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诗意议论文800字高中
生命美丽而感人的诗意
我不知道是否每个人的内心都有成为一个诗人的渴望,但我有。总是很向往生活中会有诗人笔下的哒哒马蹄,三月柳絮抑或是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我会很努力地把生活诗意,喜欢细细凝望屋檐下滴落的细细水珠,喜欢不急不缓踏着碎步穿过一条窄窄的小巷,然后思索着多年前是否有一个人也在这方砖瓦上走过,他是否在沉思着什么,当时他的心境是不是和我的一样?有着在暖暖日照下的些许感动和对此刻生活的热爱?我们有一天是否会很巧合地在这里不经相遇?这样的心境似乎会让我在现实中有比常人更多的落寞。也许没有人会体会到我内心的深切渴望。在当下,我似乎只有在触景时才会感到诗意的存在。我很喜欢凌晨给我的感觉,天色有点潮湿,环境有点寂静,我独自地在重复生活。这时候的我,总会莫名其妙地想到曾经感动过我的很多镜头,但这些镜头在我的生活中没有亲身经历过,是在阅读或观影时感动过我的镜头。这种时候,我的耳畔总爱响起一些悲伤的旋律。
我感性过1912。4。14那个夜晚,憧憬过那晚写在在北大西洋海面的爱情故事。我本身不喜欢悲剧的存在,我憎恨它发生在历史和现实的每个角落。但我却不得不承认,悲剧的存在,是很多故事真正地走向经典,走向每个数十年,数百年,数千年,万年,乃至更遥远的时空的听过或读过或偶然想过这个故事的人的内心,他们会因此而唏嘘,因此而慨叹,因此而珍惜……也是很多故事在千百年后永葆着感人情愫的原因吧。有时候真的很想,很想自己能够作为这个故事的见证,当然,我也愿意做这个故事的主角。我想念那个男主角的炙热的拥抱和深情,想念那个女主角的天真的允诺和义无反顾的抉择。当然,我不会否认自己对这个故事的偏爱有很大的因素是:由这个故事改编而成了电影,电影的艺术和商业手法给这个故事增添了不少的浪漫。此外,这部电影是由我本人非常喜爱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凯特温斯莱特来演绎的。但最重要的因素还是这个故事本身符合我对诗意的审美。
可能我对诗意的理解是经不起推敲的,也不会很符合大众对于诗意的理解。在我看来,那种很感人,值得自己付出所有来换取拥有的情感是我的诗意。而假如我能让我的读者或听众也拥有感动的话,那么,我也就是一个诗人了。其实,有很多故事的确不那么美丽却感动了我。那种言情的小说,有的真的写得很苍白,但却有感动我的能力,他们里我的生活很远,但我并不喜欢追求没有生活气息的诗意。因此,读来读去,记忆也没有因此而停留,这样的没有真正的诗意一说。
诗意的景或人或故事总会让人有一种刻骨铭心的记忆。一棵经年的古柏,一个懂得的人,一段穿越千年,破空而来的故事都具有诗意的。因为他们总会给我们生命最初的体验,这种体验可以是似水柔情,却也可以是野蛮。野蛮的味道不一定是恶臭的,可以是醉人;野蛮的爱不一定是霸道的占有,可以是对爱的含泪肯定;野蛮的诗意不一定就没有感动与美丽。其实这也是我对《呼啸山庄》的一中情感偏爱。基于这种偏爱,我更喜欢英格兰的那种诗意,不像中国的传统诗意。曾有人说英国人阴暗,我本身并不了解。我只是对它有钟爱,从英国的景到英国的人到英国的文,无一遗漏。我还不知道英国的诗意,只知道它的古老。但本着这种喜爱,我会去找寻的。
我对诗意的体验不会只是一篇文章,我用一生去体会,无怨无悔。坐在写字台前打完这篇文章,感受着窗外8月的火辣阳光,我的内心却诡异般充满着温馨。生命很短,日子很短,我要走的路却很长,我要的体验也很长。我从17岁的这个起点开始,可能会经历很多的风雨险阻,可能以后的我不再年轻,没有现在对生命的热情冲动,我可能会被生活折磨得心力交瘁,可能会嘲笑自己追求的如此虚无。但我知道,等到我临终的时候,再想起我曾经有过的诗意,我会不舍和感谢。
我有一个诗人的渴望。
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诗意
曾有人在野外沽酒,平生寂寥,所伴之物不过一间简陋的草棚,酒香随山冈飘出十余里地,常引得劳累奔波的旅人坐下小憩片刻,用几个闲钱换上几碗美酒,美哉!豪放意起,与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对饮高歌,在日薄西山之时,一边收拾摊位,一边欣赏这一天之中最后的美景。
这般诗意的生活,大概是古往今来贤者所热烈追求的吧。王维在月夜听泉,古刹闻钟,乘江南渔舟,访溪边浣女,不过为避开红尘纷扰,寻求生活的诗意;李白游历山水,欲揽青天之明月,不过生性浪漫,想要抓住天地间的一份灵动。
生活中的诱惑实在太多太多,永无止境的欲望蒙住了我们的双眼,平庸却装饰了我们的品格,我们再也没能注意到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诗意。
那层出不穷的小说占据了我们闲暇的时光,那无休止的选秀节目吸引了我们曾乐山乐水的双眼,那随着血液流传到我们身上的诗意被我们束之高阁,不知道在哪次心灵的洗礼后才能被我们重新拾起。
孤独的清泉在月光陪伴下寂寞地流向远方,静寂的松林在风的安抚下发出无奈的叹息,清晨白莲上的露珠只能随着候鸟飞向远方。再也没了在灯火阑珊处蓦然回首,也没了昨夜西风凋碧树后的高楼,我们失了那份不可或缺的诗意,我们失了那份对美的追求。
还记得晏殊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也记得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但现在又有多少人能注意到这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美丽?又有多少人愿意放下浮躁去感受大自然给予我们的诗意
人们害怕“零落成泥碾作尘”的悲伤,害怕“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遗憾,害怕“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缺陷。所以人们放弃了他们的美丽,他们没有看到的是“只有香如故”坚忍不拔,没有看到黄昏向晚的美景,没有看到梅雪互补的娉婷。
其实诗意只是一种生活态度,放下一时得失,让娴静淡泊的灵魂栖息在我们的生命。如果摒弃生活的浮躁,你会发觉到“空山”的灵动,“竹喧”的闲时,“莲动”的优雅,会发觉世间万物都怀着一份诗意,一份豁达。
我愿从江南走过,看空蒙山色,采一朵娇美的莲花,怀着美丽的心愿去感受生命中那不可或缺的诗意。
让生命诗意地栖居的作文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在柔媚的湛蓝中》写道:劬劳功烈,然而诗意地,人栖居在大地上。
哲学家海德格尔在《人,诗意地栖居》中这样解释:“如果生活纯属劳累,人还能举目仰望说:我也甘于存在吗?是的,只要善良,这种纯真,尚与人心同在,人就不无欢喜以神性来度量自身。”
人,到底应该怎样活着?在滚滚而逝的江水前,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清风徐来的明月之夜,苏子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生命是脆弱的,人生是短暂的。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及五阴炽盛。生死的无常,欲望的牢笼,让很多人的灵性良心迷蒙在梅雨季节的烟雾中。灵与肉终其一生,不断地争斗与牵绊。
窗外碧绿的湖水,轻轻的涟漪荡漾在风中。即使告别了春天的阳光,绿树依然郁郁葱葱成长。此刻,反复听着同一首歌,柔婉的歌声在空寂的办公室里回旋,特别喜欢里面的一句歌词:别说话,微笑吧,回头是灿烂的霞。站在楼顶,看远处的高楼林立,马路上流水似的车来车往,天空苍茫,脚下的这片土地,依旧炙手可热。
终日案牍间劳形,到了周末,总期盼着去僻静的乡野感受原始的风。离开乡土已经二十多年,颓败的老屋也倒了,空荡荡的园子里那棵桂花树也不见了,只有记忆不曾散去。池塘里的荷叶片片如云,绿云间,袅娜的莲花盛开,“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
无数的蜻蜓在荷田上飞舞,生活如此静谧美好!庸常日子里的那些琐碎、疲惫和无奈的叹息,在这里统统忘却,眼前只有大自然赐予的美丽与神奇。夏蝉在它的舞台高歌,梧桐枝间,杨树林里,它欢快地唱着,一声声的鸣唤着我的童年,像春雨温润着我落寞的心灵。
这些日子在看有关教育的论著,对教育,也有了更多的思考。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应当向人类传递生命气息”,教育应该是活的,不应该是死的,它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灵肉交流的活动。
曾经,我经常对学生说荷尔德林的这句“人,应该诗意地栖居”,我希望他们能“得之淡然、失之泰然、争其必然、顺其自然”,但我自己却仍然像那片陷在生活漩涡里的落叶,找不到方向。去年高考前夕,一位女生下晚自习后来到我面前,说想找我聊聊。
在那个初夏的夜晚,我和她聊了很久,告诉她只要尽力了就不遗憾,哪怕考不上,再来一年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等以后回头想想现在的岁月,也是一种幸福。虽然她去年没有考上大学,但是今年她第一时间把考上大学的喜讯告知我,我为她祝福,也为她高兴。
李镇西老师认为“幸福比优秀更重要”,我想如果一个人在付出的时候是幸福的,那么这种教育就是成功的,而如果只追求知识、名次等外在的荣誉,忽略了人最真实的情感,这种教育从长期来看,必然是弊大于利的。
诗意地栖居,不是说必须生活在桃源深处,隐居在乡林间。诗意地栖居,应该是一种美好的姿态,是要永葆初心的纯真,是要像莲一样“出淤泥而不染”的质朴,无论生活多么繁杂,人生多么纷扰,也不能忽视大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美好。海角天涯,只要心中有爱,哪里都能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