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叛逆期孩子的约法三章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教师给青春叛逆期孩子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孩子,是家庭和谐的重要音符,是您生命的延续和辛勤打拼的希望。为了孩子,您殚精竭虑,无怨无悔。但有时候,您会异常郁闷:我的孩子到底怎么了?辛勤的付出,为什么得不到最基本的回报

  ——同顶一片蓝天,同在一个教室,同样的老师教育,为什么我孩子的学习成绩总落在别的孩子后面

  ——孩子的物质欲望满足了,为什么他的精神如此空虚:厌学、逃学、早恋、叛逆、迷恋网络、打架斗殴……

  也许,您恨铁不成钢,为了让孩子成龙成凤,您费尽苦心,或帮孩子找辅导班,或不惜重金给孩子选择名校,其结果收效甚微。孩子不成器,您很生气。于是乎,孩子就遭了殃----挨批,挨骂,挨打,甚至离家出走……

  这到底是谁的错

  家庭?社会?学校?孩子

  或许都有责任。

  但痛定思痛,扪心自问,——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您的教育方法不当。

  毋庸讳言,各行各业都有上岗证件。譬如:教师有教师资格证,医生有医师证,驾驶员有驾驶证……但唯一缺少的就是“家长合格证”。中国唯一无证上岗的职业就是家长,受惩罚最重的也就是家长。因为家长无证上岗,不仅毁掉孩子,而且毁掉家庭,甚至毁掉一个民族的未来,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爱之缘国学教育学校将伸出援助之手,为您排忧解难。

  我们用国学规范孩子的行为;用心理教育打开孩子的心结;用爱心给孩子疗伤;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用个性化教育张扬孩子的个性;用父母培训给您找到教育孩子的良方……

  尊敬的家长朋友,打开山东科技防卫学院的网站,是缘分;拨通山东科技防卫学院的电话是福音;把孩子送到山东科技防卫学院是您的幸运,我们的责任。倾心倾力打造阳光少年,全心全意为孩子服务!让山东科技防卫学院成就孩子未来!这是我们永不褪色的庄严承诺!

对叛逆期孩子的约法三章

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都叛逆

  想象这样一辆汽车,有引擎,有方向盘,加装了火箭推助器,但没有刹车,没有保险杠,没有安全气囊。青春期的孩子,跟这样一辆车没太大区别。如果不曾愤怒,不曾叛逆,不曾发神经,简直不足以自称曾读过青春。

  儿童以上,成人未满,身高快速成长,激素剧烈波动,大脑的“自制区”前额叶还没有发育完善……我们都曾度过这样的中二期,满怀着“我是与众不同的”“没有人理解我”“是世界错了,不是我错”的信念在世上横冲直撞,认为自己心底受过很深的伤并因此莫名悲愤,坚持做着被周遭人视为白痴但自认帅气的事情——“那天夕阳下的奔跑,是我逝去的青春”。这些行为几乎无一引来父母的惊骇反应——天哪,你还“未成年”呢!

  然而青春期的大脑热爱冒险,成年大脑对“损失”更敏感。但对青春期大脑来说,最能打动他们的是“没准会有超出预期的收益”,此时的大脑中,“快乐中枢”腹侧纹状体有着较大的面积和密集的灰质,令少年们对能带来奖赏和密集的多巴胺尤其敏感。当收到奖金比预期多时,8至30岁的被试者里,快乐中枢反应最大的是14至19岁的人群。这或许能解释为何许多人从青春期开始沉迷于最能激活多巴胺系统的上瘾物——烟草、酒精、网络游戏……

  青春期的大脑到底学会了啥呢?学会了独立自主,学会了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父母期待青少年先学会像成人一样负责,但他们首先学会的是要求像成人一样得到平等自由的权利,他们能指出父母要求里的自相矛盾。父母痛苦地发现,“我说啥你做啥”的好日子一去不返,青少年天天“顶嘴”,满口“歪理”,分分钟都在“无理取闹”。

  总而言之,在父母眼中,青少年就是一个无脑无情无理取闹还专干蠢事的奇葩存在。难怪统计显示,有青少年的家庭中平均3天就会发生一次冲突,每次争吵平均11分钟。而随着青少年长到十八九岁,父母让出足够的自主权后,这类的冲突频率通常会逐渐下降。

我们都属于叛逆期的孩子

  我的题目为什么是这个呢?因为在青春的时光里每个孩子都是度过一个漫长的青春叛逆期而长大的。

  我就是那种非常叛逆而不听话的。比如,有自己喜欢的小男孩,产生喜欢的心理,但这不是你的错,这就是叛逆期,在叛逆期里我们没有对与错,因为,我们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我和你们分享一个小小的经验,那就是在你想这件事对与错是就好好的冷静下来想一想,或者就是听听自己喜欢的歌曲可以让自己心情平复,叛逆期的我们会不想和父母沟通会一直争吵,但我们必须逃避和他们争吵,即使争吵也要好好地冷静下来。

  我们都是属于叛逆期的孩子。

孩子的叛逆心理期演讲稿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孩子的叛逆期。到了青春期的孩子总会有一个叛逆的心理,总会和父母作对和老师作对,总会做一些比较叛逆的事情,当然不是每个孩子都这样的,有一些脾气比较大的孩子叛逆思想肯定要强一些,所以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一定要从小教起,不然到以后就来不及了。

  孩子的叛逆思想往往会随着父母的心情而变动,有一些父母总喜欢和自己的孩子对着干,总喜欢干涉孩子的生活,使孩子没有自己的私人空间,这样只会适得其反,只会让孩子更加为所欲为,做一些出格的事情;还有一些父母喜欢当着别人的面说自己的孩子这不好那不好,多学学人家,这样当着外人的面批评自己的孩子更多的不是让孩子有自知,而是大大的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另外一些父母把学习看得很重要,从幼儿园开始就培养自己的孩子了,到了初中,孩子甚至没有玩的时间,给孩子的压力太大了,孩子也会担心自己考不好会被妈妈骂,被老师骂,从而导致了自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只会一再地茫然下去。这些是家长在孩子叛逆期的行为,只会让他们的行为变得更严重。

  孩子到了叛逆期的时候,会和家长产生矛盾,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会像拜托父母的束缚自己一个人独立生活,压力会变大,情绪起伏变得更容易摧毁,在这个时候父母不应该再打骂孩子,而是应该和他们说清楚其中的道理,和他们将心比心,将父母自己的经历和孩子讨论,多和孩子沟通亲子之间的关系,社会是一个怎么样的风气,不要给他们太大的压力,多给他们独立生活的空间的同时也要多注意他们的行为。

  孩子的叛逆期并不是什么难的事情,只要父母肯耐心陪伴,多沟通多理解自己的孩子就可以了。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写给处于叛逆期的孩子的一封信

  亲爱的孩子:

  最近爸爸妈妈和你的关系有些僵,可能当面我们也讲不好,所以爸爸妈妈学着写这一封信,请你耐心看完,有些什么想法,比如我们写得不对的地方,或者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做,希望你能告诉我们,写一封信给我们也行。

  今天我们在网上看到了一些家长与他们的青春期孩子沟通的方法,我们感到后悔和自责,原来我们与你的关系变成现在,主要责任是我们。你快15岁了,进入青春期,这是所有孩子必须经过的成长过程,你的反应是绝大部份孩子都会有的,现在需要是我们要学习如何去适应你的成长,如何去与你沟通。

  爸爸会尽力改掉易怒的脾气。我们也希望你也学会尽量控制你的脾气,学会调节情绪。妈妈也多次提醒你一定要学会控制你的怒气,否则我们非常担心这样今后会让你吃亏。这样的例子社会上举不胜举,包括你的舅舅也吃过和老师斗气的亏,受到本可以避免的处分,差点不能入党不能当高校老师。

  你说我们爱批评你,其实不是的,你从小聪明可爱就一直是我们的骄傲,现在长得高高壮壮,是个帅小伙啦,爸爸多次自豪地说我们儿子身材真不错,运动细胞发达,游戏玩得好,手眼协调能力强,这点象舅舅妈妈。脑子灵活,知识面广,学习成绩不错,特别是理科,这是遗传了爸爸妈妈两家的聪明基因,像大伯舅舅爸爸幺叔叔。爸爸妈妈太含蓄,这些优点都没说出口,但心里甜。你也说过,我们每在表扬后面要接一个“但是”,提出缺点。是的,这是我们的不对,总想着优点已经存在不用过多表扬,不足要提出来帮你改正,忽略了你的感受。所以今后我们会注意,但你要知道的是,我们是真的以你为荣。

  还有一点是,虽然青春期的孩子逐渐追求独立,不愿受父母约束,但亲情和感情是不应该减少的,你看,外公外婆是一手带大你的人,他们最爱的人是你,小时候你和他们特别是外婆是多么亲近和亲热,外婆原来最爱把你举在胸前逗你玩,抱着胖胖的你歨得比我们还快,现在背都那么驼,真是老了,外公70岁了,外婆66岁了。现在呢,和他们在一起时,你好象无视他们的存在,很少主动和他们说话,更别提关心他们了,甚至外公外婆还有些怕你,想和你多说说话你不太愿意理,也不敢管你,怕你发脾气,砸东西。外婆说就怕你和爸爸发生争执,心里非常紧张。我们想到这些好内疚,他们是我们的爸爸妈妈,年纪大了,应该安享晚年了,和我们住在一起还担惊受怕。这个星期天,外公没有帮你提被子上宿舍,你有些不高兴,觉得被子不重,你想想,爷爷70岁了,空手上楼都吃力,支气管炎的老毛病经常咳血发作,冬天尤其要注意,过年前舅舅回来的时候还在医院打针。他是不能和你这个壮小伙比的。所以今后希望你能多关心他们,多替他们着想,让他们高高兴兴。

  其实我们还有很多话想跟你说,妈妈写这封信的时候都有些激动,爸爸看了也眼乏泪光,这真是我们的心里话,有感而发,希望你看完能有所触动。如果你不反对,今后我们再跟你写写信,慢慢谈吧。

叛逆期的孩子

  当我鄙视地笑看着旁边的流着口水咬着手指头的小孩时,我就明白,童年已经离我很遥远了。

  尽管大人老人们口中仍然孩子孩子地叫我,我也知道,我不再是个纯粹的孩子了。

  但我不知道,现在的我,处于的叛逆期,这个叛逆期,究竟还要多久

  我也不想一次次地反抗父母,表现出厌烦。可就是感觉,脑子里像是被人下了蛊虫,情不自禁地,不由自主地,会反抗和发脾气。

  比如刚才,和爸爸大吵一架。到最后才觉得,我坚持的那个立场,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拼了命的坚持。其实也没什啊,爸爸也是为我好,出发点完全是为我着想啊,我为什么要那样发了疯的跟爸爸大吵呢

  我也不知道,那个时候自己是怎么了。只感觉胸口有熊熊烈火在燃烧,我恨爸爸为什么一点都不理解我,为什么要事事都操心,明明从前不管的事情,我自己好不容易会自理了,结果现在他有来管我这些事情,凭什么呀!

  只觉得,他根本就不懂我,不能亲自体会我那时候的感觉,他并不能切身体会我的亲身经历,又凭什么左右我的生活

  可是,说到底,爸爸也没有多说什么呀,只是建议性地告诉我要安排好作息时间,而已啊。

  都几年了,我怎么感觉自己还处于叛逆期,特别地排斥爸妈的话,特别不愿意他们插手管我的事情,左右我的生活。

  然而等冷静下来又后悔不已,觉得这次争吵根部就不必要,没有任何意义。

教育孩子叛逆期心得体会

  教育孩子,我们这一代父母是需要学习的,需要学习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我以前心里一直不踏实,就是我感觉自己内心没有建立一个稳定的可信赖的整体价值体系来教育孩子,这一段时间在断断续续对传统启蒙经典的接触过程中,一边反省自身的行为道德规范,一边省思孩子成长的种种表现,我感觉自己找到了教育孩子的线索和方向,我需要跟孩子共同在学习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成长。

  不要给孩子定太高的要求,给他一点自由发展的空间,在其中观察孩子的长处和不足,再施加引导。我想我们都是做过孩子的,应该知道孩子喜欢什么,过多的说教,都不如用自己的行为来引导孩子的效果来的好。要求孩子做到的,大人自己首先要做到。比如我儿子看电视的时候,一看到精彩的部分就不自觉地走到了电视机前,我就纠正他,他马上就指斥说:“你也老是天天上网,一玩就老长时间,眼睛也要看坏的。”面对孩子的质问,我只有自己先改正,用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孩子,我告诉孩子:“你看妈妈改正了,只上一会儿网了,你也应该改正吧!”这时,孩子会欣然的接受你的建议。

  为了开阔视野,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在课余时间,给他报名参加了书法班。到现在学了几年了,他很有兴趣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孩子喜欢手工制作,我就给他提供材料,给他尽可能多的帮助。有时候,看他煞有介事地做成一个虽然不很精彩的“作品”,沾沾自喜地给我们看,神情中充满了自豪。看到孩子敢于动手去做并从手工制作的过程中得到了快乐,我从心底里感到欣慰。

  此外,我们还喜欢让孩子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孩子本来就爱跑爱跳,让他多锻炼,既强身健体,又愉悦心情,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我们希望孩子不光是埋头学习的孩子,我们更希望他好好学习的同时还能有自己的乐趣,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如何和叛逆期的孩子沟通讲解学习

  孩子叛逆期要怎么面对,家长要怎么样和叛逆期的孩子沟通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上面叫叛逆期,初中到高中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处在最最懵懂的时期,很多事情他们都是似懂非懂,可偏偏喜欢装的什么都懂似的。他们老是喜欢跟别人唱反调,尤其是大人(老师跟家长)。大人们觉得这样,他们就那样,总觉得按大人们的方法做,就很受委屈,很不甘心(凭什么他们说怎样我们就怎样),他们就是有这种心理,所以称之为“叛逆”。其实,这一切是孩子青春叛逆期到来的表现,由于这个时期的孩子难管,所以国外也将其称“狂躁期”、“困难期”等。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为什么难管教?要知道原因,家长需走进孩子的内心深处,了解他们到底在想什么。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由于生理变化引发心理变化,他们遇事开始思考,形成并不成熟的主见,对父母的话开始怀疑。而父母在权威动摇后,一时难以适应,又不愿降低身价、调整教育方法去面对孩子,对此,孩子便心生抗拒,让家长觉得难以调教。面对这些处在十字路口的孩子,家长的教育要更加耐心、细心和用心。

  家长应辩证看待孩子的青春叛逆期,该阶段是孩子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个性和创造性都恣意升腾,侍机张扬;同时,由于孩子身心发展、所受教育的局限,他们形成的诸多想法并不成熟甚至偏激,这就需要靠外界教育正确引导孩子。但在现实的教育中,一些家长却很容易陷入教育两极分化的误区。

  误区一:全面打击

  有的家长面对孩子的叛逆言行,如顶嘴、不听话等,大为恼火,觉得不把孩子的这股“邪劲”压下去,孩子就有可能变坏。于是家长采取了强硬的措施,非打即骂。渐渐地,孩子表面上恢复到以前那个言听计从的“乖孩子”,实际上,已关上心灵深处那扇与父母交流的大门。

  误区二:放任自流

  在现实中,一些家长面对难教的孩子,在几度管教而无多大起色后便失去了信心,开始对孩子放任自流。此时,无论孩子的言行、想法怎样,家长都不再过问、指导。久而久之,孩子受到不良影响,行为发生偏差,待家长懊悔时,才发现已耽误了孩子的一生。

  孩子进入青春叛逆期后,格外渴望得到外界的认可和尊重。所以,家长要注意对他们下放各种权利,以帮助孩子从不谙世事向成熟过渡。

  1.自主权

  “你应该”、“你必须”、“你懂什么”诸如此类的话是不少家长的口头禅。建议家长们面对叛逆期的孩子尽量少说这样的话,内心深处认为自己已是大人的孩子是不会接受这种命令的口吻的。

  2.发言权

  “考不上大学就去扫马路”等话语,不少家长都对孩子说过,虽然是为了孩子好,但他们的耳朵已经长茧,叛逆期的他们对这些话可以说是“百毒不侵”了。这时家长应少说多听,了解孩子到底在想什么。

  3.时间支配权

  这个时期的孩子渴望拥有自己的小天地,所以,家长不要自作主张,将孩子的时间按自己的意愿排得满满的,要将时间交由孩子自己去安排,对安排的不合理处,家长再以商量的口吻提出建议,千万不要全盘否定孩子。

  4.表决权

  家中的一些大事,如搬家、买房之类的,不妨同孩子商量一下,考虑一下孩子的感受,征求孩子的意见,有着民主氛围的家庭,孩子一般能主动向父母靠近。

  5.隐私权

  孩子在进入初中后,一些家长发现,以前经常跟自己说心里话的孩子变得不太爱搭理自己了,孩子开始有了自己上锁的日记本、私人信件。武汉慧学堂徐教授称,如果孩子实在不愿同家长交流,也不必过于强迫,尤其是不要偷窥孩子隐私,尊重孩子的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尊重。

  亲子沟通有技巧

  对于叛逆较明显的孩子,家长会感觉到与之不好沟通。这里介绍几条比较实用的亲子沟通技巧。

  尊重孩子:家长不要老是盯着孩子的弱点,不要拿孩子的短处同别的孩子的优点比较。在与孩子接触时,家长应尽可能多找孩子的优点,并多鼓励,减少孩子对家长的抗拒心理。

  换位思考:家长也是从青春叛逆期走过来的,只是没有现在的孩子表现得明显,所以面对孩子令人不解的行为,不妨换位思考,想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有了共鸣后就会理解孩子,能找出问题的症结。

  忌从学习入题:同孩子交流,家长不要老以学习成绩入题,这样只会让孩子心有压力,怀疑家长交流的动机。交流时,家长可以从家事入手,将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后,再谈正事。

  稳定情绪:家长带着情绪去教育孩子,肯定是不理智的,会导致孩子愈加抗拒。所以,家长在急躁、心烦、不冷静的时候,不要教育孩子。待冷静后,再去同孩子交流。

  允许孩子犯错:这个阶段正是孩子形成主见的关键时期,小错肯定难免,所以,家长应该允许孩子犯一点错、吃点亏,不要过分束缚孩子的手脚。同时,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叛逆期的孩子模仿能力强,家长的良好言行能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2018心理辅导:家长如何应对孩子的叛逆期

  为什么孩子到了初一、初二,到了十三四岁,就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的乖乖仔和乖乖女仿佛一下换了个人,变成了一个喜欢和父母对着干,脾气古怪又神神秘秘的家伙?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孩子在长大,他们开始寻找独立的自我,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在心理学中,把孩子的这一段成长时期叫做“叛逆期”。

  在孩子的叛逆期里,很多过去看上去不错的“亲子关系”好像一下子出了问题。“输不起的心态”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不信任孩子,想知道孩子的所有事情,甚至希望时刻监视孩子,知道他(她)的一举一动,这会让孩子非常反感,破坏你们之间的信任和关系。现场调查表的统计数据显示,近一半的家长表示关于孩子的任何事情都想知道,这说明,至少近一半的家长都可能陷入了“输不起的心态”这个陷阱中。

  为了改变孩子,父母从批评、斥责、吵闹到无可奈何、焦虑不安。其实,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父母从改变自身开始,重新建立正面的亲子关系。在亲子关系的建立中,有“三条高压线”和“两个陷阱”是家长应该特别注意的。“三条高压线”分别是忽略孩子的存在、破坏性地批评和强迫,它们会极大地损害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独立意识,破坏亲子关系。“两个陷阱”是“有条件的爱”和“输不起的心态”。

  千万不要用物质奖励去激发孩子做某件事的动力,这是交易而不是爱,在这种条件下,你无论做什么,孩子都不会感受到你的爱,他不会感激你,他认为这是有条件的交换。调查数据显示,仍然有23%的家长保有此种心态,他们认为满足了孩子的物质需求,孩子就应该好好学习。

  提醒大家,教育的目的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满足家长虚荣心的一个物品,或者延续父母意志的复制品;其次要明白培养的唯一方式就是引发孩子自身的成长力,让他有意识地自己去成长,而不是让他为了父母或者别的什么去成长。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加盟授权书模板

施工质量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