须尊重和承认经验是学生的重要资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思想方法出发,在数学教学和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及时帮助学生对已有的经验进行沟通与提升,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九)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愿望:联系生产实际,引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提高自信心。

  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它是最现实、最活跃的动力。只有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才能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随着数学新课程的启动和运行,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心世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成为一种共识。

  用爱感化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新课标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学会数学,所以教师就要用最无私的爱来感化学生。

  通过合作学习启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合作学习是学生俩人或俩人以上为单位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与他人的合作,培养合作意识,增进团结,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增强学习过程中学生、教师、教材之间的各种方式的互动,更为每个学生创设了动手动脑的机会。

  总之,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是多方面的,其消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产生的原因也是复杂的。与此相应,引导中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也应是多样的,没有固定模式。我们数学教师要不断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思维状况,改进教法,引导学生自觉消除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让素质教育在数学这块园地中开出鲜艳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张庆林.当代认知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如何教会学生学习和思维[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石朝夕.数学教学中如何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教书文萃.2006.07.

  [3]王慧民如何引导学生走出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健康教育.2013年第9期.

  [4]戴胜军.浅谈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及消除策略.教育研究2010-9.

  [5]苏英芬.浅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林区教学.2009年第3期.

  [6]张贞.如何对学生学习数学心理障碍进行疏导.南方论刊.

  [7]顾丽芬.利用已有经验促进数学学习.教学指引.

  据调查统计在对大学生进行店铺经营风格所考虑的因素问题调查中,发现有50%人选择了价格便宜些,有28%人选择服务热情些,有30%人选择店面装潢有个性,只有14%人选择新颖多样。如图(1-5)所示

  (四)DIY手工艺品的“个性化”

  2、消费者分析

  2003年,全年商品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1%。消费品市场销售平稳增长。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20.64亿元,比上年增长9.1%。

  Beadwrks公司还组织各国的“芝自制饰品店”定期进行作品交流,体现东方女性聪慧的作品曾在其他国家大受欢迎;同样,自各国作品也曾无数次启发过中国姑娘们的灵感,这里更是创作的源泉。

  调研提纲:

  动漫书籍□化妆品□其他□

  除了“漂亮女生”形成的价格,优惠等条件的威胁外,还有“碧芝”的物品的新颖性,创意的独特性等,我们必须充分预见到。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我的烦恼一个字——慢

  我的烦恼就是一个字——慢。它不仅是我的烦恼,也“顺便”给妈妈、老师带来了烦恼。

  从上幼儿园时起,老师和妈妈就发现我很慢。从那时起到现在,每天早晨一睁开眼睛,就听见“快起床”;穿衣服时,就听见“快穿”;刷牙时,就听见“快刷”;吃早饭时,就听见“快吃”……这一早晨的“快声”还是没让我快起来。到了学校里,没有了妈妈的“快声”,我做得更慢了。放学回家路上,妈妈叫我“快走”;回家后,写作业时,又听见“快写”;吃晚饭时,又听见“快吃”;睡觉时又听见“快睡”。就这样,我的每一天在快声中开始,在快声中结束。就这样,我还是没有快多少。

  以下是《我好累》的原文,希望这稚嫩的呼声能引起智者的思虑:

  高中生活使我感到每走一步都好累,许多迎面而来的困难都还没有解决,希望没有了,应该说,从一开始就没有希望,哪来的失望

  每天有无数的“白版”等着我去把它们变成“花版”,“之乎者也”还未念完,English已“从天而降”,送走了“Hello

  Hello”又迎来了“念经”。未来得及出去“放风”,代数的Mr.L已经开始“攻击”:一个字“做!”,四个字“没得商量”,又得埋头进入xy中……

  一天就匆匆过去了。

  当天边还未泛起“鱼肚白”,当忙碌的早晨还未到来,我已经起床了,就这样进入匆匆的一天。负担一天比一天重,人一天比一天累,换来家长的“关心”却是:“你苦了这几年,可以幸福一辈子”,就为了这个“信念”与天地万物匆匆而过。

  “我好累!”我发自内心地喊了出来,但代表的却是所有的同龄人。

  很累,很烦,为什么?学习累,学习烦。

  再请各位老师看一下关于中学生的一些新闻报道。实例一:某地一学生不堪忍受考试压力,寝食难安,得了抑郁症。实例二:高考过后,一考生因没有及时收到成绩,怀疑自己落榜,竟要自寻短见。实例三:相当数量的考生因没有考出理想的成绩,变得消极颓废,浑浑噩噩度过剩余的中学时光。实例四:一考生因考后成绩不理想,决定加倍努力,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去学习,结果得了自闭症。实例五:一高中生整天埋头做题,直到有一天,他空闲下来后,他就问自己,为什么要做,为什么要学习,以后泛化开来,做任何事都问为什么,连上厕所也怀疑。医生诊断明显的强迫症。还是学习,成绩惹的祸。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不光是带领学生冲锋陷阵,跨过一座又一座的成绩高山,还要不妨静下来,看看学生是否因为踩死路边的小草而感伤,也要带领他们跨过座座心灵的高山。不过有时想想这也难怪,请大家回忆一下平时和同事是怎么打招呼的?你们肯定会问:“最近怎样啊?”“身体怎样?”要么就是,怎么样,在哪发财啊?而很少会问心理怎样啊?遇见学生就更不用说了!如果现在正走过来你班上的一位学生,你会怎么和他打招呼?见到你的学生你会问作业做了没有啊?今天上课听懂吗?最近成绩怎么样?却很少有老师问学生今天开心吗?心情怎样啊?更少人会问及今天在学校玩得怎样

  现在的家长也一样,整天想着自己孩子的补学习补身体,补钙、补脑,补铁……,什么脑白金,脑轻松,巨人一号,生命一号。等等。当许多家庭和老师将培育后代的注意力放在学习和身体上时,却很少关注自己的学生在想什么,想要什么,他们的心理素质怎样?目前,我国有8%到10%的儿童有心理疾病,35%的中学生具有心理异常表现,17岁以下的青少年现有3000万人受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低龄化自杀已经成为青少年死亡的第一原因。

  中学阶段,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这一时期是个体心理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期。有些心理学家把这一时期称为“心理断乳期”,人生的“多事之秋”,也有些心理学家认为,这一时期是感情发展最困难,最令人操心的年龄阶段,又称为情感发展的“疾风怒涛”期。在这一时期,中学生身心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如果不能及时给予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使青少年比较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技巧,那么,一旦学生的心理冲突解决不好,就会使其内心紧张加重,陷入痛苦之中不能自拔,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就可能使事态进一步恶化,导致学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甚至悲剧的发生。现就几种中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拿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探讨。

  一、学习类问题

  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其问题有:

  1、神经衰弱

  西医认为是超负荷的体力或脑力劳动引起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功能紊乱,而产生神经衰弱综合征。中医认为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不良情感会诱发疾病。神经衰弱的主要症状为易疲劳,因此本病也称为疲乏综合征。正常人的疲劳是在劳动后出现,但神经衰弱患者就不同,他们在不参加劳动或只经过极轻微的劳动后就会出现,比如你叫一个神经衰弱的学生拿支笔来,不得了了,他一定累坏了。他们疲劳的程度和劳动的程度极不相称,症状可归纳为:

  ⑴至少具备下列四组症状中的三项,方可诊断为神经衰弱。

  ①衰弱症状:精神疲乏、脑力迟钝、注意力难集中、记忆困难、工作学习不能持久。

  ②兴奋症状:工作学习、用脑均可引起兴奋,回忆及联想增多,自己控制不住,可对声光敏感,并且语言增多。

  ③情绪症状:紧张、易激动、烦恼。

  ④心理症状:紧张性疼痛(头痛、腰背或肢体痛),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醒后乏力),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如心悸、多汗)。

  ⑵病程迁延至少3个月以上,病情常有波动。休息后减轻,工作学习紧张则加重。

  目前关于引起神经衰弱的病因仍不十分明朗。一般认为神经衰弱与下列三个因素密切相关。

  (1)诱发因素

  学生脑力活动时间过长,学习负担过重,尤其是学习成绩不好,重大考试受挫时,常常会造成神经负担过重,成为学生神经衰弱的重要原因。

  (2)易感素体因素

  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生变化的条件。神经衰弱发病也是如此,为什么在同样的生活学习环境下,有的学生患神经衰弱,而多数学生都不会。这里就有一个易感素体因素,包括遗传和人格类型、年龄、性别等因素。

  神经衰弱与人的性格有很大关系,一般认为,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者,多表现为多愁善感;焦虑不安、保守、安静等特点,易患神经衰弱。这些学生往往是什么特殊的兴趣爱好也没有,几乎没有很高兴的时候。对改变生活习惯很敏感,过分注意自身的感觉,喜欢看医书,容易受医书影响而感到不适。巴甫洛夫认为,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属于弱型和中间型的人,易患神经衰弱。这类个体往往表现为孤僻、胆怯、敏感、多疑、急躁或遇事容易紧张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在纳粹集中营被长期拘役的幸存者们,几乎百分之百地患有焦虑、抑郁、紧张、失眠等神经症症状。如一个人搬迁到一个语言不通,习惯不一样的地方,也可使他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有些还会产生神经衰弱。这便是

  (3)维持因素

  指患者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使疾病形成恶性循环。比如,有些神经衰弱的学生,在学校学习竞争压力过重的情况下,神经衰弱很难治愈,可一换个环境就会痊愈,比如考上大学之后,哪里还会衰弱,心境好得不得了,再回到学校学习,不行了,又要衰弱了。

  神经衰弱的治疗以精神治疗为主,辅以药物。主要是让学生懂得此病的知识,帮助他们消除焦虑和抑郁情绪,认识到神经衰弱的原因是精神创伤,而不良的个性是发病的基础。帮助他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树立学生的乐观精神,消除任何紧张情绪及思想顾虑。要求学生妥善安排好工作、学习和生活,注意劳逸结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坚持锻炼身体,适当参加文娱活动,既注意消极的休息(睡眠,安静的休息等),更应注意积极的休息

  (文体活动等)。这些措施也可预防患病。

  2、失眠

  在咨询室经常会接待因失眠而烦恼、不安的来访同学,他们大多有个共同的特点:性格敏感、多疑,自信心不足,固执、完美主义,易担心、焦虑。对偶然的几次失眠大惊小怪,常感到头痛、注意力涣散、记忆下降忧心忡忡。他们每天上课时无精打采,抱怨一晚上没睡好觉,可到了晚上同样是干瞪眼,越想睡越睡不着形成恶性循环。对于这样的学生应该怎么办呢?形成对睡眠的正确认识。

  首先,在价值观上不要把睡眠看得过分重要。睡眠是让大脑和身体休息的最好方式,但体力劳动和身体锻练同样是让身心放松的最佳方式。假如前一天晚上没有睡好,可以在早晨起床后洗个热水澡,外出锻炼一会儿,一样精力充沛。失眠者往往不理解睡眠是为了保证健康的真正含义,毕竟睡眠并不是人生的目标。要知道,如果人真的睡不着觉,三天可令人精神崩溃,五天可以导致死亡。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嚷嚷着睡不着觉,可真正因失眠而死的人却很少呢?他们都睡觉了,只是他们没意识到。事实上,许多人的失眠问题并非如他们自己想象的那般严重,人的生命力是很强的。

  其次,睡眠是人身体的自然反应,困了,就想睡觉,不要人为地去控制它,应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在你觉得睡不着觉的时候如能做到不胡思乱想,认为睡不睡都无所谓的话,也许20分钟后你已经自然入睡了。对于害怕和焦虑情绪也是一样,有的人特别害怕睡不着或半夜起来无法入睡,实际上这都是没必要的。要做到完全接受自己的自然状态,使自己彻底放松下来。到时猪都没你睡得好。

  睡不着时候还可自我安慰一下告诉自己你这样是多么幸运。别人只能利用白天做事,你却白天夜晚都不浪费,你等于比别人多活了一半的时间。睡得着,睡不着,他都不在乎,照样愉快的工作学习。

  第三,许多失眠者总认为自己缺乏睡眠,一有时间就想睡一觉。可白天睡得越多,晚上越睡不着,更没心思参加各类体育活动,连业余爱好都因没时间而放弃了。就好象有些学生,晚上睡不好,白天就打瞌睡,越是打瞌睡,晚上越是睡不着。为什么?因为白天你都用来睡觉了,难不成晚上还要睡?正确的做法是,多做户外活动,劳其筋骨才能放松心情,尤其是睡前不要让大脑处于兴奋状态,体力上的疲惫,会促进睡意的来临。让学生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对治疗失眠很有效。

  3、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又称为考试怯场,是指因考试压力引起的一种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迎考及考试期间出现过分担心、紧张、不安、恐惧等复合情绪障碍,还可伴有失眠、消化机能减退、全身不适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症状。一般认为,考试焦虑是由三种基本成分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第一种是认知成分,以担忧为特征,由消极的自我评价或他人评价所形成的意识体验,继续下去,多次强化,就会形成习惯化的思维定势,如,有的学生一到重大考试,甚至有些学生小考也会,又或者是象有些学生说的那样,小考小焦虑,大考大焦虑。他们会有各种语言暗示:比如“惨了!”“糟了!”“完蛋了……”,又或者各种各样的担心,比如,考差了,他们会担心同学老师或父母怎么看,考好了,他们也会担心,担心下一次考差了,或被对手追上来怎么办。你们说现在的学生到底怎么了。就好象有些班主任,担心班上学生的成绩,考差了,担心,考好了,更担心。他们会担心老师要是出了我不会的题怎么办?他们就不想一想,总有自己会的题啊!这种学生已形成负面的思维方式。第二种是生理成分。同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增强相联系的特定的情绪反应。如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肠胃不适,尿频多汗,头痛失眠等。这些现象很容易看出,比如在监考时,你会发现有些学生做着做着题时满脸通红,或直搽汗,又或者手脚颤抖。生理现象的反常,导致焦虑加深,情绪浮躁。第三种是行为成分。常以防御或逃避性反应表现在一定的行为方式上。如考前惶恐不安,多余动作或思维负担加重,草率答题,严重时逃避考试,以各种生理上的病痛为借口不参加考试。焦虑状态使考试不佳,而考试失败又加剧了焦虑状态。于是,考试与认知偏差,焦躁不安,成绩不佳形成恶性循环。

  考试焦虑与下列因素有关:(1)考试焦虑与能力水平呈负相关,即学习能力相对较弱或学习效果较差者容易产生考试焦虑;(2)考试焦虑与抱负水平呈正相关、即要求自

  己成绩过高者容易发生;(3)考试焦虑与竞争水平呈正相关,即考试意义越大越易产生;(4)考试焦虑与考试失败经历呈正相关,即经历过重大考试失败者容易发生;(5)考试焦虑与心理生理状态呈负相关,一般来说,怯场现象常常发生在那些神经类型属于弱型和性格内向不自信,心理承受能力差的考生身上,且与生理状态也有关系。

  解决方法是:首先让学生认清考试焦虑与学习的关系。并非所有的焦虑对学习都是有害的。许多研究业已证明,绝大多数考生在临考前都有一定程度的紧张或焦虑,它属于焦虑反应,是正常现象。适度紧张可以维持考生的兴奋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注意力和反应速度等,也就是说,在考试及其准备过程中,维持一定程度的紧张是有必要的。但是,考试焦虑与学习效率并非都是呈正相关的。紧张的动机和学习成绩呈“倒U形曲线”,即焦虑水平过低、动机过弱不能激起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焦虑的增强而提高,但过强的动机表现为高度焦虑和紧张,反而引起学习效率的降低。

  其次,消除学生对考试的各种忧虑,最好的方法就是让有忧虑的同学和那些天掉下来当被盖的同学在一起,将自己的忧虑通通吐出来,相互交流,听听别人的意见,仔细的分析各种担心是否合理,从而形成学生对考试及成绩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合理积极看法。

  再次尝试从学习成绩以外的地方鼓励评价学生,让其自信乐观!

  最后,正确对待考试失败的学生,不要一味的指责批评贬低或鄙视学生,以免造成考试的阴影。

  4、压力

  无论是失眠神经衰弱还是考试焦虑,归根到底是由于种种压力造成的。今年6月,世界儿童发展组织在调查了75个国家的教育环境后,针对各种各样的校园事件,发布了一个备忘录,明确列出学校生活带给青少年的20个不良压力,排序依次是:

  学习压力;作业压力;考试压力;升学压力;家长压力;未来就业压力;人格贬低压力;经济比照压力;过分关注压力;同学竞争压力;教师言辞压力;被孤独的压力;家庭暴力压力;社会暴力压力;校园内帮派暴力压力;暴力事件预期发生压力;被强体力者欺负的压力;来自于学生之间的性骚扰压力;来自于不良教师的性骚扰压力;来自于社会环境的意外性骚扰压力。

  该备忘录还指出,在所有被调查的国家、学校、学生中,这20个压力具有太典型的普遍性。每个学生几乎要同时承负12种不同的压力,有的承负得更多,甚至是全部。

  所以首当其冲的就是为学生减压,轻微的压力可以轻松消除,随时间淡化,或因个人感受不同而逐渐转化为一种推动力,增加进取心。不过,过重的压力从反面看,压力会引起不安、暴躁等情绪变化,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这里向你介绍一种"3R原则"。

  "3R原则"是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减压原则:即放松(relaxation)、缩减(reduction)、及重整(reorientation)。换句话说,是将减少遭遇压力源的机会、放松自己、重新调整要求或期望值三者结合起来,在已有的正面压力、自发压力与过度的压力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比如说,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怎么办呢?首先减少遭遇压力源的机会,减负,作业量适度,让学生从主观上树立热爱学习的精神,排除对学习的抵触情绪。其次教会学生放松自己,坚持运动,注意饮食,有计划地多吃一些能促进健康的食物,食物的数量和种类要合理。扩大交往:努力扩大社会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对自己和他人都有好处。适当放松:雕刻、听音乐等都是很好的放松方法,试一试,从中选择适合自己方法,给个人的兴趣和爱好留些时间。接着就是重整,调整自己的期望值,使自己跳一跳能摘到桃子,不要跳死了连皮毛都没摸到!

  二、青春期特定心理问题

  据报载,99年9月,江苏扬子市一个叫李伟的少年用斧头劈死了自己的亲生父亲,在社会上引起震撼。那天李伟逃学在家,被父亲发现,逼他做作业、上学,听候老师处分。李伟越想越气。第二天早晨5时许,父亲给儿子准备早饭时,李伟将平时用来剁排骨的斧头拿出来,轻手轻脚走到父亲背后,对准其头部左侧连续砍了五斧头。

  5、就业机会和问题分析相信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学生十五六岁时,总和自己对着干,这种状况持续二三年。“作对”,有的孩子表现明显,有的孩子表现较弱,但一般老师都能感觉到这种“作对”。精神分析理论把这段青少年时期称为“逆反期”。

  在上海,随着轨道交通的发展,地铁商铺应运而生,并且在重要商圈已经形成一定的气候,投资经营地铁商铺逐渐为一大热门。在人民广场地下的迪美购物中心,有一家DIY自制饰品店--“碧芝自制饰品店”

  1、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在中学生中的表现

  开了连锁店,最大的好处是让别人记住你。“漂亮女生”一律采用湖蓝底色的装修风格,简洁、时尚、醒目。“品牌效应”是商家梦寐以求的制胜法宝。第一、超限逆反。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比如老师总要反复唠叨某学生学习成绩不好或其它毛病,而不给予理解或帮助,就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既主体执意表现出与施教者要求相反的言行,"让他东、他偏西,叫他打狗他骂鸡"。

  第二、情境逆反。指客观环境要求与主体需要不相符时(如下课了,老师仍讲解再三;周末了,班主任却津津乐道),自然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即主体心不在焉或根本听不进去说教、或做其他事情,如摆弄东西、收拾书包等,以示不满。

  (1)政策优势第三、信度逆反。表现为主体对信息传递者的人格或所传递内容虚假产生怀疑。如教育者所谈及的内容无可非议,而本人的人格却不端正;就比如有些老师要求学生文明,自己却在班上大讲粗口,告诉学生不能乱仍垃圾,自己吸的烟头却随手往地下一扔,一踩。或本人的人格无可非议,而传播的内容却是虚假的(或含虚假的成分);再则,其人格及传播的内容无可非议,可对内容的表达分析不能(或不能充分)说服学生。这样,都会引起受教育者对施教者本人或传播的内容(甚至对其本人连同内容)产生怀疑,拒不遵从。

  第四、禁果逆反。古希腊传说中,伊甸园中的夏娃受蛇的诱惑,偷食了善恶树上的禁果,受到了上帝的惩罚。禁食的果实分外甜,由于禁止,人们尝试的欲望反而更加强烈。中学生的好奇心极强,往往成年人向他们郑重宣布禁止的东西,他们反而越想接触。如玩电子游戏、交异性朋友、晚自习偷看电视球赛、甚至喝酒、吸烟、在禁放区域燃放烟花爆竹等,实属禁果逆反。

  第五、自主逆反。指主体地位、尊严受到威胁时出现的逆反心理。如家长或老师动机良好,却用喝斥、讽刺、打骂、强行禁止等简单、粗暴手段对待学生;或从相反的角度不关心、不理睬、不管教学生等等,都会引起主体对施教者的不满、抵触,如双方互相喝斥、打骂,或互不理睬等。

  第六、失衡逆反。信息传播者的言行或实际与其传播的内容背道而驰,失去平衡。如教育者的言教无误,而身教差矣;学校说教与社会实际相差甚远等。其说教内容就可能被学生"反其道而行之"。

  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饰品文化,将这些饰品汇集到一起再进行新的组合,便可以无穷繁衍下去,满足每一个人不同的个性需求。此外,在教育实践中还有一种人格型逆反。即个别学生由于性格异常或心理疾病,如执拗、怪僻、暴燥、易冲动、刻薄、极端自私、心境不安等,稍不随意,就以吵闹、打骂等方式对抗他人(主要是老师、父母或同学)。这种人格型逆反的学生多见于男生,而且他们的家长(特别是父亲)多有同样倾向。

  4、如果学校开设一家DIY手工艺制品店,你是否会经常去光顾?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处于“心理断乳期”的青少年学生强烈要求别人把他们看作成人。他们的自我意识获得空前发展,他们希望突出主体(自我)的某种需要或尊严,突出自我的独立性、自主性或存在价值,想要开始自己判断和解决所面临的新问题,但自我控制能力还比较差,老师和父母又把他们当小孩看,于是就出现强烈抵触情绪(如我们常见到学生顶撞当众批评或挖苦他的老师、家长。喜欢怀疑或攻击别人喜欢与人争论等等。

  如何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现象

  在教育过程中,要明确,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客观存在的,人们不能任意消除或改变这种心理现象。尤其要对逆反心理做一分为二的分析,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对于学生正确的逆反心理现象(如主体对不端的人格、虚假的内容、粗暴的手段、片面的思想方法等的不满、抵触),教育者要能够容忍、肯定、鼓励。因为一定意义上讲,这种逆反心理现象是科学发展、社会进步、个体健康成长的催化剂。

  其次,对于学生不良的逆反心理现象(如主体对正确、科学的客观环境要求表现出的抵触情绪及相反行为),教育者要敢于否定;但在否定时注意彼此之间相互平等尊重,“身教重于言教”。要善于说服、劝告,减弱切不可武断蛮横,强迫对学生指手划脚,命令式口吻。以此纠正这种逆反心理现象。

  在上海,随着轨道交通的发展,地铁商铺应运而生,并且在重要的商业圈已经形成一定的气候,投资经营地铁商铺逐渐成为一大热门。在人民广场地下“的美”购物中心,有一家DIY自制饰品店---“碧芝自制饰品店”。2、早恋

  不知大家有没有留意厕所文化,那简直就是21世纪爱的宣言,什么“Iloveyou,一生一世”、“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

  “没有你,我的世界将是一片冰冷和黑暗”----如今,此类“滚烫”的话语堂而皇之的写在厕所的门上要么就是公用书桌里,或床板上。在众多的“爱情白皮书”中,有的几个大字外加一个卡通画就“直抒胸臆”;有的百余字的蝇头小楷“情意绵绵”;有的单刀直入,如“某某,我已经向你表白心迹,嫁给我吧,我爱你!”;有的温婉含蓄,如“曾经有一段真挚的情感摆在我的面前,我却没有珍惜。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此。假如上天再给我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我爱你’。如果非要给这份感情加上一个期限的话,我希望是----一万年!

  调研要解决的问题:”。各种各样的“真情告白”都是我们学校几界又或者是十几界莘莘学子心血的凝聚啊。而且以前用的多是铅笔或钢笔,写完后还能擦掉,而现在用的笔写完之后很难清洗掉。真的是爱是难以磨灭的。

中学生攀比心理的成因及解决策略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及科技的突飞猛进,中学生面对的诱惑已经从社会层面扩展到虚拟网络层面,此外中学阶段学生心智的不成熟、情绪的不稳定逐渐使其成为攀比心理的高发群体。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偏离正常轨道,攀比心理不断滋生的背后是令人担忧的中学教育与民族发展。当攀比心理膨胀到一定程度,往往会激发中学生的犯罪欲,在危害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同时不利于社会稳定。因此,做好中学生攀比心理成因分析并制订可行的解决策略成为中学教育的当务之急。

  一、中学生攀比心理的成因分析

  1.不良的社会环境扭曲中学生的消费观

  不良的社会环境对中学生攀比心理的助长往往是直接而深刻的,一方面中学生狂热的追星热潮使得其过度效仿明星,不断膨胀的物欲需求使得中学生陷入消费误区;另一方面不良的社会风气带动中学生不良的跟风热潮,不健康信息及场所的客观存在加剧了中学生攀比心理的滋生。不良社会环境使得中学生很难有效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蚀,从而造成消费观念的扭曲畸变。

  2.学校正确教育引导的缺失助长攀比性

  学校在学生攀比心理纠正引导中的失职主要表现为教育引导的不到位。中学生年龄较小,对事物的认识还停留在表层,其认知与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足需要学校做好心理的辅导与教育。学校从本质上说承担着比家庭更为重要的引导责任,但是我国大部分学校在学生攀比心理引导纠正方面努力不够,使得学生的攀比心理更趋严重。学校对学生消费心理引导方面的不足也使得学生在不良的社会风气刺激下滋生攀比心理。

  3.家长榜样示范不足强化既定攀比心理

  计划生育的开展使得我国独生子女的比例大幅提升,造成家长对孩子的过分宠爱,对孩子的任何需求家长都最大限度满足,其中不乏孩子的无理需求。此外,部分家长错误的消费观念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学生,中学生受家长消费观念的影响养成了追求物质享受,过度挥霍金钱的消费趋向。

  二、中学生攀比心理的解决策略分析

  1.努力净化既有社会环境,以文明校园建设消除攀比心理

  要想真正实现中学生攀比心理的消除,必须从校园环境、社会环境的净化开始。一方面加强社会消费心理与消费观念的宣传教育,使更多的人认识到不良消费心理的危害性,在全社会形成文明消费、理性消费的消费风气与趋向。以大环境的优化消除中学生的攀比心理,从而引导其科学理性消费,自觉规范消费行为。另一方面要做好校园环境的净化,通过开展健康积极的校园活动,尤其是开展消费方面的知识讲座、消费案例的真实模拟等,让中学生认识到攀比心理的危害,从而自觉与攀比心理作斗争。

  2.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加强对中学生攀比心理的关注

  我国大部分中学校园对学生攀比心理的忽视、消费心理教育的缺失助长了中学生的攀比心理。因此,学校一方面要注意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引导作用,鼓励教师通过鲜活的教学案例增强学生对攀比心理危害性的认识,使其在教师的引导启示下做出正确的消费判断。另一方面要开设心理教育专项课程,对以攀比心理为代表的一系列错误心理进行教育引导,制订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3.家长以身作则进行榜样示范,最大限度发挥家庭引导作用

  家庭与家长对中学生消费心理的影响最为深远。通过家长的榜样示范,孩子在日常家庭生活中自觉养成正确的消费习惯,自觉规避不良的消费趋向与消费行为。此外,家长要承担起孩子成长成才的陪伴职责,从繁忙的日常工作与应酬中抽出时间回归家庭,给予孩子最基本的呵护与关怀。通过家庭角色的重新建构,真正发挥自己的教育指导作用,引导孩子自觉同错误的攀比心理作斗争。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初探

  素质教育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重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的整体素质,重在开发学生的潜能;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重在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一般地认为,人的素质包括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其中政治思想素质是主导,科学文化素质是核心,心理素质是关键,身体素质是物质基矗一个人素质的高低,就是由这几方面综合形成的有机的整体水平。

  课堂教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就是在向学生传授社会和生活所必需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充分发掘这些知识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充分利用教学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获得能力,求得发展,养成个性。通过知识的学习,树立科学意识和人文意识,形成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养成科学道德和科学作风;通过知识学习,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学会创造;通过学习,产生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树立理想和信念,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科学的人生观;通过学习,养成遇事具有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的意志品质,并具有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但是,不得不承认,有些教师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心理教育功能。心理素质的培养是整个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关键,离开心理素质的培养,讲教育转轨,讲其它素质的提高是没有心理基础的。

  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思想道德内化,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及学习能力的增强,使之乐学、会学,从而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及运动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激发其劳动热情,更快地掌握劳动技能;有助于审美能力的增强;有助于增强对各种矛盾的承受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力。

  人的心理机能,有利于促进入的潜能的发挥,其中包括人的智慧潜力和职业训练,以及人的情感和意志,人的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心理素质是指在一定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在自觉努力及外界教育与环境的影响下,所形成的心理状态、心理品质与心理能力的综合。心理素质的好坏体现在心理状态正常与否,个性心理品质的优劣,心理能力的强弱三大方面,外化于行为习惯及社会适应状况。

  在学校教育中如何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有关专家提出开设心育课程,这确实是个积极的建议。但是,在目前课程计划不变的情况下,还是应通过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德、智、体教育之中综合进行。

  先,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教育者应自觉地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观,要把心理素质教育作为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教学的重要内容,自觉地贯穿到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中去。要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树立素质教育的新观念,为建立科学的基础知识教育的新体系扫清思想障碍。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者应当熟悉自己教育对象的心理特点及其发展现律,掌握实施心理素质教育的方式方法。为此教育者必须系统学习心理学知识,这既为教育教学中实施心理素质教育提供科学依据,也对教师的自身修养、自我教育大有裨益。其次,树立主体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人,是教育的主体,是认识的主体,又是发展的主体。因此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切忌“用粗暴的态度摧残他们敏感的自尊心”,以免影响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所谓“后进生”重要一点就是他们参与学习的机会少,不能像其他学生一样“平等地”同教师进行交往,以致使他们产生种种心理障碍。因此,教师要相信他们,为他们创设一种自由、平等、互爱、温馨的教学气氛。教师要有意关注后进生、帮助后进生,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以其优点比其缺点,使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求得发展。第三,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情感过程,意志过程。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要挖掘教学内容的教育因素,采用启发、激励等方法,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情感效应。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动机等意识倾向,唤起学生认识事物的喜悦,认识到所学知识、技能的价值,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发展发散思维,促其勇于进取,大胆创新的精神,调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快、兴奋、积极的心理状态下,获得学习的成功,满足自己的需要。调动非智力因素参与认识活动,提高心理活动机能,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负荷。逐渐培养从喜欢这门学科,到热爱这门学科,到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献身国家的持久、长远的学习动机。第四,注重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整、自我运动心理素质教育和知识教育、思想教育一样,不能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观点的容器。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依赖于发展主体自身的积极性,依赖于主体的自我教育过程,即依赖于主体心理的“自我运动”。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心理机能的提高,心理潜能的发挥,有赖于受教育者自我心理的把握和积极主动的活动。人的自我认识程度和人的发展程度是正相关,正确的“认识自我”是一种心理健康的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启发、组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价。既重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反馈,让学生及时认识自己对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又要引导学生对以后复习、作业等的检查、评价;既要重视对考试,检测后对知识、能力缺陷的评价,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的总结;既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满足,让其学得快活,又要十分重视学生学习失误后教训的总结和心理的调整,学习策略的改进。总之,让学生学会知识,掌握技能,取得好成绩这仅仅是教学任务的一部分,而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自我运动,学会自己认识自己,自我调整,自主发展,以达到德、智、心、体和谐发展才是最终目标。第五,在学习辅导中加强心理辅导,增强心理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材施教是普遍应用的教学原则,其根据就是承认学生个性心理特征的差异和认知结构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层次的指导,加强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是有效办法。在学习辅导过程中进行知识补缺,学习方法指导,鼓励学生克服困难争取成绩提高,这些是我们教师经常做的,与此同时加强心理辅导会收到异曲同工之效。如,对学习困难生要体谅爱护,不能简单批评斥责。要耐心启发,倾听他们诉说自己的“苦人”、“烦恼”,诚心诚意地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调整心理状态,摆脱精神压力,树立自信心。既要借助情感的动力作用,又不为情绪所左右;既不压抑情绪,又不使情绪奔放不羁;既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又对其“导之以行”,并指导、帮助他们达到“持之以恒”的效果。对学习优秀生可采用激励方法,通过榜样作用,提出高层次目标,激励学生的需要、兴趣、动机等意识倾向,调动其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积极性。还可以采用磨难法,通过创设困难情境,如压“担子”,出“难题”让学生适当遭受磨难,以提高心理素质水平和适应能力。总之,要充分认识心理素质在人的整体素质中的地位和作用,转变教育观念,在教学中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初探

  、如何做到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渗透

  (一)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学就是以情感为中心发展学生人格的过程。因为教学是一种学习过程,是学生求知与成长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师提供给学生的人文精华,只有通过学生心理机制的选择、消化,才能渗透在人格之中,学生才能从幼稚走向成熟。所以,确立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真正做到这一点,应抓好以下几个转变:

  1、教学目标的转变。传统的教学论以为教学是“特殊的认识过程”,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往往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只对知识、能力、道德等确定目标,很少或没有确定心育目标。我们往往在语文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点的灌输,甚至将一篇美文肢解得支离破碎。其实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心理教育内容。只

  一要我们适当地挖掘,有机地渗透,就会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只有把学生的生理素质、认知素质、伦理素质、心理素质综合,整体地进行培养和发展,教学才会有效,才能培养健全的人才。

  2、教师角色的转变。在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当中,老师是主角,老师讲学生答。学生只是装知识的容器,处于被动的地位。确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主导者、指导者、组织者,是学生的朋友和知己,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营建一种平等、轻松、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学起来,尝到成功的喜悦,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师生活动的载体。

  3、教学活动的转变。传统教学重教轻学,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重模仿轻创造,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关心学生外显性结果而忽视内心世界。其实,善于适应社会的良好品质不是在书本里而是在自我积极参与的活动中产生和养成的,教学中要着重为学生创设主动探究学习的实践活动,要做到:给学生多留自觉学习的空间,多留创造的空间。例如,在教授《项链》这篇文章时,不妨给学生留下一个自由探索的问题:主人公的命运与她的性格之间有何关系?让学生在探索参与中明白“性格决定命运”的道理,明白养成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4、教学方法的转变。教师要积极探索,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让学生从被动的听话者变为主动的参与者,构造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以问题为中心,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症下药方能治百病。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而一味蛮做,便大障于孩子的发达。”所以要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必须先了解他们,掌握孩子存在的心理问题,然后再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法。学生不同时期会显现不同的心理问题,要因人、因时而宜,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要有目的地挖掘各册语文教材中的针对性、恰当性的文章,有目的地、系统地进行教育。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这显然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从以往仅仅局限于语文知识的传授到心中自有一本心理健康教育的蓝本,这是一片全新的广阔天地。

  (三)以活动为载体,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在语文课中为了加强对课文的理解,体会人物思想品质,我们常常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学生把自己放到课文中人物的位置上去,依据课文内容去读一读,说一说,做一做,对课文人物进行再塑造。这一过程其实正是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的一个良好途径,使学生通过扮演的过程深化理解,将课文中优秀的行为通过自身实践从而获得良好的体验。如设计《将相和》教学,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深深受到蔺相如顾全大局,廉颇知错就改、胸襟开阔的人格美的熏陶,使学生获得个体心理和行动的启迪。

  (四)以激励为原则,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师以激励的教育方式诱导学生产生内驱力,从而把教师的教育教学要求转化为

  学生的自觉行动,便会使学生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一个表情、一个眼神、一句话都要表达一份爱、一份期待与鼓励,让学生感到我们能学会,我们成功了。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合理渗透的实际运用

  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保持一种特定的情绪和情感,就能为他们创造一个引起积极思维的特定情境。教师将知识的传授与心理教育在教学中天衣无缝地结合,通过文章的阅读和教学,在字里行间、人物言行、环境渲染、思想感情等多方面在心理上去体验,方能体现文道合一的实质。

  以九年级课文《孤独之旅》为例,本文叙述少年杜小康因家庭变故而失学,不得不跟随父亲放鸭。生活的艰难和精神的孤独压迫着他,同时也锤炼着他的身心,在一场暴风雨过后,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本文在传统语文教学的理论指导下重点应在于分析文章写作线索。一条明线,以时间发展为线索,一条暗线,以杜小康心理变化为线索。写作特点在于情景交融,以环境描写烘托渲染人物心情。如果仅仅以语文教学知识为重,笔者以为此篇美文将上得枯燥无味,支离破碎。

  笔者尝试着挖掘其中心理健康的因素,以体验、感知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我抓住文章中体现杜小康心理状况的语句进行分析,让学生在分析体验中揣摩感知杜小康的心路历程,从而形象直观地理解文章对人物的刻画。如杜小康只好跟着父亲去放鸭→他居然对父亲说:“我不去……”→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杜小康终于有了倦意→他害怕了,有一种永远也逃不走的感觉→他紧紧挨着父亲,迟迟不能入睡→最大的敌人就是孤独→他们已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这样反而好了→杜小康忘记了父亲,朝一群鸭子追去→他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杜雍和居然没有能够将他叫醒→“蛋!爸!鸭子下蛋了!”

  笔者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句子及句中加点词语,让学生体验到杜小康的孤独之旅正是心灵之旅,正是他成长的体验,从无奈、小孩子气、不懂事、害怕、无助到适应、面对现实、战胜困难。课堂中学生们在分析体验中实际上已融入到了人物本身,仿佛他们就是杜小康。学生们很自然地在课堂上与我交流了自己的类似经历。在这样的氛围中,在此基础上,文章的知识点——以环境烘托渲染人物心情,学生们仿佛一下子全理解了。那无边的芦苇,那群鸭们的成长,那场暴风骤雨,那颗温热的鸭蛋……。他们明白了,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不经历挫折,不战胜它,人就不能成长。笔者深深体会到了,将心育与语文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学生便乐在其中。

  三、些许思考

  本文只是就心理健康教育对语文学科的渗透做了一个简要的阐述。心理健康教育语文学科的渗透的形式是多样化的,渠道是多种的。心育中的挫折教育、情感教育、良好个性的培养,创造力的培养、人际交往等都可以很好地渗透到语文学科的教育之中,关键是找到两者的切合点。此外,作为语文教学中半壁江山的写作教学也是心育与语文渗透的一个突破口。将写作作为学生心理情感的反光镜,通过指导学生写好宣泄情感、迁移情绪的作文,使学生在写作中得到心理指导。这一点也是值得做进一步探讨的。

大学生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案探析

  大学生在心理问题上体现了其特殊性,大学生心理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1)智力水平高,平均智商为116.08,属于中上智力或高智力水平。(2)考试焦虑,普遍存在于大学生中,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常见问题。(3)在自我评价上普遍存在光环效应和心理脆弱。(4)大学生通常会与自己的兴趣、爱好、价值观等相似的人群,建立起同伴群体。[4]以上心理特点造成了大学生在心理上普遍敏感、脆弱、缺乏面对挫折的经验和方法。因此,我们应该针对这些特点去寻求大学生心问题的解决方案。

  目前已发表文章中针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案大多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而心理健康教育又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专业水准不够、课程设计不合理等问题。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确实存在诸多悖论,例如大多数高校没有心理学相关专业,所以没有专业人才资源,心理健康教育都是由思政老师、德育老师兼任。没有专业的老师自然难以设计出合理高效的课程,而国内目前还没有权威的心理健康教材。另外,因社会发展迅速,学生的心理也在迅速发生改变,例如90后和80后的大学生心理特点就有着明显的区别。非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团队既要做到课程设计合理又要做到与时俱进确实非常困难。而因为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让学校专门招募一个专业教师团队设置设立一个专业学院似乎更加不现实。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似乎是一条短时间内难以走通的路。

  在以上观点基础上,本文就大学生心理问题提出三个解决方案。

  一、鼓励学生加入社团

  参加社团活动不仅可以让大学生满足兴趣爱好、社交等需求,而且可以让大学生体验做具体工作的过程,积累处理问题和面对挫折的经验。虽然大学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还是心理健康的。参加社团活动有助于让没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在心理上更加健康,并协助一些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同学走出心理问题。

  二、培养思政教师的心理诊断能力

  对于少数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应该由思政教师及时发现,并指导其接受治疗。目前国内普遍对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认识不足,甚至一些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混同起来,把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统统视为思想品德问题。[5]这类情况往往会造成一些患有心理疾病学生的病情遭到延误甚至加重。与生理疾病类似,心理疾病也需要早发现,早治疗,才能将不良影响降至最低。因此,应该培养思政教师的心理诊断能力,让思政教师有能力判断学生是否存在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从而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三、借助专业机构

  学校的师资资源毕竟有限,不可能建立专业的心理诊疗机构,也不可能把思政教师培养成专业的心理医生。因此,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应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必要时学校应与专业心理健康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与此同时,学校应做好存在心理问题学生和其家长的思想工作,让学生认识到心理疾病和生理疾病类似,人人都可能得,只要及时治疗完全可以被治愈。让学生放下思想包袱,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接受专业机构的诊疗。

  从长远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必要。但从目前的情况出发,似乎难以在短时间内将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到一个让大家满意的程度。因此,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现实、操作性较强的大学生心理问题解决方案。本方案可以在现有条件下,以较小的成本在较大程度上降低心理问题对大学生群体的危害。对于大部分没有心理问题或心理问题较少的学生,我们采用了鼓励学生自我调节的方式。对于少数心理问题较大的学生,我们让思政教师扮演了类似校医院医生的角色,不需要太多专业技能,不需太多专业设备,只需要帮助学生判断病情,之后的问题交给专业心理健康机构。而在利用专业机构的过程中,我们也很重视学校在各方面的桥梁作用,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帮助学生尽快解决心理问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全社会所关注的,如何尽早发现大学生心理问题并及时缓解甚至解决问题,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幼儿园课题研究题目选题参考

2022年幼儿园教师培训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