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数学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策划方案
球、苹果、玩具狗、各一个, 各种玩具若干。
【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认识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能够说出什么在什么的上面,什么在什么的下面。
【活动过程】
一、 导入引导幼儿观察
1、师:“小朋友们今天我带来了几位好朋友到我们班来做客,想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游戏,你们看这是谁啊?(教师出示篮球一个)。还有一位好朋友它在和小朋友们捉迷藏呢!我们一起来找找看它在哪啊?到底是谁?咦!找到了,原来它藏在书下面啊!快出来跟我们小朋友打个招呼吧”!“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你们最喜欢吃的苹果,很高兴和小朋友们一起玩。”
二、互动游戏,初步引导幼儿辨别上下
1、教师:哎哟!是谁在咬我呀?—“原来是小狗啊!你也想跟我们小朋友玩游戏么?”
出示玩具狗,以小狗的口吻说“小朋友们好,我的名字叫汪汪,想跟你们玩一个游戏。”教师说:“汪汪狗你想跟我们小朋友玩什么游戏啊?(和汪汪狗说悄悄话)我知道了,好的。”
2、汪汪狗想请小朋友们闭上你们的小眼睛,然后汪汪狗会躲起来,当你们听到:汪汪汪的时候就可以睁开眼睛把汪汪狗找出来,并说出你是在哪找到的。
3、游戏中教师要引导孩子说出“什么在什么的上面,什么在什么的下面。”
4、游戏结束后及时对幼儿进行表扬。
三、利用游戏巩固上下的空间位置关系
1、小朋友们玩得开心么?球宝宝、小苹果、汪汪狗。还给你们带来了小礼物有小汽车、花篮、洋娃娃、铅笔、灯笼好多好多的玩具要送给小朋友们,它们也在和你们玩捉迷藏的游戏,那现在我们就一起把他们找出来吧!
2、欢快的背景音乐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
3、教师适当引导幼儿:我们可以在桌子上找找到椅子下面看看……找到后请幼儿说说自己是在那里找到的。分别在什么地方引导幼儿能够说出:小汽车在桌子的下面、铅笔在书的上面……
“小朋友们,你们真棒!将所有的礼物都找到了,而且还能说出他们藏在什么地方,我们为自己鼓鼓掌吧!”
[活动反思]
1、通过本次活动,幼儿能够掌握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也能说出“什么在什么的上面或下面”,初步理解物体间的空间方位。
2、有一小部分幼儿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说出“什么在什么的上面或下面”。需要课后加以辅助练习。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策划案
一、交流
1、讨论: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有许多水果都成熟了。你喜欢吃什么水果呢?数一数有几种水果
2、为什么要多吃水果
二、游戏:买水果
1、了解操作方法:
①今天老师就要去买水果啦!
②出示大篮子,观察提示卡:
*看看我想买什么水果?要买几个?请你数一数,告诉大家。
*装水果篮:老师的提示卡上要大家买6个橘子,所以我就到水果店里买6个橘子装在水果篮里。
③提出操作要求:
每个小朋友拿一个篮子,看看你的篮子上要买什么水果,
数一数提示卡上有几个点就是要买几个水果,看清楚提示卡,然后用我们刚才介绍的好办法来买水果,装在篮子里。
2、幼儿操作。
3、交流验证:
①和同伴互相检查。
②集体检验、交流。
三、为水果店进货
1、水果店的老板看到小朋友们很能干,也想请你们来帮个忙。秋天的水果品种多,他想去进些新货。可是他不知道哪些水果比较受欢迎,想请你们来帮他调查一下。
2、你们的爸爸妈妈喜欢吃什么水果
3、(出示统计表)请你们每人拿一份家人贴纸,家里人喜欢吃什么就把他的头像贴在他喜欢的水果下面,大家都贴好之后数一数每样水果有几个人喜欢吃。
4、哪种水果最受欢迎呢?哪种水果喜欢吃的人比较少呢?我们来数一数。
5、你们可帮了水果店老板的大忙,这样他一看就知道哪些水果要多进些了!等下次水果店新货来了,我们再来买水果吗
谈话了解、感受水果的多样,学习手口一致地数数交流分享不同的数数方式,从中获得经验和体验通过游戏情节学习按数取物体验和学习多种数数方法,培养幼儿细心、耐心的良好习惯游戏中渗透“爱的教育”,引发幼儿关爱家人的同时进一步积累数数经验发展幼儿观察比较能力。
中班数学随笔
幼儿的学习都建立在游戏上,数学活动也是如此。在中班数学活动中,如何巧妙地利用手指玩一些游戏呢?通过一学期的尝试、实践、总结,现整理出一些小游戏,可在平时餐前活动玩,也可作为亲子游戏玩。
一、数字演示
所谓的数字演示,也就是用双手表示数字1到10。如1根手指表示数字1,2根手指表示数字2,以此类推,几根手指就表示数字几。另外,用手指表示数字6到10,还有一种方法,一根大拇指与一根小手指表示数字6,大拇指、食指、中指捏在一起表示数字7,大拇指、食指伸直表示数字8,弯曲食指表示数字9,一只手握成拳就表示数字10。
与幼儿进行数字演示游戏,可用一只手来演示,也可用两只手来演示。
二、多1、少1
在幼儿学会用手指演示数字的基础上,就可以玩一些其他类的游戏了。如中班数字的多1、少1教学内容,老师就可以这样与幼儿玩:“请你摆出比我多1的数字。”如果老师用手指演示了数字3,刚幼儿用手指演示出数字4。“请你摆出比我少1的数。”也是相同办法,在老师用手指演示后,幼儿也演示出比老师少1的数字。
三、相邻数
中班数字教学内容中有相邻数,在平时闲暇或亲子互动之时,一样可以用手指来玩游戏。因为相邻数一般有两个,这时我们就可以用上左、右手来表示了。如老师摆出数字3,幼儿就用一只手摆出数字4,另一只手摆出数字2。如果老师左手摆出数字5,右手摆出数字3,幼儿刚用一只手摆出数字4就可。这种师生之间的互动,不仅提高了幼儿的注意力,也能让幼儿手部很灵活,离开书面的练习,一样可提高思维能力,还更有趣味性。
四、序数
序数也是中班幼儿一个数学学习内容。中班的序数主要是让幼儿理解清楚“几个”和“第几个”。此时,我们就可以利用手指让幼儿有趣味性地更好地理解序数了。如我们用左手演示,先告诉幼儿,大拇指为第1个,以此类推,左手共有5根手指。然后让幼儿用另外一只手指出第2根手指是哪个?第5根手指是哪个?让幼儿圈出前3根手指,后2根手指等。
在熟练理解“几个”和“第几个”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换右手来练习,还是从大拇指起为第1个,让幼儿换方向指出第几个或前几个、后几个。通过左、右手的练习,相信幼儿对序数的理解应该是完全清楚,明白了!
所有的手指游戏,不分角色,师生间可玩,幼儿间互玩,家庭亲子玩;不分时间,晨间活动可玩,餐前活动可玩,放晚学等待时可玩。把这些手指游戏与表扬相结合,相信幼儿会更感兴趣。
生活中的游戏,其实也可以学习相结合,关键在于有趣,好玩。这是不是也是一种乐中学,学中趣呢
幼儿园中小班数学课件
活动目标:
1、能根据颜色、大小的信号进行分类游戏。
2、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树叶(黄色、绿色若干,大小不等)
活动过程:
一、 树叶宝宝问个好,区别颜色、大小
1、今天我做树妈妈,你们做树叶宝宝,一起来玩游戏,好吗
2、树叶宝宝们好,(幼:树妈妈好),我的树叶宝宝很漂亮哦,看,(出示一片绿色树叶)它是什么颜色的树叶?(绿色)树妈妈叫它绿树叶;(出示一片黄色树叶)它是什么颜色的树叶?叫它什么呀?(黄树叶)
3、绿色的叫绿树叶,黄色的叫黄树叶,你看看自己的,你是什么树叶宝宝呀?(轮流介绍:我是黄(绿)树叶)
小结:嗯,我的树叶宝宝颜色不一样。
4、看看,(出示大、小树叶)树叶宝宝还有哪里不一样?(大、小)大的树妈妈叫它大树叶,小的呢?(小树叶)
5、你是大树叶还是小树叶呢?请和旁边的树叶宝宝比一比。
6、知道自己是大树叶还是小树叶了吗?请大树叶举起手来和妈妈招招手;请小树叶站起来和妈妈抱一抱。
小结:我的树叶宝宝大小也不一样。
二、树叶宝宝找朋友,示范分类。
1、树叶宝宝喜欢找朋友,黄树叶找黄树叶做朋友,绿树叶找绿树叶做朋友
2、个别幼儿上前操作,集体验证
3、树叶宝宝喜欢找朋友,大树叶找大树叶做朋友,小树叶找小树叶做朋友
4、个别幼儿上前操作,集体验证
三、打扮树妈妈,尝试分类。
1、(出示两棵树),请树叶宝宝来打扮树妈妈,黄树叶和黄树叶一起打扮树妈妈,绿树叶和绿树叶一起打扮树妈妈。
2、幼儿操作、讲评
3、(出示两棵大、小树),请小朋友们来打扮树妈妈,大树叶和大树叶一起打扮树妈妈,小树叶和小树叶一起打扮树妈妈。
4、幼儿操作、讲评
分类作为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幼儿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次教学活动以游戏情境贯穿始终,适合小班年龄特点。第一环节以情境谈话导入活动,“我是树妈妈,小朋友做树叶宝宝,我们一起玩游戏,让孩子在感知颜色的基础上,进行自我介绍“我是绿(黄)树叶”;再从大小不同,将树叶宝宝分成大树叶、小树叶两类,初步感知颜色和大小,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这个环节中孩子语言表达清楚、完整。
第二环节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初步尝试,能根据大小或颜色找朋友,并体验游戏的快乐。不过由于幼儿以树叶宝宝的角色去找朋友,成为对应的找到相同的颜色或大小,有点偏离分类的主题。经同事们的评析,将这一环节改成大家一起打扮树妈妈,突出分类概念。
第三环节是操作分类,自主选择分类方法(大小或颜色),让幼儿在操作中巩固分类。
总结:由于自己对分类的感念不够清晰,导致第二环节偏离主义,我想上好一堂课不但要充分的准备,而且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细细揣摩。课堂上不但要达成教学目标,还有一定的教学机智,才能让幼儿真正的学到更多,课堂效果才会更好。我非常珍惜这次尝试和锻炼的机会,希望自己能尽快适应数学活动,在数学活动中找到乐趣。
幼儿园中班数学《有趣的图形》反思
活动目标:
1、在认识图形的基础上,使幼儿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
2、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自制的“小路”,上面镂刻出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供幼儿操作的图形、小筐若干;小熊头饰、小动物的家;音乐磁带等。
活动过程:
一、引入环节,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石头”的不同。
2、引导幼儿捡起自己喜欢的石头,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二、创设情境,引发幼儿探索、操作。
1、以小熊摔跤的故事情境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引导幼儿观察小路,说说小路上的坑是什么样子的,启发幼儿想办法把坑填好。
3、幼儿思考并尝试操作,教师根据情况适时引导。
4、引导幼儿发现,用几个不同形状的图形能变出一个新的图形来。从而理解图形之间存在的转换关系。
三、伴随着音乐,幼儿和教师一同欢快地走出活动室。活动自然结束。
有趣的图形活动反思:
在认识了多种几何图形以后,在智力区我们投放了许多色彩不同、大小不同的图形供幼儿拼摆,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每天都会到这儿来利用图形拼摆出各种画面:如火车、汽车、飞机、房子、大树、小鸟等。可是在一次游戏中,有两个小朋友发生了争吵,原因是自己摆的房子都需要一个大一点的正方形,而当时盒子中只有一个合适的,两人都握着正方形,谁也不愿松开。于是在我的引导下,一名幼儿用两个三角形组合在一起拼出了正方形,其他幼儿看见了觉得很有意思也纷纷来尝试。这时我突然意识到,长期以来幼儿在拼摆过程中都是用图形直接来当作物体某一部分的,如果下次三角形不够了或是长方形不够了,孩子就只会争抢。我想应该让孩子理解图形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再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就可以用别的图形组合在一起来替换所需要的图形,如果获得了这种经验,孩子们的拼摆活动会更加丰富,思维也会变得灵活起来。因此我设计了今天的数学活动:有趣的图形。此次教育活动的目标是:1、在认识图形的基础上,使幼儿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2、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主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一、复习、巩固认识的图形:
活动开始我鼓励幼儿捡一些不同的石头,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自己的小石头是什么形状的,这样对每个图形的外形特征加深印象,为他之后的填坑活动奠定基础。
二、在玩儿中学
为了使枯燥无味的数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在引导幼儿捡图形的环节上我设计成捡石头要去建房子,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以小熊摔跤的故事情景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萌发他们助人为乐的情感;创设小动物的家这样温馨的背景环境,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活动氛围;直接利用小路作为活动场所,让孩子们在边玩儿填坑的游戏中边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
三、提供幼儿充分探索、尝试、思考的空间和条件。
1、在填坑之前,教师先引导幼儿观察路上的坑是什么样子的,如:是什么形状的、有大又有小。为的是让孩子明白要想办法来获得这些图形。同时教师提出要求,引导幼儿坐在小路的两边,把身边的坑填满,不能漏洞,也不能让石头叠放在一起,这些提示语会引导着他们不断尝试、思考把坑填好。
2、路面上我所设计的坑多数都大于幼儿手中现有的图形或是没有这样的图形,一块石头不可能直接填满,这就给孩子创设了难题,促使他们想办法用多个图形拼在一起来解决问题。可是哪些图形更合适呢?这就激发了幼儿思考——操作——再思考——再操作的过程。
3、考虑到难易程度的不同,有的坑用2—4个图形就可以拼成,而有的坑就需要更多的图形,这让能力强的和能力较弱一些的孩子都能获得成功,愿意参与活动。
四、活动中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鼓励。重在启发、引导幼儿尝试操作:
在幼儿尝试、探索、发现的过程中,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看到好的做法及时鼓励、肯定;看到幼儿遇到困难时,启发全体幼儿共同想办法解决,并不断地归纳、总结,引导幼儿感知图形间的转换关
系。
s("content_relate");
幼儿园中班优质的数学课件
一活动目标
1.学习3 的组成,知道3分成两份有2种分法,知道哪两个数合起 来是3,并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
2.在活动中,正确记录分合式,并会整理自己的操作材料。
3.在游戏中学习3的组成,体验同伴合作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数量是3的图片。
2.教师用记录卡一张,小猫头饰一个,两个圈。
3.幼儿人手一张数字宝宝卡片放在口袋里。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小猫头饰,"看,谁来了呀?"
二、学习3的组成。
1、教师:今天小猫要邀请它的好朋友们小兔、小猴到家里来做客,还为它们准备了许多好吃的,它想把这些好吃的分别放在2个盘子里,可是它不知道怎么分才好,你们愿意帮助小猫来分一分吗
2、出示记录卡,幼儿自主学习3的分成。教师:我们先来看看有些什么好吃的?有多少?(3只桃子,3个蘑菇,3条小鱼……)
教师:那怎样把数量是3的分成两份呢,请你动动脑筋,看谁想得办法多,并用数字把每次的分法记在下面的格子里。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教师:你是怎么分的?请你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
(我把3只桃子,1只桃子分给了小兔,2只分分给了小猴。)
(我把3条小鱼,1条小鱼分给了小兔,2条小鱼分给了小猴。)
教师与幼儿一起记录3可以分成1和2,幼儿一起学念。
教师:还有其他分法吗
(把3个蘑菇,2个蘑菇分给了小兔,1个蘑菇分给了小猴。)
教师:还有其他的分法吗
教师小结:3分成两份有两种分法。幼儿一起念两种分法。
幼儿园中班数学课件
活动目标
1.学会按照形状,颜色,大小进行分类。
2.学习根据纵向与横向标记给物体定位,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重点学会按照形状,颜色,大小进行分类。
活动难点学习根据纵向与横向标记给物体定位,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PPT课件,幼儿操作卡。
活动过程一、送图形宝宝回家,了解图形的基本特征。
1.看PPT,分类。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图形宝宝,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图形宝宝呢?他们有哪些特质?请你们根据分类的特质,把他们送回家好吗
2.请个别幼儿说说他老师指的是什么图形,有什么特点,应该送回到哪里
二、出示图一,让幼儿观察,示范讲解双形双维排列的规则,教师讲解按形状、颜色分。
1.师:老师这来了几个图形宝宝,它们是谁呀,(一一出示图形讲出图形的特征)它们告诉我它们呀找不到自己的家了,怎么办?(帮它们找家)2.出示图形屋,这个图形屋就是图形宝宝的家,我们来看看上面有上面呀?(颜色标记、形状标记)这说明我们要根据它的颜色标记和形状标记来帮图形宝宝们找到它们的家。
3.我们先来看看横排,我们也叫它行,第一个前面的颜色标记是红色,那它整行都是红色图形的家,那第二个是什么颜色标记?(蓝色)又是谁的家呢?(蓝色图形的家)4.横排看好了,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竖排,我们叫它列,第一列是什么标记?(正方形标记)说明这一列都是正方形的家,那第二列呢?(三角形、三角形的家)5.认识了图形屋,现在我们就一个一个来帮助图形宝宝找家,我们先看第一行是红色,第一列是正方形,(边说边用手示范)那他们的交接点就是红色正方形的家,依次类推找出其它几个图形的家。
总结:我们小朋友真聪明,虽然它们的形状不一样、颜色不一样但是我们都能帮它们找到了家。
三、出示图二,让幼儿观察,示范讲解双形双维排列的规则 ,教师讲解按形状、大小分。
1.老师这还有几个图形宝宝没有找到它们的家呢,我们看看它们是谁?(两个两个图形出示)它们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2.出示图二,请幼儿观察上面有什么标记,我们应该怎样送图形宝宝回家呢?(请小朋友上来找家,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找)总结:我们来看一看这两个图形虽然它的形状一样、颜色一样但是它们大小不一样,我们小朋友很聪明还是帮助图形宝宝找到了自己的家,它们可高兴啦都说要谢谢你们!
四、幼儿动手操作。
1.师:今天我们教室里还有许多图形宝宝找不到自己的家呢,小朋友你们想帮助他们吗?请你们轻轻地搬椅子到座位上帮助他们吧!
2.幼儿操作,教室巡回指导。
五、张贴幼儿操作纸,请错的幼儿改正,给做的对的幼儿给予小红花奖励。
中班数学学习内容
1、比较粗细、厚薄
2、上、中、下
3、前后、左右
4、画点点(看数字画点点)
5、听声音摆小棍
6、一样多,不一样多(比多几,¥比少几)
7、少1个,多1个(1~5之间)
8、多1个,少1个(3,8)
9、分类(按属性分、按颜色分)
10、点数6~10(数与量连线)
11、认识单数
12、认识双数
13、相邻数(实物)
14、相邻数(数字)
15、种花(我种了5朵花,5是单数,它的相邻数是4和6)
16、排序(1~10实物从左往右,从右往左谁排第几)
17、动物旅馆(第几层,第几号)
18、“1”的集合概念(1粒葡萄,1串葡萄,1筐葡萄)
19、学量词
20、什么一样,什么不一样
21、找相同(密码)
22、找规律
23、计数1~30
24、添一个,去掉一个
25、“5”的分解与组合
26、分棋子(6的分解组合)
27、“7”的分解组合
28、整体与部分(6分3、4、5、6份)
29、复习认识正方形
30、复习认识三角形
31、复习认识圆形
32、复习认识长方形
33、复习认识梯形
34、数三角
35、涂正方形、涂圆形
36、认识昨天、今天、明天
幼儿园课件中班数学
学习等分活动目标:
1.学习将不同形状的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四份,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萌发对等分的兴趣。
3.发展观察能力、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1.剪刀,不同形状(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彩纸。
2.操作卡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今天小刘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请你们在看故事的同时,想想两个问题:1.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2.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看完故事,师:发生了什么事情
幼:两只笨熊在分面包。
师:后来呢
幼:被狐狸吃了很多。
师:总结:哦,他们没有分成大小一样的面包。
2.师:老师这里有一根非常漂亮的彩绳,要讲给今天非常听话的2个小朋友(强调2个),谁能来帮老师把这一根长绳分成长短一样的2段呢
幼:就从中间剪。
师:好,那你来操作一下。
幼指着绳子:就是这里。
师:你来用手比划来剪一下。
幼:随便指个地方比划剪。
师:把绳子折起来问:这样是一样长吗
幼:不是。
师:那怎么样剪才能剪成一样长短的绳子呢
幼儿再次尝试。
师:你是怎么把它分成相同的2段的呢
幼儿说完教师总结:两端相对,从中间对折就可以吧一个彩绳分成2个长短一样的彩绳。
二、操作过程
1.圆形:今天大黑和小黑熊没有吃到蛋糕,老师这里有1个圆形饼干,想把它分给大黑和小黑,但是该怎么分才能把一个饼干分成2个大小一样,形状相同的部分。
幼儿进行操作。
师:这两个是一样大小,形状相同吗
幼:是的。
师:你是怎么观察他们是一样大小,形状相等的
幼儿说完教师总结:从中间对折,分开的两个形状能完全重合。
师:引出2等分的概念:二等分就是把一个物体分成大小相同,形状一样的2个部份就叫二等分。
2.幼儿探索将不同的图形进行2等分,进一步感知2等分的含义。
正方形:对折可以得到2个长方形(请幼儿演示)教师请幼儿继续探索还有什么办法?(有一块正方形的饼干,但是两个熊宝宝都喜欢吃三角形的饼干,怎么办?)长方形:
师:长方形呢?对折后能有几种分法?也能折出相同的三角形吗
幼儿折出的三角形是交叉不重叠的,会犹豫长方形能不能分出2个相等的三角形。
师:剪出三角形让孩子比对。
3.每人一把剪刀,把长方形对角后二等分剪开变成2个三角形。
师:请幼儿仔细观察看2个三角形能完全重叠吗?能完全重叠的就是相同大小的2个等分。
把其他图形也剪开试试剪下的2个图形是否能重叠
三、比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给幼儿发操作卡师:看看老师发给你们的饼干跟操作卡上的是一样大吗
幼:是的。
尝试用我们刚学过的方法把他们分成二等分,把剪下的1个等分还原到操作卡上的各种图形问: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结:整体由部分组成,整体大于部分。
在二等分的基础上,发放圆形材料探索四等分的方法。
四、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引导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经验分享、交流。
五、活动结束师:小朋友们今天很厉害,学会了2等分发操作选择题,有空可以当堂完成 。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
设计意图:
"分类"是数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要运用。比如:超市里物品的摆放、图书馆里的图书的摆放、家中整理房间等等都要运用到有关的分类知识。新《纲要》中指出要让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并体验到数学活动的乐趣和重要性。为了将枯燥、逻辑性较强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浅显易懂,并能融入孩子们感兴趣的操作活动中去,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整个活动以孩子们熟悉的火车为活动题材,将"为货运火车装运货物"的游戏贯穿始终。活动中,让孩子们主动探索、尝试操作,在玩、试、想、做、议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有关分类的经验。从而发展幼儿的合作、协商、操作能力,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和有趣性。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尝试探索"分类装货物"的方法。
2、发展幼儿的合作、协商能力和倾听能力。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分享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对火车已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2、材料准备:16块火车外形的底板(15块小的,1块大的),各种货物卡片,各种图形片;碟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观看CD,让幼儿观察、了解火车分为客运火车和货运火车两种。
"小朋友,看,我们来到了哪儿?"2、"五一劳动节刚过,装运货物的工人叔叔们又开始繁忙地工作了,他们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忙,一起装运货物。"二、操作活动。
1、幼儿分组合作,第一次尝试装运货物。(为一节车厢的火车装运货物)(1)请幼儿观察认识各种物品,初步感性认识"分类"。
(2)请幼儿尝试装运货物,并为车厢设计标记。
活动要求:幼儿四人一组,分配角色,协商讨论选出小组负责人及操作结果汇报员。(要求每组幼儿全部完成任务,重点指导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任务,体验成功的喜悦)(3)汇报操作结果。
2、第二次尝试装运货物。(为两、三节车厢的火车装运货物)(1)幼儿尝试装运货物,并为每节车厢设计标记。
活动要求:首先完成两节车厢的操作任务,在验货认可之后将列车放回货场后方能操作三节车厢的操作。(两节车厢的操作是满足能力中等幼儿的需求,三节车厢的操作是为能力强的幼儿提供提高能力机会。)(2)请个别幼儿讲一讲:你们是怎样摆放的
3、幼儿集体合作装运货物。(将具体的实物操作卡片换成抽象的图形卡片)(1)出示一列大火车。
"现在,我们要把这些木材分别运送给三位客人。第一位客人,他要红色的木材;第二位客人,他要圆形的木材;第三位客人,他要的是大的木材。请你们想一想,该怎样摆放这些木材?"(2)请幼儿自己检验"劳动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三、活动延伸。
1、小结集体操作情况,发现交集分类的现象,为下次活动打基础。
2、幼儿开着火车出活动室,结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