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跨专业考研的专业
转专业申请书
兴趣最好的导师,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可以使学习事半功倍,因为喜欢所以不会觉得累,因为感兴趣所以充满了动力。快来看看转专业申请书范本吧!
尊敬的院系领导:
您们好!
我是XX级XX系XX班的学生XX。因入校时服从调剂进入XX工程专业,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发现自己在学习这个专业时,存在难度。经过对本校各专业的了解,我认为XX专业更适合自己。
入校5月以来,在对XX工程专业有一定了解后,发现此专业是我校有影响力的专业,师资力量很强,实验室设备在国内属于一流,就业前景、发展前途光明。
但是,通过本学期专业课程的学习及未来专业课程的了解,我发现自己对本专业的重点专业课程缺少学习兴趣,XX工程专业并非我所喜爱的专业;同时,尽管我在上课时努力学习,课后积极复习,完成实验与作业,取得专业课程成绩排名班级第10名的成果,但这并未达到我的理想。
相比较之下,我更喜欢XX专业,高考时,因对此专业的兴趣而把本校当做高考的目标,本校的XX专业在行业中,也排名较前。入学后,我一直关注XX专业,并自学了此专业的一些专业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相信如果转专业成功,得到XX专业老师的指点,我一定能够在本专业取得较好的成绩,不辜负院系领导的培养。
对于将来的就业,我希望从事有关于XX专业方面的工作。请领导相信,我会报以最大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到XX专业的学习中。
因此,我向院系领导申请从XX工程专业转至XX专业。希望领导能予以批准。
此致
敬礼!
研究生转专业申请书格式
尊敬的院领导:
您好。
我是一名**级xxx系硕士研究生。现申请转入xx学院,进行经济学方面的学习。
带着对经济学的浓厚兴趣,我10年报考了xxx大学xxx统计专业,方向为xxx和xxx,希望更多的接触到经济方面的问题。由于没有达到xxx大学的录取要求,调剂到汕大后选择了杨忠强教授的拓扑学方向。但基础数学的这个分支不适合我,不是我兴趣所在。我一直希望能在研究生阶段来学习研究经济学,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来深入了解一些经济学方面的问题。因而特别想转到商学院。
当然,光凭兴趣不一定能学好一门学科,我承认对于经济学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转专业后可能有跟不上的情况,但是闻道有先后,我相信带着浓厚的兴趣和强大的求知欲望,凭借刻苦努力的学习是可以赶得上的。而且对数学模型,运筹学等科目有较深的了解,对于经济学的学习是十分有益的,所以在某些方面我还是有优势的。人说学数学的人是很理性的,我相信这句话,对于转专业这样重大的事情,我是丝毫不敢大意的,所以我的申请绝不是一时脑热的产物,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通过向包括我的现任导师杨忠强教授在内的老师们咨询和求教关于转专业的事,得到他们的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也使我把这件事想的更加的清楚,经过慎重的考虑,更增加了我转到经济专业学习的决心。
经过沟通,我的现任导师杨忠强教授尊重我的决定,同意我的申请;商院的杜沔教授愿意接收我为其学生;理学院和商学院方面也均乐意接收我的申请。因此向研究生院郑重诚恳的提出我的申请,望批准。如果批准,学生万分感谢。
最后,感谢您花宝贵的时间来阅读我的申请。祝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此致
敬礼
研究生转专业申请书
尊敬的院领导、系领导:
你们好!我是20xx届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xxx。
我现在郑重提出转专业申请,希望从酒店管理专业转入机械工程系的激光加工技术专业。
在此之前我也大致的了解过学校转专业的一些规定,也符合转专业的条件,特此递交此申请。
单招考试填写志愿的时候,由于听亲戚们说酒店管理专业很好,以后的发展也比较好,女孩也比较适合学这个专业,于是就选择了它。在开学的时候,本是可以调专业的,但是在那次我没有调。但在这一年的学习里,才发现自己并不喜欢酒店管理这门专业,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尤其是在课余的时候,接触了许多有关激光加工专业的一些知识,从而自己也开始对激光加工这个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的向激光加工专业的同学问一些关于那个专业的情况,并且在课余时间跟着激光加工专业的同学一起上课。还有就是自身就对理科方面的一些事物比较感兴趣,所以从那时开始就有了转专业的想法。我也觉得转了专业以后我能很快适应新专业的学习,并且会更加努力的学习新专业的知识。我想如果学习激光加工这个专业,将其学好之后,也是应该会对自己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的。
枝头含苞待放的花蕾,犹如我十九岁的年龄,她不怕风吹雨打,严霜压顶,但是她要开放!那是自主生命为生命争取后的最美的笑容。给我一个机会,也许以后的路会坎坷,会荆棘;但是,是我自己的选择,即使遍体鳞伤,我还是可以坚持下去的。相信如果连一个机会也没有,即使完整无缺,也少了拼搏的痕迹,剩下了遗憾。
我希望学院领导能给我这次转专业的机会,我将会把自己特长发挥的更加的出色,在本专业的学习会很努力,创造更好的成绩。
以上便是我的申请报告,希望各位领导能批准。
研报考专业三大原则
考研专业的选择往往对于考研学子来说,也是一个难题,专家解析报考专业的原则和方法:
一、专业划分
1、热门专业。热门专业主要指那些切合时代热点,社会需求强劲,因而显得就业前景灿烂的专业。这样的专业还是很多的,例如建筑、土木工程、微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药物化学、财经金融、贸易、会计、民法、经济法、新闻传播等等。这些专业最大的特点往往是报考人数爆满,因此竞争激烈,考录比往往达到10:1以上,实际录取分数线也往往比全国最低线高出好几十分,别的专业第一、第二名的分数,很可能在热门专业里面刚够排队资格。
2、冷门专业。传统专业主要指那些由于社会总体需求量有限,或者从事的研究比较“冷”,跟社会热点不合拍,因而似乎“钱”景暗淡的专业。常见的如文学、历史、哲学、心理学、教育学,以及冶金、地质等等。需要指出的是,冷门专业之所以“冷”,其原因是大不一样的,性质也就不一样,需要考生认真分析,不要盲从随大流。一种是专业本质上就不可能“热”,例如文学、语言、历史等等,绝对是“板凳要坐十年冷”的领域,古今中外从来就没有热过,在将来也肯定热不起来:二是由于专业设计不合理、师资老化、知识结构陈旧和课程僵化过时而造成的“冷”,例如有些学校的党史专业等,在可预见的将来只会继续冷下去;三是由于社会特定发展阶段诸多不正常原因造成的“冷”,例如教育专业等,一旦社会正常了,由冷转温甚至转热是必然的;四是专业设置比较超前,社会需求暂时还未充分开发而显得“冷”,例如心理学等,当经济文化发展起来了,对这类专业的需求也会转旺。当然,冷门专业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竞争不太激烈,考取比较容易。另外,许多冷门专业知识积淀深厚,教学体系完备,治学要求严谨,很适合于有研究学问的考生。
3、新兴专业。新兴专业就是那些过去比较默默无闻,现在由于时代发展、社会需求而迅速“窜红”的专业。例如保险精算、行政管理、社会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宝石学等等。这些专业就业前景比较广阔,同时兴起久,报考人数一般也还不太多,从而竞争程度要小一些。
二、如何选择专业
1、分析外界环境。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划分所谓“冷热”的最主要依据无非就是当前社会需求和专业人才供给之间的对比关系。而稍有经济学常识的同学都知道,供求关系总是不断变化波动的,因此专业冷热也绝非一成不变。某些专业今天很热,大家一窝蜂去学,几年后人才饱和,风光不再;还有些专业是因为社会经济某一方面突然畸形增长,导致“泡沫需求”,一旦泡沫破灭,热度就可能跌到冰点,例如前几年房地产人才需求。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报考志愿和将来毕业就业这中间隔了好几年,存在一个时期,因此仅仅看到眼前的热度就跟风的做法显然是不够明智的。选择一个好专业,还要靠自己动脑筋。那么如何作出正确的判断
2、首先要把握经济和社会的宏观走势,判断社会各行业微观需求。例如,未来经济的发展大方向是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因此计算机类、新闻传媒类等人才很长一段时间内肯定都是走俏的。再比如,中国目前第三产业急需发展,那么象金融、贸易这类人才短期内也难吃饱。
3、其次要了解行业特点,分析需求总量。有些行业伸缩性很大,向其它行业渗透也很厉害,因此很难“饱和”。例如法律专业,随着社会法治化的进程,不仅司法部门,其它各行业对专业法律人才的需求都在逐渐增加。相反,其它一些专业性比较强、分界明显的专业,就总会有饱和的时候,例如会计人才。这时,你就需要进一步了解这些专业目前缺口大概多少,每年毕业量又有多大,短期内会不会出现人才过剩。
4、再者可以参照国外情况。尽管社会制度不同,但各个国家的社会在发展的近似阶段对人才的需求还是表现出了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发达国家的今天可能就是中国的明天。他们今天的热门行业,可能就是国内数年、十数年后的热点。例如,西方的心理咨询业务很火爆(9·11事件后更是如此),而据专家估计,中国有心理问题的人其实一点也不少(有报道中国每年有25万人死于自杀),等再过十数年,情况可能就大不一样。
5、最后必须了解专业办学情况。许多招生单位的所谓热门专业其实根本就不具备起码的师资、经费和经验,仅仅为了赶时髦就开张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误人子弟。前两年就有些小城市的师范学院开办什么国际金融等等。这种专业,考进去也学不到什么东西,耽误时间;等几年后毕业,它的名声已经臭了,反而会连累你。
三、挖掘自身素质
在对各个专业有了大概了解的基础上,还要深刻地认识自己,不仅了解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等各方面的长处和短处,同时也要看清自己的客观需要。归纳起来,就是这样几条原则:兴趣第一、扬长避短、考虑需要。
1、兴趣是选择专业的首要因素。一方面,如果一个人一生都要和自己根本不感兴趣的东西打交道的话,那么会过得很难受;另一方面,兴趣也决定了你能不能有恒心毅力坚持考研复习、并保证高效率。调查表明,强打精神的复习考研,最后大部分是考不上的。
2、学科基础。基础主要指考生自己长期以来在某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如果从未接触过计算机,数学又没学好,现在却非要报考清华计算机专业,那么只能是“壮士一去不复还”。通常,理科学生考文科研究生相对容易一些,反过来则几乎不可能。
3、学习实力。虽然我们常搬出愚公移山的例子来证明“有志者事竟成”,但实际上在有限的复习时间里去和那么多同样优秀的人竞争,光有志气是远远不够的。逻辑思维不发达,考哲学就是受罪;空间想象能力严重缺乏,报建筑设计也是不自量力;大大咧咧、丢三落四惯了,报会计就得掂量掂量。必须记住,报考研究生其实是自己和自己竞争,通过努力自己能否达到第一志愿学校的要求。考研不是斗气,不能看别人考什么专业,就抱着“凭什么我就不行”的想法。孟尝君养士三千,封侯拜将之才有之,鸡鸣狗盗之徒亦有之,可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谁也代替不了谁,都能做出大事业来,人生之中,大到事业是否成功,小到考研是否顺利,都要看能不能很好的扬长避短。
4、性格与抱负。有一种说法叫“性格即命运”,是很有道理的,一个人的性格和抱负起码在未来的职业选择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我们很难想象一个非常重视物质享受的人会一辈子献身于枯燥而挣不了什么钱的古代语言研究。你的性格是好动还是好静,你能不能抗拒外界诱惑专门搞学问,你是很重视物质上的享受还是更看中精神上的愉悦,我是怀着鸿鹄之志而甘愿忍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还是只想找个不错的工作拿份不低的薪水。请注意,我们在这里不是作道德评价,不是说哪种性格好哪种性格不好,哪种抱负高尚哪种抱负庸俗,而仅仅是强调性格与抱负一定要和专业、职业相吻合,这样才能少走弯路,少受痛苦。
5、家庭与其它负担。这主要是因为不同学科和专业之间就业率相差很大。例如据调查,本科毕业生中的政治学、林业工程、材料、仪器仪表等学科即时就业率在90%以上,而体育、植物生产、水产、中医学、农业经济管理等就业率低于50%。研究生毕业时的情况虽然要好些,但总体形势也仍然如此。如果家庭原因或个人原因(比如你大学期间贷款上学)使得你负担很重,要求你必须尽快取得一份薪水可观的工作,那么你即使疯狂地热爱文学,恐怕也不得不暂时扭曲一下自己的兴趣等等。毕竟人生除了自由发展外,还有许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6、是志在必得还是后路宽广。也就是说,你是否非考上不可,还是仅仅想开辟一条更好的路。假如本科毕业后工作无忧,你大可选择一个自己最想去的专业拼一把,成则更好,不成也无所谓,大不了上班去。要是你的全部希望(例如留在北京工作等)乃至全家老小的幸福都指望这次考试了。你的专业目标就别定得太高,稳妥一些,为自己增加取胜的概率。
四、报考专业三忌
许多考生由于经验不足,或者对社会、对自己缺乏一下正确的认识,在选择专业上常常犯很大的错误,而这错误一犯,往往就影响终身,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将考生在选择专业是常见的几种毛病列举一下,或能给大家提个醒,注意避免。
一忌:鼠目寸光。判断专业如何,就业前景好坏,是否有市场,只盯在鼻子尖上。时间过得快,专业兴衰更快。几年工夫,足够从大红大紫落到无人问津。大三在选择志愿的时候起码要大概地看到5年以后(研究生毕业时候)专业的发展趋势。
二忌:人云亦云。自己对自己缺乏认识,没有判断力。明明读懂一个法律条文都要花上半天,看到别人一窝蜂报法律,自己也要去凑合热闹。
三忌:过于急功近利。绝大部分情况下,选择专业其实主要依据的就是“功利”标准。但凡事不能过头,太急功近利反而欲速则不达,因为那样会蒙蔽你的眼睛,造成专业选择上的失误。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加油!
跨专业考医学研究生需要做哪些准备
一、了解专业背景情况,对跨专业考进行可行性的评估
重要的一点,首先问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要对自己有一个深刻的认识,知道自己是否适合这个专业。考前首先要熟悉所考专业的具体情况,它是做什么工作的,研究生要做那些研究,自己是否感兴趣,能否从事相关的研究,并把它作为以后的职业。
如果符合上述要求,其次就该去查询本科所学的课程和考研所考的课程,看是否具有可操作性,能否在半年或一年当中达到考研初试专业课的要求。同时要搜集各种信息,比如说每年的报考人数、招生人数、分数线……学校会公布的分数线是基本线,每个专业还有自己内部的分数线,这要问清楚,看自己复习一年能否达到。所以目标一定要选合适,不能太低,也不要太高。如果这个专业是重点高校的重点学科,还要考虑知识的广度。
二、专业课集中复习,扩展专业背景知识
确定目标后,开始专业课集中复习。复习的时候不要只局限于一门专业课,那样往往没有收获。除此之外最好旁听你要报考的专业课,把大二和大三的主要专业课列表排序,集中在一学年或一学期来学习。
三、考前集中备考复习
7月至10月,考生就要对考研所有科目集中复习。这段时间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公共课的复习上,千万不要落掉。跨专业考生的专业课一般不会达到很高的程度,1年的突击比不得4年的系统学习,所以公共课的优势一定要发挥出来。
四、对于专业课西医综合
实行统考后,特别是2007年以300分计入总分后,其重要性尤为突出,而且医学专业在复试中还有专业课复试(可能还有操作),这就对非临床专业的跨专业考生增加了难度,即使顺利通过了初试,也有可能在复试环节不敌激烈的竞争。所以这就需要跨专业考生在专业课复习时间上加大比重,做到看的细,理解透,并且结合历年真题进行针对性的复习。
跨专业考研难度多大
经管类:相近专业可跨考
经管类考生拥有较强的案例分析和语言逻辑能力,拥有一定的数理统计知识储备,相比较文史类考生跨考有一定的优势。
考生可以在经管专业大类中跨考,如会计跨考财务管理、工商管理跨考管理科学与工程、经济学跨考金融学等。相近专业间的跨考成功率高。
同属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工商管理、旅游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等专业彼此之间跨考难度较低,同属于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的金融学、国际金融、保险学等专业跨考成功率较高。如果在数学方面不擅长,又对文史方向感兴趣,跨考文史类专业也有一定优势。因为经管类专业的许多延伸读物涉及文史哲的内容,考生在大学学习中多少都会有所涉及。此外,专业硕士中的公共管理硕士、法律硕士等由于没有数学,且部分专业课经济管理类考生有所涉及,会降低备考难度。而对于理工类专业,除非有特殊的兴趣和特长,否则很少会有经管类考生涉及。
文史类:跨考“经管”难度大
经过四年大学的训练,文史类考生往往拥有出色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资料整合能力,英语基础普遍较好,文史知识储备雄厚,擅长回答主观性的大题,在文史大类的相关专业中选择跨考,难度较低,成功率较高。如哲学跨考中文、中文跨考新闻学,这些专业需要培养的能力、要求都是相通的,考生完全可以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识积累和能力。
然而,文史类考生普遍数理能力较弱,很多考生在大学甚至没有接触过高等数学,所以想要跨考经济管理、理工类专业,面对几本完全陌生的专业书籍,备考难度较大。此外,随着近些年专业硕士的兴起,很多专业硕士考试不考数学,如教育学硕士、国际汉语硕士等,其考试内容与文史类专业内容还有很多重叠之处,非常利于发挥文史类考生优势,跨考成功率较高。
理工类:互相跨考成功率高
理工类考生往往拥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其选择范围相对较宽,可以在理工大类中跨考,也可以跨考经管类专业。
在理工大类中,理学和工学可以互相跨考,如数学专业与计算机专业互相跨考,生物学与生物医学工程互相跨考等,彼此都有相同的专业基础课程,知识储备相近,思维习惯相近,成功率较高。此外,理工类考生跨考经济管理类专业也同样具有非常大的优势。目前,经济管理类的诸多前沿性问题都需要借助数学、逻辑等理工科思维,需要考生有非常强的数理推算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致使诸多科班毕业生都无法满足学科要求,面临严峻的挑战。而理工类考生在这方面拥有巨大的优势,逐渐开始抢占科班生的读研机会。
医学类:跨考风险较大
这个群体相对非常独立、特殊,他们的学制是五年,学习的内容、专业技能具有非常强的行业属性。跨考难度较大,风险较大。医学考生往往很少选择跨专业报考,多是跨地域、跨院校。如果确实对本专业不在行,考生通常考取与医学相关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如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等,难度较低。
考研备考的时间非常有限,要想在短时间内提高跨考成功率,关键在于根据自身专业基础和优势,选择与自身专业相近,最起码是有交集的专业报考。千万不要盲目从众,争相报考所谓热门专业,而忽视了自己前三年的知识储备和已经建立起的专业技能,人为地提高备考难度。
哪些专业英专生考研更容易跨考
1、汉语国际教育
考试科目:政治+统考英语+汉语基础+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对外汉语,顾名思义就是教外国人汉语。
这个专业跟英语专业的学生也是相当契合,要求培养学生有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的了解。
因此英专生还是有很大的优势,另一方面加强中国文化文学的基础就很好考了。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汉语热也是大趋势,对外汉语老师的岗位也有大量的人才需求,选择这个专业,发展前景可观。
2、新闻与传播
考试科目:政治+统考英语+新传综合能力+新传基础
新闻与传播专业,也是许多跨专业考生的选择之一,竞争相对来说较为激烈。
而英语专业考生的优势在于,在英语的复习上可以稍微省心,重点放在专业知识的学习,新闻学与传播学,以及新闻写作上等等,很多理论知识需要死记硬背,也是蛮考验记忆力的。
这个专业也是看个人爱好来选择。
3、法律(非法学)
考试科目:政治+统考英语+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
什么是复合型人才呢,也许法律加英语就是了。
法律硕士研究生只招收非法律专业的本科生,而且还不用考数学,真的是非常适合英语专业的学生了。
4、应用心理
考试科目:政治+统考英语+心理学专业综合
心理学也是当年考研里,我们专业同学比较中意的,总感觉学心理学的会比较高大上,实际呢
心理学相当严谨甚至有些枯燥,同样需要背诵很多理论知识等,英语专业的学生能更好地吸收学习外国先进理论,学习文献等等。
心理学专业的前景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窄,毕业后可以进高校、中小学和企业等。而且,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始终是中国的一个缺口。
考研可以跨专业吗
一、专业基础归零
这几乎是所有“三跨生”的通病,因为考生面对的是一个陌生的学科领域,常言道“隔行如隔山”,本来专业基础薄弱,再加上同有四年专业经验的本专业考生竞争,其难度可想而知。
特别是对跨学科的考生:从文科跨到理科的难度是最大的,因为理工科考研中,数学是很多文科同学迈不过去的一个坎。从理科跨到文科也不容易,因为长期的理工科学习形成的思维方式和文科有很大不同,考生要在复习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角色的转变。
建议跨专业的考生:一定要提早复习专业课,千万不要临时抱佛脚。
最新的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和指定教材一般都在九月份前后发布,在这之前考生可以参考往年的参考书复习。如果不是更换命题组老师或调整专业方向,一般学校的指定参考教材变化不大,即使发生了变化,你已经复习了一段时间,对专业课有所了解,再调整也相对容易。
对于“三跨”考生来说,要在短时间内对一个全新的学科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就要一遍一遍的阅读教材。但是阅读并不是盲目的,必须抓住重点,考生可以参考历年真题,根据出题方向来把握复习重点。此外,可以向本专业的老师和同学请教,必要时可以报个专业课辅导班,他们的辅导很有针对性,有利于我们提高复习效率。
二、信息收集困难
考研,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场信息战。对于参加考研的朋友来说,收集院校招生信息、考研动态、参考书目、报考时间等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作为“三跨生”,该过程可能会直接影响到考研成败。
以专业课为例,很多考生都是通过请目标学校认识的同学帮忙搜集课堂笔记、历年试卷、导师信息等资料,或者通过他们的介绍结识在读研究生,这些过来人的考验心得往往很有借鉴意义,还会告诉你一些导师的命题思路、学术偏好等信息。
但是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三跨”学生一般不太可能长途跋涉的赶到另外一个省份旁听专业课,这在时间、精力和经济上都存在困难,这样他们在搜集信息这一方面自然处于劣势。另外,很多专业课命题重点、命题思路方面的信息都只在本校报考的考生之间流传,更不会写出帖子发到网上,很难被外省外校的考生了解到。
针对以上状况,考生一定要充分了解目标学校和目标专业的情况,包括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参考数目、历年报考人数和上线人数、各专业分数线等等。尽可能多的了解相关信息,才能正确的知道自己的备考,集中精力复习核心知识,不至于因为信息闭塞而走了弯路。
在搜集复习资料的过程中,历年专业课的试题也是考生必备的资料,同学们可以去网站及目标院校收集。在此提醒所有的考生在搜集信息资源的过程中不盲目,不迷信,适合自己的才是最有用的。
三、考研成本高
有的考生为了收集更多目标院校专业的信息,准备在目标院校附近复习,这样固然方便了不少,但是对于家庭条件不好的考生而言,房租问题成为备考过程中的大难,尤其是在北京、上海这些房价较高的地区。另一方面,由于跨专业考研,需要收集很多相关专业的资料和信息,购买这些资料的费用也是相当可观的。
建议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找一个比较适合自己的复习环境,没条件的同学千万不要怨天尤人,要努力为自己创造条件。随着网络的发展,各大贴吧、考研辅导网站等关于考研的信息很多,只要你常去逛逛,就会找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还可以买些二手资料,这会为你省去一大笔费用。
四、容易动摇
由于三跨生面临的困难和压力很大,难免会产生急躁、不自信、孤独、甚至动摇心理,不少考生不能坚持到最后。比如有的同学在看到报考同一专业的同学复习很有效率,但自己状态不佳时往往心情抑郁、焦虑,进而怀疑自己,萌生退意。
其实,随着复习时间的增加,在对复习效果有一定把握后,这种不自信的心理一般都会有所缓解。有压力是正常的,但是压力过大就应该提醒自己适当的做一些调整了。紧张、焦虑不一定是坏事,往往看考生是如何处理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考研实际上是一个人的战斗,最大的竞争对手恰恰就是自己,坚持到底战胜了自己,才能打赢这场耐力战。建议考生尽量不要跟考同一学校、同一专业的竞争对手一起自习,因为每个人的都有状态起伏的时期,避免因为别人的进度影响了自己的复习计划。
选择了“三跨”这条路,证明你是个有目标、有理想的勇士,但是这道路上布满了荆棘,唯有坚持下来,才能翻过考研这座山,看见大海。
附加:考研资料收集方法
我们在搜集资料的时候先要弄清楚以下几个问题:该学校有没有指定的初试书目?有的话指定了哪些书目?出题老师有没有哪些比较偏好的板块?我们在弄清楚以上问题之后,在把得到的结果做一番总结,整理好之后,带着这些答案去寻找资料,这样会提高你的效率。
关于情报的搜集渠道无非以下两种:
网络
现在是网络时代,做好多事情感觉都离不开网络,我们在查找考研资料的时候也是如此。网络上的资源巨大而丰富。大家往往很容易就能找到一些比较很有用的文章或者网站;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妨把它们加入收藏夹以备不时之需。
考研最重要的就是要消息灵通,闭塞的消息会让你错过很多有分量有价值的东西。所以我们平时在复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埋头苦学,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保持自己消息的及时性,即使自己获得的信息不是第一手的,那也不能是过时过气的。
大家平时还可以多逛一逛相关的网站,很多研友都在里面提出疑问分享经验,如果你有什么想知道的不妨跟研友们多交流。如果你心中有了目标院校的话,你可以去那个学校的贴吧转转,提前感受下学校的氛围,也许还能遇到热心靠谱的研究生学长,直接从他们那获得的消息可能对你更有帮助啊。
前辈
除了网络资源以外,学长学姐这些前辈也是很好的“渠道”。相比较之下,他们会有很多经验,包括哪位老师的偏好是什么他们都会比你了解,他们会给你指出了一条光明的复习道路。如果你是异地考生,你可以选择在学校的贴吧去认识一些学姐和学长,不要认为他们很高冷,其实他们很乐意去帮助你们。特别是那种刚刚考研胜利的前辈,他们还沉浸在考研成功的喜悦当中,心里会很希望把自己的经验分享出来。
此外,一些同学已经不仅确定了院校,还知道了哪些导师每年出院校的考研试题,如果这样的话,同学们还要弄到导师在该专业上的期刊文章和出版物,把各个导师在专业课上的出版物尽量买全,对把握出题思路非常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