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100岁老人逝世语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父逝世三周年纪念对联

  1 陇上犹留劳迹 堂前共仰遗容

  2 一生俭朴留典范 半世勤芝传嘉风

  3 勤俭度日遵遗训 努力工作报余恩

  4 事业已归前辈录 典型留与后人看

  5 完来大璞眼天地 留得和风惠子孙

  6 著作等身身不老 子孙维业业长存

  7 等闲暂别犹惊梦 此后何缘再晤言

  8 桃花流水杳然去 明月春风何处游

  9 风凄暝色愁杨柳 月吊宵声哭杜鹃

  10 三径寒松含露泣 半窗残竹带风号

  11 白马素车愁入梦 青天碧海怅招魂

  12 明月不长圆,过了中秋终是缺 高风安可仰,如何一别再难逢

  13 为国捐躯 成仁取义

  14 杀敌在前方 英名留后世

  15 魂魄托日月 肝胆映河山

  16 正气留千古 丹心照万年

  17 舍已为人当仁不让 赴汤蹈火见义勇为

  18 继承先烈革命传统 发扬前辈爱国精神

  19 青山绿水长留生前浩气 花松翠柏堪慰逝后英灵

  20 忠魂不泯热血一腔化春雨 大义凛然壮志千秋泣鬼神

  21 功同日月先烈英名垂青史 誉满山河英雄遗志展宏图

  22 天不遗一老 人已是千秋

  23 三更月冷鹃犹泣 万里云空鹤自飞

  24 椿形已随云气散 鹤声犹带月光寒

  25 扶桑此日骑鲸去 华表何年化鹤来

  26 月阶夜静蛩声切 竹院秋音鹤梦凉

  27 龙隐海天云万里 鹤归华表月三更

  28 大雅云亡梁木坏 老成凋谢泰山颓

  29 骑鲸去后行云黯 化鹤归来霁月寒

  30 平生风义兼师友 来世因缘结弟兄

  31 千里吊君惟有泪 十年知已不因文

  32 明月清风怀入梦 残山余水读遗诗

  33 人间未遂青去志 天上先成白玉楼

  34 未弭前思顿成永别 追寻笑绪皆为悲端

  35 海阔天空忽悲西去 乌啼月落犹望现归

  36 月照寒枫,空谷深山徒泣泪 霜封宿草,素车白马更伤情

  37 烟雨凄寞,万里名花凝血泪 音容寂寞,清溪流水是哀声

  38 沧海慨横流,跨鹤空山归上界 少微惊隐曜,啼鹃清夜哭先生

  40 樽酒昔言欢,烛剪西窗犹忆风姿磊落 人琴今已杳,梅残东阁只余月影横斜

  41 齿德产推尊,月旦有评,慈惠常留众口颂 斗山今安仰,风流长往,典型堪作后人师

  42 女星沈宝婺 仙驾返瑶池

  43 落花春已去 残月夜难圆

  44 蝶化竟成辞世梦 鹤鸣犹作步虚声

  45 绮阁当风空有影 晚萱经雨不留芳

  46 画堂省识春风面 环佩空归月夜魂

  47 慈竹霜寒丹凤集 桐花香萎白云悬

  48 ?诜洞剐拖屯平磬?nbsp;婺星匿彩驾返蓬莱

  49 白去居空悠然而尽 黄叶满地凄其以悲

  50 绮阁风寒伤心鹤唳 兰阶月冷泣血萱花

  51 梦断北堂春雨梨花千古恨 机悬东壁秋风桐叶一天愁

  52 一夜秋风狂摧祖竹 三更凉露泪洒孙兰

  53 寂寞乾坤,邈笑一公何所在 凄迷风雨,哀哉两字弗堪闻

  54 慈竹风摧,鹤唳一时悲属纩 西山日落,鸠扶只影恨含饴

  55 厚谊附饴含,从前雅嗜枣梨,辱赐宠言蒙眷爱 深恩承岳戴,此后傥闻丝竹,缅怀往事益欷?[

  56 倚门人去三更月 泣杖儿悲五夜寒

  57 情切一堂,红泪相看都是血 哀生诸子,斑?忽变尽成麻

  58 严亲早逝恩未报 慈母别世恨终天

  59 终天唯有思亲泪 寸草痛无益母灵

  60 半子无依何所赖 东床有泪几时干

  61 碧水青山谁作主 落花啼鸟总伤情

  62 君去矣,万事独任艰难,能无追念前徽,深为吾痛 儿勖哉,尔父既归泉壤,尚其各自努力,克振家声

  63 宝琴无声弦柱绝 瑶台有月镜奁空

  64 最怜儿女无知,犹自枕伴娇啼,问阿母重归何日 但愿苍穹有眼,补此人间缺憾,许良缘再结来生

  65 云路仰天高,谁使雁行分只影 风亭悲月冷,忍教荆树萎连枝

悼念100岁老人逝世语

百岁老人去世悼词

  各位亲友,村民们: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来到这里,深情缅怀这位跨越世纪的百岁老人XXX。面对老人的故去,我们晚辈的心情皆无比悲痛!

  XXX出生于XXXX年X月,我们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吴婆婆。她经受过百年风雨的洗礼,为我村开长寿先河。如今这位饱经风霜而子孙满堂的老人,因年事已高而于XXXX年X月XX日驾鹤西去,享年101岁。

  吴婆婆老人家的故去,不仅是亲人的一大损失,也是我村的一大损失。我们失去了这样一位受人敬仰的长辈:与人为善、辛勤劳作、生活俭朴、乐于助人。老人虽然已经故去了,但我们会记住她,不会忘记她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的日子。

  XXX生在中国动荡的时期,经历了社会的几度变迁,生前她曾自豪地跟我们说起过她当年来我们村时只有三十几户人家。如今我们村已发展到百十户几百人口的村寨,见证了我们村的发展历程,让年轻人了解过去。

  吴婆婆对乡亲们十分照顾。她经常迎着风雨为乡里邻居治病;忙上忙下辛勤操劳于晨间为乡亲们送出可口的佳肴;乡亲们有困难时,她绝对会第一个过去帮忙。她的品德让我们敬仰,她的功绩我们永不会忘!

  吴婆婆除了对乡亲们的照顾十分周到之外,对家庭更是尽心尽力。一路走来,吴婆婆与其丈夫吴爷爷始终相濡以沫。吴婆婆一生勤俭持家,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把贫寒的家庭操持得体体面面,不仅孩子们都很听话,而且在她的支持下,丈夫得以全力扑在工作上,取得非常好的成绩,获得劳模称号。

  晚年,两位老人精神依旧很好,日常生活都能自己料理,只是腿脚有些不方便,吴爷爷每天都要看报纸和电视,了解国内外的大事,吴婆婆依然能够穿针引线,做针线活。这个最初只有两个人的家,现在已经从一株小树苗长成了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加上孙辈、重孙辈,四代同堂已有30余口人。后辈们对老人都十分孝顺,老人的日子过得也十分舒心。吴婆婆度过了这样一个安心的晚年,是她早年辛苦的回报,是一生的福气,也是我们最大的欣慰。

  如今,她带着对家人的不舍,和乡亲们的牵挂永远的离开了,将我们的思念永远地带进了另一个世界,也将那份永远无法释怀的哀和痛留在了我们的心底。从今以后,吴婆婆的音容笑貌就只能从她为数不多的照片中,从我们饱含思念的记忆中重温了。

  高山俯首,为您送行。我们为您送上山头,愿老人家一路走好,一路走好,走好哇!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普通话三分钟命题说话30篇

银行优质服务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