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对比
中西文化精神论略作文
上述争论姑且悬置不论,超越具体文化模式,我们来看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据一些著名学者(如钱穆、孙隆基、林语堂、梁漱溟、季羡林等)的看法,中国文化最基本的精神,就是“天人合一”的观念及其所生发出来的“和合”精神——人与外部世界(自然、社会)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合为一体的,相互对应、呼应、照应,相互联系和协调。从先秦以来,中华文化普遍讲“和合”,所谓“百虑而一致,同归而殊途”,实讲“和合”之道。这种精神贯彻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就有各种说法,比如“和为贵”、“和气生财”、“合则两美,离则两伤”,还有与此相关的“中庸之道”、“中和之美”等等。林语堂甚至说,“中国”即中庸之国的意思,所以“和合”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与“和合”观念相对应的思维方式则是综合思维、整体思维。季羡林先生解释,综合思维就是八个字:整体概念,普遍联系。如中国哲学本体论的“道”、“气”“心”等范畴,美学上的“尽善尽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等等,都只有综合思维才能把握。在“天人合一”的观念及其“和合”的统一文化精神之下,儒、道两家各有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精神。
先从儒家文化精神方面来看。儒家文化所注重的是人伦关系上的“和合”,由此发展出它的基本文化精神。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伦理精神,即注重伦理关系,强调各安本份。伦理即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彼此相处的道德准则。儒家文化是一种注重群体性、伦理性的文化,把一切问题都放到伦理关系中加以考虑,所以有人干脆说它就是“伦理文化”。儒家讲“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各有本份和相应的道德要求。
儒家伦理总的原则和前提是“仁”和“礼”。“仁”的本意是二人和合,推而广之就是人与人的关系的和谐;那么这个关系的实质是什么呢?就是“爱人”。孔子说:“仁者爱人”。儒家所主张的是世俗的、此岸世界之爱,现实生活中人人彼此相爱,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能做到这样,就是真正的“和合”了。
“礼”是人们共同要遵守的社会行为规范和伦理准则。儒家及统治者注重制礼,也就是要建立一定的社会规范,以维持社会秩序。这个秩序的基本原则是要使上下尊卑有序,各守本份:“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就是“礼治”。“礼治”所注重的是教化和自觉的服从,而不象“法治”那样偏重强制性的约束。儒家的本意,建立“礼”的目的是要达到“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这里的“为”不管是理解为“为了”还是“就是”,其意思都差不多,即目的在于“仁”,就是要彼此“爱人”。这个愿望不能说不好。这一套伦理原则的建立,在思维方式上是推己及人,由近而远,如石投水面一圈圈扩展开去的波纹(费孝通的说法)。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伦理性、群体性的文化,一方面是比较讲究秩序,重视人与人之间在安于本份的基础上和谐相处,长幼有序,尊老爱幼,家庭和美(国即大家),比较有人情味,比较温馨。但另一方面是比较忽视和压抑个性,不利于个体人格的成长和发展,走向极端甚至容易造成“奴性人格”,不利于民主精神和法制精神的生长。
二是道德精神,即非常注重道德修养。
伦理与道德密切相关:伦理是从群体关系着眼,而道德则从个体行为着眼。要达到如上所述的伦理目标,主要依靠每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这是伦理文化的一个根本特性。
通常道德有三个层次:宗教道德、圣贤道德、世俗道德。儒家所倡导的是圣贤道德——这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准宗教道德意义的道德要求。任何道德修养都需要有内在动力,有理想目标。儒家的人生理想目标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切人生追求,皆从“修身”开始。而“修身”要达到的最高标准就是“内圣外王”:内在修养要尽可能达到“圣贤”的精神境界,然后外在人生实践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如建功立业,治国平天下)。以“圣贤”为目标而修身,可以有许多具体要求和尺度,比如忠孝仁义礼智信,安贫乐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穷不失义,达不离道”,还有“君子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等。
与此相适应,儒家及其统治者不断树立圣贤人物的典型楷模(如周公、孔孟、关羽、诸葛亮等),对圣贤人物生前死后加封荣誉称号,大力宣传,号召人们“见贤思齐”,学习仿效。当然“圣贤道德”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于是儒家便设想了一条可进可退之路,即孟子所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一个人即使做不到建功立业关怀天下,也要求至少管好自己,修身养性,安守本份。这也许可以说是儒家对于人的道德修养的最低要求。
从道德修养的社会实践方面看,修身当然首先是每个人自觉主动的追求,心存高远,见贤思齐;而另一方面,则是社会的引导规范,这是通过“教化”的方式来实现的。中国传统文化,包括文学艺术,其重要功能之一就是给人以伦理道德的“教化”。在这方面中国文化有非常悠久的传统和积累了有效的经验,并在中国社会的文明发展中起了巨大作用,因而成为传统文化的一种基本精神。
三是追求建功立业、服务社会的人生进取精神。在人生实践方面,儒家提倡“入世”和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人生态度,倡导以圣贤为目标,追求建立不朽功业,大而言之有所谓“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孔颖达疏:“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具体而言,所谓“立德”,即建国立制,以德治国,这是王候官吏们所追求的;“立功”,是指以武功拯救危难,保天下平安,这是武士英雄们所追求的;“立言”,则是指著书立说,传播文明,这是文人学士们所追求的。以圣贤为目标,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人生奋斗的方向与坐标,其人生实践的过程,既是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同时也是对社会的贡献,儒家文化历来是重视个体自我价值与社会进步发展的和谐统一的,这也同样体现出一种“和合”精神。
其次,关于道家文化精神。道家文化更为注重人与自然的“和合”,不仅主张以平等、平和的态度对待外部自然存在,与一切自然存在和谐共处,同时也主张将这种原则应用于社会人生,提倡一切顺其自然,由此发展出它的基本精神。比如,在政治上,道家崇尚顺其自然的放任主义,主张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而治,这样就不容易激化矛盾,无为而无不为,治大国如烹小鲜。在伦理上,则是倡导自然主义:对个体生命而言,主张不加约束,顺乎人性天性自然发展;对人际关系而言,则主张各自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彼此相安无事,乃至老死不相往来,如此当然也就不会有多少冲突。在人生态度上,提倡绝圣弃智,大智若愚,随遇而安,知足常乐,吃亏是福,难得糊涂,等等,总的来说就是取“遁世”态度,主张与世无争,回避社会矛盾,向后退让:退回自然,返朴归真,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退回自我及其内心情感,清净无为,陶情冶性,寻求自我内心的和谐宁静。这无疑是一种自然主义的人生观。不过,对于中国的知识分子而言,循着这种人生取向,往往走向“归隐”,这便与宗教境界也相差不远了。
中国的文学艺术,归于儒,是“文以载道”,致力于“教化”;归于道,则是自我陶情冶性,追求审美,如山水田园艺术。所以有人说,是道家文化精神养育了中国的山水田园艺术。林语堂甚至认为,中国的文艺(诗歌)部分代替了宗教,给人以精神、情感的慰藉。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此外,关于中国的神秘文化。前面讲到西方文化的宗教精神,宗教本质上是一种哲学化的世界观与人生观,根本特征是设立一个超现实世界的彼岸天国世界,将真知、真理、幸福赋于彼岸世界:一方面此生为善,以求进入天国获得幸福;另一方面彼岸的上帝无处不在看着你,使你有所畏惧不敢为恶。有人说中国没有真正的宗教,儒教是准宗教:人生理想是在此世此岸成为圣贤,而不是出世成佛或进入天国;道家寻求回归自然清静无为的生存状态,发展到道教才追求修炼成仙,才具有了宗教的意义,可看成是中国的土著宗教,但与西方、印度的宗教相比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从总体上说,中国文化本身并没有多少真正的宗教精神,为什么会这样呢?中国现代学者庄泽宣认为,中国民族因为重视现世人生,所以肯定现实生活,看重自己的力量及其价值判断,为人处世专赖内心的善恶,所以道德特别发达;而西方人多借助外力,价值判断亦在另一世界的上帝,所以重视宗教。中国人认为人性本善,故主张修养内心,发展这种善端;西方人认为人性本恶,故须求助上帝洗涤罪恶。中国人注目在善的观念,所以认现世为快乐,应该尽情享受;西方人着眼在罪的观念,所以认现世为痛苦,必须皈依宗教,才能超升天国。所以从中国学术方面看,中国只有伦理学而没有神学;从历史方面观察,中国几千年来并没有一种思想雄伟、组织完善的宗教出现。儒家教化,注重现实人生,儒教是教育之教而非宗教之教,其后虽有道教出现亦只有一种法术而不能称为宗教。
中国虽然宗教不发达,却有一股很大的神秘文化的力量,主要存在于民间文化形态之中。它源于初民对自然神秘力量的敬畏,比如先秦时代即有阴阳学、谶讳之学。庄泽宣认为,中国民族的迷信心理,实源于天命思想:中国拥有伟大的自然,巳使人民产生崇拜自然的心理,更加灾荒频仍,愈使人民发生恐怖自然的心理。儒家对于鬼神,虽持敬而远之的态度,但很遵从天命;道家对于天,虽不认为神,然以天道为自然及人生归宿,也相信天命;墨子以为天为人生的主宰,对于天命,更为信仰;……再加佛家因果报应之说,宋儒性命之理,于是天命思想乃牢不可破,把人间的吉凶都用天命来解释,更把现世人间的关系来推论天上或地下的情形,于是便天上有人性化的神仙,地下也有人性化的鬼怪,这种思想更因阴阳五行之说,获得了理论上的说明,由于方士僧尼者流的倡导,乃深入民间意识。
综观中国文化的宗教不发达而神秘文化(迷信)发达,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我以为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历来封建王权以及正统伦理文化势力强大,形成极大的制约力量,使宗教权威建立不起来,而神秘文化则能像野草般向民间蔓延;二是原始宗教观念在民间文化层次上的局限,使其上升不到形而上的哲学层次,即难以形成真正的宗教信仰,而只能以形而下的神秘文化形态(如巫术迷信)存在;三是巫术迷信之类神秘文化形态恰好适应农耕社会那些文化层次较低的普通老百姓(如祥林嫂)的心理需求,因而具有极大的生命力。时至今日,在中华文化圈中,神秘文化也仍有不小的影响。神秘文化虽然没有宗教那样系统的理论学说,但它的背后仍然有人生观和心理学的根源,因此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总的来看,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可以说政治哲学与人生哲学特别发达;而人生哲学方面,则又可以说过于完善,各种人生境况和进退之路都设想到了:儒、道、佛及神秘文化正好构成人生路程上的三重阶梯:入世、遁世和出世。有人说,人生无非两种情况,顺境和逆境:得意时信奉儒家积极进取;失意时退往道佛或托付鬼神。这看似对立,但从整体上看其实又构成一种互补“和合”。这种文化传统的好处是有利于调节人生矛盾,也可以缓解社会冲突;而弊端则是不利于科学精神以及生产力的发展,不利于社会的变革进步。中国封建社会漫长的超稳定结构,应当说与这种文化精神不无关系。
三、简短结语
以上我们对中西文化传统及其基本精神作了一个粗略的考察。近代以来,我国文化界对于中西文化孰优孰劣、对西方文化是迎是拒一直争论不休,乃至形成文化激进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的激烈冲突,这种冲突甚至延续至今。以笔者愚见,
第一,对各种文化形态,尤其是中西文化,以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从整体上作优劣判断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应当说任何一种文化形态,都是处于特定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环境条件下的人们,在他们的生活实践及其历史演进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既各有其特长,也各有其局限,美国著名学者费正清、赖肖尔、克雷格在他们合写的巨著《东亚文明:传统与变革》中曾指出,西方人可能在个体生活经验方面显得比较突出;而东亚人在群体生活经验方面要远远丰富于其他各民族,比如个人适应群体,家庭适应社会,与其他民族的所谓社会经验相比较,这些关系间很少出现磨擦,也很少产生孤立感。[8]因此未必要对各种文化形态强分高下优劣。
第二,如果一定要对各种文化形态进行比较和作出优劣判断,也不应当是站在狭隘的民族主义或区域性立场,简单地褒贬弃取,而应当站在一个民族国家现代化发展的立场,站在建设当代人的合乎人性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方式以及现代性生活观念的立场,来作出价值判断。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应当有中西可以通约的价值标准的,比如西方文化传统中的科学、民主、法制的精神,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和合精神(重视人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以及注重伦理关系和道德修养、注重德治的精神等等,都可以看作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积极成果,是人类共同的优秀文化遗产,是应当纳入到当代文化建设框架中来的。
第三,某些文化保守主义或文化相对主义者往往夸大不同文化形态之间的差异,把不同的文化看作是不可兼容的。然而我以为,具有特定的环境条件制约的文化模式也许是难以照搬的,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则是可以借鉴和吸纳的。比如西方的民主体制模式可能难以完全照搬过来,但民主精神显然是可以学习借鉴的,如果连作为一种文化精神的民主精神也不愿承认和不肯接受,那就很难谈得上推进当今的民主建设,其他方面当然也是同样的道理。正因此,在当今的比较文化研究中,不是仅仅局限于各种文化模式的比较,而是适当超越文化模式的层面,加强文化精神的研究,乃至深入探讨不同文化间的异质同构性,以及不同文化实现互补融合的可能性,这对于当代文化建设也许是更为必要的。
中西方的饮食差异
由于环境、物产、地理、气候、经济、政治、宗教等诸多要素的影响,中西方形成了各具特色饮食文化。其主要差别表现在饮食观念、方式、民俗上。因此不能否定的是东西方饮食都对当地人造成举足轻重的影响。
“饮食所以合欢也”,在中国,采用的是合餐制,合餐制体现了中国人希望团圆的心理需求,在中国普通人家中,一家人在一起不分彼此,逢年过节以此作为团圆的标志。在家庭之外,朋友之间甚至是陌生人之间,以合餐作为增进感情的纽带,怎样的文化决定了怎样的生活和行为的方式,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决定了中国人的合餐方式。西方在餐饮上选择了分餐制,这种独立的行为,更强调于个性独立,人与人之间也更宽容更自由。就比如自助餐,吃什么以及怎么吃都凭个人的心情,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追求平等。
饮食与文化密不可分,不同民族不同的饮食文化造就成了现在的饮食各具多样性与民族性。中国与西方虽然存在着差异,但它们同时也不是绝对的,在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之中把握住这种差异,不断地吸收好的,使不同的饮食文化在碰撞中进行互补。中国固然有着浓厚的历史,但很多历史的东西也是需要不断地进步,饮食文化既不属于历史,也不属于现在,它是通过不断地实践而形成的。当今社会下,来往的越来越频繁,语言作为媒介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运用,要将中国饮食文化传播到全世界,就需要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美食,传扬我们的文化。
中国传统社会是等级制的社会,用来维护这种秩序的是礼制,礼起源于饮食。所以中国的文化甚至可以说成是“口的文化”。并且中国人更信仰“吃什么补什么”医食本是一家的观念,可以说成无所不食。“味”在饮食中也有着重要位置,俗语说,食以味为先,而味道的产生又在于调和,调和之美也是精要之处,重调和也体现出了一种中庸。味是具有内涵的,看重内涵而不是表面,重味而不过于在意形和色,对美性追求压倒了理性,这也是中国饮食观的一个概况,展现出了中国文化的一种“分久必合”、“天人合一”的思维。而西方饮食观受到基督教影响,基督教认为人的生命更重于日用饮食。对于饮食,需要的是节制。西方人并不把“吃”作为人生的追求,并且西方人有许多禁食的食物,比如动物的内脏。不同于中国饮食的重味而调和,西方饮食更追求的是营养,他们的配菜作用,一是在营养上的配合,二是颜色上的配合,三才是口味上的调剂,尽管西方菜追求色;香;味,但根本还是从营养出发。这种配菜形式也体现出西方文化的“自我形象”、“自我抉择”、“自我实现”的“独”的思维。
中国人以五谷为主食,而单吃主食并没有那么可口,所以要么与其他的菜肴相搭配,要么加以烹调,不仅可以果腹,还可以满足口舌之欲。而食材的种类异常丰富,吃的范围很广,天上飞的,水里游的等等。中国的烹饪技术十分发达,在中国还分出了八大菜系,并且制作工艺还有炒、爆、熘、炸、烹等,还注重色香味俱全。西方则畜牧业发达,以肉食为主,肉食本来就可口,所以西方人就不用过分对食物进行点缀。西方人更注重煮、煎、烤,很少有炒这一个步骤。在中国采用一天三餐制,即早、中、晚三顿。中国是农耕社会,传统节日也与时令有关系,可以说节日的食俗最具有特色,比如春节吃饺子,寓意是亲人团聚;端午节吃粽子,寓意则是纪念我们的爱国诗人屈原;中秋吃月饼,寓意是团圆。中国人还有供奉神灵和祖先的习惯,祭祀品也从最初的牛羊猪,发展到祭酒,再到供果。当然在饮食中每个民族也都有自己的信仰和禁忌,比如一些食物不能同时食用的禁忌,这大多数来源于生活中的经验,再比如一些禁忌则带有着迷信的色彩,举个例子,旧时不少妇女有身孕时忌讳吃兔子肉,怕吃了兔肉,孩子会有兔唇等不同的禁忌。反观西方,他们的主餐是晚餐,一天之中,早餐与中餐都比较简单随便。圣诞节则是西方的重要节日之一,而不可缺少的就是烤火鸡,有一些西方人则是要摆上一整只烤炉猪,甚至还在猪的嘴巴中放一个苹果。饭后甜点普遍是是布丁,碎肉馅饼和李子,意味着吉利。复活节则要吃彩蛋,意味着新生,这是兴旺发达的象征。而狂欢节却是需要禁食肉类,以娱乐为主尽情的欢乐。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
很久以前,我总是想着为什么中国的神话故事和西方的会产生那么多的差距。在想这个问题之前,根本就没有思考过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我们聊起中国文化的时候,也许就会想到我们中国几千年来留下的遗留文化。曾经在一本书中,我看到有一个人谈论我们中国文化,他说我们中国人就好像是几千年一个空落落的胃。被饿了几千年,所以直到现在就算吃饱了,也仍旧有饿着的恐惧感存在。
所以现在的我们每个人似乎都在追求着财富和金钱,只是希望自己能够有所依靠,不会再面临着被饿死的风险。
可是我想我们现在应该是能够知道的,每个人都应该有所了解,我们的生活是为了追求梦想而梦想却并不等于金钱和地位。我们并不是单纯的为了找一个工作而养加糊口。
我们想要在未来有更多选择的机会。
而不是死死的守着一个固定的岗位,拿着死工资,每天过着机器人一样重复的生活。
只要我们知道这就已经足够。
这是我的生活,也是我即将面临的人生。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连外国人都有兴趣研究。不是我吹牛,一句“道可道,非常道”都需要很长时间的研究。现在的人把中国文化看成“老土”,而把西方文化看作“好东西”。依我看,西方文化还不如中国文化哩。不信?看看下文再说吧。
一:饮食文化
首先,中国人吃什么?大米、荞面、麦面、黄豆等等。这些食物哪一个不对身体有益?再看看西方人吃什么?三分熟的肉和冷冰冰的面包。由此看来,西方人的饮食结构很简单,是个疾病多发的民族。黑死病、坏血病、疯牛病还有现在的甲H1N1流感,它们都是西方人“发明”的病。可笑的是,现在的中国人偏爱洋快餐,中国菜呢?早就被洋快餐踢飞了。中国人喝什么?茶。茶多酚抗癌。茶还能坚固牙齿、醒脑提神呢。再说西方人喝什么?威士忌、白兰地、伏特加……先不说这些酒的坏处,看看它们有什么好处。咦,好像没有啊。看来,中国的饮食文化比西方的饮食文化更胜一筹。
二:身体健康
有些谚语,我们并不陌生。如:“早喝盐汤如参汤,晚喝盐汤如砒霜”、“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处方”等。如果照这些谚语去做,再配合合理的饮食,坚持一段时间的话,那么你离健康的身体也不远了。但是,现在的妈妈们硬照着什么西方的营养指标,什么多少克糖,多少克脂肪……听着就像是在做化学实验,比那些谚语复杂多了。还有,西医治病的方法也比中医复杂,那些“青霉素”、“抗生素”对身体有一定的伤害,中医呢?开个单子,抓几两药,煎熬服下,坚持服用一段时间,病就完全好了,还不伤身。这中医也比西医好!
看完后,你一定明白了吧。中国文化不是“老土”!它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我们要珍惜这些劳动果实,以后要把中国文化发扬光大!
中西方节日习俗的对比分析
外语系
108班
19号
王倩
中国和西方国家的节日及其习俗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异。中国的节日主要源于岁时节气、祈求自身吉祥幸福,节日习俗以吃喝为主题,其原因主要是中国人对生命的追求以健康长寿为目的,并通过饮食来实现;西方的节日主要源于宗教及相关事件,缅怀上帝、求其保佑,节日习俗以玩乐为主题,其原因主要是西方人对生命的追求以健康快乐为目的,并通过宗教和娱乐活动来实现。不同的民族传统节庆之差异,都与该民族或由具有相同文化特质的诸多民族所构成的文化体系的生存形态和生活方式的差异密切相关。
中国的传统节日,基本都是封建社会时期形成并流传下来的,不可避免的打着封建的烙印:各节日无不以家族、家庭内部活动为中心。节日里,年轻人必须礼拜老人,全家要吃团圆饭,要阖家共庆。即使是春节的互相串门拜年,也基本是在亲属之间。一群陌生人在一起狂欢,那是没有的、不可想象的。此外,中国节的另一显著特点是体现着中国吃文化的习俗。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特色食品要求,以区别于其他节日。如吃饺子、粽子、月饼等等。中国的节日体现着中国人的美德和风尚,尊老爱幼,互叙亲情,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应该继续发扬,所以国人一直坚守着这些中国节的好习俗、好风气。即使喜欢过洋节的人,也没有谁想要摒弃中国节。
西方的节日就不同了,它更多地是表现出人们的互动性、众人参与性、狂欢性、热烈情绪的发泄性,以自我为中心,崇尚个性张扬,感恩节、圣诞节、情人节.莫不如此。这与中国节的封闭性、家族性恰好相反。它打破了封建的封闭形式,没有了上下级、老人与青年之间的等级束缚,体现了人人平等、自由表现自我的特点。而在吃的方面,则没有那些严格的要求,过什么节并不在吃的不同上。
下面就以中国的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为例,与西方国家的圣诞节,复活节,和感恩节进行对比,来看看中西文化的具体差异。
首先是中国的春节和西方国家的圣诞节。春节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春节的到来意寓着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的一轮的播种和收获季节的开始。春节又会给人带来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幸福感,因此,人们再此时节会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日子。按照汉族的过春节的习惯,人们会贴剪纸、贴春联、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守岁、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等。节日期间,一般以吃年糕、饺子、汤圆、荷包蛋、大肉丸、全鱼、美酒、福橘、苹果、花生、瓜子、糖果为主。这是一年中人们最为放松的日子,尽情享受着一年来的劳动成果并期待着来年的更好发展。
与中国的春节相对应的是西方国家的圣诞节。圣诞节是为了纪念耶稣诞生而举办的节日。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圣诞节逐渐演变成西方国家全民性的重大节日,并像中国的春节一样注重合家团聚,热闹节日。圣诞节有隆重的庆祝活动,尤其是12月24日晚圣诞前夜,基督徒们走进教堂作弥撒,唱圣诞歌,诵赞美诗等,以庆贺耶酥诞生、圣诞节到来。孩子们则盼望圣诞老人送来糖果、玩具等礼物,而他们会给圣诞老人准备一些夜宵食品。除了庆祝活动,圣诞宴会是圣诞节时必不可少的家庭团聚宴会,类似于中国的“年夜饭”。宴会的食物多种多样,不亚于中国春节时的丰富程度。宴会结束后人们便围着象征吉祥快乐、生命永恒的圣诞树尽情唱歌跳舞。
再来看看端午节和复活节的相似与区别。端午节是夏天的重要节日,时间为农历五月初五,其主要的节日食品是粽子。端午节和粽子的产生与农事节气有密切联系。“端午节”最初似为南方古老的百越民族祭祀自己的图腾——龙的节日,后来将其与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联系在一起,便蕴涵了更深刻的将图腾崇拜与祖先崇拜有机结合的民族文化内涵。相对应的,复活节是基督教为纪念耶酥“复活”而设的节日,是西方国家仅次于圣诞节的第二大节日,时间为每年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即阳历的四月中。在其习俗中,既有宗教仪式,也有特殊的节日食品——彩蛋。由于复活节是教会为纪念耶酥而设,因此节日前夜或当天都有宗教纪念活动,不仅在教堂举行弥撒,有的城市还举行盛大的宗教游行。与此相应的是吃彩蛋和滚彩蛋活动。这一点与端午节的吃粽子和赛龙舟活动非常相似,而且,从它的举行缘由来看,端午节现一般为纪念屈原,而复活节为纪念耶稣。从精神层面来讲,这两个节日都是为了提升人们的精神力量,只是屈原是现实的历史人物,而耶稣是宗教人物。不同的是,端午节是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依托,宣扬的是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注重的是团体的精神,这在赛龙舟的比赛中也能体现出来;而复活节是以宗教力量为依托的,宣扬的是主的精神,主张人们发展强大自己的个人精神力量,以自我为中心。
另外还有中国的中秋节和西方国家的感恩节。中秋节同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一起,被称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时间为农历八月十五,其主要节日食品是月饼。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五谷飘香,瓜果满园,人们怀着喜悦的心情收获这一切,同时对大自然产生了感激之情,而月亮既是大自然的杰出代表,又是中国人推算节气时令的重要依据,于是周朝就有了祭月、拜月活动。到隋唐时代,人们在祭月、拜月之际逐渐发现中秋的月亮最大、最圆、最亮,便开始赏月、玩月,形成了以赏月、庆丰收为主要习俗的中秋节。月饼具有特殊的含义,一是表达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二是饼为圆形,象征团圆,寄托人们对家庭团圆、生活幸福的祈求与渴望。西方的感恩节在某些方面与中秋节有类似之处。
感恩节是美国特有的最古老的节日,时间为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主要节日食品有火鸡和南瓜馅饼等。这些食品作为感恩节的节日食品是与生俱来的,也是始终不可缺少的。因为它们不仅能使人追忆祖先创业的艰辛、感谢上帝恩泽,还能激励今人进一步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由上述可见,节日和节日中的饮食习俗是人类生活的最亮点,虽然中西方因地域、历史、文化、思想等的差异造成了各自节日食俗的一定差异,但正是这样才使得人类的生活丰富多彩,才使得各自拥有了吸引对方、尊重对方的独特魅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盲目求同,不但会失去本真,也将使人类生活趋于单调乏味。
然而,同样是“感恩”的节日,中西方的表现形式却大不相同。中国人在过中秋节时会把藏于内心的对大自然和对亲人的感谢通过诗歌等委婉的方式表达出来,赠送月饼也是其中的表现形式之一。美国人在度过感恩节时往往是通过派对、聚会的形式,通过奔放、激情的表现形式将内心的感情表达出来。因此,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样的情感,在西方人传统的节日中,是难以体味的。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的快速传播使得中西方的文化不断地交融,也不断地碰撞。各国的文化在世界这个逐渐变小的舞台上互相渗透。随着基督教在全世界范围的普及以及欧洲移民向全世界的散播,西方文化与我国文化的交流问题已经不容忽视。近些年来,我国已经在传统节日上做了一些调整,强调突出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同时,西方文化的身影随处可见,特别是情人节、圣诞节、感恩节等,在我国许多省市流行开来。事实上,这两种节日文化各有所长,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在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的今天,我们不能闭关锁国,在发扬光大咱们自己传统节日文化的同时,也要汲取西方节日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为我所用。目前,中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开始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其独特的魅力,中国老百姓也开始了解西方节日文化的迷人之处。中西方的节日文化互相渗透,相互融合,这是两种文化紧跟时代潮流、永葆生命活力的一大福音。
中外对比
提到节日,你会想到什么节呢?是端午节、春节、还是圣诞节、愚人节呢?其实,节日也是有区分的。一种叫传统节日,是古代的节日传承下来的;一种节日叫洋节,是从外国流传进中国的节日。大家可能会误认为在中国过的节日都是传统节日,其实像五一劳动节、植树节和国庆节都是近代才有的,传统的味道有,但不够浓。而像六一儿童节则是国际的节日。看来,节日里也有学问的。
每一个传统节日后面都有一个故事,4月4日的清明节就是其中一个……记得那天我早上起来,一番洗漱后,就拎着祭拜用的水果冲出了家门。到了楼下,我发现奶奶早以拎着大包小包等在门口。我急忙冲上前:“奶奶,不是说好了我们来买吗?”“没事。”奶奶嘴上满不在乎,眼眶却泛红了。我看着奶奶手中的纸钱,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
从停车的地方到墓地还有一段路,虽然手中拎着许多东西,可我一点儿也不觉得累,只是加快步伐,想早一点儿到墓地。到了墓地,我便帮着奶奶和妈妈插花,摆祭品,倒酒。一切就续,爸爸也回来了,他手里拎着一个铁桶。爸爸点燃了纸钱,丢进桶里,妈妈和奶奶不断地往里添。火渐渐大了起来,空气变的呛人而且烫极了,可我并不躲开,只是呆站在那儿。
透过火光,我仿佛看到了爷爷亲切和蔼的脸。小时候,爷爷常常把我抱在膝上给我讲故事; 小时候,每当我哭闹不吃饭的时候,爷爷就会抱起我,一口口喂我吃; 小时候,每当我要睡觉的时候,爷爷会给我讲睡前故事……可是,我的爷爷,我的好爷爷,您怎么就去世了呢?我再也忍不住了,泪水夺眶而出……
再说说洋节日吧,比如说我们喜爱的愚人节、万圣节、圣诞节、……
3月31日,我们或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讨论明天怎样愚人,或自己暗暗思考明天如何愚人。小卖部门口卖的整人口香糖、手机 、钢笔被抢购一空。在那天,大家都小心地走路,仔细地分析对方话的可信度,细心观察周围的东西,同时还试着出其不意地愚人……就这样,我们度过了一个紧张而又快乐的愚人节。这个节日幸好只有一天,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传统节日和洋节有什么区别呢?当然有了。有饮食上的区别,还有气氛上,好多地方都有区别。饮食上的区别:传统节日对饮食是十分讲究的,像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 洋节则相对来说比较随意,并没有“一定”的规定。气氛上的区别:传统节日气氛多是庄重的,像清明节、端午节; 而洋节的气氛多是欢快的,像愚人节、万圣节等等。
传统节日也是中华文华的一部分,它们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它们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先祖留给我们的礼物。中国人,过好传统节日很重要,很必要,很需要。
东西方文化差异作文
前几天,我们在课堂上学了《普罗米修斯的故事》和《燧氏钻木取火》,我对东西方文化也有了新的看法。
《普罗米修斯的故事》讲的是普罗米修斯同情人类,为人类盗取了天火,结果被宙斯惩罚。《燧氏钻木取火》讲的是一个叫燧氏的年轻人在天神伏羲的指引下找到了钻木取火的办法。
他们有着相同点和不同点,他们的相同点是:《普罗米修斯的故事》中普罗米修斯发现人们住在山洞里饥寒交迫;人们被野兽捕食,甚至彼此猎食——人们实在是一切生物中最可怜的了。而《燧氏钻木取火》中大神伏羲想让人知道火的用处。从这里可以看出火的起源都是人类不知道怎么用火、也不知道火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所以天神同情人类、可怜人类,想帮助人类。
他们的不同点一:《普罗米修斯的故事》中普罗米修斯他把几个冷得发抖的人从山洞中叫出来,为他们生了火,叫他们用火取暖的方法。从这里可以看出普罗米修斯是直接把火种给了人类。而《燧氏钻木取火》中伏羲大展神通,在山林中降下了一场雷雨,雷电劈在树木上,树木燃烧起来,很快就变成了熊熊大火。从这里看出伏羲是想让人类自己去发现这种叫火的东西。
第二个不同点:西方神话中的西方天神有的是自私、有的是博爱的。宙斯就是自私自利的,而普罗米修斯就是博爱的。在普罗米修斯向宙斯索要火种时,宙斯冷酷无情地说不给,所以在宙斯不同意后,普罗米修斯为了让人类生活条件变好,只好去盗取火种。但东方文化中,东方天神是智慧的,伏羲大神而是教会人们如何得到火种。《燧氏钻木取火》中的燧氏学会了取火的方法,他找来各种树枝,耐心地用不同的树枝进行摩擦。终于树枝上冒烟了,然后钻出火了。这样人类就找到了取火的方法——钻木取火。
从这里可以看出东方是智慧的,什么事都是要自己来想办法的。而西方是自私的、博爱的,什么事都是神来为你受罚。所以东方更相信人的力量,而西方是更崇尚神的力量。
1.爱惜东西小学作文
2.世界上的东西都在动想象作文
3.我最心爱的东西小学生作文
4.有趣的东西小学五年级作文
5.帮老奶奶拎东西作文_作文范文700字
6.运用所学的说明方法,简要介绍你喜欢的一样东西。
7.给下列句子中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写序号)1.端:①端正,不歪斜;②(东西的)头.
8.当你想知道远处的东西是什么时,可以问:A:Whatcolourisit?B:Whatisthat
中美文化的差异对比
一、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之差异
中国注重集体主义,在传统价值观念中反复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该服从集体利益,强调牺牲个人利益去保全集体利益。而美国文化是一个强调个人主义的文化,认为个人的自由、利益不可侵犯,集体利益不该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所以他们不会为了集体利益去牺牲个人利益。
二、等级观、伦理观之差异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尊卑有序。中国几千年来都是等级分明的皇权制度,不管是对于国家的统治,还是家庭的管理上面都强调等级和尊卑。所以在许大同,这个具有中国血统与文化的中国人身上,还是可以看出这种等级思想的影响,不管是对父亲的那种尊重还是对妻儿的管教上都能看出,同时认为“我管教自己的儿子天经地义”。他父亲那句“你当面教子背面教妻,”更是这一文化的反映。而美国文化中,他们没有严格的等级制度,认为人人生而平等。
在传统的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文化从来都强调“忠”、“孝”、“礼”几字。认为对别人要尊重,礼数相待,对父母,讲究孝顺。在影片中,许大同为了父亲,隐瞒了事实,一再承认是自己对儿子进行的刮痧,并且一再制止妻子说出事实。在美国人眼里,为了孝而说谎是不可理解的。同时在解读中国经典英雄人物上面也能看出来,孙悟空偷吃仙桃、仙丹等行为在美国人眼里也不能理解,认为这不是道义,他们不能理解中国人所崇拜的道义与英雄行为。
三、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差异
中国是一个在乎长远利益的国家,要看长远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等思想已经深入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在影片中,当妻子难产时,许大同选择了保大人,认为“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以后还可以生小孩。
四、“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之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在“天人合一”和“阴阳”学说的基础之上,中医基于人体的理解是一个阴阳调和的过程。中医认为人体的结构可以用阴阳来形容,当阴阳失衡时,身体就会出毛病。而美国文化信仰的却是天人相分,认为人和自然是分开的,人可以支配自然界。
五、亲情与法律选择之差异
在交往中,中国人注重情感。而美国人则信任法律,认为它适合于每一个人,人们应该按照法律规定办事。中国人可以“法外开恩”,而美国人则信“法不容情”。
中西方文化区别
近几天,我学了希腊神话《普罗米修斯的故事》和中国神话《燧氏钻木取火》。
《普罗米修斯的故事》主要讲的是普罗米修斯同情人类,为人类盗取火种,被宙斯发现接受了惩罚。《燧氏钻木取火》主要讲的是伏羲先让人类知道火的用处,再托梦给年轻人,让年轻人自己去探索造火的方法。
学完了这两篇神话故事后,我了解到东西方文化的相同与不同处。
两篇神话故事的相同处是:都写出了人们没有火时的苦。在《普罗米修斯的故事》中,普罗米修斯发现人类住在山洞里,饥寒交迫;他们被野兽捕食,甚至彼此猎食。还有《燧氏钻木取火》中,人们又冷又怕,没有火,人们只能吃生的食物,容易生病,生命也很短。里面都可以看出来。
两篇神话故事的不同处有两处。第一处是:《普罗米修斯的故事》中,开始的时候,宙斯因为自己的私心而不给人类火种,可以说,他是自私自利的,而在《燧氏钻木取火》中,在火熄灭后,伏羲只是稍稍地提醒了一下年轻人,让这个年轻人去思考去解决,伏羲只是一个引导者,可以说,他是智慧的。由此可见,西方的神是自私自利的,而东方的神则是智慧的。
第二处不同是:《普罗米修斯的故事》中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给予人类后教给了他们许多本领。而《燧氏钻木取火》中,伏羲只是提示了一下年轻人,让年轻人去探索,结果发现了“钻木取火”这个方法,这个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焰。从中我可以看出,西方人相信神能给予他们一切,而东方人注重方法的传授。
或许,这些与西方文化的区别,造成了中国现在快速进步的重要因素。
论中西文化差异作文
当传统国学文化与西方文化相遇,当圣诞节与春节“撞车”,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们越来越趋向于欣赏西方文化。如今,“崇洋媚外”已成为一种风尚;“抨击传统文化,赞赏西方文化“似乎是文学家教育家津津乐道的话题;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出国接受国外的教育……我不得不思索,难道中华五千年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真的比不上西方文化吗
其实不然。中西方文化的起源不同,二者追求的信仰也不一样。我们的东方文化受到佛教、以孔子为首的儒家思想和老子的道教思想影响深远,主要追求精神的超脱,追求礼孝忠义,注重个人修养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他们拥有平等、自由和开放的观念,追求个人权利以及对自然的探索和求证。因此,中西方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文化教育方面,中西方各领风骚。传统国学文化深受儒家影响,中国的教育也注重于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注重基础教育和因材施教。虽说应试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全盘否定我国的教育方式。考试是对学生在某个阶段学习效果的检验。应试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思考和独立自主能力。而在西方,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都很注重培养一个人的动手和实践能力。曾经有一个二年级的中国孩子,随父母去美国读小学,它的教师告诉他父母说:“我可以告诉你,六年级以前,他们的数学不用学了!”
中西方文化教育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人们性格修养不同。中国人热情好客,关心和询问别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是一种有礼貌,有修养的表现。人们一般见面都喜欢相互寒暄:“你吃饭了吗?”“最近过得怎么样?”而西方人喜欢尊重他人隐私,所以才以谈论天气,生活来避免尴尬。中国人提倡默默无闻和无私奉献精神,以集体利益为重,个人利益为轻,崇尚助人为乐和不求回报。但是西方人的自我中心意识很强,他们个人荣誉感极强,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且推崇个人奋斗,强调多劳多得。
传统国学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漫步在历史的长廊中,我们可以细细品味抒写美的爱情,反映现实生活的《诗经》。穿越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宴,我们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伟大的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如同满天繁星般璀璨,是每个民族都可望不可及的。传统国学文化是华夏子女的历史财富,是我国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我们应当学会珍惜。
面对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当外来文化“入侵”时,我们应当取之精华,采取谦虚,不卑不亢的态度。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则需要总结提炼其精华,推崇提倡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才能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
5.中西文化精神论略议论文
:东西方文化差异