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的优美开头和结尾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景点游记精选作文

  景点游记精选作文一一大早起床,我就揉了揉睡意朦胧的双眼,抬头望向窗外的天空,黑压压的一片,仿佛一伸手就能触摸到乌云,我的心也随着天气跌到了谷底。心想:这次旅游还能不能去?吃完早饭,我迈着沉重的步伐来到了学校。刚踏进教室门,我立即被教室里的气氛吓了一跳——整个教室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到。我急忙问我同桌,他小声跟我嘀咕道:“听说有雷阵雨,又不知道取不取消今天的旅游呢。”“唉——”听到这儿,我也不禁长吁短叹起来。不过再想:“我可是个乐观女孩,妈妈不是常说心中有“太阳”,就有“希望”吗!所以,我相信:“天公会作美的!”

  终于,希望还是来了,我们还是登上了旅游巴士。坐得稳稳当当的时候,太阳公公露出了它的笑脸。“耶~”我们一车子的同学不约而同地欢呼了起来,个个都露出了他们最绚烂笑容。导游姐姐为了让我们一路不沉闷,于是与我们互动,唱歌啊,脑筋急转弯啊……只要能想到的,我们都玩了。在互动途中,我想:导游姐姐不累吗?她的精力可真充沛啊!想着想着,我便进入了梦乡:我梦见和同伴们一起走进了我们今天旅游的目的地“百万葵园”。那儿繁花似锦,鲜花绚烂,来自世界各地的奇花异草在这儿演奏着与众不同的旋律。向日葵们不干势弱,它们挺拔的身躯,高昂的脸庞以及光彩夺目的黄色花瓣让我不禁啧啧称赞!一阵风佛过,一整片薰衣草田宛如深紫色的波浪层层迭迭地上下起伏着,甚是美丽!“葵花园”还有许多小动物呢……“各位同学,百万葵园到了。”我迷迷糊糊地听到导游姐姐的说话声,睁看眼睛一看,原来刚刚只是一场梦啊!我们下了车走进大门,便一边听着导游的讲解一边走向最有名的“欣赏性向日葵园。”“会不会与我梦中的向日葵一样呢?”我边走边假想着。我迫不及待地跟导游来到了“向日葵基地”。天啊!那还是向日葵吗?一个个无精打采地垂着头,应该叫成是“垂头葵”。估计是最近常期阴雨绵绵的天气造成的吧!哪有我梦中的那么美妙啊!我的心再次跌到了谷底。

  紧接着,我们又随着导游来到了“狗园”。一见到那些心爱的狗狗们,我的不愉快立即抛到了九宵云外。兴致勃勃地观看起了狗狗的表演!“狗园”的狗形态各异,有的在走钢丝,有的在玩滑滑梯,还有的趴在它的小屋旁用惊慌的眼神望着我们……真是心爱极了!一只名啊“云云”的狗狗让我舍不得离开。它获得食物的方法是:必须表演“恭嘉发财”的样子给观众看。主人见它乖,就会把食物奖给它吃!通过这只狗狗,让我明白个道理:连狗狗都懂得不能坐享其成!我们后来还去了很多景点:薰衣草基地、松鼠乐园、纯白鸽广场……虽然它们都没有我梦中的那么美,但也还算是各有千秋!

  旅游结束了!百万葵园那四季的轮回,总带给人们不同的期待,也带给人们不同的遗憾。可能是美妙的事物总是易逝,美丽的事物总需等待。我希望能有时机再次来到,真正地欣赏到那令人向往的,那一眼望不到边的,金灿灿的“百万株葵花……”

  景点游记精选作文二“妈妈,这件衣服要不要带呀!”“爸爸,在桂林那边的天气热吗?”今天一天是我出去旅行准备衣服最慢、最拖拉的一次,哎!还不是这一次要去桂林,离我们合肥那么远,我还不知道那里的天气怎么样,每次我都是在合肥的周边玩玩的,这次是唯一跑那么远的地方去玩的!

  “你们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我们就可以出发了!”爸爸的话音刚落,我就说了一声:“我的行李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出发,但是妈妈好想遇到了什么费事事,你先去开车,我来帮妈妈一下!”过了半个小时,我们终于到了爸爸的车上,爸爸有点不耐烦的问道:“你们怎么那么慢啊!”我气喘吁吁地告诉爸爸;“其实我跟妈妈早就搞好了!要不是妈妈嫌家里太脏了,我们早就下楼!”“妈妈骄傲地说道:‘哎!我就是这么的爱干净,没规定!”本来枯燥的气氛霎时被妈妈的一句话逗乐了,我们伴随着笑声离开了合肥……

  呼噜噜,呼噜噜!爸爸打得呼噜,响彻天地呀(嗯,在这里我使用了一下夸大手法)!弄的我都没规定睡觉了,只好我跟妈妈在那里聊聊天,幸亏我妈妈会开车,要不然爸爸就累死了!不知为什么,我跟我妈妈聊着聊着就睡着了,我竟然在这响彻天地的呼噜声中睡着了,真是难以想象,你是不是也觉得这很难以想象,我也是这么觉得的(在这里我还是用了一些些夸大手法)。

  到了到了,到桂林了,爸爸边开着车,边对我们这些睡眼朦胧的人说,我们看着桂林的美丽的山水,连连赞赏呀!桂林的美丽景色。去桂林的第一件事,我就要求爸爸带我去看《刘三姐》这部微电影,听我爸爸的好朋友说:“他们演的微电影是在水上面演的,在演的过程中,水还会喷到你的身上,说到这里,就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到了那里,我很期待那场表演。过来70分钟,哪一场微电影终于演完了。演完了,我就在这里谈一下我的感想吧!这部微电影实在是太无聊了!虽然表演中景色很美,山呢!都变成了彩色,还有美好的歌声,这实在是太好了,对于我妈妈来说。哎!没有溅起来的水喷在你的身上,虽然是在水上表演的,这对于我来说有一点难以想象,但是,在表演中还是没有水溅到你的身上(为什么我老是强调“水没有溅到我的身上”,那是因为我呢,平常很喜欢刺激的事情,不要误会,我不是自虐的人)。

  再去桂林让我最喜欢玩的是桂林的漂流,那实在是太刺激了,当我和妈妈遇到了大坡的时候,我妈妈已经害怕的已经闭上了眼睛,而大胆的我呢,不但没有闭上眼睛,而且还站了起来,我实在佩服我的胆量,我的胆子怎么那么大呢

  这次我又去了北海,其实是太平洋啦!我在里面游泳,真是爽呆了!自从这个夏天游完泳过后,我就没有感想后来几个月可以游泳,那个沙摊上的沙都烫死了,奔跑到水里一下跳进去,虽然喝了一小小口水,尝到了海水的味道,我觉得这也算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吧!

  这次去桂林,我不但玩了许多好玩的事情,而且还拍了许多美丽的景色,这次去桂林,虽然桂林离我们合肥比较远,但是收获也挺大的,我觉得这次去桂林能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色,真是太幸运了!假如以后还有时机的话,我还要再去一趟桂林!

  景点游记精选作文三记得去年夏天,我和小姨和小姨夫去北京旅游,我们是因为北京的全聚德烤鸭来的,我一看,呵,人还不少呢。

  我这里人山人海,大家都是慕名而来,好不容易才轮到我们,透过厨房的玻璃窗,我看到了师傅们烤鸭子的过程,我还知道每一只烤鸭都有一位专门的师傅在客人面前将鸭肉削为薄片。俗话说的好:“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烤鸭真遗憾”,其实它的吃法非常讲究,首先把烙好的荷叶饼放上香葱、蒜泥和甜面酱,再把削好的鸭肉片卷而食之,真是色香味俱全。

  到北京的第二天,我就迫不及待的要求先去长城,大家也都积极响应。那天天公特别作美,本来北京的夏天特别炎热,但是那一天确是阴天,天气凉爽。我们早上九点不到就已经到了长城脚下。因为时间早,所以人还不是特别多,我们买好门票,就开始登城。

  我蹦蹦跳跳的登上城墙。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爬惯了洛带的长城,所以登这个真正的长城,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累,我甚至觉得有些轻松,我毫不费力的就爬到了第一个烽火台。我发现长城的城墙北边高,南边低,而且北边每隔一段,就有一个上面不封口的正方形的小孔。

  我问小姨这是怎么回事。小姨正要答复,小姨夫却让我自己想一下。我想了想,说,长城是用来抵御北方骑兵入侵的,北边之所以高,南边低,是因为,北边是用来防御的,所以修的高,而南边修的低,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约石材,另一方面因为南面是和后方相连的,需要不断的补充粮草,小姨你看,这边还有下城墙的楼梯。小姨愉快的答复:“完全正确”。小姨夫接着问,那北边的这些小孔又是干嘛的?我想了想有点答复不上来,于是小姨提醒我说,假如打仗,是不是需要使用一些武器呀,石材呀,那么这些小孔你觉得能有什么用处?“我知道了,这些小孔,是用来射箭,扔石头,而且可以用来掩护自己,让自己不被敌人射着,”我快乐的答复。“对了,就是这个道理”。

  看着这个伟大的工程,我若有所思,那时的人真是太厉害了,这样的工程居然在那个什么建筑工具都没有的时候,就靠人们的双手建成了。

  接下来的几天,我去了科技馆,在那儿我看到了很多的稀奇玩意,例如软磁铁,可以同性相吸;气流可以投篮。我还去了天文馆,探索了神秘的宇宙。我到了故宫、颐和园、北海、奥运村等等,去了向往中的北大、清华,我着自己有一天来这里上学…。

游记的优美开头和结尾

游记的作文

  1、对细节传神的刻画,恰恰相反到好处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是本文的成功之处。

  2、文章以…为结尾,言简意赅,其味无穷。

  3、文章最后揭示中心之句,实属点晴之笔,概括之语,短促而有力。

  4、结尾令人饱含期待与热情,言已尽,意犹未了。

  5、结尾恰到好处地点明中心,语言朴实而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6、以感受开关,以感受结尾。这样便使文章前后照应,首尾连贯,同时又使文章主题回环复沓,感染力极强。

  7、结尾处对人物的赞美,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8、文章含蓄的结尾,既点题,又耐人寻味。

  9、结尾处集中表达情感,既照应开头又总结全文。首尾连贯,一气呵成。

  10、文章开头与结尾时的诗化语言,充满想象与韵律之美,令人愿读、爱读,不忍释手。

  11、虽为一件小事,但作者却描述得有声有色,结尾处不可或缺的点晴之笔,较好地突现了文章主题。

  12、故事虽平凡,感情却真挚、充沛、感人。

  13、文章结尾不落俗套,给人以欲还休的感觉。

  14、结尾以…点明中尽,含蓄隽永,意味深长。

  月”这一块,对其他部分进行一些弱化描写,这样可以使文章轻重分明。

  杭州位于我国南方,是一个游玩观赏的好去处。到了杭州,如梦如幻的西湖美景最值得我们细细观赏。坐在木质的小船上,望着不远处的雷峰塔,感受着微风轻轻的抚摩,很容易想起一句诗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游过了西湖,我们来到了雷峰塔。传说,当年白素贞——白娘子就被压在这座塔下。走进去一看,石壁上画满了水漫金山的图画,每一张图都栩栩如生:有美丽的白素贞,有痴情的许仙,还有顽固不化,不通人情的法海……走过那个传说世界,我们又来到庄重的佛门净地——灵隐寺。这里有一个大寺庙,庙前有一个大香炉,香炉的两旁种了月季和玫瑰。走进寺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佛像,接着就看见一个个金色的垫子,有许多人跪在上面拜佛、插香柱,空气里弥漫着香柱的味道。走出大门,就来到灵隐寺最好的观赏区,扶着栏杆往下看,郁郁葱葱的树木映衬着黄的、红的小花,就像黑夜中的小星星一样显眼。杭州就是这么一个游览、观赏的好去处。

优美的游记作文:藏地十日行

  一

  六年前去华山时,取道一条险路苍龙岭。苍龙岭在救苦台南、五云峰下,色呈苍黑,地似悬龙。其如履薄刃、绝壑千尺的地势,一度吓得我望而生畏,不敢往前一步。

  在苍龙岭脚下盘桓良久,看见一处石刻“韩退之投书处”。据说韩愈登华山览胜,游罢三峰下至苍龙岭,见岭上如此景象,不由得两腿发软、寸步难移。他坐在岭上大哭,给家里人写信诀别并投书求救。后来华阴县令闻讯便派人把他抬下了山。

  韩退之畏险大哭尚可理解,人至绝境,别无他途,只有以哭来排解。但是在西藏,在定日,在珠峰大本营的山坡上远远眺望雪山珠峰时,一个将近五十岁的男人——诗人川上为什么也会哭呢?去珠峰之前,我无数次想象过一睹珠峰时的情景——包括我因高反去不了,但从来没想到过这一幕。不但我没想到,所有人都没想到,甚至川上自己。

  那是在距离珠峰大本营十几公里的山坡上,我们一行七人把“汉诗”及自己的名号签在经幡上之后,我拍了几张照片就蹒跚着下山,坐在一块石头上一边吸氧一边跟张执浩抽烟聊天。小引下来时,裂开本来就已开裂的嘴,讪笑着跟我们通报,说他刚才看到川上在远望珠峰时哭了。一帮人起哄,问川上到底看到什么了?他羞赧一笑,无言。

  川上,本名张良明,诗人,摄影师,平面设计师。张执浩戏谑他,在布满尘土的车玻璃上写下“张激动”三个字,我调皮地在后面加上“哭了”。而在车尾的玻璃上,是我在哲蚌寺前写下的另外四个字“从不高反”。事实上,七个人中只有我高反了。

  韩愈是诗人,川上也是诗人,这也许是他们哭的唯一解释。至于其他六个人——包括写了一段诗歌的我,虽然也是诗人但是为什么没有哭?我不知道。珠峰皑皑,落下的雪化掉多少又会落下来多少,多少人朝它蹒跚着走来,多少人又在它身上无声地折戟,厚厚的雪层中埋藏着生和死的分界线,神秘时隐时现,时不待我。也许在川上看那一眼时,珠穆朗玛峰也朝他眨了一下眼睛。但是除了他,我们都没看见。

  一年之后,川上把他的诗集定名为:《谁是张堪布》。

  二

  那是到西藏的第六天,早上从日喀则到定日看珠峰。早上刚下过小雨,日出时在沿途为我们形成两道彩虹,挂在空中好像两座山门。看完珠峰,在那个挂满了经幡的小山坡脚下,我们抽了几支烟,撒了几次野尿(我是跑到没有人的女厕所撒的),捡了几块石头,调侃了几句川上,然后坐接驳车回到珠峰大本营,又马不停蹄地往定日赶去。

  在翻过最高的山峰之后,只听天无老师缓缓地说:“一共拐了六十八个弯!”一座大山两面盘,去珠峰不易,回定日更不易,在傍晚的暮色苍茫之中我又吸了一罐氧气。

  这是我第二次到西藏了,第一次也是国庆时节,五年之前。比五年前好的是,这一次的高反并不是很严重,从武汉飞成都,从成都飞林芝,在林芝住一晚,然后开车沿着尼洋河一路而上,有了这个适应过程比第一次来从北京直飞拉萨要舒服太多了。想我第一次来时,头晕头疼头要裂,三步一歇,五步一吐,每天晚上脑海中都像是脱缰跑马,直到吸了氧打了针才稍稍好转。这一次虽然也有高反,但好歹还能吃能睡能喝能走。

  这是一趟西藏之旅,除了我刚满而立之外,其余六位都是四十五岁以上的“老男人”:张执浩、小引、魏天无、艾先、川上、李以亮,身份分别是诗人、诗人兼作家兼建筑工程师、诗人兼教授、诗人兼图书管理员、诗人兼设计师兼摄影师、诗人兼翻译家兼中国电信职工。他们说我是老腊肉中的一块小鲜肉。

  回到定日吃完晚饭,组织牌局,匆匆打了一场“铁人三项”。老张头疼欲裂,我高反眩晕气喘,李以亮因发错牌被罚款而意气难平,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牌桌上打完一场不欢而散的牌,匆匆散场。我回到房间去吸氧,小引和艾先跑去楼顶看星星。一个月前,我和小引在崇阳的浪口温泉看过一次夜空,星星硕大,宇宙渺远,恍惚之间就像是回到了小时候的打麦场上,我打开一只银色铁皮手电筒挥向天际。高原上的夜空更深更蓝更安静,星星也更亮更近,那其中是不是也有我照亮过的几颗

  是晚夜色转凉,临睡前我打开电热毯。半夜梦魇,意识虽然清醒,却无能为力,直到越来越喘不过气时,我挣扎着在梦中反复呼喊艾先的名字——直到最后真的喊出声来。在他的应答中我缓缓醒来,朝着灰白色的墙壁轻轻说了一句:“没事!”

  三

  第二天天未亮就赶回日喀则,拂晓的天空泛着幽幽的暗蓝,好像镶嵌着许多不可解之谜的人生大幕,星星已经隐去。这一幕我在读小学时凌晨去学校的路上见过最多。

  大家都还睡意未消,在车上继续入眠,不过这睡意并未绵延,几分钟后就开始下雪了,20xx年的第一场雪,至少对我们来说是,每个人都望向窗外。一路上,雪落两边,花白一片。已经剪去一头长发、越发像一个老父亲的张执浩颔首窗外,吟出一句:“西藏的雪落在西藏”。两年前,他在那本名为《宽阔》的诗集最后的跋中说:“剩下的时光我会这样写作:目击成诗;剩下的语言我争取这样说出:脱口而出。”按照他的诗学观,这落雪本身就是诗。问题是我努力要说,却欲说还休。

  车窗外闪过健壮的山坡,山坡下有一尺高的围栏,围栏内外的牛羊立立正正、纹丝不动。最壮观的并不是雪染高原,而是矮矮围栏内外的牦牛和山羊,在那么紧的落雪中有一种让人畏惧和敬仰的仪式感。没有主人,也没有牧羊犬,它们密密麻麻而又井然有序地排列在一起,风刮不散,雪落不散,那是一种人类身上从来都不曾具有过的东西。我想为它们写一首诗,开了几次头都不满意。虽能目击,还不能脱口。

  由定日赶往拉孜的路上,沿着绒布河一路前行,河水往哪里流淌,我们就往哪里转向。从珠峰山顶和附近冰川融化而成的流水,像是送客走到城廓外又上马送行三十里的故友,然而终有酒旗招展、一饮而尽的那一别。绒布河往别处它流之后,公路蜿蜒,山间开阔,附近已开始有了人烟,群山被甩在身后,群山又迎面而来。我躲在车窗之后,用衣袖擦亮弥漫在玻璃上的雾气,看见已经没有落雪的山坡上正在升起茫茫的雾霭。

  过了定日就是拉孜,此时天已大亮,犹如一座内地小镇的拉孜县城中只有几家餐铺开张,行人稀落,晨气微凉。一早就匆匆赶路的我们,从风雪漫天的凌晨出发到达晨光祥瑞的早上,喝了粥,吃了油条和鸡蛋,切实感觉到珠穆朗玛峰峰已被我们甩在身后,白云覆盖下的另一座城市——日喀则就在眼前晃动。

  四

  从日喀则坐火车回到拉萨,已经是晚上九点。每个人都在揣测,这座城市的寂寥夜色中那场已经悄然布好的庞大酒局。

  被我们戏称为、事实上也可以这么叫的“西藏王”贺中,派人接我们去天佑德酒厂对面吃牛杂羊杂的小馆子。那一晚昏天黑地,酒杯硕大,口宽底深,一口就是一两。

  酒逢知己也好,临时爆发也好,最后,连一向沉默的我和天无老师竟然主动要酒。茫茫酒桌,天昏地暗,我喝了一斤二两,天无老师喝了一斤半。小引说在高原上酒量要上浮30%,我们估计上浮了60%,30%归功高原,30%归功性情。但那么好的酒,3800米海拔线上的青稞酒和那么好的羊杂牛杂汤,后来都被我们吐给夜色、喂给车厢了。

  次日才知道,那一晚我们九个人喝了八瓶白酒和四十一瓶啤酒,“西藏王”贺中被喝得提前离了场——这让他后来见了我们就说暑假三个月来了三四百人只有湖北诗人和他这么喝过。我们在断篇儿中上了车,回去我又吐了七八次,天无老师估计也吐了不少。喝得并不少于我们的艾先仁波切,我清楚地记得有两次,他大醉后浑身赤裸只穿着一条棕灰相间的平角内裤趴在酒店客厅的地毯上平静地说“我要过关”,叫我不要管他。我没有管他,也确实管不了他,在醉酒和略微适应了高反的交困中,我睡一会醒一会,而在最后一次要入睡时,天已经亮了。

  在西藏,我们跟贺中、画家孟繁华及他们的朋友们喝了四次酒。诗人贺中,人称贺老憨,诗人中能讲人话的其实不多,他可能是极为少见的一个。酒桌上荤素不避,在他那些段子的间歇里也经常冒出一些比诗跟接近真相的句子,譬如“哆哆嗦嗦才是人生的真相”、“悔恨是比死亡更难的事”、“最好的是玩耍,玩物丧志,丧尽天良”、“不跟恶人玩,不跟好人玩,只跟普通人玩”、“四大发明里火药应该换成酒”。他长年喝酒,每天必喝,两三斤是常事。

  据说喝得最多的一次,他一个人喝了五斤白酒,喝完之后连他自己也怕了,也不敢睡觉,怕睡过去就再也醒不来了,于是楼上楼下转转,最后竟然也没事。

  老贺在西藏待了几十年,于高原文化圈是个江湖闻人,他是裕固族——但是他从不承认这个被分配来的民族,在他身上同时并流着五六个民族的血液,他算是什么族?又该算是什么族?可能因为如此他才性情,也不尽然,性情跟见的人、走的地方、喝的酒也有关系。他喝酒前性情,喝完酒更性情,第一次在拉萨西郊吃鱼喝酒,那场喝了至少七个小时,临走前他抱着我们七个男人的嘴每人亲了一口。那是我和他第一次见面,饭前喝茶时送了他一本新书,在扉页写了一句话:“胡子越黑,心底越亮。”

  现在回头想想,我还洋洋自得的是第一次见面就能察人之深。

  五

  第二天去纳木错,一路也有河相伴。河水与我们的方向正相反,我们往前走,河水向身后流。河水和我们交错着相遇,不断变换着相遇的地点,时时刻刻都像在擦肩。

  河水的水量很大,流速也很快,把河床上和水中央的大石头冲得哗哗作响,让人想起逝者,想起静止,想起五年前在亚东河的一块巨石上静静躺过一个上午。亚东,那是毗邻唯一坚持不与中国建交的邻国不丹的一座边境小城,县城驻地在下司马镇,亚东河穿城而过,两边有四季常青的绿树和牛羊。

  那天早上无事,也没心思到处逛,我一个人跑到亚东河,踩着大大小小的石头来到河中央的巨石上。四周无人,河岸一边有几只山羊,另一边是一头被拴着吃草的牦牛,路上偶尔有骑摩托的年轻人飞过。巨石上有一个天然窝槽,躺下去长短深浅正好合适,我睡一会醒一会,不知道什么时候又睡了过去。醒来时河水轻淌、浮云悠悠,天空的边界突然变得很小很小,只是四周的青山绿树的边缘切出的那一小块。

  跟很多已经完全变样的地方相比,这也许是西藏最大的特点。除却已经现代化了的城市、建筑、车辆、电线,这里还有大片大片的事物一如旧貌,时间在它们身上即使作用了亿万年,却又好像没有让它发生过什么,时间在这里失去了时间性。山是昨日之山,石是昨日之石,流水是昨日之流水,即便是那些一个长头接一个长头磕下去的人们也是在重复昨日之事。风吹着昨天,也吹着今天和明天,几万年来风反反复复在做同一件事:吹绿,吹黄,又吹绿,又吹黄。

  1899年11月,27岁的俄国地理学家崔比可夫被派遣入藏,由于当时的西藏政府不允许外国人考察,他便装扮成一名朝圣的布里雅特香客,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走遍西藏,写下一本《西藏游历日记》和一本《佛教香客在圣地西藏》,拍下了许多藏地照片。今天再回头看这两本书,会发现那时候的西藏与现在相比虽然差别很大,但其实也不是那么大——差别最大的地方只是人最多的地方。

  在过了当雄之后,河流渐渐远去,夹岸山峰渐次退隐,天地之间迎来一片开阔。一列拉货的火车正从我们左前方斜刺着开过去,有着群山万壑和开阔的大片草地作为背景,长长的铁轨上跑过的火车就像一条快速蠕动的蜈蚣。如果没有这列火车,或许今天还是昨天,而它在大幕中壮丽前行,我们也成了被从亘古中拉回眼前的乘客——虽然我们没有一个人在那列火车中。

  六

  车过念青唐古拉山,个个都伸头往外看。这个在中学地理课本上学过的地方,如今只有名字还留在耳边,其余皆一无所记,同样的名字还有两个——雅鲁藏布江和马里亚纳海沟。

  艾先自言自语:“念青唐古拉山,无缘无故地就喜欢这个名字,有一种抑扬顿挫的节奏。”他是能单纯喜欢一个名号的人,譬如他喜欢的另一个词是“然并卵”,他还喜欢上一切有“日”字有关的地方,比日神山,定日,日土,日喀则,当然还有那个盛产某类片子的地方——日本。我喜欢的地名是“浪卡子”,第一次来西藏时这个名字被我念叨了不下500遍,在藏语中它的意思是“白色鼻尖”。跟艾先一样,我也只是单纯地喜欢这三个字以及它们的组合,浪——卡——子。浪卡子,在高原上轻轻念一句,就像是“洛丽塔”。有点羞怯,又有点骚动。

  纳木错,对,我们要去的就是纳木错,一个已经被大众旅行谈得稀烂的地方。不错,风景壮丽,野旷天低,一卷卷云彩翻卷着挂在半空中,就像所有描述纳木错的文字所说的那样美丽,但是除了美丽,也并无可观之处,或许也并不需要什么可观之处。看景不如听景,尤其是听说过无数次的景,我们看的不是纳木错,而是去认领自己的想象。

  在漂亮的纳木错,我拍下了一条比它还要漂亮的小蜥蜴,它有一层保护色,速度极快,在准备逃走时被我抓拍了下来。眼见的李以亮,还嚷着说在草丛中看见了旱獭。

  我最喜欢的纳木错,是除了我们没有一个游人的那片草地。张执浩和艾先一前一后向湖边走去,互相没有说一句话——那时候也不应该说话,就像两个了却了世间恩怨要投海的人。后面的五个人陆陆续续地跟上,包括我,我们在草地上坐成一排,北朝湖水,面对草原。风声吹过草丛,吹过我们的头顶,把每个人的秘密都吹到水里去。

  七个人从草地走向湖边,走向水陆的分界。这样的景象从远处看一定很耐人寻味,如果有人在云朵或山头上看到这一幕,我们就像小小的七个黑点,和山坡上的牦牛、旱獭、飞鸟或山羊没有什么区别——然而准确地说这并不是卑微,如果说在天高地广中人和动物的没有差别性反映出了人的卑微,那么在“卑微”这两个字说出之前我们的心理预设就是人的高贵。

  但哪有什么高贵,无论谁。应该说,是还原,是接受被还原。

  七

  当然,那天一路上我们都在“想”做一些不同的事,譬如把诗句留在高原上,留在即使没有人会看但依然是高原的高原上。

  从一个叫“马当”的地方开始,一路上我们选了四个地点,把诗句贴在电线杆、桥架、围栏上,最后一处是纳木错。小引把诗句摊在地上,我把那些黄色的、绿色的、粉色的半个巴掌大的纸片扬手一撒,迎面吹来的风卷着它们一路翻滚着走了。纳木错不需要诗句,没有人的地方都不需要诗句。是我们需要,所以才把它们带到纳木错来。

  而在高原之外,在回到平原之后,我们还真正需要诗句么?还是人们需要诗句?这是一个尴尬的问题,或许诗人和人们都不需要诗,所有人所需要的不过是一个阳谋。

  如今的诗人们,太诗人了,太像诗人了,太会写诗了,被诗或者人们“需要”的诗绑架了,成了一种生产。也许臧棣是对的,永远都想做一个副教授——副教授比讲师和教授要好,副教授是一条迂回着进入某些秘密核心的道路,就职业生涯而言虽并没未登顶,但这是一种人生的智性游戏,这是他需要某种程度的自由,要在某种虚有的体制之内反体制,要在某种现实的诗人(诗歌)身份之中反诗人(诗歌),就像他一再说“为什么要批评北岛”。任何对他人的批评,也无不包含着自我批评。

  我并没有讽刺任何诗人的意思,至少在西藏那十天我没有。更何况在诗之外,我们七个男人还有那么多俗事要做,一路上还聊了那么多天——文雅地聊粗俗的事,还唱了那么多歌——粗俗地唱文雅的歌。在车上,老男人们唱了很多老歌,那些比我年纪还要大或跟我差不多同岁的歌,我基本上都没有听过;在酒桌上,更是有形形色色的歌,民族的,抒情的,摇滚的,经典的,全荤的,荤素参半的,让不会唱歌的我一度汗颜。

  从纳木错回拉萨的路上,遇到了两场雨,看到过一次彩虹,在落雨和彩虹的间歇里大家时而聊天,时而睡觉。我一路都在找我们来时贴在电线杆、桥架、墙壁上的那些诗句,有的还在,有的已经不在了,到马当时天已经黑下来,再也找不到贴诗句的电线杆。也许只有意淫地想象一下:那些花花绿绿的纸块还在,走过的人看到轻轻地皱一下眉头,识字的风吹过会静静地唱起高原上最响亮的歌。就像小引“西藏组诗”里所的那句:“我已经习惯于迟钝的表达,像山口上灿烂的经幡,风吹一次,它就念一声。”

  八

  五年前我第一次去西藏,有一天住在老友、诗人田勇的拉萨诗院。墙壁上到处挂满了手写的诗句,院子里是刚埋下种子的格桑花,田勇说:“来年满院子都是格桑花了。”

  翌日正逢释迦牟尼佛的诞辰纪念日,一大早田勇从街上买回来一些要放生的草鱼。正午时分,我们穿过有粪便和垃圾的村中小路,来到昏黄的拉萨河边。我脱了鞋袜跳进河中,头顶上透过蓝天白云的阳光无比温暖,脚下由雪山和冰川融化成的河水彻骨冰凉。

  我一共放生了三条鱼,前两条一放进水中就游走了,最后一条巴掌长的草鱼,则是一连放了三次才游走。每放一次它都再游回来,一伸手就又回到手中,像是有所恩谢。最后一次,我一边将它丢进水中,一边轻声催促:“鱼儿快跑,鱼儿快跑!”鱼儿似有所懂,转眼就不见了。那一刻,我有点理解了田勇为什么在离开内地之后会长居西藏。

  那一年田勇40岁,从小在淮河边长大的他,父母都是农民,他曾经跟我这样描述他的父母“所识的文字加起来不超过20个”。但是他却在14岁时就已开始写诗,少年之时他曾经写道:“娘,你在等我白发的时候,领我认归回的路吗?”后来,他和一个姑娘相恋继而结婚,爱人却因为人为因素,以一种他无法接受的方式离世,年仅24岁。

  田勇跟我说过那个姑娘的名字,但我已忘记。田勇承认,她的离世造成了他一世的漂泊。在她香消玉殒后,田勇辗转广东、浙江、上海等地,后来在20xx年去了香格里拉。在香格里拉他和默默办撒娇诗院,继而又出走西藏。来西藏之初他怀揣着各种自我了结的想法,去爬山,蓄意去接近雪崩的高发地带;靠近深湖,很多次他一抬起脚就能跨过去人间。

  然而,田勇终究没有迈出那一步,我不相信他是出于畏惧,更多的应该是天命——他不自知而天知的天命。

  西藏十年,田勇写出了《非洲哈达》《雪山》《匍匐》《卓玛的婚礼》《拉萨浮生》四部小说,《田勇诗选》《藏地悲歌》两本诗集,以及一本哲思集小品《小树菩提》。那一次,他请我设法出版,但在时下的出版环境下,我也知道并帮不了这个忙,但我还是带走了他的小说打印稿以及他自费印刷、冠以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诗集《藏地悲歌》。

  住在拉萨诗院那一晚,饭后长谈。田勇说,他在西藏所见过的最令人难忘的场面是梅里雪山在月下雪崩,飞雪从冰壁上一泻千里,势如怒涛,当一切归于平静时梅里雪山拉开庄严的云幕,展现出宏伟的雪峰。他说,那是自然的神性和恩典、野性与美!我不相信自然的神性和恩典,但我相信他说的话。

  九

  去西藏的诗人,多少年来络绎不绝。海子是20xx年前来的,那一年是1988年,那一年我5岁。24岁的海子第二次进藏,在萨迦他写下一首叫《远方》的诗,三天后完稿于拉萨。

  “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遥远的青稞地,除了青稞一无所有。”是啊,天空一无所有,西藏一无所有,为何却能给他以安慰?上个世纪80年代——甚至90年代仍旧如此——是无数诗人在大江南北浪迹游离、没有目的地远征的时代。而大概是从千禧年之后,诗人与远方之间开始被别的东西填满,诗人零落,世风浑浊,风声在远方孤独而鸣。

  在藏南,海子所乘的车辆抛锚,他下车时看见路边刻有经文的玛尼石,以及一些造型别致的石佛雕像。由景及情,海子又写了一首《西藏》,其中一句是“一块孤独的石头坐满整个天空”。他捡了两块浮雕佛像带回北京供奉在住处,读书写作之前烧香跪拜。次年3月他于山海关卧轨,遗物被托运至老家,这两尊佛像就镶嵌在他的坟墓边上。

  那一次去西藏,海子爱上拉萨一位比他年长十岁的女诗人,把她认作姐姐。一天晚上,诗友们聚会在女诗人家里,气氛热烈。曲终人散,海子又独自回来敲开女诗人的门,向她求爱,可惜被拒绝。离开后他心有不甘又去敲门,又被拒之门外。“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ŸŸŸŸŸŸ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德令哈,青藏线上的那一座孤独的小城,也许就是海子的珠峰,也许就是海子的梅里雪山。但他却迈步去了彼岸。

  在西藏这十天,我们没写诗,没爱上女诗人,没去凭吊海子,我也没去找田勇。

  跟上一次不一样的是,这一次进藏,我更偏爱的是那里的空间,无论是地理的空间还是时间的空间。不知道同去的朋友们最难忘的是什么,我最难忘的是西藏没有内容的内容,是西藏一所无有的天空和大地。我们在高原的躯体和褶皱上来来回回地逡巡,它则献给我们一生中迄今为止最漂亮的蓝天白云、雨雪彩虹。那些云彩,一会儿组成笑脸,一会儿组成鬼脸,一会儿组成白云苍狗,又一会儿又组成白驹过隙,看着我们奔走。

  在蓝天白云下,在群山怀抱中,我们从一座寺庙到另一座寺庙,从一片湖泊到一条河流。也许等过了多少年之后,山川无形,河湖无貌,诸佛无相,都成了记忆中一片模模糊糊的混沌高原,一路上赌博的输赢、戏谑的调侃和人事的细节也都忘记。而我还会翻检起的,或许只有那里的天空空空如也、道路蜿蜒不绝,以及天地之间那些简单得不值得记忆而事实上也已经没有了记忆的形状——而我们自己则是没有中的没有。

  离开拉萨前的那天晚上,还是住在五色茎别院。第二天早早起来,院子里安安静静,花花草草一如来时,那只杂色小黄猫在阶前蹦来跳去,阳光从高过屋顶的树冠空隙里穿出撒在每个人宿醉的肩头。我们提着和来时一样重的行李,拖着被做过减法的却又不能以质量来计算的心身。每个人都脚步轻轻的,就像是走在平原上一样。

游记作文

  1.有个地方叫“西寇”

  我从小就开始对南京这座博大精深的古都有着难以名状的好奇心,想走遍城南的每条小巷,熟悉每段河流,看看每个偏远的小村庄。或者是那些格外有吸引力的地名,我要亲自去瞧瞧是否名副其实:月牙湖,小天堂,龙蟠路……所以,就想到坐公交车把整个南京走遍。

  我很喜欢坐公交车。每个礼拜,爸爸或是外公都会领我出门坐公交车。就这样从一个终点站坐到另一个终点站。因为这样就能把沿途的风光看个遍。其实也没什么风光,但是我对这些未知的地方总是有种向往。同时,我还喜欢背下每一路车的线路。如今只依稀记得那些车的终点站了……

  坐20路,在中山陵景区里绕圈,领略南京静谧的一面;坐游4,窗外掠过的是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碑,顿时感到严肃和敬仰;坐35路,看一眼红山动物园的热闹;坐39路,探寻一下热河南路是不是真的很“热”;坐新九线,到一个叫做“九四二四”的奇怪地方……在路上,我也从不下车,只是把地名与眼前的东西对上号,这对于我来说有无限的乐趣。就这样,我几乎坐遍了南京的所有公交。当然也有遗憾,从前有一辆从水西门发往一个叫做“西寇”的地方的车。一定是终点站太远了,这辆车一天只有4班。那天下午我满心欢喜地去坐这辆车,读着站牌,先想象一路上途经地方的样子,以及在车上会多惬意。可突然大雨倾盆而下,只好作罢。而第二周我准备再去时,却发现车站牌居然已经被拆了,这辆车不跑了。西寇对于我来说更加遥远,更加神秘了。

  直到后来,我即使把腰弯得很低,也无法享受免费乘车的待遇;直到爸爸厌烦到骗我说:7路车到棉花堤那里小偷多,不能去;而75路车经过火葬场,把你吓死,那3路车到随家仓,精神病人成群结队……我也就再也没有机会这样乘公交出游。唉!不过那种好奇心我仍然记得很深刻——发电厂真的很庞大吗?西火车站的列车和16路一样冒黑烟吗?我可以爬到挹江门的顶上吗?坐29路去卫岗可以看见奶牛吗

  就像我没坐成的那趟车,也许西寇只是个普通而偏僻的小村,但直到今天,它在我眼中都神秘无比,我可以加以无限的遐想……

  2.厦门行

  8月16日下午,刚刚结束军训,我和爸爸妈妈就登上了通往“鹭岛”(厦门)的飞机。

  几分钟后,飞机就缓缓启动了,它先沿着航灯绕了几个弯,然后停在了一条较长的直线上,猛然加速,直插云霄。半分钟前我还在地上,此刻已到了天上。白云在我身边环绕,一朵朵纯洁无瑕,如棉花糖一般。善变的云朵,一会儿像玉兔,一会儿像猛虎;刚才还是一团团的,一瞬间就被机翼削成一片片了。飞机还不断上升,冲上云宵,我俯瞰大地,却看不到地面的景色,只能看到蓝天和白云,蓝天似海,而云彩则像海上的小岛,简直美不胜收!

  (二)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一家兴高采烈地坐着军车疾速驶向了“椰风寨”(海滩)。啊!这里果然名不虚传。刚刚下车,我们就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极目远眺,沙滩、大海与蓝天连成了一片,好似人间仙境。我迫不急待地脱下鞋袜,赤脚走在沙滩上,只觉得脚底软软地、暖暖地,舒服极了。我们继续缓缓前进,脚底下越来越烫,最后不得不快步跑向大海。突然,下肢一阵凉意,原来此时正在涨潮,海水打湿了我的裤子。虽说在涨潮,但波浪并不大,一个个小漩涡在海里打转。偶然有一个顽皮的波浪向你打来,那波浪就像一个个“千层卷”。浪的上方微微泛白,卷曲着,犹如少女的卷发,不经意间她就扑到了你的脚下。波浪中,偶而有一两只小螃蟹或小鱼小虾被冲到岸上不断挣扎,我干脆就坐收渔翁之利,将它们一一装入瓶中。看着它们手忙脚乱地忙乎,我心中直乐……

  今天是厦门行的最后一天,我们直驶“5A级”旅游胜地——鼓浪屿。随着游轮的一声鸣笛,我们上岸了。岛上建筑风格各异,有中式风格,也有欧式风格,不愧为“万国建筑博览”。小岛上音乐人才辈出,钢琴拥有密度居全国之首,因此又得美名——“钢琴之岛”。听说,鼓浪屿上四季如春,鸟语花香,没有车马的喧嚣,被人们誉为“海上花园”,今日一见,真是堪比人间天堂。小岛上的人们环保意识很强,除了供游客代步用的为数不多的电动汽车外,看不到其他交通工具,岛上居民长年以步代车。

  结束了厦门之行,坐在飞机上,透过窗户恋恋不舍地看着越来越小的鹭岛,我在心中暗暗作别:再见了,美丽的厦门,期待再次与你相逢!

风景游记优秀作文

  西湖—一个风景秀丽令人神往的地方,古往今来,多少诗人为此题诗,又给了多少作家写作的灵感……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出于宋代—苏轼(苏东坡)。在西湖,所有的历史都会变得抽象,每一次去都像第一次去一样,总会发现新奇的事物,这让我感叹不已。

  我们来到湖边,我放眼望去,一眼却望不到边。美丽的荷花点缀着一片绿池,桃红、粉红和翠绿色夹杂在一起,映衬着蓝色的天空,那情景真是如梦如幻。

  风依依,水柔柔。草青青,花红红。香淡淡,香浓浓。西湖边,垂柳梳妆,西湖里,鱼儿嬉戏。不久,苏提春晓就展现在我们眼前。苏提全长近三公里,她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成的。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它命名为苏堤。苏提犹如一个报春使者,春天到来,杨柳夹岸,微风习习。我们坐着览车,依次跨越了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等六座桥。微风倩影,在这美景之中,享受着大自然无微不至的照顾。到了傍晚,微风扑面而来,柳丝舒卷飘忽,置身堤上,黯然销魂。

  我们又来到了柳浪闻莺,一路上,不少奇柳异树映入眼帘。这里原来是御花园,但后来有改造成了老百姓的大乐园。百鸟园是主要景点,是一个巨型网笼,是为了营造营造烟花三月,柳丝飘舞,莺声清丽的氛围。在闻莺馆东面的草地上,远远的可以望见“中日不在战”的纪念碑。公园北部原先的钱王饲经过风格改造后,成了江南风格的私家林园,小桥流水、假山喷泉,别有天地。

  其实,西湖还有很多景点这只是冰山一脚,有空去西湖体验一下哦!

游记的美文

  九寨沟的著名景点主要分布在树正沟和则渣洼沟3条风景线上,我们首先进入树正沟游览。

  沿途,我们经过了荷叶寨。荷荷叶寨是九个藏族村寨中最大的一个,以田野风光着称。荷叶寨的道口有一棵百年占松,苍劲挺拔,被命名为迎客松。

  过荷叶寨前行,便来到盆景滩。盆景滩是—片浅滩,长满了白杨、杜鹃,水从林间流过,树木千姿百态,水色晶莹碧蓝,如—个巨大的翡翠花盆盆景。

  树正瀑布是我们入沟以后见到的第一个瀑布。它宽62米,相当于我们学校的操场;高15米,相当于6层楼房。虽然它是九寨沟四大瀑布中最小的一个,也能让初游九寨沟的人惊心动魄。上游的水奔流而下,水雾四散,构成了一片水帘。瀑布跌落后,又汇成了一道激流,往下游的磨坊奔流而去,不断推动着磨房和转经房的木轮。在瀑布前,我们还遇到了外国的一家人,做着手势让我帮他们拍照,可我没看懂。树正瀑布前是树正寨,远远望去,只见寨前有一座金黄色的佛塔,飘扬着五颜六色的经幡,那是藏民拜神念经的场所,我感到非常神秘。树正寨的后面,是九寨沟藏民最崇拜的达戈男神山,它和日则沟的色嫫女神山遥遥相对。

  离开树正寨往上行,便到了犀牛海。传说一位身患重病,奄奄一息的藏族老喇嘛,骑着犀牛来到这里。饮用了这里的湖水后,居然奇迹般地康复了。于是老喇嘛舍不得离开,骑着犀牛进入了海中。犀牛海是树干沟最大的海子,水面湛蓝,晶莹透亮,好似一块蓝宝石,又似一面镜子,让游客留连忘返。

  树正沟海子很多,除了犀牛海,我印象最深的便是火花海了。火花海四周是茂密的树林,湖水掩映在重重的翠绿之中,像一个晶莹无比的翡翠盘。湛蓝色的水面上,波光粼粼。如果赶在展雾初散、阳光照耀的时候看海,山于阳光的折射,水面会闪烁出朵朵火花,星星点点,跳跃闪动。

游记的优秀作文

  古人云“上有天堂,下游苏杭。”苏州有星罗棋布的园林引以为傲,而自古便有人云“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是天下文人墨客的宠儿。能与“淡妆浓抹总相宜”倾国女子西施相比的,恐怕天下唯有此湖。

  游西湖也是有讲究的。有句老话在杭州妇孺皆知:日西湖不如夜西湖,夜西湖不如雨西湖。如此看来,雨西湖在西湖该是最盛。上天眷顾,我在游湖时,便正赶上了一阵蒙蒙细雨。

  荷花,红了双颊。娇艳中透着轻灵,躲藏在挤挤挨挨的荷叶中间“犹抱琵琶半遮面”,又如同怕见生人的少女般娇羞,却姿态万千。

  映日荷花固然美,却终究也只是美女西施的侍女,远比不让她们的小姐蕙心兰质。

  雨后的空气泛着甜润的味道,波色潋滟的湖面笼罩着一层薄薄的水汽,宛若轻柔的面纱般,朦胧了西湖国色天香的美丽容颜。夕阳终于赶在暮色蔓延之前挣出云层,在湖面洒下一片斑驳。湖畔的垂柳掩映着在夕阳下浮光跃金的湖水。如烟般的绿色与夕阳的金色交相辉映,晕得如梦一般。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湖面上飘着淡淡的暮色,夕阳的血红从天边淌下,滴到深黛的湖面上。在轻轻的湖风中,柳条轻轻的摇曳着。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天黑了,当西湖那沉鱼落雁的容貌就要完全被暮色掩去时,湖对岸的灯光忽然亮了起来,一刹间的一片金碧辉煌令人宛若进入仙境一般。湖水倒影着流光溢彩的夜灯,霎时间如水晶宫般的朦胧而晶莹透亮。不施脂粉的西湖霎时间雍容华贵。

  夏夜,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了湖面上。湖水泛起层层碧波,反射着银色的光辉。柳荫下的青蛙不安分起来,蟋蟀也欢快地弹起琴来。对岸的灯光伴着游船上的灯火轻轻摇曳着,晚风习习,游人在窃窃私语。空气中忽然开始弥漫清幽的香气,静谧之中,恍若听到了荷花绽放的声音……

关于描写游记的作文:最美的风景

  每年入夏,就有一种精灵,在夏夜里的灵谷寺悠然曼舞,拖曳着一闪一闪的亮黄色微光,就像撒落的点点繁星一样,引得人们争相前往。

  走过长长的一段山路,踏入灵谷胜境时,城市的灯光被完全滤去了。路边有志愿者反复提醒关闭手机和手电照明强光,照相机拍摄不要使用闪光灯。蓦然发现,夜并不是一片漆黑,确有淡淡的天光映照,大概就是星星发出的柔和的光芒,足以看见周边树木的模糊轮廓。

  过了阵亡将士纪念牌坊,忽然前面的人都停下了,路两边聚拢着好些人,凑近看去,路旁灌木丛中不时有星星点点的流光闪现——萤火虫登场了!对于我这样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来说,看见萤火虫并非是第一次,曾记得在老家篱笆旁的菜地里就看见过两只,个头还不小,发出的光也强得多,在明亮的电灯光照下依然引起了我的注意,只是数量太少,颇有点孤孤单单的感觉。灵谷寺的萤火虫要多一些,但与如织的人流相比它们还太少,萤光似乎也弱了不少,而且在众目睽睽之下度过本该属于自己的自由飞行时光,更显得微弱不堪,甚至梦幻中不免有些凄婉。

  我们只得继续逡巡,终于找到一个没有人迹的去处,静静地站着等待。草丛里,几只萤火虫飞起来了,一闪一闪,忽远忽近,仿佛约定一般,你方亮罢我登场,在低空中轻盈地画出流星一样的痕迹,把森郁的灌木林点缀得如梦如幻。过了不多时,有一些小精灵居然飞到了我们身边。看着四面围绕着时明时灭的小灯盏,我激动得不敢喘息,似乎有童年的梦境被唤醒,如痴如醉地沉浸其中,心底却有不知是满足还是叹惋的情愫生起,在清凉的风中悄悄酝酿……

  梦境,不能久留,也不该久留,我们身边不知何时多出了很多人,而且似乎还有更多的人围聚过来,鼎沸的人声混合着杂沓的脚步将短暂的宁静打破。我只得转身离去,不会再来!

  出了景区,熟悉的城市璀璨华灯即刻满目,相形之下萤光点点确实动人可爱,然而我们还是要将城市作为归宿!

  也许,现实才是最美的风景!

游记优秀作文

  假期的最后几天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去了想往已久的张家界。而我们的第一站是凤凰古城。我们到凤凰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夜色中的古城完全是一个美妙的梦境,沱江边所有的古建筑都闪烁着迷人的灯光倒映在江中显得五彩斑谰,临江而设的酒吧里,幽暗的灯光营造出神密的气氛,不时传来吉他和歌手低沉的歌声。还有一个我和小伙伴们发现他们所有店面里的灯下都有成群的白娥飞来飞去,有的还都粘在了蜘蛛网上,但他们都好像不管它,难道这也是古城的一大亮点

  第二天一早我们又匆匆逛了下古城就离开了,经过5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金庸大师欣然挥毫的“天门仙山”。远远望去,山体孤峰高耸,气势临空独尊,想想要上去那插入云霄的山顶真的有点不可思议。可我们上去了,而且坐的是世界上最长的高山索道,坐在缆车里向下望还真有点毛骨悚然,虽然多次做过索道,但对这么高,看着望不到头的绳索还是很是担心,有的家长吓得都不敢往下面看。大概坐了半个多小时,我们到了海拔1279米高的云梦仙顶,这时大家提着的心才落了下来,没过多久我们的心又被提上来了,因为我们走的路都是沿着山体的石壁的,下面是悬空的,那可是在一千多米的高空哦,真不敢想像他们造这路付出了多少的心血,最惊险刺激的是一段悬空的全透明玻璃栈道,这真是挑战人的高空极限,很多人紧靠着山壁走,还有的人干脆蹲着不敢起来走,但有的人却很大胆地在那留影。而我也终于领略了玻璃栈道的绝景。

  上山容易下山难,但这次我们下山却特别轻松自如,因为我们是搭窜山洞自动扶梯下的,自动扶梯是从山顶往下窜通的,所以有点徒,每节电梯下降60米,而我们经过了12节的电梯,这样的话就是说下了720米,用了一会儿功夫啊,如果是走的话大家想一想……我是真心佩服我们中国人的能力怎么会有如此强大。最后我们在天门山的“门洞”下找了个最佳位置留了影,大有“男人顶起一座山的”感觉。天门山真不愧是一座神山、圣山!

  来到张家界的第三天,我们游了大峡谷。大峡谷险峻幽深、峭壁如削、清泉长流,称得上山水融合一绝的景区。景区内最奇特惊险的是一线天。所谓一线天就是两边的山体很近挤成了一条缝,而下谷底的台阶就在这缝里,所以这台阶是又窄又徒,每个人下去都是抓紧扶手小心翼翼往下走,有几个台阶是用木板做成的,缝隙特大,往下面看就想大人们说的“虚甲甲”,每个人的腿都是绷紧的,后来听旁边的游客说我们已经下来了1500多个台阶了,我抬头一看,看到的天空真的是一条线那样宽,这让我想到了“井底之蛙”这个故事。接下来的一个游玩项目让我们几个小孩都怡然自乐,把刚刚的累劲忘得一干二净。我们顺着超级长的滑道从上面滑到谷底,大人小孩个个兴奋不已,不停的发出尖叫,真是惊险刺激,要是上山容易还真想再玩一次。到了谷底又有新的景色出现在我们眼前,急流而下的瀑布与下面的潭水把峡谷搞得雾濛濛一片,阳光从峡谷射下来,在潭上出现了一条美丽的彩虹,这应该是翠潭揽瀑的来历吧。大峡谷的风景真是太绝了。

  下午我们游玩了享有“世界溶洞全能冠军”之称的黄龙洞景区。进入黄龙洞就好像真的进入了龙的身体里面,入口不久路一下子变得很窄,讲解员姐姐说,这是龙的咽喉部位,果然再进去一下子变得特别宽畅,洞中有洞,而且还有河,我们坐着船再往洞的深处。洞真的是好大哦,船靠岸后洞里忽然灯火阑珊,石笋林立,犹如一株株古木错节盘根,而且每根都上下两个相对生长,上面往下长的叫石钟乳,下面往上长的叫石笋,据说这东西还在生长的,100年能长1厘米,直到两根相连,但必须有上面的水滴下来,洞里最高的一根石笋是“定海神针”看起来非常的细,感觉要断的样子,但再有6米它就可以与上面的石钟乳相接了,这样可以顶天立地了,所以平安保险公司为这个石笋投了一亿元的保险。黄龙洞真是无奇不有,像是一个超大的地下魔宫。

  天黑了,我们恋恋不舍的离开了黄龙洞。回忆着几天的张家界之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秋游作文开头结尾

  今天,天气万里无云,我们迈着轻快的步伐去秋游了。

  第一站,我们去了海军纪念馆,进了广场,映入眼帘的便是广场上陈列的一批被海军退役的轰炸机,歼击机、“超黄蜂”直升机、舰炮、鱼雷和各式各样的导弹装备,我们发出了一声声赞叹。接着,我们跟着老师一起进了馆内。

  馆内一片黑暗,一艘艘栩栩如生的战舰,和一个个人型蜡像仿佛让我回到了以前甲午战争的时候,那炮火连天的场面令我心惊肉跳,可那些战士们的脸上却没有一点惧色,一个个眼神坚定,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一道坚固的城墙,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我的思绪又被拉了回来,跟着队伍,继续参观,路上我们有说有笑,不一会我们就来到了出口。但是我们仍意犹未尽,在广场上玩了好久,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这里。

  接着,我们来到了秋游的第二站——天德湖。刚到目的地,一阵阵凉爽的风扑面而来,我们像一群被放飞的鸟儿,一阵风似的跑了下去,享用我们的美味大餐。饭后,同学们在草坪上三个一群,两个一伙的嬉戏玩耍,天德湖的上空回荡着我们欢快的笑声,而我却缓缓的走到河边,凝视着我们最后的目的地——科技馆,在阳光的映衬下,水面波光粼粼,水的影子倒映在科技馆的玻璃上,像给科技馆镀上了一层金子,显得格外美丽。听着他们的笑声,我也快速加入了他们的队伍。

  在科技馆里我们玩得不亦乐乎,不过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个精彩的表演——《结构的力量》,它让我学到了许多结构:蜂巢结构,三角结构,柱形结构……

  最后,在夕阳的余晖下,我们迈着轻快的步伐,踏上了返程之路,结束了今天的秋游之旅。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优秀员工自我推荐

三年级300字写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