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

  作为一名刚入职不久仍处于实习阶段的新人来说,首先要感谢单位提供的读书机会,让我在工作之初,通读《第一次把事情做对》一书,这既使我接受到了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工作理念,得到了个人价值的提升,同时又深深地感知到在以后的工作中,自己要积极践行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理念。

  现结合入所以来的实习情况,就《第一次把事情做对》一书,浅谈自己的读书体会。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就是第一次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在我看来,既然是做事情,就是一种实践活动。而实践的全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历史的车轮永远是前进着的,人类文明的进步也无时不刻不在进行中,这不是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并不就是意味着否认探索过程,其着重强调的是实践中的第一次。诚然,既然是探索,就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地会走弯路,但是,只要探索后形成理论的总结,并以此为基础应用于实践中,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硫化班实习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不仅使我对硫化有了更深地了解,更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工程实际与理论实验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小到制坯过程中的称量,大到硫化时对温度和时间等因素的确定,无一不是在理论分析后通过多次试制,不断地进行修正才确定出来的。看似简单的橡胶件产品,在实际的车间生产时,要在满足批量生产的前提下,便于工人操作和后处理。从模具设计的角度看,既要保证产品的合格

  率,又要考虑出模时橡胶件能顺利快捷地取出,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综合考虑生产工艺后,精确合理地对模具进行设计制作。不得不佩服设计人员着眼生产、讲求效率的深厚地设计功底,对于毕业刚入职的我来说,带着景仰和好奇的心态,感受着自己的无知,或许,因为现在的无知,将成为我以后求知的动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又因为年轻,我不怕路远,我坚信:只要用心地走下去,即使慢点,也总会有收获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方面任何理论的诞生和发展,都是服务于实践的应用,从而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另一方面,因理论应运而生的实践,又反过来促进了理论的修正和完善。基于此,理论和实践不是脱节孤立的,而是相互促进和统一的。所以,第一次把事情做对,既要肯定理论探索阶段存在的重要性,又要注重第一次办事情做对在理论应用环节对质量的严格把控。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每天都有第一次,日积月累,千千万万个第一次,体现出来的就是对工作的熟练程度。以硫化车间为例,制坯工序上,许师傅将经过热炼的胶料用剪刀裁成合适地大小,然后针对不同的硫化件用料情况进行称量,最后再填写流转卡并分区域存放,或整齐摆在工作台面上供硫化工人取用,或放入温箱中恒温处理。剪裁的胶料基本上不用再进行添添减减,符合工艺上对胶料重量的要求范围。硫化工序上,师傅们一个人可以操作三四台硫化机,从模具的摆放入模到胶料的填入,再到硫化完后的出模处理,看起来是那么地麻利流畅,有一气呵成地气势和节奏感。修边工序上的女师傅们,坐在

  工作台前,对硫化的橡胶件进行修边,如果说单纯地修边还算轻松的话,那每天下来搬搬拿拿的重达几十斤的橡胶件,可不能说是闹着玩的,粗略地说,每人每天倒腾的橡胶件有3吨左右吧。这不得不使我想起入所培训时,刘所长让我们做好吃苦准备的讲话。诚然,天下没有不累的营生,累并快乐着,既是对生命的一种感知,同时,也是对生活的一种享受。

  有道是:熟能生巧。在实际的生产中,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法宝,而巧则是熟练后享受工作的一种境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如此,工作亦然。只有在熟练的基础上,才能生巧,才能迸发出更加饱满地工作热情,带动出更加积极地工作态度,从而实现个人和集体的双赢。因此,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关键在于把每一个第一次做好、做对,这既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同时又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员工认真敬业的工作态度。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要重视沟通与合作。人是群居动物,要生活,就不可避免地要与他人进行沟通,而现今快节奏的社会,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依靠合作来整合资源,是大势所趋。在我看来,这个社会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神话并不存在,因为当今的社会是共赢的社会,作为一个团队,基于木桶效应,即便有人工作非常出色,抑或是每个人都忙得不亦乐乎,也未必能实现1+12的工作业绩。这时,团队成员间的合作和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还要重视细节。海尔总裁张瑞敏说:把简单的事认真重复地做好,就是不简单。因为简单,我们可能会不屑去做,

  但是,积土成丘,集腋成裘,勿以善小而不为。现在的生产大多是流水作业,只有保证每一道工序的合格,才能最终生产出用户满意的产品。所以,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就要树立事无大小、事无巨细的工作意识。

  细节决定成败。注重细节,既是个人工作态度的体现,又是企业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胶囊成型过程中,工艺卡片上从机头的直径和宽度,到胶帘布和胶片的层次、型号、尺寸和角度要求,再到钢丝圈的钢号、圈数、排数、根数、直径参数和缠绕帘布的厚度宽度,无不体现出细节的重要性。因为注重细节,就潜移默化中培养了良好的工作态度,为实现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奠定了坚实地基础。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强调做事要正确地做、思考地做、用发展的眼光创新地做。一直以来,我不敢妄同存在即合理的论言,我觉得存在是前提,而如何做到更好地长久地存在,才是王道。鉴于现在的存在,我们可以在前人的基础上予以改进和创新,这就是社会之所以不断前进的原因之一,倘只满足于现在的存在,而不思进取,那今天理所当然地合理注定会阻滞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踏踏实实地学习并消化吸收现在的存在,为以后能长久地合理存在积蓄创新的基石!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将《第一次把事情做对》一书中的理念延伸到实践中,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对该书精髓加以消化吸收,争取更大地进步。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

  收到《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读书推荐,刚开始还不以为然,内心暗自发问“能是什么宝典?”。于是,在家躺平后翻阅了起来。粗略阅读后,只有一个感觉:震撼!为何震撼呢?因为心虚。当你阅读此书时,浑然感觉自身像是正对着一面镜子,更像是置身于X光下,它会把你的缺点暴露地光澈透明,丝毫不留情面。没有任何人能在这种赤裸裸的缺点暴露之下还能心如止水,内心不翻滚几下才怪呢。

  全文以斯芬克斯岛的石像之谜作为开篇,戏剧性地描述了三类人的三类处事风格,并生动的呈现了与之对应的三类结果。后面的四章以这个故事为核心进行了系统剖析。剖析过程多结合实际案例,并配以严谨的逻辑推理与哲学辩证,一反简单教唆的老调,颇具说服力与震撼力。

  阅读此书,不禁向自己发问:“我到底属于哪一类人呢?”。抱着一种“我的缺点尽可能少的”侥幸心理,再次返回开篇部分,开始精准的“对号入座”。反复几次,结果让人细思极恐:这三类人的优点我好像都不具备,确是集成了他们的缺点于一身啊?顿时,脸红了,心虚了,惊恐不安。

  做对即“满足要求”。很多时候,我们做一件事情,即使重复开展多次,仍未能得到对的结果。难道真的是事情本身太难吗?原因恐怕还是没有坚定“零缺陷”的工作信念,坚持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接下来,以当前极度不让人满意的工作结果来反推下自己的工作态度、工作方式吧:

  从态度上,自己对工作任务是否有足够的思想重视,下定决心要高质量完成

  从规划上,自己对于既定的任务或项目,是否有足够的论证、方案规划、节点控制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的对应措施

  从执行上,自己是否能否严格按照规划及节点要求,做每一件事做得“既标准又完美”

  从反馈上,自己对于阶段进展、新问题、新发现等动态现象与结果,是否能否及时总结、反馈并作充分的沟通

  从协作上,自己遇到一件难度稍大的事,是否过于自我,不借外力,不整合资源,以至于走了弯路、废了精力

  从心态上,自己遇到困难时是否习惯性的给目标打折扣,以降低执行方面的难度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告诉我们:做一项具体的工作不仅要讲究逻辑顺序,更得建立起过程结构。这个过程结构可形象的描述为一个锥形隧道,我们的工作要从宽口进、窄口出。宽口进是因为,在前期,我们有目标但可能不会特别清晰,需要逐步聚焦;在前期,我们的执行方案可能不止一种,需要在前进中优化筛选;在前期,我们需要对多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判并制定不同的方案,在前进中逐个消灭出现的问题;在前期,我们需要整合尽可能多的资源,在过程中使得力量越来越集中。在整个过程中,随着我们不断优化方案,目标越来越清晰,发力点越来越集中,可避免的低级错误越来越少,最终直奔窄口处,一次性地把事情做对。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也告诉我们,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一件事情,第一次就把它做对,既是结果要求,也是过程要求。要想获得一次就做对的结果,我们务必在前期进行充分的论证、充分的准备,还要系统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制定应对措施。在这个方面我们往往不够重视,最终可能导致劳而无功。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还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务必要坚定信念,下定决心一干到底,不达目标不罢休。要让自己沉浸式的开展所有的工作,正如稻盛和夫所讲的“成功的人士都是自燃型的”。

  最后,作为理工科出身的研发人员,如果一定要本能地对文学作品的精彩内容进行量化的话。对于《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这本书,那么下面这个励志公式最合适不过了。

  指数365我们可以抽象成365个工作步骤,如果执行第一个步骤或者做第一件事情,我们主动提高标准、提高要求,努力实现,把事情做对,我们就多得了1%的进步。相反,每做一件事情都给自己打个折扣,那么每一步都将造成1%的差距。久而久之,坚持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且一直以这种高标准要求自己的,其最终收获会远大于预期;每做一件事情都喜欢打折扣的,最终不会得到一个对的结果。

  实际上,当我们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后,这个公式就已经演变为如下形式:

  不要找借口,第一次就要把事情做对!

读《第一次把事情做对》有感

  《把事情做到最好》这本书围绕着“想做事、肯做事、能做事、会做事、敢做事、善做事、做对事、做成事、做好事、不出事”十个主题,讲述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道理。全书简明扼要,环环相扣,叙述的道理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尤其是引用的比尔盖茨、华盛顿等诸多的名人名言,让人有顿开茅塞之感,书中列举的案例鲜活贴切,既有名人事例,也有小员工事例,使人更好地去体会书中蕴含的道理。以下是我读后的几点体会:

  一、正确自我定位。想做事、肯做事、能做事的前提是自我定位。工作中,位置的选择非常重要,决定着今后的发展方向。选择了不想做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就会没事可做,碌碌无为;选择了想做事,但没有做法,也是空谈;有想法有做法、积极主动找事做、全力以赴做到位,这样才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向着成功的方向迈进。

  二、有勇气有激情。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干好事,就难免会有挫折,但我们不能因为一点挫折就畏手畏脚,止步不前,应该站起来,拿出挑战极限的勇气,下更大的决心向前进,因为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如果错了方向,停止就没有进步,改变方向,继续前行。同时,对待工作要充满激情,激情可以释放出人的巨大潜能,使工作变

  得生动有趣,使自己充满活力;激情可以感染周围的同事,彼此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互相促进,从而使整个团队气氛活跃、朝气蓬勃、开拓进取。

  三、俯下身子做事。《把事情做到最好》中有这么一句话“会做事要耐得住性子、俯得下身子、沉得下心思”,的确,我觉得作为一名普通机关工作者,一方面要时刻把自己放在一个较低的位置,从人民利益出发,全心全意服务人民群众,无论遇到多麻烦的事情,都要沉下心思,耐心解决。另一方面要俯下身子,学会“低头”,因为人不能总是仰着头做事,必要的时候低头退步是为了更好的前进,所以在困难、阻碍面前,要吸取教训,审时度势,把握全局,以退为进,采用迂回和缓的方法去战胜和超越。

  四、把握做事方向。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说:“在这个世界上,成功的人比例大概占百分之三……在过去数十年当中,我拜访了无数的商界领袖、学界骄子和国家元首等等,从他们身上,我发现这百分之三的人,之所以会成功,是因为他们一直都在坚持把事情做对。”因此,在工作中不要着急做完一件事,而是要把握正确的做事方向,考虑如何将其做对、做正确。只有做对事,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才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才能获得成功。不然,忙忙碌碌、努力工作的结果会是穷忙瞎忙、做无用功。

  五、经常自我反省。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德国诗人海涅说:“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

  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我也觉得经常自省十分重要。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没有人能保证自己每一件事都做得对,没有错。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但是,有“过”而不自知,有“过”不去改,便会一错再错,永远没有进步。通过经常的自我反省,及时发现自己的过失、不足和错误,吸取教训,改进方法,做成事、做好事、不出事。

  总之,读完《把事情做到最好》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从中我学会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内心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工作、学习、生活更有激情、更富活力。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

  一直以来,我家的教育观念是差不多就可以了,小时候上学,爸妈说压力不要太大,成绩过得去就可以了;毕业工作赚钱,爸妈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就可以了。在这样的氛围下长大,我的观念也受此影响,认为学习和工作差不多就行了。

  在学校的时候,我从来不是努力的学生,凭借一点小聪明,学习成绩还能靠前;开始上班以后,这种差不多的观念继续影响着我,但以我2年多的工作经验来讲,我渐渐觉得工作开始吃力,最近更是明显感觉这种差不多的观念不对,做事差不多的态度让我满足于现状,进而有些不思进取。

  正在我焦虑迷茫之际,遇到了杨钢的这本《第一次把事情做对》,书里阐述的观点是“零缺陷”,也就是如书名那般,第一次就要把事情做对。什么是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就是第一次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做正确的事”是战略和方向,“正确地做事”是运行与执行,“第一次”是管理效率,而“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则是管理效能与竞争力。

  作为一本畅销书,《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经过了多次加印,并一版再版,依然热度不减,说明“零缺陷”这样的观点很受欢迎,当然,也从侧面证明,在当今时代非常需要“零缺陷”,需要匠心精神。我们中的很多人受“中庸”文化的影响,认为做事情差不多就好了,崇尚的是一种不放弃的精神,也就是说,第一次没做好,有可能要做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甚至第五次、第六次……然而,这样做的结果,不管最终是否成功,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浪费时间和物力。

  杨钢作为中国零缺陷管理的奠基人,也是“零缺陷之父”菲利浦·克劳士比的中国弟子,他在本本书中传达出来的观点,是让我们在做事情开始时,就按照标准去做,尽量不要有过多的耗损。按照我自己的理解就是,不管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做事情的时候,应该将“一次做对”、“符合要求”作为工作标准,而不是把“差不多”、“下次注意点”、“缺点难免”作为自己的借口。

  希望“零缺陷”这样的观念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深入人心,如果大家都能接受“零缺陷”的观点,在以后的工作与生活中严谨认真一点,那么,未来留给“差不多的空间将越来越少。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优秀范文

  其实,很多时候,态度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事情的成败,正如“态度决定人生的高度”一般,当我们摆正了心态,确定自己要第一次把事情做对,那么我们就真的可以朝着这个目标走去了。

  只是,我们经常会存在着这样一个误区,既“‘把事情做好’就是‘把事情做对’”。直到看了文章里孔子和他的弟子子贡的故事,聆听了孔子这位哲学大家的感叹后我才明白,两者之间有着不可同日而语的区别,把一件事情做好,只是自己主观认为的好,而把事情做对则是要符合要求,并不是好或最好,惟有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做到符合要求,才能进入可执行的过程,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效率,所以,我们要在平时的工作中时刻注意,把事情做对,做到符合要求,而并不是主观臆断自认为做的好就可以了。

  当我们明确了态度,区分了“做对”的具体含义后,就要从具体的方法上着手了,那么怎么做,才能把事情一次做对呢?怎么做,才能达到“零缺陷”呢

  而我从文章中三只狗狗寻宝的故事中找到了答案!聪聪,明明和慧慧是狗狗家族里最聪明的三只狗,他们为了拯救整个家族,担当起了寻宝的重任,其中聪聪狗性格急躁,所以,一开始就掉入了陷阱,浪费了不少的时间和体力,最后在蜘蛛的帮助下找到了出

  口,寻到了宝藏,而明明呢,是一只善于从宏观方面思考问题的狗狗,只是他缺少合作精神,不善于接受朋友“蜘蛛”的帮助和提示,一路上掉进了无数个陷阱,才跌跌撞撞的找到了宝藏,慧慧则是一只有着坚强意志的狗,他懂得分析,懂得合作,懂得严格的要求自己,把错误控制在“零”,最终,他花费了最少的时间,付出了最少的代价,却找到了价值最大的宝藏,更找到了带领狗狗家族回归伟大生灵族类的法则:“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然而,小人物反映出的往往就是大社会,文章中的三只狗狗,代表的就是生活中的三种人,“聪聪类”的,做事注重方法,但不注重效率,总认为,只要方向和方法都对了,一切就都对了,即使很明白在前方这条“通道”上有很多“陷阱”和“岔路”,却允许了错误的发生;“明明类”的呢,知道要求自己做正确的事,但没有解决问题的合理的工具和方法,做事不讲究章法,也达不到最好的效果,总认为“差不多”就行,“慧慧类”则不同于以上两种,他不仅懂得要做正确的事,还要正确的做事,不仅讲究价值观和方法论,还讲究效能,最重要的是他的态度——以“零缺陷”的工作标准,以“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人生态度去面对机遇和挑战,所以他的人生高度、价值高度也达到常人无法企及的地步。

  鉴于此,通过“慧慧”成功的分析,通过对三只狗狗的寻宝故事的了解,我懂得了该如何去做,才能“第一次把事情做对”!

  端正态度,确定目标。当我们的目标是“零缺陷”,当我们的想法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当我们的态度明确时,我们才能真正的朝着这个方向走去!

  控制过程、重视预防。在错误出现之前就消除错误的成因,进而采取行动避免错误的产生。

  建立标准,提高要求。而且这个标准是可衡量,可评估的,当你的标准达到一定的高度时,你的成果也一定会有相应的高度。

  寻求帮助,团结力量。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不可能凭借一己之力事事做对,次次做好,我们需要家人、朋友、老师、同事的帮助和指导,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少走弯路,才会更顺利地通向成功的彼岸。

  重视过程,更要重视结果。我们所做的任何努力,其最终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结

  么样了?这个时候,许多人总是会说: “已经差不多了”。 “差不多是差多少?“如果一个人在做事的时候,总是认为把事做的差不多就行,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敢肯定的说,他绝不可能把工作第一次做好、做对。除了给自已树立一个第一次就要把工作做对的信念外,还应该在做事情之前,好好的准备一下,效地确定目标、有效的制定计划,再去做。用今天管理的术语来讲, “确定目标、管理过程并追求结果。”

  其次,我们可以试着想一下:错误为什么会发生呢

  它至少有两个前提,一是我们容忍它的发生,因为它的发生与我们的切身利益没有太大关系。二是我们虽然不容忍它的发生,但默认错误的不可避免,因而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防范和规避,听任它的发生。有了这两点,想不发生错误的确难乎其难。而这又反过来证明了错误发生的‘必然性’。其实我个人认为,最主要的一点是:所做的事情如果发生了错误,是因为事情的执行者认为与他们的切身利益没有太大关系。有一则故事,“某公司,办公室里有两个办事员小张和小王。两个人的工作任务几乎完全相同。小张每天提早上班,推迟下班,连星期六、星期天都不休息。但是,由于他总是不能按质按量地完成领导布置的工作,领导对他时有抱怨,甚至对他严加批评。弄得他每天都愁眉苦脸,心力憔悴。而小王却从不加班加点,只是每天把该做的事情都做好,每天报告给领导的都是自己的进度很好的消息,领导对他总是笑脸相迎,经常表扬,最后将他提拔为部门主管”。

  从上面的事例中我们不难看出,第一次把事情做好、做对的重要性。可能第一次没有把事情做对,对个人的发展没有多大的影响,事情的发展总有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就会发生质变,往不利的方向发展。做人做事始于“点点滴滴”,从一点一滴开始做对,是从小成功到大成功的日积月累;从一点一滴开始做对,是自信心的聚少成多;从一点一滴开始做对,是对失败和挫折的不屑一顾; 从一点一滴开始做对,是实现完美人生的最佳路途。

  再者,第一次把事情做对需要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需要发挥团队精神,打破部门之间的界线,协同作战,每一单元都不应只独善其身,跨部门的‘质量圈’活动有助于改善设计、服务、质量及成本。“一滴水,只有把它放到大海里去才不会干涸。个人再完美,只是一滴水;一个优秀的团队就是大海。”一个有高度竞争力的组织,包括企业,不但要求有完美的个人,更要

  有完美的团队。因此,无论企业还是员工,要想‘第一次把事情做对’,没有协作精神是绝对不行的。质量管理,重在管理质量,而质量即诚信,即组织对承诺的信守。所以如何让每一个员工、每个组织都能说到做到,第一次就做到、次次都做到实质上,就是如何让质量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第二天性的问题。也只有当质量管理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时,我定可以实现第一次把事情做好、做对。

  最后,做事要过程又要结果,我们才能真正地实现第一次把事情做对。

  如果没有达到工作的结果,即使在过程中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对于我们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所以,既要过程又要结果,我们才能真正地实现第一次把事情做对。我们常常听人说:自己如何如何勤奋努力,如何如何尽心尽责,可工作总是原地踏步,不见有任何起色,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实际上,他们只关注于我做了什么,而不关注我做到了什么,他们总是只把注意力放在过程上而从来都不关注结果,所以他们注定一生碌碌无为。

  “确实是这样的”比尔严肃地说道,“现实中,许多人走到另一个极端:过于注重过程,而忽略了结果。许多现代企业中的员工依然停留在朝九晚五的“上班”心理层面,他们只是在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仅此而已,有的甚至只是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理在混日头。如果在一个企业里,大多数员工都不关心自己一天的工作与企业的未来效益之间有多少因果关系。这样的企业已经死去!”员工与企业的关系是:嘴唇和牙齿的关系,一旦企业这个“嘴唇”倒闭了,作为“牙齿”的员工最终的结果是丢掉饭碗。出现唇亡齿寒的结果。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读后感

  马丁、路德、金的箴言:”如果一个人扫马路,他应该像米开朗基罗作画、贝多芬作曲、莎士比亚写剧本一样对待工作。他应该干得如此之好,以致天上的神灵、地上的人们都驻足称赞:“这儿有一个伟大的清洁工,他干得多么的出色啊!”一个人的人格决定了他做事的高度、广度和深度。所以,态度决定成败,做事先做人。

  《第一次把事情做好》给我们分享了华人的“经营之神”王永庆的故事。王永庆总是在卖米之前仔细地将里面的秕糠、沙粒等杂物统统清理干净。这让他店里的米的质量比别的店要好得多。同时他还想到了为顾客提供“送米到家”的配送、为顾客刷洗米缸等服务。卖的不只是产品,把配套的服务做到了极致。王永庆追求品质、力争卓越的心把他推向了成功。

  近半年,我们财务部同事在白经理的带领下对历史的账务进行清理工作。白经理的一丝不苟、认真仔细、刻苦钻研的工作态度深深打动了我们。我们在做账务清理时发现,虽然以前我们每月按实际情况计提费用,但并没有及时对预提费用和实际支付的差异调整,数据有些含糊不清。在白经理的带领下,我们对账务进行为期半年的清理和调整。整理后的余额调节表,每一笔计提的费用都一目了然地看到:计提了多少、是否按时做预提、费用支付与否等。把账务往细致的方向重新清理了好几遍。五月份连续两个晚上为了解开固定资产账册与清单的历史性差异的谜团,我们加班到凌晨2点才回家。只为了把账务理清楚,为领导层的经营管理和决策提供更有效的数据支持。践行“零缺陷”并不仅仅只是追求工作业绩,也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标准,它更是一种身心愉悦的生存状态。

  世界上的每一项工作都是神圣的,不要轻视他人的工作,他人的岗位多么的不起眼,多么的无关紧要,只要是身在岗位,就应该认真对待。人对待工作的态度侧面展示人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态度。一次就把工作做到最好,要有心。或经历、或借鉴、或传授,在岁月长河中,有心人会不断累积做事经验、方法;无心人则被动应付,推一下动一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的钟,有一件决不做两样,做完就了事,不善总结得失,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与生活的过程中,才能找到更多的快乐!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范文

  有时候,真的,当你遇见一个陌生人的时候,你想不想主动与他交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颜值。其实读一本书,有的时候也始于他的颜值。

  当看到这本书时,首先吸引到我的是封面上大大的文字――第一次把事情做对。不得不说这个书名很吸引人。

  简约的封面设计,黑红白三色为主调给人一种认真可靠的感觉,而事实上这本书就是一本可靠的书。

  全书多是以故事来说理,更显得生动形象真实可感;章节内容也是层层推进,层次分明;在每一个主人公的故事里,作者都悉心的提炼出一些新的思想;全书还为读者展示了许多成功人士的观后心得体会使读者备受鼓舞。

  全文引入了一个“零缺陷”的概念,那什么叫做“零缺陷”呢?作者给出的答复是这样的:“零缺陷”的思想最初由美国菲利浦·克劳士比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提出。它的核心理念就是“第一次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要求产品和服务是“有用的和可信赖的”,注重满足客户的需求,员工的需求和供应商的需求。

  “零缺陷”质量管理与其他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对比,它的特点就是强调质量是“符合要求”,而不是单纯的“好”,强调保障质量的系统是预防,而不是检验;强调工作标准必须是“零缺陷”,而不是“差不多就好”,强调质量是用“不符合要求的代价”,而不是简单的用“指数”来衡量。“零缺陷”质量管理还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流程,主要包括确定状况、临时措施、确认根本原因、采取改正行动评估与跟踪检查。

  而本书的“零缺陷”并不是说绝对没有缺点,或者缺点绝对要等于零,而是指“要以缺点等于零为最终目标,每个人都要在自己工作职责范围内努力做到无缺点”,即通过“零”的努力,达到“一”的实现。

  通过作者对“零缺陷”这一概念的细致入微的分析,可见全书很严谨思想也足够深邃。

  全书的知识量还是挺大的,只是我个人不非常喜欢全部用故事来贯穿着整本书以明事理。

  虽然说每一个故事的好处就在于,无论你从哪个故事开始,都可以或多或少有一些新的收获。但是繁多的故事也容易使人产生一定的,阅读疲劳。

  此外,我觉得这本书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在于阅读它的人,每个人的想法或者是说每个人从这本书里所学的都不会一样。   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我觉得第一点,它是故事的形式,故事本来就是可以给人许多遐想的空间任其发挥。第二点,每个人的经历都各不想同,而书中这些故事又大多来源于一些真实的案例,我想当独特的个人经历与特定的案例进行碰撞的时候,读者们产生的思想火花肯定是不一样的。

  所以总体觉得这本书不但是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而且也是具有收藏价值的好书,当你拿到它看见它精致的外观以及书面设计时,我想你就会懂了。

读《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范文

  平时很少读书,这本书我读起来就爱不释手,在很多方面纠正了我的错误思想,看过之后感触颇深,也有很多方面和我的生活非常相似,是一本好书,值得阅读。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就是我们能在第一次达成目标。而非先做一部分,把没有做到位的部分和犯的错误留着以后去慢慢补救。联系到生活中,就有可能会出现没有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情况。比如,我们要办一个事情,需要一些证件,到了办事大厅才猛然发现没有带齐所需要的单证,只好回去拿。又如:我们要外出旅游,忘了带身份证件,其实这是一个很基本的常识,都知道出门要带的东西,可就是粗心大意,没有把事情一次性做好。如果旅行的目的地远就会造成很大的麻烦。也许我们对此已经司空见惯,并开始慢慢地接受这些失误的发生。但是,如果我们来算一算要为这些错误付出的代价,恐怕就不会对这些可有可无的失误坦然接受了吧。

  就工作而言,如果你能一次性做好的事情,由于你的粗心,会忘了一些小的细节,而这些细节往往又很重要,就给你的教学带来麻烦,而且大打折扣。如果是到外地进行学术交流或者是上一堂公开课,你不就更麻烦吗?而如果第一次我们把事情做对了,这些事情不是都可以避免吗?第一次把事情做对,乍看是不太容易,但是我们看看平时工作中出现的失误,真的是不可避免的吗?该书的第一章就给出了这样一个观点:本来就可以第一次做对。例如:单证没有拿齐?如果在船上再细心一点,就可以避免了。制单有误?如果制单后再细心的核对几遍,或者多向同事确认几遍,就不会发生了。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在我们已经熟练的日常工作中,是完全可能的。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呢?这本书很明确的告诉我们:要确定目标、控制过程、系统预防、团队协作、达到结果。

关于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

  最近读了一本书,名叫《第一次把事情做对》,是一本关于管理的书。由中国零缺陷管理首席专家、克劳士比中国学院总裁杨钢先生所写。这本书向我们讲了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第一次把事情做对。

  1920年胡适先生在新生活杂志上发表了一篇传记体寓言《差不多先生传》。文中以戏谑的口吻讲述了差不多先生的一生。文章不长,却让我们很多人从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们很多人就是差不多先生。诚如杨刚先生在文中所述,我们很多人在工作中,对某些事情特别谨慎,但对某些事情又很不在乎。护士可以忍受病人病床上的不清洁,司机可以放纵自己偶尔开快车,煤矿工人接受矿井里甲烷的浓度偶尔超标.我们习惯于在生活中、在工作中以差不多的标准要求自己。这样的标准让我们舒服,家里地脏了,看得过去就不拖,工作完成了检查一遍没错别字就提交。正是因为这种低标准,在我们很多人的认识里,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没有那么重要,而且也不可能。

  我以前工作的一家公司是做电气产品的,因为质量控制不是很严格,常常会有客人的投诉电话打过来,我们处理客诉的工程师接到客户的投诉电话常常会说这样一句话:“真是不好意思,您也知道这个东西是工业生产的产品,是大批量出产,有几个缺陷产品是不可避免的”我还记得我第一次听到他这么说时,还忍不住想,就是这样的,大批量生产的东西出几个问题很正常啊,那些人还整天电话打个不停的投诉。今天当我看了《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这本书,才知道自己的愚蠢,才知道,事情不是不可以第一次就做对,关键是我们根本没有这种认识。在我们眼里,能达到AQL标准就已经很好了,生产100个产品,有2、3个缺陷产品完全可以接受。就是这种认识完全封上了我们走上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成功之路。

  因此要想第一次把事情做对,我们首先得转变我们的思想,充分的认识事情可以第一次就做对,我们可以把事情第一次就做对,我们要把事情第一次就做对。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在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呢

  首先,我们必须要做对的事情。正像书中提到的赛勒的故事一样,赛勒本来是学习计算机的,可是在就业时,他从事过电脑设计、网络、保险,可是都不成功,以致在同学聚会时沮丧不已,在好友的提点下,他应聘到一家计算机公司,从事自己最擅长的事,结果就大不一样的,同学再聚会时他已经是神采飞扬了。为什么他有这样的转变?原因很简单,他找到了自己的事业专长,并全面的发挥了自己的专长。我们总结一下来讲,就是做了对的事情。如果我们做的事情不对,却坚持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原则,我想我们是很难实践这一原则的,就算是实践了这一原则,恐怕与自己当初的目标也是背道而驰吧!

  其次,我们要建立严格的标准和要求,杜绝双重标准。无规矩无以成方圆,这里所说的规矩就是指标准和要求。通常我们做一件事,如果没有标准和要求,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结果。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比如A让B帮他买个记事本,买什么样的什么也没说,结果B可能买回一个硬面30页的,也可能买回一个软面30页的,而实际A要的是软面的80页的。这样的小事生活中我们可能常常会遇到,小事情,大家说两句也就算了,可是如果类似这种事情发生在公司生产所用材料的采购上又会怎样呢?比如用

  8.8级螺栓,需要用45钢、结果采购成40钢的?后果肯定是会造成生产进度的延误。

  文中提到了小徒弟给师傅递扳手的事情。第一次,因为师傅只交代了一句,结果小徒弟花了很长时间找来的却是不符合要求的扳手,第二次师傅清楚交代了需要的扳手的位置、尺码,结果小徒弟很快就找到了师傅要的扳手。由此可见制定标准的重要性,而且标准必须提前制定。我们不是画家也不是作家,我们的工作不是可以随意发挥想象力的事情。工作就必须有标准,工人要有作业指导书,其他员工要有岗位职责表,只有有了标准,我们的工作执行起来才有目标,我们的工作完成时才可以有效评估。不论是我们的生活还是工作,我们做每一件事都要提出明确的标准和要求,在此要求下我们才可能把事情第一次做对。

  再次,我们要与他人配合工作以符合要求。这个道理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常常提起的团队精神。在文章的开始,我们故事的主角是3只狗狗。这3只狗狗的行动吸引了我们大部分的注意力。但正如其他的故事一样,主角旁边必然要有个配角,这个故事的配角就是那些秘道里的蜘蛛。聪聪因为有蜘蛛的帮忙,用时1天半完成任务,慧慧则只用了

  1小时,而明明则因为自顾自且拒绝蜘蛛的主动帮助,结果多次掉进陷阱,用尽粮食和水,花了2天才完成任务。团队精神我们大家已经很熟悉了。我们通力协助完成一项工作是团队精神的体现,我们讨论、争辩、指出别人的种种不足最后完成工作也是团队精神的体现。所谓团队精神就是要求我们有共同的目标,明确各自职责,在工作中相互协助,共享知识与成果,共同承担工作,通过集体的努力完成共同的目标。

  工作本就是一件需要相互协助的事情,要想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必然要求我们具备相互协助的团队精神。就拿我们合同部的内部支付工作来说,我们需要付款出去,我们需要支持我们进行付款的资料,但我们不直接与生产接触,不清楚工程施工的情况,因此我们需要负责与承包商接口并对其工作实施全面管理的部门或队/厂,对承包商申报的已完成的工程量数据进行审核并编制《支付考核工程量统计汇总表》,需要质检部、工程部进行复核,同时我们还需要工程部、安全管理室、人力资源部、技术部将承包商施工中的一些消耗性支付情况提供给我们,在掌握了这些资料后,合同部再决定支付的情况,将需要支付的相关资料,和确认的最终支付金额交财务部进行支付。这一工作,需要我们各部门相互配合,只有各部分将自己负责部分的工作做好,我们才能准确高效的完成此工作,避免错误支付的发生。

  最后,把握细节。富士康的老板郭台铭常常说一句话:“魔鬼藏在细节里”。我想正是因为他一直如此关注细节,才让他的企业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专业制造商,让他们企业生产的产品行销全球各地。细节决定成败。通常我们在工作生活中,犯的那些错误都是些不大不小的错误,而往往就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错误酿成了大错。比如:巴西海顺远洋运输公司“环大西洋”号海轮的沉没,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事件”。再比如:2019年岭澳二期3号机主管道一、三环路测量报告数据互换事件。当时若不是及时发现,其后果又会如何呢?关注细节才能避免错误,关注细节才能把事情做好。

  今天,我们中很多人仍然很难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我想主要还是一个思想认识的问题,只有我们先改变观念才能逐步改变我们的行为习惯。让我们把“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观念在脑中烙下烙印,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每做一件事就在心中默念:我要第一次就把它做对。我相信长此以往,“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将成为我们的思想、行为习惯,我们将惊喜的看到这一理念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工作,如何让我们与成功越来越近!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

  记得刚走上工作岗位,一位关心我的老教师就教育我-----上课要力求一次到位,要尽量少“炒冷饭”。这“炒冷饭”是指:在新授课上,学生没有掌握该掌握的知识,教师课后找时间再来补救。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很差的。今天,读完了《第一次把事情做对》,我发现,那位老教师的话,居然和国际管理大师在一直研究的管理经典十分相似。作者中国零缺陷管理首席专家、克劳士比中国学院总裁杨钢先生通过这本书给我们揭示了一个道理:第一次就做对是最好的做事方式。我想,这也应该是我们现在施行有效教学的第一原则。

  读了《菲利浦·克劳士比的故事(1)》这一节,联系自己的职业,我感触很深,教师第一次就该做对的事不仅仅是上课,还应在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做到“第一次做对”,这样才对得起每一位孩子、每一个家长。

  菲利浦·克劳士比介绍说:

  在年青时代,我曾当过医生,所以我总是喜欢用医生的眼光来审视世间的一切事物。后来,我曾在生产美国海军用的TALOS导弹的本迪克斯公司担任一名工程师。不久,我就来到了著名的马丁·玛瑞埃塔公司。这是一家美国国防部认可的专门生产导弹与战斗机的军工企业。我曾经先后担任了‘潘兴导弹计划’主管及公司质量部经理。佛州卡纳维拉尔角是国防部的导弹实验基地。那时经常出现故障,导致导弹发射失败。人们都不以为然,他们认为那么复杂的玩意儿,由成千上万个零部件装配在一起,出错是难免的事。

  有一次,又一枚导弹发射失败了。我坐在参加发射仪式的政府要员和嘉宾们身旁,感到无地自容,恨不得立即立即找条地缝钻进去……主持发射的将军大为光火,对我和我的老板大声喝斥:‘都是一群废物!你们难道拿不出没有缺陷的东西吗?’

  那是在1962年秋天,我们心情沉痛地回到公司。老板安慰我说:‘不要往心里去。想想办法,把问题解决掉。’

  我开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我把导弹的装配和测试过程画了一张流程图,在图中,他对一些经常出现的错误进行了分类。分类表很快做出来了,我为自己的发现倍感惊奇:

  所有错误的分类:

  ·工人操作失误

  ·设计问题

  ·配件问题

  ·组装过程本身不合理

  也就是说,如果克服了以上几大类错误出现的机会,就应该没有一个错误可以发生。换句话说,导弹发射失败既不是概率规律的必然,也不是统计规律的必然,它只是一个个再寻常不过的的错误,只要一改正就可以!

  我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如果我们在错误发生之前一一检查这些错误或者能预防这些错误的发生,我们就完全可以在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我走出办公室,围着工厂漫无目的地转圈,边走边思考,转了一圈又一圈。突然,我停下脚步,一个清晰的概念闪现在脑海中——‘为什么我们第一次就不能做对?’:我胸中涌起一股热浪,飞快地跑回办公室,奋笔疾书……当我再次站在老板面前,向他阐述自己的概念时,老板拍案而起,激动地说:‘菲尔,这正是我们想要的!’

  这就是‘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这个理念第一次被系统地发现的过程。

  其实,我们可以试着想一下:错误为什么会发生呢

  它至少有两个前提,一是我们容忍它的发生,因为它的发生与我们的切身利益没有太大关系。二是我们虽然不容忍它的发生,但默认错误的不可避免,因而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防范和规避,听任它的发生。有了这两点,想不发生错误的确难乎其难。而这又反过来证明了错误发生的‘必然性’。

  几乎每一个医院都对婴儿接生死亡率做出了规定为百分之一,即使是这样,我想请问:世界上有哪一个父母会容忍一个护士接生婴儿的差错率发生在自己身上?作为乘客,有谁能容忍一个司机每行驶多少公里可以发生一次车祸的机率正好发生在自己身上?作为飞行员家属,有谁会允许航空公司每年飞行事故的发生机率发生在自己的亲人身上?!

  谁都不会允许!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告诉了我:认真做对我们的工作很重要,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付出代价最小,取得的效果最好,还可以得到做事情之外的回报,如满足感、从容不迫、信任、口碑等。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

红岩观后感500字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