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每逢佳节倍思亲

  羅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

  蒁施教时期年月日

  膀教学内容羈每逢佳节倍思亲蚆共几课时薂2芈课型蒇新授蚁第几课时袇1蝿教学芆目标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蒂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肂3.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大致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罿教学莃重难点1.2.薄读通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4.芀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大致了解文章主要内容。荿教学膄资源芁教学课件莈预习袈设计袄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莂2.了解诗人王维。蚁3.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思考诗句的意思。芇学程预设薄导学策略蒄调整与反思衿板块一:走进课文1.2.蚇背李白的《静夜思》。3.4.莅全班学生齐读课题。芁3.(让人开心的美好节日)膂中秋节,赏月,吃月饼。肆春节,吃饺子,放鞭炮。肅端午,吃粽子,赛龙舟节元宵节,吃汤圆,看灯展芀重阳节,吃千人糕、登高赏菊螀袆比比,组词莄佳蒈挂艿3.倍数薆倍膁培螁4.(思念)蚈莆5.齐读古诗膃衿6.了解王维肈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善画人物、丛竹、山水。苏轼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因官至尚书右丞,所以人称王右丞。肇板块二、检查预习1.2.芄小组里读词语,相互评价。3.4.芁说说哪些生字书写时要提醒大家注意的。蒇出示:佳节一年一度重阳节螇情景扶老携幼兴高采烈肁兄弟头插茱萸登高远眺莀异乡天各一方思绪万千羆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结解释芃异:1.不相同2.离异3.另外的4.特别的5.奇怪膃1)异口同声2)异乡3)景色奇异4)惊异的目光蒈板块三、自读课文莆1.学程单一:肄(1)小组一起读读课文,互相纠正。膄(2)想一想:在本文中“佳节”是指哪个节日?京城长安的人们是怎样过这个节的?王维以前在家乡又是怎样过节的呢?袁时间:4分钟聿2.交流螄是重阳节。羁“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去登高游玩。”罿葿(一年一度、扶老携幼、兴高采烈、登高游玩)薅这些词都是表示动作的,你能选其中的一个在小组内演一演吗?肃莁理解词语根据解释写出文中相应的词语。袈1.搀扶老人,领着孩子。芅2.形容兴致极高,精神饱满。肄3.彼此相隔遥远,难于相见。4.内心的想法非常多。蒀指名读,齐读。莇王维想……是多么高兴啊!”羅袂结合课文插图理解茱萸袂茱萸被认为能祛病驱邪,所以古人或头插茱萸枝,或臂佩茱萸囊,登高游兴,并把重阳节称为登高节、茱萸节、茱萸会。)螇螆学程单二:1.2.羃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4.羀完成填空:诗人15岁离开,两年后的节看到的情景。他思绪万千,提笔写下膆。蒆小组交流羄时间:3分钟聿6.诵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袀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芆独在/异乡/为异客,螂每逢/佳节/倍思亲。蒁遥知/兄弟/登高处,艿遍插/茱萸/少一人。羇袃板块四、布置作业蕿板块一:揭示课题,解题导入。螈1.谁来背诵一下思乡的古诗?蒃.同学们,我们每到各种传统节日,就会加倍思念远方的,我们可以说:“”。羄(板书课题:每逢佳节倍思亲)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3课,谁来读读课题。(指名读,相机正音:逢)羂2.“佳节”是指怎样的节日?说说你知道的佳节?膈那么“佳”是什么意思呢?(美好的)我们常把写得比较好的作文称为——(佳作);把取得的好成绩称为——(佳绩);把优美的环境称为——(佳境)膄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佳”字?蚂3.“倍”也是一个生字,在数学课上我们经常会遇到它,谁来举个例子?肀4.“思”字是我们的老朋友了,谁来给他组组词。举起右手,和老师一起来写这个词。(边板书“思念”,边讲解“念”的写法)薇5.这句话出自一首诗中。(出示古诗)熟悉吗?对,我们在上学期的晨诵时间诵读过这首诗。一起来读好它。羄螃腿6.了解王维。羆蚄袅板块二、检查预习薁出示词语,指名朗读蒆2.指导生字。佳、倍、重、扶、幼蒅蚂(佳”:左窄右宽,右部是两个“土”,四横间的距离要均等。虿“倍”:左窄右宽,右部的“口”要略扁一些。腿“重”:第二笔的横要长一些,注意各横的长短变化,以及各横之间的距离。膅“扶”:左窄右宽,右部的撇捺要有力。蚃“幼”:左部的第二笔是撇提,右部的撇要舒展。)肂薈板块三、自读课文羅1.过渡:王维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自读要求,再一次走进少年王维的故事。蒁2.出示自读要求膀羈蚆3.学生自主学习,师巡视。薂4.导学:芈(1)在本文中“佳节”是指哪个节日?蒇2.京城长安的人们是怎样过这个节的?莆①这句话中有好几个四字词语,能找到吗?薃蚁袇②读了这几个词,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膇莁③“扶老携幼”的“携”在字典中有两个意思。(出示:①携带,带;②拉着)你觉得在这个词中,应该是什么意思?蝿交流点拨:平时爸爸妈妈带孩子上街,都是拉着孩子走的吗?还会有些什么别的方式?师生合作表演,如抱着走,搂着走,扛在肩上走……这么看来“扶老携幼”的“携”应该是“带着”的意思。芆④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心情读这两句话呢?(高兴)袇3.王维以前在家乡又是怎样过节的呢?出示“王维想……是多么高兴啊!”①在读这段话的时候,你觉得有哪些字的读音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指名说,领读)②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名几名学生读)③为什么要“头插茱萸”?④“远眺”是什么意思?(向远处看)表示看的词语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注视、俯视、仰望、眺望、扫视、浏览……)4.难理解的词语和难读的句子都解决了,读好课文应该没问题了,是吗?那就请你大声地把课文再读一遍吧!5.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课文读了好多遍了,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呢?)6.诵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板块四、布置作业作业设计1.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收集、诵读王维的诗或反映思乡的诗,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2016年教师考试文学常识

  1. 在先秦作品中,“重章叠句,一唱三叹”是哪部作品的艺术特点

  答:《诗经》

  2. 《诗经》收录的是什么年代的作品,共多少篇

  答:《诗经》收录的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500多年间的诗歌作品,共305篇。

  3. 先秦时期的历史著作主要有哪几部

  答:主要有三部:《左传》、《国语》、《战国策》。

  4.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综合性的图书分类目录是哪部作品,作者是谁

  5.“志人”小说《世说新语》属于什么体的小说,作者是谁

  6.《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多行不义必自毙”一语所指斥的对象是谁

  答:共叔段。

  7. 屈原在学习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哪种新的诗歌样式

  答:楚辞。

  8.“汉赋四大家”是哪四位

  答:“汉赋四大家”是司马相如,班固,杨雄,张衡。

  9.《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冯谖”是什么身份

  答:“冯谖”的身份是门客。

  10.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抒情诗是哪部作品,作者是谁

  一、古希腊

  1.《荷马史诗》相传为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所编。主要作品为《伊利亚特》(又译为《伊利昂纪》)《奥德赛》(又译为《奥德修纪),《伊利亚特》叙述十年特洛伊战争,《奥德赛》写特洛伊战争结束后,希腊英雄奥德赛历险回乡的故事。

  2.《伊索寓言》古希腊寓言汇编,相传为伊索所作,它是欧洲最早的寓言集,在欧洲文学史上奠定了寓言创作的基础。

  3.埃斯库罗斯,古希腊悲剧之父,代表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4.索福克勒斯,古希腊重要悲剧作家,代表作《俄狄浦斯王》。

  5.欧里庇得斯,古希腊重要悲剧作家,代表作《美狄亚》。

  6.阿里斯托芬,古希腊“喜剧之父”代表作《阿卡奈人》。

  二、英国

  1.乔叟,14世纪英国诗人、作家,代表作:短篇小说集《坎特伯雷故事集》。

  2.莎士比亚,16-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主要作品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李尔王》,另有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喜剧有《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欢喜》等,历史剧有《理查二世》、《亨利四世》等。马克思称之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

  3.笛福,17-18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被誉为“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主要作品《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

  4.拜伦,19世纪初期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为诗体小说《唐·璜》,通过青年贵族唐璜的种种经历,抨击欧洲反动的封建势力。

  5.雪莱,19世纪积极浪漫主义诗人,欧洲文学史上最早歌颂空想社会主义的诗人之一,主要作品为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抒情诗《西风颂》等。

  6.托马斯•哈代,19世纪英国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德伯家的苔丝》。

  7.狄更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大卫•科波菲尔》、《艰难时世》《双城记》《雾都孤儿》。

  三、法国

  1.莫里哀,法国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作家,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创建者,主要作品为《伪君子》《悭吝人》等喜剧。

  2.雨果,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最卓越的代表,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笑面人》、《九三年》以及人道主义三部曲——《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

  3.司汤达,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为《红与黑》写不满封建制度的平民青年于连,千方百计向上爬,最终被送上断头台。“红”是将军服色,指“入军界”的道路;“黑”是主教服色,指当神父、主教的道路。

  4.巴尔扎克,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主要作品总称为《人间喜剧》,包括《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贝姨》、《邦斯舅舅》等,是世界文学中规模最宏伟的创作之一。

  5.大仲马,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

  6.小仲马,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大仲马之子,代表作长篇小说《茶花女》。

  7.莫泊桑,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一生》《俊友》,短篇小说《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项链》。

  8.欧仁•鲍狄埃,19世纪法国伟大的工人诗人,主要作品为《国际歌》(工人作曲家比尔•狄盖特为之谱曲),列宁说他是“一位最伟大的用歌作为工具的宣传家”。

  9.罗曼•罗兰,19世纪法国伟大的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描写一个以个人奋斗来反抗社会的艺术家的悲剧人物(以贝多芬为原型)。

  四、前苏联

  1.普希金,19世纪俄国伟大诗人,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主要作品为抒情诗《自由颂》,叙事诗《青铜骑士》,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等。

  2.果戈理,19世纪俄国最优秀的讽刺作家,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主要作品为讽刺喜剧《钦差大臣》,长篇小说《死魂灵》。

  3.冈察洛夫,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主要作品为《奥勃洛摩夫》。

  4.屠洛涅夫,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罗亭》《父与子》、《贵族之家》,散文故事集《猎人笔记》。

  5.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列宁称之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6.契诃夫,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主要作品为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套中人》,中篇小说《第六病室》,剧本《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是俄罗斯唯一以短篇小说创作登上世界文坛高峰的作家。

  7.高尔基,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主要作品为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长篇小说《母亲》,散文诗《海燕》等。列宁称之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代表”,称《母亲》是一部“非常及时的书”。

  五、德国

  1.歌德,18-19世纪德国诗人、作家,德国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者,主要作品为书信体长篇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诗剧《浮士德》。

  2.席勒,19世纪德国诗人、剧作家,主要作品为剧本《阴谋与爱情》,诗作《欢乐颂》。

  3.海涅,19世纪德国诗人,主要作品为《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六、美国

  1.惠特曼,19世纪美国伟大诗人,主要作品为诗集《草叶集》。

  2.马克•吐温,19-20美国伟大作家,主要作品为长篇讽刺小说《镀金时代》,儿童文学《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短篇小说《竞选州长》、《百万英镑》等。

  3.欧•亨利,19-20世纪美国短篇小说家,主要作品为《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等,他的作品被誊为

  “美国生活幽默的百科全书”。

  4.海明威,20世纪美国作家,“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195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篇小说

  《老人与海》。

2016年大学语文文学常识

  12.乐府原是古代音乐机关的名称。最早设于秦朝。汉乐府原指汉代的音乐机关。据记载,汉武帝时的乐府开始采集民间歌辞和乐曲。六朝时,将乐府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称为乐府,于是"汉乐府"就由汉代音乐机关的名称而兼为一种诗体的名称了。

  13.曹操是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是建安文学的倡导者和杰出代表。

  曹操诗歌《蒿里行》反映汉末社会动乱和民生多艰。作品反映了初平之年关东州群起兵讨伐董卓,便令会师之后,他们各怀异心,观望不前,不久各路人马为争夺权势相互火并、自相残杀。军阀长期混战、造成百姓惨死、抛骨露尸于野的衰败景象。作品真实地反映了这个历史事实,并流露了诗人伤时悯乱的感情,苍凉激楚,形象鲜明。因此,后人称之为"诗史"、"汉末实录".

  14.曹植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诗品》称之为"建安之杰",现存诗80多首,辞赋散文共40余篇。钟嵘评价曹植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精兼雅怨,体被文质",是对其诗歌风格的概括。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和刘桢。

  15.曹丕代表作是《燕歌行》。此诗历来为人称道,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对七言诗的形成有很大贡献。二是在于它情致凄婉动人、语言浅显清丽、音节和谐流畅。

  16.陶渊明的影响

  思想人品方面:恬淡退隐,固穷守节,不屈事权贵,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人品峻洁,精神高尚,教育和影响了无数代作家。

  诗歌创作方面:他是汉魏六朝最杰出的诗人,是田园诗派的开山之祖。对田园诗题材的开掘,情、景、理交融的美学旨归,自然纯真的风格,均有巨大的影响。

  17.骈文又称骈俪文、骈偶文。以两两相对的句子构成的文章叫骈文。

  18.庾信是六朝文学的集大成者。其诗真正融合了南北诗风,兼有刚健与柔媚之美。将咏史与抒情相结合,感情真挚。赋前有序,即《哀江南赋序》,是用四六

  骈文写的,它概括了全篇大意,并说明创作此赋的动机。庾信的赋,如同其诗,善用典故,而且一般都能灵活运用。语言精美,情文并茂,自然流丽,将骈文推向高峰,达到了六朝骈文的最高水平。

  19.南朝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

  (1)体裁短小,多是五言四句,和周、汉民歌不同。

  (2)以抒情为主,感情真率动人。

  (3)多用比兴、象征、谐音双关等手法。

  (4)语言自然晓畅,风格清新婉丽。

  20.标志着南朝民歌在艺术发展上的最高成就的是:《西洲曲》。

  《西洲曲》开头写一位少女回忆梅花初落时与情人在西洲约会,于是折梅一枝遥寄江北的爱人。以下便写那少女从春到秋、从早到晚的无尽相思。情调缠绵悱恻,充满了隐约朦胧之美,颇有艺术感染力。并且巧妙运用谐音双关的修辞方法,如本篇多次写到莲。"莲"和"怜"谐音,"莲子"即"怜子",暗示爱怜的人。"低头弄莲子",即暗指爱抚所爱的人。又以莲子的青如水比喻对爱人的感情纯洁如水。"置莲怀袖中"即表示对所爱的人珍爱,以"莲心彻底红"喻爱情的成熟和热烈。运用双关语,使全诗的情调更显得优美迷人。全诗以五言四句为一段,用顶真格的修辞把上下段连接起来,如"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全诗迂回曲折而又首尾一贯。

文学常识知识问答

  240、下面关于计算机图形和图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图形比图像更容易编辑、修改

  241、丘比特的母亲是:维纳斯

  242、下列京剧剧目不属于“三国戏”的是《宇宙锋》(秦朝)

  243、“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出自于: 《钗头凤》

  244、曾在家门帖上“画不买给官家”的画家是: 齐白石

  245、“有板有眼”的“板”是我国传统音乐节奏中的: 强拍

  246、以下鲁迅创造的人物中哪一个不是农民? 狂人

  247、《十面埋伏》是: 琵琶曲

  248、米兰·昆德拉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 玩笑

  249、以下哪一部作品不属于解放后的著名小说?《骆驼祥子》

  250、《鳟鱼》是哪位作曲家的作品? 舒柏特

  251、京剧表演艺术家杨小楼的别名是: 三元

  252、“黄梅戏”是哪个省的地方戏?安徽

  253、没做过世界本原的是: 土

  254、既是剧作家,又是物理学家的是:丁西林

  255、“黔驴技穷”典故中的故事发生在:古代贵州

  256、“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是谁的名句?刘希夷

  257、“五丁有意留奇迹,特为天南表大观”出自明代:李楷

  258、诗句“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出自哪位诗人之手?杜甫

  259、评剧起源于:北京农村流行的“对口莲花落”

  260、多宝塔是谁的碑帖?颜真卿

  261、“诗仙”的作品有《蜀道难》

  262、汤姆-汉克斯主演过:《费城故事》

  263、《西厢记》脱胎于唐传奇故事:《会真记》

  264、一般古琴的琴底为:梓木

  265、歌曲《回忆》是哪部音乐剧的插曲?《猫》

  266、杜甫诗句“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中“故人”是指:李白

  277、京剧名角人称“江南武松”的是:盖叫天

  278、葛尔曼是普希金哪一部作品的主人公?黑桃皇后

  279、敕勒歌是哪个民族的民歌?鲜卑

  280、哪位被称为王荆公?王安石

  281、以下哪部作品不是果戈里写的?《还乡》

  282、“我是你闲坐窗前的那棵橡树”出自:高晓松《模范情书》

  283、Beatles从英国的哪个城市出来的?利物浦

  284、角抵戏为什么要头戴野兽面具?源自对狩猎活动的模仿

  285、蜡染是以下哪个民族特有的?苗族

  286、青梅竹马出自?李白《长干行》

  287、巴金的作品有:《家》

  288、《资治通鉴》是我国北宋年间何人主编的一部编年体的历史巨著?司马光

  289、通往帝王陵区的神道上,石头动物后面的石人又叫做:石翁仲

  290、“高官骑瘦马”的意思是:富而不显

  291、我国古代以“诗话”命名的第一部诗话出现在哪个朝代? 北宋

  292、下列不属于游记的是: 《莺莺传》

  294、“替罪羊”一词从何而来? 《旧约》

  295、普希金在《上尉的女儿》中描写的农民起义领袖是:普加乔夫

  296、具有“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的美国小说家是:欧·亨利

  297、文学上并称“风骚”的是:诗经和楚辞

  299、以下是我国词史上最早的两部词集之一的是: 《尊前集》

  300、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

  301、对作品进行评价、鉴定的“跋”一般列在书籍的: 后面

  302、提出“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这一名言的诗人是:白居易

  303、被称为“命运交响曲”的是贝多芬的 第五交响曲(命运)

  304、属于“明四家”的画家是: 唐伯虎

  306、由一般原理推导出个别情况的结论,这样的论证方法是:演绎法

  307、在我国,“桃月”是指 三月

  308、以下哪一部是卡夫卡的作品?《地洞》

  309、普希金出生于:1799年

  310、以下诗作中,以弃妇为抒情主人公的是:《氓》

  311、清朝出现的某影响颇大的文学流派----桐城派的创始人是:姚鼐

  312、《义勇军进行曲》是哪部电影的主题歌?《风云儿女》

  313、电影“半生缘”改编自张爱玲的哪一部小说?《十八春》

  314、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唐诗:《登高》

  315、文学史上魔幻现实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是:布尔加科夫马尔克斯

  316、我国古代以“诗话”命名的第一部诗话出现在哪个朝代?北宋

  317、父系氏族血缘关系的嘎滚制还起着重要纽带作用的民族是:布朗族

  318、下列影片中,以歌颂少数民族新生活为题材的是:《达吉和她的父亲》

  319、什么民族自称为“百人”?普米族

  320、反映波兰作曲家肖邦生平的美国影片是:《翠堤春晓》

  321、巴金是在发表哪部作品时始用“巴金”这一笔名的?《灭亡》

  322、以下诗作中,以弃妇为抒情主人公的是:《氓》

  325、李白诗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出自:清平调·其一

  326、作家孙犁最富有诗情画意的短篇小说和散文集是:《白洋淀记事》

2016必备文学常识考点

  丹麦作家安徒生,作品《海的女儿》《丑小鸭》.

  德国作家格林兄弟,作品《灰姑娘》《小红帽》《白雪公主》。

  50.律诗分为首联(一、二句),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尾联(七、八句)。每联的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5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52.古代四大美人:西施(沉鱼)西施浣沙、王昭君(落雁)昭君出塞、杨玉环(闭月)贵妃醉酒、貂蝉(羞花)貂蝉拜月。

  53.古称“三教九流”三教指儒、道、佛三教。

  九流指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十家指在上述九流的基础上再加上小说家。

  54.中国历史朝代:三黄五帝夏商周,秦汉三国东本晋,南北隋唐和五代,南宋之后元明清。

  55.航天英雄:杨利伟(神五)。聂海胜、费俊龙(神六)。

  56.城市别称:

  福州(榕城) 、泉城(济南) 、春城(昆明) 、成都(蓉城、锦城) 、广州(羊城、花城) 、日光城(拉萨) 、水城(苏州) 、冰城(哈尔滨)

  57.文房四宝:湖笔、徽墨、宣纸、端砚。

  国画四君子:梅、兰、竹、菊。

  岁寒三友:松竹梅

  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长城著名三关: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

  江南三大名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与山西鹳雀楼并称中国四大名楼。

  文学四大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

回乡偶遇

  《回乡偶书》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偶鬓衰三个生字,了解古诗大意。

  2.能力目标:理解领悟诗意,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学过一首古诗叫《咏柳》,你还能背下来吗?你们还记得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对,他是诗人贺知章,他以写七绝为见长。他一生仕途顺利,直到八十六岁才告老还乡,在离开京城时,文武百官都来送行,直到城门外,唐玄宗还亲自写诗送行,真够风光荣耀。当他以一个普通老人的面貌回到阔别了五十年的故乡时,又是一番怎样的场景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回乡偶书》。

  二、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

  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师生纠正②齐读生字新词。③分组读诗④齐读古诗

  2.自由读诗,边读边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或者你读懂了什么

  三、自主合作,初步感知

  1.边观察插图边说意思,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

  2.为什么几十年后作者还回到家乡来?这时他的心情如何?你能“从乡音无改”与“鬓毛衰”这两个词中体会到什么

  3.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作者,在阔别多年后又返回到养育了自己的家乡与故乡的人们团聚,想到家乡人民的热烈欢迎、盛情款待的情景时一定会兴奋不已。现在谁能用读出作者此时的喜悦心情?幻想当时的情景,你认为儿童会说些什么呢?你能想像出作者当时的心情吗?四、表演想象,拓展延伸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诗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想象,试着将《回乡偶书》编成故事,再与同伴合作演一演。

2016年国考文学常识基础知识

  1、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是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合称“三曹”。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曹操《龟虽寿》中的名句,表现了英雄人物老当益壮的胸怀。

  3、蔡琰,字文姬,是建安时期的女诗人。她的五言《悲愤诗》表现汉末政治动乱所造成的人民疾苦。

  4、阮籍是正始时期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家,有五言诗八十二首,总名为《咏怀诗》。

  5、陶渊明,东晋(公元317---420年)大诗人。他的诗表现田园恬淡宁静的生活情景,被人们称为“田园诗人”。

  6、陶渊明较晚时期所写的《桃花源诗并记》标志着他思想和艺术的新高度,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世外桃源”的社会理想。

  7、抒情长诗《西洲曲》代表了南朝(公元420——589年)民歌在艺术发展上的最高成就。

  8、“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北朝民歌《敕勒歌》中的诗句,描写了北方大草原的风光。

  9、《木兰诗》是北朝民歌的杰出代表作,描写了女英雄花木兰代父从军的动人故事。

  10、南朝诗人谢灵运是山水诗派的开创者。

  11、干宝的《搜神记》是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代表。

  12、刘义庆编写的《世说新语》是纪录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些人物言行和趣事的小品文,生动活泼,文笔简洁。

  13、《文心雕龙》是一部评论文学的著作,对后代文学评论有很大的影响。

  14、锺嵘的《诗品》是一部评论诗歌的著作,对后代诗歌评论有很大的影响。

  15、唐代(公元618——907年)的诗歌、散文和小说都十分发达,尤其是唐诗的成就最高。

  16、唐代出现了很多的伟大诗人,象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李商隐等等。

  17、唐代文学家韩愈和柳宗元发起了古文运动。

  18、唐代诗歌发展一般分成四个阶段: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19、流传到今天的唐诗有5万多首,是这以前诗歌总和的两三倍。

  20、唐代诗歌分古体和近体。古体句数不限,每句的平仄也较自由。近体分律诗、绝句两种。律诗格律较严,每首四联八句,中间要对仗。律诗、绝句平仄都有规定。古体、近体都有五言、七言之分。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件谋处。舞谢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借用了孙权的典故。孙权以东吴弹丸之地与刘备联盟打垮了来自北方强大的曹操,保卫了国家。“风流”是指孙仲谋他们开创的丰功伟绩,只可惜,现在我登上北固山,却无处寻找孙仲谋他们开创丰功伟绩的痕迹了。

  “江山”冠以“千古”,一入手便勾起了人们绵绵不断的今古兴亡之思: 物换星移,沧桑屡变,神州大地上几番分合,几番易主。在这幅历史画轴面前不禁从江山联想到人事,于是引出与京口有关的第一个典故: 孙权。他曾多次拒强敌于江北,但这样的英雄现在却不复存在了,就是连昔日的繁华与功业也都被岁月的风雨消磨殆尽。这决不仅是对孙权一个人的评价问题,它已成为抗战派与投降派斗争的焦点之一。所以在此引用孙权之典,不但是即景生情,而且是对南宋政权苟且偷生,偏安江左的极大不满,是对长期以来投降主和派的强烈谴责。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现在看起来是很平常的地方,人们常说那就是刘寄奴曾经住过的地方。“寄奴”就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字,他就在京口起兵讨伐桓玄,平定判乱。“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三句是颂扬刘寄奴率领北伐军,驰骋中原,气吞胡虏。作者通过颂扬这些历史人物表达了自己为国抗金的理想与愿望,他做梦都想成为孙权式的英雄人物,甚至想“生子当如孙仲谋”。

  繁华已逝,萧条满目,于是引出了与京口有关的第二个典故: 刘裕。人们传颂着那斜阳照射的草树之间,那平常的巷陌之内,就是刘裕当年生活过的地方。虽然荒凉,但它毕竟孕育过这样的英雄,这是对英雄的向往,这是民族的骄傲;刘裕虽然伟大,他生活战斗过的地方而今变得如此荒凉,这又是对英雄的哀叹,对不肖子孙的谴责。“万里”指被敌人占据的中原地区。孙权曾在京口建都,刘裕曾在京口住过,两次从京口起兵,生擒了燕王和秦王,成就了北伐的大业。作者登临北固亭,自然要想到他们,借古讽今。作者借赞扬孙权、刘裕,讽刺南宋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上片:作者借京口历史人物的业绩,隐隐约约地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决心。

  “元嘉草草,封狼居前,赢得仓皇北顾。”也是用历史典故。元嘉元年,宋文帝刘义隆(刘裕的儿子)好大喜功,听信王玄漠北伐之策,草率出兵。本想赢得像汉朝霍去病那样大败匈奴、封土筑坛的大功,最后却落得一败涂地、仓皇逃命的下场。辛弃疾用这个典故就是告诫南宋统治者,要想抗金成功,必须做好充分准备,万万不可草率从事。其实,后来韩侂胃因为没有听取辛弃疾的建议,果然应了这个“仓皇北顾”的预言。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这三句是倒装句,意思是说,我站在北固山上,北望中原,仍然清晰记得,四十三年前,我从扬州城下经过,扬州城里一片烽火。辛弃疾南下,本想凭借强大的国力,北伐中原,收获失地,恢复大业。然而根本没想到,宋王朝从赵匡撒开始就没有多大的理想,只想苟且偷安保住自己的皇位,虽有较强的国力,但军队的战斗力极差,无法保家卫国,居然出现两个皇帝一齐被掳的千古笑话。南宋小朝廷更是昏庸无能,不知使多少像辛弃疾一样的豪杰英雄无用武之地。自己南下四十三年已经过去,人已垂老却壮志未酬。

  “佛狸洞下,一片神鸦社鼓。”回到现实,使辛弃疾揪心难捱。当年刘义隆草率出兵,一败涂地,王玄漠被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一直追到长江边上。“佛狸”是拓跋焘的小字,他在长江北岸的瓜步山上筑了一座行宫,后来就成了佛狸词。老百姓是安于现状的,也是最容易忘却悲哀和耻辱的,当年拓跋焘一路追杀,尸横遍野,民不聊生,而现在佛狸祠下却香火很盛,“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担心: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如果不迅速收复失地,老百姓就会安于异族的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的臣民,以后要想再收回,就更不易了。辛弃疾一心为国,深谋远虑,可是无人能识,一直得不到重用,可见宋室是如何的昏惯与无能。虽然他老之将至,仍然忠心不渝,以廉颇自比:

  第三个典故: 刘义隆。刘义隆是刘裕的不肖之子,好大喜功,冒险北伐,结果大败,北魏军一直追到长江边,几乎遭到覆灭的危险。刘义隆只落得仓皇北顾,“北顾涕交流”。这是多么惨痛的教训啊! “赢得”二字沉痛万分,悲愤之至。这三句暗指南宋近事,隆兴元年(1163年)宋孝宗用张浚北伐,在符离集遭到大败。作者希望当局接受历史教训,不要轻举妄动。引用这一典故有力地证明了辛弃疾在北伐中有正确的战略思想及讲求实际,他力主用兵又决不苟同韩侂胄之冒进。

  从拓拔焘的入侵自然想起了金兵的入侵,词从怀古转到伤今。这一句指自己南归已四十三年,四十三年过去了,当时的惨象记忆犹新( 指1162年金兵对南宋发动进攻,占领了扬州一带地区,“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这种辛酸的场面时刻萦绕在作者心头。如今登上北固亭面对扬州路,想起刘义隆的历史教训,自然又涌上心头,作者将它写出来也是为了警告统治者切莫重蹈复辙。

  第四个典故: 拓拔焘。作者写下一个令人痛心疾首的情景: 佛狸祠是侵略者武功的象征,而瓜步山下的同胞却早已忘掉这一点,在那里欢天喜地地祭社。这是多么令人怵目惊心的不协调,在这“喜庆”之中包含了多少麻木与耻辱。作者写此情景在于从反面激励人们只有收复失地,光复祖庙,才能使同胞免除灾难,同时也是指责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忘了收复失地。

  “凭谁问谦颇老矣,尚能饭否?”又是用典,张仪使用反间计让赵正派遣只知纸上谈兵的赵括替换廉颇将军去守长坪,使得四十万赵军被活埋,赵王悔悟,想再度起用廉颇,无奈奸臣当道。廉颇虽老而壮心未已,一顿饭吃了一斗米饭,十斤肉,然后披甲上马,显示自己尚能为国效力。报者却云:“一饭三遗矢。”终未被用而赵国日弱,国无可救。辛弃疾,在这首词末以廉颇自比,表示自己年书虽高,尚有余勇,为国效力,其耿耿忠心,日月可鉴。

  第五个典故: 廉颇。但作者一片复国的热情谁能理解呢! 他虽身居抗战前线却并未受到重用,政敌在时刻窥探着任何可利用的机会迫害他,所以他不禁想起了廉颇。辛弃疾雄心一似廉颇,但在更为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在更为腐败的政局中比廉颇还不得意,竟连人过问都没有。“凭谁问”三字包含着屈原式的“荃不察余之中情”的悲愤与感慨。怀念廉颇,正说明壮志未酬,但朝庭不重用,又有什么办法呢

  下阙: 借谴责刘义隆,表明自己抗金的主张;借廉颇的故事,抒发对南宋王朝的愤懑。从历史到现实,再到自己,写出了对北伐抗金,恢复大业的深谋远虑,也表达出自己为国效劳的忠心。

  全词自始自终几乎全在用典使事中展开。首先,这些典故含意丰富,蕴藉深厚,具有强烈的倾向性、明确性、针对性及和谐的统一性,融注着作者鲜明的爱憎感情。作者借古讽今,对孙、刘的赞扬,就是对南宋统治者的指责;对刘义隆的讽刺,就是对韩侂胄的警告;对“佛狸祠下”的感叹,就是对统治者不思收复中原的不满;以廉颇自比,则是内心的独白。用典而不被典所缚,句句怀古,句句不离现实,在历史的波涛中翻卷着时代的风云,使事事更为精辟,抒情益见慷慨。其次,这些典故用得很巧妙,体现了作者的才气与学识,上下几千年,人物五六个,但是作者如数家珍,信手拈来,处理妥贴有序。借用典故以增加词的容量,扩大词的表现力,是辛词的一大特色,也是辛弃疾对词的重大贡献。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鉴赏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词作鉴赏

  此词作于开禧元年(1205)。当时,韩侂胄正准备北伐。赋闲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受命知镇江府,出镇江防要地京口(今江苏镇江)。从表面看来,朝廷对他似乎很重视,然而实际上只不过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辛弃疾到任后,一方面积极布置军事进攻的准备工作;但另一方面,他又清楚地意识到政治斗争的险恶,自身处境的艰难,深感很难有所作为。

  在一片紧锣密鼓的北伐声中,当然能唤起他恢复中原的豪情壮志,但是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又感到忧心忡忡。这种老成谋国,深思熟虑的情怀矛盾交织复杂的心理状态,在这首篇幅不大的作品里充分地表现出来,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而被后人推为压卷之作(见杨慎《词品》)。这当然首先决定于作品深厚的思想内容,但同时也因为它代表辛词在语言艺术上特殊的成就,典故运用得非常恰到好处;通过一连串典故的暗示和启发作用,丰富了作品的形象,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词以“京口北固亭怀古”为题。京口是三国时吴大帝孙权设置的重镇,并一度为都城,也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生长的地方。面对锦绣江山,缅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正是像辛弃疾这样的英雄志士登临应有之情,题中应有之意,词正是从这里着笔的。

  孙权以区区江东之地,抗衡曹魏,开疆拓土,造成了三国鼎峙的局面。尽管斗转星移,沧桑屡变,歌台舞榭,遗迹沦湮,然而他的英雄业绩则是和千古江山相辉映的。刘裕是在贫寒、势单力薄的情况下逐渐壮大的。以京口为基地,削平了内乱,取代了东晋政权。他曾两度挥戈北伐,收复了黄河以南大片故土。

  这些振奋人心的历史事实,被形象地概括在“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三句话里。英雄人物留给后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因而“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传说中他的故居遗迹,还能引起人们的瞻慕追怀。在这里,作者发的是思古之幽情,写的是现实的感慨。无论是孙权或刘裕,都是从百战中开创基业,建国东南的。这和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于江左、忍气吞声的懦怯表现,是多么鲜明的对照!

  如果说,词的上片借古意以抒今情,还比较轩豁呈露,那么,在下片里,作者通过典故所揭示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感慨,就更加意深而味隐了。

  这首词的下片共十二句,有三层意思。峰回路转,愈转愈深。被组织在词中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血脉动荡,和词人的思想感情融成一片,给作品造成了沉郁顿挫的风格,深宏博大的意境。

  “元嘉草草”三句,用古事影射现实,尖锐地提出一个历史教训。这是第一层。

  史称南朝宋文帝刘义隆“自践位以来,有恢复河南之志”(见《资治通鉴宋纪》)。他曾三次北伐,都没有成功,特别是元嘉二十七年(450)最后一次,失败得更惨。用兵之前,他听取彭城太守王玄谟陈北伐之策,非常激动,说:“闻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见《宋书王玄谟传》。《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载,卫青、霍去病各统大军分道出塞与匈奴战,皆大胜,霍去病于是“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封、禅,谓积土为坛于山上,祭天曰封,祭地曰禅,报天地之功,为战胜也。“有封狼居胥意”谓有北伐必胜的信心。当时分据在北中国的元魏,并非无隙可乘;南北军事实力的对比,北方也并不占优势。倘能妥为筹画,虑而后动,虽未必能成就一番开天辟地的伟业,然而收复一部分河南旧地,则是完全可能的。

  无如宋文帝急于事功,头脑发热,听不进老臣宿将的意见,轻启兵端。结果不仅没有得到预期的胜利,反而招致元魏拓跋焘大举南侵,弄得两淮残破,胡马饮江,国势一蹶而不振了。这一历史事实,对当时现实所提供的历史鉴戒,是发人深省的。辛弃疾是在语重心长地告诫南宋朝廷:要慎重啊!你看,元嘉北伐,由于草草从事,“封狼居胥”的壮举,只落得“仓皇北顾”的哀愁。想到这里,稼轩不禁抚今追昔,感慨万端。随着作者思绪的剧烈波动,词意不断深化,而转入了第二层。

  稼轩是四十三年前,即绍兴三十二年(1162)率众南归的。正如他在《鹧鸪天》一词中所说的那样:“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革录,汉箭朝飞金朴姑。”那沸腾的战斗岁月,是他英雄事业的发轫之始。当时,宋军在采石矶击破南犯的金兵,完颜亮为部下所杀,人心振奋,北方义军纷起,动摇了女真贵族在中原的统治,形势是大有可为的。刚即位的宋孝宗也颇有恢复之志,起用主战派首领张浚,积极进行北伐。可是符离败退后,他就坚持不下去,于是主和派重新得势,再一次与金国通使议和。从此,南北分裂就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而辛弃疾的鸿鹄之志也就无从施展,“只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同上词)了。时机是难得而易失的。四十三年后,重新经营恢复中原的事业,民心士气,都和四十三年前有所不同,当然要困难得多。

  “烽火扬州”和“佛狸祠下”的今昔对照所展示的历史图景,正唱出了稼轩四顾苍茫,百感交集,不堪回首忆当年的感慨心声。“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两句用意是什么呢?佛狸祠在长江北岸今江苏六合县东南的瓜步山上。永嘉二十七年,元魏太武帝拓跋焘南侵时,曾在瓜步山上建行宫,后来成为一座庙宇。拓跋焘小字佛狸,当时流传有“虏马饮江水,佛狸明年死”的童谣,所以民间把它叫做佛狸祠。这所庙宇,南宋时犹存。词中提到佛狸祠,似乎和元魏南侵有关,所以引起了理解上的种种歧异。其实这里的“神鸦社鼓”,也就是东坡《浣溪沙》词里所描绘的“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的情景,是一幅迎神赛会的生活场景。在古代,迎神赛会,是普遍流行的民间风俗,和农村生产劳动是紧密联系着的。在终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中,农民祈晴祈雨,以及种种生活愿望的祈祷,都离不开神。利用社日的迎神赛会,歌舞作乐,一方面酬神娱神,一方面大家欢聚一番。在农民看来,只要是神,就会管生产和生活中的事,就会给他们以福佑。有庙宇的地方,就会有“神鸦社鼓”的祭祀活动。至于这一座庙宇供奉的是什么神,对农民说来,是无关宏旨的。佛狸祠下迎神赛会的人们也是一样,他们只把佛狸当作一位神祗来奉祀,而决不会审查这神的来历,更不会把一千多年前的元魏入侵者和当前金人的入侵联系起来。因而,“神鸦社鼓”所揭示的客观意义,只不过是农村生活的一种环境气氛而已,没有必要再多加研究。然而辛弃疾在词里摄取佛狸祠这一特写镜头,则是有其深刻寓意;它和上文的“烽火扬州”有着内在的联系,都是从“可堪回首”这句话里生发出来的。四十三年前,完颜亮发动南侵,曾以扬州作为渡江基地,而且也曾驻扎在佛狸祠所在的瓜步山上,严督金兵抢渡长江。以古喻今,佛狸很自然地就成了完颜亮的影子。稼轩曾不止一次地以佛狸影射完颜亮。

  例如在《水调歌头》词中说:“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层楼。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词中的佛狸,就是指完颜亮,正好作为此词的解释。佛狸祠在这里是象征南侵者所留下的痕迹。四十三年过去了,当年扬州一带烽火漫天,瓜步山也留下了南侵者的足迹,这一切记忆犹新,而今佛狸祠下却是神鸦社鼓,一片安宁祥和景象,全无战斗气氛。辛弃疾感到不堪回首的是,隆兴和议以来,朝廷苟且偷安,放弃了多少北伐抗金的好时机,使得自己南归四十多年,而恢复中原的壮志无从实现。在这里,深沉的时代悲哀和个人身世的感慨交织在一起。

  那么,辛弃疾是不是就认为良机已经错过,事情已无法挽救了呢?当然不是这样。对于这次北伐,他是赞成的,但认为必须做好准备工作;而准备是否充分,关键在于举措是否得宜,在于任用什么样的人主持其事。他曾向朝廷建议,应当把用兵大计委托给元老重臣,暗示以此自任,准备以垂暮之年,挑起这副重担;然而事情并不是所想象的那样,于是他就发出“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慨叹,词意转入了最后一层。

  只要读过《史记廉颇列传》的人,都会很自然地把“一饭斗米,肉十斤,披甲上马”的老将廉颇,和“精神此老健如虎,红颊白须双眼青”(刘过《呈稼轩》诗中语)的辛弃疾联系起来,感到他借古人为自己写照,形象是多么饱满、鲜明,比拟是多么贴切、逼真!不仅如此,稼轩选用这一典故还有更深刻的用意,这就是他把个人的政治遭遇放在当时宋金民族矛盾、以及南宋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的焦点上来抒写自己的感慨,赋予词中的形象以更丰富的内涵,从而深化了词的主题。这可以从下列两方面来体会。

  首先,廉颇在赵国,不仅是一位“以勇气闻于诸侯”的猛将,而且在秦赵长期相持的斗争中,他是一位能攻能守,猛勇而不孟浪,持重而非畏缩,为秦国所惧服的老臣宿将。赵王之所以“思复得廉颇”,也是因为“数困于秦兵”,谋求抗击强秦的情况下,才这样做的。因而廉颇的用舍行藏,关系到赵秦抗争的局势、赵国国运的兴衰,而不仅仅是廉颇个人的升沉得失问题。其次,廉颇此次之所以终于没有被赵王起用,则是由于他的仇人郭开搞阴谋诡计,蒙蔽了赵王。

  廉颇个人的遭遇,正反映了当时赵国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和斗争。从这一故事所揭示的历史意义,结合作者四十三年来的身世遭遇,特别是从不久后他又被韩侂胄一脚踢开,落职南归时所发出的“郑贾正应求死鼠,叶公岂是好真龙”(《瑞鹧鸪。乙丑奉祠舟次馀杭作》)的慨叹,再回过头来体会他作此词时的处境和心情,就会更深刻地理解他的忧愤之深广,也会惊叹于他用典的出神入化了。

  岳珂在《桯史稼轩论词》条说:他提出《永遇乐》一词“觉用事多”之后,稼轩大喜,“酌酒而谓坐中曰:”夫君实中余痼。‘乃味改其语,日数十易,累月犹未竟。“人们往往从这一段记载引出这样一条结论:辛弃疾词用典多,是个缺点,但他能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创作态度可谓严肃认真。而这条材料所透露的另一条重要消息却被人们所忽视:以稼轩这样一位语言艺术大师,为什么会”味改其语,日数十易,累月犹未竟“,想改而终于改动不了呢?这不恰恰说明,在这首词中,用典虽多,然而这些典故却用得天衣无缝,恰到好处,它们所起的作用,在语言艺术上的能量,不是直接叙述和描写所能代替的。就这首词而论,用典多并不是辛弃疾的缺点,而正体现了他在语言艺术上的特殊成就。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上片赞扬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片借讽刺刘义隆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消防演练内容

关于感恩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