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小制作小发明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小发明

  上星期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小任务,那就是利用废旧物品来制作一个小作品,老师对我们说:“我相信同学们会做得一个比一个好!”下课了,同学问我:“吴若铱,你准备做什么?”我微微一笑说:“还没有想好呢?”

  下午放学回到家,我飞快地写完作业,绞尽脑汁地想了起来做什么好呢?在我脑子乱糟糟的时候,姥姥放在床边的那些碎布头让我突发灵感,于是我向姥姥要来一些不同颜色的布,姥姥满腹狐疑地看着我,“你要这些布干什么?”“等我做好我的小制作您就知道了”我笑咪咪地说。我想,我一定能行!

  首先进入准备阶段,我用剪刀剪下了布娃娃的脑袋、身体、衣服的轮廓,用卷曲的毛线编好头发,准备好装饰用的耳环、项链和头花,还有针和线,好了准备工作一切就绪;接着进入了缝纫阶段,起初我总是把针缝错位置,还会偶尔扎到手指头,但是渐渐地针线和我越来越熟悉,很快地完成了娃娃的身体和服装的缝制;最后是装饰阶段,我给娃娃缝上了明亮的眼睛和鲜红的嘴唇,用准备好的耳环、项链和头发点缀一番,哈哈,一件完美的艺术品诞生了!

  通过制作娃娃让我知道了原来废品也可以变成爱不释手的宝贝呀!我想,请大家和我一起争当“环保小卫士”吧!

物理小制作小发明

校本课程《物理科技小制作、小发明》活动计划

  ——中学物理教研组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上好校本课程,活跃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八年级物理教研组积极响应学校安排,成立了“物理科技小制作、小发明”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物理科技小制作的特点在于一个“小”字,结构简单,材料好找,加工容易,且八年级物理课本内容联系紧密,见成果快,因此非常适合中学生参与制作。此项活动的顺利开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更大程度上为中学物理校本课程开发打开了新的大门。

  二、课程目标:

  积极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展示物理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探索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实践能力,让学生在物理科学素养上有较大的发展与提高,为学生进一步学好科学这一门课打下坚实的基础,引领学生走进神奇的物理知识的海洋。

  三、活动形式:

  采取教师辅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及实践自主学习和分组合作学习相结合。

  1.通过开科普讲座了解“物理科技小制作、小发明”发明创造的方法。

  2.通过拆、看、装、画、改进、创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4.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四、活动措施:

  以行动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相结合为主。组织者主要从物理学科出发,针对某一课例、某一教学设计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把活动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最终形成一个有效的、便于实际操作的制作方案,给活动以正确的导向性,从而体现活动价值。以信息资料为参考。信息资料主要来源于教育理论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下载的相关资料等。通过这些资料信息的分析与研究,为活动开展提供参考。

  五、活动内容安排:

  活动过程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组建活动小组;调查分析学生学习现状,了解学生掌握的知识结构,从学生实际出发确定教学中可以开展的科技制作活动。第二阶段:启动活动方案,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结合物理教学,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小制作、小发明”活动。第三阶段:总结阶段主要包括:活动成果展示;对优秀作品进行表彰;做好活动总结。

  六、参考作品

  1、针孔照相机。

  2、自制潜望镜。

  3、望远镜。

  4、万花筒的制作。

  5、自制杆秤。

  6、不倒翁。

  7、简易小潜艇。

  8、橡皮筋动力小车。

小发明制作方法

  a、自制彩色蜡烛

  材料:彩色蜡笔、蜡制作方法:

  1.找一个废弃的罐装饮料桶(如1.25升的可乐瓶子),整齐地剪去盖子的部分,把蜡削入桶中。

  2.把桶放人热水中,并搅拌里面的蜡,使之全部熔化。最好用开水。不过要请父母帮忙,或在父母的监护下进行这个步骤。

  3.把熔化的液体倒人一个形状好看的容器(比如放小块儿巧克乃的心形框)中。不要倒得太多哟。至于原因嘛,往下看。当然了,你要先在容器中放入作蜡烛芯的线。

  4.原来的蜡冷却悟,阿依照卜面的方法把熔化的彩色蜡笔液倒入其中(彩色蜡笔这个时候派上用场了)。这样把不同颜色的蜡一层层加上去,好看的蜡烛就做成了。

  b、自制太阳灶找一个大号手电筒上的凹面反光碗,用硬质泡沫塑料或木料削一根长约4厘米的圆柱体,直径以正好能紧紧塞进反光碗的圆孔为宜。在圆柱的一端横向钻一个细孔,穿入一根直径相当于孔径的铁丝,然后将露在圆柱外的铁丝两头扳折成90°,各留5厘米即可。把圆柱塞入反光碗的圆孔内,再将铁丝两端插在一块泡沫塑料或木质底板上。将一根细竹签的两头削尖,一头插在反光碗中央的圆柱上,另一头插上一小块土豆。把该装置放在太阳下,让反光碗朝着太阳方向,然后,耐心调节竹签长度,让插上去的土豆正好位于发光焦点上。要不了多久,土豆就会被太阳光烤熟,发出香味。

  c、自制手电筒具体制作方法是:将一只废易拉罐(如露露饮料罐)起掉一头盖子,另一头用圆头榔头敲凹。用厚瓦楞纸板卷起两节一号电池,电池正极朝上、负极朝下装入罐中。找一个合适的塑料盖(如神奇大大卷的盒盖正好可以扣在露露饮料罐上),在盒盖中央挖一个圆形小洞,洞的大小以使灯泡插紧为宜。将灯泡底座插入小洞。取一段寻线两端剥去线皮,一端绕在灯座上,另一端从塑料盖侧面扎一个小孔穿出。将塑料盖盖在易拉罐上。检查一下,灯泡、电池是不是紧密接触。到这里一次性手电筒就做好了。使用时,用大拇指把从侧壁穿出的导线按在从拉罐无油漆的焊缝上,手电筒就会发光,大拇指离开导线跳起,手电筒就灭了,使用非常方便。

我是小发明家

  今天,由我发明的“节能加热器”首次使用成功。

  其实,说是一个加热器,事实上只是一个弃用的充电器和一个铁片组成,但效果还是十全十美的。

  充电器是有变压装置的,只能输出6伏电压。因为36伏之内是安全电压,所以不会发生意外。

  我把充电器输出端剪了下来,把剩余部分的线分成两根。两根线分别接在铁片的两端。通电后,因为贴片有电阻的原因而发热,虽然只有6伏,但也可以让铁片热得发烫。

  好奇的我往上滴了几滴水看看是否会加热,一会儿,水就被蒸发了。

  难道一个“好锅”只能烧水用吗?于是我切了一片肉放在了上面,肉的颜色从红色变成了棕色,一会儿肉就熟透了。看来只要稍稍改进节能成为一个“节能加热锅”了。

  我发明的“节能加热锅”一个月还不到一度电。难道,我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节约发明家”吗

小发明

  剪刀、矿泉水瓶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你是否觉得小制作有东西可写,而小发明稍微难一点呢?试试,如果你在实际生活中敢于把使用的用具进行合理改造,你就成了小发明家。有的同学想发明新型的航天飞机,深海探宝器、水面行走鞋、轻便折叠桥……你想发明什么呢?你进行过什么制作?你今天就一展风采,登台亮相吧!

  二、制作过程与方法

  1.教师将自己准备好的剪刀、矿泉水瓶拿手出来,边演示边讲解制作方法,完成小发明——花瓶。

  2.让学生仔细观察制作过程。

  3.制作前后的心情。

  三、写作过程引导

  其实,搞小制作,小发明就是这么容易,它不是高不可攀的。只要你平时留心观察生活现象,养成动脑子的好习惯,提出自己认为较好的方案,并付之行动,你的发明制作就会成功。怎么样,写出来,让同学们欣赏欣赏你的才干吧。

  首先用剪刀将瓶身上部约1/3处减掉,……;其次沿着瓶身从上到下剪至瓶身底部约1/3处止,瓶身周圈都剪成约2厘米同宽的细条,……;然后把剪好的细条下折90度,……;再将剪好的细条,四条为一组进行编花,依次进行至最后一个细条……;最后花瓶发明成功。……

  四、板书设计

  写好开头:引用式,倒叙式反问式

  发明制作前:信誓旦旦轻而易举

  中发明制作中:信心百倍镇定自若眼高手低

  (详写)

  间

  发明制作后:意犹未尽

  抓住制作过程中的动作、心理、语言、神态等描写

  写好结尾:自然式照应式点题式

我的小发明

  我是一个好奇心很强的男孩,有什么东西就盘根问底。我还有许多小发明呢!其中让我引以为傲的是“磁铁发射器”和“南北定位仪”。

  我很喜欢玩钢珠发射的游戏,用一个钢珠去碰另外两个相邻的钢珠,中间的钢珠不动,而最靠前的钢珠就会被弹射出去。可是,因为每次用手投掷钢珠的方向各不相同,导致发射不够精准。

  一次,我在整理玩具,一个磁球和一个钢珠被吸到了一起。为了下次好拿,我将另一个磁球和这个磁球吸到了一起。这时,钢珠“跑了”。“奇怪,钢珠长腿了吗?”于是我的好奇心从心底涌了上来。我反复试着用磁球碰撞发射,发现这样碰撞出去的小钢珠比比纯钢珠的要精准。原来,因为这是因为两个磁球在碰撞相吸时方向总是恒定的,所以钢珠受力后弹出的方向就比较精准了!我称它为“磁铁发射器”。

  指南针是利用磁铁矿和地球磁场而做成的方向定位仪。我想:如果我能做一个指南针,那就不用花钱去买了!“对!是环形磁铁。只要将它立起来,南极则指向北,北极则指向南。”于是,我找到了我的磁铁,在家里先确定好南北极,做好了“N”和“S”的标记,一个简单的“南北定位仪”做好了!有了它,我就能很容易地分辨出南和北了。

  怎么样,你喜欢我的小发明吗?哥白尼曾经说过:“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大自然的奥秒无穷无尽,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一定会发现它的!

“变废为宝”小制作小发明

  变 废 为 宝

  文:张昊天

  今天美术课上,老师教我们做节节虫。我看了看别人做的节节虫,有的是把纸杯一个接一个地粘在一起,有的是用毛线把纸杯串在一起。老师说:“还可以做上一课的物品。”我拿出纸盒剪啊剪。终于,我做成了一个机器人,这个机器人能快速变回盒子。我还用卡纸装饰了一下。我给它取名叫潘多拉,我爱不释手。

  放学了,我给爸爸展示了潘多拉,爸爸说:“自己动手,会更有趣!”

我的小制作小发明

  “哇!太好了!”我刚说完今天不布置写的作业时,班级里就出现了一阵欢呼声,“但是,”我略一停顿,“每个人都要亲自制作一个小制作。”没想到,我话音刚落就有几个学生脸上堆满了失望,有的还叹了口气。难道制作小制作这么难吗?于是,我决定自己也试一试。

  吃晚饭时我脑子里一直在想该做个什么作品,以至于连我喜欢看的《大卓说事》也没心思看。正在犯愁,突然看见桌子上的笔筒,对!就做个笔筒吧,既简单又实用。

  用什么做呢?饮料瓶应首当其冲,想到这,我立刻放下饭碗冲向阳台的废品篓。选可乐瓶吧,可是底部有点尖;康师傅葡萄汁的瓶子呢?瓶身太细了,好!我眼前一亮,就它了——脉动的瓶子,它粗细正合适,底部也比较平,关键是瓶身上下基本一样粗。接着,我又准备好剪刀、彩纸和透明胶。

  材料准备完毕,可以制作了。我首先把瓶身接近圆柱体的部分剪下来,然后用黄色的彩纸把它裹了起来,接着,我用左手拇指按住接口的一端,双手配合撕下一截透明胶,将接口的一端粘住。透明胶太薄了,我费了好一会儿才撕下一块儿,我想胶水应该比透明胶更方便。于是我起身去找胶水,明明记得家里有的,可是,翻箱倒柜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心里顿时一股无名烟火,可转念一想:这又怪谁呢?如果自己把东西都很有条理放好,还能是现在这种情况吗?古人云:“书到用时方恨少。”我说:“胶到用时找不着啊。”没办法,只能用透明胶了。

  用同样的办法,我把接口的另一端也粘好。第三步是将多余的纸折进筒里,这样,就把刚才剪刀剪的部分包了起来,不至于刀口部分划破手。笔筒做好了,可是,筒身光秃秃的很不好看,往上面画些图案吧!画什么好呢? “苍鹰!对,我喜欢在天空自由翱翔的苍鹰。得给它画上食物,不然饿了怎么办? 田鼠啊! 它可是捕杀田鼠的能手!”我想象着苍鹰从天空俯冲下来,老鼠无处藏身的画面,不由得得意地晃起了脑袋,可是,一切想象仅仅是想象,我拿着彩笔一直不敢下手。我很后悔以前没有好好跟老师学画画,以至于现在拿着画笔都不敢画。无奈之下,我去网上找了几张图片,剪下来贴在上面。最后,为了笔筒既好看又能站得稳,我又在底部粘了一个橘黄色的托盘。

  笔筒做好了,可是,我却怎么也轻松不起来。 通过一个简单的小制作,我发现了自己这么多的缺点。东西不好好放,学不好好上,到用的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很多人都愿意临时抱佛脚,可是,同学们,我告诉你们:“如果平时不努力,到时候,想抱佛脚都不知道佛脚在哪儿呀!”

小发明,小制作

  在今年的十一月中旬,我校举行了一次科技展,老师让我们把自己的小发明,小制作带到学校来展出。于是我就把我亲手制做的“致远号”展出去了。那么,这艘船到底有怎样的“经历”呢

  在2019年7月,我在小学的期末考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于是我的姐姐奖励我一盒“致远号”的泡沫零件。我非常高兴,立即回家去拼了。

  我刚回到了家,就迫不及待地把包装给拆开,拿出里面的四个大板块,准备拼装。首先我小心翼翼地把第一个大板块里的零件拿出来,挑出能拼船板、船身的零件,按照图纸把所有船板都拼装在一起,然后把船身拼装在船板上,再用几个小零件安在船底,使船身固定。这样,船体就拼完了。

  船体拼好了,就该拼剩下的部分了。我小心翼翼地把剩下的三个大板块里的零件拿出来。首先按照图纸把单个部位拼装在一起,然后把各个部位拼装在船体上,这艘船就完成了。有些不结实的地方,我的妈妈就拿胶带给固定住了。

  拼完了这艘船,我看着这高大的船,心想:这艘船到底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于是我就打开电脑上网查阅资料,我知道了:致远号又称钢壳巡洋舰(也称防护巡洋舰或者穹甲巡洋舰),是由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建造,造价84万5千两白银,于1887年完工,并在当年11月运回中国。1894年9月17日黄海海战中,致远号激战五小时,弹尽且受重创后,管带邓世昌欲冲撞日舰吉野与之同归于尽,但被日舰击沉,同舰官兵246人殉职,邓世昌与其爱犬同沉。仅7人获救。在这次战争中,双方签订《马关条约》,规定中方向日方割地赔款,中国清政府因此背负沉重外债,国力日趋衰退,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通过拼装这艘船,我明白了:如果不想被挨打,就要使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

物理小制作

  挡不住的光线盒

  材料:28c×6c盖木盒1个,电源线1付,输出电压为6.6伏变压器1个,小型开关1个,平行光源(灯泡定电压为7伏)1个,6c平面镜4块,14.5c×0.3c板1块,16.5c×0.3c板1块,18c×0.3c板1块,小磁铁8个,光屏1个.

  制作方法:1、如图4,在木盒左边中间开一孔安装开关,另开一孔穿过电源线,在顶端开顶缝,右边上方开一直径2.5c圆孔。

  2、在图示位置分别固定电源线、变压器、开关、平行光源,接好线路。然后固定4块平面镜(后面各固定一小磁铁)、隔板。

  3、从顶缝插入挡板。

  4、在盖板的四个角各固定一小磁铁,磁铁应与平面镜后的磁铁相对应且相吸。

  5、盖上盖板,合上木盒盖。

  使用方法:1、抽出挡板,打开盒盖。

  2、接通电源,可见平行光源射出一束光线,从右上方圆孔射出(可用光屏接住)。

  3、从顶缝中插入挡板,可见光线挡不住。

  多用透镜

  制作器材:一有盖的圆柱形玻璃瓶、水、有字的纸

  制作步骤:将一圆柱形玻璃瓶,灌满水,盖紧盖子,瓶内留一气泡,将其横放桌面。

  现象:瓶下面放一张有文字的纸,透过水,可以看到放大的字,可作放大镜用;透过气泡,可以看到缩小的字,可作凹透镜用。如果气泡在瓶的中部,说明桌面水平,可作水平测试器用。

  升中有落

  制作器材:一带胶塞长大试管、一短小试管(小试管要能套进大试管)、适量细沙、适量水、一小块塑料泡沫、玻璃胶、剪刀或小刀

  制作步骤:1、按小试管将塑料泡沫剪出2个塞子,将其中一个中间穿一小孔,能让细沙通过。

  2、在小试管内装入约1/3试管的沙,再将穿孔的塞子涂些玻璃胶,塞入小试管粘牢。最后将另一个塞子涂些玻璃胶,塞住小试管口。

  3、在大试管内装满水,将小试管套入大试管,再将胶塞套紧大试管。

  现象:将大试管竖起,小试管上升的同时,看到沙往下漏过小孔。如将沙染成红色,水染成淡绿色,会更好看。

  自制“水火箭”

  材料:25L的塑料饮料瓶两个,自行车气门芯一个(可从修车铺的废旧车胎上剪下,去掉里面的螺丝和衬垫),附带胶管和螺帽,硬塑料片两张(可用X光胶片),透明胶带一卷,打气筒(或电动气泵)一个,4号橡皮塞一个(带孔、孔径约为8),铁架台一个。

  步骤:1、火箭头的制作:将其中一只饮料瓶留作箭体,另一只的瓶口用小刀切下,剪下距瓶口约9c的瓶体做火箭头,瓶口用剪刀剪成锯齿形的缺口,如图1所示下压成圆滑的火箭头,用火烧一下使之粘牢,再贴一层透明胶带。

  2、侧翼的制作:用塑料片按图2所示尺寸剪去侧翼四个,为了使火箭飞行时有较好的稳定性,侧翼必须有较高的硬度,如果塑料片硬度不够,可将两片或三片粘叠在一起制作,剪好侧翼后,将“粘贴爪”交替地折回两侧,用透明胶带对称地粘贴在火箭的下部侧面。

  3、增压塞制作:用小刀切下橡皮塞较粗的一端,切口直径为2.3c穿过小孔装上气门芯、胶管、和螺帽,将橡皮塞用力塞进瓶口内,其露在瓶口外的部分不超过约2;用剪刀在饮料瓶盖中间挖一个直径约12的孔,以便使旋紧瓶盖时仅让气门芯露在外面,如图3所示。

  发射方法:瓶内装入约400L的水,将橡皮塞塞紧瓶口,旋紧瓶盖,将火箭头用力套在塑料瓶底上,然后把火箭倒立地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如图4所示,至此水火箭发射准备就绪。把气泵接在气门芯上,打开开关,向瓶内充气,同时注意观察气压表的读数,当气压增至约0.8Mpa时停止打气,取掉打气的铁夹,缓慢将瓶盖旋松时,瓶内的水便冲开橡皮塞,向下高速喷出,由于反冲,火箭即冲向天空。

  自制放大镜

  材料:一个破碎的小灯泡、酒精灯、镊子、小纸板一块。

  步骤:1、用镊子夹取小灯泡上的一块玻璃,放到酒精灯上加热,让其烙成小圆珠状玻璃。

  2、冷却小圆珠状玻璃。

  3、在小纸板上钻一个与小珠大小相近的洞,把小玻璃珠镶进去。

  4、通过小珠看物体,可以看到放大的像,自制放大镜做成

  自制水气压计

  材料:瓶子1只,细玻璃管,适量带色(滴红墨水)的水(烧杯装),橡皮塞。

  步骤:1、往瓶子里装上适量带色的水。

  2、在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上面画上刻度。

  3、将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

  4、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使瓶内气体压强

  大于大气压强,水沿玻璃管上升到瓶口以上(如图)。

  5、拿着它从楼下到楼上,观察水柱高度的变化。

  注意:瓶口必须密合,不能漏气,不可用手直接拿瓶子,以免瓶受热,影响瓶内气体的压强

  走马灯

  制作器材:铁架台、细线、彩色纸、牛皮纸、酒精灯。

  制作步骤:1、用牛皮纸做一风车叶片

  2、叶片中心用细铁丝勾住,铁丝上端用细线挂在铁架台上

  3、用彩色纸以风车叶片的直径为直径做一圆柱

  4、将圆柱形的纸粘在纸风车上。

  现象:在做好的走马灯下面点燃酒精灯,会看到走马灯转动起来。纸上若画些动物,转起来会更漂亮。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好人评选事迹材料

形势与政策1500字论文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