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听课记录100篇部编版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语文教师的听课日记范文

  淡淡桂花香,浓浓思乡情,和薛老师邂逅在一场沁人心脾的《桂花雨》中。

  平平仄仄,浅浅柔柔,低低回回,醉醉醺醺,薛老师用低回婉转的吴音,把我带进了幽静、和谐、幸福的《村居》

  很喜欢薛老师的课堂,好像在聆听一位智者的谆谆教诲,更像在倾听一位长者的娓娓家常。静静聆听,细细观望,饱绽的智慧,亲切幽默的语言,薛大师犹如清新活泼的小溪,让我们徜徉其中。

  清丽、简单、朴实的教学风格一直是我心中的语文课堂,观看薛老师的录像,学习薛老师的上课,和同事讨论薛老师的教学,莫名的激动、莫名的心潮澎湃,原来薛老师早已成了我的偶像。这回又有机会聆听薛老师的智言慧语,心中一阵欣喜,想趁着这次机会来一次追星,有人说太肤浅,但是有时精神的力量,需要物质的支持。

  20xx年11月18日

  偌大的讲堂拥满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教育家们,听着虞大明老师激情澎湃的课堂朗诵,感受着美好的春光,享受着春天;听着南京师范大学赵教授的精彩讲授,受益良多。不见沧海不觉海之大,自己犹如沧海一粟,甚觉自己的浅陋,要学的太多。作为本次听课的主要目标薛老师的课在第二天,毕竟是第一次追星,心中不免忐忑,晚上和同事在房间里一次又一次的试想着第二天的情景,要说些什么,做些什么,预想了一遍又一遍。欢笑声、叹息声、不绝于耳;激动、紧张、欣喜、害怕……心中五味杂陈,也不知道是怎么入睡的。

  20xx年11月19日

  期待了几天的日子终于来到,薛老师是第一节课,早上像打了鸡血一般起了床,直奔会场。饿着肚子,坐等薛老师的出现,人渐渐多了,观望四周不见薛老师人影;学生进场了,忽见一位身穿深色西装的中年男子出现了,心中不免一阵激动。怎么办?怎么办?现在上去吗?不停地问着身边的同事。怎么办?怎么办?等下说些什么呢?把昨天练了一遍又一遍的台词已抛到九霄云外。怎么办?怎么办?是先拍照还是先签名?在同事的建议下,好不容易按耐住了心头那份激动,聆听了《九色鹿》。简单朴实的60分钟,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学导课堂,在说一说、读一读、写一写中一气呵成,简约、自然、高效。薛老师把握学情,智慧取舍,学生已经会了的不教,自己能够学会的不教,教了也不会的不教的“三不教”原则,尽显一位教育家的智慧与霸气。听着薛老师讲述教学设计,敬佩之情升华了,再也坐不住了,此时不再记得准备的台词,不再顾忌心中的胆怯,脚步不自觉的移动,拨开人群,递上了书本,不知道要说什么,胡言乱语一番,只见“薛法根”三字已在,那清丽的字体就像其人,似一种初春植物生长的力量,似冬日里的暖阳,一种活力、一种温暖、一种无法表达的情感……这一天是最有成就感的一天,这一天是学得最多的一天,这一天是最难忘的一天。

  20xx年11月20日

  也许是因为追到星的关系,对听课的兴致倍增。把门票给了接班人,于是寻思着自己要偷偷溜进会场的听课。想着各种方法,最后还是幸运地溜进会场,听了于永正、孙双金、王崧舟等大师的课,感触颇深。但凡集大成者,骨子里透露的是他们对于这份事业的执着与热爱,对于自己理想的研究与追求,对于推向繁华繁盛后回归本真的守候。

  听着一位位专家的课堂,自己好似一株小苗吮吸着阳光雨露,他们传授的不仅是知识,他们更是在缔造人的灵魂。薛老师简约而不简单的课堂,蕴含着语文教学的大智慧。博观取约、大道至简以最本真的视角,最朴实的语言诠释着生活、生命和道理,返璞归真是繁极之后的冷静思索,是教育这条道路上不绝的泉源,是最初的最初。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100篇部编版

小学语文听课笔记记录

  要一、复习生字

  1、 抽读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 出示图片:上部分是小动物,下部分是名称。到台上的同学举着名称的图片带大家读三遍,然后说一句话给大家听,话中要有这个动物朋友。(大部分学生能说出来,说不来的老师给予引导)

  二、指导背诵

  1、 全班齐读韵文。

  2、 学生自由背诵。

  3、 学生借助插图练习背诵。

  4、 学生表演背诵。(小组表演背诵、个人表演背诵,有的学生还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上动作表演背诵)

  三、拓展练习

  1、 师:课文只写了六种小动物,真是太少了,我们来说说几种吧

  2、 教师示范:师:老师先说,蜜蜂花丛采蜜忙。你们谁来说

  3、 生:青蛙田里捉虫忙、

  4、 师小结。

  四、指导书写生字

  听课评议

  1、 教师指导学生背诵韵文时采用了许多手法,如自由背、借助插图背等,效果较好。

  2、 拓展练习让学生模仿韵文的形式,练习说话,有效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听课笔记:教师集体听评课活动

  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小学语文听课笔记请看下文。

  近期,我们学校组织了小学语文教师集体听评课活动,收获很多。置身于课堂教学中,看到各位老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他们或浅唱低呤,或手舞足蹈,或激昂文字,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我连声赞叹,这样的功底岂是一日可为?安继芳老师教学的思路明晰,崔云宏老师幽默的语言,郭海瑞老师课堂中的娓娓道来,都让我学到了很多…….赞叹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魅力?为什么在课堂上学生乐此不疲?从中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 教师语言要具有艺术的魅力

  当我听着这几位教师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郭海瑞老师在教学《搭石》这一课时,她让学生一边观看图景,一边听老师的介绍,声情并茂的语言唤起了学生的思绪。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安继芳老师和蔼可亲的语言,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崔云红老师课堂语言简洁,准确,他用自己的挥洒自如的语言引领着学生

  二、自读感悟、开放引导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

  新课标中说到: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先学后教、先读后导、先练后训、先放后扶”的过程。”我想,安老师所执教的《少年闰土》一文的教学过程就是这种教学模式的一个充分展现吧。本课教学有这样三个层次1、初步综合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2、局部分析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3、深入综合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安老师让学生边读边想,将少年闰土的形象完整地展现给大家。而在开放引导这一环节,安老师采用了“三多”,即多元反馈、多维评价、多向调控。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的多维评价:“虽然你说得不完全正确,但老师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和胆量”。“你说的观点很有创见,非常可贵,老师想请你再响亮地说一遍”。“这个地方你再读上一遍,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以上这些评价,我认为既是对学生感悟结果的评价,也指向了学生的感悟态度,指导了感悟的方法,同时,其激励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呀!在课堂上用我们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只要我们用心去做我们是能办到的。

  三、处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独到

  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我想,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该问问自己:当学生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忘记以后,还剩下些什么?十年,几十年以后,当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全忘掉以后,我们给他们留下些什么?我们的教育,能否给孩子们留下正确的思维方式,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留下他们真正需要的种种?几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有其独到之处。其中我更喜欢安老师的教学——严谨、科学。安老师的课严谨到“环环相套,丝丝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情景导入,教学设计是那么合理,流畅。 “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思索,经历,从而解答疑惑”让他们充分体验思考所带来得成功,树立起学生我能行,我一定行的理念。看似平常的提问,却把学生的思路引向了更高层次的探究世界。安老师的课亲切、自然,看似平淡,却彰显出多么精湛的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智慧。

  榜样就在身边,我们需要更加努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我们虽不能成为名师名家,但也会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100篇部编版

小学语文听课笔记记录

  杨老师具有独特人格魅力,是因为她脸上和善的笑容给人带来的无尽亲和力。

  老师讲故事:宋朝皇帝赵佶“万绿丛中一点红”提问:皇帝为什么连声叫好

  板书:12想别人没有想到的

  (导入新课)

  2. 观看录像《想别人没有想到的》

  3. 自选方式朗读课文 “个别,小组”

  4. 启发式提问(弄清事情起因和结果,激起学生好奇心)

  5. 学生提问题,自然过渡到“过程”

  6. 重点分析三位徒弟画骆驼的过程

  板书:画多许多小骆驼

  许多骆驼头

  两只山谷走(以少代多)

  7. 用“虽然……但是……”句式评三个徒弟的画

  8. 猜猜“大徒弟、二徒弟会对小徒弟说什么话?”(角色扮演)

  评: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学会换位思考,有利于加强对人物之间关系和人物性格特点的理解。梁老师抓住这一点设计这个教学环节,很好!

  9. 让两位学生站起来读ppt上的故事“踏花归来马蹄香”

  提问:你知道这幅画妙在何处

  10. 老师读故事:“深山藏古寺”,学生闭着眼睛想象画中情景

  提问:皇帝会喜欢哪一幅画

  给四幅画分别起名

  评析:

  杨老师具有独特人格魅力,是因为她脸上和善的笑容给人带来的无尽亲和力。她是个善于调控课堂的老师。整堂课气氛很活跃,学生很配合很投入。

  教师用宋朝皇帝赵佶“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故事导出新课。该故事与课文中画骆驼的故事类比,立意都是“想别人没有想到的”,很自然地导出课文题目。

  该课最大的亮点是多媒体的使用。教师课前收集了很多材料,做了精心的准备。在学生朗读课文之前,让学生观看课文录像,目的是给学生一个感观认识,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这样做限制了学生发挥想象的空间,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是否在学生阅读课文后观看效果会更好呢

  教师注重对学生的激励,有良好的教师语言艺术。“我觉得你说得特别好,只是声音再大一点。”既指出了学生的不足,又不伤害学生自尊心。

  整堂课的总体设计是故事连故事,进行师生互动,积极,富有个性的自主学习。但我认为连续四个相似的故事,没有必要,反而缩短了课文的学习时间,显得喧宾夺主。

  广州市华美英语实验学校 五年级下册 第11课《金色的脚印》

  1、老师提问“你喜欢什么动物呢?”

  学生回答:“我喜欢……是因为……”

  再问: 你喜欢狐狸吗?(导出新课)

  板书:11 金色的脚印

  2、自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有哪几个角色,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些什么事。(小组讨论)

  启发式提问,老师板书:

  小狐狸

  喂奶 放生

  咬木桩

  喂食

  老狐狸 正太郎

  拯救

  评:帮助学生理清课文,弄清人物之间的关系,板书很好!

  3、快速默读,找出文中让你感动最深的地方,做简单的批注。

  “知恩图报,有情有意,友善,浓浓的亲情……”

  老师总结出:“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4、解释“脚印为什么是金色的?”

  评:情感升华部分,培养学生关爱动植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评析:

  夏老师和杨老师风格不同,他很儒雅,沉稳内敛。

  《金色的脚印》作为一篇

  自读课文,夏老师的教学设计步骤很简单,构思非常清晰有条理,目的是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和文本进行心灵对话。但整堂课学生思维不够活跃,课堂气氛略嫌沉闷。

  作为一篇阅读篇目,注重的是学生自我情感体验。这节课的最大亮点是教师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感动最深的地方,做简单的批注。教师有意识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遗憾的是,也许时间分配不合理,学生自我表达的机会很少。假如狐狸的品质,如:知恩图报、有情有意、友善、浓浓的亲情等,是由学生自己讲出来,而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话,这堂课会更加精彩。

  本课的不足之处是对学生的错误没有及时纠正,如普通话的某些发音。一个小女孩在黑板上写了“狐狸对人类很善良”。“善良”一词误用,应改为“友善”,教师没有注意这一点。

  整节课时间分配不合理,对时间的把握不到位,导致拖堂和草草收场。

  小学语文听课笔记:本课的不足之处是对学生的错误没有及时纠正,如普通话的某些发音。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师德师风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

青少年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