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容遗忘,吾辈更当自强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七十年前,巍巍中华,有段可歌可泣的故事!有段荡气回肠的抗争!

  今天的我们可能无法感受当时战争之残酷,环境之艰难,但每当我们看到今日之辉煌,定不能遗忘过去的牺牲及奉献。那些苍老的面庞,我们绝不能将其遗忘,正是他们,目睹中国在战争中凤凰涅槃。

  正是这残酷的战争见证了炎黄子孙的顽强,即使我们贫穷落后,饱受压迫,都始终不离不弃,都始终一如既往!振我国魂!树我国威!粉碎法西斯称霸世界的痴心妄想!

  战争的硝烟虽已散尽,但请今天的人们铭记: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曾发生过最残酷的战争,发生过侵略者惨绝人寰的屠杀,有过先烈浴血抗战的惊天壮举,有过一寸河山一寸血的悲壮历史,却是无论时光如何流逝,都不应遗忘的。

  历史用血与泪谱写着一首首赞歌,震荡着山河,巍峨的石碑刻记着他们的伟岸,鲜红的国旗浸满了他们的血泪,他们的身躯已化作一座座高山,胸脯已变为一片片平原。

  落水纷披,凛长松之独之,颓波浩渺,屹砥柱于中流!那段真实的岁月充满屈辱,也充满抗争,但那更是中华民族解放史上的壮丽史诗和宏伟画卷。纵观这幅图卷,重温那段岁月里的金戈铁马,烽火硝烟。

  这七十年的海风吹不散那熊熊燃起的硝烟,这七十年的雨水洗不尽沉淀的斑斑血迹。

历史不容遗忘,吾辈更当自强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对于现在处于和平时期的我们,对于正在纪念抗战胜利的我们,千万不要忘记70年前的那段耻辱!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导下,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抗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70年前,一名中国记者登陆刚刚投降的日本进行采访,把他在日本的见闻和感受都记录了下来,告诫中国人:所谓的投降在日本人看来只不过是临时休战而已。警钟长鸣,70年后的今天重读旧文,相信读者心有戚焉……

  从1937年到1945年,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富强,中国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 70周年,铭记烈士的鲜血,反思国家民族的未来。通过纪念,增强爱国之情和民族凝聚力,使中华民族不再受外敌欺辱,我们做得到!

  今天,我们缅怀历史,听抗战老兵讲述抗战的故事,做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痛定思痛,奋勇前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历史不可忘记

  每个朝代都伴随着一个梦想,一个强大富饶的梦。现在的人们也有想这样伟大的梦。

  在1937年的12月,那是一个暗淡的12月,是一个酷寒的12月,是一个憔悴的12月。日本人在六个星期里杀了30多万南京人民,平均每次12秒南京就会熄灭一盏透亮的灯。这件事无法改变我们的过去,诚然触动着我们的心。那是一个让人们看着不文明的历史悲剧,当时的日本人违抗了人们的禀赋。日本人将永远无法得到南京人的敬重,尽管中国五千年来是一个友好邻邦。他们“舒畅”的赢了这场战争,但是他们却是彻底地输了道德,这场战争的硝烟是那么的漫长,至今我们依然觉得不寒而栗。这是我们的悲恸,心中永远忘记不了的痛。

  有一次,我在看一个记录片,一个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记录片。那是一个让人悲痛不已的片段。真正的民不聊生,难道这真的就是人类发展的历史趋势吗?我不是南京人民,但我想:只要是囚系中国心的人或者是有良心的人见到那一幕都会难以控制内心情感会发泄,是悲伤也好,是愤怒也好。突然,我想到南京的纪念馆去吧自己的的祈祷和祝福寄语纸船,让他们乘着小船离开这里,希望在旅途中不要在遇见一个寒冷灰暗的时光了。

  然而,我的内心已经被南京人民深深地打动了,纪录片播完后,主持人在石碑上清晰的刻着两个字“和平”。看见这两个字,我的眼泪砰然而下。这两个字,让多少人放弃一切,就连放弃生命也要追到这两个字,他们付出了多大的勇气。南京大屠杀------可以宽容,但不可以忘记,这是南京人对世界的交代,对现在中国人民的交代。

  我们需要放下仇恨,却不能忘记历史的事实。铭记历史,唤醒珍爱生命是真正和谐对我们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还需我们。

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山因脊梁而雄,国因精神而强。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强调,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不畏强敌、奋勇抗争的生动写照,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民族品质的集中彰显。新起点、新征程、新使命、新任务,迫切呼唤党员干部高擎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旗帜,从中汲取经验、启示和力量,涵养忠诚爱国、斗争担当、乐观奉献的优秀品格,起而行之、勇挑重担,在不断解决实际问题中书写新的辉煌。

  涵养“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爱国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本分、一种责任。杨根思在打退敌人八次反扑、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拉响炸药包跃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邱少云为避免暴露潜伏部队,任烈火烧焦身体而一动不动,直至壮烈牺牲;黄继光奋力扑向地堡射孔,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英勇捐躯……他们用生命和行动诠释了爱国与忠诚。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就要从他们身上感悟爱国能量、厚植爱国情怀,增强政治定力、站稳政治立场,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始终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到党和国家事业之中,融入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恢弘实践中,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在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中激昂爱国之心、笃行报国之志。

  发扬“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斗争精神。历史烛照现实,美好生活要靠斗争来创造和保卫。70年前,面对世界头号经济、军事强国,党和政府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从鸭绿江到清川江,从长津湖到上甘岭,从山岭湖川到高岗阵地……处处铭刻着中国人民志愿军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足迹。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为我国赢来了弥足珍贵的和平建设环境,使中华民族得以崭新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天,身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矛盾风险挑战前所未有,更需要党员干部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摒弃安逸思想、杜绝懈怠倾向,直面问题考验、无畏艰难险阻,敢蹚“深水区”、挑“硬担子”、揽“棘手活”、啃“硬骨头”,到吃劲要紧岗位淬火,真刀真枪锤炼能力,在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中破局起势、集聚优势、积厚成势,推动各项事业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砥砺“以痛吻我、报之以歌”的欣然姿态。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战士在武器装备处于绝对劣势、战场环境极端艰难的情况下,即使“吃一把炒面就一把雪”,也始终保持高昂士气,创造下以弱胜强的范例,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科学的理论、正确的领导、过硬的队伍、人民的支持,正是乐观的底气所在。当前,个别党员干部被纷繁乱象遮蔽了双眼,看不清大局大势,信心不足、状态低迷,激情减退、消极观望,白白错失良机、贻误发展。问题是警醒也是鞭策。一方面,要深化科学理论武装,常吸理论之“氧”、勤补精神之“钙”,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善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剖析和解决问题,从错综复杂的表象中发现本质规律、认清长远趋势,坚定必胜信心。另一方面,要带着感情扎根群众,汲取群众经验智慧,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将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落在行动上,以乐观昂扬、奋发有为的好状态,交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答卷。

  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成就伟大梦想。读懂抗美援朝的精神力量,牢牢把握抗美援朝精神的时代意义,将精神洗礼化为前行动力,把灵魂触动变成实际行动,我们定能无坚不可摧、无往而不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历史不能忘记

  2019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70年前,中华民族用热泪与热血的奔流,结束苦难而悲壮的历史;70年前,八年的抗战,中华民族用钢铁与烈火的交迸,铸就坚强不屈的脊梁。

  对于现在处于和平时期的我们,对于正在纪念抗战胜利的我们,千万不要忘记70年前的那段耻辱!

  70年前,一名中国记者登陆刚刚投降的日本进行采访,把他在日本的见闻和感受都记录了下来,告诫中国人:所谓的投降在日本人看来只不过是临时休战而已。警钟长鸣,70年后的今天重读旧文,相信读者心有戚焉……

  从1937年到1945年,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富强,中国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

  70周年,铭记烈士的鲜血,反思国家民族的未来。通过纪念,增强爱国之情和民族凝聚力,使中华民族不再受外敌欺辱,我们做得到!

  今天,我们缅怀历史,听抗战老兵讲述抗战的故事,做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痛定思痛,奋勇前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历史不容忘记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弹指间,抗日先辈的那些峥嵘岁月已被轻轻的翻了过去,揭开另外一重人间.新中国建立后,我们这些中国公民不断地向历史赋予我们接踵而至的使命负责.短短半个多世纪,中国就沐浴在了现代文明的光辉之下.“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是的,我们不能停歇,时代的马达正在全速的运转。但那些峥嵘岁月,永远值得炎黄子孙铭记。历史不是一页书签,可以供我们轻佻的把玩;历史不是已经成为化石的过去,历史不是时间长河中一段孤立的截取场景,和中国的现在与未来毫无任何瓜葛;历史是祖先的脚印,一行行,一代代的努力才把中华民族自身发展的道路前赴后继铺到了今天;历史是一艘摆渡的巨轮,不断地把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往前摆渡;历史是一个民族曾经精神符号的记忆,他们曾经在竭蹶的背景、风雨交加的时代下彰显出和平时代所不能目睹的绚烂;历史是一段段螺旋上升的楼梯,我们靠着它不断抵达一个又一个高度……

  楼梯没有被抽掉,历史不容忘却。现代社会是以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资源配置国际化为基本特征的。在这场与共同挤乘物质快车的地球村村民展开的艰苦精彩并呈的长时间博弈中,我们必须洞见其中的隐患、凶兆。中华民族曾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现在如果我们一着不慎的话,同样有可能被吞噬掉宝贵地国家利益,掏空身子。一些民族和国度早就环伺周围,馋涎欲滴。既然历史是并没有被抽掉的楼梯,我们何不利用这笔财富的教训,在民族精神符号的记忆中寻找我们尚未完全记取的英勇姿势。

  可以说,新中国的诞生,是与无数把个人的如花生命放入侵略者的绞肉机探索挽救亡路道的烈士分不开的。在救民于水火这条路上,莫道人行早,深山更有早行人。林则徐,一位封建官员,出于朴素的爱国主义,他写下了“苟利国家生死于,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句子,投身禁烟运动,苦心孤诣翻译外国资料。堪称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历史不是一页书签,历史不是已经成为化石的过去,历史不是时间长河一段孤立的截取场景;历史是祖先的脚印,历史是一艘摆渡华夏民族的巨轮,历史是一个民族曾经的精神符号的记忆,历史是一段段螺旋上升帮助我们民族抵达一个又一个高度的楼梯……

  我们应当记取隔着58年光阴的共产党成立日,以革命先烈换来的精神符号!

中华当自强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

  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

  60年前,当中华民族最终夺取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时,血火淬炼的抗战精神,在历史长空定格成永恒。60年后,当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处于一个关键时期时,永垂不朽的抗战精神,又再次令我们忆起那段屈辱的受难史。

  60年前的中华民族大敌当前,人们却能够凝聚起全民族的力量战胜侵略者。60年后的今天,生活在蜜罐中的我们这一代又能否真正体会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又能否真正感悟到什么

  以史为鉴,毋忘国耻。“起来,不愿当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每当威武雄壮的国歌奏响时,你都听到了民族的呼喊,祖国的召唤,战士的怒吼吗?60年前的战火硝烟早已散尽,但高亢的旋律依然激起我们奋斗的豪情;60年前救亡图存的历史任务虽已完成,但中国人民的爱国精神依然是我们最珍贵的财富。低首冥思,我不知该以什么形式来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因为每一次的回忆和查找资料都是一次伤口的撕扯。我无法控制内心的汹涌,当看到那一幅幅记录着日军兽行的图片时,无尽的悲伤和愤慨向我涌来,如野兽般将我吞噬干净。

  我曾经偶然看到过一些惨绝人寰的图片。其中最令我震撼的一幅是一个革命老汉的头颅被架在一段破烂的木桩上,木桩上蚂蚁成群。那位老汉的脸上仿佛挂着轻蔑的笑容,嘴里还叼着一截烟屁股,那一道道深如沟壑的皱纹如菊花般地在他瘦削的脸上绽放出最伟大的光彩,那一缕英魂永垂不朽……

  艰苦的磨难,压不垮中国人民;残暴的敌人,只能激发起中华民族誓死抗争的英雄气概。“风在喉,马在叫,黄河在咆哮……”振聋发聩的吼声,伴随着黄河的滔滔水声,流传至今。这是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誓言,是中华民族永不屈服的宣言,是抗战精神生动、有力的诠释和展现。

  看!国难当头,英烈辈出。从杨靖宇,赵一曼到齐白石,梅兰芳……无论是共产党员,还是生活名流,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每一个故事背后,都是一曲荡气回肠的爱国之歌。抛头颅,洒热血。当打完最后一颗子弹时,狼牙山五壮士毅然砸枪跳崖;当被敌人围困于河边时,8位女英雄誓死不屈,挽臂沉江。

  壮烈浩气长存,公道自在人心。历史女神高悬天际,如今,她扇动翅间清风,吹散迷雾,还长眠于九泉之下的中华英烈们以公道,令他们的英雄事迹永载史册,万古流芳;令他们的名字永远在中国人的心扉上熠熠生辉。

  历史无言,精神不朽。我以我最深最真的笔触,走过时间的沧桑,空间的辽阔。我想令人们回忆起60多年前那场悲壮激越、一寸河山一寸血的反法西斯斗争;我想揭示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一个国家和民族所迸发出的神奇力量。我们纪念这场战争,不是为了仇恨,而是着眼于未来。历史是不能忘记的,忘记意味着背叛。这段历史,本应渗入我们的血脉,合成在我们的DNA中,成为子孙后代与生俱来的记忆。就像一个永远醒着的伤口,以一种永远无法回避的痛楚,时时提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中华当自强!

  60个春夏秋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已60周年了,由此而激发出的爱国主义热情在神州大地上激荡,在华夏儿女心中涌流。“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当前,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都应为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这个大局,把满腔爱国之情化为发愤学习之动力,热忱报国之行动。就让我们飞扬的青春和年轻的生命在为祖国强盛而奋斗的过程中闪耀出夺目的光彩吧!

勿忘囯耻吾辈自强

  耻辱就是一种遇到的事情,但是你会遇到一些问题,会一直让人记住,不能忘怀。它承载着太多太复杂的情感,它是国家那个时代所有人民无法忘却的痛,是国家最真实的写照。而勿忘国耻就是不忘昨天,正视今天,挑战明天,重现中华民族的辉煌。

  曾几何时,国家繁荣而强大,屹立在世界东方;曾几何时,国家文化璀璨绚烂,位列四大古国;曾几何时,我国外交强硬而有力,处理与世界古刹。然而,这一切都已是过眼云烟,仿佛从未存在过。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火烧圆明园;甲午海战,清政府腐败无能,敌我不分,签下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东夷日本悍然发动侵华战争,南京大屠杀,惊世骇俗。这一幕幕血与泪的屈辱史仿佛昨日重现,历历在目。为什么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彷徨失败、为什么我国一次又一次挨打凌辱、为什么我们的对手越发的强大?因为国耻,从未存在于那时人们的心中;因为国耻,国耻,他们已经丝毫不以为耻。他们麻木了,他们还怕了。因为早在我们沉溺于声色犬马、天下太平时,他们早已奋发图强、励精图治。可笑我国那时还一直自诩泱泱大国,却惨败于东夷邻国;可笑我国一直号称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可那时被动挨打的我们何时想到过这些呢、所幸,错已铸就,但为时不晚。八年抗战,潜藏在人们心底深处的国耻被唤醒,终于奇迹般地赢得了战争。可是,战后伤亡的数字也令人咂舌不已。四千五百万。伤亡何其惨重。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这又不禁发人深省。无数的惨烈事迹用血与泪的教训告诉我们:国耻,誓不能忘。勿忘国耻,以史为鉴。

  国耻不能忘记,作为新时代的我们,身上肩负的是更加沉重的责任与工作。国耻,仿佛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悬于我们的头顶。屈辱和苦难已被时间带走了。随之而来的是新的层出不穷的问题。不可否认,国家任然有许多地方处于落后的地位。国民中社会里也存在着诸如权力欲念、愚昧思想,腐败堕落作风,唯利是图的现象。所以作为龙的传人,我们应该时刻牢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忘记耻辱虽然可以减少伤感,但是记住耻辱就是记住祖国的创伤,能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意志,让我们更加珍惜今日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更能增加我们对国家的责任感。只有铭记历史,时时勿忘国耻,才能保证不再有屠杀和战争。

  让我们勿忘国耻,以史为鉴。

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才能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微薄之力。近半个世纪的求索与攀爬,沧桑印证着我们前进的步伐。虽然痛苦的日子已渐行远去,但那段想起就让人毛骨悚然的历史永远无法改变。那是每一个中国人永远无法忘记的历史。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侵占南京,在日本华中方面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师长大谷寿夫的指挥下,在全城进行40多天的血腥屠杀,使用团体枪杀、活埋、火烧等惨绝人寰的方法,杀害我中国平民和被俘军人达30多万人之多。

  可想而知,当时,人们生活得多么痛苦,简直是生活在人间地狱啊!可是21世纪,2015年8月8日我们迎来的不是惨痛的杯具,而是让人合不拢嘴的“喜剧”。我们迎来了奥运会。

  这,让我们的中国人添了多少的光荣,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的出色表现,更让人直叫好!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与一来,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让中国更繁荣、更富强!

铭记历史英灵永不朽,我辈当自强

  七十年有多久?对于人类进化史,七十年是沧海一瞬;对于个人成长史,七十年可以是一生;而对于中华民族,七十年是一部史诗。这是一部民族的奋斗史,这部历史长卷书写着一个民族从战火的硝烟中站起,一步一步走向强大,走向富强的艰辛历程。这是我们可以在父辈的讲诉和自身的成长中慢慢体会的一段历史。

  7月7日,这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得日子,因为几声划破天际的枪炮声,从此变得与众不同,为期八年的抗日战争就此拉开序幕。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南昌起义、百团大战……这样的事迹数不胜数。血与火的教训促进了民族的觉醒,我们从屈辱中看到了这样一个真理:世界尊重强者,抗争是唯一的出路。

  历史无声,英灵不朽!今天,我们追忆抗战血与火的历史,纪念那场伟大的胜利,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从那悲壮的历史中吸取教训:落后就要挨打!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新东莞,向未来

党员自我介绍简单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